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01370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解析》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解析》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解析》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解析》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解析》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解析》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解析》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解析》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解析》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解析》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解析》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解析》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解析》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解析》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解析》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解析》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解析》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解析》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解析》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解析》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5页
《解析》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5页
《解析》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5页
《解析》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5页
《解析》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集宁一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语文学科试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有很多写到“海”的名句,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等。不过,这里的“海”恐怕很难说有什么象征意义,而流水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作为一种意象,则被文人们赋予了多种意义。水的洁净和滋生功能,使它象征了纯洁和生命的代序,直接地渗透到诞生、成年、婚嫁与丧葬等重大人生礼仪中。胡朴安的中华全国风俗志中记述安徽“婴儿三日后,必为之净洗,谓之洗三朝”。上巳节这天王公平民多踏青水边,杜甫丽人行即有“三月三日

2、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吟咏。中国古人常因这种水畔聚会唱和而感发深刻的生命意识。儒家经典孟子告子上巧妙地用水性的善变喻人性的易为扭曲,言人之善良本性同流水趋下的本性类似;孟子尽心上孟子离娄下认为:流水之有本有源和奔流不息,如同君子之立身行事。而老子亦褒扬流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褒扬的实是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的道家理念。而庄子秋水则以流水入海后的浩渺无垠喻得道后的境界。在唐代以后三教合流的文化氛围中,流水意象呈现出多种文化“涵化”的倾向。流水意象也蕴含了无限人生之慨,每每展示了文人群体的双重性格与两难处境:其执着进取与悲观幻灭往往胶着一体。流水无往不在,而且具

3、有运行的持续性,最为贴近和形象地体现了事物递进的特征,因而流水总是被古人用来感叹时光、机缘、情爱、功业以至年华、生命、国力的不可复返性,表达惜时叹逝的情愫。论语中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句子,用流水的永逝无回,譬喻时光一去不返。李白的古风江上吟感流水悟富贵功名不可久驻:“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陆游黄州“江声不尽英雄恨”等,倾诉了岁月蹉跎带给人难以排解的失落感。流水意象在文学内部中的运用,在后世的叙事文学中更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如三国演义卷首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由浩荡东流的长江缅怀

4、历史上风云人物的短暂人生。而牡丹亭中也有杜丽娘的“似水流年”之嗟。上述例子反映了主体无法超越时间规定性与自身有限性的永恒悲剧和痛苦。流水意象固然强调了文人的感伤与忧患情怀,使之常常悲凉地感发人生苦短的危机感,如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便以“百岁如流,富贵冷灰”恰如其分地概括了“悲慨”诗风。然而,流水意象并非只有消极意义,它往往也作为人们珍惜光阴年华、不甘庸碌无为的积极象征符号而存在,反映了华夏民族柔韧、沉稳的精神。(摘编自中国象征文化,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中国古代,水有洁净和滋生功能,象征着纯洁和生命代序,民间为婴儿“洗三朝”的礼仪就是水意象象征意义

5、的体现。B. 孟子认为水性与人性相似:流水有趋下的本性,人有善良的本性;流水的有本有源、奔流不息就像君子的立身行事。C. 老子关于水的“柔弱”与“坚强”的论述体现了道家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的理念,而庄子认为水入海后的浩渺无垠象征着得道后的境界。D. 因儒、释、道合流文化的影响,唐代以后,流水意象出现多种文化“涵化”的倾向,蕴含了无限人生之慨,展示了文人群体的双重性格与两难处境。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中国古典文学中有关“海”的诗歌名句入笔,意在引出下文对水的意象的重点论述。B. 文章引用老子中的话和庄子中有关流水的内容进行正反对比论证,说明了流水意象不同的

6、象征意义。C. 引用论证是本文最为突出的论证方法,而且引用的资料比较经典,增强了论证的力量。D. 文章倒数第二段运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观点,中间分别引述材料加以论证,最后总括归纳,结构十分严谨。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文叙写了三月三日在兰亭水边聚会唱和的情景和由此引发的对生命的感慨,这与本文的有关内容是一致的。B. 在文人的作品中,流水既可象征着执着进取,也可象征着悲观幻灭,流水意象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都蕴含了无限人生之慨。C. 李白的古风江上吟、陆游的黄州、三国演义卷首的临江仙、牡丹亭等作品中的流水意象都包含了消极意义和积极意义,二者胶

7、着一体。D. 流水的特性是奔流不息,无往不在,因此古代文人常借流水意象感叹事物一去不复返,抒发惜时叹逝之情。【答案】1. D 2. B 3. C【解析】【1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D项,“唐代以后,流水意象出现多种文化涵化的倾向,蕴含了无限人生之慨,展示了文人群体的双重性格与两难处境

8、”分析错误。结合文本内容“在唐代以后三教合流的文化氛围中,流水意象呈现出多种文化涵化的倾向。流水意象也蕴含了无限人生之慨,每每展示了文人群体的双重性格与两难处境:其执着进取与悲观幻灭往往胶着一体”分析可知,第一句与末两句非因果关系,“蕴含了两难处境”并非在唐代之后。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B项,“文章引用老子中的话和庄子中有关流水的内容进行正反对比论证”分析错误。结合文本第三、四、五节内容分析可知,没有运用“正反对比论

9、证”。故选B。【3题详解】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C项,“都包含了消极意义和积极意义”说法错误,结合“上述例子反映了主体无法超越时间规定性与自身有限性的永恒悲剧和痛苦”分析可知,只有消极意义。故选C。【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误类型:(1)无中生有。把文章里没有的内容加进答案中去。(特别提醒:关注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2)主次颠倒。把次要的说成主要的。(3)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即偷换概念,明明是

