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师大大同附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脂肪、抗体、DNA和RNA共有的元素是( )AC、H、OBC、H、O、NCC、H、O、N、PDC、H、O、N、P、S考点:脂质的组成元素;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分析:本题的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在元素组成上的异同比较,糖类和脂肪的元素组成相同是C、H、O,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解答:解:(1)脂肪组成元素是C、H、O;(2)抗体的本质为蛋白质,元素组成是C、H、
2、O、N;(3)DNA和RNA为核酸,元素组成是C、H、O、N、P;故它们共有的元素是C、H、O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及化合物,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及各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B淀粉、半乳糖、糖原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考点:糖类的组成元素;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脂质的组成元素 分析:本题是考查糖类、蛋白质、脂质、核酸的元素组成的题目,糖类的元素组成是C、H、O,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等,不同类的脂质的元素组成不同,脂肪和固醇的元素组成是
3、C、H、O,磷脂的元素组成是C、H、O、N、P,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解答:解:A、脂肪酶的本质的蛋白质,元素组成是C、H、O、N,胆固醇和脂肪酸无N,A错误;B、淀粉、半乳糖、糖原属于糖类,元素组成相同,都是C、H、O,B正确;C、氨基酸的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元素组成是C、H、O、N,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单位,元素组成是C、H、O、N、P,本题是糖酵解的产物,元素组成是C、H、O,三者元素组成不同,C错误;D、性激素属于固醇,元素组成是C、H、O,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属于蛋白质类激素,其元素组成是C、H、O,N等,三者元素组成不同,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糖类、脂质的分类和元素
4、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基本单位和元素组成,分析出脂肪酶、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的本质和丙酮酸的来源是解题的关键3如图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在动物细胞内与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糖原B在生物体内物质b约有20种C在人体细胞中物质c共有8种D物质d的化学本质是固醇考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的种类;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A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可能是淀粉,a是葡萄糖,B是蛋白质,b是氨基酸,C是DNA,c是脱氧核糖核苷酸,d是性激素解答:
5、解:A、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淀粉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聚体;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是糖原,A正确;B、b是氨基酸,在生物体内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B正确;C、c为脱氧核苷酸,在人体细胞中物质c共有4种,C错误;D、物质d是性激素,其化学本质是固醇,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糖类的分类、分布和功能;脂质的分类和功能,核酸的分类、基本组成单位和功能,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和功能,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综合理解应用,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4肉毒杆菌是一种致命病菌,在繁殖过程中分泌毒素军事上常将这种毒素用于生化武器人们食入和吸收这种毒素后神经系统将遭到破坏该毒
6、素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由结构图可知,肉毒类毒素由氨基酸组成,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图中该片段由5种单体组成,有4个肽键C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D高温下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主要原因是高温首先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含CONH结构,说明是一条多肽链结构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A、由结构图可知,肽键是氨基酸脱水缩合时形成,所以肉毒类毒素由氨基酸组成,其化
7、学本质是蛋白质,A正确;B、图中共含有四个“CONH”结构,所以图中该片段由5种单体组成,有4个肽键,B正确;C、由于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而毒素由两个亚单位即两条链组成,所以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2个氨基和2个羧基,C错误;D、由于高温能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所以高温下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特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5某学生对一待测物质进行如下实验,假设实验步骤均正确,其进行的实验及观察到的现象如表,则其可能鉴定的物质及试剂A是( )实 验1234检测试剂双缩脲试剂试剂
8、A苏丹染液试剂B检测结果淡紫色无砖红色沉淀未观察到橘黄色蓝色A鸡蛋清、斐林试剂B鸡蛋清、碘液C劣质奶粉、碘液D劣质奶粉、斐林试剂考点: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 分析:1、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是还原糖2、双缩脲试剂的成分是质量浓度为0.1 g/mL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1 g/mL硫酸铜溶液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苏丹染液遇脂肪的颜色反应为橘黄色,苏丹染液遇脂肪的颜色反应为红色解答:解:根据表示中信息可知,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鸡蛋清中
9、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不应该呈现淡紫色,因此应该检测的劣质奶粉;砖红色沉淀是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因此试剂A应为斐林试剂故选:D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有机物鉴定的试剂和颜色反应,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识记能力,难度不大考生要明确劣质奶粉中蛋白质含量很少6作为系统的边界,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有多种功能如图的模型主要表明了细胞膜的何种功能( )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D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考点:细胞膜的功能 分析: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可归纳为三种主要方式:1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
