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63 ,大小:1.38MB ,
资源ID:607064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0706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第34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人教版).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第34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人教版).ppt

1、第十五单元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十五单元 知识框图 知识框图第十五单元 知识框图 第十五单元 复习策略 复习策略 分析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及农业布局应与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相结合,通过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比较,掌握区域生产特点的一般分析方法。复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内容应与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结合起来,采取案例分析的方法,将珠三角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与长三角、环渤海、成渝地区等进行横向的比较,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复习资源跨区域调配知识,应关注新开工或在建的重点工程(如第二条西气东输线),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解答问题。分析产业转移的案例,要重点把握产业转移的实质、动力和对区域发

2、展的影响。第十五单元 使用建议 使用建议 1.本单元共安排了3436讲共3讲内容。与上一单元一样,本单元需要记忆的内容也较多。这几讲的“知识梳理”可作为课前预习或课后归纳使用,教师可作简单点拨,重点是要结合“要点探究”部分讲清分析问题的一般思路,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在复习中,教师要善于搜集与本单元相关的案例材料,通过对比分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课时建议:第34讲2课时,第35讲2课时,第36讲2课时,单元综合1课时。第34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第34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考纲考向 第34讲 考纲考向【考纲概览】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和布局特

3、点。2.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点和成因。3.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不同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第34讲 考纲考向 【考向定位】1.结合新农村建设,以中西部农业区域发展、东部高效农业基地建设为背景,考查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策略。2.结合农业结构调整,考查我国黄土高原、江南丘陵、河西走廊及新疆绿洲等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及生态农业的发展。3.通过国内外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特点的比较,进行共性和差异性的分析。考点梳理 第34讲 考点梳理 一、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 1东北地区的范围和农业地位(1)范围 包括_三省和_东部。(2)特点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产

4、类型_,生产部门_。(3)农业地位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_基地、_基地和_基地。黑龙江、吉林、辽宁齐全商品粮林业生产多样畜牧业生产内蒙古自治区第34讲 考点梳理 2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特点 影响 气候条件 大部分地区属于_ 气候区,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量300毫米1000毫米,且集中于夏季,雨热同期 制约着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生产季节;可满足一年 一 熟;易 受 _影响 地形、土 壤条件 地形:包括高原、平原、山地三类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 为农业_提供了条件 _广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有利于农业生产 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低温冷害多种经营黑土、黑钙土第34讲 考点梳理 特点 影

5、响 社会、经济条件 东北地区是重要的工业基地 为农业发展提供机械设备、化肥等;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形成_,_的经济格局 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与周边国家相比,在农产品和农业种植技术方面具有优势 为发展_提供机遇 开发晚,人口密度_ 农业经营规模远_于全国水平;有利于_和_的发展 农牧兴工工促农牧外向型农业低高绿色农业大农业第34讲 考点梳理 二、农业布局特点 根据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1耕作农业区 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主要种植玉米、大豆、小麦、水稻等农作物。2林业和特产区 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

6、山区。3畜牧业区 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马、牛、羊畜牧生产基地。第34讲 考点梳理 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1特点(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建立国有农场且农场经营的规模大,有利于推广先进技术,实现机械化生产,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2)地区专业化生产 地区专业化是农业生产商品化的前提。在地理条件内部分异的基础上,东北商品粮基地已经形成了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思维拓展】东北平原不仅现在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而且将在我国的商品粮供应方面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你认为这一结论有道理吗?为什么?第34讲 考点梳理【思维拓展】有道理。与我国

7、其他商品粮食基地相比,东北商品粮基地具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的突出特点。农场经营规模大,有利于推广先进技术,实现机械化生产,使东北地区成为我国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在地理条件内部分异的基础上,东北商品粮基地已经形成了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生产效率起了很大作用。同时,伴随着全国日益加快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耕地资源将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影响粮食总量的增长。因此,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的商品粮供应仍是一个比较紧张的格局。巩固东北的商品粮基地,将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依托。第34讲 考点梳理 2分布: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地区。(1)小麦(主要是春小麦)主要分布在北部地

8、区,以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北部最为集中。(2)玉米 松嫩平原的分布较集中,已形成我国著名的“玉米带”。(3)水稻 多种植在_的大型灌区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辽河、松花江流域第34讲 考点梳理 四、农业发展方向 1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高强度的农业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退化,如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严重,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剧,自然灾害频繁,以及环境污染等。2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1)平原区 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第34讲 考点梳理(2)西部草原区 围绕_与_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_和_。(3)山区 以_

