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06032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2.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57页
第57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58页
第58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59页
第59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60页
第60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61页
第61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62页
第62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63页
第63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64页
第64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65页
第65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66页
第66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67页
第67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68页
第68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69页
第69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70页
第70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71页
第71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72页
第72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73页
第73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74页
第74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75页
第75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76页
第76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77页
第77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78页
第78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79页
第79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80页
第80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81页
第81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82页
第82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83页
第83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84页
第84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85页
第85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86页
第86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87页
第87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88页
第88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89页
第89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90页
第90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91页
第91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92页
第92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93页
第93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94页
第94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95页
第95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96页
第96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97页
第97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98页
第98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99页
第99页 / 共109页
2016届《步步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ppt_第100页
第100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考点一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拓展分析 考点二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实验探究构建知识网络 强记答题语句 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练出高分 目 录 考纲要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考点一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拓展分析解题探究 知识梳理 自由组合定律的9331的变式总结 知识梳理 F1(AaBb)自 交后代比例 原因分析 97 当双显性基因同时出现时为一种表现型,其余的基因型为另一种表现型 934 存在aa(或bb)时表现为隐性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961 单显性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151 有显性基因就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表现另一种性状 1231 双显性和一种单显

2、性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133 双显性、双隐性和一种单显性表现为一种性状,另一种单显性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14641 A与B的作用效果相同,但显性基因越多,其效果越强 1(AABB)4(AaBBAABb)6(AaBbAAbbaaBB)4(AabbaaBb)1(aabb)题组一 自由组合定律中9331的变式应用 1.科研人员为探究某种鲤鱼体色的遗传,做了如下实验:用黑色鲤鱼与红色鲤鱼杂交,F1全为黑鲤,F1自交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推测错误的是()解题探究 杂交组 F2总数 F2性状的分离情况 黑鲤 红鲤 黑鲤红鲤 1 1 699 1 592 107 14.881 2 1

3、 546 1 450 96 15.101 A.鲤鱼体色中的黑色是显性性状 B.鲤鱼的体色由细胞核中的基因控制 C.鲤鱼体色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F1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中黑鲤与红鲤的比例为11 解析 根据F1自交结果黑色红色为151,可推知鲤鱼体色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由黑色红色为151,可推知红色性状由双隐性基因决定,其他为黑色。根据F1测交遗传图解可知测交会产生两种表现型,比例为31。答案 D 2.小鼠毛皮中黑色素的形成是一个连锁反应,当R、C基因(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同时存在时,才能产生黑色素,如图所示。现有基因型为CCRR和ccrr的两

4、小鼠进行交配得到F1,F1雌雄个体交配,则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A.黑色白色31 B.黑色棕色白色121 C.黑色棕色白色934 D.黑色棕色白色961 解析 由图可知,黑色素的合成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当基因型为C_R_时,小鼠表现为黑色;当基因型为C_rr时,小鼠虽然不能产生黑色素,但是可以产生棕色素,小鼠表现为棕色;当基因型为ccR_时,小鼠由于不能产生棕色素,也无法形成黑色素,表现为白色;当基因型为ccrr时,小鼠表现为白色。黑色小鼠(CCRR)和白色小鼠(ccrr)杂交,F1全为黑色(CcRr),F1雌雄个体交配,后代有9/16C_R_(黑色)、3/16C_rr(棕色)、3/16cc

5、R_(白色)、1/16ccrr(白色)。答案 C 3.小麦的粒色受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R1和r1、R2和r2控制。R1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R对r为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也就是说,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的基因型种类数和不同表现型比例为()A.3种、31B.3种、121 C.9种、9331D.9种、14641 解析 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的基因型为R1r1R2r2,所以F1自交后代F2的基因型有9种;后代中r1r1r2r2 占 1/

6、16,R1r1r2r2 和 r1r1R2r2 共 占 4/16,R1R1r2r2、r1r1R2R2和R1r1R2r2共占6/16,R1R1R2r2和R1r1R2R2共占4/16,R1R1R2R2占1/16,所以不同表现型的比例为14641。答案 D 由基因互作引起的特殊比例的解题技巧解题时可采用以下步骤进行:判断双杂合子自交后代F2的表现型比例,若表现型比例之和是16,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利用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图解,写出双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9331),根据题意将具有相同表现型的个体进行“合并同类项”,如1231即(93)31,12出现的原因是前两种性状表现一致的结果。根据的推断确定F

