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06962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PPT 页数:130 大小:1.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57页
第57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58页
第58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59页
第59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60页
第60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61页
第61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62页
第62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63页
第63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64页
第64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65页
第65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66页
第66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67页
第67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68页
第68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69页
第69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70页
第70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71页
第71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72页
第72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73页
第73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74页
第74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75页
第75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76页
第76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77页
第77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78页
第78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79页
第79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80页
第80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81页
第81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82页
第82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83页
第83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84页
第84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85页
第85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86页
第86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87页
第87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88页
第88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89页
第89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90页
第90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91页
第91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92页
第92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93页
第93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94页
第94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95页
第95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96页
第96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97页
第97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98页
第98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99页
第99页 / 共130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三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_第100页
第100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三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考点三部曲设误角度三课堂四面清设误角度六设误角度一设误角度四设误角度五设误角度二设误角度七专题全练通考情一点明考纲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考纲解读1.“使用”是指考查考生使用词语的能力,重在理解和辨析,同时也表明词语的具体解释、词性、结构等知识不在考查的范围之内,只是必须掌握的基础。具体考查包括两个层面:正确理解,正确使用。即正确理解词语(包括熟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并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等。其中不仅包含词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包含使用是否更好的问题。2.“词语”主要包括熟语考情分析 纵观近几年安徽高考对正确使用词语的考查,我们发现高考

2、对该考点的考查呈现如下规律:1.主要考查对熟语运用正误的辨析。2.题干往往是“使用恰当的一句”,涉及成语误用类型多。3.所考查的熟语一般在社会生活中较为常见,语料也大多选自当前报刊,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典型性。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人们所熟悉、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的定型的词组或句子,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和格言等。要准确、快速解答熟语题,一方面要多积累,正确理解熟语;另一方面要掌握高考熟语题的常见命题设误角度。熟知了命题角度,我们就抓住了高考的命脉。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误,在括号内标出“”或“”,并说明理由。1在广州亚运会期间,广州市实行单双号限行措施,为 亚

3、运会的顺利召开创造了良好的交通条件。可个别有 车一族坚决反对,不赞一词。().理由:“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指一言不发。这里被错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22012年春节晚会上,赵本山的小品以幽默、风趣、诙谐、轻松的语言,逗得观众开怀大笑,欢乐的时光瞬间便付 诸东流了。()理由:“付诸东流”指把东西扔在东流的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此处望文生义,被误解为“时间过得很快”的意思。.3一到晚上,修整一新的人民南路灯火阑珊,车水马龙,人们兴致勃勃地徜徉在灯火通明、流光溢彩的大街上,尽情地享受城市的繁华和热闹。()理由:“灯火阑珊”指灯火稀少、将尽。此处

4、望文生义把成语的意思理解反了。.4在一次新生欢迎仪式上,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 的讲话,他说:“七月流火,天气虽然炎热,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理由:“七月流火”本义是说夏历(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火,星名。一年自秋季开始,火星自西而下谓之流火。.5进入高三以来,张三同学晚上总是连续学习到 第二天凌晨两点左右,节假日也从不休息娱乐,其精神可嘉,其做法则不足为训。()理由:“不足为训”不能当做典范或法则,符合“其精神可嘉,其做法则不足为训”所要表达的语意。.成语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含有生僻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意义不仔细辨析,粗

5、枝大叶,一瞥而过,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如上面这些成语即是这种情况。类似的词语还有:不足为训、登堂入室、文不加点、屡试不爽、五风十雨、侧目而视、一文不名、不刊之论、万人空巷、空谷足音、明日黄花、一蹴而就、功败垂成、莘莘学子、风声鹤唳、首当其冲、久假不归、细大不捐、危言危行等。1(2010安徽高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今年春节期间,镇里举行了一场别无二致的茶话会,向返乡过节的流动党员们通报了本镇一年来经济发展的喜人形势。B在文化强省战略指引下,我省动漫产业迈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去年我省与沿海省份动漫原创产品的产值已经等量齐观。C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组织者在赛事安

6、排上独出心裁,创造性地采取走进社区、现场体验等方式,以突出全民互动的特点。D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答案:C 解析:A项,别无二致:没有两样,没有区别。用于此处不合语意。B项,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用于此处不合语境。C项,独出心裁: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来指想出来的办法与众不同。D项,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用于此处与语境不符。本来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而此处却只抓住了“首当”,以为是“首先应当干的事”,望文生义导致D项使用错误。2(2010北京高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

