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08届高三历史能力训练(三).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04268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08届高三历史能力训练(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08届高三历史能力训练(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08届高三历史能力训练(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08届高三历史能力训练(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08届高三历史能力训练(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08届高三历史能力训练(三).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08届高三历史能力训练(三).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08届高三历史能力训练(三).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08届高三历史能力训练(三).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08届高三历史能力训练(三).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08届高三历史能力训练(三).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08届高三历史能力训练(三).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08届高三历史能力训练(三).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08届高三历史能力训练(三).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苏名校南师附中高三历史能力训练题(3)1、观察下列图片:10分 图一 清明上河图中的商运场景 图二 清明上河图中的商队 图三 清代嘉庆年间的北京东四牌楼 图四 清代苏州的“全晋会馆”请回答:(1)根据图一、二分析当时的商运方式有哪些?(2)根据以上四幅图归纳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哪些重要信息?(3)图四中会馆的出现与图一、二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是什么关系?2、(12分)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材料一 1882年,民族实业家李松云在上海创办了均昌铁厂。当时,在均昌铁厂制造的一艘小艇上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 : 船头悬挂着英国国旗,船尾悬挂着中国龙旗。材料二 中国民族火柴业留下的一组商标: 回答下列问题:(1)

2、分析指出材料一中这种奇怪现象出现的原因。2分(2)民族火柴业发展过程中内忧外患重重,但民族火柴业在内外夹缝中脱颖而出,顽强成长。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它呢?先观察上述历史图片,然后指出其原因。2分材料三 民国初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称“南洋公司”)产品销售量示意图:注:1917年上海厂开工后的产品销售量未计入(3)示意图表明,民国初期南洋公司的营业状况如何?2分(4)这一时期,南洋公司等民族企业的发展有哪些客观条件?4分材料四 已经垄断中国卷烟市场的英美跨国公司英美烟草公司多方谋划“把南洋公司打垮”。1919年5月,它诬称南洋公司为“日资”,其产品为“日货”大造舆论,并买通北洋政府官员下令其停业

3、。南洋公司认识到“若屈降外人,则公司必将衰败”。因此,它联合各界奋起抗争,终于得以重新开业。(5)南洋公司与英美烟草公司的斗争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3、概述1840年到1919年近代工业在中国产生和发展的线索,具体分析民族工业出现“黄金时代”的原因。8分4、(07江苏卷)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材料二 (中共 )八大报告所阐述的一些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因为有“一五”计划的经验与教训作借鉴,所以比较

4、适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经济工作的实际。石仲泉等中共八大史材料三 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 邓小平文选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是准确地,完整地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嘛。基本点还是那些。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 邓小平文选请回答: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八大路线形成的重要背景。(2分 )“八大”对当时国内主要任务是怎样阐述的?八大路线的意义是什么?

5、(4分 )材料三中提到八大路线“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严重挫折”。指出20世纪50年代经济工作遭到“严重挫折”的具体表现及原因。(4分 )八大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依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八大路线之间的关系。(2分 )5、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提出“实业救国”口号,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种观点认为:“实业救国”是直接针对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我国民族危机而提出,其主流是积极的、进步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实业救国”只能是一种幻想,既振兴不了实业,更不可能救国。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结合史实选用恰当的角度进行评述。

6、10分6、阅读下列两幅图片,回答相关问题:(16分)图一 图二 图三 瓦特的改良蒸汽机 图四 西门子无轨电车(1)图一是哪一时期出现的交通工具?它的出现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分)(2)图二是哪一时期出现的交通工具?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还表现在哪些方面?(1分)(3)两幅图反映的两个时期,科学技术的变革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两次科技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6分)(4)在生产力方面,图三与图四各自反映了什么重要突破?(1分)分别指出图三与图四的技术发明所具有的历史意义。(2分)(5)图四所反映的技术变革与图三所反映的技术变革相比,在发明创造的人才素质、开展范围及其部门方面具有

