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05913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PPT 页数:103 大小:9.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57页
第57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58页
第58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59页
第59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60页
第60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61页
第61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62页
第62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63页
第63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64页
第64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65页
第65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66页
第66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67页
第67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68页
第68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69页
第69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70页
第70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71页
第71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72页
第72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73页
第73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74页
第74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75页
第75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76页
第76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77页
第77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78页
第78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79页
第79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80页
第80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81页
第81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82页
第82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83页
第83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84页
第84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85页
第85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86页
第86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87页
第87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88页
第88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89页
第89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90页
第90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91页
第91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92页
第92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93页
第93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94页
第94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95页
第95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96页
第96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97页
第97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98页
第98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99页
第99页 / 共10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01 通史串联全通关(2) .ppt_第100页
第100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2)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第 4 讲 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和人文精神的起源时空坐标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古代希腊、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为人类政治文明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对近现代西方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政治上:古代雅典逐渐形成了城邦民主政治,在专制主义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古代罗马逐渐建立了系统的法律体系和完整的诉讼程序,对近现代法治国家的建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经济上:海外贸易

2、和奴隶制工商业发达,为民主政治和人文精神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思想上:希腊出现了世界史上最早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特点,是近代启蒙思想的源头。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一、古代希腊民主政治1条件(1)地理条件:海岸曲折,港湾众多,海岛星罗棋布;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土地贫瘠。(2)政治条件: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构成城邦的基本特征,使公民能够更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3)经济条件: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工商业奴隶主阶层追求民主权利的愿望强烈。(4)思想条件:海洋文明和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易形成集体、平等、相对独立和自由的意识。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

3、考总复习历史 2历程(1)奠基:公元前 6 世纪初,梭伦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2)确立:公元前 6 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确立。(3)顶峰:公元前 5 世纪,伯利克里执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这一时期被称为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唐末资产阶级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3运作方式机构产生方式或资格主要职责性质或地位公民大会全体公民参加内政、外交、战争、和平、重要官员任免等一切国家大事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五百人议事会抽签产生负责为大

4、会准备提案并主持大会,监督官员执行大会决议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兼有政府职能陪审法庭抽签产生负责审理各类案件,监督公职人员的行为操守日常司法机关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4.历史评价(1)积极性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这一伟大创举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雅典民主的理论和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2)局限性雅典民主只是本城邦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

5、妇女、外邦人和奴隶不享有民主。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只适合于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二、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1智者学派(1)背景公元前 5 世纪,古希腊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奴隶制工商业的发达。雅典成为古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2)主张:代表人物是普罗泰格拉,他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标准。(3)影响: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2苏格拉底(1)背景: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

6、但忽视道德;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2)主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挽救城邦制度。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美德来源于知识。主张“认识你自己”,提出善是人内在的灵魂,教育可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3)意义: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3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1)柏拉图:代表作是理想国。主要思想: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反对雅典式直接民主;提出“理想国”的模式;认为理念是万物的本原。(2)亚里士多德:创立了逻辑学

7、,被后人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三、罗马法1原因和条件(1)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和对外征服地区的扩大。(2)罗马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和法学家的积极配合。(3)平民对奴隶主贵族的不断斗争。2发展历程(1)起源阶段: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习惯法:罗马共和国早期,法律与习惯之间没有明显界限,为保护贵族利益提供了方便。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成文法:公元前 5 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这是古代罗马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典。(2)发展阶段: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8、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法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称为公民法。公元前 3 世纪中叶至 3 世纪,随着罗马帝国的不断扩张,逐渐形成了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这就是万民法。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3)完善阶段:更加系统化和法典化。为巩固东罗马帝国的统治,查士丁尼完善了罗马法,形成了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3基本内容(1)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2)公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4罗马法的历史影响(1)罗马法是古代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稳定了社会秩序,保

9、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2)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影响广泛而深远。(3)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命题角度一 创设新情境或引入新观点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1(2016佳木斯调研)在古代雅典,每个官员在任职前,经过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审查后,受审人就走向那块宰牲祭供的石头,登上这块石头宣誓说,他们将公正地和依法地从政,而绝不以他们的职务接受礼物,如果他们接受任何东西,他们就要立一金像。宣誓之后,他们就到卫城去,在那里再次进行这样的宣誓,然后才就职。这表明雅典政治()创

