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质检卷四细胞的生命历程(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细胞的生长与增殖的叙述,错误的是()A.体细胞增殖的唯一方式是有丝分裂B.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行为与植物细胞大体相同C.细胞核中DNA的含量相对稳定是限制细胞无限长大的因素之一D.显微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的一个视野中,往往看不全细胞周期各时期的图像2.利用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分裂中期都能清楚观察到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加倍B.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向中央凹陷缢裂成两部分C.观察时都应先用低倍显微镜再换用高倍显微镜
2、D.用秋水仙素处理小鼠骨髓细胞可引起细胞癌变导致分裂停止3.下图是某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不相符的是()A.该图表示雌性动物有丝分裂后期B.若染色体有基因A,则有基因A或aC.此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8个DNA分子D.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4.PCNA是一类只存在于增殖细胞的阶段性表达的蛋白质,其浓度在细胞周期中呈周期性变化(如下图),检测其在细胞中的表达可作为评价细胞增殖状态的一个指标。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PCNA经核糖体合成,主要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B.曲线表明PCNA可能辅助DNA复制C.PCNA可能与染色体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有关D.癌细胞内的PCNA含量
3、较正常细胞高5.下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组织内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每个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消耗的能量往往多于分裂期B.当细胞核体积增大到最大体积的一半时,DNA的含量开始急剧增加C.DNA含量的相对稳定是限制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因素之一D.分裂末期DNA含量恢复的原因是着丝粒发生了分裂6.若某动物(2n=8)的一个精原细胞内所有核DNA的核苷酸链均被32P标记,经过两次分裂,下列有关其所产生的4个子细胞中含有被32P标记的核DNA条数的分析(原料不含放射性),正确的是()A.若精原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则每个子细胞中均有2条被32P标记B.若精原
4、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则每个子细胞中均有2条被32P标记C.若精原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则每个子细胞中均有4条被32P标记D.若精原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则每个子细胞中均有4条被32P标记7.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与有丝分裂相比,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不出现纺锤体B.精原细胞进行分裂时,细胞内染色体数不会大于核DNA数C.细胞每次分裂前都会进行核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细胞分裂过程中基因重组只出现在减数分裂的后期8.如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的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B.观察染色体
5、形态和数目通常在丙时期C.丙戊的过程中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戊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是DNA分子数的两倍9.下图为细胞分裂的概念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中无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出现,有核膜、核仁的周期性消失与重建B.在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分子的数目上表现出平行关系C.过程对生物的性状遗传有贡献D.过程具有2个细胞周期,精原细胞以或的方式增殖10.同源染色体之间与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共同点是()A.它们中的一条都是以另一条为模板复制而来的B.它们的形状、大小一般都是相同的C.它们所含的基因都是相同的D.一对同源染色体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所包含的DNA分子数都是相同的11.如图表示动物细胞