10、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即细胞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2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即细胞通道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3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如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进入体液体液运输靶细胞受体信息靶细胞,即激素靶细胞解答:解:据图分析,内分泌细胞分泌相关激素进入体液,通过体液运输,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进而传递信息,即通过体液的作用间接完成信息交流故选:C点评:本题以示意图的形式,考查细胞膜的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7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称为膜蛋白不同的膜
11、蛋白具有各自的特殊作用和功能,下图体现了膜蛋白的部分功能下列选项中有关膜蛋白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1表明膜蛋白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B图2说明膜蛋白能够催化膜表面的代谢反应C图3表明膜蛋白有利于细胞接收膜表面的化学信息D三个图能够说明膜蛋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考点:细胞膜的成分;细胞膜的功能 分析:本题是对细胞膜蛋白的功能的考查,先分析题图,推断题图中显示的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的功能,然后结合选项内容分析解答解答:解:A、分析图1可知,该图是物质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行跨膜运输,说明细胞膜的蛋白质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A正确;B、分析图2可知,通过膜上的蛋白质后物质发生了变化,即发生了化学反
12、应,说明细胞膜蛋白具有催化功能,B正确;C、分析题图3可知,该图表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受体与信息分子特异性结合,说明细胞膜蛋白质有信息传递功能,C正确;D、题干中的三个图显示细胞膜蛋白的控制物质进出功能、信息传递功能和催化功能,不能显示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的功能,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膜的组成,细胞膜蛋白质的功能,分析题图进行判断和推理是解题的关键8人体白细胞能吞噬入侵的细菌、细胞碎片及衰老的红细胞等,这是细胞的( )A主动运输B扩散作用C渗透作用D胞吞考点:胞吞、胞吐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名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例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
13、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需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此外,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解答:解:A、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A错误;B、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B错误;C、渗透作用是细胞吸水的方式,C错误;D、白细胞能吞噬入侵的细菌、细胞碎片及衰老的红细胞等属于胞吞,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9取两种不同种属的海绵,使其细胞分散成单个
14、,再将它们掺在一起培养,发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聚合在一起与此现象直接有关的结构是( )A细胞核B细胞膜上的磷脂双分子层C细胞膜D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考点:细胞膜的功能 分析:本题的考查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其次还含有少量的糖类,细胞膜外面有的蛋白质与多糖结合形成糖蛋白,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解答:解:由题意可知,两种不同种属的海绵的细胞混合培养,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聚合在一起,是否属于同一个属是由海绵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进行识别的,与识别作用直接有关的是糖蛋白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和功能,准确理解题意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B选项往往因对题干信息
15、的审查不清,搞不清本题的意图而错选10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再用吡罗红染液B用8%的盐酸目的之一是使DNA与蛋白质分离C酒精灯烘干载玻片主要的目的是防止细胞死亡时溶酶体对核酸的破坏D用高倍显微镜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呈绿色的染色体和呈红色的RNA分子考点: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 分析: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使RNA呈现红色解答:A、染色时是用甲基绿和吡罗红的混合染色剂,A错误;B、盐酸的作用是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使DNA与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B正确;C、酒精灯烘
16、干载玻片,是使细胞固定在载玻片上,防止解离时细胞进入盐酸中,C错误;D、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出现,而且使用碱性染色剂染色,在观察DNA和RNA分布的实验中,用高倍镜也无法看到呈绿色的染色体和呈红色的RNA分子,D错误点评:此题考查实验中试剂的使用和实验步骤中的注意事项,提示学生注意相关方面内容1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纤维素酶可以分解图中的1、2和3三种细胞的细胞壁B水绵是低等植物,其细胞一般同时具有中心体和叶绿体C蓝藻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意义是它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D图4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17、的异同 分析:颤藻属于原核生物中的蓝藻,水绵属于真核生物中的单细胞藻类,图3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应属于原核生物,图4属于真核生物中的变形虫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细胞结构的最大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解答:解:A、图1和图3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细胞壁成分为肽聚糖,水绵的细胞壁成分主要为纤维素,根据酶的专一性,纤维素酶只能水解纤维素,A错误;B、水绵属于单细胞藻类,单细胞藻类均属于低等植物,低等植物细胞中同时具有叶绿体和中心体,B正确;C、蓝藻虽然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原核细胞中不存在叶绿体,C错误;D、图4为变形虫,变形虫细胞中没有叶绿体,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属于简单题,属于考
