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104 ,大小:21.05MB ,
资源ID:60673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0673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届高考语文总复习·课标版课件: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7-1-2-1 .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届高考语文总复习·课标版课件: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7-1-2-1 .ppt

1、古诗文阅读第二部分文言文阅读专题七 复习一打牢文言基础第2讲文言基础(二)文言虚词考试说明对文言虚词题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指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高考对文言虚词一般不单独考查,通常融合到断句题和翻译题中,隐性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不管怎样,想要准确解答文言虚词类题目,掌握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基础,灵活运用推断法是辅助。课时 1范围小,变化繁的18个虚词考试说明规定的常见文言虚词有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掌握这18个常见文言虚词要注意:1注重课本,系统积累文言虚

2、词题是高考与课本联系最直接、最明显的部分。可以把每一个虚词的不同词性及其不同意义附上课文中的例句,熟记于心。2根据语境分清虚实文言虚词主要指代词、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有的虚词兼有一部分实词义,如“之”“与”“因”等,在不同语境中要注意区分。比如:“因”,作为实词的像“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名词,原因、缘故),导大窾,因其固然(庖丁解牛)(动词,顺着、顺应)”等;作为虚词的像“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兰亭集序)(介词,依、随着),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介词,趁机、趁着)”等。3处理好用法与意义的关系虚词学习的重点是意义,难点是用法。考生复习时不应忽视对“用法”的学习

3、。所谓“用法”主要指词性,尤其是在句中所起的作用。“用法”决定“意义”,“用法”不同,“意义”则不同。比如“且”:在“年且九十(愚公移山)”一句中,从名词谓语“九十”分析,“且”是副词,“将近”的意思;在“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中,从上下句的关系上分析,“且”是连词,表递进,“尚且、况且”的意思。虽然全国卷高考并不单设题目考查文言虚词,但熟悉掌握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并且文言虚词是学生文言文阅读中相对比较薄弱的一块,故本书将对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结合例句予以细说,并进行针对性强化训练。1.而【针对训练】1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

4、,终不解矣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蟹六跪而二螯 弃甲曳兵而走 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玉在山而草木润A/B/C/D/解析,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连词,表因果;,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代词,通“尔”,你,你的;连词,表递进,而且;连词,表假设,如果。答案 B2.何【针对训练】2(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胡为乎遑遑欲何之B.何以知之夫晋,何厌之有C.而又何羡乎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D.徐公何

5、能及君也不然,籍何以至此(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之二虫又何知A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B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C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D君何以知燕王解析(1)B项,均为代词,什么。A项,副词,怎么;代词,哪里。C项,代词,什么;代词,为什么。D项,副词,怎么;代词,什么。(2)A项,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原因”。B项,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C项,疑问代词,可译为“为什么”。D项,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什么”,与例句相同。答案(1)B(2)D3.乎【针对训练】3(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

6、项是()A.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B.相与枕藉乎舟中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C.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D.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其孰能讥之乎(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乎”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飘飘乎如遗世独立A此非曹孟德之诗乎B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C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D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解析(1)A项,均为句末语气词,表反问语气,翻译为“吗、呢”。B项,相当于介词“于”,翻译为“在”;用在形容词词尾,翻译为“的样子”。C项,介词,可译为“于”;相当于介词“于”,翻译成“比”。D项

7、,句中助词,表示停顿;句末语气词,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2)A项,表疑问,吗。B项,表反问语气,呢。C项,介词,在。D项,用于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可译为“的样子”,与例句相同。答案(1)A(2)D4.乃【针对训练】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B.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C.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D.无伤也,是乃仁术也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解析 D项,副词,表判断语气,就是;副词,就。A项,副词,竟然。B项,副词,才。C项,副词,于是。答

8、案 D5.其【针对训练】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A奔车朽索,其可忽乎B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C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D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解析 A项,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B项,第一人称代词,自己,与例句相同;C项,副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D项,代词,他们的。答案 B6.且【针对训练】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且”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A且在邦域之中矣B河水清且涟猗C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D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解析 A项,连词,表递进关系,而且,与例句相同。B项,连词,

9、又。C项,连词,却。D项,副词,暂且,姑且。答案 A7.若【针对训练】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更若役,复若赋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B.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若亡郑而有益于君C.徐公不若君之美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其翼若垂天之云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解析 C项,动词,比得上;表假设,如果。A项,均为代词,你的。B项,均为连词,表假设,如果。D项,动词,像一样。答案 C8.所【针对训练】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B.秋毫不敢有所近岂敢盘桓,有所希冀C.鬼问:“欲至何所?”若属

10、皆且为所虏 D.失其所与,不知当其欣于所遇解析 C项,名词,处所;助词,与“为”连用,表被动。在其余三项中“所”均为助词,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答案 C9.为【针对训练】9(1)下列各句中,“为”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B化而为鸟,其名为鹏C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D为击破沛公军(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A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B俯仰之间,已为陈迹C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D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解析(1)做此题时首先应明确题干要求是选用法不同的一项,所以此题仅从词性上考虑即可。

