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限时70分钟)导读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我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边塞征战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边塞征战诗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最能体现国运盛衰的作品。题组一山水田园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湖亭望水白居易久雨南湖涨,新晴北客注过。日沉红有影,风定绿无波。岸没闾阎少,滩平船舫多。可怜心赏
2、处,其奈独游何。【注】北客:北方来的人,诗人自指。(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交代诗人游湖的情境,下了很久的雨,湖水涨了起来,刚刚放晴,北客南来。B颈联写湖水淹没原先的湖岸,人家稀少;沙滩平整,聚集了许多船舫,呈现水乡特色。C尾联借景抒情,诗人借傍晚独自游览南湖时所见之景,抒发了惬意悠闲的感受。D全诗抓住“湖涨”“新晴”的特点,描写南湖傍晚的景色,展现出浩渺壮阔的景观。CC项,“借景抒情”错,尾联并没有写景,借景抒情说法欠妥:“其奈独游何”抒发的是诗人空寂落寞的感受。(2)诗的颔联在表达上富有特色,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答案本诗颔联描绘了傍晚时分南湖上的景色
3、。时值傍晚,夕阳西坠,似乎沉入湖中,但却留下了满天红色的光影,这时湖风停息了下来,澄碧的湖面一片平静,浩阔而晶莹。颔联用颜色映衬,前句写日落后的红霞,后句写湖上的绿波,在夕阳与湖水之间,红光留影,碧水映照,形象逼真,“红”与“绿”相对,色彩明丽,极有画面感,细致恰切。颔联动静结合,前句写夕阳西坠似乎沉入湖中,有一个大大的影子,动感十足;后句写湖面因无风而泛不起半点涟漪,是静态描绘,体现了湖面平滑晶莹的特点。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贯休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如家禽。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
4、西坡瓜豆熟。【注】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x ch):一种像鸳鸯的水鸟。柘(zh):一种树。树皮有长刺,皮可以染黄色,叶卵形,可以喂蚕,木材质坚而致密,是贵重的木料。(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首联写池塘里森森蒲草,传来阵阵清香,水鸟悠闲嬉戏,如家禽一样,一点儿也不怕人,为第四句“东邻西舍无相侵”作了铺垫与烘托。B颔联写村庄前后到处是蓬勃生长、翠色葱茏的桑树和柘树,显示物产的富足,村民生活的安宁和睦,也寄托了诗人自己的理想和情趣。C颈联描写了蚕娘在渌溪边漂洗蚕茧、牧童吹笛和衣而浴的场景,既写出了农家生活的
5、艰辛和蚕娘丰收的喜悦,又表现出牧童性格的顽皮。D晚春是山中忙碌的季节,但是诗人却着墨于静,静中有动,景中有情,景外有人,在晚唐绮丽纤弱的诗风中,这诗给人以清新健美之感。CC项,“写出了农家生活的艰辛”与全诗意境不符。(2)尾联“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6分)答案以“留我宿又宿”的行为描写,表现山翁与诗人的情谊深厚;以“笑指”动作神情的描写,显现出山翁的淳朴善良、殷勤好客的性格;以一“熟”字状“西坡瓜豆”,描绘出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与诗上文所写的山村晚春秀美景色、丰富物产呼应;寓情于事,抒发了诗人对宁静美好、民风淳朴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3阅读下面
6、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水西亭书事曾巩一番雨熟林间杏,四面风开水上花。岸尽龙鳞盘翠筱,溪深鳌背露晴沙。陇头刈麦催行馌,桑下缲丝急转车。总是白头官长事,莫嫌粗俗向人夸。【注】本诗写于作者任齐州(今济南)知州期间,西亭为作者任职时所建。翠筱:翠竹。馌:给在田间劳动的人送饭。缲丝:煮茧抽丝。(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写“一番雨”催熟“林间杏”,既点出节令,又寄托诗人的情感,读来饶有意趣。B次句写水上花开,用语虽简,却既能突出水西亭的优美环境,又暗含诗人的欣喜之情。C“溪深鳌背露晴沙”一句表现的意境,与杜甫登高中的“渚清沙白鸟飞回”类似。D诗歌前两联写美景