18、纲中识记层次的要求,着重考查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上的区别,如:细胞壁成分、叶绿体分布等,解答时注意原核细胞细胞壁成分为肽聚糖,而真核生物细胞壁为纤维素,蓝藻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没有叶绿体12如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既有亲水性也有疏水性B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选择透过性C细胞识别与物质有关D有参加的物质运输不一定为主动运输考点: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分析:1、细胞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细
19、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而成的糖蛋白,也做糖被,糖被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2、分析题图可知,是糖蛋白,是蛋白质,是磷脂双分子层解答:解:A、磷脂双分子层的头部具有亲水性,尾部具有疏水性,A正确;B、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B错误;C、细胞识别与物质糖蛋白有关,C正确;D、有蛋白质参加的物质运输可以是协助扩散,也可以是主动运输,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细胞膜成分、结构和功能,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13下列关于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是细胞呼吸的唯一场所B有
20、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无氧呼吸不需要线粒体的参与,因此进行无氧呼吸的细胞没有线粒体D线粒体是人体细胞内唯一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解答:解:A、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A错误;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生成水,B错误;C、无氧呼吸不需要线粒体的参与,但进行无氧呼吸的
21、细胞可能含有线粒体,如酵母菌,C错误;D、人体细胞不含叶绿体,所以线粒体是人体细胞内唯一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4关于概念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和所示的过程都需要消耗细胞内ATP水解释放的能量B只有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C大分子只有通过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细胞D腌制蜜饯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和有直接关系考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分析:根据图分析,表示主动运输,表示协助扩散自由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如水,CO2,甘油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
22、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生物大分子以内吞和外排方式出入细胞,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解答:解:A、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细胞内ATP水解释放的能量,A错误B、主动运输的方向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逆浓度梯度运输,B正确C、大分子不是通过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细胞,而是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C错误D、腌制蜜饯时蔗糖进入细胞是因为细胞失水过多后死亡,细胞膜变成全透性膜,蔗糖才进入细胞,与过程和无关,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把握知识的识记和运用能力15下
23、列关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H只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生成B无氧呼吸因为分解糖类的效率低,所以释放的能量少C若呼吸产物中有水生成,则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D若呼吸产物中有酒精生成,则只进行无氧呼吸考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 分析:有氧呼吸的特点是:需要氧气;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大量能量;能量彻底释放无氧呼吸的特点是:没有氧气参与反应,有机物不能彻底分解,而是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乳酸解答:解:A、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有H生成,A错误;B、无氧呼吸因为分解糖类不彻底,所以释放的能量少,B错误;C、若呼吸产物中有水生成,则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产物只有酒精
24、和二氧化碳或只产生乳酸,C正确;D、若呼吸产物中有酒精生成,可能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进行,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有氧呼吸过程和反应物、产物,无氧呼吸的方式,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对于相关知识点是理解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16如图曲线、分别表示物质A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物质P所需的能量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bc段表示在有酶催化条件下,使物质A生成物质P反应发生需要的活化能B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下移动Cac段表示在无催化剂条件下,物质A生成物质P需要的活化能D若曲线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改变酶促条件后,则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
25、动考点:酶促反应的原理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ca段表示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化学反应需要的活化能,cb段表示在有酶催化的条件下化学反应需要的活化能,由此可以看出,酶促反应的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需要的活化能;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更显著,因此酶具有高效性;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的影响,最适宜条件下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效果最好,酶活性最高解答:解:A、cb段表示在有酶催化的条件下化学反应需要的活化能,A正确;B、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B错误;C、ca段表示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化学反应需要的活化能,C正确;D、如果曲线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将化学反应
