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集宁一中东校区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年级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 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孔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A.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B. 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C. 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D. 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
2、本知识的掌握,熟练掌握历史发展线索。西学的传入冲击中国传统的思想意识和政治思想,也冲击封建专制制度,求民主、反专制是近代政治潮流。而儒家思想维护的是没落的封建专制思想。A项与题干关系不大。B项有点关系,但只是皮毛,不能反映本质。C项也不是根源。只有D项随着中国社会的变化与转型,知识分子的救国思想逐步深入。考点:近代思想解放潮流向西方学习儒家思想地位下降(课标外)2.1923年晨报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其中两个问项的统计数据如下:“你欢迎资本主义吗?”欢迎者占27%,不欢迎者占73%;“你赞成社会主义么?”赞成者占76%,不赞成者占24%。这些数据反映出被调查人群的多数A. 欢迎国民革命军北伐B.
3、 主张选择资产阶级民主道路C. 渴望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D. 赞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答案】C【解析】【详解】国民革命军北伐开始于1926年,1923年时不会出现欢迎国民革命军北伐的情况,故A项错误。被调查的多数人不欢迎资本主义,所以不会主张选择资本阶级民主制度,故B项错误。被调查的多数人欢迎社会主义而不欢迎资本主义,反映了他们渴望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故C项正确。斯大林1924年才上台,故1923年没有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故D项错误。3.李大钊在1920年说:社会主义理想“因各地、各时之情形不同,务求其适合者行之,遂发生共性与特性结合的一种制度(共性是普遍者,特性是随时随地不同者),故中国将
4、来发生时,必与英、德、俄有异。”张太雷1921年指出:要“把国际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和方法正确地运用于各国具体特点的基础之上。”恽代英1924年指出:“解决中国的问题,自然要根据中国的情形,以决定中国的办法。”这些观点主要反映了当时共产党人认识到A. 要摆脱苏联革命道路模式的束缚B. 普遍接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张C. 开始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D. 把马克思主义结合国情的必要性【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社会主义理想因各地、各时之情形不同,务求其适合者行之,遂发生共性与特性结合的一种制度故中国将来发生时,必与英、德、俄有异”可知,李大钊强调的不是社会主义理想的特点,而是侧重于中国有其
5、“特性”;依据材料中“把国际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和方法正确地运用于各国具体特点的基础之上”“解决中国的问题,自然要根据中国的情形,以决定中国的办法”强调的都是运用理论时要根据自己国家的国情。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材料中的时间“1920年”、“1921年”“1924年”可知,当时处于新文化运动后期,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中国人在努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故答案为D项。AC项,根据所学可知,“苏联革命道路模式”是城市中心论,而中国在1927年秋收起义后才改变这种模式而逐渐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B项,仅从李大钊、张太雷、恽代英几个中国人的观点
6、不能得出普遍接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张的结论,排除。4.1945年,中共“七大”提出建立联合政府,主张在民主的政治纲领下团结一切愿意参加的阶级和政党,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实行“耕者有其田”。这些主张A. 目的是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城市B. 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相一致C. 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D. 意在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城市,A项错误;据材料“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可得出其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相一致,B项正确;1937年七七事变后(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与材料时间不符,C项错误;据
7、材料“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可得出其与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消灭私有制的主张不符合,D项错误。5.毛泽东义利观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上,它更多地强调精神;邓小平的义利观形成于改革开放时期,他认为:“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由此说明两人的义利观A. 都反映了社会现实B. 各自具有片面性C. 都是为了发展经济D. 从根本上是对立的【答案】A【解析】根据“毛泽东义利观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上,它更多地强调精神”,说明毛泽东义利观强调牺牲精神,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社会需要,“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