6、有丝分裂时的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和DNA分子数(c)的数量关系。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可以用于表示细胞分裂的前期B.时染色体的螺旋化程度可能达到最高C.间期用表示最恰当D.可以表示细胞分裂完成12.下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别在正常培养和药物处理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核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关系。推测该药物的作用是()A.通过抑制DNA的复制,抑制细胞分裂B.通过促进DNA的复制,促进细胞分裂C.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D.通过促进着丝粒分裂,促进细胞分裂13.研究表明,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CDK)是细胞周期调控的核心物质,各种CDK在细胞周期内特定的时间被激活,驱
7、使细胞完成细胞周期。其中CDK1(CDK的一种)在分裂间期活性高,分裂期活性迅速下降,以顺利完成分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温度的变化会影响一个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的长短B.CDK1可能与细胞分裂间期相关蛋白质的合成有关C.CDK1抑制剂可干扰细胞周期,控制癌细胞的增殖D.CDK1持续保持较高活性的细胞,细胞周期会缩短14.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衰老细胞内染色质收缩影响DNA复制和转录B.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突变为抑癌基因C.细胞代谢产生的自由基,会攻击DNA和蛋白质等分子D.细胞凋亡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全过程中15.科学家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能释放一种叫“微泡”的泡
8、状结构,其携带一种特殊的“癌症蛋白”。当“微泡”与血管上皮细胞融合时,“癌症蛋白”作为信号分子促进新生血管异常形成,并向着肿瘤方向生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癌症蛋白”的形成过程需要多种RNA分子的参与B.“癌症蛋白”作为膜蛋白成分参与新生血管的生长C.“微泡”和血管上皮细胞的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D.“癌症蛋白”的作用影响了血管上皮细胞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6.下列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每个卵细胞
9、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B.受精时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识别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C.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父方和母方各提供一半D.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17.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在基因型为AaXBY果蝇产生的精子中,发现有基因组成为AaXBXB、AaXB、aXBXB的异常精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与精子的形成过程受基因的控制B.AaXBXB精子的形成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C.AaXB精子的产生是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的结果D.aXBXB精子的形成是减数分裂异常导致的18.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研究细胞DNA损伤修复机制的三位科学家。
10、p53蛋白对细胞分裂起监视作用。p53蛋白可判断DNA损伤的程度,如果损伤较小,该蛋白就促使细胞自我修复(过程如图所示);若DNA损伤较大,该蛋白则诱导细胞凋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p53蛋白可使DNA受损的细胞分裂间期延长B.p53蛋白可导致细胞内的基因选择性表达C.抑制p53蛋白基因的表达,细胞将不能分裂D.若p53蛋白基因突变,则可能导致细胞癌变19.研究发现细菌中的天然蛋白质分子伴侣GroEL可作为携带疏水药物的纳米机器,肿瘤微环境中的高浓度ATP可以激发GroEL改变构象,蛋白构象的变化导致其内部由疏水微环境变成亲水微环境,进而主动释放携带的药物来杀伤肿瘤细胞,实现了药物的精
11、准可控释放。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肿瘤细胞中的DNA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B.高浓度ATP激发GroEL蛋白构象的改变会导致其变性失活C.肿瘤微环境中高浓度的ATP在肿瘤组织液中合成D.分子伴侣GroEL的合成需要多种细胞器的共同参与20.癌细胞即使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ATP,这种现象称为“瓦堡效应”。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的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的量和正常细胞不同。下图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A.若研制药物抑制癌症患者体内细胞的异常代谢途径,可选用