9、为核心,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在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生态建设增加农牧民收入生态农业舍饲畜牧业森林资源保育要点探究 探究点一 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特点第34讲 要点探究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根据气候、地形、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耕作农业区、林业和特产区、畜牧业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第34讲 要点探究 农业生产区域 主要分布地区 主要自然条件 主要产品及分布规律 耕作农业区 平原地区,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 平原广阔,地形平坦,土层深厚、肥沃,水热条件配合较好;不利

10、条件主要是热量不足,只能满足对热量要求不太高的农作物的生长,且只能一年一熟 玉米分布普遍,由南向北种植比例逐渐减少 小麦、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多 水稻多种植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 第34讲 要点探究 农业生产区域 主要分布地区 主要自然条件 主要产品及分布规律 林业和特产区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有广大的湿润、半湿润的山地丘陵,温度低,树木成材时间长,病虫害少 树木主要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蒙古栎、白桦等;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盛产苹果梨;辽东为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辽南为苹果产区 第34讲 要点探究 农业生产区域 主要分布地

11、区 主要自然条件 主要产品及分布规律 畜牧业区 西 部 高原、松 嫩平 原 西 部及 部 分 林区草地 有 较 大 面 积的 草 地,有 我国 质 量 最 好 的温 带 草 原,但长 达 半 年 以 上的 低 温 天 气,草 类 枯 干 期 长,影 响 到 畜 牧 业的发展 重要的马、牛、羊畜牧生产基地呼伦贝尔三河马、三河牛松嫩平原西部 东北红牛 第34讲 要点探究【思维拓展】根据水稻在东北地区的分布特点,试述农业生产应怎样处理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水稻喜温、喜肥,受水分条件限制。东北水稻种植较多的地区是水利灌溉条件较好的地区,即多种植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溉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由于东北

12、地区(尤其是北部地区)无霜期较短,影响了水稻的生长和分布。但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是决定性的,人们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扩大了水稻的种植范围。为此,农业的发展既要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条件,又要依据科技,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第34讲 要点探究 例1 2009安徽卷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下图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0度,7月平均气温24.6度。(1)简述流经A地河流的水文特征。(2)分析图示区域干旱、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3)说明图示区

13、域西北部与东南部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第34讲 要点探究 第34讲 要点探究 解析 第(1)题,根据经纬度判断图示区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南部,从流量变化、有无冰期、含沙量大小等方面简述河流的水文特征。第(2)题,季风气候区,降水变率大,易发生旱涝灾害。根据选修教材中有关干旱、洪涝灾害的成因,结合该区域的实际来分析。第(3)题,分析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可知该区域西北部为平原(辽河平原的一部分),东南部为丘陵(辽东丘陵的一部分)。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西北部平原发展种植业的条件;丘陵地区可发展林业,种植水果等。第34讲 要点探究 答案(1)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有春汛和夏汛,有结

14、冰期,含沙量较小。(2)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和季节变化大。长时间降水偏小、气温偏高,易引发旱灾;降水过多且强度较大,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的地区,易引发洪涝灾害。(3)西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雨热同期,灌溉条件较好,有利于发展种植业;东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土层较薄,易发生水土流失,不宜发展种植业,有利于发展林业和果业。第34讲 要点探究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东北地区南部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农业发展状况,对考生分析图文资料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区域内部,农业生产条件存在着差异,这就要求因地制宜地组织农业生产,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布局。第34讲 要点探究 下图为中国和美

15、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回答(1)(2)题。第34讲 要点探究(1)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地广人稀 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ABCD(2)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劳动力充足 机械化程度高 市场广大 复种指数高 交通运输便利ABCD第34讲 要点探究 解析 第(1)题,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都地处较高纬度而热量条件相对较差,都可以算是地广人稀的地区,但这不是有利于生长的自然条件而是商品率高、规模大的主要原因。我国东北是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是其气候特点,美国玉米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也是

16、夏季降水较丰富。有较好的灌溉条件;两地都是平原地形、世界黑土分布区,故两地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第(2)题,两地都是地广人稀的地区,实行农场化经营,机械化程度高;中美两国本身都是人口大国、经济大国,玉米的市场需求量大;两地的交通条件都很便利。影响农作物复种指数的因素主要是自然原因,由于热量条件的限制,复种指数低。答案(1)D(2)C 探究点二 我国商品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措施及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第34讲 要点探究 1商品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我国商品农业的发展历史较晚,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第十五单元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较多,并日益突出,问题的出现往往与人口增长过