7、2中各表现型所对应的基因型,推断亲代基因型及子代各表现型个体出现的比例。技法提炼题组二 致死基因导致性状分离比改变的分析 4.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中某一对基因纯合时会使受精卵致死。现用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红色和宽叶 C.控制花色的基因具有隐性纯合致死效应 D.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6 解析 根据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6231可知,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

8、定律;由子代中红色白色21、窄叶宽叶31,可知红色、窄叶为显性性状,且控制花色的显性基因纯合致死;子代中只有白色窄叶和白色宽叶中有纯合子,所占比例为2/12,即1/6。答案 D 5.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的个体(aa的个体在胚胎期致死),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成活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A.5/8B.3/5C.1/4D.3/4 解析 在自由交配的情况下,上下代之间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变。由AabbAAbb11可得,A的基因频率为3/4,a的基因频率为1

9、/4。故子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A的基因频率的平方,为9/16,子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a的基因频率的平方,为1/16,Aa的基因型频率为6/16。因基因型为aa的个体在胚胎期死亡,所以能稳定遗传的个体(AA)所占比例是9/16(9/166/16)3/5。答案 B 致死基因的类型总结归纳提升异常情况 基因型说明 杂合子交配 异常分离比 显性纯合致死 1AA(致死)、2Aa、1aa 21 隐性纯合致死 1AA、2Aa、1aa(致死)30 提醒 在解答此类试题时都要按照正常的遗传规律进行分析,在分析致死类型后,再确定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比例。伴X染色体遗传的隐性基因致雄配子死亡(XAXaXaY)只出现

10、雄性个体 11 题组三 多对基因控制一种性状的问题分析 6.小麦麦穗基部离地的高度受四对基因控制,这四对基因分别位于四对同源染色体上。每个基因对高度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将麦穗离地27 cm的mmnnuuvv和离地99 cm的MMNNUUVV杂交得到F1,再用F1代与甲植株杂交,产生F2代的麦穗离地高度范围是3690 cm,则甲植株可能的基因型为()A.MmNnUuVvB.mmNNUuVv C.mmnnUuVVD.mmNnUuVv 解析 由题意可知,该性状由4对等位基因控制,由于每对基因对高度的累加效应相同,且mmnnuuvv离地27 cm,MMNNUUVV离地99 cm,这四对基因构成的

11、个体基因型中含有显性基因数量的种类有9种,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则离地高度增加9 cm,题中F1基因型为MmNnUuVv,与甲杂交后代性状为离地3690 cm,说明后代含有17个显性基因,由此推出甲植株的基因型,B项符合,其余则不符合。答案 B 7.(2013福建,28)甘蓝型油菜花色性状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花色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表现型 白花 乳白花 黄花 金黄花 基因型 AA Aa aaBAa D aabbdd 请回答:(1)白花(AABBDD)黄花(aaBBDD),F1基因型是_,F1测交后代的花色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解析 由双亲基因

12、型可直接写出F1的基因型,F1测交是与aabbdd相交,写出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对照表格得出比例。AaBBDD乳白花黄花11(2)黄花(aaBBDD)金黄花,F1自交,F2中黄花基因型有_种,其中纯合个体占黄花的比例是_。解析 aaBBDD与aabbdd相交,F1的基因型为aaBbDd,可用分支法列出基因型及其比例,再根据要求回答即可。81/5(3)甘蓝型油菜花色有观赏价值,欲同时获得四种花色表现型的子一代,可选择基因型为_的个体自交,理论上子一代比例最高的花色表现型是_。解析 只有AaBbDd的个体自交得到的后代才会有四种表现型,子一代比例最高的花色表现型,应该是不确定基因对数最多的,即白花和