10、那件事,答案里却说成是这件事。(4)因果颠倒。或者把因说成果,或者把果说成因,这一点最具有干扰性,需要认真甄别。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2017年5月10日,首个“中国品牌日”的到来引起广泛关注。国家层面设立“中国品牌日”,宣示着一个“质造”和“智造”时代的来临。对于我们国家来说,这不只是仪式,更是一种使命。从外部环境看,我们正站在一个生死攸关的路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低成本取胜已难以为继,以质取胜是必由之路。这是一个尴尬的现实全球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其中自有品牌在世界100强品牌当中却只有一个。尽管近年来,阿里巴巴

11、、华为等一大批中国品牌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经济新模式、新动能的生动注脚,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依然存在巨大差距,国际知名品牌少,品牌影响力弱,品牌话语权小,品牌总体形象欠佳。(摘编自冯蕾担起建设品牌强国使命)材料二:2013上半年消费者购买国产智能电视的关注因素材料三:一个小小的马桶盖,备受热议,与其说触及了“中国智造”的痛点,毋宁说触碰了中国品牌的“弱点”。那些卖断货的日本马桶盖,实际上不少产自中国,返销日本,又被中国游客买过来。媒体曾披露了一个案例,杭州一名居民在日本大阪购得一个马桶盖,发现产地竞为杭州下沙,感叹“兜了一大圈,买到的居然还是自家门前生产的东西”。很多时候,国货不是质量不行,而

12、是知名度不够;不是价格高企,而是没有形成与品质相匹配的品牌效应。稍微上点年纪的中国人都会记得,中国品牌有过一段群星灿烂的历史。从熊猫彩电、燕舞录音机、雪花冰箱,到双星球鞋、海鸥照相机,再到英雄钢笔、乐凯胶卷、龙虎牌清凉油,国产品牌装点着那个年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国品牌曾经有过的辉煌,足以说明民族工业有基础也有实力,中国制造有市场也有潜力。也要看到,在今天的世界市场上,叫得响、立得住的中国品牌还不够多,从“连圆珠笔头上的笔芯钢珠,我们都生产不了”,到中国游客在海外被称为“会走路的钱包”一幕幕场景逼迫人们思考:如何才能打造更多树得起的中国品牌?其实,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给出答案:“培育精益求精

13、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此次行动计划从实施层面加以推进。没有品质,就形成不了品牌;不增品种,就难以满足消费者所需。(摘编自王石川中国品牌当能纵横四海)材料四:中国的消费市场升级,可能会孕育出一批高品质的本土品牌甚至是伟大品牌。只是大部分人可能都没想到,这个故事会发展得这么快。一项大型调查显示,从果汁、化妆品到牙刷,被国际大牌拿走的市场份额,正慢慢被本土品牌拿回来。中国城市快速消费品市场去年增长3%但本土企业销售额增幅超过8%,相比之下,外国品牌只增加1.5%。有观察家分析,中国企业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的最大优势是“察言观色”:及时捕捉个性化消费时代变动不居的需求,准确把握国际流行后

14、适当加入中国元素逆向设计,面对喜好的变化可以更快掉头。而一些跨国公司发展乏力,正是由于决策与市场的分离造成了信息传递的“竖井”。同时,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削弱了国际大牌在大型百货店、超市、免税店的渠道优势,为国产品牌的崛起提供了另一个支点。更懂消费者的产品设计、更轻便的营销模式,让国产品牌在市场升级的过程中获得了弯道超车的机会。事实上,随着中国消费市场逐渐进入品质时代,打造一批优秀甚至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并非遥不可及的事情。不久前,老牌化妆品牌百雀羚成为有美妆研发“诺贝尔”平台之称的国际化妆品化学家联合会(IFSCC)首家中国金牌会员,几乎同时,它的一次互联网传播,也惊艳了年轻人和营销界。(摘编

15、自何鼎鼎读懂品牌消长背后的观念之变)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个“中国品牌日”受到广泛关注,是因为这对中国制造而言,它宣示着一个“质造”和 “智造”时代的来临。B. 当前,我国品牌正处于生死攸关的时刻:日益加深的经济全球化,使我国品牌必须以质取胜才能生存发展下去。C.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满足消费者所需,形成有品质的中国品牌的有效途径。D. 大众在购买国产智能电视时,对品牌的关注度处于第三位,略低于质量和价格因素,但高于售后、外形等因素。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阿里巴巴、华为、百雀羚等一大批中国品牌脱颖而出,表

16、明了国产品牌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差距消失。B. 从材料二看,六个关注因素是各自独立的,但若“品牌”产品做到质优价更廉,则其关注度将会占据绝对优势。C. 中国游客从日本买马桶盖的事例,反映了国货相比国外品牌不仅是质量不行,还有知名度不够、价格高等问题。D. 在中国城市快速消费品市场,本土企业销售额增幅超过8%,而外国品牌只增加1.5%,说明本土企业占据了优势。6.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国品牌成为世界品牌的有利条件有哪些。【答案】4. A 5. B 6. 有国家层面的支持。 民族工业有基础也有实力,中国制造有市场也有潜力。 中国企业有及时捕捉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和准确把握国际流行设计的优势。互联网的