17、快、农业压力增大导致农业发展方向和实施出现偏差有关。具体表现如下所示:第34讲 要点探究 第34讲 要点探究 2商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针对商品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今后商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根据各地的实际条件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业的比重,各业要全面发展;重视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第34讲 要点探究(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良不利于农业耕种的土地,治理易受旱涝威胁的土地,改善水源灌

18、溉条件,创造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依靠科技,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一系列措施,治理土地污染、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碱化以及林木的乱砍滥伐等现象,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第34讲 要点探究 例2 新时期要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及“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应注意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环境的综合治理。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植被类型分布图及相关资料第34讲 要点探究 第34讲 要点探究 材料二 B地区玉米芯综合利用产业链示意图(图

19、345)第34讲 要点探究(1)试分析图中A、B两区域人口密度形成差异的自然原因。(2)目前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造成该生态问题的人为原因为_。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解决该地区生态问题的措施有哪些?(3)分析玉米芯综合利用产业链对B地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所起的作用。第34讲 要点探究 解析 根据图中的经纬度确定为松嫩平原地区;根据不同区域的河流、植被、降水量的区别,判断图示地区自西向东存在明显的人口密度差异;根据图中产业链可以发现当地对农产品进行了深加工,拓展了产业链。第(1)题,通过图表可判断出两区域人口密度的大小,这与两地的降水、土壤等因素有关。第(2)题,本区主要

20、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不合理开垦造成的,表现为水土流失、黑土退化严重等。第(3)题,该产业链既能充分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又能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率。第34讲 要点探究 答案(1)区域 人口密度 差异形成的自然原因 A区域 大 降水较多,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B区域 小 降水少,地表多流沙,土地盐碱化,不适宜农牧业的发展 第34讲 要点探究(2)水土流失 过度开垦,只种不养,植被破坏 退耕还林、还草,保持黑土肥力,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营造防护林等。(3)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拓展(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有

21、利于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第34讲 要点探究 东北地区山川秀美,物产丰富,又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政府历来重视保护开发和建设这块宝地。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图346第34讲 要点探究 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2002年)黑龙江 吉林 辽宁 上海 江苏 浙江 全国 人均耕地 面积(hm2)0.31 0.21 0.10 0.02 0.07 0.05 0.10 单位面积谷 物产量(kg/hm2)4916 5872 5870 7044 6207 6175 4885 第34讲 要点探究(1)图中甲地形区的名称是_。(2)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

22、主要原因。(3)东北平原土壤肥沃,但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低,这可能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4)简析图中乙地区应如何合理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第34讲 要点探究 解析 东北地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商品谷物农业区,这一点从图中的纬度可以看出;该地区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生产商品率高,是我国农业最有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但是随着开发程度的加大,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第34讲 要点探究 答案(1)三江平原(2)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地区专业化生产水平高,粮食总产量居全国前列;耕地面积大,人均耕地多,人均粮食占有量高。(3)复种指数低;耕

23、作粗放,投入低;春旱、秋涝、低温冷害等自然灾害频繁。(4)坚持以营林为主;合理采伐;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生态环境恶化。探究点三 我国某些区域的特色农业第34讲 要点探究 区域 特色农业 形成条件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珠江三角洲 出口创汇农业 水热充足,自然条件优越 临近港、澳、台地区,港口、铁路和航空等交通发达,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 南疆 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 光照充足,土地资源广阔,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可供灌溉 当地种植长绒棉历史悠久,市场对长绒棉需求大 第34讲 要点探究 区域 特色农业 形成条件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海南岛 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条件可满足

24、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 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作物的需求量大 昆明 花卉种植业 四季如春 国内市场对花卉的需求量大 第34讲 要点探究【思维拓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和处方农业。(1)生态农业:是把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有机结合起来的持续发展模式。这是依据生态学理论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类型,它的本质是依靠提高生物能的转化率,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再循环利用,以生物有机质来提高农业产量,从而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生态农业的最大优势在于减少了污染,降低了成本,保护了生态环境。(2)有机农业:在肥料的利用上,不是大规模投施化肥,而是使用粪肥和绿肥,这样就避免了

