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05649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PPT 页数:213 大小:5.8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6页
第6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7页
第7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8页
第8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9页
第9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57页
第57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58页
第58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59页
第59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60页
第60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61页
第61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62页
第62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63页
第63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64页
第64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65页
第65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66页
第66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67页
第67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68页
第68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69页
第69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70页
第70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71页
第71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72页
第72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73页
第73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74页
第74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75页
第75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76页
第76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77页
第77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78页
第78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79页
第79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80页
第80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81页
第81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82页
第82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83页
第83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84页
第84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85页
第85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86页
第86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87页
第87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88页
第88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89页
第89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90页
第90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91页
第91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92页
第92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93页
第93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94页
第94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95页
第95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96页
第96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97页
第97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98页
第98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99页
第99页 / 共213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选修2 第1-4单元.ppt_第100页
第100页 / 共2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名师导学新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历史第一单元 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1联系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大变革的背景,理解洛克的民主思想产生的必然性条件及其民主思想的内涵。2联系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分析洛克思想的影响。从理论上感知政治文明的继承性和发展性特点。3联系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历史背景,分析卢梭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从卢梭的独树一帜的思想主张,理性认识其民主思想的现实影响和深远意义。4史观渗透:文明史范式认为: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是人类社会影响较大的政治文明。5方法指津:史实储备:掌握近代争取民主反对专制斗争过程中具有代表

2、性的历史人物思想流派、政治制度等基本史实;能力运用:了解民主思想的起源与主要观点,辨别和比较不同流派的民主思想、不同表现形式的民主制度。16401688年,英国社会经历了内战、共和、革命、复辟的跌宕起伏。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实现了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政治妥协。16891690年,洛克发表政府论,提出自己的民主思想。18世纪初,法国封建专制制度根深蒂固,等级制度森严,社会矛盾尖锐。18世纪中,卢梭出版社会契约论。1课程标准知道洛克和卢梭民主思想的基本内容,理解民主思想与专制理论的根本区别,树立支持民主、倡导进步的历史意识。2高考考点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1)洛克(2)卢梭 3高考真题【例

3、】(2010全国新课标)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748年)材料二:当我看到任何一个权威被授以决定一切的权利和能力时,不管人们把这个权威称做人民还是国王,或者称做民主政府还是贵族政府,或者这个权威是在君主国行使还是在共和国行使,我都要说,这是给暴政种下了种子,而且我将设法离开那里,到别的法制下生活。在思想上我倾向民主制度自由、法制、尊重权利,对这些我极端热爱但我并

4、不热爱民主我无比崇尚的是自由,这便是真相。摘编自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1835年)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孟德斯鸠与托克维尔的主要观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托克维尔与孟德斯鸠不同的民主观形成的原因。【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的民主思想,以及对民主思想的理解和运用。第(1)问是对材料信息的归结提炼,注意要点的全面性。孟德斯鸠的思想深受洛克思想的影响,考查孟德斯鸠即隐射洛克的民主思想。孟德斯鸠:自由受法律制约等。托克维尔:反对暴政、崇尚自由,倾向民主但不热爱民主。第(2)问原因要从两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代表的阶级立场和主张提出的目的方面归结。【参考答案】(1)孟德斯鸠

5、:政治自由是有限度的;自由与法律的内在联系(在法律框架内做应该做的事)。托克维尔:无限制的权力即暴政(多数人的暴政);反对暴政和绝对权威;崇尚自由;倾向民主制,但并不热爱民主。(2)两人所处的时代不同;立场不同;孟德斯鸠是启蒙思想家,针对法国专制制度及时弊;托克维尔的观点是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受美国民主的影响。【知识梳理】【重难突破】1洛克和卢梭的“社会契约”思想的关系(1)洛克的社会契约论:国家的产生是人民相互协议、共同制定契约的产物。他认为在议会集体意志约束下的君主立宪政体是当今社会契约最完美的体现,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现实直接进行理论辩护。(2)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合理的国家制度方案是:国

6、家与法的产生是人民普遍意志指导下,订立社会契约而产生的。显然,卢梭在继承洛克的社会契约思想的同时,又有新的发展,强调人民的“普遍意志”,更加体现了国家的权力来自于人民。当人民的权利被剥夺时,人民就有理由推翻当权的统治者,夺回他们的权利。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思想实际上是站在小资产阶级的角度提出的,代表了小资产阶级的利益。卢梭的思想更加激进,人们把它当作反抗封建统治、争取自由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并逐渐被后来的人们包括资产阶级当权者所推崇接受,因而对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孟德斯鸠对洛克思想的发展(1)洛克在近代政治思想家中最先明确提出把国家的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

7、三个部分。其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对权力的约束。立法权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洛克将立法权赋予一群人而不是一个人,这个设计相对于君主制来说,具有很强的限制,大大减少了立法者独断专行的可能性。君主拥有行政权,但从属于立法权,限制了君主的权力。(2)孟德斯鸠明确的把政府的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分。他不仅强调分权,而且还必须使分开之后的三种权力彼此之间相互牵制,达到权力的平衡,即分权制衡。也就是“以权力约束权力”。(3)可以看出洛克和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的目的都是为了限制权力而设计的,但他们有明显不同,那就是洛克的对外权和孟德斯鸠的司法权。再者,在洛克的分权理论中,立法权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而行政

8、权和对外权都是依赖于它的,必须在立法权的授权之下才可以执行自己的事务。但在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中,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则是相互平等,且相互制衡的。3洛克的“天赋人权”与独立宣言中的“天赋人权”异同(1)洛克的天赋人权观,认为人生来是自由和平等的,具有生存权、自由权和财产私有权,国家是人民为了保护私有财产而达成社会契约并建立起来的,如果国家不能保护人们的私有财产,人们就有权推翻它。(2)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继承了洛克的天赋人权思想,认为造物主赋予人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成立政府。他用“追求幸福”的权利代替了洛克阐述的财产私有权,从而发展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4“自然

9、权利说”是理解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一把钥匙“自然权利说”是西方早在中世纪时期就已存在的一种理论,其解释权为教会所控制,赋予其神学和宗教的含义。16世纪以后,思想家格老秀斯、霍布斯、洛克和卢梭分别对“自然权利说”做出自己的解释。洛克的“自然权利说”最为完备,也为后来的资产阶级国家所推崇。洛克认为,自然法“教导着有意遵从理性的全人类:人们既然都是平等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所以,自然法是确保人的自然权利的原则,自然权利的内容实际上也是“自然法”的内容。洛克把人的自然权利归结为四项内容:即生命、自由、财产和惩罚权,其特点是十分重视个人的权利。在诸多权利中,洛克十分强

10、调人的生命权和财产权,认为它们是不可剥夺的天然权利。这些思想都成为后来资产阶级批判封建专制统治、推进民主政治的锐利思想武器。5“最高权力属于人民”是近代民主思想的核心(1)“最高权力属于人民”又称为“人民主权论”。这种思想是对“最高主权属于君主”“君权高于民权”理论的批判与否定。在“人民主权论”的阐述方面,洛克的思想是最完善、最典型的。(2)他认为,人民为了趋利避害,决定通过社会契约的方式让渡一部分自己的权利,从而产生了保护人们整体利益的国家和公共权力。但这种转让并不是绝对和全部权利的转让,而且对被委托进行管理的政府权力也通过法律等形式进行了严格的限制。(3)他的人民主权论的主要内容表现为:政

11、府权力的确立、运用、监督直到更换,都要由人民来决定;并不是所有的政府都是合法的,只有在人民自由表达意志的基础上,通过契约建立的政权才是合法的政权;合法组成的政府的权力必须按人民的意志来行使,保卫社会成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如果政府滥用权力,侵害人民的权利,人民便可收回政府权力,重新建立代表他们意志的新政府。(4)这就是洛克“人民主权论”的核心内容。这些思想对近代社会资产阶级政府的组成产生了重要影响,许多法律制度、政体形式、政权机构和运作方法都是以这一思想为基础而产生的。6近代早期欧洲的民主思想综述近代早期欧洲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兴起。其目的是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核心内容是民主政治,根本原则是资产阶级民

12、主制度。“民主政治”追求“主权在民”的政治理想,认为人民可以对国家大事自由发表意见,直接和间接地参与和管理国家大事。无论是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思想,洛克的“权力分立”思想,还是在抨击封建专制主义和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方面,独树一帜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他们对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随着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资产阶级开始在思想领域对旧体制发起冲击,众多的法国启蒙思想家把欧洲的启蒙运动推向了高潮并在政治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不仅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而且也为美国独立战争起了动员作用,并影响了美国的政治制度,鼓舞了亚洲国家的仁人志士。1梯利在西方哲学史中:

13、“没有一个哲学家比洛克的思想更加深刻的影响了人类的精神和制度。”洛克下列哪些思想影响“人类的精神和制度”()天赋人权 分权思想 社会契约论 人民主权说 A B C D D一、选择题【解析】根据洛克的思想,所列的四个方面思想都在影响着人类的精神与制度。他对托马斯杰斐逊的影响极为明显。洛克的思想也渗入到了欧洲大陆特别是法国,他的思想是导致法国革命和法国人权宣言的一个间接因素,所以洛克的思想都符合影响“人类的精神和制度”。故选D。2青年时期的洛克就对科学产生十分浓厚的兴趣,36岁被选入英国皇家学会。他与著名的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过从甚密,晚年又同艾萨克牛顿结成好友。他还对医学感兴趣,得过医学学士学位,

14、但只是偶尔行医。洛克热衷科学,这对于他的哲学思想影响很大,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洛克要在科学中渗透民主思想B洛克借助科学成果,加强反对封建主义C科学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联系密切D洛克主要用以反对封建神学B【解析】洛克的民主思想是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而当时的科学成果,对于反封建有着积极作用。洛克热衷于科学,自然对其哲学思想产生积极影响。A项不符合史实、C项不能表明科学与民主思想的联系密切、D项不是反神学,而是反封建主义,都应排除。故选B。31789年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后,举国欢腾,取得革命胜利的人民为此特制了一种扑克牌。在扑克牌的梅花K上画的是卢梭立姿全身像:身着红色长袍,手执一本社会契约论