7、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在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的同时,人们强烈感受到吸取经验教训的重要性,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防患于未然。B军事专家认为极超音速导弹是反恐战争中非常有价值的“猎杀者”,一旦锁定目标,恐怖分子就无地自容了。C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决议,“创意”只能在规定范围以内驰骋,不能信马由缰,这是设计人员起码的职业操守。D双方无论研究方法多么不同,只要根本目标不相悖,就总有殊途同归的日子,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分歧是正常的。答案:B 解析:A项,防患于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B项,望文生义,无地自容: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形容非常羞愧。此处应

8、为无处藏身。无处藏身:没有地方让自己隐藏身子。C项,信马由缰:骑着马不拉缰绳,任其自由行动,比喻漫无目的地闲逛或随意行动。D项,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指出下面成语适用于什么对象。1崭露头角:2下里巴人:3石破天惊:4天伦之乐:5荡气回肠:用于青少年的才能、本领。通俗普及的文学艺术。比喻文章或议论等新奇惊人,不同凡响。家人之间。形容乐曲、文辞等婉转动人。有些熟语有特定的适用对象,有的指个体,有的指群体;有的指人,有的指物;有的专用于男女或夫妻之间,有的专用于写文章或文学艺术,等等。如果对这些熟语的适用对象缺乏了解,就会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如

9、“巧夺天工”是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只能用于人工制作的东西,不能用于本来就是自然的东西。容易因使用对象不当而误用的熟语:只适用于文学、艺术脍炙人口、洛阳纸贵、文不加点、鸿篇巨制、力透纸背、倚马可待、一挥而就只适用于男女尤其夫妻间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耳鬓厮磨、比翼双飞、破镜重圆、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心心相印只适用于女性千娇百媚、才貌双全、国色天香、望穿秋水、秀外慧中、仪态万方、楚楚动人、豆蔻年华、河东狮吼注意尊卑关系 不耻下问、耳提面命、从善如流、先斩后奏、如坐春风1(2010新课标全国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 当的一项是(3 分)()A看到果农家里汗牛充栋的黄灿灿的橙子,我深感欣慰,

10、因为这说明我们开发的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B有些人取得一点成绩,便自命不凡,洋洋自得,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这样的人终究不会有大的作为。C对那些少不更事的年轻人,我们不仅要多加指导,还要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使他们尽快地成熟起来。D开发商们对商品房面积的计算方式一直讳莫如深,由此导致的开发商与业主之间的经济纷争经常发生。答案:A 解析:A项,“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不能形容果农家里黄灿灿的橙子,此处用错了对象。B项,“自命不凡”意思是自以为很了不起。C项,“少不更事”指人年纪轻,经历的事不多,缺少经验。D项,“讳莫如深”指紧紧隐瞒。B、C、D三项都符合语境,使用恰当。2(2011湖南高考)下列

11、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 分)()A山廊慢转,曲径轻摇,柳色乍染,黄莺初啼,几间茅屋在白云深处若隐若现,这一切令人耳目一新。B故乡的槐树,成簇成片,遍布四野,似乎散漫凌乱,却又井然有序;似乎千篇一律,却又各具情致。C满耳的阵阵蛙鼓,激昂亢奋地噪闹着,将静夜和旷野喧嚣得如同这季候一般,热情洋溢,生机勃勃。D野花肆意开放,花丛间常可见一对对小而伶俐的麻褐色野兔,在那里追逐嬉戏,天真烂漫,活灵活现。答案:D 解析:A项,“耳目一新”指听到的看到的都换了样子,感到很新鲜。B项,“千篇一律”指诗文公式化,泛指事物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C项,“生机勃勃”指生命力旺盛,充满活力。A、B、C

12、三项均符合语境,故使用正确。D项,“活灵活现”形容描述或模仿的人或事物生动逼真,而花丛中的野兔追逐嬉戏本身就是活物的活动,故D项“活灵活现”的使用对象不对。(一)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请在括号内用一个恰当的成语替换。1每位同学都要善于为自己今后的事业成功搭建平台。平台是什么?是知识。我们从现在起就要处心积虑 地积攒知识。(千方百计).分析:处心积虑:费尽心机,存心很久,也指千方百计地谋算,含贬义。用在此处感情色彩不当。应改为“千方百计”。2只要各级领导带头苦干,群众自然就会不甘人后,如此上行下效,整个社会的风气必然会好转。(率先垂范)分析: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或下辈的人

