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八 近代中国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变迁【复习指导】1.近代中国经济部分是中国近代史的主线之一,特别是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近代中国经济史的地位不断上升。要立足于中国近代社会环境,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世纪末、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六个阶段归纳概括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及成因。2.抓住两个“化”:一是指全球化,近代中国经济的变化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密切联系;二是指近代化,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近代化。全球化、近代化也是我们分析、认识近代中国经济发展变化的基本观点。3.注
2、意同已学知识有机结合。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者之间相互影响,既要看到重大政治事件对民族工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又要看到民族工业发展对重大政治事件和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作用。例如,民族工业的发展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提供了阶级和经济基础,反过来辛亥革命又促进了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4.将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置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之下,认识其发生是必然的,其特点也是时代造就的。在复习中应当做到了解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概况和特点,并能联系近现代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探究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要注意从近代化的角度认识社会生活变迁的影响。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工
3、业逐步发展,古老的中国开始了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同时中国的社会生活及交通与通讯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中西文化交融的发展趋势。随着西方经济势力的入侵,自然经济呈现不断解体的趋势;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开中国近代化之先河;在外商和洋务企业利润的刺激下,在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和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技术的基础上,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成为中国近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的历 史环境中曲折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获得初步发展,19121919 年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民族工业得到较
4、 快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受到沉重打击,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萎 缩,陷入绝境。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中国民主革命不断发展、社会日益近代 化的经济基础,是近代中国最先进的经济形态。但民族资本主义 经济在中国近代史上从未占据过主导地位。它在封建主义、外国 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难成长,在经济力量上难以 和它们抗衡。这是由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的。自19世纪中期起,人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及社交礼仪等方面发生了种种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上交通、铁路、公路、民航等现代交通工具发展较快,新式通讯工具也得到较快的发展。报刊、影视和网络技术等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
5、,在传播知识、开启民智、舆论监督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核心自查】一、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解体 1.原因:(1)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2)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2.表现:(1)洋纱取代土纱,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2)洋布取代土布,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3.影响: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 的发展,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二、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1.根本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2.内容:3.影响: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既诱导了
6、本国资本主义的产生,瓦解了封建自然经济,又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三、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与曲折发展 1.诞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东南沿海):(1)原因:明清资本主义的萌芽,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企业的诱导,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2)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3)评价: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推动近代化进程。2.初步发展(19世纪末):(1)原因:列强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2)表现:商办企业增加,规模扩大,由沿海向内地扩展。(3)影响:民族资产
7、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3.短暂的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背景:民国的建立及实行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民族资产阶级受“实业救国”的影响投身实业。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等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2)表现:19141919年,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重工业也有一定的发展。代表人物有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3)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4)影响:为新文化运动和中国民主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提供了阶级和经济基础。4.较快发展(19271936年
8、):(1)原因:国民政府推行币制改革并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2)表现:无论是原来较为发达的棉纺织业和面粉业,还是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橡胶等工业,都有较大发展。5.日益萎缩(19371945年):(1)原因: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官僚资本的压榨。(2)表现:沦陷区大量企业被日军毁灭或吞并;国统区民族工业日益萎缩。6.陷入绝境(19451949年):(1)原因: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官僚资本的摧残,通货膨胀严重。(2)表现:工厂、矿山、店铺纷纷倒闭。四、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1)服饰:鸦片战争后,“洋布”“洋装”在城市出现;辛亥革命后,中
9、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装、旗袍、学生装等并行于世。(2)饮食文化:鸦片战争后,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时尚。(3)建筑风格:鸦片战争后,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出现在中国大城市中。(4)习俗:辛亥革命后“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在大城市里,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2.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1)铁路运输: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唐胥铁路,这是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1909年京张铁路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历史上的里程碑。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加强了内地与西北、西南地区的沟通。(2)公路运输的发展: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3)水路
10、运输: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的垄断。推动了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4)航空运输: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5)通讯工具的进步:19世纪70年代,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5)通讯工具的进步:19世纪70年代,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3.大众传媒的变迁:(1)报纸:自19世纪70年代起,中
11、国人开始创办报刊。1872年创刊的申报是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工具。改革开放后,我国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2)电影事业的发展: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3)电视事业的发展: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4)互联网的发展:兴起:1994年中国接入互联网。特点:互联网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被称为“第四
12、媒介”;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信息双向传受。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易错判断】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只是开始解体,并不是完全解 体。()提示: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侵入,刺激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就整体而言,自然经济的瓦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2.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企业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提示: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企业,带有资本主义性质,但有浓厚的封建性,属于官办企业,不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3.“中国近代工业”中的“
13、近代”是指其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 史时期。()提示:“中国近代工业”中的“近代”是指其使用机器生产而非手工劳动。4.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企业是洋务企业。()提示: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企业是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出现的 外商企业。5.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是由封建社会末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 的。()提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不是由封建社会末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 展而来的,而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刺激下产生的。6.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是为了发展资 本主义。()提示: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主要是为了 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7.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超过自然经济