7、什么优势?(3分)(6)上面所示工具的推广分别会给环境带来哪些负面影响?(2分)7、到2008年,我国改革开放就已经走过了三十年。在此期间中国发生了社会、经济、政治等很多领域都巨大的变化。请回答相关问题。(1)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的? ( 3分 ) (2)城市经济改革的举措有哪些?目标是什么? ( 3分 )(3) A 结合相关史实说明连云港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B 结合相关史实说明改革与开放的关系。 以上两问选择其中一个作答,分值相同。 ( 2分 )8、七届二中全会、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国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指出上述三次会议在经济建设方面的决

8、策。 3分(2)七届二中全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党的建设方面分别提出了哪些方针? 2分(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方面采取的举措主要有哪些?原因是什么? 5分9、【探究性题】 有人认为新航路的开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其消极影响是次要的;也有人认为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历史灾难的又一新起点,殖民掠夺、殖民战争、殖民争霸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因此其消极影响是次要的。请问:你同意哪种看法?试简要阐述理由。10、TOM先生是一位英国摄影记者,20世纪30年代初他从中国洛阳出发前往美国和苏联进行考察活动。以下是他所拍摄的三副历史图片(11分)图一 中国南京1935年经济

9、改革 图二集体农庄宣传画 图三 美国田纳西30年代的大型水利工程请回答:(1)TOM 先生沿途将会看到什么样的历史景象?(3分)(2)请你为这三幅摄影作品配上简短的历史文字。(3分)(3)试结合有关事实分析上述图片历史事件出现的原因,从中可以得到什么认识?(5分)11、著名学者黄安年教授指出:“本世纪(指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 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不同的社会制度。阅读右侧两幅图片,回答问题。(1) 两人分别采取什么措施来挽救当时社会危机的?他们身上有哪些共同的地方?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什么?(2)罗斯福新政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哪些有益的启示? 12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有着

10、不同的经济思想和经济特征,除旧布新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手段。20世纪,面对社会的动荡或剧变,世界上许多国家多进行了改革。如20年代初的俄国,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罗斯福 邓小平 斯大林 (1)上述几个时期在苏俄、美国、中国三个国家各自进行了什么改革?(3分) (2)中国的改革与俄、美的改革有何共同点?(2分)(3)、扼要指出上列人物的主要经济措施以及对历史的影响。(6分)13、【探究性题】(13分)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从历史的角度看,自工业革命以来影响经济全球化进程的积

11、极因素和不利因素主要有哪些?(4分)(2)当今世界具有全球性影响的主要区域经济组织有哪些?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如何? (5分)(3)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争夺十分激烈。目前世界资源的生产与消费严重不平衡的表现如何?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树立何种观念?(4分)14、【探究性题】(7分)阅读下列材料,探究三种观点并阐释理由。 图一欧盟公民对全球化支持的调查 图二经济全球化上海论坛 图三智利反全球化大游行探究一:经济全球化利大于弊。探究二:经济全球化弊大于利。探究三:经济全球化有利有弊。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下列图片反映了我国古代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

12、进步: 春秋时期铁锸 春秋穿有鼻环的牛尊 图一 春秋战国时期 图二 两汉时期 图三 隋唐时期材料二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纫,多治丝麻葛旭捆布,此其分事也。 墨子请回答:(1)我国古代的主要农具有哪些?促进农业耕作方式变化的根本原因及其标志。(2)根据材料一,结合教材归纳农具进步的表现及意义?(3)据材料一简要说明生产工具的改进在不同时期对农业生产的推动作用。(4)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农业经营的基本模式及其突出特点。16、近代民族工商业诞生后举步维艰,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1)、结合史实分析“春天”到来的原因。(4分)列举这一

13、时期民族资本发展最快的两个行业和涌现出的著名实业家。(4分)简析这一“短暂春天”的历史影响。(2分)17、【探究题】扼要回答下列有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1)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2分)(2)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什么?(2分)(3)我国首先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分别是什么?(2分)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怎样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的格局?(2分)(4)党的十四大上规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2分)18、阅读下列材料,解读下列图片(10分)材料一 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喷发出呛人的浓烟。岸

14、边工厂排放的污水,已经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机器时代的享受 材料二 蒸汽工厂回答下列问题:结合所学的知识,观察上述的两幅图片,分别说明工业革命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自然环境各带来怎样的变化?(4分)如何辨证地看待工业革命的影响?(4分)就上述现象,发表你的见解。(2分)19、探究型试题:随着网吧的逐渐普及,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有人认为利大于弊,有人认为弊大于利。你坚持怎样的观点?请说明你的理由。(10分)20、(2007年广东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7分)【材料一】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蒙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