7、,后两联写农事,叙写内容的变换有利于表现诗人丰富的形象特征。CC项,“渚清沙白鸟飞回”意境是萧瑟凄凉的,“溪深鳌背露晴沙”中“鳌背”指大海,“晴沙”指阳光照耀下的沙滩,意境不是凄凉的。(2)这首诗与白居易的观刈麦都写到刈麦场景,但所写的内容和所引发的情感却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曾诗只写麦收季节农家的忙碌,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喜悦和作为地方官忠于职守、督劝农桑的自豪;白诗还写麦收时农人的辛劳和困苦,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和不事农桑却生活无忧的愧疚。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夜坐池上用简斋韵朱槔落日解衣无一事,移床临水已三回。斗沈北岭鱼方乐,月过秋河雁未来。疏翠
8、庭前供答话,浅红木末劝持杯。明明独对苍华影,莫上睢阳万死台。【注】朱槔(o):南宋诗人,长年隐居,历经金兵南袭、靖康之乱。睢阳:唐代安史之乱时,张巡、许远坚守睢阳,巡每誓师,嚼齿穿龈。(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点明诗人来到池边乘凉的时间,不知不觉间已离开座席来到池边多次,可见诗人追凉心切。B颔联中“鱼方乐”“雁未来”借用典故,表面写诗人的闲居之乐,实则暗含雁书未达的惆怅。C颈联想象新奇,翠树答话,红花劝酒,以拟人手法生动写出池边枝繁叶茂、红花掩映的热闹景象。D全诗无一“夜”字,却通过“落日”“斗沈”“月过”等意象,体现夜色渐深,从而照应题目。CC项,错在“枝繁叶
9、茂”和“热闹景象”。原句“疏翠庭前供答话”中“疏翠”说明稀疏了,并不繁茂;既然是“疏翠”“浅红”,说明景象并无“热闹”的氛围。(2)有人认为,尾联用典看似突兀,实则合乎情理、意味深长。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答案诗人在描绘闲居生活后突然提到“睢阳万死台”,看似突兀,实则体现他“闲而不静”的心理状态。“莫上”为反语,写自己并非不想“上”,只因统治者偏安一隅,自己虽有心效力却报国无门,表达诗人年华老去无所事事的寂寥。此意在颔联也有暗示。“雁未来”,表明期盼的音信并未传来,暗示诗人虽超然尘世却仍期盼国土收复的复杂心境,为尾联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故而合乎情理。题组二边塞征战5(2020湛江一模)阅
10、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送湖南部曲辛弃疾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愧我明珠成薏苡,负君赤手缚於菟。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注】部曲:部属,属官。符:这里指军中移文。薏苡(y y):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果仁叫薏米,形似珍珠,可入药。“薏苡明珠”语出后汉书马援传,后世用以指因涉嫌而受诬谤的人。於菟(w t):楚人称虎叫於菟。(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诗人当年接到紧急军令,身穿青色制服,跨上骏马,在万众欢呼声中腾跃向前,表现出惊人的勇毅。B颔联用典言事,表明诗人自己因为遭受他人的诬谤而离职,并为
11、有功部属未能得到应有的奖赏而深感愧疚。C颈联表明诗人自己既有知人之明,又有论事之胆,点明他受谗被谤的原因,暗含对湖南部曲的赞赏和勉励。D全诗既申明己志,又慰勉友人,襟怀坦荡,层次井然,诗中充满豪宕不平之气,显得悲壮苍凉、雄健沉郁。AA项,曲解文意。首联不是写诗人自己,而是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突出部属的勇猛形象。(2)本诗尾联化用了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二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答案相同点:都表现了诗人先人后己、忘我无私的胸怀。不同点:杜甫的诗句,由自己住茅屋想到天下寒士居无定所,表达的是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
12、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而辛弃疾的诗句,表现了一位久经沙场的大将关爱部属、勉励友人的可贵精神。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登剑南西川门感怀陆游自古高楼伤客情,更堪万里望吴京。故人不见暮云合,客子欲归春水生。瘴疠连年须药石,退藏无地著柴荆。诸公勉书平戎策,投老深思看太平。【注】剑南西川:唐藩镇名,治所在今成都市,后常为军阀割据。陆游曾应宣抚使王炎之邀,进川一年,投身军旅;很快奉朝廷之诏,入蜀为地方官,与诗人范成大诗酒唱和,辑有剑南诗稿。柴荆:用柴荆做的简陋门户。投老:垂老,临老。(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即点题,交代了身份与处境,同时叙写登