10、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A具有形式主义特征B强调官员公正廉洁C彰显权力制衡精神D体现法律至上原则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解析:根据材料古代雅典官员任职前,首先要在宰牲祭供的石头上宣誓,绝不以他们的职务接受礼物,接受将受立一金像的惩罚,之后还要到卫城再次宣誓,由此,可以判断是强调官员公正廉洁,B 项正确。A、C、D 三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答案:选 B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2某书中写道:“他们(雅典人)每年至少召开四十次市民大会,讨论的一切重要问题,通过法律决定战争与和平”。其中的“”是指()A公民 B政治C城邦

11、D民主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解析:关键信息:市民大会。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是城邦政治,雅典是古希腊城邦之一,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讨论和决定城邦事务,C项正确。答案:选 C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3关于雅典民主制,有人认为,“就是这种民主政治才是灭亡古希腊的真正的罪魁祸首”。以下对雅典民主制的叙述,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A雅典的民主,只是城邦公民内部之间的民主B抽签选举,导致权力的滥用与误用C直接民主,使不同素养的人享有相同的政治权利D妇女与奴隶被排除在民主之外,激化了社会矛盾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解

12、析:题干反映了雅典民主制致使古希腊灭亡的历史现象。古希腊实行直接民主,容易造成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故 B 项符合题意。答案:选 B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命题角度二 以名人观点切入考查古希腊先哲的思想4古罗马建筑大师维特鲁威说:“建筑物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这一理论体现的思想观念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B“美德即知识”C“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D“人非工具”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解析: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维特鲁威的这一建筑理论体现了智者学派以人的感觉作为判定一切的准绳,树立

13、了人的尊严和权威的思想观念,故 A 项正确;B、C、D 三项与题意无关。答案:选 A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命题角度三 通过解读史料信息考查罗马法的原则和特点5.“十二铜表法”颁布后,罗马共和国政府又制定了一系列新法律。公元前 445 年,坎努利斯法案废除了平民不得与贵族通婚的限制;公元前 367 年,李锡尼塞克斯图法案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权利。据此推论罗马法()A强调公民法律地位平等B改变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特权C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D对近代西方立法产生了重大影响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解析:“废除了平民不得与贵族通婚的限制”

14、“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说明罗马法强调公民法律地位的平等,A 项正确。B 项题意没有体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故 C 项排除;D 项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选 A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6(2016益阳调研)西塞罗说:“人们始终求索的就是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因为凡是权利,就应当人人共享,否则就不能算是权利。如果人们能够通过某个公正善良者之手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就心满意足了;但是他们要是没有这样的好运,那就只好制定法律,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西塞罗这段话揭示了()A维护公民权利平等的重要性B法律应当保护全体罗马人的权利C罗马公民

15、法的特征D罗马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必然性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该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对古罗马法律的相关内容的理解。材料主旨是以法律手段维护公民的平等权利,强调了维护公民平等权利的重要性,故 A 项符合题意。B、C、D 三项与材料不符。答案:选 A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7罗马和罗马法中指出:“被继承人死亡时,从家长权或夫权下解放出来的子女和妻子等,他们可以直接继承死者的遗产。”对这一表述理解不正确的是()A罗马法掺杂着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B罗马法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C罗马法保护公民对私有财产的所有权D

16、罗马法涉及家庭关系和财产继承等内容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解析:从材料中“家长权或夫权”,表明罗马法掺杂着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A 项正确;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法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材料与此无关,B 项理解不正确;由“解放出来的子女和妻子等,他们可以直接继承死者的遗产”可以看出 C、D 两项正确。答案:选 B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第 5 讲 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418 世纪的西方世界时空坐标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1418 世纪中期是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16世纪前后,人类社会开始迈向近代社会,为