15、,面部表情作沉思状。像的两旁,一边写的是“让雅克卢梭”,另一边写的是“智者”两个字。这反映了()A卢梭的思想成为法国大革命的理论武器B法国封建统治是卢梭推翻的C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帮助法国建立国家D卢梭是法国大革命的领导者A【解析】“论从史出”是历史考核的重要原则,材料反映的是大革命后的法国人民纪念卢梭,从材料中反映不出“法国封建统治是卢梭推翻的”,也不能得出“卢梭是法国大革命的领导者”的结论,故B、D要排除。C项有一定的迷惑性,但根据材料,也没有帮助法国建立国家的信息展示。所以,材料表明是法国大革命受卢梭思想的影响。故选A。4洛克和卢梭的思想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和发展性,他们的民主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深

16、远。下列中外大事,受他们思想影响的是()美国独立战争 中国维新变法 法国大革命 中国辛亥革命ABCDC【解析】这道题易错选A。其实中国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均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维新变法就是受君主立宪思想的影响,辛亥革命的共和思想受卢梭的思想影响。选C。5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借鉴了欧洲启蒙运动时期哪一政治思想()A自由平等B“三权分立”C“天赋人权”D“主权在民”D【解析】本题考查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从材料中可知,“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体现的是主权在民的思想。故选D。二、非选择题6某中学为了活跃校园文化,举办了中外文化展览。

17、引来很多学生研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展览主题一名人对比请回答:(1)材料一中两个人物,他们的思想本质并不相同,请分别说明。(2)展览二中的两位思想家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从阶级属性和历史作用两方面谈谈这两种思想的不同之处。(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展览二中,卢梭社会契约论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卢梭的主要思想主张有哪些?【解析】本题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学生联系其时代特征解答即可;第(2)问考查学生比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大。第(3)问是教材知识的归结,属于简单的知识再现,较易。【参考答案】(1)本质:洛克的思想属于资产阶级

18、民主思想。顾炎武的思想反映的是明清活跃的新儒学思想,与以前的儒学相比更加关注现实,注重经世致用,从本质上讲,仍属于地主阶级的思想范畴。(2)共同之处: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不同程度地主张实行民主政治。不同之处:阶级属性:法国的卢梭属于资产阶级思想家;中国的黄宗羲仍属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历史作用:卢梭的思想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为法国大革命和北美独立战争作了思想动员,也影响中国的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黄宗羲的早期启蒙思想并没有冲破儒家思想的统治,也没能在当时引发一场社会革命。(3)背景: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民主思想与封建专制思想之间的激烈斗争;启蒙运动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18世

19、纪法国的封建专政制度和等级制度根深蒂固。卢梭的主张:追求平等,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学说。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689到1690年写成的两篇政府论是洛克最重要的政治论文。第一篇是对罗伯特费尔默爵士的先祖论即论国王之自然权的反驳。洛克极力并有效地驳斥了费尔默的君权神授的主张。在第二篇中洛克主张统治者的权力应来自于被统治者的同意,建立国家的唯一目的,乃是为了保障社会的安全以及人民的自然权利。当政府的所作所为与这一目的相违背的时候,人民就有权利采取行动甚至以暴力的方式将权力收回。洛克提出的人所拥有的“自然权利”(natural rights)就包括了生存的权利,享有自由的权利以及财产权。洛克还第一

20、个倡导了权力的分配,他把政治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外交权三种,认为立法机关应当高于行政机关,防止专政。材料二:每一个国家有三种权力:(一)立法权力;(二)有关国际法事项的行政权力;(三)有关民政法规事项的行政权力。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

21、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材料三:(启蒙运动)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让自然界自然地发展。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分析,洛克有哪些思想主张?这些思想有哪些历史影响?(2)孟德斯鸠在材料二

22、中怎样发展了洛克的思想?这一主张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哪句话?这种分权理论的最大历史贡献是什么?(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启蒙运动“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的理解。【解析】第(1)问要充分用好材料信息,不要拘泥于教材,提炼好信息;第(2)问仔细分析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从与洛克的分权理论中对比,可得出结论;第(3)问从启蒙运动的整体历史作用上考查,特别注意“破坏传统的制度与习俗”,这是本题的要求,否则就会偏离答题方向。【参考答案】(1)思想主张:反对君权神授;社会契约论;人民有权暴力推翻统治者;分权思想。历史影响:为英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进行有力辩护;影响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影响中国

23、的社会进步。(2)孟德斯鸠发展了洛克的思想,把洛克的分权思想改造成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核心思想: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历史贡献:理论上摧毁了专制主义存在的基础,推动了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发展。(3)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抨击天主教会,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的基础;宣扬“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思想,否定专制统治,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摘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材料二: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签订社会

24、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该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民在行使自由权时,决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摘自卢梭社会契约论材料三:夫卢梭诸大哲之微言大义,为起死回生之灵药,返魄还魂之宝方。金丹换骨,刀圭奏效,法、美

25、文明之胚胎,皆基于是。我祖国今日病矣,死矣,岂不欲食灵药投宝方而生乎?苟其欲之,则吾请执卢梭诸大哲之宝幡,以招展于我神州土。摘自邹容革命军请回答:(1)为了实现“以权力约束权力”,孟德斯鸠提出了什么学说?请结合当时经济、政治、思想状况简要分析其产生的背景?(2)材料二主要包含哪些思想?(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对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的影响。【解析】第(1)问孟德斯鸠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其思想产生背景实际上就是对启蒙思想产生的背景的知识迁移。第(2)问可以根据材料来概括。“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反映了人生而平等”人们应自由签订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

26、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反映了社会契约论;“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反映了人民主权说;“人民在行使自由权时,决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反映了自由是相对的。第(3)问对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影响主要表现在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参考答案】(1)学说:三权分立。背景:经济: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政治:法国波旁王朝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文艺复兴促进思想解放,奠定思想基础。(2)思想:社会契约;人民主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由是相对的

27、。(3)影响:激发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展了维新变法运动;掀起了推翻清朝统治的辛亥革命;颁布了体现主权在民和分权思想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民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共和国提供借鉴。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若是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孟德斯鸠材料二:每个人生来就享有与他人同等的包括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在内的一系列自然权利,这些权利乃是由自然法加以昭示并予以保护的,任何外在的力量都无权予以损害和剥夺。洛克请回答:(1)在自由与法律的关系上,孟德斯

28、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是否矛盾?为什么?【参考答案】(1)自由是有限度的;自由与法律不可分割。(2)不矛盾。材料二强调了人享有与生俱来的各种自由权利,材料一强调了人能够行使自由权利的前提条件,即不侵犯他人的自由权利。第二单元 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1联系美国经济的发展和受英国殖民统治的背景,理解独立宣言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深刻认识美国民主化进程的重大意义。2联系法国人权宣言中蕴涵的民主思想。可横向联系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家的影响,感知人权宣言在法国和世界历史的民主化进程中的重要影响。3联系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内容。理性认识这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对中国政

29、治近代化所起的作用。4史观渗透:近现代史观强调人类历史是一部近现代的历史,一般指对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性,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主要包括:政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经济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思想文化的科学化和理性化;本单元主要是从政治民主化、法制法;思想文化科学化、理性化方面深入理解相关知识。5方法指津:史实储备:掌握近代争取民主反对专制斗争过程中的重要文献的主要内容、评价作用等基本史实;能力运用:归纳、整理、分析和评价重要文献在民主进程中的作用;理解人类政治文明进程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上升到法治化轨道的重大意义。1776年,潘恩常识发表,消除了人民对英王的幻想,

30、激励人民为独立而战斗。1776年7月4日,通过独立宣言。1789年5月,法国三级会议召开,第三等级组成国民议会,不久改称制宪议会。1789年8月,制宪议会通过人权宣言。1791年,法国通过1791年宪法,人权宣言成为其前言。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诞生,南京临时政府建立。1912年3月,临时政府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课程标准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1)说出独立宣言中体现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化进程要有一个从思想理论到制定法律的准备阶段。(2)概述人权宣言中有关“自然权利”和“最高权力属于人民”的基本思想,理解它对法国和世界民主化进程的意义。(3)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内容,说明其

31、对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影响。2高考考点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1)独立宣言(2)人权宣言(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高考真题【例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现在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当前的邦联不足以维持联邦请回答:(1)结合美国建国初期的史实,说明材料中的“建筑物”是指什么,“结构上的基本错误”又是指什么?(2)美国是如何纠正“结构上的基本错误”的?在政治上有何重大意义?【解析】第(1)问要理解作者的观点,作者认为“建筑物”的结构是“基本错

32、误”的,因此这里的建筑物应该是指松散的邦联制。第(2)问要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的政治意义回答。【参考答案】(1)“建筑物”:邦联体制。“结构上的基本错误”:当时美国只是一个松散的联盟,没有建立起强有力的全国性政府。(2)纠正错误:制定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意义:维护了美国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例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773年,北美殖民地人民说,他们只和英王之间缔结了契约。富兰克林认为,根据人民的普遍心理,只有国王才是北美的主权权威者。1776年发表的独立宣言则历数了英王的25条大罪,将其称为“专制君主”。据雷芳英王在殖民地形象的改变与北美独立意识的形成材料二:到1870年,在运到

33、英国的棉花中,有60%来自美国。此后,美国始终是英国棉花的主要供应地。棉花也成为美国在1815年后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动力,直到1860年,棉花出口占美国国内出口总值的一半还多。据沃尔夫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请回答:(1)1773年,北美殖民地人民为什么只承认与“英王之间缔结了契约”?从当时英国政治体制的角度加以分析。(2)分析英王形象在北美殖民地人民心中从“主权权威者”变为“专制君主”的原因。(3)美国独立后,英美两国的经济联系并未切断。根据材料二,分析19世纪中前期英美两国在经济上的相互影响。【解析】第(1)问可从英国政治体制的核心和特点思考。议会掌握实权,而国王统而不治。北美殖民地人民只承认与

34、“英王之间缔结了契约”,实际上是想借此否定英国的殖民统治。第(2)问可从北美独立战争的背景思考,启蒙思想的影响、殖民地人民与英国殖民统治矛盾尖锐、北美殖民地的经济利益与英国的经济压榨冲突。第(3)问可直接读取材料信息,“美国始终是英国棉花的主要供应地”可与英国工业革命联系、“棉花成为美国在1815年后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动力”说明英国从美国大量进口棉花,带动了美国经济发展。【参考答案】(1)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英王统而不治;北美殖民地与英国的矛盾集中指向英国议会;北美人民实际上不承认英国殖民统治权。(2)北美殖民地思想家的独立主张广泛传播;北美殖民地的经济利益与英国的经济压榨政策产生尖锐矛盾并激化