14、占据 主导地位。()提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尽管出现了短 暂的春天,但是封建自然经济依然占据绝对优势。8.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都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提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是欧洲列 强,而美国、日本都加紧了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侵略。9.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方列强侵华双 重性影响中的客观进步性。()提示:西方列强的侵华,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灾难,但客观上传播 了西方文明,冲击了中国的传统观念和生活方式。10.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各地区之间是比较均衡的。()提示: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城乡之间的差别极大,主要发 生在大城市,广
15、大农村仍然处在落后、封闭状态,地区之间的发 展也极不平衡。【专题整合】热点考向一 洋务运动的目的、内容及影响【典题训练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李鸿章曾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基于这种认识,李鸿章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等。随着运动的深入,李鸿章认识到:“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强。”于是,他又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等。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材料二 江南制造总局研制的无烟火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是江南制造总局是官办的,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由清政府分配给军队使用,因为不计成本,不考虑经济效益,所以缺乏发展动力。制造总局的大权掌握在封建官僚手中员工大多缺乏生
16、产积极性,他们又不重视改进生产工艺,产品质量不高 材料三 中国政府首次派出的30名赴美留学的幼童合影。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李鸿章代表的地主阶级所走过的工业化道路的独特之处是什么。对中国社会有何积极影响?(2)根据材料二指出江南制造总局的性质,并归纳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3)材料一中的轮船招商局的创办对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有何影响?综合以上材料归纳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答案:(1)由重工业(军事工业)到轻工业(民用工业)的发展道路。影响: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防;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2)性质:带近代性质的封
17、建企业。主要原因:管理方式落后;不重视技术革新;员工积极性不高;企业与市场联系不强,缺乏发展的动力。(3)影响:打破了列强垄断中国航运业的局面。主要内容: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派遣留学生。【深化拓展】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1)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他们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2)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百般阻挠和破坏,使洋务运动步履维艰。(3)在中央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仅凭地方上几个热心洋务的总督、巡抚的活动,力量既分散又有限,难成大业。(4)洋务派仅靠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这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即时点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其
18、指导思想“中体西用”、目的、内容及影响是高考命题的高频点。今后复习备考时,一是要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特点、内容、影响及失败原因,特别是正确评价洋务运动的客观影响;二是要将洋务运动放到世界和中国的大背景下,从指导思想、结局等方面理解其局限性和客观作用,分析洋务派和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等人的联系与区别。【模块链接】热点考向二 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分析民族 资本主义的发展【典题训练2】(2012新课标全国文综)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恃,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 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
19、前景暗淡 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解析】选A。身为状元,弃官而办实业,说明是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符合题干主旨,A正确。投入民族工商业竞争,既不能说明张謇的状元身份,也无法印证张謇的那句话“捐弃所恃,舍身喂虎”,排除B。C不符合题干主旨。“捐弃所恃,舍身喂虎”并不是说要冒险追求利润,D不符合题意。【典题训练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华民国国歌:“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材料二 19121921年民族工业名牌产品表 材料三 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团结带领全国
20、各族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胡锦涛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40 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分析中华民国国歌表达了怎样的政治愿望。为实现“揖美追欧”,民国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各举一例)(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表格中中华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并指出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怎样的政治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共产党人对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与发展。答案:(1)政治愿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世界和平。措施:政治颁布临
21、时约法,确立共和政体。经济奖励实业,鼓励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文化生活剪辫子;在称呼上,改“大人”为“先生”;在礼仪上,改跪拜为握手等。(2)特点:工业结构比例失调,轻工业发展较快。重工业和新兴的化工工业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政治影响: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发起新文化运动。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实现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3)继承与发展: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快速增长,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朝着小康社会迈进。【深化拓展】近代前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2、与资产阶级的斗争(1)19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反映新兴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早期维新思想兴起。(2)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初步发展是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经济基础。(3)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虽有发展,但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阻碍寻求独立发展的道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兴起。(4)1912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他们要求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首先在思想文化上展开反封建斗争,新文化运动兴起。同时,民族工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
23、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即时点评】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的特征、成因和影响是高考命题的高频考点,几乎每年都有考题,且非选择题命题较多,主要利用图表材料,考查学生对其阶段特征的理解认识。复习时应注意梳理每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概况、特征及成因,综合分析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注意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中国的民主革命形势、社会进步思想、社会生活的变迁联系起来。【中外关联】热点考向三 近代以来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特点及其影响【典题训练4】(2012浙江文综)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 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
24、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 反映出()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解析】选C。A项中要注意对“经济结构的变动”这一历史概念的正确理解。根据所学,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主要是指自然经济的逐渐瓦解,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和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商品经济的发展。题干材料无此信息,A项不可选。题干只提及一份报纸,谈不到“发展”的问题,而且未提及其所属究竟是国人还是外国人,因此B项不可选;题干材料涉及的都是生活中用到的小物件,这属于生活时尚范畴,而且结合“1862年”的时间,可知当时国门被打开,洋货涌入,正在悄然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C项正确。
25、题干内容无法包容“衣食住行”这样全面的概念,而且题干只是提及有洋货出售,并未提及销售情况,“西化”一词无从谈起,D项不可选。【深化拓展】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规律(1)受西方舶来文明影响深刻,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具有明显半殖民地化色彩。(2)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社会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加深。(3)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的人们社会生活近代化进程明显,在偏远农村和内地则变化不大。(4)实质上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融合,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5)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消弭和促进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备选典题】(2012广州模拟)随着时代
26、的变迁,人们的社会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清晨)书房榻上的秦孝廉坐了起来,穿上贴身舒适的棉布内衣,外面罩上青色的湖丝长衫。然后将挂在墙壁上的长剑取在手中。来到院中,他舞起了一套四十八式太极剑。舞毕回房后,身旁侍立良久的小厮举着一个茶托走上前来。秦孝廉将长剑交与小厮,取了茶托上的一盏茉莉香茶,边饮边读起了朱子语类。据一个开封人的一天明朝版整理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天足运动兴起,中国女人被缠了上千年的脚逐渐得到解放,“三寸金莲”成为一个历史名词。材料三 在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人满为患,迁移到城市里的穷人,大多只能靠乞讨为生。许多工人只能住在没有照明和排水设施的