12、图中为作用位点B.癌细胞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会生成少量的ATPC.葡萄糖通过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进入细胞,生成的五碳糖可作为合成DNA的原料D.发生“瓦堡效应”的癌细胞吸收的葡萄糖比正常细胞的多,且过程可同时进行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21.(10分)图甲是某生物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染色体DNA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乙是该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某一时期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的(填图中字母)阶段,细胞最易受到致癌因子影响,导致癌变。(2)图甲曲线表明,细胞分裂过程中核糖体功能活跃的时期是(填图中字母)。d段细胞质中mRNA明显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细胞分裂前期
13、发生了,导致mRNA合成减少,且原来的mRNA不断被分解。(3)图乙细胞此时应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其判断依据是。在图甲所示各阶段中,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为条。22.(11分)近些年,研究人员在细胞减数分裂研究中有一些新发现,如图1所示。图1图2(1)图1中呈现了细胞的产生过程(部分染色体未标出),细胞被称为,此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2)与“常规”减数分裂相比,“逆反”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特征是。在“逆反”减数分裂中,若M中约23%的细胞出现了染色体不均分的情况,那么可以估算出约%的配子异常。(3)经过对大量样本的统计研究,发现了染色体的分配规律,如图2所示。染色体的这种分
14、配规律及其意义是。23.(13分)雾霾环境中的致癌因子可能通过改变正常细胞中遗传物质的结构或功能使其变为癌细胞。年老体衰的人,细胞发生癌变后,癌细胞特别容易冲破细胞识别作用,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老人易患癌症的原因可能是能力降低,导致机体无法识别并杀死癌变细胞。(2)癌细胞的特点之一是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无限增殖。从该特点看,致癌因子改变的基因是。癌细胞的特点之二是具有转移性,原因是。(3)蜂毒素是工蜂毒腺分泌的多肽,研究发现,蜂毒素对多种癌细胞具有强烈的杀伤作用,阻断癌细胞增殖周期从而引起细胞凋亡。科研人员为研究蜂毒素对人肺癌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了以下实
15、验,请回答问题。方法步骤。a.取4只相同的培养瓶编号,分别加入等量的完全培养液并接种等量离体肺癌细胞。b.1号培养瓶为空白对照,向2、3、4号培养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2、4、6 g/mL蜂毒素溶液。c.培养48 h后,检测并统计肺癌细胞的凋亡率,结果如图1所示。d.重复a、b步骤,检测凋亡基因(Bax、Bcl-2)的表达,结果如图2所示。分析讨论。a.图1表明:。b.图1、图2表明:从基因水平上看,蜂毒素诱导肺癌细胞凋亡与有关,当Bcl-2蛋白/Bax蛋白的比值出现趋势时,将会诱导肺癌细胞凋亡。(4)受损的肺器官中存在部分死亡细胞,肺部受损导致细胞的死亡称为,而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被细胞毒
16、性T细胞攻击的死亡)称为。24.(11分)细胞周期的有序调控如同自动洗衣机的设定程序。在细胞周期中有一系列检验点对细胞增殖进行严密监控,确保细胞增殖严格有序进行。在细胞质中细胞周期蛋白浓度呈周期性变化,周期蛋白浓度越高,激酶活性越高,细胞周期蛋白与激酶结合形成复合物后,激酶被激活帮助细胞通过这些检验点。如周期蛋白1与激酶1结合形成复合物MPF后,激酶1促进细胞由G2期进入M期,周期蛋白2与激酶2结合形成复合物SPF后,激酶2促进细胞由G1期进入S期。下图显示了上述调控过程中MPF和周期蛋白的活性浓度变化规律。注:M表示分裂期,G1表示DNA合成前期,S表示DNA合成期,G2表示DNA合成后期。
17、(1)该周期蛋白的增加除了能够促进细胞内发生“染色质螺旋化”的变化外,还能促进细胞内发生的变化有、。(2)图中的周期蛋白为(填“周期蛋白1”或“周期蛋白2”),若使更多细胞阻滞在G2/M检验点,根据题干信息,可采取什么措施?。(3)若将G2期和M期细胞融合,则G2期进入M期的时间(填“提前”“延后”或“不变”),为什么?。25.(10分)(2021山东二模)WDR26蛋白在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该蛋白与调控细胞增殖的某信号途径密切相关。为探究WDR26蛋白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某团队以HeLa细胞(某种癌细胞)为材料进行研究,实验组为WDR26蛋白过量表达的HeLa细胞,对照组为WDR26蛋白正常表
18、达的HeLa细胞,结果如下。图1图2(1)HeLa细胞培养时所需气体主要有氧气和二氧化碳,其中二氧化碳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与正常细胞相比,培养的HeLa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原因是。(2)实验组和对照组HeLa细胞的数量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由图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WDR26蛋白能(填“促进”或“抑制”)细胞增殖。(3)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计数。用流式细胞仪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HeLa细胞进行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图中M点的HeLa细胞在细胞周期中所处的时期是。如果在实验组中加入DNA合成抑制剂,N点所对应的细胞数量将(填“增多”或“减少”)。单元质检卷四细胞的生命