8、论”表明邓小平主张兼顾牺牲精神和物质利益,适应了改革开放时期社会现实,A正确;两人的义利观都反映了社会现实,都具有合理性,B错误;毛泽东义利观适应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形势,不是为了发展经济,排除C;邓小平兼顾牺牲精神和物质利益,两人的义利观不是根本对立的,D错误。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毛泽东义利观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邓小平的义利观形成于改革开放时期”,分别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解答。6.“南方谈话”是在总结国内风波和国际变局、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和我们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产生的,既有政治上的鲜明性和针对性。也有理论上深刻性和创造性,它把邓小平理论提到了新的高度,是邓小平理论走向
9、成熟的集大成之作。邓小平“南方谈话”A. 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B. 打破了认识误区坚定了改革信心C.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D. 最先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答案】B【解析】【详解】早在1979年11月,邓小平同志就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南方谈话”是1992年,排除A。邓小平“南方谈话”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打破了认识误区,坚定了改革信心,把邓小平理论提到了新的高度,故B正确;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C错误;D是1985年
10、邓小平对当今世界形势作出的高度概括,不符合“南方谈话”内容,排除。7.国民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分析道,小农经济在中国广泛存在和发展,而且长期以来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在中国的矛盾斗争和连绵不断的封建军阀割据混战,使得红色政权的存在获得了缝隙,革命的发展大有回旋余地。毛泽东意在强调A. 坚持武装斗争的重要性B. 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C. 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D. 工农武装割据的可行性【答案】D【解析】【详解】小农经济具有自给自足和封闭性特点,封建军阀割据混战“使得红色政权的存在获得了缝隙”,均是为了说明革命根据地可以生存发展,因此毛泽东意在强调工农武装割据的可行性。故答案为D项。毛泽东阐述的是革命根据
11、地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理由,排除A项;毛泽东意在强调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符合中国国情,排除B项;毛泽东强调的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方式,没有涉及革命的依靠力量,排除C项。【点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毛泽东及时总结了斗争经验,相继写出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从理论上说明了中国革命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道路,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决定的,从而否定了“城市中心论”的道路。8.在近现代物理学发展历程中,常常会出现两个完全对立的伟大理论,随后会有一个新理论将相互矛盾的两个理论统一。如:牛顿整合了伽利略的抛物线运动和开普勒
12、的天体椭圆运动,发现了万有引力。麦克斯韦将电和磁的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电磁场方程。爱因斯坦在解决电磁学和经典力学的明显冲突时,发现了相对论。而今天,相对论与量子理论也存在相互矛盾之处,圈量子引力理论正试图把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结合起来。这说明A. 科学的飞跃不断更新人类世界观B. 科学在不断否定前人理论中发展C. 科学理论与技术的结合更为紧密D. 圈量子引力理论比相对论更科学【答案】A【解析】从材料信息来看,人类在前人取得的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不断加深和提高对世界的认识,说明科学的进步不断更新人类的世界观。故答案为A项。科学的发展是对前人理论的继承和否定,B项说法片面,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科学发展的特
13、点,没有涉及与技术的结合,排除C项;D项说法绝对,二者作为科学理论,都是对人类世界的正确认识,不存在“更科学”的问题,排除。9.1967年日本学者参照“工业化”一词提出了“信息化”的概念。下图与“信息化”密切相关,该图主要表明现代信息技术A. 推动着社会众多领域的变革B. 改变了世界的政治经济结构C. 加速了世界生产的融合趋势D. 使人类社会的分工更加分散【答案】A【解析】【详解】该图反映了计算机诞生后,信息产业迅速发展,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推动着社会形态、生活方式、经济模式等领域的变革,故A项正确。图中信息无法反映信息技术对世界政治的影响,B项错误;图中信息虽能体现现代信息技术对生产的
14、影响,但无法体现是否出现融合趋势,C项错误;现代信息技术促使人类社会分工更加精细,并不是分散,D项错误。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来,一大批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数以百万计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培养,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支撑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这表明A. 科技发展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B. 科技发展大大推动了我国农业的转型C. 科技发展走向多元化D. 科技发展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主旨强调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取得巨大进步,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故B项符合题意。