27、地下室,使得传染病很容易扩散。与此相反,英国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第,拥有艺术收藏品,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去外国旅行。他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是社会底层的群众所不能理解的。世界近现代史(1)依据材料一,从物质、精神两方面归纳明朝人的生活特征。(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足运动”兴起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概括英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4)随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日益现代化,有人感慨现代生活方式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也有人忧虑现代生活方式是人类文明的巨大灾难。你同意哪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答案:(1)物质特征:棉布成为主要衣料,茶叶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精神特征:注重养生,理学兴盛。(2)
28、政府推动,开明人士的宣传鼓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自由平等、女权等观念的传播,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3)社会问题:贫富分化严重,公共设施不完善,疾病和瘟疫流行。(4)观点一:现代生活方式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理由:现代生活方式是人类享受现代工业文明的结果。体现了科技进步,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如计算机网络、汽车交通、电视电影等。观点二:现代生活方式是人类文明的巨大灾难。理由:现代生活方式造成了众多社会、环境等问题,如汽车尾气、核泄漏造成的核污染、网络泛滥、食品安全问题等。观点三:现代生活方式既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又是人类文明的巨大灾难。理由:综合上述两种理由即可。【即时点评】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
29、迁是高考增加的新内容,从社会史观角度看,高考对此考查较多。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单独成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又可以从社会生活的变迁出发,考查这种变化出现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背景等深层次的内容。复习时要注意从政治、经济、文化中寻找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重视三个必修模块之间的横向联系。例如,本部分内容可与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及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联系起来整体把握。复习时重点把握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根源、实质、特点与影响。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及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特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
30、的,它饱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排挤,具有以下特点:(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2)在民族资本中,工业资本所占的比重很小,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占据的比重较大。民族资本的这种组合状态使它无法摆脱对帝国主义资本、旧有经济关系和官僚资本的依赖。(3)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多集中于以纺织、食品为主的轻工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4)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相当一部分民族资本家的前身是官僚、地主,他们的资本是地租转化而来的,一些民族资本家利用经营工商业所得的利润,到农
31、村购买土地,兼有资本家和地主的双重身份。(5)从地域上看,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6)从产生与发展看,先天(资本、技术、人才等)不足,后天畸形。2.地位和作用:(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它的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2)从政治上看,它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其力量的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同时也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3)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
32、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点拨反思】推动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1)西方列强的侵略不断地冲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瓦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条件。(2)因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3)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33、4)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持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二、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1.原因:(1)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工业文明传入中国,并给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带来强烈的冲击。(2)政府政策的影响,特别是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改变传统社会风气的法令。(3)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运动的兴起与发展,都冲击着旧生活方式,促进社会生活的演变。(4)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近代化基础设施在一些通商口岸的兴起,使人们的生活习俗也随之发生变化。2.特点:(1)变化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2)变化随着中国近代经济
34、、政治、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加深。(3)变化在城乡之间差异极大,地区之间发展也极不平衡。(4)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实质上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融合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3.影响:(1)政治上,有利于中国革命斗争的发展,促进了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的发展。(2)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进程。(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旧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总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发展。【点拨反思】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认识(1)传统服饰体现了严格的封建等级观念;(2)不缠足体现了对男女平等和个性解放的追求;(3)
35、礼仪的革新反映了民主、平等观念;(4)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变化本质上体现了其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化;(5)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体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体现了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冲击;(6)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客观上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但也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烙印,加重了中国社会殖民地化的色彩。【备选要点】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所起的作用 1.思想上: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早的近代化思想。“中体西用”的思想企图用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力来维护落后的生产关系。统治阶级承认了“中学”的不足,寄希望于西学。2.经济上 (1)洋务运动为中国
36、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矿企业,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和工艺,在生产技术方面发生了空前的大变革。(2)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洋务派开办的近代企业,尤其是民用企业基本上是以利润、市场为基础,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洋务派兴办的民用工业,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它打破了中国市场上外国商品一统天下的局面,为中国经济近代化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3.政治上:洋务运动使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使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并成长起来。4.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
37、门的设立,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5.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6.教育上:洋务运动设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还派遣留学生,加快了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点拨反思】洋务运动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作用 洋务派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出现资本主义,甚至在其创办民用工业之时,一再表示不允许私人创办同类企业,对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但由于洋务派在中国封建制度下,引进了同封建生产关系所不相容的新的生产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必然在客观上加速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从而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这是不以洋务派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一、选择题 1.(2012安徽文
38、综)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然后)将订货单子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可见此时的钱庄()A.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 B.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 C.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 D.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解析】选D。材料中只是说明商人从钱庄借款,钱庄并不是借款的唯一途径,不能体现钱庄是洋行的附庸,排除A项;B项商人从上海购洋货不是中外贸易,是内地与沿海贸易,B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2.(2012潍坊一模)上海机器织布局筹
39、建时,李鸿章呈请批准“该局用机器织布,事属创举,自就酌定十年以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这体现了()A.洋务企业抵制西方经济侵略 B.洋务企业诱导民族工业产生 C.封建官僚已有专利保护意识 D.封建垄断阻碍民族工业发展【解析】选D。李鸿章奏请清政府限制民办纺织业的发展,“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这一规定不利于民办纺织业的发展,说明了封建垄断阻碍民族工业发展,故选D项。A、B、C三项与材料无关。3.(2012威海一模)1897年2月11日,闻名中外的商务印书馆在上海诞生了,当时最有利于其诞生的国内环境是()A.上海成为中国与世界接轨的窗口 B.清政府放宽对民营企业的限制 C.
