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6 ,大小:65.50KB ,
资源ID:601474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0147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东省烟台市理工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期中考试(航空班)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东省烟台市理工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期中考试(航空班)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1、烟台理工学校 2019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高一年级语文时间:90分钟一、基础知识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 革灭殆尽(di) 暴霜露(bo) 弊在赂秦(l)B. 思厥先祖父(ju) 为国者(wi) 洎牧以谗诛(j)C. 日削月割(xu) 一夕安寝(qn) 小则获邑(y)D. 六国互丧(sng) 如弃草芥(ji) 抱薪救火(xn)【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字音辨析能力。解此类题时,要结合平时所积累字音知识及相关技巧进行辨析,尤其是对多音字的辨析,要结合词义、词性进行。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A项,“暴霜露”中“暴”应读“p”

2、,意思是“暴露在霜露之中”;C项,“一夕安寝”中“寝”应读“qn”,意思是“睡上一夜安稳觉”D项,“六国互丧”中“丧”应读“sng”,意思“六国相继灭亡”故选B。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六国互丧互:相继B.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从:跟随C.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判断D. 终继五国迁灭 迁:改变【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文言文词语含义的理解,一定要结合所要理解的文言文词语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体语境进行。本题要求选出“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C项,“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的意思是“。所以不用打仗,

3、谁强谁弱、谁胜谁败就已分得清清楚楚了”,所以“判”的意思是“清清楚楚,决定”。故选C。3.下列句子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 洎牧以谗诛B. 暴秦之欲无厌C. 奉之弥繁D. 则胜负之数【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判断文言文中通假字能力。“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通假字一般有三种情况:同音替代、音近替代、形近替代。找出通假字并解释,其实就是写出本字并解释。这就要求考生能根据语境和自己知识储备判断出通假字,并写出本字进行解释。所以考生对于常用

4、的通假字要能够识记,并理解其意思,平时也要多记诵。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句子含通假字的一项”,B项,“暴”通“曝”,暴露,冒着。其他三项都没有通假字。故选B。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始速祸焉B. 然后得一夕安寝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C. 六王毕,四海一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D.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的中一词多义词含义能力。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具有几个互相关联的意义。在古今汉语中都有,文言文中,由于单音词多,这种现象更普遍。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解题时,

5、注意一定要结合词语所在的上下文,来判断其在句中的含义。本题要求选出“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A项,始:副词,开始,起初/始:副词,才;B项,然:代词,这样/然:代词,这样;C项,一:动词,统一/一:数词,表数量,一把;D项,爱:动词,喜爱,喜欢/爱:动词,爱护。故选B。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B. 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C. 可谓智力孤危D.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实词中古今异义词理解判断能力。所谓古今异义词,指形式上与现代汉语一致,但意思不同。古今异义词往往是双音节词,所以看到这种词,就要

6、仔细区分,一般可以用逐字组词的方式来区分,因为古汉语主要是单音节词。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这类词语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加以注意,平时注意多积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A项,颠覆:古义今义均为:推翻、摧毁;B项,其实:古义,它实际数目。今义,实际上;C项,智力: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D项,故事:古义,前例,旧事。今义,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故选A。6.对下列句中“以”字的意义,归类正确的一项是()秦以攻取之

7、外以有尺寸之地举以予人以地事秦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洎牧以谗诛不赂者以赂者丧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能力。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常用的文言文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本题考查了虚词“以”的意义,以:介词,用;以:连词,而;以:目的连词,来;以:介词,用;以:连词,而;以:介词,因为;以:介词,因为。故选D。7.下列句子不是被

8、动句的一项是()A.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B.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C. 洎牧以谗诛D.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文言文句式掌握和判断能力。此类题型要求考生对于文言文几种特殊句式的标识能记忆并运用。判断文言文特殊句式主要依据意思和各种句式的特殊标识。本题主要考查被动句,要求选出“下列句子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A项,被动句,“为所”表被动,翻译为: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B项,被动句,“削”“割”,被削减,被割让。翻译为:(这些国家的)土地天天被削减,月月被割让,而走向灭亡;C项,被动句,“诛”,被诛杀。翻译为: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诛杀;D项,不是被动句。翻译