17、发展使中国产品设计更懂消费者,营销模式更轻便,让国产品牌在市场升级的过程中获得弯道超车的机会。【解析】【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认真阅读原文内容及图表,再仔细阅读各个选项,找出文章中与选项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A项,“是因为这对中国制造而言,它宣示着一个质造和 智造时代的来临”不正确,由原文来看,“它宣示着一个质造和 智造时代的来临”只是引起关注的一个原因。故选A项。【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采用的是选择题形式,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注意仔细阅读选项及原文,把选项

18、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做出判断。A项,“表明了国产品牌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差距消失”不正确,大批中国品牌的脱颖而出并不意味着国产品牌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差距消失。C项,“反映了国货相比国外品牌不仅是质量不行”不正确,中国游客从日本购买马桶盖,并不意味着国货质量低,实际上那些马桶盖好多产自中国。D项,“说明本土企业占据了优势”不正确,本土企业销售额增幅不能说明本土企业占据优势。故选B项。【6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要求,再通读材料,根据题干要求,确定信息区间,筛选出相关信息,再进行概括。由材料一“国家层面

19、设立中国品牌日,宣示着一个质造和智造时代的来临”可概括出有国家层面的支持。由材料三“中国品牌曾经有过的辉煌,足以说明民族工业有基础也有实力,中国制造有市场也有潜力”,可以概括出民族工业有基础也有实力,中国制造有市场也有潜力。由材料四“中国企业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的最大优势是及时捕捉个性化消费时代变动不居的需求,准确把握国际流行后适当加入中国元素逆向设计”,可概括出中国企业有及时捕捉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和准确把握国际流行设计的优势。由材料四“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国产品牌的崛起提供了另一个支点。更懂消费者的产品设计、更轻便的营销模式,让国产品牌在市场升级的过程中获得了弯道超车的机会”,可概括出互联网的

20、发展使中国产品设计更懂消费者,营销模式更轻便,让国产品牌在市场升级的过程中获得弯道超车的机会。【点睛】第1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选项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萧亮飞张晓林诗人身上,什么事都可能发生。“夷门十子”之一的萧亮飞,是民国期间的大诗人。晚年,曾一度将一把剃头刀

21、视若珍宝。这是一把民国年间很常见的剃头刀,木制的刀柄,一头镶了一块小小的象牙,作为点缀。不使用的时候,刀子可以合到木柄里去。再普通不过了。每天清早起来,萧亮飞都要在磨刀石上磨这把剃头刀子,每次磨一袋烟工夫,然后用大拇指试试刀刃,合起来,放进口袋里。他的这把剃头刀子,却不是用来剃头的,他有别的用途。萧亮飞有一个癖好,他不喜欢大块吃肉,却喜欢吃骨头上面残留的肉筋,而这些肉筋不大容易吃到嘴里,也很难弄下来,他就用这把剃头刀子将这些肉筋一点一点地剔下来,拌上蒜汁,然后吃掉。年轻时的萧亮飞喜欢游历,结交了一大批文人雅士,饮酒,品茶,赋诗。作诗填词之余,萧亮飞还喜欢涂抹几笔,简单画一些荷花、兰草、紫藤等,

22、画的都很飘逸,倒和他的诗词风格相近。他最拿手的是画菊花。他画的菊花,形和神都有一种孤傲之气。能把菊花画到这个境界的,放眼民国夷门画坛,绝没有第二个人。然而,萧亮飞的画名被他的诗名掩盖,竟很少有人知道他是画菊高手。在萧亮飞身上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一阵子,萧亮飞喜欢收进一些当地名人的字画,闲时赏玩。做字画生意的马三隔十天半月都会拿一些字画来兜售。这一天,马三夹着一沓字画又来了。他把画放在桌子上,说:“挑挑看,都是名家的!”萧亮飞一幅一幅地看下来,竟没有一件入眼的,不禁失望地摇摇头。马三一边收拾,一边自嘲地说:“没关系,有好画再送过来!”忽然,萧亮飞眼前一亮,原来马三用来包画的那张纸也是一幅画,只是

23、已经破残,看不清画家的名字了。那幅画看上去颇为不俗。萧亮飞急喊:“慢着,把那张包纸拿来看看。”把残画拿在手里,只细看了一眼,萧亮飞就愣住了。那幅画竟是他不久前画的寒菊图。他不禁喃喃自语:“这世人看重的,多是一个虚名啊!”自此以后,萧亮飞不再收藏字画,也把世事看淡了许多。有时候,世界就是这么奇妙。似乎一夜之间,萧亮飞的画在夷门风行起来,求他作品的人在门前排起了长队。开始,价位定得很低,只是象征性地收一些。“哗啦”,黄包车夫、打烧饼的、卖牛羊肉汤的等等,也都找上门来了。时值盛夏,酷热难耐,来人大都拿着折扇让他画扇。开封人自宋朝就崇尚风雅,讲排场,手里拿把画扇总比拿把蒲扇子排场多了。萧亮飞不胜其苦,

24、只得挂出告示:菊花每朵银币半元。先款后画,概不赊账。后面又加一小注,曰:文人本不应言利,无奈,无奈!不久,无赖牛大扁担找上门来。他将一枚银币“啪”地拍在萧亮飞书案上,说:“萧大诗人,给画幅菊花!我只要一朵!”萧亮飞一愣,接着就明白了对方的来意。他忽然大笑。接着站起身,让牛大扁担坐到自己的椅子上来,然后给牛大扁担泡了一杯茶。牛大扁担端着茶杯,有些不知所措。萧亮飞说:“好,我给你画,一朵菊花半元银币不好收,就不收你的钱了。不仅不收钱,另外再送你一朵梅花,一竿墨竹。”画好,牛大扁担一句话没说,拿起画就走了。走到大街上,却又兴奋起来。见了熟人,把画拿出来让人家看。说:“这画一文钱没掏,萧亮飞乖乖给我画