35、;英国以英王名义严厉惩处北美殖民地;独立战争爆发。(3)美国是英国最重要的棉花供应地,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保证;英国从美国大量进口棉花,带动了美国经济发展。【例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组成国民议会的法国人民的代表们,认为不知人权、忽视人权或轻蔑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所以决定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神圣的人权阐明于庄严的宣言之中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材料二:第三篇:国家权力第一章:国民立法议会第二节:初级会议 选举人的选任第一条:为了组成国民立法议会,积极公民们应每年一次在城市和在区集合为初级会议。第二条:

36、凡属积极公民,必须:在一国内任何一地至少已经缴纳了相当三个工作日价值的直接税,并须提出纳税的收据。摘编自1791年宪法(法国)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1791年宪法关于公民权利的规定有何区别。(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与1791年宪法作出有关公民权利的规定的原因。【解析】第(1)问注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全国公民都有权”和“积极公民们”。第(2)问注意从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1791年宪法颁布的不同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中的“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这一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分析解读和归纳

37、概括能力以及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的回答直接来自材料,第(2)问关于原因的分析要与必修一相关内容相结合。【参考答案】(1)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全体公民享有参与法律制定的权利;1791年宪法:只有部分公民享有此权利。(2)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目的在于否定封建制度,从普遍人权着眼,确立基本的民主原则。1791年宪法:从确立实际的民主制度出发,目的在于限制下层群众的政治权利,保护有产者的利益,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知识梳理】【重难突破】1独立宣言阐述的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和历史作用独立宣言是英属北美殖民地人民宣布独立的纲领性文件。宣言继承和发展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理论,阐述

38、了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理论根据。宣言列举和痛斥了英王对殖民地实施的暴政,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自由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正式成立。独立宣言阐述的民主精神:(1)关于平等的理论。平等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政治平等,每个人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都有权力直接或间接参加国家管理。二是经济上的平等。(2)关于天赋人权说。发展了洛克天赋人权学说。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这些权利不是国王的恩赐,而是上帝所赋予的、与生俱来的,因此是不可剥夺的。这一学说提高了人民的地位,承认了个人的尊严,从理论上摧毁了专制主义存在的基础。它打破了否定现实生活而把希望寄托于来世或天堂的宗教观念,指出人是为了追求幸福,而促

39、进人民的幸福是政府的重要目的。这些思想都成为后来资产阶级批判封建专制统治、推进民主政治的锐利思想武器。(3)人民主权学说。人民是主权者,政府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政府是服从人民意志的,是为了人民幸福和保障人民权利而存在的。民主政治的核心是多数人的统治,即主权在民,人民当家作主,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这是民主政治的实质和核心。(4)人民革命权利的理论。宣言以天赋人权论和人民主权论为基础,指出:既然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目的是保障人民的自然权利,一旦政府不履行自己的职责,侵犯人身权利,并成为祸国殃民的压迫者且不可救药时,人民就有权力举行革命或起义推翻它,不管这个政府是封建专制的,或曾经是民主的。独立宣言

40、的历史作用:(1)积极性: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人权神圣不可侵犯”从理论上摧毁了封建专制主义存在的基础,宣示了资产阶级思想的政府学说。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推动了法国、亚洲、拉美的民族独立运动;它体现的民主思想成为历代美国人不断追求的理想。(2)局限性:初稿中谴责奴隶制的内容被删去,没有废除奴隶制;真正参与政治,实施“主权在民”的人,只是拥有一定财产的白人男性,穷苦白人、妇女、契约奴工和黑奴被排除在外。存在财产、种族、性别、阶级的不平等。暴露了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和人权的局限性。2人权宣言的核心内容、它是如何阐述洛克

41、和卢梭的“自然法”和“社会契约、主权在民的思想”的?有何意义?人权宣言深受十八世纪自然权论和启蒙学说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也以美国的独立宣言为范本。宣言的基本精神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提倡人权和法制,维护资产阶级的地位和私有财产权。(1)核心:人权、民主、法治、平等。(2)自然法:人生来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不可动摇的权利。(3)社会契约:个人的财产,权利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为了保证公民的权利和安全,就必须以契约的形式建立国家与法,制定法律法规来进行规范,保护公民不可侵犯的利益。(4)主权在民:国家的权力来自于人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5)意义:批驳专制王权封

42、建等级,宣布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民主原则,第一次把法国启蒙运动所阐明的思想用法律形式规定下来,是资产阶级夺取并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标志法国社会根本变化,是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性文件;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影响了亚洲国家社会改造;但宣言也反映出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它只不过是宣布以新的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来代替旧的封建剥削制度。它所规定的平等是建立在财产不平基础上的平等,是用来代替旧的封建等级制的新的不平等。人权宣言既有先进性的一面又有局限性的一面。它是法国宪法产生的基础,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封建专制制度及其思想观念进行彻底的否定的表现;其目的、特点及评价(1)彻底否定专制制度的表

43、现:“主权在民”是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将国家视为个人私产,君国一体观念的否定。“国民一律平等”是对封建等级观念的否定。“国民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是对传统臣民观念的否定。三权分立,强调依法治国是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及“人治”观念的否定(与封建专制主义的世袭制、终身制有本质区别)。(2)目的:防范袁世凯专制独裁,维护辛亥革命成果,确保中国走上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道路。(3)特点: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扩大参议院的权力和严格修宪程序。(4)评价:临时约法反映了革命党人用议会民主制来限制袁世凯,维护辛亥革命成果的正义愿望。它也代表了大多数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认识水平。临时约法的内容汲取

44、了近代西方国家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原则,并在中国第一次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一座光辉里程碑。4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个檄文的比较相同:(1)背景、条件:都是对罗马法的继承和发展(受到罗马法的影响:天赋人权(自然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与罗马法的本质区别:罗马法是奴隶制性质,维护的是奴隶主的利益;而三个檄文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都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都以启蒙思想为思想、理论依据。(2)内容:都宣扬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3)影响:都推动资产阶级革命,都是资产阶级向封建专制制度宣战的重要檄文(对革命);都推动

45、了民主化进程(对建设)。不同:内容侧重点不同(由各国面临任务不同、目的侧重点不同决定)(1)独立宣言发表于独立战争时,主要任务是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发表目的是为北美独立提供合法的理论依据,故侧重于谴责英王残害人民的天赋人权,侧重于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维护美利坚民族的基本人权。(2)人权宣言发表于法国大革命时,封建等级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故侧重于否定封建等级制度、摧毁君主专制,注重宣扬平等、法治等民主原则,用以法律为基础的资产阶级权利取代以君主个人意志为标准的封建特权。(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发表于辛亥革命后,虽然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已经成立,但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当上临时大总统,

46、故侧重于防止独裁,维护资产阶级共和国制度。5理解民主思想转变为法律性文献对于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1)近代社会民主化进程中都有一个把民主理念转变为法律文献的过程。如美国独立战争中的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中的人权宣言、中国辛亥革命后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就是这种性质的法律性、纲领性历史文献。它们既是对近代民主思想的总结和升华,也是民主政治的法律性保障,是民主政治所追求的长期目标。(2)这些文献具有长时段的指导性和法律上的强制性。保证把某些最重要的民主思想、理念、原则固化为全社会必须严格遵守的规定,不准任何人以任何理由违背这些基本的民主原则和理念。(3)这些纲领性文献是国家制宪的基本依据和民主制度的理

47、论基础。它们既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宝贵财富,也是某些国家制宪的基本依据,有些国家甚至把这类文献作为国家宪法的前言。这类历史文献集旗帜性、现实性、可操作性和理想性于一身,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必要性和人类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民主与法治是民主政治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和应有的基本标志,法治水平的不断提高,是以民主的不断发展为基础和条件的;而民主的不断发展又必须以法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保障。一、选择题1约翰亚当斯(起草独立宣言委员会的成员)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1776年的七月四日将被后人作为最伟大的纪念日整个大陆都会用枪炮,钟声,篝火和彩灯进行庆祝。”“要保住这个宣言我们需要以怎样的辛劳,鲜血和财富为代价。”约翰

48、亚当斯要用鲜血捍卫的成果主要源于启蒙思想家的()A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论的思想B权力制衡和三权分立政治学说C以人的独立精神摆脱神权束缚D君权神授的理性主义A【解析】独立宣言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论的思想,此外还有主权在民、人民革命权利。B项“权力制衡和三权分立政治学说”是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才予以体现。2法国国家档案馆中收藏着法国最珍贵的文物,其中有一部文件,被史学家们称为“旧制度的死亡证书”和“新制度的诞生证书”。它的第一段这样写道:“组成国民议会之法国人代表认为,无视、遗忘或蔑视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这件文物应该是()A论法的精神B社会契约论C人权宣言D政府论

49、C【解析】材料强调这份文物是国民议会支持,同时提到“人权”,“新制度的诞生证书”、加之图片的佐证,可知是人权宣言。3法国宪法修改更迭频繁,但多部法国宪法都以人权宣言为序言,这是因为它()A宣布废除君主制B确定了法国的政治体制C宣布了关于人权、公民权和法制的一系列原则D充分阐明了三权分立的原则C【解析】人权宣言揭示的天赋人权、法治、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摧毁封建君主专制的要求,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故选C。4陈独秀说:“人类之得以为人,不至永沦奴籍者,非法兰西人之赐而谁耶?”李大钊也说:“19世纪全世界之文明如政治或社会之组织等,罔不胚胎于法兰西革命血潮

