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552.50KB ,
资源ID:602173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0217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4届高三历史广东专版配选作业 第14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4届高三历史广东专版配选作业 第14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WORD版含解析.doc

1、第十四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中华文明一直是相对独立地发展的,并以其优越性向外输出,在东亚地区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汉文化圈中国人习惯于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环视四方。清王朝正是在这种历史沉淀中,发展完备了“天朝”对外体制。这一“对外体制”()A客观地反映了清朝时期的世界形势B是造成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本原因C在鸦片战争后被统治者完全抛弃D使清朝君臣大多不了解世界局势2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

2、觉醒”是指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D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3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备受列强凌辱,有识之士开始关注世界形势,力图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逐渐将中国引向近代化的道路。中国迈出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是()A林则徐编译四洲志B魏源编撰海国图志C洋务派“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D戊戌变法4下列言论属于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 ()A“今君人者释其刑德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也”B“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C“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D“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5“其于西国所以富强之原,茫乎未有闻焉,以为

3、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这一言论 ()A是洋务派对洋务运动所进行的宣传B批评了顽固派的冥顽不化C反映了维新派与革命派的激烈交锋D指出了洋务运动的致命局限6梁启超指出:“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这段话实际上揭示了 ()A辛亥革命毫无建树B中国民众麻木颓废C解放思想势在必行D爱国人士救国无门7“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蔡元培的这一方针,在当时的积极作用是 ()A缓和了各

4、种思想文化的矛盾B鼓励了新思想、新文化的发展C吸收消化尊孔复古思想D沉重打击了封建正统思想8风云激荡的百年中国,康有为曾被指“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陈独秀则宣称“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两者反映的共同问题是 ()A儒家学说已不再适应时代的需求B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C儒家学说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D儒家学说已成为维新变法的有利工具9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为此而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功绩是 ()A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B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C推动民主共和思想深入

5、人心D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0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寻找“出路”的轨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表现了工业化的必由之路B说明了民主共和的必由之路C探寻了近代化的发展之路D解决了经济、政治与思想发展之路11李大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号召“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片”,并积极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这说明 ()A马克思主义主要在工人中宣传B李大钊认识到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C李大钊注重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D李大钊认为只有工人阶级才能接受马克思主义12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明确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

6、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的影响B工农运动的发展C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D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分化二、非选择题(第13题19分,第14题21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泰西近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材料2:自台湾事后(即1895年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陈涉辍耕于陇上,伏莽遍于山泽,教民遍于腹省揭竿斩木,已可忧危。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材料3:大借洋教,以举庶政。康有

7、为上清帝第五书材料4:使戊戌变法不致推翻,行二十年新政,或已致中国于富强矣。胡适留学日记请回答:(1)材料1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其理论根据是什么?(4分)(2)材料2、3反映了维新派对农民和帝国主义的态度各是怎样的?(4分)(3)根据材料1、2、3,找出维新变法运动的缺陷。(6分)(4)材料4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6分)14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

8、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材料2:受制于“皇帝制度”两千年,是这个民族不能逃避的命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比如“德先生”“赛先生”迟迟不能落脚,比如公民意识、规则意识、宽容意识的缺乏,比如“熟人社会”,比如“守旧症”、“非我症”、“不合作症”、“麻痹症”,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时代或者更远的尧舜禹。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转型的艰难。张宏杰中国皇帝的五种命运序(1)材料1中,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

9、悟”经历了哪三个阶段?其实践和结果如何?(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分析近代中国文化转型难的原因。(6分)(3)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有学者认为中国文化转型呈现出“传统文化现代化,西方文化本土化”的趋向。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6分)详解答案一、选择题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这一“对外体制”指的是“闭关锁国”政策,它导致清朝对外部世界缺乏基本的了解,故选D。答案:D2解析:萧功秦认为,由于民族危机而激发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与题目中的民族危机无关,故排除A。B、C、D三项都与

10、民族危机有关,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出现于鸦片战争时期,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出现在1915年以后,故B项符合“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答案:B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洋务派“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即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使中国迈出了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答案:C4解析: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各选项中文言文的真实含义。A项极力倡导法治,属于战国法家(韩非子)的思想;B项提倡“君权神授”,是西汉董仲舒的主张;C项把儒家的传统思想“三纲五常”宣扬成先验存在的道德规范,即天理,可见是程朱理学(朱熹)的主张;D项反对君主专制,属于维

11、新派(严复辟韩篇)的主张。答案:D5解析:材料意思是:他对西方世界能够富强的原因,一点都不知道,以为我们中国的政教文物风俗,没有一样不比别的国家优秀,比别人差的东西只有枪炮、船、铁路、机器等。正是指出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局限,即未看到中国和西方在社会制度上的根本差异。故D符合题意。答案:D6解析:材料中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十年后,政治、经济等目标都没有实现,重要的原因是人们的思想都没有能够解放,主张通过解放思想、“人格觉悟”,形成坚实的社会基础。本题选C项,A项说法错误;B、D两项说法材料中没能体现。答案:C7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蔡元培办学方针的理解能力。从“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12、”可知其积极作用是鼓励了新思想、新文化的发展。答案:B8解析:戊戌变法的尊孔和新文化运动的反孔都是中国资产阶级在探索救国道路的不同策略,都说明中国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尤其是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在思想文化上兴起尊孔复古的逆流,资产阶级提出要用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反对中国的儒家思想。本题选B项。答案:B9解析:分析陈独秀在材料中的思想主张,这一思想解放运动指新文化运动,根据所学新文化运动的功绩: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据此最主要的功绩应选B

13、。答案:B10解析:以上三则图片反映的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寻找的不同“出路”。第一幅图片反映的是洋务运动,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第二幅图片确立民主共和政体,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第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思想的近代化。因此选C项。答案:C11.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李大钊率先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劳工阶级打成一片”说明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故选C。答案:C1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材料体现了陈独秀思想的巨大变化,主张用革命的手段建立工人阶级的国家,这明显是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故选C。答案:C二、非选择题1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通过

14、材料中的“三权分立”“皇上则为元首”可判断其主张,由所学知识得出其理论根据;第(2)问要结合维新派的局限性去分析;第(3)问要结合材料从保留君主制,不敢发动群众,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等角度回答;第(4)问要结合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去回答。答案:(1)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根据:三权分立学说。(2)利用变法抵制农民起义;幻想得到帝国主义支持。(3)不敢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或答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不敢发动农民阶级(或答缺乏群众基础);不敢反对帝国主义(或答对帝国主义的本质没有清醒的认识,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4)不正确。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

15、,戊戌变法的失败是必然的。14解析:第(1)问,结合中国近代史分析,西洋文明的输入从技术到制度再到文化;实践要列举具体运动,分析结果可从成功或失败两方面入手。第(2)问,政治要从制度、政局、力量等方面分析;经济可从近代五种经济成分入手,如自然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等;思想要从正反两面概括,如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西方思想的传入等角度分析。第(3)问,紧扣“传统文化”“西方文化”,注意要结合材料谈谈对两者的认识,不能过于简单处理。答案:(1)三个阶段:“学术觉悟”:洋务派“师夷长技”,学习西方科技尤其是军事科技;结果失败。“政治觉悟”:维新派、革命派效仿西方政治制度,进行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结果都失败了,未能拯救中国。“伦理觉悟”:先进知识分子开展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民族觉醒,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2)原因:政治:专制制度(或皇帝制度)的阻碍。经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思想:儒家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或传统文化的制约)。(3)理解:材料1、2及中国近代史的史实说明,固守传统当然不行,全盘西化也不行。应该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开拓创新;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