15、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据(美)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1)1928年后苏联农业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3分)(2)从工业与农业关系的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6分)【材料二】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制约和农

16、村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两种形式。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就变得十分强烈。据孙代尧: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业化背景分析(3)新中国“一五”和“二五”计划期间,在农业方面开展了哪些运动?(2分)(4)1978年后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对斯大林经济体制有何突破?(6分)江苏名校南师附中高三历史能力训练题(3)参考答案 200710-301、【答案】(1)水上商运和陆路商运。2分(2)商运活跃,“市”繁荣,都市繁荣,会馆产生。2分(3)商运活跃促进了商帮形成,促使了会馆产生;会馆的出现推动了都市以及“市”的繁荣。2分2、【参考答案】12分

17、外国资本凭借不平等条约享有种种特权。因此,一些民族资本家为了寻求事业发展,宣称“中外合资”,目的在于凭借外国资本享有的特权,既寻求有利的竞争地位,又避免本国政府的束缚和压制。2分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2分(3)迅速上升。2分(4)辛亥革命创造了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实业救国思潮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一战”期间形成了对中国有利的国际市场环境。抵制日货等群众性爱国运动扩大了国货市场。北洋政府也采取了一些鼓励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4分(5)外国侵略(帝国主义)势力要继续控制中国市场。民族资本家具有反帝爱国的积极性。2分3、【参考答案】:8分(1)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线索:鸦片战争后英法等国在沿海通商口岸设

18、立船坞、工厂。1860年起,洋务派兴办军事工业,进而兴办民用工业。从1870年开始,在广东、上海等地区出现了以轻工业为主的民族工业;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大量外资在中国兴办工业,民族工业也有一定发展,但处境艰难;第一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黄金时代”。 4分(2)民族工业出现“黄金时代”的原因:A辛亥革命一定程度上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发展工商业; B“实业救国”热潮的推动;C群众性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D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列强减少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增加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上述因素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黄金时期的到来。 44、【参考答案】:10分同意第一种观点。(1

19、)“实业救国”是针对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我国民族危机提出的,宣扬和推行实业救国的行动都意味着对帝国主义的抵制和斗争。(2)“实业救国”口号的提出,表现了中国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助于中华民族的觉醒。(3)实业救国论不仅表现为理论宣传和创办实业的活动,而且在许多次反帝爱国运动中以各种各样的斗争形式表现出来。如“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4)在“实业救国”口号下,中国涌现出一批倡导实业发展的团体和有较大影响的头面人物,如张謇、周学熙等,他们投资近代工业,使民族工业在一战期间出现了发展的高潮。(5)随着民主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的队伍壮大,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渡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

20、条件。(6)当然,实业救国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包含有幻想的成分,这也是事实,但绝不是主流。同意第二种观点。(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首先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业是振兴不了的。即使艰难地创办了若干新式工业,也改变不了中国贫穷屈辱的面貌。(2)中国资本主义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夹缝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虽然它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压迫的革命要求,但同时又不能不依赖和妥协于对方。这种致命的弱点使得民族资产阶级的“实业救国”即使心有余也力不足。(3)辛丑条约签定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为了维护他们的利益,是不会让

21、中国走独立的近代化之路的。(4)一战期间,尽管曾一度出现民族工业的春天,但毕竟是短暂的,而且民族工业是畸形发展。(5)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的命运也证明,“实业救国”仅仅是他们一个美好愿望。抗战期间,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下,民族资本主义日益走向萎缩。5、【参考答案】(8分)(1)文革结束以后,为了纠正左倾错误,中共进行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原则,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实行改革开放。(3分)(2)城市经济改革的举措有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发展:(1分)改革高度集中的管理

22、体制,确定宏观调控与市场相结合的体制(1分)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3)注意:以下两问选择其中一个作答,分值相同A 结合相关史实说明连云港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为了加快改革步伐,中央把连云港作为第一批开放性港口,实行对外开放的决策,随着国外资金、技术引进的加快,连云港发展迅速,成为改革的港口性城市。(2分) B 结合相关史实说明改革与开放的关系。开放为改革创造了条件,改革为进一步开放奠定了基础。(2分)6、【参考答案】(1)第一次工业革命,铁路交通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推进了工业革命的进程。(1分)(2)第二次工业革命,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新通讯工具的发明。(1分)