13、乳白花,但乳白花中的Aa比白花中的AA所占的比例高,所以乳白花比例最高。AaBbDd乳白花 多对等位基因控制一种性状的解法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控制一种性状的问题分析,往往要依托教材中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该类遗传现象仍然属于基因的自由组合问题,后代基因型的种类和自由组合问题一样,但表现型的问题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大有不同,性状分离比也有很大区别。解答的关键是弄清表现型技法提炼 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根据这一对应关系结合一对相对性状和两对相对性状的经典实验综合分析。先用常规方法推断出子代的基因型种类或某种基因型的比例,然后再进一步推断出子代表现型的种类或某种表现型的比例。题组一 探究多对基因是否

14、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1.某一二倍体植物体内常染色体上具有三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D和d),已知A、B、D三个基因分别对a、b、d基因完全显性,但不知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独立遗传。某同学为了探究这三对等位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做了以下实验:用显性纯合个体与隐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再用所得F1同隐性纯合个体测交,结果及比例为AaBbDdAaBbddaabbDdaabbdd1111,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考点二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实验探究A.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B.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C.A、D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D.A、d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解析 从F1的测交结果可以推测出F1能产生

15、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ABD、ABd、abD、abd,基因A、B始终在一起,基因a、b始终在一起,说明基因A、B在同源染色体的一条染色体上,基因a、b在另一条染色体上,基因D和d在另外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答案 A 2.现提供纯种的高茎叶腋花和矮茎茎顶花的豌豆,叶腋花(E)对茎顶花(e)为显性,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现欲利用以上两种豌豆设计出最佳实验方案,探究控制叶腋花、茎顶花的等位基因是否与控制高茎、矮茎的等位基因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请设计方案并作出判断。解析 探究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般采用F1自交法或F1测交法,观察F1后代性状分离比是否为31或9331、

16、11或1111。如果是后者则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即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如果是前者则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即符合分离定律)。答案 方案一:取纯种的高茎叶腋花和矮茎茎顶花的豌豆杂交得F1,让其自交,如果F2出现四种性状,其性状分离比为9331,说明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控制叶腋花、茎顶花的等位基因与控制高茎、矮茎的等位基因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若分离比为31,则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方案二:取纯种的高茎叶腋花和矮茎茎顶花的豌豆杂交得F1,将F1与纯种矮茎茎顶花豌豆测交,如果测交后代出现四种性状,其性状分离比为1111,说明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控制叶腋花、茎顶花的等位基因与控制高

17、茎、矮茎的等位基因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若分离比为11,则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实验设计方法(1)自交法:F1自交,如果后代性状分离比符合31,则控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如果后代性状分离比符合9331或(31)n(n2),则控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或多对同源染色体上。技法提炼(2)测交法:F1测交,如果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符合11,则控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如果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符合1111或(11)n(n2),则控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或多对同源染色体上。题组二 探究特殊个体的基因型及个体致

18、死原因的实验设计 3.(2013新课标,31)一对相对性状可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某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就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科学家已从该种植物的一个紫花品系中选育出了5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且这5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某同学在大量种植该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了1株白花植株,将其自交,后代均表现为白花。回答下列问题:(1)假设上述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受8对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分别用A、B、C、D、E、F、G、H表示,则紫花品系的基因型为_;上 述 5 个 白 花 品 系 之 一 的 基 因 型 可 能 为_。(写

19、出其中一种基因型即可)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完成(1)。aaBBCCDDEEFFGGHH AABBCCDDEEFFGGHH(2)假设该白花植株与紫花品系也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该白花植株是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还是属于上述5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则:该实验的思路:_;预期的实验结果和结论:_。解析 分两种情况做假设,即a.该白花植株是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b.白花植株属于上述5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分别与5个白花品系杂交,看杂交后代的花色是否有差别。答案 用该白花植株的后代分别与5个白花品系杂交,观察子代花色 在5个杂交组合中,如果子代全为紫花,则说明该白花植株是新等

20、位基因突变形成的;在5个杂交组合中,如果4个组合的子代为紫花,1个组合的子代为白花,说明该白花植株属于这5个白花品系之一 4.已知桃树中,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桃树的蟠桃果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HH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1)实验方案:_,分析比较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如果子代_,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如果子代_,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解析 若存在显性纯合致死(HH死亡)现象,则蟠桃圆桃21;若不存在显