25、的!”有个懂画的人细细地看了两眼,笑起来:“你这个人,被人骂了还高兴得像捡了个元宝似的!”牛大扁担低头看画,画面上,除了一朵菊花、一朵梅花,就是那竿墨竹了,再无别的东西,哪里骂了自己?他不禁露出一脸的茫然。那人指着画说:“最上边的那朵梅花是往下覆开的,墨竹画在了菊花的下边,一是嘲笑你的下作,二是说你这样下去终究是会倒霉的!”牛大扁担脸上一红一红的,他默默地将画收了起来,低着头往巷子的深处走去。(有删改)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萧亮飞本是大诗人,喜欢吟诗作词,风格飘逸;同时也擅长画菊,造诣居民国夷门画坛之首,但曾有一段时间其作品并不为人所重。B.

26、小说较为详细描写了萧亮飞用剃头刀剔肉筋吃的情节,体现了他的世俗的一面,这是对萧亮飞这一世外高人的性格的有效补充,使人物形象更为真实。C. 萧亮飞挂出“菊花每朵银币半元。先款后画,概不赊账”的告示,又加一小注, 这既体现了他的无奈,又体现他怕被人误解的心理。D. 趾高气扬“不知所措”“兴奋”、炫耀“一脸的茫然”羞愧难当,小说通过动作、神态等描写把牛大扁担的心理变化写得极为细腻。8. 小说开篇说“诗人身上,什么事都可能发生”,请结合小说内容概括萧亮飞身上主要发生了“什么事”。9. 小说设置马三卖字画被萧亮飞发现自己的一幅寒菊图的情节,有什么作用?【答案】7. B 8. (1)晚年时将一把剃头刀视若

27、珍宝,并用它来剔肉吃。(2)擅长画菊,但所画的一幅作品沦为包纸。(3)似乎一夜之间,画作忽然风行起来。(4)用所画作品嘲讽无赖。 9. (1)与上文“能把菊花画到这个境界的,放眼民国夷门画坛,绝没有第二个人”一句相呼应,证明当时的画坛很少有人能达到萧亮飞的画技水平。(2)萧亮飞的画菊作品沦落为包纸,反映了世人看重虚名、轻视实际才华的现实,从一个角度体现了小说主题。(3)与后文萧亮飞的画菊作品忽然风行的情节形成对比和反差,造成情节的跌宕起伏,增添了内容的趣味性和艺术效果。【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人物环境情节分析、主题理

28、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B项,“体现了他的世俗的一面”分析错误,这个情节突出萧亮飞与众不同的个性,体现了萧亮飞悠闲淡泊的心境。故选B。【8题详解】本题综合考查理解小说的内容、情节、主题、技巧的能力。首先要通读文本,把握如下几个问题,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主要事件是什么,通过事件要揭示什么主旨;然后再看选项对文本的分析。本题中“诗人身上,什么事都可能发生”一句是点题的一句话,题干要求结合小说内容概括萧亮飞身上发生了“什么事”,作答时要注意分析这句话的意蕴,这句话“什么事都可能发生”含有出乎人们意料的意思,所以要筛选出在小说主人公萧亮

29、飞身上发生的出人意料的一些事情,而小说中所写的不是出乎人们意料的事情,如喜欢游山玩水、吟诗作赋,喜欢收藏字画等事情不属于答案。“他就用这把剃头刀子将这些肉筋一点一点地剔下来,拌上蒜汁,然后吃掉”,他晚年时将一把剃头刀视若珍宝,并用它来剔肉吃。“他最拿手的是画菊花。他画的菊花,形和神都有一种孤傲之气”“然而,萧亮飞的画名被他的诗名掩盖,竟很少有人知道他是画菊高手”,他擅长画菊,但所画的一幅寒菊图作品竟然沦为包纸。“似乎一夜之间,萧亮飞的画在夷门风行起来,求他作品的人在门前排起了长队”,似乎一夜之间,他的画作忽然风行起来。“好,我给你画,一朵菊花半元银币不好收,就不收你的钱了。不仅不收钱,另外再送

30、你一朵梅花,一竿墨竹”,他用所画作品嘲讽无赖。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情节作用的能力。考查某一段、某一情节的作用,需要考虑该段自身的段意,考虑该段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所起的作用,同时不能忽略其在全篇结构上所起的铺垫或照应等作用。小说中间部分设置马三卖字画,结果又被萧亮飞发现自己的一幅寒菊图这一情节,与上文“能把菊花画到这个境界的,放眼民国夷门画坛,绝没有第二个人”以及下文“似乎一夜之间,萧亮飞的画在夷门风行起来,求他作品的人在门前排起了长队”这些情节都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从而揭示了当时世人看重虚名、轻视实际才华的现实这一主题,与小说的开头“诗人身上,什么事都可能发生”这一内容相照应,这样的情

31、节反差也使得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丰富了小说的内容。【点睛】小说中情节的作用方法指导:(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2)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3)侧面烘托,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4)照应前文; (5)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6)刻画人物性格;(7)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四、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曹褒,字叔通。少笃志,有大度,结发传其父充业,尤好礼事。常感朝廷制度未备,昼夜研精,沉吟专思,寝则怀抱笔札,行则诵习文书,当其念至,忘所之适。初举孝廉,再迁圉令,以礼理人,以德化俗。时它郡盗徒五人来入圉界,吏捕得之,陈留太守马严闻而疾恶,令县杀之。褒敕吏曰