40、“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开展【解析】选B。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国内环境,使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B项正确。上海自南京条约后就成为中国与世界接轨的窗口了,A项错误。C项对当时民族工业发展有影响,但不如B项影响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开展是在20世纪初期,D项错误。4.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到:“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辛亥革命前不过5060万人,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即达到了200万人。”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A.清末洋务运动的足迹 B.20世纪初期工人的觉醒 C.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世
41、界局势的动荡 D.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解析】选D。中国无产阶级的人数增长是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不断增长的,故本题选D项。5.(2012泰州二模)民国初年到1920年,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达到年均12.8%;19271936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黄金十年。这两个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A.政府扶持国民经济的发展 B.国内政治局面很稳定 C.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D.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解析】选A。这两个时期国内政治局面都不稳定,B项错误。列强都没有放松对中国的侵略,只是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项错误。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掌握政权,192
42、7-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D项错误。这两个时期民国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都采取了扶持经济发展的政策,故选A项。6.(2012福州二模)从下图中,可以获得的结论应该是()A.近代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1936年后各行业产值均大幅下滑 C.中国工业化水平处于初期阶段 D.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工业陷入萧条【解析】选C。分析图片信息,由服务业的变化曲线可判断B项不正确;由各曲线变化趋势判断D项不正确;A项出现于新中国成立后三大改造的完成;图示中工矿业处于较低水平的发展中,故选C项。7.(2012石景山一模)史学界普遍认为,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
43、有利于社会进步,这种进步的主要表现不包括()A.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为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 B.它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C.它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地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D.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大大压缩了外国资本在中国的发展空间【解析】选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近代中国始终没有占据主导地位,其发展也谈不上大大压缩了外国资本在中国的发展空间,D项不符合史实,故选D项。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A、B、C三项都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方法归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之处 1.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
44、、人才和资金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2.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受到内部封建势力的抵制,还不断受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排斥和摧残,发展极为缓慢,历经曲折。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畸形,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重工业发展极为缓慢,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4.民族资产阶级始终没有真正掌握中国近代化的领导权。8.(2012江西压轴试题)“见物即购,尽量将金圆券花去,深恐一夜之间币值大跌致受损失。”“米、煤、布匹等必需品,连迷信品锡箔、白钱,甚至棺材等也在抢购之列,物资紧张,人心恐慌,整个社会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上述现象应该出现在()A
45、.北洋军阀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初期【解 析】选 C。提 取 材 料 中 关 键 信 息“一 夜 之 间 币 值 大跌”“物资紧张”等,结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可判断这种现象出现在解放战争时期。9.泰山东岳庙供奉的娘娘,泥塑金身,三寸金莲。民国成立以后,朝拜者多用自制的大脚锦鞋为娘娘祝寿。这主要表明()A.尊孔复古思想开始盛行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妇女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D.废止妇女缠足得到认可【解析】选D。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东岳娘娘“三寸金莲”的塑像,说明妇女有缠足习俗,民国以后朝拜者自制大脚锦鞋,说明废止妇女缠足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46、,D项正确。“尊孔复古”不符合“大脚锦鞋”,A项错误;仅此一事不能说明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和妇女社会地位的显著提高,B、C两项错误。故选D项。10.(2012江苏单科)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 ()A.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 B.作为“施之者”的被告不知民国政体之变 C.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
47、制度 D.作为“施之者”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解析】选D。“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表明C项有误。A、B两项表述明显不符合题意,可以排除。“(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反映了作为“施之者”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故答案为D项。11.(2012合肥模拟)1981年1月1日实施的新婚姻法第一次把完全不带政治色彩的“感情破裂”作为离婚的法理条件,这四个字迅速成为那个年代的社会流行语。这表明()A.男女真正实现了平等 B.我国的民主法制取得了显著成就 C.婚姻制度发生了根本改变 D.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获得解放【解析】选D。材料没有反映A、B两项。我
48、国的婚姻制度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由材料也不能判断婚姻制度发生根本改变,C项错误。新婚姻法第一次把完全不带政治色彩的“感情破裂”作为离婚的法理条件,这反映了人们对此问题的重视,不再忌讳它,说明了人们思想得到解放,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 12.(2012潍坊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观点一 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没有得到如同西方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历史条件,因而发展缓慢。中国新兴的近代企业,绝大部分是从无到有,把西方已有的企业制度成套地移植过来。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不是在手工工场的基础上产生的,而是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促使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后,直接从外国引进机器创