9、为:还有可以用不贿赂国秦的手段战胜秦国的态势。故选D。8.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加点词的活用方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例句: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A.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B.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C.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D. 不能独完【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实词中词类活用词活用类型判断能力。所谓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具体而言,它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对于词类活用,要根据语言环境判断,平时注意多积累,总结规律。本题,例句:礼:名词

10、作动词,礼待,礼遇;A项,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B项,日,月: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C项,下:名词作动词,吞下;D项,完:形容词作动词,完好保全。故选C。整本书阅读:红楼梦。完成小题。9.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塑造的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她贪婪、凶狠、狡诈,“毒设相思局”中她设计害死试图调戏她的贾瑞。B. 贾政长女元春被册封为妃,皇帝恩准探亲。荣国府为了迎接这一大典,修建极尽奢华的大观园,又采办女伶、女尼、女道士,出身世家、因病入空门的妙玉也进了荣府。C.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宝玉大展风采,贾政也很欢喜,还破天荒地夸了宝玉几句。D.

11、元妃省亲时命宝玉及诸姐妹题诗助兴,宝钗、黛玉二人之作得到元妃的夸赞。宝玉得到宝钗的指点,改“绿玉”为“绿蜡”;黛玉干脆代他做了一首。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 红楼梦里有句话说:“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B. 元妃下谕叫宝玉等去园中住。黛玉住了蘅芜苑,宝钗住了潇湘馆,探春住了稻香村,李纨住了秋爽斋,宝玉住了怡红院。C. 在给秦可卿送丧途中,北静王看“宝玉”赞宝玉,赠以前日圣上亲赐念珠一串,后来宝玉想把这串念珠送给了宝钗,宝钗说是臭男人的东西,不要。D.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宁国府中都总管来升说凤姐“是个有名的烈货,脸

12、酸心硬,一时恼了,不认人的”。1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贾府的“四春”分别是: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B. 春暖花开之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牡丹亭被黛玉发现;宝玉见是黛玉便把书交给她看,黛玉也看得入迷。二人还各借牡丹亭词句互相打趣。C. 秦可卿病死,贾珍恣意奢华,不仅东西都选上等,还花千两银子为儿子捐龙禁尉,以便丧礼风光。D. 在给秦可卿送丧途中,凤姐贪图三千两银子,拆散情人,使一对青年男女含恨而自杀。1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 宝玉挨打后,贾母吩咐贾政的亲随小厮们,以后贾政若唤宝玉便以她的名义加以拒绝。宝玉自此以后甘为诸丫环充役

13、,宝钗等偶尔劝他留心仕途经济,他便斥之为“入了国贼禄鬼之流”,不留情面。B. 有年芒种,姐妹们在园内玩耍,探春一路扑蝶来到滴翠亭,无意间听到小红给芸儿私传信物。她就故意说是在找林黛玉,“金蝉脱壳”,使小红不怀疑她。C. 黛玉应贾母之召来到了荣国府。在贾府,她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 多行一步路,是因为当时她父母已双亡,寄人篱下。D. 宝玉不愿会贾雨村,黛玉劝他讲仕途经济,宝玉听了,生气道:“姑娘请别的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腌臜了你知经济学问的人!”【答案】9. C 10. D 11. B 12. A【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和积累的综合能力。该题意在指导学生去阅读文学名著。

14、名著阅读需要积累大量的人物形象,这要靠我们平时的阅读积累。积累的方式主要是摘抄和理解分析。C项,“贾政也很欢喜,还破天荒地夸了宝玉几句”错误,贾政非但没夸宝玉,还骂宝玉为“畜生”“无知的业障”“无知的蠢货”。C错误。故选C。【10题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名著阅读的能力。阅读名著,感知作品内容,了解故事情节是怎样发生、发展、达到高潮且结束的,矛盾又是怎样解决的等等,了解人物性格及主题思想都是在情节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展现出来的。A项,“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错误,“阆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美玉无瑕”指的是贾宝玉。A错误。B项,“黛玉住了蘅芜苑,宝钗住了潇湘馆,探春住了稻香