50、之中。”两位中国思想家主要是针对哪一部文献有感而发的()A1791年宪法B独立宣言C权利法案D人权宣言D【解析】材料讲的是法兰西文明,故B项和C项可排除,前者为美国的文献,后者为英国的文献;A与D都是法国的文献,但影响最大的是D。选D。5陈旭麓先生在论及辛亥革命建立的中华民国时有这样的结论:“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下列变化都是“前无古人”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A“主权在民”是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君国一体观念的否定B“国民一律平等”是对封建等级观念的否定C“国民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是对传统臣民观念的否定D三权分立,强调依法治国是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51、及“人治”观念的否定D【解析】辛亥革命最大的成果就是推翻了帝制,建立了新型的资产阶级政体,故最重要变化是D项所述。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每个公民均拥有言论、信仰、写作和思考的自由。人权宣言材料二:美国革命在当时具有深远的影响。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国的建立,在欧洲广泛地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切实可行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

52、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材料三:我们看,人权宣言的发表形成了法国大革命的高潮,这并非偶然,起草宣言的委员会承认,“这一崇高的思想”产生于美洲。材料四:当时的英国政治家埃德蒙伯克已意识到美国革命的意义:“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这一革命的发生并不同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变化,而是由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国家”以上材料均引自全球通史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人权宣言的内容体现了启蒙思想的哪些内容?(2)依据材料二、三,分析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之间的关系。(3)依据材料四,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美国是一个“新的种类的国家”?(4)从史识的角度分析材料二、三、四对美国革命的意义的认识有

53、何共同之处?【解析】第(1)问要结合材料内容及启蒙思想的有关内容来回答;第(2)问注意结合两则材料:材料二说明美国独立战争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材料三反映出独立宣言影响了人权宣言;第(3)问中“新的种类的国家”实则指美国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这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参考答案】(1)自由、平等、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的思想。(2)美国的独立战争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美国的建立证明启蒙思想的可行性。法国大革命的兴起又受到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如人权宣言受独立宣言的影响。(3)美国确立了共和政体。(4)材料二证明启蒙思想的可行性;材料三强调美国独立战争推动法国大革命;材料四说的是美国产生了新的政体

54、共和制;三则材料都充分肯定美国独立战争的作用,尤其是对欧洲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有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材料二:图片资料请回答:(1)材料一确认了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原则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2)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材料一与图1和图2之间的内在联系。(3)结合

55、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进程基本规律的认识。【解析】第(1)问应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入手分析;第(2)问首先注意图片表示的具体含义,图1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代表作,图2确立了美国的政体形式及其原则;然后注意他们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即可;第(3)问注意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论与国家政治纲领、与国家根本大法的关系。【参考答案】(1)原则:天赋人权(或自由平等)、社会契约、主权在民、人民革命权利。作用:鼓舞了美国人民为争取自由、独立而战。(2)材料一与图1关系:独立宣言继承和发展了启蒙思想,以国家政治纲领的形式把启蒙思想的原则固定下来。材料一与图2关系:1787年宪法将独立宣言确立的

56、民主原则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构建出代议制民主政治的框架。(3)认识:确立民主政治,一般先从理论上对封建专制进行抨击,然后将其理论上升为国家的政治纲领,最后通过国家的根本大法勾勒出民主政治的框架,确保民主成果。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存、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美国独立宣言(1776年)材料二: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1870年)材料三: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

57、绝或限制。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1920年)材料四:(以前年满21岁的公民才拥有选举权,现规定)年满18岁和18岁以上的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二十六条修正案(1971年)请回答:(1)材料一确认了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申明这一原则在当时所起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三、四,指出美国公民的选举权是如何变化的。(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美国近两百年选举权的变化中得到的启示。【参考答案】(1)原则:天赋人权(或自由平等)。作用:鼓舞了美国人民为争取自由独立而战。(2)变化:取消了选举权在种族、肤色和身份上的限制

58、;取消了选举权在性别上的限制;放宽了选举权在年龄上的限制。(3)启示:美国公民选举权利在历史上长期受到限制;选举制度的改变是人民争取斗争的结果。(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亦可)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二条: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利。第六条: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第十七条:私人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材料二:“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

59、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三:“大清国革命领袖孙中山身材纤细、体形矮小,具有学者风度。多少年来他一直都是满清王朝统治者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从上个世纪90年代的某个时候开始,他的头颅就被大清政府重金悬赏,然而他却能一次次逃脱大清政府编织的追捕网,并且悄无声息地周游世界,积极从事革命宣传,指望有朝一日能够实现他的梦想,建立一个共和制的新中国。”摘自1911年10月14日的纽约时报材料四: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使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

60、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法院依法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可决弹劾之。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人权宣言反映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些主张?概括人权宣言的核心内容。(2)根据材料二分析,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相比,“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有什么特点?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是什么?(3)纽约时报记者对孙中山革命持什么态度?孙中山冒着生命危险奋斗的成果是什么?(4)根据材料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材料一有何特殊的关系?与其相比,还有哪些创新?(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被称为近代中国民主政治

61、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材料一、二两部文件对人类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有哪些?【解析】第(1)问第1小问根据材料内容,结合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来回答。第2小问人权宣言主要强调的就是人的权利,包括自由平等、法治等等;第(2)问联系材料,并结合背景回答;第(3)问理解材料,并联系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回答;第(4)问比较两则材料即得;第(5)问回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参考答案】(1)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核心内容:人权、民主和法治。(2)特点: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独立解放相结合。原因: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3)态度:赞赏。成果:推翻了二

62、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4)关系: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汲取了材料一的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法制的原则;创新:确立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原则。(5)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宣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宪法。积极影响:是资产阶级向专制制度宣战的檄文;反映了人民反对专制、追求自由民主的精神,深刻影响着人类文明进程;成为资产阶级夺取和巩固政权的重要思想武器;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重要法律保障;对世界的民主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三单元 法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1联系史实掌握不同时期各个政治派别对法国社会的改造,分析法国民主化进程

63、取得的成果。2理清法国政权的更替,从不同性质政权的更替中,分析法国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曲折性、艰巨性、长期性。3要从宏观上掌握法国的民主进程,适度淡化具体的斗争事例,突出这些斗争的成果在整个民主化进程中的作用。4史观渗透:利用革命史观的理论穿插于复习之中,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为基本原理,以革命者的立场与视角来研究和评价法国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5方法指津:把法国革命分成阶段复习:初步较量推翻波旁王朝的统治;颁布人权宣言;制订1791年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处死国王路易十六,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反复较量从法兰西第一帝国到第三共和国:从法兰西第一帝国到波旁王朝两

64、次复辟,从七月王朝到法兰西第二共和国,从法兰西第二帝国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民主与专制反复斗争。较量结果共和制确立:1875年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1789年5月,三级会议召开,第三等级组成国民议会,不久改称制宪议会。1789年8月,人权宣言颁布。1791年9月,颁布第一部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1792年9月,宣布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即实行共和政体。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1804年12月,法兰西第一帝国成立。1814年3月,波旁王朝复辟。1830年7月,七月王朝,实行君主立宪制。1848年2月,成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不久后颁布宪法。1852年1

65、1月,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1870年9月,成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5年,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9年,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最终确立。1课程标准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1)以法国大革命中波旁王朝被推翻、共和国建立的基本史实为例,认识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深刻性和艰巨性。(2)知道拿破仑帝国建立和波旁王朝复辟的基本经过,体会民主力量反对封建专制势力斗争的长期性、曲折性。(3)说出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确立共和制度等基本史实,认识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进步力量进行殊死斗争的结果,而不是专制势力恩赐的产物。2高考考点法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1)法国大革命(2)19世纪法国政

66、体的变迁3高考真题【例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英国人阿瑟扬在亲临法国大革命初期的国民议会现场后,有如下评论:“旁听席上的群众被允许以鼓掌和其他表示赞许的声音来干预辩论,这样做太欠雅观,也很危险,因为他们既然可以表示赞许,也就可以表示反时,既然可以鼓掌,也就可以发出嘘声。据说,他们已经这样做了,而这样是会压制辩论,影响议事的。”17871789年法国游记请回答:(1)民主有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在材料中有何反映?(2)分析这两种形式的民主各自在法国大革命中的作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提取和利用材料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直接民主可直接从材料得出结论;而间接民主需

67、要理解题干的着眼点如国民议会现场等关键词。第(2)问可从材料“群众”“议会”等关键词语进行发散思维,正确理解在大革命中的作用。【参考答案】(1)群众干预具有直接民主色彩;国民议会是间接民主。(2)直接民主:人民主权原则和平等观念获得广泛认同;动员群众,形成革命的根本动力;行之过当,社会秩序不稳。间接民主:取代旧制度,建立了基本的民主制度;确立统治秩序,巩固革命的基本成果;行之不当,不利于革命的推进。【例2】阅读下列材料:英国人一定是丧失了所有的道德和自由感,否则怎么会对这场世界经历过的最重要革命,对它正在进行的庄严方式,不表敬仰赞赏。凡有幸目睹这一伟大城市最近三天发展的同胞,一定不会认为我的话

68、是夸张的。晨邮报1789年7月21日论巴士底狱的陷落请回答:(1)17891815年的相关史实是否说明法国革命是一场“世界经历过的最重要革命”?为什么?(2)晨邮报的这则评论认为,英国对法国正在进行的事件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你的判断。【解析】第(1)问解答比较灵活,考生可结合自己的认识给出“是”或“否”的答案,只要言之有据即可。若答“是”,则可从法国大革命对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打击、法国大革命思想的传播、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影响等层面作答。若答“否”,则可从时间、影响、方式等方面对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从而说明“法国革命不是一场世界经历过的最重要革命”。第(2)问解答时注

69、意此时英国的国家性质:英国已经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按照晨邮报的观点,作为资本主义国家,应支持法国大革命。【参考答案】(1)考生从以下两方面回答皆可。是。因为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欧洲大陆最顽固的封建堡垒,建立了民主制度;拿破仑打击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法国革命时期实行的政策对世界其他国家也产生了积极影响;法国革命精神激励着世界各国人民。不是。从时间来看,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都比法国革命早;从影响来看,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影响了其他国家,甚至法国革命也受到美国革命的影响;从方式来看,英国的“光荣革命”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革命影响也很深远。(2)应该持积

70、极支持的态度。因为英国本身也曾进行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经过启蒙运动,自由平等的观念已得到了西方进步人士的认可。【知识梳理】【重难突破】1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和特点及原因分析(1)艰难过程:初步形成: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制宪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权宣言,在人权宣言引导下,1792年9月普选产生的国民大会正式宣布法国为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反复斗争:法国大革命期间,经历了君主制和共和制的反复斗争。1804年,进入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统治时期,在欧洲反法同盟的干涉进攻下,拿破仑统治垮台,进入复辟的波旁王朝时期,其反动统治遭到法国人民的反对,被1830年七月革命推翻,开始了七月王朝时期,