15、材料只涉及到农业领域,没有涉及其它行业领域,因此无法体现经济结构的调整,排除A项。材料强调科技对农业发展起到的作用,而非科技自身发展的多元,同时也无法全面反映科技对国家经济的促进作用,故排除CD两项。11.马丁路德指出:“教皇、主教、神甫、修士被杜撰为神圣阶层,王公、贵族、工匠、农民被称为世俗阶层,这纯粹是谎言和虚假的编造实际上,所有的基督徒都是神圣阶层,除职业外,并无区别。”这句话的实质意义是A. 鼓励个人奋斗B. 反对教会特权C. 破除上帝信仰D. 王权高于教权【答案】B【解析】【详解】由“所有的基督徒都是神圣阶层,除职业外,并无区别”可知,马丁路德实质上在反对教会特权,故B项正确。A项“
16、个人奋斗”无关“神圣”与“世俗”差别,错误。C项不符合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实质;D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没有信息支持。12. 英国学者怀特海论及近代西方科学精神时说:人们“完全有意识地认识到 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并且也看到了技术进步的无限前程。”能够为这种观点提供论据的史实是A.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构B. 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创立C. 瓦特联动式蒸汽机的制造D. 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应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题干材料中 “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说明知识与科技的紧密结合性,这
17、种现象出现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本题选择D项。A牛顿经典力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理论基础;B是经典力学建立的基础;C是运用经典力学原理,仍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考点:近代科学技术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电磁感应)。13.宋朝文人认为“唐诗无避讳”,论及本朝时则说:“今之诗人,不敢尔也。”由此可见A. 唐人写诗不受礼义纲常约束B. 政治环境对文学创作影响很大C. 文学的使命就是反讽现实政治D. 唐诗水平明显高于宋诗【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宋代与唐朝相比,思想控制较严格,这种情形反映在诗词创作上,说明政治环境对文学影响较大,选项B正确;选项A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18、文学的使命不仅仅是讽刺现实政治,更主要的是反映社会现实,选项C排除;材料未对唐宋诗水平高下进行比较,排除D。14.魏源编写海国图志在当时的中国并未广泛流传,而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自1898年出版后,10多年时间里在国内发行了30多个不同的版本。该变化主要反映了A 救亡图存渐成社会潮流B. 政治民主改革日益成熟C. 社会环境发生根本变化D. 国人科学民主意识增强【答案】A【解析】【详解】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救亡图存成为当时的社会潮流。天演论提出“适者生存”的观点,主张进行政治改革,引发了爱国人士的共鸣,所以得到广泛发行,故A正确。当时的部分国人才开始逐渐意识到有必要进行政治民主改
19、革,但现实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阻碍,故B错误。当时的社会环境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C错误。天演论的广泛发行说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国人开始关注政治体制改革,这和国人科学民主意识增强没有关系,故D错误。15. 洋务运动领袖张之洞在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中认为:“不变其法,不能变其器。”“西学又有别,西艺非要,西政为要。”据此,可以得出的认识应该是张之洞A. 受到了维新思想的影响B. 仍坚持洋务派的一贯主张C. 预备完全地改弦更张D. 对戊戌变法表示赞同【答案】A【解析】从“西学又有别,西艺非要,西政为要”来看,张之洞的观点是要对西学进行区别,西方的技术不是主要学习的,西方
20、的政治制度是主要学习的对象;从“不变其法,不能变其器”可以看出张之洞的思想受到了维新思想的影响,改变了以前的主张,故答案为A项,排除B项。C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16.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中说:“此时期的567种译著中,应用科学占40%,自然科学占30%,历史地理占10%,社会科学占8%,宗教、哲学、文学和艺术占35%。此时期是A. 明末清初B. 19世纪6080年代C. 19世纪90年代D. 20世纪初【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思想主张 ,旨在考查知识迁移、准确判断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末清初采取闭关锁国政策,不可能出现
21、大量译著,A项错误;19世纪90年代,以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代表,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社会科学类译著应较多,这与材料信息不符,C项错误;20世纪初,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代表,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社会科学类译著应较多,这与材料信息不符,D项错误;19世纪6080年代,出现向西方学习思潮,主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以洋务派为代表,应用科学、自然科学译著较多,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选B。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向西方学习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思想主张第II卷(非选择题)17.民国年间,许多知识分子忧国忧民,思考国家的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地球的面皮有限,而列强的欲望无穷。在这个情势下,亚洲人民只