23、(3)国际格局:第一次,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第二次,东西方联系更加密切,但东西方差距进一步扩大。(2分)对中国的影响:第一次,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工业产生;先进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第二次,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4分)(4) 动力工具和交通工具。(1分)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1分)西门子电车的问世表明电力已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1

24、分)(5)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者大多是工匠或技工,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者都是科学家或工程师。(1分)工业革命开始只限于英国,后来逐渐发展到其它国家;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多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1分)工业革命开始于棉纺织业,主要在轻工业部门展开;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以重工业和电力业为主要领域。(1分)(6)蒸汽机的发明,使煤炭成为重要的能源。出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烟尘增多,酸雨等大气污染问题。汽车的出现,促进石油的大规模使用,使大气中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的浓度增加而产生光化学烟雾等大气污染问题。(2分)7、【答案要点】(共12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施一五计划,积累了一

25、些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2分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意义:八大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一次成功的探索。4分具体表现:掀起了“大跃进”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发动了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原因: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答出对国情认识不足,夸大了主观能动性,急于求成的意思亦可)4分邓小平理论继承了八大路线,同时又有所发展和创新。2分8、【参考答案】:10分(1)七届二中全会指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中

26、心。规定了革命胜利后,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八大提出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的总任务;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3分(2)七届二中全会:告诫共产党人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2分(3)举措: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

27、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废除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分原因:党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中共实事求是地制订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世界局势的相对缓和,中国外交上的成功营造了经济建设的良好环境;重视科技教育。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2分9、【参考答案】(1)对殖民国家而言: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

28、发展;打破世界相对孤立状态,使世界日益成为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促进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3分(2)对殖民地而言: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客观上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3分10、【参考答案】:(1)到中国,他看到军阀混战后满目苍痍的悲惨景象,还看到日本侵占了中国东北地区,南方出现了国共两党的的围剿与反围剿斗争。到美国后他见到大量工人失业,工商业及银行倒闭,农产品价格下降,市场萧条。到达苏联他发现到处机器轰鸣,农场初步实现了机械化,人们对斯大林非常崇拜,但大家衣着单薄,生活水平不高。(3分)(2

29、)A 蒋介石国民政府建立后,领导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加强对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建设。B 罗斯福总统上台后,实行新政,“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缓解了30年代经济危机,社会安定。C 苏联强制推行农业集体化,加快工业化建设,以改变经济落后局面,形成了斯大林模式。 (3分)(3) 原因:中国经历30年代经济危机和军阀混战后国民政府开始致力于发展经济和货币改革,民族工商业有所发展。 而美国因为根本和直接因素的作用,爆发了30年代经济危机,胡佛政府经济政策失败。罗斯福大胆改革取得了明显成就。 苏联一方面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但又受到高度集中体制的影响。(3分)认识:经济发展必须有稳定的社会

30、环境。经济危机既是挑战有是机遇。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必须通过不断的改革和调整来显示出来。(2分)11、【参考答案】罗斯福: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通过新政使美国走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道路,对西方资本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可以说是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邓小平:做出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伟大决策 。通过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是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共同之处:敢于直面困难,愈挫愈坚,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勇于创新,善于借鉴,大胆尝试;以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幸福为己任。改革的共同点:都是在坚持社会制度不变的前提下,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都注重计划与市场相

31、结合,遵循经济发展规律;都涉及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注重改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发展经济;改革创新是发展生产完善社会制度的重要手段。(2)有益的启示要大胆吸收资本主义先进文明成果;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将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有机统一,防患于未然;要关注弱势群体利益,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注意化解社会矛盾,努力建设和谐社会。12、【参考答案】 11分(1)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分) (2)共同点:在坚持社会制度不变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促进社会