17、工业文明的到来开启了大门。政治上:在英、法、美等国,资产阶级逐渐建立起代议制民主政治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经济上:资产阶级将自己的活动范围向世界拓展,开辟了新航路;伴随着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并进一步拓展。文化上:近代科技的出现,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和完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一、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1新航路开辟(1)背景条件经济根源: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18、社会根源:欧洲人对黄金的渴求。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传统商路受阻。主观条件: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传播天主教的热情。客观条件: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增加;人们相信地圆学说。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2)过程迪亚士:到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麦哲伦船队:欧洲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欧洲,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唐末资产阶级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3)影响引起“商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联结

19、通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引起“价格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黑奴贸易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大量白银流入亚洲,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人类由各民族相对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地域性历史逐步走向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1)荷兰特点: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如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东方香料贸易。结果:17 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号称“海上马车夫”;17 世纪中叶,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金融中心。(2)英国过程:17 世纪,进行商业战争,打败对手荷

20、兰;18 世纪下半叶,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方式:政府鼓励海盗式掠夺;进行争夺殖民地的战争;建立东印度公司;进行黑奴贸易。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二、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和科技的巨大进步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文艺复兴背景:经济上,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经济繁荣;阶级基础上,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思想变革;文化底蕴上,保留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大量遗存;社会现实上,天主教会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核心思想: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倡导个性解放。实质: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成就:文学方面,但丁的神曲

21、、薄伽丘的十日谈;艺术方面,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艺术大师;戏剧方面,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影响:天主教的权威受到强烈挑战;解放了思想,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2)宗教改革背景: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教会的压榨。标志:1517 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主张:因信称义,教会应从属于国家。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实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神学统治的思想改革运动。影响:打击了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神权统治;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派;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3)启蒙运动背景:资本主义发展,资产

22、阶级力量壮大;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发展矛盾尖锐;自然科学发展。核心:理性。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主要观点: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伏尔泰提倡天赋人权,反对君主专制,倡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阐述人民主权思想;康德提出“人非工具”,以人为本,尊重他人。影响: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是资产阶级建立政权的思想基础;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动员;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2近代物理学的奠基(1)伽利略的成就发

23、现了自由落体定律。创制了望远镜等实验科学仪器。(2)牛顿经典力学背景:经济方面,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科学方面,伽利略的科学成就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内容: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影响:是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概括和总结;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出现;推动了启蒙思想的兴起和传播。三、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逐步确立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前提:1688 年的“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创 新 方 案

24、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2)标志:1689 年,权利法案颁布,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地位,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起来。(3)发展18 世纪前期,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首相和内阁从议会多数党中产生,行政权转移到内阁手中。1832 年议会改革,新兴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席位,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4)特点英国君主立宪制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以代议制民主政治为基础。国王是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内阁是最高行政机关,对议会负责。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国家权力中心。首相是最高行政首长,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

25、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背景:美国独立后,建立了一个松散的邦联,政局动荡不安。(2)标志:1787 年宪法的颁布,加强了中央集权。(3)内容美国实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联邦制。美国国会、总统、最高法院分别掌管国家立法、行政、司法权力,具有分权制衡的特点。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制,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对选民负责;美国总统兼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总统和政府不对国会负责。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4)1787 年宪法体现的原则分权制衡原则:美国政府由立法、行政、司法三个平等独立的部门组成,三权分立,互

26、相制约。民主(主权在民)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管理国家,以代议制为基础;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实行任期制;1791 年颁布修正案,增加了 10 条,其中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联邦制原则:美国国家结构实行联邦制中央集权原则。联邦政府的权力是宪法赋予的,联邦的地位高于州的地位,同时各州也有处理本州内部事务的权力。共和制原则:宪法废除贵族头衔和世袭职务,规定所有的公职向人民开放,总统和国会议员都是通过民选产生的;国家和政府应该为公共利益服务,不为个人谋利益。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5)评价积极: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

27、级成文宪法;确立总统制民主共和制,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确立联邦制,加强中央集权。局限:没有彻底解决人权问题。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命题角度一 呈现新材料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北京大学罗荣渠教授认为:“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这一评价()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立足于文明史观正确分析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是对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是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A