13、就学着怎样做(多指不好的事),含贬义。用在这里感情色彩不当。应改为“率先垂范”。3与“说书”不同,“学术”宣讲必须立论严谨,言之有据,不可由着性子臆造,更不可为了耸人听闻而言之凿凿。(信口雌黄)分析:言之凿凿:形容说得非常确实,属于中性词。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宜用贬义词“信口雌黄”等。(二)下列成语中,哪些是褒义词?哪些是贬义词?哪些是褒贬两用成语?请指出来。暴虎冯河 如丧考妣 胸无城府 瞻前顾后 虎视眈眈 谦谦君子 牛溲马勃 四平八稳 弹冠相庆 独善其身 答案:(1)褒义:胸无城府 牛溲马勃 独善其身(2)贬义:暴虎冯河 如丧考妣 虎视眈眈 弹冠相庆(3)中性:瞻前顾后 谦谦君子 四平八稳 为

14、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机,无所不为。熟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不同的熟语常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我们在使用时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如:分析:“无所不为”意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贬义词。而句中用来形容年轻的父母费尽心思,送孩子去学技艺,感情色彩不当。褒义或中性熟语:叹为观止、崭露头角、蔚然成风、东山再起、随机应变、无微不至、额手称庆、凤毛麟角、谈笑自若、雨后春笋、夙兴夜寐、卓尔不群 贬义熟语:无所不为、半斤八两、趋之若鹜、处心积虑、捕风捉影、欲壑难填、巧舌如簧、画地为牢

15、、死灰复燃、见风使舵、无所不至、得陇望蜀、大放厥词、擢发难数、树倒猢狲散 1(2011新课标全国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知识分子自觉自愿又步履维艰地开始了从器物技术到思想文化的现代性追求。B经过长达两个星期的鏖战,本届世界锦标赛最终尘埃落定,中国队在赛程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冠军。C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D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答案:D 解析:A项,

16、步履维艰:指行走艰难,此处用的是比喻义。B项,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C项,妙手偶得:形容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D项,指日可待:(事情、希望等)不久就可以实现。一般用于好的方面,用在此句中感情色彩不当。2(2010广东高考)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 当的一项是(3分)()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 。它们在艺术创作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记录了岁月的 ,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今天,它们并没有因为现代高科技手段的 而 ,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殊途同归斗转

17、星移 甚嚣尘上 销声匿迹 A殊途同归 B斗转星移 C甚嚣尘上 D销声匿迹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项,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用于此处符合语境。B项,斗转星移:北斗转向,众星移位。表示时序变迁,岁月流逝。用于此处符合语境。C项,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可改为“层出不穷”。D项,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用于此处符合语境。答案:C 请根据解释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成语。1表演前,小孙微笑着对评委老师说:“各位前辈,下面,学生可要_了

18、,还望老师们不吝赐 教。”(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2当听到别人夸奖自己的毛笔字写得漂亮时,20岁不 到的张蔷薇腼腆地笑着说:“见笑了,我不过是 _罢了。”(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涂 乱画)3刘辉在给编辑的回信中说:“承蒙错爱,拙作得以 在贵刊发表,文中仅是_,还望老师多多批 评指正。”(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4堪称大师的人,必定光明磊落,_。他们对 社会的影响,不止于学养和艺术成就,更在于品格 德行。(形容非常谦虚,表示对人的敬意)5赵工碰到健谈的钱工,喜笑颜开地说:“老伙计,可把我闷死了。近日可有什么高见?我正准备 _呢。”(形容恭敬而认真地听人讲话,多 用于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6老兄,

19、这是我第一次向您提出_,你可一定 要帮忙,就算给小弟一个面子了,好不好?(客套 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答案:1.班门弄斧 2.信笔涂鸦 3.一孔之见 4.虚怀若谷 5.洗耳恭听 6.不情之请 我的邀请,的确出于一片至诚,您老就恭敬不如从命吧。由于熟语约定俗成,某些熟语的使用有一定的场合,有的还需要区别尊卑、长幼、主客、男女等。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时注意场合,做到自谦敬人,得体合度。如果分辨不清,就会导致谦敬错位。例如:分析:该句中的“恭敬不如从命”是谦辞,只能用于说话者表示自谦,不能用于对方。常见谦辞:蓬荜生辉、敝帚自珍、抛砖引玉、贻笑大方、无功受禄、敬谢不敏、忝列门墙、信