26、活化能的效果最显著,改变酶促条件后,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效果减弱,达到活化状态需要的能力增加,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酶催化作用的机理,分析题图曲线获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酶促反应机理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17如图甲表示某酶促反应过程,图乙表示图甲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物质a的起始浓度为10mmolL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a可能是麦芽糖但不可能是蔗糖B在该实验条件下物质a在2min内可被完全分解C若曲线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温度一定低于曲线和D若曲线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酶浓度高于曲线和考点:酶促反应的
27、原理;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明显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最高,低温可以降低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逐渐增强,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而永久性的失活)酶促反应的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以加速反应的进行,酶的性质和数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由图甲可知,物质a水解为两个相同的物质c,A正确;B、由图乙可知,曲线表示物质a的变化,B正确;C、若曲线
28、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温度低于或高于曲线和的温度,C错误;D、若曲线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酶浓度高于曲线和,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具体的酶促反应过程的分析判断能力18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ATP分子中所有化学键都储存着大量能量,所以被称为高能磷酸化合物B三磷酸腺苷可简写为APPPCATP中大量的能量储存在腺苷和磷酸基团中DATP中大量的能量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考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分析:ATP的结构简式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代表普通磷酸键,代表高能磷酸键ATP中有3个磷酸,2个高能磷酸键,且2个高能磷酸键
29、为远离腺苷的磷酸之间解答:解:A、ATP分子中只有高能磷酸键储存着大量能量,A错误;B、三磷酸腺苷可简写APPP,B错误;C、ATP中大量的能量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腺苷和磷酸基团之间为普通磷酸键,C错误;D、ATP中大量的能量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ATP的结构和特点19关于ATP的化学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ATP和核酸共有的元素是C、H、O、N、PBATP中的A表示腺嘌呤C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D含有腺嘌呤和脱氧核糖考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分析:ATP 的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T 是三的意思,P 代表磷酸基团ATP和ADP的转
30、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解答:解:A、ATP和核酸共有的元素是C、H、O、N、P,A正确;B、ATP中的A表示腺苷,B错误;C、ATP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C错误;D、ATP含有腺嘌呤和核糖,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ATP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0将一个洋葱表皮细胞浸在滴有一滴0.3g/mL蔗糖溶液的装片中,得到如图所示的质壁分离图,假如细胞液浓度设为a,细胞质基质浓度
31、设为b,细胞膜和细胞壁之间的浓度设为c,外界溶液浓度设为d,则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浓度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 )Aabcd0.3g/mLBabc=d0.3g/mLCabc=d0.3g/mLDabcd=0.3g/mL考点: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 分析: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大液泡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
32、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解答:解:据图示可知,细胞质壁分离,故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即ad,水经原生质层扩散到细胞外液,故原生质层的浓度介于细胞液和外界溶液之间;又由于细胞壁为全透性,故c和d浓度相等,由于细胞失水后水进入外界溶液,故外界溶液浓度不断减小,故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浓度之间的关系为abc=d0.3g/mL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及质壁分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1如图是某同学用洋葱紫色鳞片叶的外表皮做“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1、2、6组成
33、了细胞的原生质层B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此时6处的浓度一定大于7处的浓度C图中1是细胞壁,6中充满了蔗糖溶液D图中7是细胞液,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其颜色逐渐变浅考点: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 分析:1、据图分析,1表示细胞壁,2表示细胞膜,3表示细胞核,4表示液泡膜,5表示细胞质,6表示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的外界溶液,7表示液泡2、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大液泡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既发生了质壁分离解答:解:A、图中2细胞
34、膜、4液泡膜、5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A错误;B、6处的浓度大于7处的浓度,细胞发生质壁分离,6处的浓度小于7处的浓度,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6处的浓度等于7处的浓度,细胞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B错误;C、图中1是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具有全透性,则6中充满了蔗糖溶液,C正确;D、图中7是细胞液,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失水,其颜色逐渐加深,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22如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酶1、酶2和酶3依次分别存在于( )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B线