15、村,李纨住了秋爽斋”错误,宝钗住了蘅芜苑,黛玉住了潇湘馆,探春住了秋爽斋,李氏住了稻香村。B错误。C项,“后来宝玉想把这串念珠送给了宝钗,宝钗说是臭男人的东西,不要”错误,是想送黛玉,黛玉说是臭男人的东西,不要。D项,正确。故选D。【11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的能力。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解答时,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结合平时积累进行思考、解答。回答此题,要根据平时对课外著作阅读的记忆,根据题目要求简明扼要地回答。B项,“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牡丹亭被黛玉发现”和“二人还各借牡丹亭词句互相打趣”错误,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的是“西厢记”,并不

16、是“牡丹亭”;二人各借的是“西厢记”词句互相打趣,也不是“牡丹亭”。B错误。故选B。【12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了红楼梦的有关情节。答题时要认真阅读题干,做好与原文的对比,细致分析有关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特点等。A项,正确。B项,“探春一路扑蝶来到滴翠亭”错误,是“薛宝钗”一路扑蝶来到滴翠亭,不是“贾探春”。B错误。C项,“是因为当时她父母已双亡,寄人篱下”错误,不是父母双亡,只是母亲去世,父亲还健在。C错误。D项,“黛玉劝他讲仕途经济”错误,劝宝玉的是“史湘云”,并不是“黛玉”。D错误。故选A。二、阅读理解阅读文章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17、。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13. 对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非兵不利 兵:兵

18、器B. 破灭之道也 道:规律C. 与战败而亡者 亡:丧失D. 固不在战矣 固:本来1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 赂秦而力亏 二败而三胜B. 弊在赂秦也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C. 固不在战矣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D. 破灭之道也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15.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宗明义,起笔即提出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先用双重否定,既而又自为设问,从而使这一论断更加鲜明突出。B. 文章通过诸侯割地赂秦而造成双方土地消长的鲜明对比,证明了“赂”的损失与战争的损失差不多。C. 割地赂秦不但不可能换来和平保全自己,反而助长了秦的侵略野心和实力,造成

19、颠覆的下场。D. 作者在充分论述赂秦之害的基础上用巧妙的引用,精当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赂秦必致灭亡的道理,从而有力地支持了本文论点。16.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答案】13. B 14. A 15. B 16. (1)想想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2)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送给它越多,秦侵犯那些国家(就)越厉害。【解析】【13题详解】此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最重要

20、的方法是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理解,通则对,不通则错。其他方法有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等。B项,“破灭之道也”意思是:(这就)是灭亡的原因。道,原因。故选B。【14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根据句意和对文言文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要根据语境判断在选项中的含义。A项,为连词,表因果;为连词,表并列;B项,都表判断;C项,语气词,啊; D项,助词,的;故选A。【15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文本内容的能力。这类题需要认真阅读文章内容,分析文章思路、手法和作

21、者抒发的情感、表达的观点等,仔细分析选项中敏感点,比对原文,辨析正误。B项,“证明了赂的损失与战争的损失差不多”错误,由“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可知,“赂”的损失与战争的损失“大得多”。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1)关键词:厥,其。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祖父,祖辈与父辈。尺寸,很小,很少。(2)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厌:同“餍”,满足。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诸侯)送给秦的土地越多,

22、(秦国)侵略诸侯也越急。奉:奉送。弥、愈:都是“更加”的意思。繁:多。【点睛】文言文翻译六方法留、对、拆、增、删、调(1)留。古今意义相同、专有名词(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保留不译。如:“晋侯、秦伯围郑”,“晋侯”、“秦伯”不译。(2)对。将单音节词对译成双音节词,有三种情况。原单音节词加前缀或后缀。如:“鼠度其无他技”,“鼠”译“老鼠”;“石之铿然有声者”,译“石”译“石头”。原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同义词。如:“不患贫而患不安”,“贫”译“贫困”,“安”译“安定”。原单音节词换成另一个双音节词。如:“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凶”译“荒年”。(3)拆。现代汉语的一个