11、A项,介词,表被动;B项,动词,变为;C项,介词,替,给;D项,介词,替,给。从词性上可判定答案是B项。(2)C项,介词,表被动,与例句相同。A项,介词,替;B项,动词,成为;D项,介词,对,向。答案(1)B(2)C10.焉【针对训练】10(1)下列各组句子中,“焉”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未知生,焉知死B.激于义而死焉者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C.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D.犹且从师而问焉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2)下列句子中“焉”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B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C焉用亡郑以陪邻D吴

12、之民方痛心焉解析(1)A项,疑问代词,哪里,怎么。B项,代词,代“这件事”;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啊”。C项,句末语气词,啊;语气助词,无实义。D项,代词,相当于“之”;句末语气词,可译为“啊”。(2)A项,兼词,相当于“于此”,译为“在这(那)里”,与例句相同。B项,句末语气词,呢。C项,疑问代词,哪里。D项,代词,他。答案(1)A(2)A11.也【针对训练】1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B.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D.余闻之也久族秦者秦也

13、,非天下也(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也”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A吾师道也B廉颇者,赵之良将也C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解析(1)D项,句中语气词,表停顿;句末语气词,表判断。A项,均表判断。B项,均为句中语气词,表停顿。C项,用于句末,表感叹、肯定的语气。(2)A项,语气词,用于句末,表陈述语气。B项,表判断语气,不译,与例句相同。C项,用于句末,表肯定语气。D项,表停顿,不译。答案(1)D(2)B12.以【针对训练】12(1)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B斧斤以时入山林

14、C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D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2)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 思垂空文以自见A和相同,和相同B和相同,和不同C和不同,和相同D和不同,和不同解析(1)B项,介词,按照。其余三项都是介词,用。(2)解答此题,先要确定“以”的词性,然后进行具体分析。可采用“删除法”。删除“以”字,的句意表达受到影响,的句意表达则不受影响,由此可推断,中的“以”是介词,中的“以”是连词。接着进行具体分析,中的“以”表原因,中的“以”可以翻译成“因为”,中的“以”都是连词,表目的,故选D项。答案(1)B(

15、2)D13.因【针对训练】13(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变法者因时而化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B.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相如因持璧却立C.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D.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不如因而厚遇之(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因”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伺者因此觉知A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B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C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D我欲因之梦吴越解析(1)A项,均为介词,依照,根据。B项,介词,因为;介词,于是。C项,介词,通过;介词,趁机。D项,介词,用,拿;介词,趁此,趁机。(2)

16、B项,介词,由、由于,与例句相同。A项,副词,于是、就。C项,副词,于是、就。D项,介词,依据,根据。答案(1)A(2)B14.于【针对训练】14(1)下列句子中的“于”同“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皆以美于徐公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不拘于时,学于余(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于”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而君幸于赵王A海运则将徙于南冥B吾十有五而志于学C州司临门,急于星火D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解析(1)A项,介词,对,对于,与例句相同。B、C两项,都是介词,表比较。D项,介词,表被动。(2)D项,介词,表被动,与例句相同。

17、A项,介词,到。B项,介词,对于。C项,介词,比。答案(1)A(2)D15.与【针对训练】15(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B.失其所与,不知欲与亚父C.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D.恐年岁之不吾与客亦知夫水与月乎(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与”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A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B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C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D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解析(1)C项,均为介词,跟、同,有比较之义。A项,介词,跟、同;连词,和

18、。B项,动词,亲附、结交;动词,献给、赠送。D项,动词,等待;连词,和。(2)A项,介词,跟,同。B项,连词,和,与例句相同。C项,动词,给。D项,“与”和“相”连用组成“相与”,可译为“一起”。答案(1)C(2)B16.则【针对训练】16(1)下列各组句子中,“则”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此则寡人之罪也其南则大夏,西则安息B.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C.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故木受绳则直D.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则”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既来之,则安之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

19、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C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D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解析(1)D项,转折连词,但;连词,表顺承。A项,副词,用于加强判断。B项,连词,那么,就。C项,连词,就。(2)A项,表承接关系,就,与例句相同。B项,表结果,就。C项,表结果,那么。D项,表转折关系,但是。答案(1)D(2)A17.者【针对训练】17(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B.古者富贵而名摩灭昔者圣人之作易也C.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D.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下列句子

20、中加点的“者”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A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B陈胜者,阳城人也C谁为大王为此计者D古之学者必有师解析(1)D项,定语后置标志词,的;语气词,用在主语后,表提顿。A项,均为代词,的(人、东西、事情)。B项,均为语气词,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译。C项,均为语气词,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2)C项,语气词,表疑问,与例句相同。A项,定语后置标志词,的。B项,与“也”连用,表判断。D项,代词,的人。答案(1)D(2)C18.之【针对训练】18(1)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A久之

21、,能以足音辨人B东割膏腴之地C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属于宾语前置标志的一项是()A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B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C宋何罪之有D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夫晋,何厌之有A儿之成,则可待乎B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C何功之有哉D树之以桑解析(1)D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与例句相同。A项,音节助词,不译。B项,结构助词,的。C项,第三人称代词,它。(2)A项,“之”意为结构助词“的”。B项,“之”是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C项,典型的宾语前置句,正确语序应为“宋有何罪”,“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D项,“之”意为结构助词“的”。(3)C项,宾语前置的标志词,不译,与例句相同。A项,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项,代词,指代“这件事”。D项,音节助词,不译。答案(1)D(2)C(3)C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