32、:“夫绝人命者,天亦绝之。皋陶不为盗制死刑,管仲遇盗而升诸公。今承旨而杀之,是逆天心,顺府意也,其罚重矣。如得全此人命而身坐之,吾所愿也。”遂不为杀。后征拜博士。会肃宗欲制定礼乐,褒乃上疏曰:“昔者圣人受命而王莫不制礼作乐以著功德功成作乐化定制礼所以救世俗致祯祥为万姓获福于皇天者也。今皇天降祉,嘉瑞并臻。宜定文制,著成汉礼,丕显祖宗盛德之美。”章下太常,太常巢堪以为一世大典,非褒所定,不可许。帝知群僚拘挛,难与图始,朝廷礼宪,宜时刊立。明年复下诏,褒遂复上疏,具陈礼乐之本,制改之意。拜褒侍中,从驾南巡,既还,以事下三公。永元四年,迁射声校尉。营舍有停棺不葬者百余所,褒亲自履行,问其意故。吏对曰

33、:“此等多是建武以来绝无后者,不得埋掩。”褒乃怆然,为买空地,悉葬其无主者,设祭以祀之。迁城门校尉、将作大匠。时有疾疫,褒巡行病徒,为致医药,经理饘粥,多蒙济活。七年,出为河内太守。时春夏大旱,粮谷踊贵。褒到,乃省吏并职,退去奸残。谢雨数降。其秋大孰,百姓给足,流冗皆还。褒博物识古,为儒者宗。十四年,卒官。(选自后汉书曹褒传,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昔者圣人受命/而王莫不制礼作乐/以著功德/功成作乐/化定制礼/所以救世/俗致祯祥/为万姓获福于皇天者也B. 昔者圣人受命而王/莫不制礼作乐/以著功德/功成作乐/化定制礼/所以救世俗/致祯祥/为万姓获福于皇

34、天者也C. 昔者圣人受命/而王莫不制礼作乐/以著功德/功成作乐/化定制礼/所以救世俗/致祯祥为万姓/获福于皇天者也D. 昔者圣人受命而王/莫不制礼作乐/以著功德/功成作乐/化定制礼/所以救世/俗致祯祥为万姓/获福于皇天者也11.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结发,指扎结头发,古代男子自成童开始束发,因此称童年或年轻时为“结发”,此意与孔雀东南飞中“结发同枕席”的“结发”不同。B. 举孝廉,“孝廉”即“孝顺父母、办事廉正”,汉武帝时将它设立为察举考试科目,以后,“举孝廉”就成为朝廷任用官员的重要来源。C. 博士,古代对博学之士的通称。他们不仅研习各类经书,具备多面才

35、能,还能教授生徒。D. 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不同朝代所指官职不同,东汉指太尉、司徒、司空。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曹褒潜心向学,研习不辍。他睡觉时怀里抱着纸笔,走路时也背诵文书,思考专注时,竟然忘记了要到哪里去。B. 曹褒不畏权势,以礼治人。太守要求杀了从别郡入境的五个强盗,他认为有违天意、刑罚过重,最后抗旨不遵。C. 曹褒重视礼乐,勇于进言。年少时尤好礼事,常常觉得朝廷制度不完备,为官后更是积极上疏,主张制礼作乐。D. 曹褒体恤民情,治政有方。河内大旱,粮价猛涨,他到任后便裁减冗员,辞退奸邪凶暴之徒,从而让百姓不愁吃穿。13.

36、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明年复下诏,褒遂复上疏,具陈礼乐之本,制改之意。(2)时有疾疫,褒巡行病徒,为致医药,经理饘粥,多蒙济活。【答案】10. B 11. C 12. D 13. (1)第二年(皇帝)再次下诏令,曹褒于是又上奏,详细陈述礼乐的根本,以及制定修改的意义。(2)当时有疾病、瘟疫流行,曹褒巡视病人,为他们请医买药,料理粥食,很多人因受到他的救济而活了下来。【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昔者圣人受命而王莫不制礼作乐以著功德功成作乐化定制礼所以救世俗致祯祥为万姓获福于皇天者也”,这句话的含义是:过去圣人

37、接受天命而成为王,没有不制定礼乐,来彰显功德的。功业完成制作乐,教化完成制作礼,是为了解救世人,达到吉祥,替直姓从上天那里获得福祉的。根据对文句的理解,“受命”“王”之间是承接关系,不应该断开,据此可排除A、C两项。“世俗”是世人的意思,中间不应该断开,“救世俗”“致祯祥”都是动宾结构短语,两者之间应断开,据此可排除D项。故选B。【11题详解】此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考点考向的要求,要多积累多识记,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38、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C项,“古代对博学之士的通称”错。“博士”是古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考点考向的要求,注意把握文意和仔细辨识选项和原文的差异。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

39、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D项,“从而让百姓不愁吃穿”错,结合“澍雨数降。其秋大孰,百姓给足,流冗皆还”分析可知,“百姓不愁吃穿”是因为时雨数降,秋天粮食大丰收。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解答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1)明年:第二年。具:详细。之:结构助词,的。本:根本。(2)巡行:出行巡察,巡视。致:得到,买到。经理:照料。【点睛】翻译句子的具体方法是留、删

40、、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变单音词为双音词,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参考译文:曹褒,字叔通。年轻时就志向坚定,胸怀大度,童年就继承父亲曹充的学业,尤其喜欢礼仪之事。常常觉得朝廷制度不完备,不分白天黑夜地钻研,聚精会神地思考,睡觉时怀中抱着笔和记录本,走路时也诵习文书,当他想得入迷时,