49、办起来的 观点二 中国的资本主义不是从西方移植来的,中国近代工业 的建立与资本主义萌芽有一定的延续继承关系。有人认为明清 以来的资本主义萌芽后来中断了,近代工业的建立与萌芽并无 继承关系,但这种“中断论”实无确切根据。评价材料中关于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方式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如果认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是“欧风美雨”的产物,则要收集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中国近代化的有关史实。如果认为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因素密切相关,则需收集国内相应的史实进行分析和说明,任选一种观点即可。答案:观点一: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是“欧风
50、美雨”的产物。“欧风美雨”对近代资本主义产生起了重要作用:一是破坏作用,毁掉了原来的资本主义萌芽;二是促进作用,使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劳动力和资金。无论是机器还是工厂制,最先都是从外国引进的,这些远远超出了当时中国经济及生产力的发展基础。观点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封建社会内部的资本主义萌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鸦片战争发生后,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并没有中断,有一部分资本主义工业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作用与“欧风美雨”相比,虽然微乎其微,但也不容忽视,如中国第一家近代民族工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原来是一家手工工场。【备选习题】1.(2012广东冲刺模拟)结合下表
51、数据判断,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1840年前与1894年中国生丝销售量 A.生丝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 B.中国生丝业已经普遍使用机器生产 C.中国生丝业对世界市场的依赖逐渐增强 D.蚕丝成为外国人衣料的最主要来源【解析】选C。解题的关键是把握各历史阶段特征。1840年前中国处于出超地位,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由出超变为入超,生丝成为殖民主义抢夺的主要原料之一,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2012江苏压轴试题)阅读“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工厂检查所调查的全国工业分布表”,对该表内容解读有误的是()A.我国近代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 B.中西部的近代工业有了一定的基础 C
52、.官僚资本急剧膨胀 D.因东三省被日本控制而未统计在内【解析】选C。依据图表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能判断出A、B、D三项均正确,C项在图表中没有体现。3.(2012浙江文综T18)下边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七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1937.71944)。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大后方七省开办工厂的速度逐年递增 B.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大后方工业发展迅猛 C.大后方和沿海工业比例发生很大变化 D.大后方工厂开办的主要原因是抵制日本的经济侵略【解析】选B。1942年、1944年的数据表明A项不可选;太平洋战争爆发于1941年12月,图表中可见1941年、1942年
53、的工厂数量与此前相比,有大幅度的增长,因此,B项可选;图表中未提及沿海工业发展状况,C项不可选;大后方工业开办的主要原因是沦陷区的工业内迁,而非抵制日本经济侵略,图表中也无此表述,D项不可选。4.(2012南通模拟)1912年4月,孙中 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后,出任中 华民国铁路督办,开始了修建10万公 里铁路的计划。1912年9月27日,中国时报画报刊出了右图漫画。该历史漫画()A.表明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已经完成 B.体现了近代中国人对社会变迁的期盼 C.印证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D.反映了中国人要实现自修铁路的梦想【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54、开始了修建10万公里铁路的计划”,说明修建铁路的计划制定了,但是并没有实现,体现了近代中国人对社会变迁的期盼。A项本身说法不正确,并且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出来;C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不是在20世纪初,并且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行业不是铁路;D项中自修铁路已经实现。5.(2012郑州模拟)服饰是一种历史记忆,也是一种语言、一 种文化。它的变化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 的历史变迁。材料一 中国明代服饰文化属于一元文化的范畴,具有整一性 与大同观念,使得着装者注重群体意识,不强调个性。因而具 有内在、内向、内涵、内倾的共同特点。“谦谦君子”成为着 装的风范。文艺复兴时期服饰文化的特点
55、突出地表现在服装为 崇尚人体美服务,服装的作用在于充分显示人体的美感,显示 男女性的特征。服装理念以追求人体美为核心,显示了外倾、外显、外向的特征。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服装突出个性、显示个性。摘编自宗静等中西合璧之美 材料二 早在1852年,匈牙利政治家弗朗西斯帕尔斯在美国游历时,曾这样感叹,人们的服装毫无个性,表现不出不同的社会等级,而在东欧,外国人立刻可以从不同的衣着看出各种不同的职业和习惯。美国的“衣着民主”是其服饰上的一大特点,20世纪的美国人可能是穿着最讲究、穿着最相似的。工业民族,缝纫机的大量使用以及生产的批量化是造成这一特色的物质原因。摘编自世界全史百卷本世界 近现代后期生活习俗史
56、 材料三 中山装的设计、制作和推广也是辛亥革命的一件大事情。中山装设计的特殊含义为:前襟四个口袋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前襟五个扣子五权分立。(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中国明代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服饰所体现的不同文化内涵,并分析材料二中美国“衣着民主”的原因。(2)材料三中中山装的设计理念体现出孙中山的哪些治国理念?其设计理念又折射出什么历史现象?【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第(1)题中国服饰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深远,意大利则受文艺复兴思想的影响。第(2)题分析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给服饰带来的影响。答案:(1)内涵:中国明代的服饰体现的是儒家文化,重视人的道德规范和修养;
57、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服饰体现的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重视人性的解放和个性的发展。原因:美国是由移民建立起来的新国家,没有社会等级传统;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的影响;工业革命使生产技术提高,服装生产批量化。(2)治国理念:德治、民主平等、分权与制衡。历史现象:自身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交融与发展。【真题备用】1.(2012上海单科T17)19世纪80年代的上海诞生了一批由民族资本家创办的企业,这些企业集中在()A.石油化工业 B.冶金采矿业 C.机器制造业 D.轻工纺织业【解析】选D。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状况。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集中在纺织业和面粉业,
58、都属于轻工业的范畴。2.(2012江苏单科T8)1934年上海市长指出,“近年以来,上海人口财富,均有巨量之增加,然吾人能谓其工商业均已健全发展否?未也,且去健全甚远。是何故乎?上海犹鱼,内地犹水,财富集中,而不知所以流通之,非繁荣之象也;人口增加,失业者日众,城市生活之病态也!欲求鱼之生长,而不先实池以水,其可得乎”?这段话体现的施政设想是()A.强调帮助内地改善经济,营造发展环境 B.强调改变城市财富流向,缩小贫富差距 C.强调限制城市人口增长,提升人口素质 D.强调发展城市工商百业,增加城市就业【解析】选A。“上海犹鱼,内地犹水”“欲求鱼之生长,而不先实池以水,其可得乎”,反映出要想发展
59、好上海,首先要帮助内地发展经济,就是“先实池以水”然后才能保障上海“求鱼之生长”。B、C、D三项不是题干材料的主题,不符合题意。3.(2012海南单科T16)一篇发表于1941年题为三十年来的中国农村的文章,包括五个主要部分:(一)农产商品化的加速,(二)纯封建制渐归消灭,(三)高利贷制变本加厉,(四)地权集中、农民离散,(五)劳力锐减、熟荒骤增。可以看出该文的主线是()A.生产关系的变革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D.金融资本的发展【解析】选A。B、C、D三项分别只反映了材料一方面的信息,不全面。A项生产关系包括劳动成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有生产资料等,全面体现了材料的信息