19、历程1.A体细胞的增殖可以通过有丝分裂进行,也可以通过无丝分裂进行,A项错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行为与植物细胞大体相同,如都有染色体的复制、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后产生的两个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等,B项正确;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核中DNA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如果细胞太大,会增大细胞核的“负担”,因此细胞不能无限长大,此外,细胞不能无限长大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C项正确;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较长,分裂期持续的时间较短,在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的一个视野中,一般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多于分裂期,处于分裂期的数目少,往往看
20、不全细胞周期各时期图像,D项正确。2.C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A项错误;有丝分裂末期植物细胞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将细胞一分为二,动物细胞分裂的末期不形成细胞板,而是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最后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B项错误;低倍镜视野范围大,先用来寻找观察目标,再用高倍镜放大观察,C项正确;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一般情况下,用秋水仙素处理小鼠骨髓细胞不会引起细胞癌变而导致细胞分裂停止,D项错误。3.A图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中和为同源染色体,和为性染色体,由于不确定该动物的性别决定方式,因此该动物可能是雌性也可能是雄性,A项错误;和为同源染色体,因此若染色体
21、有基因A,则有基因A或a,B项正确;图中上下两极各有2个染色体组,4个DNA分子,因此共有4个染色体组,8个DNA分子,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该细胞的一极相同,有2对同源染色体,C、D两项正确。4.C由图可知,在S期DNA复制时PCNA浓度较高,可推知PCNA可能与DNA复制有关,而DNA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故可推知PCNA主要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又因为PCNA属于蛋白质,故其经核糖体合成,A、B两项正确;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由图可知,该时期PCNA浓度较低,故PCNA可能与染色体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无关,C项错误;癌细胞分裂旺盛,可推断其内的PCNA
22、含量较正常细胞高,D项正确。5.D在分裂间期,需要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消耗的能量往往多于分裂期,A项正确;据图可知,当细胞核体积增大到最大体积的一半时,DNA的含量开始急剧增加,B项正确;DNA含量的相对稳定、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是限制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两个因素,C项正确;分裂末期DNA含量恢复的原因是染色体平均分配进了两个子细胞中,D项错误。6.D若精原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则分裂后期每个着丝粒分裂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随机移向两极,即每个子细胞内被32P标记的核DNA数是不确定的,A、C两项错误;若精原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则经过分裂间期的半保留复制,每条核DNA都含1条被3
23、2P标记的核苷酸链,减数分裂形成的每个子细胞中都含4条被32P标记的核DNA,B项错误,D项正确。7.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出现纺锤体,无丝分裂不出现纺锤体,A项错误;染色体是核DNA的载体,细胞增殖过程中,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所以细胞内染色体数只能是小于或等于核DNA数,B项正确;次级性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前不会进行核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C项错误;细胞分裂过程中基因重组可出现在减数分裂的前期(四分体时期)和后期,D项错误。8.C甲乙的过程中DNA经过了复制,但染色体数目没有加倍,A项错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通常在丁时期,因为此时染色体形态最清晰,B项错误;如果表示