71、七月王朝拒绝政治改革,引起中下层资产阶级和工人的强烈不满,1848年二月革命推翻了其统治,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但路易波拿巴实行独裁统治,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最终确立:在普法战争中,随着军事斗争的失败,第二帝国灰飞烟灭,1870年,开始了第三共和国时期,1875年宪法的通过标志着法国共和制度的最终建立。(2)特点:民主化进程充满了残酷性、曲折性、艰巨性。(3)法国共和制确立艰难的原因:历史因素:法国经历了近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封建主义在法国根深蒂固。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封建旧势力不甘心自己的失败,疯狂反扑。经济因素:法国小农经济发达,君主制传统还很浓厚。由于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72、,致使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而法国同一时期的大资产阶级与金融贵族的力量比较强大。国际环境: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引起欧洲封建君主国的仇恨和恐慌,它们组织反法联盟干涉法国革命,致使法国政局动荡不安。革命方式:法国大革命的深刻性与彻底性使法国大革命中的反抗力量特别顽固。内部矛盾:法国资产阶级分成许多政治派别,他们不同的政治主张,也增加了法国确立共和制度的困难(同时,共和国时期政局动荡、政府缺乏威信,引起人民不满)。2法国大革命的深刻性问题法国大革命的深刻性主要表现在:在思想领域,启蒙运动、人权宣言都使法国大革命的民主思想、人权观念、共和意识深入人心,都使民主力量同典型的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发生空前

73、尖锐和激烈的斗争。在革命的手段上,法国大革命采取了激烈的暴力斗争方式,它在某种程度上,使革命中对立双方的矛盾时刻处于白热化之中。在革命的发展趋势上,法国大革命经历了三个依次深入的发展阶段,相当深刻地消除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社会根基,使这一革命中的矛盾与斗争呈现不断激化的态势。这场革命所追求的政治目标没有递进的阶段性,大多表现为一步到位,如全部废除封建义务、从封建君主专制一步转变为民主共和制、在资产阶级内部掌权的阶层上看,迅速从较为稳健保守的大资产阶级掌权过渡到相当激进的小资产阶级掌权,掌权的资产阶级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很快就从有利于资产阶级上层转变为平民化色彩很浓的政策取向。这样一些特点,使法国大革命

74、中的反抗力特别顽固,同时也就使这场革命显得格外艰巨。3法国大革命中执政的各派4.理解拿破仑取得政权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并评价他的功过(1)必然性:1799年,法国的督政府软弱无能,对内无法解决经济问题,社会动荡,对外无法抗拒欧洲一些国家的武装干涉和入侵;法国大资产阶级需要强有力的政权稳定秩序,巩固统治。拿破仑以其军事威望,加上银行家、商人、军队的支持,夺取了法国政权这是必然性。(2)偶然性:拿破仑夺取政权,是时势造成的,即当时的法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人来维护他们的统治,假使不曾有他这个人,他的角色也会由另外一个人来扮演。从这个角度看,拿破仑夺取政权算是一种偶然。(3)拿破仑的功绩与过失功绩:颁布民法

75、典等法典,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法制体系,拿破仑法典有利于打击封建复辟势力,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秩序和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外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并把革命的思想带到了法军所到之处,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过失:拿破仑后期进行的战争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的独立,掠夺了各国人民,招致了人民的反抗。拿破仑统治后期,开始向旧制度妥协,向封建王朝看齐。这种政治上的反动是对大革命基本原则的公然践踏,促成了帝国危机的进一步加深。5如何评价七月王朝的统治?(1)积极意义:结束了复辟的波旁王朝的反攻倒算,增加了选民人数,进一步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的发展;结束了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半个多世纪的斗争,封建地主

76、阶级从此退出了历史政治舞台,资产阶级专政建立起来,此后未再出现复辟。(2)局限性:对财产的限制较大,其民主权的扩大只限于中上层资产阶级,实际上,七月王朝是一个赤裸裸的大资产阶级政权。6分析路易波拿巴能够攫取法国政权的原因、法兰西第二帝国的评价(1)原因:法国当时政局混乱,人民对政治家失去信任,渴望有人带来稳定的秩序。人们特别是农民怀念拿破仑,进而支持波拿巴。这是路易波拿巴最大的政治优势。路易波拿巴利用了选举制度的不完善。(2)评价:进步性:第二帝国是适应法国社会的要求而出现在法国历史舞台上的。第二帝国时期,整个欧洲资产阶级仍处于上升阶段。法国在此时期完成了工业革命,经济获得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

77、度在政治革命后,终于在经济上最终确立。帝国政治体制也逐渐自由主义化,以适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帝国末期,基本上恢复了资产阶级议会制。它获得了欧洲大陆的优势,促使欧洲各国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反动性:它取代了共和制,打击共和派,实行专制独裁,并最终使法国在普法战争中遭到失败。7法国帝制与共和制斗争的实质法国大革命中政体变化频繁:封建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帝制共和制帝制共和制。其中,帝制与共和制的斗争反映了传统力量与民主力量的斗争,但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封建力量与资本主义力量的斗争。波旁王朝被推翻后,无论是共和制还是帝制都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其斗争也是资产阶级内部就何种政体的斗争。一、选择题11789年7

78、月14日,法国巴黎人民攻克了巴士底监狱,释放监狱的全部犯人(四名造假贩子,两名精神病人和一位性行为不检的伯爵),取得初步胜利。这一天后来成为了法国国庆日。法国为什么把攻占巴士底监狱作为法国大革命的标志性的纪念意义的日子()A因为攻占巴士底监狱意味着君主立宪制正式建立起来B巴士底监狱象征封建统治,攻克它标志封建专制统治的崩溃C攻克巴士底监狱,之前颁布的人权宣言的民主原则就能顺利施行D攻克巴士底监狱,使法兰西共和政体建立起来B【解析】选B。A项不正确,君主立宪制最早建立是以1791年宪法颁布为标志,不是以攻占巴士底监狱为标志;D错误,可排除;C项也不正确,人权宣言是在攻占巴士底狱后颁布。2在法国大

79、革命的过程中,把路易十六(封建国王)、丹东、罗伯斯庇尔(雅各宾派)送上断头台的人是同一个人:刽子手夏尔桑松。“热月政变”中罗伯斯庇尔等人被当作敌人处死的根本原因是()A雅各宾派不能扭转国内外紧张局势B雅各宾派的恐怖政策打破了资本主义要求稳定秩序的局面C雅各宾派已经与路易十六同流合污,成为封建势力的象征D雅各宾派没有保障人民的利益,全面违背了人权宣言的基本原则B【解析】选B。A不正确,雅各宾派采取了一系列激进措施,扭转了国内外紧张局势;C不正确,雅各宾派代表资产阶级民主派,是与封建势力进行斗争;D也不正确,雅各宾派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的利益,也是保护大革命的成果,并未完全违背人权宣言的原则。雅各

80、宾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其恐怖政策,使资产阶级不能建立正常的政治和经济秩序。31804年3月21日是法国人忧喜交加的日子:刚刚颁布的拿破仑法典规定了法国人享有的民事权利,但已婚妇女仍未享有公民权。对这部法典比较确切的评价是()A进步意义大于缺陷B歧视妇女一无可取C因有局限无法实行D长久实行没有改变A【解析】选A。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B项过于绝对,排除B项,C、D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C、D两项。4英国革命中出现了克伦威尔任护国主的军事独裁统治,法国大革命后出现了拿破仑称帝。这主要是由于()A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B资产阶级民主发展不充分C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的需要D防止封建王朝复辟的需要【解析】选C。

81、两者的出现都维护了革命成果,稳定资本主义统治。B项迷惑性极大,资产阶级民主发展不充分可以认为是原因,但不是主要的,更多地应理解为:两个类似现象的出现,表明了资产阶级民主发展还不充分。C5有人把“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甚至预言其必将步第一、第二共和国的后尘,会很快夭折。但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却不断巩固,成为法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共和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长寿”的根本原因是()A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为共和制作了法律保障B共和派经过极其艰苦的斗争,将政府的关键职位掌握在自己手中C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作用D君主派因内讧,力量遭到

82、削弱C【解析】选C。1875年初,法国国民议会仅以一票的多数通过了宪法修正案,确立了共和制。政治体制的稳定,根本原因是其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进一步发展,故选C。A项是政治上的原因,B项是直接原因,D项是外部原因。均不是决定性的原因。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有学者说:“若就经济维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工业革命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维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毋庸置疑,法国人有足够多的理由为法兰西文化当年的辉煌感到自豪。世界各国的人民在提及法兰西文化时,不仅是油然的生敬,而且还每每心存感激。”吕一民著法国通史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材料二:1814年

83、4月6日,拿破仑违心地签署退位诏书的那天,法国元老院在反法同盟的授意下,通过新宪法,宣布法国为世袭君主制。波旁王朝的百合花旗又在巴黎上空飘扬起来。路易十八力图恢复把“王位和祭坛”作为社会结构主要骨架的“神权政治”,并丧心病狂地反攻倒算。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王朝始则有拿破仑的“百日崛起”;终则在“光荣的三日”中彻底崩溃。然而,当“百万富翁”从政坛顶峰走下来时,“普瓦提埃委员会”却出乎意料地选中了曾被长期囚禁在索姆河畔昂堡大学的“蠢货”(梯也尔语)。直到在战火之中才诞生了一个姗姗来迟的“早产儿”,经过了5年的争吵,“早产儿”才领到真正属于它的“准生证”。终于,尘埃落定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

84、,指出从18世纪以来法兰西在思想史上为人类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除此之外,法国在政治现代化的进程中,为人类留下了哪些最有影响的贡献?(2)根据材料一,你认为中国人民在提及法兰西思想文化时,“不仅是油然的生敬,而且还每每心存感激”吗?为什么?(3)材料二中,“波旁王朝的百合花旗又在巴黎上空飘扬起来”是怎么一回事?而后来“光荣的三日”又是怎么一回事?怎么解释“百万富翁从政坛顶峰走下来”和被梯也尔称为“蠢货”的其人其事?(4)如何理解“姗姗来迟的早产儿”和“经过了5年的争吵,早产儿才领到真正属于它的准生证,终于,尘埃落定了”?请用一个比较恰当的主题描绘上述结果。【解析】第(1)问,审时间(18世纪以来