60、。故答案选A项。4.(2011广东文综T15)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A.资本主义的萌芽 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 C.爵位制度的创设 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公、侯、伯、子、男是中国古代爵位的等级划分。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而其他百战功臣竟然“有望男爵而不可得”。相比而言,有些工商业者却能得封“子、男等爵”,这说明奖励实业、鼓励工商是当时的创举,同时说明传统重农抑商观念
61、、政策的转变。B项符合材料观点。A、C、D三项早在中国古代就已出现,与时间限制“清末(鸦片战争后)”不符。5.(2011海南单科T15)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 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从材料关键信息“自强”“海防”“根本目的”“纾商民之困”可知轮船招商局之类的企业既求强,也求富。B项与材料信息吻合,故选B项。A、D
62、两项与材料不符。C项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6.(2011山东文综T11)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特征的理解。解答本题关键是观察图表,迁移18721911年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分析判断。18721911年间,受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和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我国的民族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其表现的主要特征是轻工业发展迅速,而其中棉纺织业发展尤为迅速,统计表中属于重工业的矿冶业是72家,属于轻工业的食品工业是100家,由此判断属于轻工业的纺织业应为193家。故选择D项。7.(2011海
63、南单科T19)一位历史学家在回忆南京解放前夕的生活时称:“中央大学每月发薪水的那一天,可以说是最紧张的一天。各人在会计处拿到薪水,就得赶紧奔向新街口换成银元,立刻嘘嘘地赶到米市买米。”这反映了()A.纸币无法用于购买粮食 B.市场上粮食和食品奇缺 C.囤积银元和粮食现象普遍 D.银元币值较纸币稳定【解析】选D。本题考查的是国民政府统治后期的经济状况和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抓住关键词:南京解放前夕、发薪水(纸币)、银元、买米。材料主要反映了法币的贬值,通货膨胀严重,因为银元币值比较稳定,所以要换成银元。8.(2011浙江文综T17)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
64、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 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 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 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及联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近代婚姻习俗的总体趋势是删繁就简,旧式婚姻强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相当繁琐,故A项与材料不符。习俗的演变,城乡差异巨大,B项是正确的推断;C项正确地表达了婚姻习俗演变的历史过程;从材料中“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可以推断出D项的合理性。9.(2011江苏单科T7)下图为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广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该
65、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 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广告主要宣传了博士帽的实用功能 帽式的差异体现出男尊女卑的观念 A.B.C.D.【解析】选B。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中国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对洋帽的输入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抵制作用,正确;由“仿制的西式帽”可知正确;由图可知该广告并没有宣传博士帽的实用功能,错误;结合图片可知男女帽式的差异源于男女发式的差异,无法体现出男尊女卑的观念,错误。10.(2011天津文综T6)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
66、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文中所说的这些现象应当发生于()A.18981900年 B.19011911年 C.19121927年 D.19281937年【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辨别问题的能力。新内阁、新官制、新教育、阳历、鞠躬等一系列新现象都是在辛亥革命及其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出现的,据此可判断选C。11.(2010海南单科T16)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选址汉阳建铁厂。如下图所示,他对选址的主要考虑是()A.节约生产成本 B.便于官府监管 C.带动民用企业 D.与洋商争利【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注意题目的指向性,问选址的主要考虑因素,铁厂的选
67、址,从成本、利润的角度都应该选在铁矿附近,看图可知汉阳铁厂距离铁矿很远,可见其选址主要考虑的是官府如何有效监管。汉阳铁厂是洋务派张之洞兴办的民用企业,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故A、C、D三项不是张之洞选址汉阳建铁厂的主要考虑;洋务企业是官办或官督商办的,所以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选址汉阳建铁厂。故此题正确选项为B项。12.(2010山东文综T12)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文化教育日渐衰落 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思想观念有了改变 A.B.C.D.【
68、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分析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能力。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传统的戏台、秀才、小脚等逐渐被火车、毕业生、大足等取代,说明传统习俗受到冲击、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思想观念发生改变。故正确。清末民初,这个时候成立了很多新式学堂,传授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出现了“大足板子毕业生”。这与前面的“烂秀才”,只知埋头攻读四书五经相比,是文化教育的显著进步,所以与题干不符。13.(2010江苏单科T9)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 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69、 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 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晚清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理解及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男子陈志愿”“男女同意”,由此可以判断婚姻重视当事人即材料中的“男女”的意愿,B项正确。A、C两项与材料提供的信息明显不符;D项所述尽管符合近代婚俗的变化,但与题干提供的信息没有明确的逻辑关系。14.(2010福建文综T24)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A.电报业 B.大众报业 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解析】选A。本题结合近代福建茶叶
70、销售的市场信息,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题干材料中“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近代中国能够实现市场信息同步的技术应当主要依托于近代电讯业的发展,再核对排查四个选项,只有A项属于近代电讯业。15.(2010天津文综T7)“盖天津(城)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这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点是()A.以老城区为中心不断扩展 B.伴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发展 C.随城市周边的不断开发而发展 D.伴随工商业的发展而发展【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特
71、征的能力。由“沿河流”到“沿铁道线”再到“沿电车道”,可以看出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随交通方式变化而发展。16.(2010浙江文综T3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材料二 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材料三 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 (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民国
