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 第2讲 中华文明的初步发展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02784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 第2讲 中华文明的初步发展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6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 第2讲 中华文明的初步发展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6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 第2讲 中华文明的初步发展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6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 第2讲 中华文明的初步发展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6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 第2讲 中华文明的初步发展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16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 第2讲 中华文明的初步发展 .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16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 第2讲 中华文明的初步发展 .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16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 第2讲 中华文明的初步发展 .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讲中华文明的初步发展秦汉、魏晋(公元前221年公元589年)1“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理天下者,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则小大适称而不悖焉。”与材料相符的观点是(B)A重农抑商B中央集权C君主专制 D削弱相权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解析:材料意思是,国家要建立,(一定要)根本强大,末梢弱小,这样才能巩固治理天下就应该像运用身体使唤手臂,运用手臂使唤手指,从大到小管理,大小适称不违背常理。材料没有体现农业与商业,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理天下者,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则小大适称而不悖焉”可知强调的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B项正确;君主专制强调的是君权至高无上,

2、而材料强调的是根与本、身与臂、臂与指的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相权,故D项错误。2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一种政治现象,称为“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意思是官员由皇帝任免,但胥吏得不到升迁,却可以利用官员不熟悉政务,自己操办具体之事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这说明(B)A中央集权的加强 B官僚政治的弊端C君主专制的削弱 D行政效率的低下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官僚政治的弊端解析:材料没有涉及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中“但胥吏得不到升迁,却可以利用官员不熟悉政务,自己操办具体之事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信息可知,古代官僚政治存在弊端,故B项正确;

3、材料没有涉及皇权的削弱,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官僚体系的行政效率低下,故D项错误。3钱穆国史大纲记载:“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该记载反映的土地制度是(C)A井田制 B封建土地私有制C均田制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考点: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均田制解析:井田制下分封诸侯王享有土地使用权,并没有限制富者的土地占有,故A项错误;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土地兼并导致贫富差距悬殊,故B项错误;均田制的实行,将国家的土地租给农民,有利于抑制富者的土地兼并,而且贫者有土地耕种,“有一最低之水平”,故C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否定土地兼并,故D

4、项错误。4孔子作春秋时创设了一种写史方法:既强调将褒贬寓于叙事之中;又要求对尊者、亲者、贤者隐恶扬善。其政治思想明显体现“为尊者隐”的是(B)A墨子 B董仲舒C李贽 D黄宗羲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思想主张解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与“为尊者隐”无关,故A项错误;董仲舒的政治思想有君权神授、大一统、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等,特别是“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把封建君主抬到了“天子”的高度,皇帝代表“天”统治万民,作恶可原谅、可秘而不宣、可再给机会,做多了就是圣明,故B项正确;李贽批判孔孟学说,主张个性自由,故C项错误;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主张工商皆本、经世致用,故D项错误。5明清时期,北京

5、曾有多次雾霾的记载。明清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曾令文武群臣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思想最早渊源于(B)A先秦儒学 B汉代儒学C宋明理学 D佛教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天人感应”解析: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是天人关系,而先秦儒学主要讨论人际关系,故A项错误;汉代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提出“天人感应”学说,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因此就会出现这种行为,故B项正确;宋明理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与灾害天谴论对皇权的约束无关,故C项错误;明朝佛教并非官方哲学,不会导致统治者的这种行为,故D项错误。6对历史事件的分类整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有一位

6、同学将历史上重大改革分为两类:a类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b类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其分类标准是(C)A是否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B是否是向国外学习为主的改革C是否导致原来社会性质的改变D是否以解决民族危机为其目的考点:罗斯福新政;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解析:美国罗斯福新政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他三项均为非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故A项错误;四个改革都不是以向国外学习为主的改革,故B项错误;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调整,没有改变中国和美国的社会性质,商鞅变法使秦国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北魏孝文帝改革使北魏政权由奴隶社会过渡

7、到封建社会,故C项正确;只有孝文帝改革是以解决民族危机为主要目的,故D项错误。7(2015江苏单科21)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对保持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发挥了积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对于一个旁观者来说,4世纪时世界历史的情况可能是这样:罗马帝国总算历劫而存,而中华帝国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可是中华帝国在罗马帝国已不复存在时最后重新组成。中华帝国为什么能恢复而罗马帝国却不能,一个原因可能是中国王朝比拜占庭帝国更充分地保留了帝国的传统。如果皇帝依靠不是按照出身或机遇而是按才干选拔的官僚知识分子行使权力,那他就会实行公正的道德的统治。中国的文字也比西方的拉丁文和希腊文有着更大的文化上的连续性。摘编自费正清

8、中国:传统与变革材料二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所以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马克垚世界文明史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中有利于中国稳定和统一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不是按照出身或机遇而是按才干选拔”所涉及的制度。(2)据材料二,指出理学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儒学由“粗糙”趋向“精微”的原因。(3

9、)据上述材料,说明中华文明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基本特质。考点:(1)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2)宋明理学(3)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解析:(1)第一小问因素,据材料一“中国王朝比拜占庭帝国更充分地保留了帝国的传统”得出充分保留传统,据材料一“按才干选拔的官僚知识分子行使权力”得出合理选官,据材料一“实行公正的道德的统治”得出实行德政,据材料一“中国的文字也比西方的拉丁文和希腊文有着更大的文化上的连续性”得出汉字文化延续功能强;第二小问制度,据材料一“4世纪时世界历史的情况”,结合所学分析得出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2)第一小问作用,据材料二中“充

10、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得出引导人们关注现实,据材料二“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得出有利于培养道德品质;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二“两汉的粗糙儒学”、“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得出儒学受到佛道思想的挑战(冲击),据材料二“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得出复兴儒学的需要(宋明理学家的学术创新),结合所学,从内外两个角度概括回答。(3)据材料一“中国王朝比拜占庭帝国更充分地保留了帝国的传统”、“中国的文字也比西方的拉丁文和希腊文有着更大的文化上的连续性”得出延绵不断(尊重传统),据材料二“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得出兼收并蓄(与时俱进),结合所学,从传统、发展等角度概括回答。答案:(1)因素:充分保留传统;合理选官;实行德政;汉字文化延续功能强。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2)作用:引导人们关注现实;有利于培养道德品质。原因:儒学受到佛道思想的挑战(冲击);复兴儒学的需要(宋明理学家的学术创新)。(3)特质:延绵不断(尊重传统);兼收并蓄(与时俱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