41、竟然忘记了要到哪里去。曹褒起初被推举为孝廉,后又升为圉县县令,他以礼仪治理百姓,以恩德改变习俗。当时别的郡县有五个盗贼进入圉县境内,官吏抓住了他们,陈留太守马严听说后非常痛恨(这些盗贼),叫县令杀了他们。曹褒告诚官吏说:“杀害他人性命的人,上天也会诛杀他。皋陶不给盗贼制定死刑,管仲遇上盗贼而把他们迁升为公臣。现在听从太守的命令杀掉他们,是违背天意,顺从官府的意思,这惩罚也太重了。如果能够保全他们的性命而我受到连累,我也是愿意的。”于是官吏就没有杀掉他们。后来,曹褒被征召做了博士。恰逢肃宗想制定礼乐,曹褒就上奏说:“过去圣人接受天命而成为王,没有不制定礼乐,来彰显功德的。功业完成制作乐,教化完成

42、制作礼,是为了解救世人,达到吉祥,替直姓从上天那里获得福祉的。现在皇天降下恩泽,福祉与吉祥都已齐备。应当制定文治制度,写成汉礼,大显祖宗的盛德。”奏章转到太常那里,太常巢堪认为制定一世大典,不是曹褒所能确定的,没有应允。皇帝知道群臣之间相互制约,很难和他们商议初始之举,而朝廷的礼制宪章,应该即时订立下来。第二年(皇帝)再次下诏令,曹褒于是又上奏,详细陈述礼乐的根本,以及制定修改的意义。皇上授予曹褒侍中官职,跟着御驾南巡,回来后,把此事下达给三公。永元四年,曹褒升任射声校尉。营房里有一百多口棺材停放在那里没有下葬,曹褒亲自巡视,询问事情的原因。官吏回答说:“这些多是建武以来没有子女的人,因而得不

43、到掩埋。”曹褒十分悲伤,为这些人买了空地,把这些没有家人的人全部安葬了,并设立祭坛来祭祀他们。升任城门校尉、将作大匠。当时有疾病、瘟疫流行,曹褒巡视病人,为他们请医买药,料理粥食,很多人因受到他的救济而活了下来。永元七年,曹褒出任河内太守。当时春夏大旱,粮食价格猛涨。曹褒到任后,就精简官吏,合并职官,辞退邪恶凶暴之人。(之后)及时雨接连降下。这年秋天获得大丰收,百姓给养充足,流亡的人也都返回了。曹褒知识渊博,识古通今,是儒家学者的宗师。永元十四年,他死在官任上。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秋日别王长史王勃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正悲西候日,更动北梁篇。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终知

44、难再奉,怀德自潸然。注:北梁。语自楚辞九怀:“绝北梁兮永辞。”后用以指送别的地方。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描绘了开阔辽远的时空,以“千里”和“百年”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抒发了自己的感情。B. 古代以秋日配西方,所以称秋日为西候。北梁,北边的桥。颔联用两个典故,点出时令和地点,含蓄而新颖。C. 奉,侍奉;潸然,流泪的样子。诗人知道自己与王长史今后很难再相见,不禁泪流满面,悲从中来。D. 全诗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以寒雾、暮烟衬托离愁别绪,渲染了悲伤、沉郁的氛围,情感真挚动人。15. 诗歌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14. D 1

45、5. 对王长史知遇之恩的感激。与王长史离别时的不舍。对今后不能再侍奉王长史的遗憾与伤感。【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全诗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错误,从诗中来看,借景抒情只在颈联能够体现,不足以说明是主要的表现手法。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

46、评价作者情感及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问的是“诗歌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是这对全篇设题,然后要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诗中的景以及直接表露情感的词语来分析情感。从诗歌标题“秋日别王长史”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诗,这类诗歌一般会有临别时的不舍,如开篇“别路馀千里” 用“千里”强调路途之远,表达离别时候的不舍;结合首联第二句“深恩重百年”以及尾联最后一句“怀德自潸然”来看,“百年”强调时间之长,心中感念 长史对自己的恩德,不禁泪流满面,表明诗人对朋友的感激之情;最后看尾联中“终知难再奉”这一句,表达对今后不能再侍奉王长史的遗憾与伤感。【点

47、睛】鉴赏诗歌思想情感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名篇名句默写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描

48、写树木茂盛、泉水细流的两句是:“_,_。”(2)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描写渡口有许多大船,且船头似龙、鸟之首的句子是:“_,_”。(3)逍遥游中描写迁徙南溟的大鹏鸟击水之广、飞升之高的句子是:“_,_”。【答案】 (1). 木欣欣以向荣 (2). 泉涓涓而始流 (3). 舸舰迷津 (4). 青雀黄龙之舳 (5). 水击三千里 (6).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舸、舰、舳、抟。【点睛】名句默写题,在默写名句名篇时

49、,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五、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教育不仅要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更要塑

50、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换句话说,不仅教育要传递给学生专业知识,更要树立学生的品德修养,培育学生的价值追求,学生精神品格的塑造。“德者,才之帅也”专业知识往往具有工具理性的一面,如果一个人不能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知识的运用,则可能适得其反。爱因斯坦说过,( ),还要使学生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的辨别力。没有这种道德上的辨别力,就可能对他人缺少关怀,也可能越出行为的边界。现实中,论文抄袭等现象_,这固然有各方面的原因,但只说品德修养欠缺、道德辨别力弱化_。事实上,真与善、知识与道德、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_,一个人只有成人才能成材。然而,对于有思想、有个性、有见识的当代青年,德育决不能_,而是既