13、楼伤情,思接千载,奠定了全诗的抒情基调。B“吴京”一词运用借喻,把南宋的都城比作眺望中的古都南京,抒发了对南宋朝廷的牵挂。C颈联叙述诗人身处条件恶劣的地方,疾病缠身,生活困窘,叙事中渗透着感伤和无奈。D尾联中诗人请“诸公”努力为恢复中原建言献策,同时表达了垂老的自己渴望太平的愿望。BB项,“运用借喻,把南宋的都城比作眺望中的古都南京”错误,“吴京”一词运用借代手法,明写眺望古都南京,实则抒写对南宋朝廷的牵挂。(2)颔联“故人不见暮云合,客子欲归春水生”好在哪里?请从语言和表达技巧角度简要赏析。(6分)解析这道题要求分析颔联“好”在哪里,题干要求从语言和表达技巧角度简要赏析。赏析某一联好在哪里一
14、般分三步:第一步,指出诗句运用的表达技巧;第二步,结合诗句具体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运用该表达技巧的;第三步,指出诗人在诗句中运用该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情感,或者有什么表达效果。读懂全诗,精读颔联。首先回答出颔联的内容:见不到旧友的惆怅之情和暮云四合的景象融为一体,游子思归之情和又一年春水上涨之景相融。然后指出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根据具体诗句分析情与景的关系。最后结合“合”“生”两字的运用来分析。答案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见不到旧友的惆怅之情和暮云四合的景象融为一体,游子思归之情和又一年春水上涨之景相融。用词准确,画面感强。一个“合”字,将傍晚时分云雾漫天的景象生动描绘出来;一个“生”字,准确再现了
15、春天冰消雪融,江河水涨的画面。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见别离者因赠之注韩偓征人草草尽戎装,征马萧萧立路傍。尊酒阑珊将远别,秋山迤逦更斜阳。白髭兄弟中年后,瘴海程途万里长。曾向天涯怀此恨,见君呜咽更凄凉。【注】诗人生活在唐末战乱之际,当时自北而南,沿路所见,皆发于诗。(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标题点明本诗写作的缘由,“别离”一词陡生无限伤感情绪,奠定全诗情感基调。B首联紧扣“征人”与“征马”两个形象,真切地描绘了出征时的情景,画面感很强。C颔联描写的是别后想象的虚景,诗人想象征人在离别亲人后沿着秋山远行的景象。D尾联直抒胸臆,眼前的别离勾起了诗
16、人对自身的感叹,抒发了心中的无奈和感慨。CC项,“颔联描写的是别后想象的虚景”说法错误,“尊酒阑珊将远别”是眼前实景。(2)有人将此诗视为效仿杜甫忧国忧民精神的遗篇,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解析解题时先要弄清楚杜甫的忧国忧民思想的内涵,然后从诗中找出相对应的语句进行分析。答案本诗前四句写征人草草着上装,出征远行,马萧萧而立,送行的人们呜咽着,用史实的笔调记载了民间疾苦,表达了作者对遭受战祸摧残的老百姓的同情。后四句诗人联想到战乱使自己兄弟分离、天各一方的现状,寄寓了诗人强烈的身世飘零之感。全诗可以说是时代和社会的写照,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联结在一起,有着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8阅读下面这首宋
17、词,完成(1)(2)题。(9分)贺新郎杜子昕凯歌刘克庄尽说番和汉。这琵琶、依稀似曲,蓦然弦断。作么一年来一度,欺得南人技短。叹几处、城危如卵。元凯后身居玉帐,报胡儿、休作寻常看。布严令,运奇算。开门决斗雌雄判。笑中宵、奚车毡屋,兽惊禽散。个个巍冠横尘柄,谁了君王此段。也莫靠、长江能限。不论周郎并幼度,便仲尼、复起嗟微管。驰露布,筑京观。【注】元凯:泛指贤臣、才士。幼度:东晋名将谢玄的字。微管:代称管仲。露布:帛制旗子,多用来传递军事捷报。(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词风格豪迈慷慨,表达了作者对宋军最终力挫强敌、得胜归来的喜悦之情。B上阕写琵琶突然弦断,渲染了紧张气氛
18、,暗示胡人再次侵汉,战事爆发。C“报胡儿、休作寻常看”意指南宋城池,几处危急,胡人攻势凶猛,不可小看。D下阕运用比拟,引用典故,赞扬杜子昕英勇善战、指挥若定、功勋不下古人。CC项,据“元凯后身居玉帐”可知,“报胡儿、休作寻常看”意指告诫胡人,南宋贤臣身居军帐指挥,不可小看。(2)刘克庄是南宋末年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有人评价他的诗词“抒情痛快淋漓,批判锋芒有时比辛(弃疾)更尖锐”。试结合本词内容分析这一特点。(6分)答案“作么一年来一度,欺得南人技短。叹几处、城危如卵”运用口语化语言,直接表达对胡人频繁进犯的痛恨,对南宋朝廷束手无策、国土沦丧的愤懑之情。“个个巍冠横尘柄,谁了君王此段”