72、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27-1937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态势,并分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3)1945-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参考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并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第(1)题通过材料中的核心信息“黄金时期”可联系到民国初期的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短暂春天。具体状况主要依据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分布、地位等进行分析。第(2)题结合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状况即可概括1927-1937年民族工业发展
73、态势;从内外两方面概括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第(3)题时间是1945-1949年,结合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来概括民族工业的境地;原因主要从国民政府的反动政策、官僚资本的掠夺和美国的侵略等角度分析。答案:(1)出现短暂春天。发展速度、规模空前。轻工业有显著发展,重工业有一定增长,但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外国资本、传统经济形式相比,仍居弱势地位。(2)曲折而艰难地发展。各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危机,对华倾销商品,日本加剧侵华,冲击了中国民族工业。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国民政府采取的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使民族工业在1929年后仍能坚
74、持下去。(3)处于困境。国民党发动内战,使社会动荡;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利于美国经济侵略;依靠国家权力,扩张官僚资本;实行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和繁重的税收政策。【习题备用】一、选择题 1.(2012宁波模拟)安徽巡抚王植在给道光帝的条陈中写道:他壮年时,一乡一集,无业游民不过数人,今则数百家之聚数十人不等。导致游民激增的主要原因是()A.两极分化,土地趋向集中 B.人口增殖,商品经济冲击 C.西方入侵,自然经济走向解体 D.政治腐败,传统伦理逐渐瓦解【解析】选C。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的经济入侵,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农民和手工业者大量破产,成为无业游民,故选C项。A、B、D三项与材料无关。
75、2.(2012昆明模拟)“曾文正以团练始,不以团练终。幸其改途速,此其所以能成功也。”上述言论,是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薛福成对曾国藩的评价。据此可知,薛福成认为曾国藩的最主要成就是()A.发起了洋务运动 B.兴办地方团练 C.学习君主立宪制 D.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曾国藩及其主要活动。材料中的观点是:曾国藩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其及时“改途”。曾国藩的主要活动是镇压太平天国和兴办洋务,从薛福成的阶级立场看,这里所说的“改途”,应该是指办洋务,故正确答案为A项。B项在题干薛福成的评价中已被否定;曾国藩并没有主张学习君主立宪制,故C项可排除。3.(2012镇江一模)下表反映了1
76、9世纪80年代我国部分地区经济状况,体现出当时经济的发展趋势是()A.汇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下降 C.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D.价格下跌通货膨胀严重【解析】选A。材料反映了在19世纪40年代以来西方列强的侵略下,中国的传统经济受到了冲击,西方工业产品不断涌入,中国成为西方的商品销售市场,说明此时的中国已经逐渐汇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4.“中国之资本家,或为大商人,或为大地主,惟于此两者之外,有一外国所未能见之资本家在焉,盖即官吏也。”造成中国“官吏资本家”现象的原因主要是()A.官僚得风气之先,率先投资于近代工业 B.辛亥革命后,“工商立国”观念深入人心 C.受“实业救
77、国”影响,大批官吏投资设厂 D.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囊括主要工业部门【解析】选A。本题考查民族资本主义在19世纪6070年代产生的根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迫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企业的榜样示范作用下产生的。官吏资本家源于洋务运动官督商办等企业,起到了引导作用。故选A。5.结合下列两个材料分析对中国近代“抵制外货”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反映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B.因具有排外性质而不利于加入世界市场 C.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出现多次“抵制外货”运动 D.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选B。近代中国自鸦片战争后就已经被逐渐卷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
78、了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因此B项表述本身错误,故选B项。中国人民进行了多次“抵制日货”运动,为民族资本主义提供了较好的市场环境,从而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也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心声,故A、C、D三项分析正确。6.1912年10月,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正式通过了服制法,规定礼服礼帽“料用本国纺织品”,该规定实质上反映了()A.中国民族工业生产水平的落后 B.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C.政府极力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 D.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解析】选C。南京临时政府规定礼服礼帽“料用本国纺织品”,说明了政府极力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C项正确。A、B、D三项都不能从题干中得出来。7.(201
79、2南通模拟)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了这样一则材料:民国某年1月至8月,1美元同中国货币兑换的比价从17.8万元上升到1108.8万元。该现象()A.绝不可能在近代社会生活中发生 B.表明美国对华资本输出取得成效 C.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直接相关【解析】选C。“1美元同中国货币兑换的比价从17.8万元上升到1108.8万元”说明中国货币迅速贬值,通货膨胀非常严重,这一现象符合国民政府统治后期的情况。严重的通货膨胀,造成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沉重打击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B、D两项与材料无关。8.(2012岳阳二模)鸦片战争以
80、来,洋装洋服逐渐出现在中国人民的生活中,但洋装并没有取代传统的中国样式成为主流服饰。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服饰代表的西方先进文化传播困难 B.服饰变化反映了人们审美情趣的不同 C.小农经济的存在难以改变生活方式 D.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仍然有限【解析】选C。服饰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体现了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也体现了经济的发展。它由经济基础决定,本题应选C项。9.(2012潍坊二模)右图是 20世纪30年代一场集体婚礼 的图片,图中现象出现的 原因是()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政治民主化的推动 传统文化根深蒂固 追求时尚成为社会主流 A.B.C.D.【解析】选C。图片中体现的
81、20世纪30年代的这场集体婚礼,既有新时代的气息,也包含了传统习俗的内容。一方面体现了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习俗的进步,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均是正确的;与史实不符。10.(2012无锡模拟)据近代中国某文献记载“窃闻泰西各国遣将调兵,处分军事,虽悬隔山海,而如指掌,则尤以电报为之枢也。中国择递文报,羽檄交驰,人马俱敝,迟速之数,霄壤悬殊”。下列对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A.西方军事上的优势主要靠的是无线电的便利 B.中国的传递方式是飞鸽传书、人马相传 C.在信息传递方式上,中西方存在巨大差别 D.在现代信息发展方面,中西方存在智力差距【解析】选D。本题考查近代通讯的变化。