23、双音词有时是古汉语中两个连在一起的单音词,译时不能以今度古,要拆开。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祖父”译“祖辈、父辈”。(4)增。增补句子省略成分或词语活用后新增内容。增省略成分。如:“黑质而白章”,译时补出省略的主语“蛇”;“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译时补出省略的谓语“击鼓”;“则与斗卮酒”,译时补出动词的宾语“他”;“竖子不足与谋”,译时补出介词的宾语“你们”;“今以钟磬置水中”,译时补出省略的介词“在”。增活用后需要的内容。如:“吾从而师之”,译时加“把当作”;“吾妻之美我者”,译时加“认为”;“项伯杀人,臣活之”,译时加“使”。(5)删。一些无法译出的虚词(语气助词、表停

24、顿、凑足音节)可删去。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这里的“之”、“也”不译。(6)调。古汉语中的倒装句子(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译时要调整到它应在的位置。“甚矣,汝之不惠”,译时谓语应回到主语后面,“你太不聪明了”。参考译文: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

25、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

26、,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阅读节选的红楼梦文段,并结合对整本书的阅读,完成下面小题。且说贾元春命宝钗等只管在园中居住,命宝玉仍随进去读书。别人听了还自犹可,惟宝玉听了这谕,喜的无可不可。正和贾母盘算,要这个,弄那个,忽见丫鬟来说:“老爷叫宝玉。”宝玉听了,好似打了个焦雷,登时扫去兴头,脸上转了颜色,杀死不敢去。贾母只得安慰他道:“好宝贝,你只管去,有我呢,他不敢委屈了你。想是娘娘叫你进去住,他吩咐你几句,不过不教你在里头淘气。他说什么,你只好生答应着就是了。”宝玉只得

27、前去,一步挪不了三寸,蹭到这边来。只见贾政和王夫人对面坐在炕上说话,地下一溜椅子,迎春、探春、惜春、贾环四个人都坐在那里。一见他进来,惟有探春和惜春、贾环站了起来。贾政一举目,见宝玉站在跟前,神彩飘逸,秀色夺人;看看贾环,人物委琐,举止荒疏;忽又想起贾珠来,再看看王夫人只有这一个亲生的儿子,素爱如珍,自己的胡须将已苍白:因这几件上,把素日嫌恶处分宝玉之心不觉减了八九。半晌说道:“娘娘吩咐说,你日日外头嬉游,渐次疏懒,如今叫禁管,同你姊妹在园里读书写字。你可好生用心习学,再如不守分安常,你可仔细!”宝玉连连的答应了几个“是”。王夫人便拉他在身旁坐下。他姊弟三人依旧坐下。王夫人摸挲着宝玉的脖项说道

28、:“前儿的丸药都吃完了?天天临睡的时候,叫袭人伏侍你吃了再睡。”宝玉道:“只从太太吩咐了,袭人天天晚上想着,打发我吃。”贾政问道:“袭人是何人?”王夫人道:“是个丫头。”贾政道:“丫头不管叫个什么罢了,是谁这样刁钻,起这样的名字?”王夫人见贾政不自在了,便替宝玉掩饰道:“是老太太起的。”贾政道:“老太太如何知道这话,一定是宝玉。”宝玉见瞒不过,只得起身回道:“因素日读诗,曾记古人有一句诗云:花气袭人知昼暖。因这个丫头姓花,便随口起了这个名字。”王夫人忙又道:“宝玉,你回去改了罢。老爷也不用为这小事动气。”贾政道:“究竟也无碍,又何用改。只是可见宝玉不务正,专在这些浓词艳赋上作工夫。”说毕,断喝

29、一声:“作业【1】的畜生,还不出去! ”王夫人也忙道:“去罢,只怕老太太等你吃饭呢。”宝玉答应了,慢慢的退出去,向金钏儿笑着伸伸舌头,带着两个嬷嬷一溜烟去了。(节选自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三回,有删改)注释:【1】业:罪孽。17. 下列表述及分析不准确的两项是A. 探春、惜春和贾环见到宝玉进来便站了起来,待王夫人拉宝玉坐下后他姊弟三人才依旧坐下。整个过程中迎春没有起立行礼,这是因为她是一个性格豪爽、不拘小节的贵族小姐。B. 文段中王夫人语言和动作无不表现出对宝玉的极端宠爱,主要是因为另一个亲生的儿子贾珠已不在人世,她的后半生只有这承欢膝下的亲生儿子宝玉可以依靠了。C. 原名珍珠的袭人和原名鹦哥的紫