51、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古人的道德实践路径,是从修身、齐家而治国、平天下。今天,同样需要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起步,通过落细落小落实的无声教育,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以品德润身、有公德善心、用大德铸魂。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教育不仅要传递给学生专业知识,更要培育学生的品德修养,树立学生的价值追求,塑造学生的精神品格。B. 教育不仅要传递给学生专业知识,更要树立学生的品德修养,培育学生的价值追求,塑造学生的精神品格。C. 不仅教育要传递给学生专业知识,更要培育学生的品德修养,树立学生的价值追求,塑造学生的精神品格。D. 教育不仅要传递给学生专业知识,更要塑

52、造学生的精神品格,培育学生的品德修养,树立学生的价值追求。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教育人用专业知识是不行的B. 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行的C. 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D. 教育人用专业知识是不够的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数见不鲜 责无旁贷 不可偏废 空中楼阁B. 屡禁不止 难辞其咎 不可偏废 凌空蹈虚C. 数见不鲜 难辞其咎 缺一不可 凌空蹈虚D. 屡禁不止 责无旁贷 缺一不可 空中楼阁【答案】17. A 18. C 19. B【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

53、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B项,搭配不当,应是“培育学生的品德修养,树立学生的价值追求”;C项,关联词位置不当,前后分句主语相同,关联词放在主语“教育”后面;D项,语序不当,要对应前句的“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有“品德修养”才有内在灵魂,有“价值追求”的人才有生命力,“精神品格”好才能成为全新的人。故选A。【18题详解】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

54、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依据后一句中,“还要使学生获得”,推测补写句子应该是“要给学生或者要让学生”这类的肯定句,不能用“不行的”,排除A项与B项;从语法角度看,后一句省略了主语“我们”,D项的主语是“教育人”显然前后句主语不一致,排除D项。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第一空:屡禁不止,多

55、次发布禁止做某件事情的命令却没有达到目的,这种事情仍继续发生,没有停止。数见不鲜,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从前后文语境来看,表达的是对“论文抄袭等现象”的批评,而不是是否“新奇”,故选“屡禁不止”。第二空:难辞其咎,难以推脱其过失。责无旁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道德辨别力弱化”后面强调不能推脱过失,故选“难辞其咎”。第三空:缺一不可,少一样也不行。不可偏废,指两方面都应同样重视,不能片面地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强调不能偏,句中强调不仅要传播知识,也不要偏废道德教育,故选“不可偏废”。第四空:凌空蹈虚,在空虚的地方舞蹈,形容不切合实际,极度危险,动词。空中楼阁,比喻虚幻的事

56、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名词。从语法角度,“不能”后边只能加动词,故选“凌空蹈虚”。分析可知,B项成语全都恰当。故选B。【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冬季成了不少皮肤病发作的高峰期,_。首先

57、,气温下降是重要诱因。其次,冬天人体新陈代谢缓慢,流汗较少,_,皮肤抵御外界伤害的能力减弱。还有_,皮肤处于干燥的环境,再加上较频繁的洗澡,皮脂被冲淡,导致皮肤就像缺水的田地,出现龟裂,易受到外界刺激。【答案】 (1). 这有多(三)方面的原因; (2). 没有了汗液的保护; (3). 冬天气候比较干燥【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处综合语段内容可知,主要是讲“皮肤病”发作的原因;处“流汗少”“抵御能力减弱”等可知,失去汗水的保护;处结合“皮肤处于干燥的环境”可知,冬季气候干燥。点睛: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要

58、反复研读横线前后的句子,辨明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系,借助这种关系以及前后句的内容和形式来确定横线句子的内容和形式。21.仿照下面的示例,续写两个句子,句式与示例相似。示例:“天街小雨润如酥”是韩愈在长安欣于所遇时的浅笑。【答案】“野渡无人舟自横”是韦应物在滁州怀才不遇时的寂寞。“小楼一夜听春雨”是陆游在杭州辗转难眠时的乡思。“润物细无声”,是杜甫在成都春日闲游时的欢娱。【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式的表达能力。仿写句子就是根据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在语意、句式、修辞、语气等方面进行模拟仿写。一般说来,要根据提供的语言材料,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大方面入手进行仿写。本题,例句的句式特

59、点是,“()”(一句诗)是()在()时的()。例句的内容特点是,句子使用了比喻中的暗喻手法,其中是的作者,与诗句有关,是喻体,是本体。按照这样的特点,再续写两句,如:“野渡无人舟自横”是韦应物在滁州怀才不遇时的寂寞。“小楼一夜听春雨”是陆游在杭州辗转难眠时的乡思。【点睛】仿句题基本解题思路: 析原型。即分析例句的基本格式,尤其要关注其句式特点及修辞方法。 定格式。根据例句的句式特点及修辞方法,确定所写的句子应有的格式。 关注句式和修辞。根据格式创写句子时,应特别注意所采用的句式是否和例句相同、修辞运用的是否恰当。六、写作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

60、诞。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正处于这个历史与未来的时间节点。上面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你想对祖国说些什么呢?请以此写一篇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勇担重任,争做栋梁中学生是朝气蓬勃的朝阳,承载着照亮民族未来的希冀;中学生是抽芽扎根的新生乔木,寄托着支撑国家命运的期望。为促进学生发展,国家提出“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其中我认为当代中学生最需要“责任担当”这一素养。当代中学生应当勇担重任,争做栋梁。勇担重任,谱写人生价值的华丽篇章。中学生站在人生起点,漫漫长途上,有未