85、)、审关键词(精神财富、政治现代化的贡献),注意有两小问,然后回忆教材有关内容,就可以答出了。第(2)问“油然的生敬”是因为它也指导了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运动。第(3)问联系所学知识,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第(4)问,在法国,保皇派势力还很大,共和政体确立是非常艰难的。【参考答案】(1)精神财富:启蒙思想,空想社会主义,巴黎公社原则。政治现代化的贡献:人权宣言阐明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和民主法制基本原则;拿破仑民法典成为欧美资产阶级制定法典的蓝本;1875年宪法为其他国家的政治体制提供了借鉴。(2)是的。因为近代中国戊戌变法运动,民主革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就直接受到其影响。(3)原因:波旁王朝复辟。

86、“光荣的三日”:法国推翻复辟王朝,建立“七月王朝”。法国工业革命进展,1848年二月革命胜利,七月王朝被推翻。(4)理解:1852年拿破仑三世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1870年巴黎人民起义,推翻了第二帝国,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但直到1875年共和国才得到巩固。主题: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法国,革命后的新国家尚未定型,拿破仑给了它一整套行政机构,这显然是大师的杰作拿破仑个人的影响诚然是可观的,但是只有顺应当时正在推进欧洲文明的那些潮流,他的影响才能起作用。勒费弗尔拿破仑时代材料二:法国大革命的几次战争起初是民族战争,而且也确实是这样的战争。这些战争都是革命的:保卫伟大的革

87、命,反对反革命君主国联盟,但是,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已形成的、大的、有生命力的民族国家的时候,法国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而这种帝国主义战争又反过来引起了反对拿破仑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列宁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请回答:(1)材料一中“正在推进欧洲文明的那些潮流”指的是什么?拿破仑顺应这股潮流的措施有哪些?(2)材料二中列宁为什么否定拿破仑并把他所进行的战争称为“帝国主义战争”?【参考答案】(1)潮流:民主政治取代君主专制。措施:加强中央集权;进行财政改革;颁布民法典。(2)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奴役了各国人民,具有侵略性质,导致各国人民的反抗。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维克多

88、雨果在九三年这部英雄史诗般的作品中大篇幅地描写和歌颂了国民公会:“它从革命中脱颖而出的同时,也创造着文明。它是一座熔炉,一座冶炼的熔炉。这座熔炉里虽然翻滚着恐怖,但也酝酿着进步。”材料二:法国代议制发展完善的简要进程:摘自欧洲近现代历史上宪政民主政制的生成、建构与演进材料三:1726年,孟德斯鸠在欧洲各地进行了为期3年的旅游。尤其在英国18个月的考察,对孟德斯鸠的思想影响甚大。1748年,孟德斯鸠出版了他的最重要的著作论法的精神。摘自欧洲近现代历史上宪政民主政制的生成、建构与演进材料四:(拿破仑)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

89、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法典用简明有力的法律语言,对刚诞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了有利于资产阶级所有制的规定。革命以来资产阶级所取得的主要革命成果,启蒙思想家的基本观点以及革命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社会立法及其理论原理都鲜明地体现在法典上了。李元明拿破仑评传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国民公会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为什么说国民公会“脱颖而出的同时,也创造着文明”?(2)根据材料二,分析法国代议制在发展进程中有什么特点?(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两国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共同原因。(4)结合材料四,拿破仑是如何评价他自己的?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对其评价进行

90、分析说明。【解析】第(1)问,联系法国大革命的背景,不难得出国民公会的产生;第二小问要考虑国民公会本身的价值,同时也要考虑它的作用(如它颁布的措施)。第(2)问,要结合材料提炼出特点。第(3)问,要根据材料的背景提炼出材料所含的信息,此外还有一个条件“结合所学”,即要求从所学中弥补材料中信息不足的部分,方法即联系经济、思想、政治等方面。第(4)问是人物评价,从材料中找出拿破仑对自己的评价。【参考答案】(1)情况:1792年,巴黎人民发动起义,推翻王权之后,国民公会举行第一次会议。原因:它是普选产生的,是对专制的否定,是民主得到发展的体现;国民公会通过废除君主制的决定;宣布法兰西为共和国等。(2

91、)特点:伴随不断的革命历程,政权不断更替;共和派与君主派反复较量,共和制的道路曲折艰难。(3)原因:经济: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政治:人民群众的斗争;思想:启蒙运动的推动。(4)评价:他认为他最大的功绩是制定了法兰西民法典。说明:拿破仑民法典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保护了资产阶级所有制;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基本观点和大革命的社会立法主张。9阅读下列材料:反映1830年七月革命的自由引导人民是德拉克洛瓦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之一。画中高举三色旗的象征自由神的妇女形象在这里突出地体现了浪漫主义特征。她健康、有力、坚决、美丽而朴素,正领导着工人、知识分子的革命

92、队伍奋勇前进。强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戏剧性效果,与丰富而炽烈的色彩和充满着动力的构图形成了一种强烈、紧张、激昂的气氛,使得这幅画具有生动活跃的激动人心的力量。1831年5月1日,这幅作品在巴黎展出时,引起轰动。德国诗人海涅为此画写了赞美诗。1831年,这幅画被法国政府收购,在卢森堡宫展出了数月即被收起,官方的理由是“太革命了”。后因时局变化,作品被还给了画家本人。17年后的1848年,法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法国人民要求把此画重新在卢森堡宫展览。同年6月,巴黎工人起义,此画又被政府摘下,理由是具有煽动性,直到1874年才被送入卢浮宫。德拉克洛瓦的这幅作品有着鲜明的时代性,而这幅作品的境遇则直接反映了这

93、一历史阶段法国政局的巨大动荡。请回答:(1)1830年七月革命的对象是谁?这次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2)1831年这幅作品以“太革命了”为由被收起并归还作者。官方“太革命了”的理由反映了当时法国的什么现象?(3)1848年二月革命中,法国人民为什么要求把此画重新在卢森堡宫展览?这次革命的结果如何?(4)为什么这幅作品直到1874年才被再度展出?从1874年起自由引导人民在卢浮宫永久展出反映了法国政局的什么变化?这一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解析】第(1)问联系教材;第(2)问要从阶级分析方法入手;第(3)问强调人民的愿望。第(4)问从法国的政局变化中找出规律,第二小问联系课本知识即可。【参考答案

94、】(1)对象:波旁王朝。原因:波旁王朝复辟后逐步强化封建专制君主制;保王党分子的反攻倒算和倒行逆施。(2)现象:七月王朝代表资产阶级金融贵族的利益,不仅广大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被剥夺了参政权,而且日益壮大的工商业资产阶级也被排斥在政权之外,这引起了他们的极大不满。(3)原因:这反映了法国人民推翻君主制政体、实现民主自由的要求。结果:二月革命后,在革命群众的强大压力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并通过了第二共和国宪法。(4)原因:第二共和国建立后,人民的愿望并没有得到实现。到1852年,第二帝国取代了第二共和国,直到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后帝制才再度被推翻,自由引导人民得以重新展出。变化:自由引导

95、人民的永久展出反映出共和制度在法国的最终确立。影响:共和制度的确立,标志着法国人民反封建斗争任务的完成,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1联系史实宏观掌握中国近代民主与专制的斗争产生的社会背景,理解中国近代由被动学习西方到主动学习西方的历程。2归纳近代中国各阶层争取民主、反对专制的斗争和维护共和的努力的史实,从中理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把向西方学习与救亡图存的史实联系起来的特点。3比较中国近代不同派别政治主张对中国民主化进程的影响,理解中国近代在选择不同的民主政治制度的差异。4掌握中国人民在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争取民主的斗争的相关史实,理解中国共产党

96、在推进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5重点理解辛亥革命的史实: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创办革命团体,发动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为捍卫民主共和,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反对张勋复辟和维护“约法”的护法运动。6抗战胜利前后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普选制等民主实践;全国人民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开展的斗争;抗战胜利后围绕战争与和平、独裁与民主的斗争。7史观渗透:革命史观:以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为基本原理,以革命者的视角来分析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史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文明史观

97、:中国近代的政治文明是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以文明史观看待社会进程的人和事。8方法指津:复习近代中国民主思想进程应注意:一是从纵向联系的角度,理顺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及其实践的史实,突出君主立宪制度(戊戌变法)、民主共和体制(辛亥革命)、捍卫共和的斗争、中共的民主思想及实践。二是要从理论角度分析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建设在中国行不通的原因。三是要联系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的确立过程和内容特点,比较分析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的特点。19世纪7080年代,早期维新派主张学习君主立宪制。1895年,康有为领导“公车上书”把维新思想宣传推向全国性政治运动。1905年,孙中山领导全国性统一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并

98、形成三民主义思想体系。1911年,武昌起义。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宣告成立。1913年,袁世凯杀害宋教仁,并进行“善后大借款”,革命党人逐渐认清袁世凯面目,被迫应对袁世凯的军事进攻,这就是二次革命。1915年,蔡锷在云南发动护国运动。1917年,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掀起护法运动,1918年失败。1927年,宁汉合流,建立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1936年,国民党政府用宪法形式确立国民党的独裁统治。1940年,毛泽东起草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正式提出“三三制”原则。1941年,国民党发动皖南事变,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推动民主力量的发展。1945年,中共召开

99、第七次代表大会,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解决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1945年8月,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是人民民主力量的胜利。1946年,国民党召开其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制定中华民国宪法,蒋介石政府陷入孤立。蒋政府还制造一系列镇压民主运动的暴行。1948年,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香港重建总部。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9月,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课程标准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1)了解19世纪后半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基本主张,认识当时中国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反应。(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关于民主的主要论述,比较其观点的异同。(3)

100、说出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斗争的史实,认识中国近代史上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历史进步性和艰巨性。(4)了解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争取民主斗争的史实,认识其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意义。2高考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1)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2)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3)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独载统治的斗争。3高考真题【例1】(2011全国新课标)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予之定名中华民国者,盖欲于革命之际,在破坏时则行军政,在建设时则行训政。所谓训政者,即训练清朝之遗民而成为民国之主人翁,以行此直接民权也。有训政为过渡时期,