28、BC D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命题角度二 引入新材料考查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4明末,某地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并有“桑植满田日,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的民谣。这说明该地()A手工工场普遍建立起来B农业生产地位下降C手工业实现专业化生产D农工商业协调发展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解析:从“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的信息可知正确;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故正确;作者没有评论西方殖民扩张的对错,所以不是在为其开脱,故错误;辩证

29、是一分为二地论证,题干没有体现对新航路开辟的辩证评价,故错误。故选择 A 项。答案:选 A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2“如果一个人的曾祖父早年把土地出租,收取固定的货币金额地租,他的收入实际上是下降了些。但是那些从佃户那里接受实物地租(如若干蒲氏耳小麦或大麦)的人,或自己经营地产者,就能按现价出售他们的实际农产品,从而增加自己的货币收入。”由此可以推断,新航路开辟后西欧()A价格革命加速了社会分化B封建制度已经完全解体C商业革命推动资本原始积累D地主和佃户矛盾不断激化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解析:“一个人的曾祖父早年把土地出租,收取固定的

30、货币金额地租,他的收入实际上是下降了些”可知是与新航路开辟引起“价格革命”有关,“价格革命”表现为物价迅速上涨,货币贬值,它促进了欧洲国家阶级关系的变化,封建地主衰落,新兴资产阶级兴起,故 A 项正确;封建制度完全解体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结果,故 B 项错误;C、D 两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排除。答案:选 A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命题角度二 创设新情境考查资产阶级代议制的逐步确立31742 年,沃波尔的一个议案遭到下院否决,他被迫辞职。这一事件开创了内阁首相在失去下院支持时应当辞职的先例。这意味着()A责任制内阁的基本形成B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完善C议会权

31、力的至高无上D议会权力受到人民的限制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解析:1721 年,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故 A 项错误;材料中信息“这一事件开创了内阁首相在失去下院支持时应当辞职的先例”说明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完善,故 B 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议会权力至上,故C 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议会与内阁的关系,而不是议会与人民的关系,故 D 项错误。答案:选 B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4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众议院由各州人民每两年选举产生的众议员组成,并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名额”。这主要体现了()A社会契约思想 B三权分立思想C自由平等思想

32、D主权在民思想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解析:本题切入点是美国 1787 年宪法。据材料“由各州人民每两年选举产生”“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名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了启蒙思想家的“主权在民”思想,故选择 D 项。答案:选 D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命题角度三 通过辨析比较考查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5英国科技史专家丹皮尔指出:“亚里士多德以为天体是神圣而不腐坏的,和我们有缺陷的世界是不同类的。”对亚里士多德宇宙观进行证伪的科学家是()A哥白尼 B牛顿C普朗克 D爱因斯坦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解析:牛顿把天体纳入研究

33、范围之内,并且证明天体也按照力学原理运动,从而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故本题选 B。答案:选 B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命题角度四 从思想发展的角度考查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及内涵6(2016湘潭期末)1520 年,马丁路德发表的论基督教徒的自由一文指出:“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而得生。我们的得救,无需借助机构来实现。”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A讲诚信的人一定会因为他的信义而重新被他人认可B有信义的人一定会因为其信义获得新生C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的事先安排D世间俗人直接对话上帝,灵魂就可得到拯救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解

34、析:依据所学可知,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实际上是要求尊重人,尊重每个人自己对信仰的理解,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判断,而不是盲目服从教会的说教。故选 D。A、B 两项是对马丁路德宗教主张的曲解;C 项是加尔文的先定论。答案:选 D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7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是宣称追求同一目的的两场不同的运动,他们所追求的目的一样,而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以致人文主义者和新教徒之间互怀敌意。对二者“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的理解正确的是()A文艺复兴自由地追求美,而宗教改革自由地追求真理B文艺复兴追求人的至高的权利,宗教改革研究上帝的旨意C文艺复兴投身世俗的怀抱,宗

