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天津市宝坻区大白庄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书愤》学练稿.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02206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宝坻区大白庄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书愤》学练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天津市宝坻区大白庄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书愤》学练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学目标:1以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诗人情感。2通过分析艺术手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众所周知,南宋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朝代,由于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被金兵掳去,宋高宗赵构得以登上帝位,所以,尽管当时宋朝的大好河山被金兵占领,但从赵构的心理上来说,他并不想收复失地,因为一旦收复失地,迎回二圣,他将无地可处。正鉴于此,南宋历史上有着太多的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形象,比如:岳飞、辛弃疾、陆游等。他们心里压着太多的愤慨,今天,我们就通过书愤来一同感受一下前人的情感。二、作者简介:陆游,号放翁。南宋时山阴人,著名的爱国诗人。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主要

2、诗作游山西村、书愤、临安春雨初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示儿等。三、背景介绍: 陆游生活在金兵大举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偏安江南一隅,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 这首诗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北定中原、收复失地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写下了这首诗。 四、诗歌鉴赏学生自由朗读。然后结合注释,和同桌交流对诗句的理解、把握。1.对诗中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题中“书”是书写的意思,“书愤”即是抒发内心的郁愤之情。 B.“中原北望气如山”意谓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情

3、壮志坚定如山。 C.“塞上长城”比喻能捍卫国家安全的人物。“空自许”即诗人不认为自己是这样的人物。 D.“出师”指诸葛亮的出师表,“伯仲”本指兄弟,这里指可以相比。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全诗共分两层,前四句是回顾往事,表现青壮年时期的抗敌豪情和战斗经历,后四句写不被重用的悲愤和壮心不已的感情。 B.第二联追述抗金前线值得纪念的往事,字句里充满了战斗的豪情,又含有激愤和辛酸。 C.“千载谁堪伯仲间”,既赞扬诸葛亮无人可及,又表现了渴望效法诸葛亮干一番“北定中原”的大业的愿望。 D.全诗感情沉郁,气韵雄厚,与李白诗风相近。 3.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

4、愤”的根源是什么?(生讨论) 4.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 5、本文运用哪些艺术手法? 五拓展阅读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诉衷情】 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六总结 一心报国却壮志难酬,这样的遭遇不只是一个人的,诗人的遭遇也是民族命运的缩影。爱国的主题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有句话说“国家不幸诗家幸”,每当国家危亡时刻,这种主题总会在诗坛上大放异彩。陆游继承了这种传统,并把它发挥到无人企及的高度。爱国主题不但贯穿在他的诗歌中,而且融入了他的整个生命,成为陆游诗歌的灵魂。七、作业:语文系列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