101、则人民无程度不足之忧也。”“除宪法上规定五权分立外,最重要的就是县治,行使直接民权。”摘编自孙中山全集材料二 1928年10月3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会议通过训政纲领,内容包括:“依照总理建国大纲所定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政权,应训练国民逐渐行使,以立宪政之基础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付托于国民政府总揽而执行之,以立宪政时期民选政府之基础。”摘编自中华民国法规辑要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英美宪政思想的异同。(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孙中山的训政思想与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解析】考查材料概括运用和比较分析能力。要注

102、意:孙中山制定的民主直接源于欧美资产阶级民主,其主要原则是一致的;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实质是一党专制独裁,违背了孙中山民主思想。【参考答案】(1)同:反对专制;主权在民;权力制衡。异:英美为三权分立,孙中山主张“五权分立”(五权宪法);孙中山强调直接民权,分阶段实现宪政。(2)简评:孙中山训政思想的实质是主权在民,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政治状况,其目标是实现直接民权;国民党长期施行“训政”,其实质是独裁统治,违背了孙中山的训政思想。【例2】(2011福建)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自无不变者其用人议政,仍操之自上,则两得之矣吾今开

103、国会,尚非其时也。康有为日本变政考材料二:谭嗣同认为:“中国所以不可为者,由上权太重,民权尽失”;主张“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他称赞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学说,认为“法人之学问,冠绝地球,故能倡民主之义”。白寿彝中国通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宪政方面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康有为和谭嗣同在中国宪政改革方面观点的异同。【参考答案】(1)主要思想:民智未开,宜保君权,自上而下变法,强调开国会时机不成熟。背景:19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受西方近代政治学说影响,产生变法救国的思想。(2)同:倡

104、导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异:康有为主张渐进改革;谭嗣同提出废君权、倡民权的激进主张。【例3】(2010海南)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各项参政员候选人推出后报告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资格审议会置委员九人。其人选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指定。国民参政会有听取政府施政拒告暨向政府提出询问案之权。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1938年4月)材料二:毛泽东等人发表对国民参政会的意见称:“虽然在其产生的方法上,在其职权的规定上,国民参政会还不是尽如人意的全权的人民代表机关;但是,并不因此而失掉国民参政会在今天的作用与意义共产党人除继续努力于促进普选的、全权的人民代表机关在将来得以建立外,将以最

105、积极、最热忱、最诚挚的态度去参加国民参政会的工作。”摘编自新华日报1938年7月5日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国共两党在国民参政会问题上的不同主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民参政会的历史作用。【参考答案】(1)国民党:代表由国民党最终确定,国民参政会为咨询机构。共产党:要求建立普选的、全权的人民代表机关。(2)建立了参政议政的机制;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有利于大后方民主运动的发展。【例4】(2011海南)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且瑞士为行使直接民权底国家,法国则为间接民权国家。全世界中行使直接底民权,以瑞士为第一,民权发达已臻极则,国内底政治及民族底结合与美国

106、大致相同,真是我们一极好底先例我们抱三民主义的革命党,又与各国的革命党不同查美国既离英国独立,完全是为民权主义,不是民族主义。法国大革命却又是抱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的。他们两国的民权革命业已成功,但法国的民生主义却是失败,所以他们两国目前完全是要讲民生主义了。美、法底民族、民权两个主义可称成功,而社会问题没有解决,亦就在此伏着个革命底导火线。回头再看我们中国底现状,又是一个什么样子?我们党人革命数十年,只可说达到半个民族主义。他人底民族、民权均达目的,我们则尚须在民族主义上做功夫,这个即是与美、法不同之点。又如俄国底劳农政府,或曰苏维埃政府,乃注重民生主义,而无民族主义的意味;至民权一层,乃其附

107、属品而已。此亦与吾人不同。孙中山三民主义大旨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孙中山对美、法民主政治的看法及其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借鉴。(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民族主义、民生主义的关系。【参考答案】(1)看法:认为美国接近直接民权,法国实行的是间接民权,实现民权均不彻底。借鉴:采用主权在民、权力制衡等原则;提倡直接民权和五权宪法。(2)民权主义与民族主义、民生主义密不可分;不推翻国内民族压迫和帝国主义,民权问题就无从谈起;不节制资本、解决贫富悬殊问题,民权问题也不能真正解决。【知识梳理】【重难突破】1关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问题(1)面对西方文明对华在军事

108、、经济两大方向的进攻,传统中国社会中最早做出反应的是知识分子。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民主思想和民主政体的评价是被动的评价,在1840年前后,中国知识界和政界的评价更多地是带有感情色彩的政治判断,而不是文化和思想上冷静地思考与鉴别。(2)在强大的“爱国”还是“卖国”的政治氛围中,最早做出反应的中国知识分子不可能冷静、理性地分析西方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制度的利弊短长,误以为中国的失败只是技术上的劣势,而不是封建专制制度对民主政治制度上的劣势,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他们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和原则。即西方的民主思想、政治制度不在中国学习之列,而西方民主思想和政治制度变革之后所产生的技术优势却可

109、以作为当时中国的学习内容。其实质是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强化封建制度,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3)“中体西用”的思想继承了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并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使之更趋系统化、纲领化,但是这一思想中的“中学”与“西学”的深入理解和运用,加之把西学的“用”嫁接到中学的“体”上。看不到西方技术、经济与军事优势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根源,死抱封建专制的传统体制,拒绝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不切实际地以为只要学习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就可以用封建专制的政治体制同西方列强对抗到底,并能取得最终的胜利。这种思想和主张在当时的清政府看来,无疑是爱国的,但从世界发展潮流

110、来看则是落后、迂腐的,而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看,也很难说它是爱国的。不但削弱了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也直接决定了在此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洋务运动30多年“欲富而不强”的悲剧性结局。19世纪末,它还与触及封建制度“体”“本”的更具现代意义的维新变法思想发生了不可避免的抵触,最终为维新变法思想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他所起到的承上启下和推进中国现代化的作用是不容抹煞的,因而不能简单地对他予以否定。2三民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其评价、辛亥革命的意义(1)必然性问题:鸦片战争后亡国灭种的危局下,许多仁人志士提出各种变法救国的主张,都以失败而告终,历史使他认识到不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根本不可能抵

111、御侵略、挽救危机。甲午中日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他们要求推翻封建主义的压迫,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20世纪初,中国民族危机加深。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成了洋人的朝廷,进一步走向反动。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20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想成了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以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为武器,宣扬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思想。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形成,革命的行为需要革命的理论指导。(2)三民主义的评价:进步性: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

112、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在一定时期内,它成为中国革命党人战斗的口号和团结的旗帜,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孙中山按照三民主义思想,领导制定并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局限性:三民主义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口号,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地完成民主革命任务。(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冲击了几千年

113、的陈规陋俗,推动了平等、自由、解放意识。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影响了亚洲革命和表现了亚洲的觉醒。开始了比较完整意义上的反帝反封民族民主革命,它是中国20世纪三次巨变之一。3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强国之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具有广泛性。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外国的侵略对中国各个阶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使得近代前期的主要社会阶级,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中的许多政治派别都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活动。(2)具有主题性,即具有普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特点(只有义和团例外)。这是因为外国的侵略不仅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也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从闭关锁国和妄

114、自尊大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看到了西方先进与中国落后的现实。(3)具有层次性。在学习西方的内容上具有不同的层次:从学技术到经济政治、从仿效立宪到主张共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造成这一特点的原因不仅在于时间上的差异和对西方认识上的差异,更重要的是阶级地位的差异。(4)具有继承性。前后提出的各种救国方案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既有量变,又有质的飞跃。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中体西用”,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在维护封建统治这一立场上没变,因而是量变。而到早期维新派、康梁维新派出现时,他们一方面继承了洋务派学习西方技术的思想,又发展为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这就是质的飞跃,他们不是要维护封建制度

115、,而是反对封建制度。(5)具有曲折性。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都未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反映了探索的曲折性。一方面是由于各阶级的局限性,另一方面由于反动势力的强大也是失败的客观原因。4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在反封建和学习西方问题上的侧重点及实践与结果(1)侧重点:维新派:侧重于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学习西方,兴民权,设议会,设国会,走君主立宪的道路。革命派:反对封建统治,主张走西方的民主共和国的道路。维新变法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两个主要内容。两者尽管在政体、实现资本主义的方式等方面存在重大差异,但本质上是一致的。(2)实践及结果:维新派掀起维新

116、变法运动,依靠光绪皇帝实行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但君主立宪制问题在变法诏令中并没有涉及。由于资产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最终失败。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君主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但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民主共和国方案也未真正实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未改变。(3)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演变经历了由改良到革命,由君主立宪制到民主共和制,由保留清政府到推翻清政府的过程。其演变动力是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其中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根本动力。从来源上看,都来源于西方,是向西方学习的结果。从目的上看,都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从影响上看,都推

117、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都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从根源上看,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5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1)1940年3月,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实行普选制。“三三制”政权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三三制”政权团结了各抗日阶级、阶层,争取了中间力量,孤立了顽固势力,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确定了坚决避免内战,建设民主国家的原则。重庆谈判的主要成果是迫使国民政府承认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这样,再要发动内战者,就在政治上陷于被动了。(3)1946年1月,召开政

118、治协商会议。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协议,又一次确立了和平建国纲领,有利于实施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政协决议在许多方面反映了人民的和民主党派的意愿,冲破了蒋介石的独裁统治。(4)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在北平召开。大会的主要议题是讨论新中国的成立问题。会议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还规定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政策的总原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5)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建立,使中国历史进入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6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和

11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比较(1)相同点:都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愿望,有利于实现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都采取多党派平等协商的方式。都商讨建国、军政的重大问题。(2)不同点:背景不同:前者是在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坚持内战独裁,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背景下召开的;后者是在国民党统治被推翻的背景下召开的。范围不同:前者包括国民党、共产党等五大党派代表组成;后者由共产党组织领导,包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等,范围较前者广泛得多。内容不同:前者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等内容,设想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后者通过了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结果不同:前者由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并挑起