35、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过程(1)有氧呼吸的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 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2ATP)(葡萄糖)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 20H+6CO2+少量能量 (2ATP)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反应式:24H+6O212H2O+大量能量(34ATP)(2)无氧呼吸的场所是在细胞质基质内解答:解: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细胞
36、呼吸的过程,其中酶1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的场所,形成丙酮酸和H,场所是细胞质基质;酶2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形成二氧化碳和H,场所是线粒体;酶3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物是乳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所以酶1、酶2、酶3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细胞质基质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模式图,考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及场所,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识图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23如图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装置均需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B装置乙在处可检测到有酒精生成C装置乙中应让先放置一会再与连接D装置甲
37、中NaOH的作用是吸收处的CO2考点: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分析:据图分析,甲表示有氧呼吸装置,乙表示无氧呼吸装置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CO2和H2O,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和酒精甲、乙装置分别用于检测有氧和无氧条件下是否产生CO2A瓶加入NaOH溶液,可吸收空气中的CO2,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干扰C、瓶用于检测CO2的产生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瓶,这是为了消耗掉瓶中的氧气,创造无氧环境解答:解:A、酵母菌不会光合作用,故无需在黑暗进行,A错误;B、装置乙在处可检测到有二氧化碳生成,酒精要提取处培养液检测,B错误;C、装置乙中应让先放置一会消耗氧气,创造无氧环境,
38、C正确;D、装置甲中NaOH的作用是吸收外界空气的二氧化碳,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干扰,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酵母菌呼吸作用的条件24如图表示某陆生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呼吸过程的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之间的关系,其中线段XY、YZ的长度相等,则在O2浓度为时( )A有机物大多被用于有氧呼吸B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的ATP之比约是6:1C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释放的CO2之比是3:1D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相等考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 分析:分析图象可知:氧气浓度为a时,XY=YZ,即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相等,由
39、于1mol葡萄糖有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是6mol,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是2mol,因此此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1:3解答:解:A、氧气浓度为a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1:3,因此有机物大多数被用于无氧呼吸,A错误;B、由于1mol葡萄糖有氧呼吸产生的ATP是38个,无氧呼吸产生的ATP是2个,因此氧气浓度为a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的ATP的数量比是=38:(32)6:1,B正确;C、由分析知,氧气浓度为a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相等,C错误;D、由B分析可知,氧气浓度为a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不相等,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于无氧呼吸
40、释放的能量,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题图曲线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图信息综合解答问题的能力25贮藏水果和粮食时,充加CO2或抽掉空气,能延长贮藏时间,主要是由于( )A抑制有氧呼吸B促进有氧呼吸C抑制无氧呼吸D促进无氧呼吸考点: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分析:有氧呼吸过程中分解有机物产生H2O、CO2和热量,不利于水果和粮食的贮存因此可利用呼吸作用原理,通过抑制呼吸作用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如降低温度、减少氧气浓度等方式解答:解:有氧呼吸进行得快慢主要与氧的含量、温度、周围二氧化碳浓度的高低有关系;氧气的含量低(抽取空气
41、),有氧呼吸进行得慢,并且CO2对有氧呼吸有抑制作用因此充加CO2或抽掉空气,主要是为了抑制有氧呼吸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50分)26(18分)据图回答(题中内填写图中指示结构的数字):(1)如图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该细胞是植物(植物或动物)细胞,做出判断的依据是此细胞具有3细胞壁、4叶绿体、5液泡等结构(2)含有遗传物质且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6线粒体、4叶绿体图中所示的结构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1、4、5、6、7(填图中指示结构的数字)(3)结构7的名称是高尔基
42、体,在植物细胞中,与形成3细胞壁有关使细胞保持一定的渗透压,保持膨胀状态的是5液泡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分析题图:该图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中1是细胞膜,2是核仁,3是细胞壁,4是叶绿体,5是液泡,6是线粒体,7是高尔基体解答:解:(1)据图分析,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判断的依据是该细胞具有3细胞壁、4叶绿体、5液泡等结构(2)题图中含有遗传物质且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6线粒体(能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ATP中的化学能)和4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图中具有膜的结构有1细胞膜,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4叶