24、减数分裂,丙戊过程中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项正确;戊阶段细胞中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是相同的,D项错误。9.C据图分析可知,过程是无丝分裂,无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出现,且核膜、核仁不会消失,A项错误;在过程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比值为11或12,染色体与核DNA分子在数目上不存在平行关系,B项错误;过程有丝分裂有利于维持亲子代细胞遗传物质的稳定性,C项正确;过程是减数分裂,不具有细胞周期,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D项错误。10.B姐妹染色单体是复制而来的,而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A项错误;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的形状、大小一般都相同,B
25、项正确;同源染色体上所含基因不一定相同,C项错误;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4个DNA分子,而一对姐妹染色单体含有2个DNA分子,D项错误。11.C由图可知,中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是染色体数的2倍,细胞可能处于分裂间期DNA复制结束后、分裂前期和中期,在中期染色体的螺旋化程度达到最高,A、B两项正确;中无染色单体,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为正常细胞的2倍,应为分裂后期至末期子细胞形成前,不能代表分裂间期,C项错误;细胞内的染色体和DNA数目恢复正常,说明分裂已经完成,D项正确。12.C细胞分裂过程中,通过间期DNA复制,细胞核DNA含量加倍,通过细胞分裂,细胞核DNA含量又恢复正常。若间期受阻,则细
26、胞不能完成核DNA复制,核DNA含量为2n的细胞数将增多;若细胞不能完成分裂过程,则核DNA含量为4n的细胞数量将增多。分析题图可知,该药物处理后,核DNA含量为4n的细胞数增多,故该药物可能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13.D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一个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的长短,A项正确;CDK1(CDK的一种)在分裂间期活性高,分裂期活性迅速下降,可能与细胞分裂间期相关蛋白质的合成有关,B项正确;CDK1抑制剂可干扰细胞周期,控制癌细胞的增殖,C项正确;CDK1持续保持较高活性的细胞分裂间期会增长,甚至可能使细胞不能进入分裂期,D项错误。14.B衰老细胞染色质收缩会影响DNA解旋
27、,因此会影响DNA复制和转录,A项正确;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B项错误;细胞代谢产生的自由基会攻击DNA和蛋白质等分子,致使细胞衰老,C项正确;细胞凋亡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全过程中,D项正确。15.B“癌症蛋白”的形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在翻译时需要tRNA、rRNA、mRNA的参与,A项正确;“癌症蛋白”为分泌蛋白,不属于膜蛋白,B项错误;“微泡”和血管上皮细胞的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项正确;“癌症蛋白”作为信号分子,作用于血管上皮细胞,影响了血管上皮细胞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细胞向着肿瘤方向生长,D项正确。16.ACD在卵细胞的形
28、成过程中,初级卵母细胞中大部分的细胞质最后分配到了卵细胞中,A项错误;受精时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识别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B项正确;受精卵中线粒体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C项错误;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但是它们的数量并不相等,一般是精子的数量远远超过卵细胞的数量,D项错误。17.ABD细胞中正常生命活动都受基因的控制,A项正确;精子的形成中有细胞一分为二的过程,能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B项正确;AaXB精子的产生是由于Aa在减数分裂时没有分开,而不是基因突变,C项错误;aXBXB精子的形成是由于姐妹染色单体在减数分裂时没有分开,D项正确。18.ABDp53蛋白修复过程会使细胞分裂停止,因
29、而延长了分裂间期,A项正确;p53蛋白可诱导细胞凋亡,而细胞凋亡与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有关,B项正确;p53蛋白的作用是对损伤的DNA进行修复,并不影响正常的细胞分裂,C项错误;p53蛋白基因突变,则可能无法合成p53蛋白,因而不能对突变的DNA进行修复,可能导致细胞癌变,D项正确。19.BCD细胞中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对细胞增殖具有调控作用,癌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可能与DNA中这两种基因的损伤有关,A项正确;蛋白质构象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蛋白质变性失活,B项错误;ATP的合成场所主要在线粒体,C项错误;分子伴侣GroEL源自细菌,细菌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D项错误。20.AB分析题图可知,过程