20、笔涂鸦、一孔之见、才疏学浅、德薄才疏、不情之请、恭敬不如从命 常见敬辞:不吝赐教、鼎力相助、高抬贵手、洗耳恭听、如坐春风 1(2010全国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这名运动员看上去一副弱不胜衣的样子,实际上,他身体健康,骨骼强健,耐力和速度非一般人可比。B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C他闲来无事,就经常上网发一些飞短流长的帖子,结果不仅弄得与同事邻里的关系很紧张,甚至还惹上了官司。D唐玄宗虽早就觉察到安禄山有反叛之心,但并没有及时除掉他,反而放虎归山,让他出任范阳节度使,这未免有点蹊跷。答案:

21、B 解析:A项,“弱不胜衣”形容人很瘦弱,连衣服都承受不起。C项,“飞短流长”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D项,“放虎归山”,把老虎放回山上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三项都使用正确。B项,“姑妄言之”,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多用做自谦。用来说“大家”不恰当。2(2009辽宁高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女性作者的文笔,常以柔情似水、细腻委婉见长,虽非个个如此,但说大多数是这样,应该算是持平之论。B政府有关部门应该考虑如何更好地发掘、利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以便尽快增强我国的“软实力”。C这是一位已故著名作家的作品,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发表,这次出

22、版对编辑来说也有点敝帚自珍的意味。D关于他的籍贯和生平,研究的人虽然很多,但一直言人人殊,始终没有一个定论,因此这个问题还可研究。答案:C 解析:A项,“持平之论”指公平正直的议论。使用正确。B项,“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使用正确。C项,“敝帚自珍”指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不能用于说别人。D项,“言人人殊”指每人所说的话各不相同,指对同一事物各人有各人的见解。使用正确。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误用原因。1该公司在招员工的时候,没有解决员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问题,而近期发生的几次事故又没有妥 善处理,引起了绝大部分员工的怨声载道,目前公 司的所

23、有工作几乎处于瘫痪状态。.2小学、中学甚至大学都还在无时无刻进行着淘汰式教育,这把我们的心灵变得何其局促与狭隘!3但历史依然对命途坎坷的人儿不弃不离,似乎乐此不疲这份伤感。4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收外来词时,追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这些叫人看不懂的店名,只能让人贻笑大方。答案:(原因)1.“怨声载道”一般作谓语,而不能作宾语。2“无时无刻”后面应跟否定词。可改为“每时 每刻”。3“乐此不疲”意即乐于做某件事,沉浸其中,不知疲倦。一般作谓语、定语,但作谓语时不 能带宾语。此句可改为“似乎对这份伤感乐此 不疲”。4“贻笑大方”即让内行见笑,前面再加一个 “让人”,显得赘余,不通。有些成语的使

24、用,还要注意其与整个句子的语法关系。从成分是否搭配、语序是否正确、表意是否明确、逻辑是否合理、表述是否精练等方面,特别是语法关系是否搭配、成语的自身含义和句子的语意是否重复两个方面来辨析成语正误。如:1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误用分析:“指手画脚”是一个动词性成语,在句中应充当谓语,而该句由于对它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误把它当做形容词性成语,充当了状语,而且该词的含义也不合语境。有些成语常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中,而很少或不能用于其他句式。例如“望其项背”就不能用于肯定句中,其他的成语如“善罢甘休”“同日而语”“无时无刻”“一概而论”“等量齐观”等也一样

25、。2该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丈夫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误用分析:“自惭形秽”指因自己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来泛指自愧不如别人。该词已隐含有“感到”之意,故例句中不能再用“感到”一词,重复。(2010湖南高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中国国家馆在东方的晨曦里,在美轮美奂的世博园建筑群中,发出耀眼的中国红。B大力倡导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开发高效低耗无污染的新能源,政府责无旁贷。C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快捷与方便。D万涓聚作河,便有了一泻千里的豪放;江河汇成海,便有了一望无际的壮阔磅礴。

26、答案:C 解析:“津津”形容有滋味、有兴趣,“津津乐道”的意思是“很感兴趣地谈论某人某事”,可作谓语、定语。C项中“谈论着”与“津津乐道”中的“道”重复。请将左边成语与右边释义恰当连线。(2009湖南高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 分)()A道德是一切制度运行的社会土壤,道德与法律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唇齿相依,缺一不可。B虽然计算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拥有了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会那么轻而易举,一挥而就。C传统节日是一宗重大而特殊的民族文化遗产,其文化内涵和相关习俗不应该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D将往昔林林总总的记忆吐露在纸上,我意识到完成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行动,我注定为回

