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学案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0146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学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学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学案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学案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学案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学案 .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王安石变法学案一、学习目标 掌握:王安石变法中富国强兵、取士的主要措施理解:(1)富国之法调整了封建国家与地主、农民的关系(2)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二、学习重点 了解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及内容;认识变法各项举措对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三、学习难点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体会改革的曲折性和复杂性。四、课前自主学习并背诵 :知识导学问题引导(一)、变法主要措施:富国、强兵、育才项目内容作用富国之法均输法要了解生产和需求情况,就近采购,以节省国家开支。市易法在开封设“市易务”,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缺货时卖出青苗法每年青黄不接 时借钱或粮食给农户,加

2、收20%的利息。募(免役)法州县出钱 募人充役,按户等征收募役费用农田水利法规定各地兴修水利工程方田均税法清丈土地,根据土地肥瘠划分等级,作为交纳赋税的依据强兵之法将兵法精简裁并禁军,选拔将官,加强训练保甲法农户按保组织,闲时训练,战时作战保马法废掉牧马监,由民户代养官马军器监在开封设军器监,管理武器的制造育才之法科举改革废除原来的科举考试,改以经义策论取士改革学校制度整顿太学,撰注诗义、书义、周礼义作为学生的必读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1.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2.你认为王安石变法的失败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说明理由(二)、改革的结果和认识(短暂的变法)1.根本目的:2.变法的巨大成就:在一定程度

3、上扭转了积贫积弱局面(1)改变积贫局面:通过变法,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国库积蓄够20年之用。(2)一定程度上抑制兼并,社会经济发展,人民负担减轻,如:青苗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取代高利贷限制隐田漏税行为使商业利润中一部分收归国家使农户赋税剥削减轻促进农业的发展改变积弱局面:北宋军事力量增强,扭转西北边防屡战屡败局面。3. 改革的失败(1)失败标志:司马光任宰相,新法被相继废除(2)失败原因:失败教训:4.变法的评价、(1)性质:(2) 局限性:(3)、积极影响:(三)认识历史上改革的本质与规律1.任何改革,从根本上说,都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的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

4、经济基础不适应一般有两种情况:(1)整体适应,部分不适应。针对这种情况的改革,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调整,这样的局部调整就是改良性的改革。(2)两者从根本上互相矛盾,这就必须从根本上改造旧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这种根本的改造就相当于革命性的改革,它必然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2.凡是改革,都必然要触及一部分社会既得利益者或特权阶层,因此必然遇到阻力。革命性的改革,触及的是社会腐朽势力和没落阶级,斗争更为尖锐。3.改革有成败,决定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有:(1)改革是否顺应发展潮流(2)进步的改革有时也会失败,这就取决于改革与反改革势力之间的力量对比,政治地位与权力的高低强弱,以及改革者

5、的策略方针是否得当。如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变法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他们在北宋政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坚决发对变法。五、巩固提高:1(2007年高考江苏单科25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 宋史材料二 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 (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材料三 (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

6、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 ,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材料四 (司马光 )请更张新法 ,曰:“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遂至民多失业,闾里怨嗟。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 续资治通鉴长编请回答:北宋“积贫”原因 ,除材料一中涉及的以外,还有重要一项是什么?王安石变法针对“积贫”采取的措施 ,除材料二中提及的以外,还有哪两“事”?依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依据材料三,材料四,指出王安石“新法”遭到废除的原因。有关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两种意见 。一是肯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

7、弱的局面;一是否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是一场脱离实际的变法运动。请选择其中一种意见,发表评述。2(2007年高考山东文综33题)(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对此却评价不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司马光家传集材料二司马光:“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则不更造也。”宋史材料三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之。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梁启超王安石评传(1)王安石针对“士、兵、农、商”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每项各举一条)?(4分)(2)结合王安石变法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三中“

8、非大坏则不更造”和“适应于时代”的理解。(6分)2(2009年高考宁夏文综41题)(15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命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诏:“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旧条:私下分田客(佃户)非时不得起移,如主人发遣,给予凭由,方许别住。多被主人折勒,不放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是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 摘编自续资治通鉴等材料二 知大名府韩琦言:“臣准散青苗诏书,务在惠小农,不使兼并乘急以要倍息,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今所立条约,乃自乡户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借。” 摘编自宋史 食货志(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其中制度规定的目的。(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关制度规定的历史背景。(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