22、有三条道路可走。其一,是效法列强的武备以自救,代表是日本,以武力自救,“卖灵魂以得邦国”,不是值得我们赞美的;其二,是因不肯效法而沦为列强的奴属,代表是印度;其三,是凭着自己的天才,另去创造一条新道路。彷徨于这两条歧路之间,而又未能另自创新道路者,则有我们的中国。帝国主义在我国所发生的不幸结果,我们都已知道。远者如鸦片战争及它的结果,近者如英国强占威海卫,俄国强占大连湾,德国强占胶州湾。在这丑恶的两条道路外,我们能另想自尊而又能自救的新道路吗?这条新道路是可以找到的,但却不是容易找到的。摘编自陈衡哲西洋史(1924年)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说明日本和印度所走的是什么道路,指出二者走上不同道
23、路的共同背景。(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19世纪后期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就材料中作者提出的中国“道路”问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答案】(1)道路:日本:积极自救后侵略扩张。印度:不积极自救沦为殖民地。背景:遭受西方列强侵略。(2)略【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代表是日本,以武力自救”“不肯效法而沦为列强的奴属,代表是印度”等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西方殖民扩张”的角度归纳回答。(2)本题属于小论文撰写类试题,依据材料中“凭着自己的天才,另去创造一条新道路。彷徨于这两条歧路之间,而又未能另自创出一条新道路者”等信息,结合所学知
24、识可知,中国近代化的道路是自立自强的道路,但没有找到新路,由此,结合19世纪晚清时期社会特征以及中国人开始寻求救国道路等知识,从新思想萌发、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角度来分析回答。【考点定位】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点睛:历史小论文正文结构需要具备四要素:论点、论据、论证、结论。1论点是论文阐述的具体观点,相当于文章的主题和小标题,要明确、简练、不能含糊费解。2论据服务于论点,一般用题目所给材料、相关历史事实或自己的拓展性思考来说明论点。3论证是用理论(文明史理论)做指导,选取典型的事例或运用严密的逻辑分析来阐述和证明论点。4结论是对全文进行扼要概括或总结。18.在中华民族为
25、独立和富强而奋斗的历程中,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以其卓著的理论贡献和实践精神,成为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强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大总统誓词材料二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发展。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孙中山为之奋斗的革命目标。(2
26、)概括材料二的观点,说明材料三中的观点在中共十四大得到怎样的创新?邓小平理论被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次会议上?【答案】(1)目标:推翻满清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实现国家独立富强。(2)创新: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邓小平理论被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邓小平理论,主要考查学生根据材料信息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根据材料中的“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等信息,并联系所学可以得出孙中山为之奋斗的革命目标,包括推翻满清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和实现国家独立富强。(2
27、)联系所学可知,材料三中的观点得到创新是指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联系所学可知,邓小平理论被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19.【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第一届政协一次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是新民主主义教育,提出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法。首先是改革课程。1949年11月公布的大学专科学校各系课程暂行规定,明确宣布废除国民党政府颁布的党义、公民、童子军、军事训练等反动课程,增设了政治经济学、新民主主义论、社会发展史等马列主义新课。1950年8月,教育部发布并实施高等学校各院系课程草案,规定文、法
28、、理、工各院都设有公共必修课程、本系必修课程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逐渐建立比较科学的学时制。此后,又根据实际需要课程改革逐渐走向全面化和配套化。其次进行了学制改革,建立起幼儿、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学制。再者是对高等院校院系调整,目的是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使之适应新中国经济文化建设的需要。(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教育改革的特点。(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初期教育改革的意义。【答案】(1)特点:改革分步骤、有计划的进行;以国家立法作保障;除旧布新;进行全面化和配套化改革;服务于国家发展需要。(2)意义:推动新中国教育制度进步和发展;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适应了新中国经济文化建设,巩固了新生政权。【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法”得出改革分步骤、有计划的进行;从 “公布的大学专科学校各系课程暂行规定” 得出国家立法作保障;从“废除国民党政府颁布的党义、公民、童子军、军事训练等反动课程,增设了政治经济学、新民主主义论、社会发展史等马列主义新课。得出除旧布新;从 “课程改革逐渐走向全面化和配套化”“适应新中国经济文化建设的需要” 得出全面化和配套化改革及服务于国家发展需要的特点。(2)教育改革的意义应从教育体制、人才培养、经济建设的角度分析归纳。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