21、性纯合致死(HH存活)现象,则蟠桃圆桃31。答案(1)蟠桃(Hh)自交(蟠桃与蟠桃杂交)(2)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21 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31 解答遗传类实验探究题应注意的问题(1)看清是探究性实验还是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不需要分情况讨论直接写结果或结论,探究性实验则需要分情况讨论。(2)看清题目中给定的亲本情况,确定用自交还是测交。自交只需要一个亲本即可,而测交则需要两个亲本。(3)不能用分离定律的结果证明基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易错警示 构建知识网络 强记答题语句 网络构建 要语强记 1.在完全显性的情况下,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F1为双显性个体,F2有4种表现型,比

22、例为9331。但由于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致死基因的存在,结果往往会出现与9331不一致的分离比。2.在设计实验探究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时,可以利用自交的方法也可以利用测交的方法。(1)利用杂交子代比为9331,推出控制性状遗传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位置。(2)利用测交子代比为1111,推出控制性状遗传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位置。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321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1.(2010安徽,4)南瓜的扁盘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和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2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137株扁盘形、89株圆形、15株长圆

23、形南瓜,据此推断,亲代圆形南瓜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aaBB和AabbB.aaBb和AAbb C.AAbb和aaBBD.AABB和aabb 321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解析 2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全为扁盘形,说明亲代全为纯合子,F2表现型比接近961,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可得出:基因型为双显性的个体表现为扁盘形,基因型为单显性的个体表现为圆形,基因型为双隐性的个体表现为长圆形。据此可知,亲代圆形南瓜的基因型应该是AAbb、aaBB。答案 C 321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2.(2010课标全国,32)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花色分为白色、红色和紫色。现有4个纯合品种:1个紫色(紫)、1个

24、红色(红)、2个白色(白甲和白乙)。用这4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实验1:紫红,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3紫1红;实验2:红白甲,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实验3:白甲白乙,F1表现为白,F2表现为白;实验4:白乙紫,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321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1)上述花色遗传所遵循的遗传定律是_。解析 根据实验2或实验4中F2代的性状分离比可以判断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花色,且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自由组合定律 321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2)写出实验1(紫红)的遗传图解(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

25、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解析 因为控制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所以实验2和实验4中F1代紫色的基因型均为AaBb,F1代自交后代有以下两种结论:321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由以上分析判断:实验1中紫色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红色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从而写出实验1的遗传图解,注意遗传图解书写的完整性:表现型、基因型、比例及相关符号。321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答案 遗传图解如下:321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3)为了验证花色遗传的特点,可将实验2(红白甲)得到的F2植株自交,单株收获F2中紫花植株所结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

26、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理论上,在所有株系中有的株系F3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_。49321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解析实验2的F2植株有9种基因型,其中紫花植株中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占4/9。单株收获后的所有株系中,4/9的株系为AaBb的子代,其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9紫3红4白。答案9紫3红4白 321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3.(2014四川,11)小鼠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其中A/a控制灰色物质合成,B/b控制黑色物质合成。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的关系如下图:白色前体物质 基因 有色物质1 基因 有色物质2321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1)选取三只不同颜色的纯合小鼠(甲灰鼠

27、,乙白鼠,丙黑鼠)进行杂交,结果如下:亲本组合 F1 F2 实验一 甲乙 全为灰鼠 9灰鼠3黑鼠4白鼠 实验二 乙丙 全为黑鼠 3黑鼠1白鼠 321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实验一的F2代中,白鼠共有_种基因型,灰鼠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图中有色物质1代表_色物质,实验二的F2代中黑鼠的基因型为_。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_对染色体上,小鼠乙的基因型为_。321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解析 分析题干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灰色物质的合成肯定有A基因的表达;.黑色物质的合成肯定有B基因的表达;.aabb表现为白色,A和B基因的相互作用无法得出。(1)根据实验一F2的表现型比例9(灰)3(黑)4(白),可推