35、教改革用自己的信念对抗旧的世界D二者对待神的态度不同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解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均属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表现,均强调人的作用。文艺复兴主张以人为中心,强调追求现实的享乐;宗教改革强调信仰得救,即因信称义,认为人人有权阅读和解释圣经。由此可知 C 项正确。A 项不符合史实;文艺复兴强调追求人的幸福生活,宗教改革强调因信称义,B 项不正确;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对神都是尊重的,D 项错误。答案:选 C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第 7 讲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时空坐标 创 新 方 案 系

36、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18401894 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近代化迈进。政治上: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经济上: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洋务运动中创办了大量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向近代化迈进。思想与社会生活上: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冲击,向西方学习的要求逐渐成

37、为主流思想;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物质生活和礼仪习俗受到冲击,向近代社会迈进。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一、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1两次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原因:英国工业革命后需要商品市场和生产原料(根本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直接原因)。结果:1842 年,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影响:中国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及革命任务发生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西方思想文化传播,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2)第二次鸦

38、片战争原因: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过程:1856 年,英法联合发动战争。1860 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结果: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俄国趁机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唐末资产阶级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2太平天国运动(1)原因吏治腐败,剥削沉重,阶级矛盾激化。列强倾销商品,小农破产,使阶级矛盾进一步尖锐。自然灾害严重。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2)过程1851 年,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 年,定都天京(南京),正式建立政权。18531856 年,进行北

39、伐、东征、西征,太平天国进入全盛。1856 年,天京变乱,太平天国由盛转衰。1864 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3)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背景颁布于太平天国强盛时期提出于太平天国衰落时期经济主张企图在自然经济基础上消灭私有制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群众基础满足了农民的利益要求,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没有反映农民的土地要求,不可能得到农民的拥护作用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未能实施特点标志着中国农民战争水平达到最高峰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相同革命纲领;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未能真正实施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40、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4)评价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动摇了其统治根基。在反封建的同时,承担起了反侵略的任务。部分领导人还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受到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无法完成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最终失败。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二、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经济结构的变动(1)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外国商品冲击。标志:中国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发生在东南沿海地区)影响: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创 新 方 案 系 列

41、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2)洋务运动目的: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指导思想:“中体西用”。性质:军事工业是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性企业;民用工业带有极强的资本主义生产特征,但仍具有一定的封建性。意义: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既诱导了本国资本主义的产生,瓦解了封建自然经济,又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2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入,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受外商企业的刺激与洋务派创办企业的诱导,中国一些

42、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创办近代企业。(2)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3)影响: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推动了近代化进程。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三、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的变化:鸦片战争后,西装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流行,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出现了旗袍。2交通与通讯的进步(1)1872 年,轮船招商局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2)1881 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从唐山开平到胥各庄的铁路通车。(3)1877 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

43、考总复习历史 3近代报刊的出现:1872 年创刊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四、“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1新思想的萌发开眼看世界(1)代表人物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编译各国律例和四洲志;仿制西方战舰。魏源:代表作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2)核心内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寻求强国御侮之道。(3)特点以向西方学习为核心,以学习西方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为主要内容。以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探索为主,启迪人们探索新知和重新认识世界。有着深刻的时代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仍属“经世致用”的封建思想体系,其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44、。(4)影响:启迪着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面对现实,放眼环球,探索救国之路。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内涵:“中学”,是指封建制度和纲常名教;“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技。(2)实践:洋务运动。(3)影响:为中国近代工业奠定了初步基础,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洋务派的“自强”梦彻底破灭。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3早期维新思想(1)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2)主张:提出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商战;兴办学校;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3)特点继承了洋务派“

45、师夷长技”和“中体西用”的思想。同时侧重于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4)局限性: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实践。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命题角度一 从近代化的角度认识列强侵略的影响11842 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第二条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A从现代化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B从全球史观看,中国逐渐被纳入了

46、资本主义世界体系C从文明史观看,五处港口成为中西文明碰撞的前沿D从社会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解析:依据所学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得各国商品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占领中国的市场,极大地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与发展,D 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答案:选 D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2“西方的市政管理、经济模式的传入,使商埠最先脱出中国传统政治城市的模式,率先迈向近代化,沿海口岸被迫开埠被视为这些城市近代化的起始点”。材料强调的是()A中国沿海城市走向近代化得益于西方扩张B西方扩张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