43、绿体、5液泡、6线粒体、7高尔基体(3)题图中的7是高尔基体,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题图中的3)形成有关;液泡能使细胞保持一定的渗透压,使细胞保持膨胀状态故答案为:(1)植物3细胞壁4叶绿体5液泡(2)6线粒体4叶绿体1、4、5、6、7(3)高尔基体 3 细胞壁5 液泡点评:本题结合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解题的关键是识记细胞中各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27(16分)物质的跨膜运输对细胞的生存和生长至关重要图表示的几种物质经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示中细胞膜主要由A磷脂分子和B蛋白质组成,其中B蛋白
44、质的种类和数量与细胞膜功能的复杂性有关(2)组成细胞膜的A、B两种物质通常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运动状态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3)如果图中的细胞膜是红细胞的,则氨基酸、葡萄糖和甘油进入细胞膜的方式依次是主动运输、协助扩散、自由扩散(4)人们设计出一种膜结构,这种膜结构能将有毒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以降低污水中的有毒重金属离子对水的污染,这是模拟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细胞膜的成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分析:据图分析,A表示磷脂双分子层,表示细胞膜的基本骨架;B表示蛋白质;物质运输方向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自由扩散;物质
45、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解答:解:(1)细胞膜主要由A磷脂分子和B蛋白质分子组成,其中B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与细胞膜功能的复杂性有关(2)组成细胞膜的化合物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运动状态,具有一定的流动性(3)如果该图为红细胞膜,则氨基酸、葡萄糖、甘油进入该细胞的方式分别为主动运输、协助扩散、自由扩散,根据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方式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不需载体和能量,为自由扩散;方式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需载体蛋白协助,不消耗能量;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需载体蛋白协助并消耗能量(4)根据这种膜结构对重金属
46、离子有拦截作用,说明模拟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故答案为:(1)A磷脂分子B蛋白质B蛋白质(2)一定的流动(3)主动运输协助扩散自由扩散(4)选择透过性点评:本题考查细胞膜的化学组成、结构和功能特点,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和判断能力,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28(16分)下表是某小组探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受pH影响“的实验,请依据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操作步骤操作方法试管甲试管乙1加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2mL2mL2加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1mL/3加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1mL4加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2滴2滴5观察产生气泡较少产生气泡较少(1)本
47、实验的因变量是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可观测的指标是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2)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明显的缺陷,请写出改进方案:实验步骤1、4互换,再增加丙试管,在加入盐酸或氢氧化钠的步骤中换为加入1毫升蒸馏水,其他步骤与修正后的步骤相同在完成改进方案后预期的实验结果及结论是:甲乙两支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少,丙试管中产生大量的气泡,则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受pH影响,甲乙丙三支试管中产生的气泡的情况基本一样,则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不受pH影响(3)为了将此次多余的猪肝研磨液保留到下次使用,应对它进行冷藏(高温/冷藏)处理,原因是过氧化氢酶是蛋白质,高温处理会使蛋白质变性失活,而低温冷藏蛋白质不会失活(4)如果用出
48、现同一结果所需要的时间来表示酶的活性,那么所需的时间越长,酶的活性越低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分析:实验组:经过处理的组是实验组对照组:未经过处理的组是对照组变量: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自变量:想研究且可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为自变量 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因变量 无关变量:在实验中,除了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存在一些可变因素,能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解答:解:(1)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是本实验的因变量,可观测的指标是相同时间内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气泡产生的速率)(2)作为对照实验,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明显的缺陷,应该步骤1和4互换一下,先让过氧化氢酶在不
49、同的酸碱环境中一定时间然后再加入过氧化氢,应该增加丙试管,在第二步中加入lmL蒸馏水,其他步骤与甲、乙试管相同改进方案后,预期的实验结果及结论是相同时间内甲、乙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较少,丙试管中产生大量的气泡,则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受pH影响;甲乙丙三支试管中产生的气泡的情况基本一样,则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不受pH影响(3)高温处理时,猪肝研磨液中的过氧化氢酶因变性失活,而冷藏并不会使蛋白质变性因此将制备好的猪肝研磨液分别进行高温和冷藏处理,经高温处理后,实验效果不明显,而冷藏处理不影响实验效果,原因是过氧化氢酶是蛋白质,高温处理会使蛋白质变性失活,而低温冷藏蛋白质不会失活(4)以不同pH下出现同一结果所需要的时间来表示酶的活性,则所需的时间越长,酶的活性越低故答案为:(1)相同时间内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气泡产生的速率) (2)增加丙试管,在第二步中加入lmL蒸馏水,其他步骤与甲、乙试管相同 相同时间内甲、乙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较少,丙试管中产生大量的气泡(3)高温处理时,猪肝研磨液中的过氧化氢酶因变性失活,而冷藏并不会使蛋白质变性 (4)低(或弱)点评:本题结合实验过程,考查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首先要求考生掌握影响酶活性的主要因素;其次要求考生掌握实验设计的原则(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根据题干信息判断该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