30、鹃都是贾母一手调教出来的大丫鬟,贾母把她们分别给了宝玉和黛玉使唤。作者曹雪芹用“贤袭人”“慧紫鹃”表达出对二人的评价和欣赏。D. 宝玉引用的“花气袭人知昼暖”诗句源于陆游的村居书喜,但有一字之差,原句为“花气袭人知骤暖”,意思是当你闻到浓郁的花香时,就知道天气突然变暖和了。E. 贾政对宝玉取“袭人”的名字先是深表不满,在王夫人让宝玉“回去改了”时又说“究竟也无碍,又何用改”,这说明封建家长贾政是一个出尔反尔、言行不一的人。18. 在节选文段中,作者是如何将宝玉对父亲的畏惧心理表现出来的?19. 请你结合红楼梦整本书,简要分析贾宝玉这一文学形象。【答案】17. AE 18. 作者综合运用多种手法

31、来表现宝玉对父亲的“畏惧”心理。如:表情描写宝玉听了这谕,喜的无可不可;“老爷叫宝玉”,登时扫去兴头,脸上转了颜色。语言描写宝玉见瞒不过,只得起身回道:“因素日读诗,曾记古人有一句诗云:花气袭人知昼暖。因这个丫头姓花,便随口起了这个名字。”“你可好生用心习学, 再如不守分安常,你可仔细! ”连连的答应了几个“是”。动作描写一步挪不了三寸,蹭到这边来;宝玉答应了,慢慢的退出去;向金钏儿笑着伸伸舌头,带着两个嬷嬷一溜烟去了。对比手法蹭到这边来;一溜烟去了。 19. (1)出身不凡,嫡派子孙。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备受贾母等众人的宠爱。(2)相貌俊美,聪明灵秀。如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

32、的命名、对联均形神兼备,是宝玉体悟自然、聪明灵秀的表现。(3)尊重女性,平等待人。宝玉鄙薄自己为粗蠢浊物,赞美女儿纯洁可贵,以怡红公子自居,对女儿难能可贵的珍惜与爱护,超越阶级乃至世俗的价值观念。如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中对丫鬟晴雯的迁就。(4)思想叛逆,行为“出格”。“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于国于家无望”。(西江月)【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综合能力,侧重对内容的理解及人物、主旨的把握。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A项,“这是因为她是一个性格豪爽、不拘小节的贵族小姐”错误。迎春是一个性格善良、

33、懦弱、迟钝的贵族小姐,有二木头的绰号。她没有起立行礼是因为她比宝玉年长,不需起立行礼;E项,“这说明封建家长贾政是一个出尔反尔、言行不一的人”错误。贾政的态度变化源自于贾政自己内心的纠结:贾政对宝玉在诗词歌赋上的才华有一定程度的欣赏,但鉴于科举应试的需要,他认为“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红楼梦第九回)。故选AE。【18题详解】本题考查刻画人物的手法。应对这类题目,首先要对作品中刻画人物的常见手法进行积累,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及题目要求进行分析作答。刻画人物的手法主要从正面描写(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细节描写等)和侧面描写(旁人描写,自然、社会

34、环境烘托等)两角度进行分析,本题要求鉴赏表现宝玉对父亲畏惧心理的手法,需要从选文全篇进行筛选归纳,筛选的内容要既是人物描写,又能体现宝玉的畏惧心理。可依据“惟宝玉听了这谕,喜的无可不可”“好似打了个焦雷,登时扫去兴头,脸上转了颜色,杀死不敢去”“一步挪不了三寸,蹭到这边来”“宝玉连连的答应了几个是”“宝玉答应了,慢慢的退出去,向金钏儿笑着伸伸舌头,带着两个嬷嬷一溜烟去了”等内容进行分类作答。19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文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