27、忆而生。答案:B 解析:A项,唇齿相依: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存。B项,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本句均与“动笔”无关,显然是把它与“一蹴而就”(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混淆了。C项,格格不入:有抵触,不投合。D项,林林总总:形容繁多。还有几个考点,近两年虽不是设题的重点仍须引起同学们的注意。1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许多成语都有一定的典故来历,或出于古代寓言,或出于历史故事,或出于古代诗文,都有着特定的含义。我们在掌握或运用它们时一定要注意追根溯源,不能不分场合地乱用。还有的成语在现代大都使用其引申义或比喻义,但偶尔还会使用其本义,故当它们的运用回到其本义时,我们不能视其为错

28、。如:(1)随着双边关系的不断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误用分析:“秦晋之好”泛指两姓联姻,而非泛指友好关系。(2)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使用分析:此句中的“粉墨登场”用的就是本义。“粉墨登场”出自明朝张岱的蔡义伶文:“汝身前,粉墨登场,努眼张舌,喜笑鬼诨,观者绝倒,听者喷饭。”“粉、墨”,搽脸和画眉用的化妆品。“粉墨登场”原指演员化装上台演戏,但现在一般多用于贬义,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3)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凡。我很胖,可是这位小护士很快就选准了一条血管,一针见血,我很佩服。使用分析:句中的“灯红酒绿

29、”用在“饭店”之后,本义便“复活”了,不再有贬义。因而使用是正确的。句中“一针见血”通常是比喻说话、写文章言辞直截、简要,能切中要害,但它的本义是一针就见到血,形容医务人员技术熟练。这里正好适合使用本义,正确。在语言流传过程中,有些成语派生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甚至感情色彩也相反,这就决定了它们能适用于两种以上的语境。如果对这类成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则易造成误判。2不合语境,整体不协 有些成语使用时有着特定的语言环境,如果使用不当,就会与所在的语境不协调。如: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误用分析:“安步当车”意思是慢慢地步行,

30、就当做是坐车。使用时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行走速度缓慢;二是行走者不慌不忙地步行,表现出的是一种闲适平和的心情。而句中描述的是抗洪抢险时的情景,情况紧急又遇上暴雨,使该成语与语境很不协调。3轻重失度,头重脚轻 有些成语词义较轻,有些成语词义较重,这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如:考前每个考生都应该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误用分析:“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特指人的死亡。原句大词小用,轻重失当。又如“德高望重”“有口皆碑”“十恶不赦”等词都有一定的轻重程度,使用时要注意。4不合逻辑,事理不通 在成

31、语使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成语义和语境义的契合性,既不能违背语意逻辑,也不能违背事理逻辑,否则就会造成逻辑上的相悖。如:远处连绵的山峰上一道残破的城墙依稀可见,山下面有条深谷,怪石峥嵘,溪流湍急,无路可通,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误用分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形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句中的“深谷”只有“险”,既不是“要冲”,也非用于“攻守”。5不解整体,断词取义 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应该整体使用,但有些句子在使用过程中,只断取成语中个别词素的意义,而抛开了其他词素的意义,因而导致了成语意义与句子语意的相悖。如:这几位大学毕业生虽然工作经验欠缺,实践能力不足,但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他们决

32、心自主创业,牛刀小试,开创一番新事业。误用分析:“牛刀小试”比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例句只断取了“小试”之义,而成语中的“有很大的本领”的意义与句子“工作经验欠缺,实践能力不足”的语意相悖。准确解答成语辨析题,理解语义是前提;辨明语义的轻重、色彩的褒贬、适用对象的差异等是保证;在具体的语境中,辨明其搭配是否得当,使用是否得体,照应是否周密是关键。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考生应掌握以下技巧:1善于避生就熟,巧用排除解题 高考语文的词语运用题每年都可能考查到较为生僻的成语。考生在做题时应该善于避生就熟,巧用排除法作答。一般来说,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是容易排除的,辨析另外两个时就要避开生僻的