120、内战;后者标志着初步建立了中共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7中国人民争取民主权利斗争的意义(1)沉重打击并推翻了国民政府的专制独裁统治,为我国的政治民主化建设扫清了道路。(2)在这场斗争中,中国共产党进一步确立了在中国革命和政治民主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为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的确立创造了条件。(3)社会各阶层人民积极投身于反对专制独裁、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中,使民主自由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群众基础。(4)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的民主政治制度,为新中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一、选择题1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取在“中体”中借用西学“移花接木”法,给皇

121、帝讲“心当变法”的道理。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A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政治学说B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价值的外衣C将西方的政治理论和实践中国化D用儒家的经典解释西方的政治学说D【解析】A项错误,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并非改造儒家学说,更非在儒学基础上吸取西方政治学说,而是利用儒学达到宣传变法的目的。B项是错误的,康有为的目的在于变法,并非是披传统文化的外衣。C项也是错误的,与题目中的信息不符。D才是正确的,康有为“移花接木”主要在于宣传西方思想,宣传变法。2商标往往能反映特定时代的某些历史事件。下面这枚商标主要反映的是()A洋务思潮B维新思潮C民主科学思潮D

122、民主共和思潮B【解析】图片中的文字有“宪政大全”等字眼,反映了君主立宪制度层面的变化,选择B。3国民党违背民意,发动内战,实行独裁统治,遭到全国人民的一致反对,失去民心,最终抵挡不住历史的潮流而垮台。下列标志国民政府由发展走向灭亡的事件是()【解析】A项三大战役胜利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B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准备成立新中国。C项解放南京标志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灭亡。C4蒋介石说要“建国”,今后就是建什么国的斗争,是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呢,还是建立一个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这将是一场很复杂的斗争据材料指出蒋介石说要“建国”,是在哪个时期

123、提出的()A北伐战争胜利后B抗日战争胜利后C人民解放战争即将胜利时期D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解析】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华民族第一次反帝的完全胜利,随后要建立怎样的国家是国共双方都要考虑的,共产党希望胜利后建立联合政府,国民党则希望继续一党专政。B5美国记者斯诺在1936年和1939年先后两次长期访问陕北根据地和延安以后写道:我看到毛泽东住在简陋的窑洞里,穿的是打了补丁的衣服,吃的是小米饭和辣椒土豆丝;彭德怀穿的背心是用缴获敌人的降落伞做的;林伯渠的耳朵上用线绳系着断了一只腿的眼镜斯诺称赞“只见公仆不见官”。这种执政风格是建立在哪种民主制度的基础上的()A三三制B人民代表大会制C民族区域自治制D政协制度

124、A【解析】用排除方法不难得出答案。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孟氏之所谓法,治国之经制也。其立也虽不必参用民权,顾既立之余,则上下所为皆有所束。若夫督责书所谓法者,直刑而已矣。所以驱迫束缚其民而国君则超乎法之上,可以意用法易法而不为法所拘。夫如是,虽有法亦适成专制而已。严复法意案语材料二:夫人类之力求进步,固也,而颠阶瞀乱,乃即在此为进之时。其进弥骤,其途弥险。新者未得,旧者已亡。怅怅无归,将以灭绝。是故明者慎之。其立事也,如不得已,乃先之以导其机,必忍焉以须其熟。噫!此轻迅剽疾者之所以无当于变法,而吾国之所待命者归于知进退存亡之圣人也。严复政治讲义请回答:(1)归纳材料一、二中严复的

125、主要观点。(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析严复对革命的认识。【参考答案】(1)法制应与民权相结合;变法(或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途径。(2)态度:否定革命。原因:19世纪末中华民族危机深重;清政府还有一定的权威;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严复受到社会进化论的影响;维新派强调社会的渐变。影响:为戊戌变法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舆论准备。(应从严复对革命的态度、形成此态度的原因、影响等方面组织答案)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鸦片战争并没有促使中国人惊醒,中国人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落后。他们拒不承认中国人在军事上的劣势和政治上的衰退,这样他们便让自己继续沉睡了二十年。只有少数一些特别警觉的人认识到需要了解西方,这样

126、,对西方的研究可说是踏出了一小步。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二:但中国人认真对民族战争背后的内容做出反应,并相应形成一种社会思潮而波及各个阶层,则无疑开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三:中国积弱,非一日矣!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近之辱国丧师,翦藩压境,堂堂华夏不齿于邻邦,文物冠裳被轻于异族。有志之士,能无抚膺!夫以四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庸奴误国,荼毒苍生,一蹶不兴,如斯之极用特集会众以兴中,协贤豪而共济,抒此时艰,奠我中夏。仰诸同志,盍自勉旃!谨定规条,胪列如下: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盖我中华受

127、外国欺凌,已非一日。皆由内外隔绝,上下之情罔通,国体抑损而不知,子民受制而无告。苦厄日深,为害何极!兹特联络中外华人,创兴是会,以申民志而扶国宗。孙中山檀香山兴中会章程(1894年)材料四:2011年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凤凰网关于“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问卷调查统计图凤凰网(2010.11.19)请回答:(1)材料一中“少数一些特别警觉的人”指什么人?他们对西方的研究踏出的一小步在中国形成了什么思潮?(2)材料二中开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的社会思潮指什么派别提出的什么思潮?结合史实说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人如何“认真对民族战争背后的内容做出反应”。有何影响?(3)概括材料三中孙

128、中山的主要观点,并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提出该观点的原因。(4)据材料四,分析广州和武汉的得票为何遥遥领先?如果请你再增添一个城市作为备选项,你会选择哪座城市?阐述你的理由。【解析】第(1)问从“鸦片战争”这一信息可以带出答题依据;第(2)问从“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信息找到突破口;第(3)问从材料中提炼,再结合课本知识联系,不难得出“原因”。第(4)问结合革命派的主要活动即可。【参考答案】(1)少数人: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抵抗派。思潮:西学东渐或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2)派别:洋务派。思潮:“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反应: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开设学堂,翻译西

129、书,派留学生出洋学习。影响:促进西学新知识的传播和社会观念的变革,使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3)观点:统治者守旧和下层蒙昧导致中国积弱;满清政府贻误国家,荼毒百姓,一蹶不振到极点;为了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设立兴中会。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深;清政府的统治日益腐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不断高涨;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戊戌变法的失败表明改良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4)广州: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领袖孙中山的故乡。武汉: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所在地。备选城市(任答一):东京,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地点。檀香山,兴中会的成立地点。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民主”作为现代文

130、明的一种具有普遍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中国人接受和传播“民主”,最初也是把它与“君主”掺和在一起,视为“君民共主”,甚至“为民作主”。世界文明史材料二: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冯桂芬校邠庐抗议材料三: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1903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的演说材料四:民国初年中国的政治发展其实应视为近现代中国史上的第一次民主转型。下图记录了18331915年“民主”“共和”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的频率。真假共和1912年中国宪政实验的台前幕后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二,指出中国近代早期对“民主”理解的特点。产生这一特点的原因有

131、哪些?(2)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所反映的思想的进步性表现在哪里?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3)据材料一指出,18951913年“民主”“共和”字眼出现的频率呈现什么趋势?当时导致这一趋势出现的重大政治事件有哪些?(4)分析近代中国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失败的原因。【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第(1)问特点从材料二中体现的较为明显:中体西用。原因主要从社会经济发展因素、民主思想的传播状况、封建思想的影响等角度分析。第(2)问进步性的体现要准确比较两个材料得出正确的结论:倾覆满洲政府,建立民国,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变化的原因主要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民主思想的进一步传

132、播等方面归结。第(3)问从图片中理解;第(4)问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一般可从“政治、经济、思想”几个方面入手。【参考答案】(1)特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原因:封建君主专制思想根深蒂固;对西方民主思想缺乏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2)进步性:明确提出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原因: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思想家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3)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事件: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4)原因:经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薄弱;政治:专制主义传统深厚;文化:教育水平低下,民主意识淡薄。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方文

133、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中写道:“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约法还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一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我们推倒清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

134、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说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孙中山在东赢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材料三:我现在不怕国民党用暴力夺取政权,就怕他们以合法手段取得政权,把我摆在无权无勇的位置上。袁世凯材料四:1913年国会主要党派构成统计表材料五:1949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务院领导人构成表(单位:人)请回答:(1)材料一中辛亥革命是如何将“大树”砍断的?何以见得“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2)结合材料二,指出为维护民主、反对专制,这部法律文献作出了哪些主要规定?并就其实践效果举例说明。你是怎样理解孙中山演说中的“民族革命”?为此他做了怎样的努力?(3

135、)根据材料三的图片分析,袁世凯用什么手段解决了他的“就怕”?解决了“就怕”,袁世凯下一步干了些什么?(4)根据材料四,简述民国初年政党政治活跃的原因。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一方面打着和平建国,还政于民的旗号,但另一方面走更加坚持独裁,不断镇压民主运动,请列举三例国民党镇压民主运动的暴行。(5)抗战胜利后,中共为争取民主斗争的努力有哪些(举3例即可)?(6)根据材料五,概括中央人民政府的构成特点。概括说明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的特点。【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民主政治进程的相关问题。第(2)问理解实质就是“民族主义”的含义,努力从其实践活动中归结。【参考答案】(1)“砍断大树”: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

136、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萌发:袁世凯复辟帝制,建立北洋军阀的统治。(2)规定: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举例: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不断遭到破坏,没有起到维护民主,反对专制的作用。理解:民族革命就是推翻满清政府。努力:成立革命团体,发动武装起义,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3)解决:用政治流氓的暗杀手段刺杀了宋教仁。下一步: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实行帝制复辟。(4)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族资产阶级希望通过议会限制袁世凯。国民党镇压的民主运动:“一二一血案”“下关惨案”“李闻血案”等等。(5)中共的努力:重庆谈判,中共与国民党签订双十协定。1946年中共参与政治协商会议,使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和平民主的政治协议。中共、各民主党派等反对国民党制定的中华民国宪法。中共领导下,国统区掀起一系列人民民主运动。中共领导人民取得人民解放战争胜利,推翻国民政府。1949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6)人民政府构成特点: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多党合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体现人民民主原则。民主化进程的特点:由君主立宪到实现民主共和;民主与专制斗争激烈;民主化进程曲折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