61、知待探索,有格局待开拓,有奇迹待创造。一路精彩和一生意义都需以“担当”为笔,以“责任”为墨书写。君不见,百年之前的离乱神州之上,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万千志士,高唱“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曲,心怀“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壮志,勇担报国于危亡、救民于水火的重任,生者扬其名,死者得其所,实现了作为中国人最崇高的价值。可现今,有些中学生被贴上了“佛系”的标签,逃避责任,得过且过的风气潜滋暗长,长此以往,栋梁之木必将被蛀蚀一空,怎能不让人担忧?怎能不强调“责任担当”?因此,当代中学生虽活在和平年代,勇担责任的素养亦不可少,唯此方可成为坚实的栋梁之材。勇担重任,注入社会风气的清露净流。当代中

62、学生是未来社会的缔造者,更是未来社会风气的引领者。进取担当的思想是社会欣欣向荣的催化剂。责任感之于社会,有如灯塔之于航船,北斗之于行者,亦有如沃土之于草木,阳光之于万物,引其风潮,促其成长。“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是陶行知先生献身教育的赤诚,身为师者的担当在社会上荡起“责任”的清流;“知识没有国界,但国家要有知识”,是南仁东教授忠于科技的信仰,身为学者的爱国情怀在社会上掀起“使命”的巨浪。在当下强调当代中学生“责任担当”的核心素养,为他们披上心灵铠甲,也为社会拨去思想雾霭仍具有重要意义。勇担重任,创造国家振兴的辉煌。梁启超有言:“少年强则国强。”当代中学生正是承前启后,继往

63、开来的一代,是背负“中国梦”的一代,中学生勇担责任,方可托举起国家。从战略科学家黄大年毅然回国担起中国迈入科技强国的责任,实现一次又一次的科技创举中,从海归高材生秦明飞无悔扎根荒野农村担起中国脱贫攻坚的责任,带领一个又一个贫困村求富的励志故事里,我们目睹了“责任担当”的灼灼光华,见证了勇担责任之于国家的重大意义。因此,当代中学生勇担责任,于国意义非凡。勇担重任,争做栋梁。适应着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需要,响应着当今时代最迫切的呼唤。“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中学生们,请挑起肩上的重担,去开拓宏大的格局吧!【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应先辨清

64、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说理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比如本次作文,这是一段叙事性材料,材料的关键词有“70年披荆斩棘、风雨兼程,青年在历史与未来的时间节点”,学生要根据材料辨析70年祖国的发展变化;青年与祖国成长、建设的关系。据此立意。【审题】70年的历史进程,有辉煌,也有失误;有成功,也有磨难。70年是一首波澜壮阔、气势恢宏,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诗篇;伟大祖国的成就都是人民创造的;祖国的发展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结果;祖国的发展既需要总结经验,更需要改革开放;伟大的祖国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70年伴随着磨难、牺牲、拼搏、奋斗

65、。当代青年对于历史的认识要更清醒,更辩证,更理性,更实事求是;对于未来要充满希望,充满自信,充满激情,担负起属于自己的历史责任。参考立意:青年人站在历史与未来的节点,要更自信,更坚定。青年人要担当起改革的责任与使命。青年人要在革新中自我提高。例文分析: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当代中学生应当勇担重任,争做栋梁。接着以层进式结构分析论证怎样“勇担重任,争做栋梁”。结尾重申观点,强化主题。可用素材:曾几何时,祖国您历尽磨难,饱受沧桑。侵略者的魔爪,将您瓜分,冒险家的肆虐,将您洗净。您每一寸土地都被烙上深深的血痕,您每一张容颜都布满了惊恐!山河在呜咽,松涛在哀鸣。然而英雄的中国人并没有趴下,一片片忠心,

66、一首首悲歌,化作那一声声呐喊,一股股豪情!为挽救我沉沦的祖国,多少仁人志士上下求索,多少英雄豪杰血染疆场。南湖的红船吹响了革命的号角,井冈山的红旗点燃起星星之火。沉睡的雄狮终于发出震耳欲聋的怒吼,东方巨龙终于抖擞精神扬威于世!1949年10月1日,城楼上那气壮山河的呐喊,展示了中国人的气魄和胆量,挺起了一直佝偻着的中国人的背梁。2、名言素材:爱国是信仰的一部分穆罕默德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 列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中国惟有国魂是最可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真有进步。 鲁迅人民不仅有权爱国,

67、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徐特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顾炎武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汉)司马迁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 (俄)巴甫洛夫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 (俄)别林斯基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啊! (法)大仲马爱祖国高于一切。 (波兰)肖邦人类最高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之心。 (法)拿破仑爱国是文明人的首要美德。 (法)拿破仑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匈)裴多菲3、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70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人民及海内外华人同胞的共同努

68、力下,新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百姓安居乐业;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中华儿女正式踏上了实现民族复兴梦想的伟大征程。抚今追昔,挖掘峥嵘历史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往事,既是对历史的回望,也告诫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4、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这一切混乱终于在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被平息,就在这次会议中,邓小平提出了“坚持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施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国有企业的改革,我国加快了建设步伐,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东方的雄狮开始苏醒”中国渐渐展现出了一个大国的形象,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一切都有了显著的变化,中国已骄傲的向世界宣布自己已不是一个可以任人欺凌的弱国!成功举办29届奥运会,令全世界都领略了着一个文明古国的风采,2008年全面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也充分尽到了作为一个强国的责任。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