47、的主导因素C客观评价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建设性影响D中国近代化城市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解析:西方扩张对中国沿海城市走向近代化只是客观上作用,不是主要作用,故 A 项错误;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中国经济结构、思想以及政治变革,故 B 项错误;材料强调西方殖民扩张过程在中国近代化起到建设性作用,故 C 项正确;中国近代化城市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是材料反映的信息,故 D 项错误。答案:选 C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31872 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张贴了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包括“凡马车及轿子必需于路上右侧行走”,“

48、凡小车必由左边往来”,“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这说明()A租界当局拥有制定交通规则的权力B交通规则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C上海交通领域出现了最新科技成果D上海交通开始与西方近代文明接轨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解析:张贴交通告示并不能表明租界当局有制定交规的权力,故 A 项错误;“中西合璧”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 B 项错误;交通领域的科技成就电车、汽车在 19 世纪 80 年代才出现,与材料不符,故 C 项错误;交通告示中对马车、轿子等交通工具的行驶有明确规定,使人们的出行更加规范、文明,故 D 项正确。答案:选 D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

49、习历史 命题角度二 从全球史观的角度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4(2016金华十校调研)下图为近代中国茶叶新式销售渠道示意图。该流程图反映出()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A外销型农产品形成规模 B外国商人在华合法设厂C茶叶出口数额远超内销D自然经济体系完全解体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解析:中国的茶叶通过土庄茶行和洋庄茶行销往外国洋行,外销型农产品形成规模,故 A 项正确;依据材料无法推测出外国商人在华设厂是否合法以及外销茶叶所占比例,故 B、C 两项错误;农产品商品化推动自然经济体系逐步解体,故 D 项错误。答案:选 A 创 新 方 案

50、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5下表是近代前后中国茶叶产销统计表,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植茶面积(万亩)产量(万担)内销(万担)外销(万担)1837521260.520060.51861625312.5202.51101871819409.5202.5200.71886934.9567.46205362.46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A伴随国际市场扩大茶叶需求量日增B劳动力的增加带动了茶叶产量的提高C自然经济解体加速了农产品商品化D茶叶产量的增加推动外销量迅速增长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解析:结合材料时间和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外

51、国侵略,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国际市场对茶叶需求量日增,中国茶叶的种植面积、产量不断增加,外销量的增长超过了内销,A 项符合题意;茶叶产量的增加,主要是外销量增加造成的,B 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茶叶外销量增长,而不是农产品的商品化,C项不正确;茶叶产量的增加和外销量迅速增长没有必然联系,D 项表述不准确。答案:选 A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6下面为 17501900 年欧洲和中国所占世界制造业产量份额表(单位:%)。1860 年以后中国所占比重呈现表中趋势的主要原因是()1750 年 1800 年 1830 年1860 年1880 年1900 年欧洲

52、23.128.034.153.662.063.0中国32.833.329.819.712.56.2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A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B西方新技术革命的开展C中国消费观念的变革D西方对华大量输出工业品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解析:由题中表格数据的变化可看出,1860 年以前中国所占比重较高,而 1860 年及以后中国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这是由于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西方国家的制造业生产能力大为增强,其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而中国虽然也出现了近代工业,但制造业技术水平低、规模小,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故本

53、题选 B 项。答案:选 B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命题角度三 设置新材料考查近代中国思想的变动7(2016上饶期末)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指出:“我国欲安内攘外,亟宜练兵将,制船炮,备有形之战以治其标;讲求泰西士、农、工、商之学,裕无形之战以固其本。”在这里,郑观应最想表达的观点是()A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B将发展工商业与增强军力相结合C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应采取妥协政策D主张发展军事工业以维护封建制度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早期的维新思想。材料中郑观应把“练兵将,制船炮”当作“有形之战”,把“讲求泰西士、农、工、商之学”当作“无形之战”,并强调两者相互结合,因而符合题意的是 B 项。A、C、D 三项与材料主题不符。答案:选 B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