28、出:.F1灰鼠基因型为AaBb;.A_B_表现为灰色,由题干得知黑色个体中一定有B基因,故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aB_,而基因型为A_bb和aabb的个体表现为白色;.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故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321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依据上述结论,可知两对基因位于2对染色体上。根据实验一的F1基因型和甲、乙都为纯合子,可推知甲的基因型为AABB,乙的基因型为aabb。依据上述结论,可知实验一的F2中4白鼠共有AAbb、Aabb、aabb三种基因型,9灰鼠的基因型为A_B_,其中纯合子AABB只占1份,故杂合子所占比例为。89321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依据上述结论

29、知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aB_,可推知图中有色物质1代表黑色物质。实验二的亲本组合为(乙)aabb和(丙)aaBB,其F2的基因型为aaBB(黑鼠)、aaBb(黑鼠)、aabb(白鼠)。答案 2 aabb 3 89 黑 aaBB、aaBb 321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2)在纯合灰鼠群体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黄色雄鼠(丁),让丁与纯合黑鼠杂交,结果如下:亲本组合 F1 F2 实验三 丁纯 合黑鼠 1黄鼠 1灰鼠 F1黄鼠随机交配:3黄鼠1黑鼠 F1灰鼠随机交配:3灰鼠1黑鼠 321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据此推测:小鼠丁的黄色性状是由基因_突变产生的,该突变属于_性突变。为验证上述推测,可用实验三F1代的

30、黄鼠与灰鼠杂交。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则上述推测正确。用三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分别标记小鼠丁精原细胞的基因A、B及突变产生的新基因,观察其分裂过程,发现某个次级精母细胞有3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其原因是_。321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解析 根据题意和实验三可知,纯合灰鼠(AABB)后代中突变体丁(黄鼠)与纯合黑鼠(aaBB)杂交,F1出现灰鼠(A_B_)和黄鼠,比例为11,F1中黄鼠随机交配,F2中黄鼠占,说明该突变为显性突变,存在两种可能性:34第一种情况,基因A突变为A1,则突变体丁(黄鼠)基因型是A1ABB,F1中黄鼠基因型为A1aBB,其随机交配产生的F2中黄鼠A1_BB占,符合题意

31、;第二种情况下,基因B突变为B1,则突变体丁(黄鼠)基因型是AAB1B,F1中黄鼠基因型为AaB1B,其随机交配产生的F2中黄鼠_ _B1_占,黑鼠aaBB占,不符合题意。3434116321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若上述第一种情况成立,实验三F1中黄鼠A1aBB与灰鼠AaBB杂交,后代会出现A1aBB、A1ABB、AaBB、aaBB 4种基因型,其表现型比例为黄鼠灰鼠黑鼠211。突变体丁黄鼠基因型是A1ABB,其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含有A1、A的一对同源染色体联会时发生了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含有A1、A的染色体片段互换位置,导致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产生的次级精

32、母细胞出现3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321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答案 A 显 黄鼠灰鼠黑鼠211 基因A与新基因所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321练出高分12345678910111213练出高分1.数量性状通常显示出一系列连续的表现型。现有控制植物高度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以累加效应决定植株的高度,且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是相同的。基因型为AABB的纯合子高50厘米,基因型为aabb的纯合子高30厘米,这两个纯合子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中表现为45厘米高度的个体的基因型为()A.aaBBB.Aabb C.AABbD.A

33、aBb 12345678910111213练出高分解析 由题意推出每个显性基因决定5厘米的高度,现在要求45厘米高度个体的基因型,则是在30厘米上增加15厘米,则此个体的基因型中含有3个显性基因。答案 C 123456789101112132.某种开花植物细胞中,基因P(p)和基因R(r)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将纯合的紫花植株(基因型为PPrr)与纯合的红花植株(基因型为ppRR)杂交,F1全开紫花,自交后代F2中紫花红花白花1231。则F2中紫花植株基因型有()A.9种B.12种C.6种D.4种 1 2345678910111213解析 纯合的紫花植株(基因型为PPrr)与纯合的红花植株