33、成语。2词不离句,当为准则 作答时,考生应该坚持“词不离句”的原则,着重结合语境来分析,既要考虑成语的基本义,也要结合上下文考虑其感情色彩、范围大小、词义轻重和与上下文的搭配等。3把握成语内涵,切勿望文生义 对成语中的一些关键词,考生必须做到准确理解。许多成语都有其特定含义,考生不能不分场合地乱用。如“付之一笑”的意思是“对人或事不计较、不介意”,其中的“笑”与“笑容可掬”中的“笑”的意思是不一样的。4辨析感情色彩,注意褒贬倾向 不同的成语常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有的是褒义,有的是贬义,有的是中性,考生在辨析时应注意其在感情色彩上使用是否得当。比如“骇人听闻”和“耸人听闻”,两个成语一字之差,且

34、两者都有“听了使人震惊”的意思,但“耸人听闻”指“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从消息发布者的方面来说,贬义较浓;而“骇人听闻”指“(已经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非常吃惊”,从消息发布者的方面来说,不含贬义。5学习语法规则,注意词语搭配 例如,有的成语的陈述对象只能是人,不能是事物,如“巧夺天工”;有的成语前面不能加数量词,如“芸芸众生”“莘莘学子”等;有的成语后面不能带宾语,如“漠不关心”。特别提示 成语辨析题歌诀 成语答题须慎重,检查角度要记清。首先意思要弄准,望文生义可不行。使用对象细分辨,具体使用看语境。褒贬色彩莫混乱,病句知识配合用。易混熟语多分辨,多义成语逐个清。特殊熟语常记忆,谦

35、敬熟语须分明。语法功能也留意,保管高考能成功。1(2011安徽高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 句是(3分)()A从人们早就耳濡目染的传统曲目天仙配女驸马,到让人耳目一新的现代佳作徽州女人雷雨,这一发展历程表现出黄梅戏艺术旺盛的生命力。B我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多次就环境保护问题发表讲话,旨在加大环境监督的执法力度,强化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因为环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休戚与共。C作为中国高温合金的奠基人,师昌绪先生多次领导攻关会战,运筹帷幄,斩关夺隘,在我国航空发动机材料的研究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建立了卓越功勋。D近年来,人们购买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热情蔚然成风,主要是因为国产品牌质量不断提高,

36、同时也可能与某些国际品牌多次发生因质量问题被召回的事件有关。解析:A项,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应用“耳闻目睹”。B项,休戚与共:彼此之间祸福、忧喜都共同承受。指同甘共苦。形容关系密切。一般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能用于环境和人的关系。C项,运筹帷幄:指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泛指筹划决策。用在句中符合语境。D项,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句中使用对象不当。答案:C 2(2012安徽宣城模拟)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抢抓机遇谋发展,各地干部普遍有一种计日以待的紧迫感,许多人用“五加二、白加黑”的连轴转来形容自己的工作状态。

37、B曹魏文化是安徽历史文化的重要章节,是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挖掘传承其思想精华,是我们义无反顾的责任,责无旁贷。C李可染的山水画能够在当代山水画坛别开生面,在于他始终奉行不断深入传统与不断感受自然并行不悖的山水画创作之路。D与漫长而久远的“后世博时代”相比,184天的“世博时刻”如浮光掠影,但是它注定将给中国留下更为深远的历史影响。解析:A项,计日以待:可以数着日子等待。形容为时不远。望文生义。B项,义无反顾: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不合语境。应是“义不容辞”。C项,别开生面:比喻另外创出一种新的形式或局面。D项,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望文生义。答案:C

38、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A入夜,月色溶溶,水天寥廓,我们或坐在树下谈笑自若,或坐在船上扣舷高歌,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B只要相辅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人与人之间就能形成共同发展的关系,久而久之,也就容易形成猫鼠同眠的良好局面。C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一个人要迷而知返、知错必改,这样才不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D过去的一年,五风十雨,夏秋季农作物歉收,但广大农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迅速调整种植结构,把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答案:C 解析:C项,“迷而知返”意思是迷了路知道回来。比喻发觉自己犯了错误,知道改正。使用正确。A项,“谈笑自若”指在

39、危险或紧急的情况下说说笑笑,和平常一样,而句中却曲解为谈笑。B项,“猫鼠同眠”比喻上下互相包庇,一起干坏事,而句中误以为是“和谐相处”,使用错误。D项,“五风十雨”意思是形容风调雨顺,而句中却错误地理解为“风多雨多”。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由于发表网络歌曲的门槛很低,网友原创的歌曲都可以传到网络上去,这也造成了网络歌曲创作的鱼目混珠。B海滨公园是附近居民喜爱的运动场所,在花海中无论是散步、慢跑还是骑车锻炼,都令人神气十足。C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蹴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D汉文帝以仁孝之名