82、根据材料可知,A、B、C三项说法都是正确的;虽然中西方在通讯技术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并不能说明中西方存在智力差距。二、非选择题 11.(2012漳州模拟)鸦片战争后,作为第一批开埠通商城市的福州及其周边农村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清末,马铃薯开始被引进福建,种植面积很快扩大,主要销往国外市场。闽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年)载:“福州周围农村生产很多马铃薯,运往香港和新加坡售卖。但是在35年前,当地很难买到马铃薯,外国人餐桌上的马铃薯要从澳门或者汕头运进来。”到20世纪20年代,“栽种马铃薯已经越来越普遍了,并且获利颇佳”。材料二 建立原料基地,设立农产品加工
83、工厂也是农业结构性变动的一个表现。福建沿海平原盛产蔗糖商人施景辉等人集股20万元,在闽侯尚干乡办起了“华兴机器制糖公司”。该公司以高价收购甘蔗,“各乡闻风而起,遂多种蔗,即以新洲而论,所种视往年增三分之一,各乡略同”。材料三 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数约500家,散布在福州市内及附近各村大机坊备有布机30部,年产量1万匹;小机坊也备有数部,年产量500匹。他们接受布庄行的委托而织制,庄行将原料棉纱分送到各机场织制,制成的布再由染场收回,贴上本庄招牌出卖。这些新兴的农家手工业从属于近代工商业资本的厂商、行号。农民或自置织机,或从厂商处租机,并领取原料,织成后交给厂商,论件给资。以上材料均选
84、自林星 近代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城市城乡关系的透视(1)依据材料,概括开埠通商后福州周边农村经济呈现的新特点。(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起以上变化的原因有哪些。(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认识上述变化。【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第(1)题依据材料信息,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近代工业的出现、农业生产与工业发展的关系、近代工商业资本的地位等角度概括回答;第(2)题,可从市场的扩大、通商口岸经济的影响力、西方先进工业文明的影响等角度说明变化的原因;第(3)题,要以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为指导认识这一变化。答案:(1)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被卷入世界市场;出现了近代工业;农业生产
85、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渗透到农村。(2)开埠后国内外市场的扩大;通商口岸城市的发展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3)开埠通商带来了西方工业文明,推动了开放城市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加速了近代化进程。12.(2012烟台模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外国商人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中国丝、茶的大量出口,刺激了国内丝、茶生产的发展。中国近代经济史 材料二 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现代化历史来看,实际历史上呈现出的,是不同时期的中国人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根据当时人们主观上的理解,运用自己可以拥有的政治资源与经济条件,通
86、过自觉或不自觉的试错的方式,来试图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因此,是不断地在应对矛盾与困境中试错,而不是根据先验的理性的蓝图设计,构成了支配人们做出现代化选择的基础。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 材料三 清朝统治者当年强迫汉人接受的发辫,大多数人都主张剪去,并且认为“不剪发不算革命”“也不算时髦”。在服饰上,“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补服、翎顶、朝珠,一概束之高阁”,人们穿衣“务趋时髦”。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理想的社会模式,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 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
87、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王文泉等主编的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何种趋势?(2)材料二中不同时期的中国人是以怎样特有的方式来追求现代化的?(3)材料三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领域的哪些新气象?(4)概括近代中国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生以上深刻变化的原因和影响。【解析】本题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领域考查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巨变。第(1)题,一定要看懂材料,理解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现象;第(2)题,要结合所学知识,从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和知识分子的角度来逐一分析;第(3)题,看清问题,
88、结合材料分析;第(4)题,要理清思路,从宏观上把握原因。答案:(1)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2)曾国藩、李鸿章等发起了洋务运动;康梁领导了戊戌变法;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陈独秀、李大钊等倡导新文化运动。(3)剪发辫,更新服饰,否定传统生活习俗,接受西方生活习俗成为时尚。(4)原因:西方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深重;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政治运动及政府的推动。影响:推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学科能力系列1:如何提高“获取和解读 信息的能力”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情境材料题尤其是新情境材料题的设置构成了试卷的主要部分,主要
89、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1.提取信息能力,首先要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其次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且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2.从考查内容看,信息的来源主要包括古代文献资料、近代社会政治事件的深入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数据、当今社会热点的背景资料等。考查的层面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多个层面:对近代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赋予新的情境,在新情境下重新认识、评价;对当代社会发生过的重大事件,多角度地提供信息。如提供当事人的回忆录、实物照片等。有针对性地考查对历史信息的提取、对历史观点和历史评价的认识。3.从解题思路看,文字类提取信息,要注意审明
90、题目中的要求,在解读文字材料时,寻找有效信息,找关键词;注意由表及里的提取信息,从表面信息中推导出隐性信息,探究实质、规律;作答时要用高度概括的语言逐条列出,最好不要用材料中的原话。图表类提取信息,要注意图表的名称,作答时往往需要用;表格类的要注意表格中的时间范围、类别、横向纵向比较内容的变化;图片类的要注意由近及远的寻找图片中的内容;同时要特别注意图表后给的注释,这往往会成为解题的关键。【例】(2012浙江文综)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
91、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 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 C.草市交易十分发达 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解读】选C。本题属于典型的材料型选择题,要求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对有效信息进行准确、完整、合理的解读。由“殖至三百顷”“资至百万”等信息可见A项符合题干信息,不可选;从材料中可见庄园经济生产涉及农、林、牧、副、渔等经济生活的各方面,而且有“闭门成市”这样的表述,可见B、D两项不可选;题干材料中也未有涉及民间集市的表述,因此C项符合题意。【高分技巧】2012年高考大纲与去年相比考试范围并没有做调整,只是在考试说明中替换了几道例题。从更换的例题来看,2012年高考将继续加强对考生整理材料,完整、准确、合理解读材料信息并结合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对于材料型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要按照略读材料分析题干细读材料、提取信息组织答案的过程解题。略读材料主要是粗略地阅读材料,了解材料的大致内容,特别是试题中如有导语应给予关注。分析题干主要是对问题进行分析,分析时应注意题干中的提问项、限制项等要求。细读材料就是带着问题在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在细读材料过程中还应注意材料与所学知识的联系(既可以是时代背景,也可以是相似事件的联系),这样我们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结构和分析角度分析材料、组织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