34、(基因型为ppRR)杂交,F1全开紫花,F1自交后代F2中紫花红花白花1231。因此判断:基因型为P_rr和P_R_的植株开紫花,基因型为ppR_的植株开红花,基因型为pprr的植株开白花。则F2中紫花植株基因型有6种。答案 C 1 23456789101112133.某种鱼的鳞片有4种表现型:单列鳞、野生型鳞、无鳞和散鳞,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用A、a,B、b表示),且BB对生物个体有致死作用,将无鳞鱼和纯合野生型鳞的鱼杂交,F1有两种表现型,野生型鳞鱼占50%,单列鳞鱼占50%;选取F1中的单列鳞鱼进行互交,其后代中有上述4种表现型,这4种表现型的比例为6321,则F1

35、的亲本基因型组合是()A.AabbAAbbB.aaBbaabb C.aaBbAAbbD.AaBbAAbb 1 2345678910111213解析 根据题意,单列鳞为双显性,野生型鳞和无鳞为单显性,散鳞为双隐性。AabbAAbb后代虽然有两种表现型,但无单列鳞鱼,排除A;aaBbaabb后代也没有单列鳞鱼,排除B;1 2345678910111213aaBbAAbb后代的表现型符合题意,F1中的单列鳞鱼是双杂合子,即AaBb,理论上F1中的单列鳞鱼进行互交,其后代中有上述4种表现型,比例应为9331,但由于BB对生物个体有致死作用,故出现6321的比例,C正确;D选项中的AaBb的表现型是单列

36、鳞,与题意不符。答案 C 1 23456789101112134.某种鼠中,皮毛黄色(A)对灰色(a)为显性,短尾(B)对长尾(b)为显性。基因A或b纯合会导致个体在胚胎期死亡。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相互间独立遗传。现有一对表现型均为黄色短尾的雌、雄鼠交配,发现子代部分个体在胚胎期死亡。则理论上子代中成活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A.均为黄色短尾 B.黄色短尾灰色短尾21 C.黄色短尾灰色短尾31 D.黄色短尾灰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长尾6321 1 2345678910111213解析 根据题干中“基因A或b纯合会导致个体在胚胎期死亡”可知:黄色短尾的雌、雄鼠的基因型都为AaB_;子代中不会出现

37、长尾鼠(bb)。AaAa1/4AA(致死)、1/2Aa(黄色)、1/4aa(灰色)。综合考虑两对性状,则子代中成活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短尾灰色短尾21。答案 B 1 23456789101112135.雕鸮(鹰类)的下列性状分别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有一对基因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显性纯合子在胚胎期死亡)。已知绿色条纹雕鸮与黄色无纹雕鸮交配,F1为绿色无纹和黄色无纹,比例为11。当F1的绿色无纹雕鸮彼此交配时,其后代(F2)表现型及比例均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6321,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1 2345678910111213A.F1中的黄色无纹个体测交

38、后代比例为1111 B.F1中的绿色无纹个体都是双杂合子 C.显性性状分别是绿色、无纹 D.F2中致死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4 1 2345678910111213解析 由于F1的绿色无纹雕鸮彼此交配时,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均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6321,将两对性状分开看,绿色黄色21,无纹条纹31,可以确定绿色和无纹为显性性状且控制绿色的基因纯合致死。进而可判断出F1中的黄色无纹个体为单杂合子,测交后代比例应为黄色无纹黄色条纹11。答案 A 1 23456789101112136.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

39、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基因型为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A.4种,9331B.2种,133 C.3种,1231D.3种,1033 1 2345678910111213解析 由题干信息“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知,等位基因之间会相互作用,从而导致后代出现异常分离比。由于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所以,基因型为WwYy的个 体 自 交,符 合 自 由 组 合 定 律,产 生 的 后 代 可 表 示 为:9W_Y_3wwY_3W_yy1wwyy,由于W存在时,Y和y都不能表达,所以W_Y_和W_yy个体都表现为白色,占12/16;

40、wwY_个体表现为黄色,占3/16;wwyy个体表现为绿色,占1/16。答案 C 1 23456789101112137.玉米中,有色种子必须具备A、C、R三个显性基因,否则表现为无色。现将一有色植株M同已知基因型的三个植株杂交,结果如下:MaaccRR50%有色种子;Maaccrr 25%有色种子;MAAccrr50%有色种子,则这个有色植株M的基因型是()A.AaCCRrB.AACCRR C.AACcRRD.AaCcRR 1 2345678910111213解 析 由 杂 交 后 代 中 A_C_R_ 占 50%,知 该 植 株A_C_中有一对是杂合的;由杂交后代中A_C_R_占25%,知