25、土壤的酸化、板结以及环境污染,增加了土壤有机质肥力,促使农业生态环境向良性发展,这种农业就是有机农业。第34讲 要点探究(3)节水农业:节水农业除了节水型灌溉外,还要在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的基础上,通过水利、农业管理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输水、配水、灌水到作物的过程中水的损失,提高单位用水量的产值。它包括农业水资源评价技术、农业水资源开发技术、农业灌溉节水技术、生物化学节水技术以及农业管理范畴节水技术。(4)精确农业: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种子工程、平衡施肥技术、新灌溉技术、自动测试监控技术、机电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化农业。它根据田间作物生长条件和产量状况等的差别,

26、运用数字化的计算机和GPS技术,进行投入的调节与控制,从而达到提高效益、避免资源浪费、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第34讲 要点探究(5)处方农业:是指农场主在购买化肥、农药之前,请农业技术人员到现场勘查,根据农作物的长势和病虫害的程度,结合用地规模,开出施用化肥、农药的处方。农场主按照处方购买一定数量的化肥、农药。处方农业杜绝了化肥、农药的滥用,能够保证食品达到卫生标准。第34讲 要点探究 例3 近年来,新疆特色农业发展红红火火,棉花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在全国稳稳当当坐上了第一把“金交椅”,“工业西红柿”占据亚洲“老大”位置,葡萄、枸杞、红枣、哈密瓜、香梨等特色农产品驰名中外,新疆的牛奶、羊绒、

27、皮革及珍禽也是声名远播,被中外游客青睐。然而在这形势一片大好的背后,依然隐藏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据此回答(1)(2)题。(1)该地区农业发展带来的生态问题是()坡地开荒导致水蚀严重 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 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 农业结构调整导致酸雨增加A BC D第34讲 要点探究(2)“红色产业”是该地区红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产业的统称,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该地区番茄色红、质优的重要自然原因是()科技创新培育优质品种 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 水源充足,黑土肥沃 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ABCD第34讲 要点探究 解析 第(1)题

28、,新疆降水少,不易产生流水侵蚀问题;该地区水资源缺乏,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等会导致土地荒漠化;该地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不合理的灌溉会导致土壤盐渍化。第(2)题,新疆深居内陆,距海较远,气候的大陆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的积累;此外,该地区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农作物光合作用强。答案(1)C(2)D 备用习题 第34讲 备用习题 12010盐城模拟 黑龙江省是我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该省成为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主要有利条件是()A土地肥沃 B雨热同期 C人均耕地多 D可垦荒地多 第34讲 备用习题 解析 人均耕地多,人

29、均粮食产量高,从而使生产出的大量粮食不是主要用于自我消费而是主要供应市场。答案 C 第34讲 备用习题(2)2010年该省小麦在晚种了35天的情况下,仍然获得了近640斤/亩的好收成。小麦晚种的主要原因是()A年均温偏低 B春季气温偏低 C春季降水偏少 D春季积融雪水偏少 解析 黑龙江省种植的小麦是春小麦,春季气温偏低,造成小麦晚种。答案 B 第34讲 备用习题(3)近十几年来,该省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全球变暖 B雨热同期 C市场需求 D交通改善 解析 水稻生长要求有较高的积温,由于全球变暖,使得地处中温带的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答案 A 第34讲 备用习题 2

30、读我国某地沿45N的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1)关于图中处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地上,海拔高 B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 C煤炭资源丰富,是本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 D地处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过渡带上 第34讲 备用习题 解析 根据经纬度和地形起伏判断图示区域位于东北地区,为长白山地,为内蒙古高原,为松嫩平原。内蒙古高原东部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之一,褐煤资源丰富。答案 C 第34讲 备用习题(2)图中地主要粮食作物是()A冬小麦 B大豆 C谷子 D玉米 解析 松嫩平原位于中温带,种植的小麦是春小麦,大豆是经济作物,谷子主要产于黄土高原。松嫩平原中西部是我国重要的玉米产地

31、。答案 D 第34讲 备用习题(3)关于图示地区内部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处农业发展方向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B处的发展方向是多元开发特色农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C处的发展方向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 D处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生产 第34讲 备用习题 解析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是东北地区平原区农业发展重点之一,而不是发展方向。多元开发特色农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是山区农业发展方向,西部草原区农业发展方向是围绕生态建设和增加农业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答案 D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