35、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结合红楼梦整本书,简要分析贾宝玉这一文学形象,可从其外貌、地位、叛逆思想、追求平等自由、尊重他人的个性、热爱女性等角度并结合名著内容进行分条作答,在尊重原著内容及主旨的基础上言之成理即可。三、20.请任选一篇篇目,采用对偶句的形式,拟写两句话,不超过30字。要求所拟写语句能概括课文内容。示例:逍遥游:凭风凭水凭云,岂无所待;无己无功无名,实乃逍遥。备选篇目:荷塘月色雷雨六国论鸿门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答案】(示例一)雷雨:庭院深,锁住几代悲欢离合;雷雨响,了却两

36、家恩怨情仇。(示例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恶计不成再生毒计,终丧人手;林教头,大难刚过又遭劫难,逼上梁山。(示例三)六国论:六国互丧因赂秦失力;秦得天下以变法图强。【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仿用对联的能力,属于仿写句式。仿写时,一定要注意形似和神似两方面,即仿修辞,仿句式,仿内容。题中所给的是上联,要写对句,即下联。做题时要注意审清题干要求,审准是写好答案前提标准。本题需要注意仿写句子用对偶句,仄起平收,并且必须体现文章的主要内容。如荷塘月色里的荷塘美景,作者心情;六国论里秦国和六国各自的做法与结果,以及作者的观点等。21.将下列句子合成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他主张“尚威”,加强吏治

37、,破苟且之心和怠惰之气,激发天下人的进取心,使宋王朝振兴。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并“施之于今”。苏洵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古为鉴。因此,他的政论文中尽管不免有迂阔偏颇之论,但不少观点还是切中时弊的。在衡论和上皇帝书等重要议论文中,他提出了一整套政治革新的主张。他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审势”“定所尚”。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

38、、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是全段的中心句,应放于首句,故排除A、C。然后分析后面的句群关系,从苏洵其人、其文角度,进行层意安排,进行总结,故选出B。22.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有机会,我们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_。_。【答案

39、】 (1). 不是有兴趣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2). 不是成绩好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语言的简单逻辑推理的理解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因果推理、假设推理、条件推断等错误的运用。在阅读所给语段的时候要注意认真思考上下句的逻辑关系,例如本题中“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属于条件假设不够充分。考生要注意平时做题的时候多积累常见的逻辑脱离的现象。四、情景式默写23.(1)苏洵六国论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提出“六国破灭,_,_,_”的精辟论点,其中描写祖辈创业艰难的句子是“思厥先祖父,_,_,以有尺寸之地”,说明齐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_”

40、,说明燕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_,_”,结尾指出“苟以天下之大,_,_”,明确体现文章借古讽今,告诫北宋统治者要汲取历史教训的主旨。(2)子路、曾皙、冉有 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先从自己谈起,把师生摆在同等的地位。“_”的说法,又充分表现了他的平易近人,谦逊和蔼地对待学生的态度。(3)“_,_,_”生动地描绘出了曾皙从容、洒脱的情态;同时又表现了他回答老师问题时的恭敬态度。(4)孔子点评子路,指出其不谦虚的缺点的两句是“_,_是故哂之。”【答案】 (1). 非兵不利 (2). 战不善 (3). 弊在赂秦 (4). 暴霜露 (5). 斩荆棘 (6).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7). 至丹以荆卿为计 (8).

41、 始速祸焉 (9).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0). 是又在六国下矣 (11).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12). 鼓瑟希 (13). 铿尔 (14). 舍瑟而作 (15). 为国以礼 (16). 其言不让【解析】【详解】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情境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弊”“暴”“嬴”“毋”“以”“瑟”“希”“铿”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点睛】如何快速背诵课文:首先背诵前自己要规定时间,把课文多读几遍;然后分读第一句话5到10遍,直到会背,用同样方法读下一句背下一句,第二句背过时要和第一句连背,以此类推连句成层,连层成段,连段成篇,背完整篇课文;最后对不够熟练和容易出错地方多下功夫。背诵时不要死记硬背,要边背诵边思考,直到琅琅上口,滔滔不绝,一气背完的地步。只有这样,书上的营养才能变成自身的力量。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