41、该植株A_C_R_中有两对是杂合的;由杂交后代中A_C_R_占50%,知该植株C_R_中有一对是杂合的;由此可以推知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CCRr。答案 A 1 23456789101112138.原本无色的物质在酶、酶和酶的催化作用下,转变为黑色素,即:无色物质X物质Y物质黑色素。已知编码酶、酶、和酶的基因分别为A、B、C,则基因型为AaBbCc的两个个体交配,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A.1/64B.3/64C.27/64D.9/64 1 2345678910111213解析 由题意可知,基因型为AaBbCc的两个个体交配,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其实就是出现A_B_C_的个体的概率,其概率为3/4

42、3/43/427/64。答案 C 1 23456789101112139.某一动物的毛色有黑色、灰色、白色三种,该动物毛色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现在让该动物中的两黑色雌雄个体经过多次杂交,统计所有后代的性状表现,得到如下结果:黑色个体63只、灰色个体43只、白色个体7只,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 2345678910111213A.两黑色亲本的基因型都是AaBb B.后代黑色个体中约有7只为纯合子 C.可以确定控制毛色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后代灰色个体和白色个体中均有杂合子 1 2345678910111213解 析 杂交 后代 中黑 色、

43、灰色、白 色个 体的 比例 约为961,由此可知,两亲本的基因型一定都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后代黑色个体中有1/9的个体为纯合子,即约有7只为纯合子;白色个体中没有杂合子。答案 D 1 234567891011121310.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W,ZZ)。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WW的胚胎不能存活)。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A.雌雄11B.雌雄12 C.雌雄31D.雌雄41 1 234

44、5678910111213解析 由题中提供的信息可知,雌火鸡(ZW)产生的卵细胞有两种,即含Z的卵细胞和含W的卵细胞。根据卵细胞形成的特点,若产生的卵细胞中含Z,则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含有的性染色体分别是:Z、W、W,卵细胞与这三个极体结合形成ZZ、ZW、ZW的后代;若产生的卵细胞中含W性染色体,则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含有的性染色体分别是:W、Z、Z,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极体结合形成WW、ZW、ZW的后代,又知WW的胚胎不能存活,由此可推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为41。答案 D 1 234567891011121311.在家蚕遗传中,蚁蚕(刚孵化的蚕)体色的黑色与淡赤色是一对相对

45、性状,黄茧和白茧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两个杂交组合得到的子代(足够多)数量比见下表,则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1 2345678910111213 子代 亲代 黄茧黑蚁 白茧黑蚁 黄茧淡赤蚁 白茧淡赤蚁 组合一 9 3 3 1 组合二 0 1 0 1 A.黑色对淡赤色为显性,黄茧对白茧为显性 B.组合一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和表现型都相同 C.组合二中亲本的基因型和子代的基因型相同 D.组合一和组合二的子代中白茧淡赤蚁的基因型不完全相同 1 2345678910111213解析 由于组合一后代黄茧白茧31,黑色淡赤色31,则黄茧对白茧为显性(相关基因用A、a表示),黑色

46、对淡赤色为显性(相关基因用B、b表示)。由组合一后代比例为9331,可知两亲本均为黄茧黑蚁,基因型为AaBb。组合二后代全部为白茧,黑色淡赤色11,可知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根据遗传图解可知后代基因型为aaBb、aabb,所以A、B、C项正确。白茧淡赤色个体的基因型均为aabb,所以D项错误。答案 D 1 234567891011121312.基因A和a、B和b同时控制菜豆种皮的颜色,显性基因A控制色素合成,且AA和Aa的效应相同,显性基因B淡化颜色的深度(B基因存在时,使A基因控制的颜色变浅),且具有累加效应。现有亲代种子P1(纯种,白色)和P2(纯种,黑色),杂交实验如下图所示,请