40、,闻于天下: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见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答案:C 解析:A项,“鱼目混珠”是指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贬义。此处应用“鱼龙混杂”。B项,“神气十足”形容摆出一副自以为高人一等而了不起的样子。带有傲慢的神气,根据语境应用“神定气闲”。D项,“目不见睫”是指自己的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睫毛,比喻没有自知之明;也比喻只见远处,不见近处。此处应用“目不交睫”。C项,“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会成功。适合例句的语境,使用正确。注意此处不要误用“一挥而就”。5(2012德阳诊断)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

41、 分)()A以往几百万年间所有的巨大火山喷发,比如圣海伦、喀拉喀托、皮纳图博火山与之相比都相形见绌。B寒假又开始了,一个学期的紧张学习终于结束了,很多家长会让孩子放松一下,但是如果任由孩子整个白天黑夜通宵达旦上网,对孩子也不会有大的益处。C景区的涨价行为应该与市场行情挂钩,如果服务质量提高了,涨价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譬如,增加了产品项目,增加了对游客游览需要的满足,就可以涨价。D经过近一年的相处,似乎可以发现,刘姐总是独自孑然一身,这说明她真正的朋友并不是太多。答案:C 解析:A项,相形见绌:指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就显得远远不如。这个词语已含有“和比较”的意思,因而和句中“与之相比”重复。B项

42、,通宵达旦: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与“整个白天黑夜”重复。D项,孑然一身:指孤单一人。“独自”已含在其中。6(2012成都调研)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美韩两国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同室操戈,执意要在黄海海域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将矛头明显指向中国。B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怎样更多地为困难群体雪中送炭,而不只是为强势群体锦上添花,值得整个社会深思,更值得各地政府不断反省并做出更大的努力。C令人感动的是,党中央为舟曲的救灾举行专门会议,胡总书记亲自下指示,温总理亲临舟曲在泥水中指挥,解放军官兵设身处地在泥里水里救人。D地产商们得知楚州拥有可观地盘的某饭店宣布拍卖的消息后

43、,纷纷看好这块位于市中心繁华地段的地块,厂房也受到开发商追捧,成为众矢之的。答案:B 解析:A项,同室操戈:自家人动刀枪,指兄弟争吵。泛指内部斗争。不合语境。C项,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可改为“奋不顾身”。D项,众矢之的:比喻大家攻击的对象。与“受到追捧”的语境不符。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 分)()A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们班的女生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两位同学将剧中人物演得栩栩如生,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B巴勒斯坦的斯瓦特被誉为“东方的瑞士”,但“911”事件以后,来这里旅游的人寥寥无几。C每当我提出一个问题时

44、,我总会把眼神转向他,那是一种非常温柔、期待的眼神。我的问题不难,又在提问时加了许多暗示,答案几乎是呼之欲出 D中国男篮以大比分输给西班牙队后,姚明怨声载道,指责队员缺乏战斗力。答案:B 解析:A项,“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用来形容真人演出显然用错了对象,可改为“活灵活现”。B项,“寥寥无几”意思是非常稀少,没有几个,符合语境。C项,“呼之欲出”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似乎叫他一声他就会从画里走出来,泛指文艺作品中人物刻画得十分生动。只适用于文学、绘画方面,“答案”是不能“呼之欲出”的。D项,“怨声载道”意即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很多人怨恨的声音,这里指姚明个人,不妥。8下列

45、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把现在人类所有的知识都做深入的研究,这种大业,就是孔子、亚里士多德复出,恐怕也要敬谢不敏。B学生会主席站起来说:“孙教授刚才那番话发人深省,给今天的座谈会开了一个好头,下面请大家畅所欲言,抛砖引玉。”C你尽管放心,你的困难,也就是我的困难,今后,你工作中遇到什么阻力,或是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D今天我们学习千古美文滕王阁序,老师讲解的时候你们一定要洗耳恭听,可不要开小差,否则,就很难理解其中蕴藏的深意。答案:A 解析:A项,“敬谢不敏”意思是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句中设想孔子、亚里士多德在艰巨的任务