32、经济的全面发展。 (2分,若有其它合理的说法也应给分)(3)罗斯福:措施:加强国家对金融、工业、农业、社会赈济、公共工程、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干预(1分)影响:使美国渡过经济大危机;对后来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宏观调控产生深远影响。(1分)斯大林:措施:采取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措施,并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分)影响:计划经济使苏联取得工业化建设成就,迅速恢复了战争创伤;使苏联经济失去了活力,是苏联解体的经济体制原因;对中国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产生影响 (1分)邓小平:措施:做出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1分)影响:使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城市经济焕发了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形成;中国

33、的综合国力显著提高。(1分)13、【参考答案】13分(1)积极因素:三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趋势发展;区域经济集团化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2分消极因素:二战后的冷战对峙和美苏争霸;有些国家实行关税壁垒及贸易保护主义政策。2分 (2)欧洲联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等。3分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又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经验和条件,并加强了全球经济的依赖关系。两者之间虽有一定的矛盾,但从长远观点来看,两者是相互促进、并行发展的。2分(3)世界资源、能源分布不平衡;非洲、拉丁美洲和中东等发展中国家资源、能源丰富,生产量大于消

34、费莹;经济发达国家资源、能源大多不能自给,需要进口。2分我们要树立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观,树立全球化观念,扩大对外开放和合作,互通有无,互惠互利,同时认识世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分 14、【参考答案】 7分学生可以围绕主题,自由发挥,但应该突出以下论点:(学生言之成理即可)第一,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不能阻挡;第二,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促进世界共同繁荣;第三,全球化和多样化的协调发展,是时代发展的方向;第四,全球化对任何国家而言,即是机遇,又是挑战,任何国家都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15、【参考答案】(

35、1)古代主要农具:石器、耒耜、大镰、铁铧犁、曲辕犁。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标志:生产工具。(2)表现:从材质方面:石、木青铜、铁;从工艺方面:打制-磨制冶炼、铸造;从牵引动力方面:人力畜力自然力犁耕、播种、灌溉技术的进步意义:生产工具的进步反映了农业技术的提高,是生产力提高的重要表现,反映了我国人民适应改造自然的勇气和智慧。(3)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两汉时期,出现二牛抬杠式的牛耕方式,农耕区域扩大,推动农业发展;隋唐时期,创制了新的耕作工具和曲辕犁,农业生产发展加快,奠定了隋唐社会经济繁荣的基础。(4)模式:小农经济。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

36、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16、【参考答案】(10分)原因:(4分)辛亥革命的推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为我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经过革命,民族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地位提高,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实业的法令,激发了他们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尤其是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有力的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利润的刺激和爱国心的驱使。一战的影响: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这在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行 业:纺织业 和 面粉业。 (2分)实业家:张謇、周学

37、熙、荣宗敬、荣德生等。 (2分) 影响: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化,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2分)17、【参考答案】(10分)(1)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分)(2)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 2分)(3)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 (2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2分)(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分)30答案提示: (10分)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工矿业的建设成就尤其突出,建成了飞机、汽车、重型机械、精密仪器等近六百

38、个重要项目。这些建设成就的取得是全国人民积极支持,各行各业大力支援的结果。这些成就的取得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主要建设项目都集中在适合重工业发展的东北地区。18、【参考答案】生产方式:蒸汽动力取代畜力、人力、自然动力,成为人类最主要的动力能源;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生产;工厂取代工场。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生活方式:火车、轮船取代马车和帆船,速度加快;众多工厂连在一起便形成了城市,城市的喧闹、拥挤取代了乡村的宁静、闲适。生活节奏加快,也更加丰富多彩。环 境:浓烟、污水、噪音破坏了环境。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促进了社会进步,但也带来了环境的破坏,影响了人类的可持

39、续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要同步进行,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9、【参考答案】(10分)利大于弊:互联网对青少年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青少年是否上网学习成绩没有明显差异,使用互联网并没有减少青少年的体育活动时间,也没减少他们与家人和朋友的交流时间,青少年每天与家人、朋友娱乐或聊天的时间与是否使用互联网、使用的时间长短没有明显关系。弊大于利: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转移了青少年的兴奋点。影响了青少年的视力,也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暴力倾向的网络游戏及不健康的网络有害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20、【参考答案】(1)实施农业集体化政策。为了满足国内工业化的需要。(2)短期内使苏联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飞速发展,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但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对工业的发展也不利;造成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3)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4)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改变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使农业和工业协调发展;兼顾了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的利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