19、一句,直指朝中大臣,表达对他们尸位素餐、不能为君王解决外敌之忧的痛斥。“也莫靠、长江能限”明确指出了南宋朝廷希图依靠天险拒敌的不切实际的侥幸心理。全诗揭露了南宋朝廷上下面对外敌进犯毫无作为的现实,批判直指弊端,尖锐不留余地。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秦州杂诗(其七)杜甫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烟尘一长望,衰飒正摧颜。【注】秦州:唐陇右道州名(今甘肃天水)。759年,杜甫弃去华州官职,携家远赴秦州,期间创作秦州杂诗。属国:即典属国,是主管外交事务之官。这里指汉使苏武出使匈奴归来后,被授予典属国一职。(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
20、正确的一项是(3分)()A“莽莽”“万重”写出了秦州四周山岭的绵延和雄奇,突出了秦州独扼咽喉要道的险要地势。B地面无风,但高空却风动云移。虽未入夜,但边城已明月高悬。这里写出了秦州特有的景象。C汉使苏武出使匈奴十九年,始终坚守气节。作者借此激励唐朝出使各国使节也要像苏武那样。D秦州本不属边塞之地,而作者目光所及,仿佛到处战尘弥漫,烽烟滚滚,一片衰败萧索景象。CC项,“作者借此激励唐朝出使各国使节也要像苏武那样”理解错误,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后才得以返回,汉武帝封他为典属国。“属国”即“典属国”之省,指唐朝使节。大约这时唐朝有出使吐蕃的使臣迟留未归,故说“属国归何晚”。(2
21、)本诗与王昌龄从军行中的“不破楼兰终不还”均提到了“楼兰”,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指出其不同,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原因。(6分)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结合题目、注释、背景、诗歌内容分别把握两首诗的情感主旨,接着对比二者的不同,再联系背景及作者情况分析原因。第一问,杜诗“楼兰斩未还”反用傅介子斩楼兰王首还阙事,说吐蕃侵扰的威胁未能解除。这一联寓含今昔盛衰之感和作者对于国家衰弱局势的深切忧虑。而王诗“不破楼兰终不还”化用了楼兰的典故,这里借指吐蕃和突厥贵族的当权者。诗中所写的将士,并无久战思归的厌战情绪,为了捍卫家国的安全,他们置个人利益于不顾,毅然地表示在大敌当前要继续奋战到底。“不破楼兰终不还
22、”,这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的七个字,成功地塑造了一批不畏艰苦、不怕牺牲、心灵壮美的英雄群像,作者也借此表达了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第二问,王昌龄生活在盛唐时期,国家实力强大,不惧强敌进犯,能够担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故而诗情豪壮,感情激越;而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的阶段,像苏武、傅介子的故事已经不可能重演了。同样是运用这两个典故,在盛唐时代,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语,而现在,却只能是“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的深沉慨叹。答案杜诗“楼兰斩未还”反用傅介子斩楼兰王首还阙事,说吐蕃侵扰的威胁未能解除,寓含今昔盛衰之感,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衰弱局势的深切忧虑;王诗“不破楼兰终不还”化用了楼兰的典故,成功地塑造了一批不畏艰苦、不怕牺牲、心灵壮美的英雄群像,作者也借此表达了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原因:王昌龄生活在盛唐时期,国家实力强大,不惧强敌进犯,能够担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故而诗情豪壮,感情激越;而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的阶段,只能是“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的深沉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