47、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 2345678910111213 P1 P2 F1 黄褐色 F2 黑色 黄褐色 白色 3 6 7 1 2345678910111213(1)两个亲本P1和P2的基因型分别是_。(2)控制菜豆种皮颜色的两对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_。理由是_。(3)F2中种皮为黄褐色的个体基因型为_。(4)F2中种皮为黑色的个体基因型_种,其中纯合子在黑色个体中占_。要想通过实验证明F2中某一黑色个体是否为纯合子,请说明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1 2345678910111213 设 计 思 路 _。结果和结论:_。解析 由题中信息“显性基因B淡化颜色的深度,

48、且有累加效应”,可知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的表现型为黑色,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的表现型为黄褐色,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和aabb的个体的表现型为白色;1 2345678910111213根据亲代为纯种,F1为黄褐色且F2中黑色黄褐色白色367,可推导出P1的基因型为aaBB,P2的基因型为AAbb;由于F2中黑色黄褐色白色367,该比例是“9331”的变式,由此可以推知控制菜豆种皮颜色的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2中种皮为黑色的个体基因型为AAbb、Aabb,其中纯合子(AAbb)在黑色个体中占1/3;要证明F2中某一黑色个体是否为纯

49、合子,可以让该个体进行自交,如果自交后代全为黑色,说明是纯合子,如果自交后代既有黑色也有白色,说明是杂合子。1 2345678910111213答案(1)aaBB、AAbb(2)遵循 F1自交产生的后代F2中黑色黄褐色白色367,该比例是“9331”的变式(3)AABb和AaBb(4)2 1/3 让该个体进行自交,分析后代是否出现性状分离 如果自交后代全为黑色,说明是纯合子,如果自交后代既有黑色也有白色,说明是杂合子 1 234567891011121313.有两个肉鸭品种连城白鸭和白改鸭,羽色均为白色。研究人员以下表所示外貌特征的连城白鸭和白改鸭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所示,请分

50、析回答:1 2345678910111213 外貌特征 亲本 羽色 肤色 喙色 连城白鸭 白色 白色 黑色 白改鸭 白色 白色 橙黄色 P 连城白鸭白改鸭 F1 灰羽 F1个体相互交配 F2 非白羽(黑羽、灰羽)白羽 333只 259只 1 2345678910111213(1)F2中非白羽(黑羽、灰羽)白羽_,因此鸭的羽色遗传符合_定律。解析 F2中非白羽(黑羽、灰羽)白羽333259,等于97,符合两对基因控制一对性状的遗传,所以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97基因的自由组合1 2345678910111213(2)研究人员假设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用B、b表示,B表示能合成黑色素),

51、另一对等位基因促进黑色素在羽毛中的表达(用R、r表示,r表示抑制黑色素在羽毛中的表达)。根据连城白鸭喙色为黑色,而白改鸭喙色不显现黑色推测,上述杂交亲本中连城白鸭的基因型为_,白改鸭的基因型为_,F2中出现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灰羽,这种变异来源于_,F2的黑羽、灰羽鸭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1 2345678910111213解析 连城白鸭的羽色为白色,喙为黑色说明黑色素的表达被抑制了,由题中两亲本杂交及F1个体相互交配的结果可推测连城白鸭基因型为BBrr,白改鸭的基因型为bbRR,F2中出现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灰羽,这种变异来源于基因重组。F2的黑羽、灰羽鸭中纯合子的基因型为双显性,所以杂合子占8/

52、9。答案 BBrr bbRR 基因重组 8/9 1 2345678910111213(3)研究人员发现F2中黑羽灰羽12,他们假设R基因存在剂量效应,一个R基因表现为灰色,两个R基因表现为黑色,为了验证该假设,他们将F1灰羽鸭与亲本中的白改鸭进行杂交,观察统计杂交结果,并计算比例。若杂交结果为_,则假设成立。若杂交结果为_,则假设不成立。1 2345678910111213解析 F1灰羽鸭的基因型为BbRr,白改鸭的基因型为bbRR,若一个R基因表现为灰色,两个R基因表现为黑色,则后代中黑羽灰羽白羽112。若R基因不存在剂量效应,则后代中灰羽白羽11。答案 黑羽灰羽白羽112 灰羽白羽11 1 23456789101112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