30、是正常细胞代谢所必需的,所以若要研制药物来抑制癌症患者细胞中的异常代谢途径,图中的不宜选为作用位点,A项错误;癌细胞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不会生成ATP,B项错误;分析题图可知,葡萄糖进入细胞后通过途径形成五碳糖,进而合成脱氧核苷酸,作为合成DNA的原料,C项正确;发生“瓦堡效应”的癌细胞吸收的葡萄糖比正常细胞的多,且过程可同时进行,D项正确。21.答案:(1)b(2)a、c染色质(丝)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3)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且有同源染色体8解析:(1)图甲中,分裂间期包括G1、S、G2,即图中的a、b、c。G1与G2时期合成RNA和蛋白质,S期进行DNA复制,DNA在复制时双螺旋解开
31、,分子结构不稳定,此时容易发生基因突变。(2)核糖体的主要功能是合成蛋白质,分裂间期中的G1与G2时期蛋白质合成旺盛。d段细胞质中mRNA明显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细胞分裂前期染色体高度螺旋化,DNA不能正常解旋,转录形成的mRNA减少,且原来的mRNA不断被分解。(3)图乙细胞中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且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由于着丝粒分裂,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图甲ag段中,f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染色体数目为8条。22.答案:(1)卵初级卵母细胞互换(2)M姐妹染色单体分开,M同源染色体分离23(3)卵细胞获得重组染色体的概率高,后代具有更多变异性(具有更大的基因多样性),为进化
32、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子代群体对环境有更大的适应性,有利于进化)解析:根据图1分析,到表示减数分裂前的间期,到表示减数分裂,该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互换,到表示减数分裂。(1)根据图形分析可知,图1产生的子细胞的大小不同,说明该过程是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该细胞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2)与“常规”减数分裂相比,“逆反”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特征是M姐妹染色单体分开,M同源染色体分离。在“逆反”减数分裂中,若M中约23%的细胞出现了染色体不均分的情况,则这些次级卵母细胞产生的配子是异常的,故约23%的配子异常。(3)图2所示的染色体分配规律,其意义在于使卵细胞获
33、得重组染色体的概率高,后代具有更多变异性,子代群体对环境有更大的适应性,有利于进化。23.答案:(1)(细胞)免疫(2)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从而使癌细胞之间的黏着性降低(3)一定浓度的蜂毒素能诱导肺癌细胞凋亡,在一定范围内,随浓度增大诱导效应增强Bax基因表达增强和Bcl- 2基因表达减弱(Bax基因和Bcl- 2基因表达)降低(4)细胞坏死细胞凋亡解析:(1)老人免疫功能下降,对癌细胞的监控和清除功能降低,因此容易患癌症。(2)细胞癌变是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的。癌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容易分散和转移。(3)分析图
34、1纵坐标和横坐标的关系可得,一定浓度的蜂毒素能诱导肺癌细胞凋亡,在一定范围内,随浓度增大诱导效应增强。图2中在一定的范围内,随蜂毒素浓度升高,Bcl-2基因表达率逐渐下降,Bax基因表达率逐渐增强;结合图1和图2可知,蜂毒素诱导肺癌细胞凋亡与Bax基因表达增强和Bcl- 2基因表达减弱有关,当Bcl -2蛋白与Bax蛋白的比值出现下降趋势时,将会诱导肺癌细胞凋亡。(4)肺部受损导致细胞的死亡是由外界不利因素引起的,属于细胞坏死。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被细胞毒性T细胞攻击的死亡)是细胞主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24.答案:(1)核膜消失纺锤体形成核仁解体(2)周期蛋白1降低细胞内周期
35、蛋白1的表达或抑制激酶1的活性(3)提前M期细胞内存在周期蛋白1与激酶1结合的复合物MPF,若将G2期和M期细胞融合,复合物MPF进入融合细胞,促进融合细胞由G2期进入M期解析:(1)由题意可知,周期蛋白1与激酶1结合形成复合物MPF后,激酶1促进细胞由G2期进入M期,M期的分裂前期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染色质螺旋化、核膜消失、纺锤体形成、核仁解体。(2)由图可知,周期蛋白活性的浓度增加时,细胞由G2期进入M期,结合题干信息可推知,图中周期蛋白为周期蛋白1。根据上述信息,若要使更多细胞阻滞在G2/M检验点,可抑制周期蛋白1的表达或抑制激酶1的活性。(3)由于M期细胞内存在周期蛋白1与激酶1结合
36、的复合物MPF,所以若将G2期和M期细胞融合,复合物MPF进入融合细胞,促进融合细胞由G2期进入M期,因此由G2期进入M期的时间提前。25.答案:(1)pHHeLa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或HeLa细胞合成和分泌一些蛋白酶,降解了细胞表面的某些结构)(2)促进(3)分裂间期减少解析:(1)细胞培养时,培养液中二氧化碳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HeLa细胞为癌细胞,其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导致细胞黏着性降低。(2)比较图1曲线可知,实验组细胞数量高于对照组,说明WDR26蛋白能促进细胞增殖。(3)由图可知,M点细胞的DNA含量处于2n与4n之间,则该时期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处于分裂间期;DNA合成抑制剂会抑制DNA复制,若实验组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导致DNA复制受抑制,则N点细胞(DNA含量为4n)数量将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