46、面前也会推辞,使用妥当。B项,“抛砖引玉”为谦辞,比喻用自己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论著,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用在这里谦敬失当。C项,“鼎力相助”是敬辞,请托或感谢别人的帮助时用。D项,“洗耳恭听”是谦辞,形容恭敬而认真地听,用于听别人讲话,不能用于要别人听自己讲话。9(2012黄山联考)下面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当你欣赏西游记这部神奇诡谲的作品,愉悦之情油然而生时;当你沉浸在作品涉笔成趣的妙境,以至于常常哑然失笑时,你不能不佩服作家那支生花妙笔给小说所凝聚的诙谐意味是多么浓郁!B据长沙旅游市场有关负责人介绍,春节前飞速飙升的海南酒店房价让旅行社瞠目结舌

47、,报价疯涨至平时的两三倍,节后疯狂的海南游开始高台跳水,报价普降百分之二十:真是一日千里。C电视连续剧辛亥革命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对之评头论足,大加赞赏。D土地市场的持续火爆及大量基建工程的上马,让许多长袖善舞的开发商、建筑商“活动”起来,土地重大项目招标建设已然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解析:A项,涉笔成趣:指一动笔就趣味盎然。用在此不合语境。B项,一日千里:一天跑一千里。也比喻进步,发展快,用在此不当。C项,评头论足:泛指对人对事说长道短,多方挑剔。用在此不合语境。D项,长袖善舞:袖子长,有利于起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答案:

48、D 10(2012芜湖质检)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 的一句是(3分)()A虽然美联储三位高层都表示反对美联储未来两年维持利率不变的举动,但他们的言论也显示,美联储内部对此问题莫衷一是。B爱丽舍轿车上市6个月,销售突破5万辆;次年,销售突破10万辆。这样的销售成绩使爱丽舍无疑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车型。C民间流传着五花八门的“保胎秘方”,其中吃燕窝或许算得上是众望所归的一种。其实,吃燕窝只能换取一点心理安慰而已。D近年来,一些官员在自己“一亩三分地”上讲排场,比阔气,一言九鼎,独断专行,为所欲为,最终因贪腐罪行曝光而丢官。解析:A项,莫衷一是:不知哪个是正确。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B

49、项,炙手可热:比喻权势气焰之盛,有贬义。使用对象错误,感情色彩也错。C项,众望所归:众人所期望和敬仰的。形容在群众中威望很高。使用对象错误。D项,一言九鼎: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词义理解错误。答案:A 11(2011大纲高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A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B奚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C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它

50、趋之若鹜。D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答案:A 解析:A项,高屋建瓴:在房顶上用瓶子往下倒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使用正确。B项,繁文缛节:烦琐而不必要的礼节,也比喻其他烦琐多余的事项。不能在句中充当谓语成分,可作主语或宾语。C项,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贬义词,感情色彩使用不当。D项,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不合语境。12(2011山东高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A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

51、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B从长辈们的闲言碎语中,他了解到父亲乔明志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威名赫赫的抗日英雄。C在 44 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D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答案:C 解析:A项,“漫无边际”,形容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也指谈话、写文章等没有中心,离题很远。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B项,“闲言碎语”,指没有根据的话,也指与正事无关的话。此处属望文生义,可改为“只言片语”。C项,“浓墨重彩”,指绘画或描述着墨多,用于此处合乎语境。D项,“良莠不齐”

52、,指好人坏人都有,此处使用对象错误。可改为“参差不齐”。13(2011北京高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A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B下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不期而遇,虽然没有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大,但还是让京城一直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C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晚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生。D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然而北京国安足球队经过 90 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却兵不血刃,最终以 3:0 取得胜利。答案:A 解析:A项,不足为训:不

53、能当做典范或法则。符合语境。B项,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用在句中与句意不符。C项,江河日下: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用在此处不合语境。D项,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未经交锋而取得胜利。用在此处不合语意。14(2011辽宁高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应广大读者的要求,他为那本很受欢迎的获奖小说写了续篇,但遗憾的是,续篇相形见绌,不能让人满意。B由于有关部门的严肃查处,摩托车非法运营现象暂时消失,但要避免其东山再起,必须有制度化的举措。C观众期盼已久的歌剧三兄弟近日在人民大剧院上演,其音乐大气磅礴,跌宕起伏,让人赞叹不已。D在我父亲的记忆里,那是一段极为特殊、不堪回首的岁月,人事的变迁如白云苍狗,谁也无法预料。答案:B 解析:A项,相形见绌: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B项,东山再起: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恢复地位。用于此处不合语境。C项,跌宕起伏: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也比喻音乐忽高忽低,很好听。D项,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