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检测:发达的古代农业与手工业(人民版必修2).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01307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检测:发达的古代农业与手工业(人民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检测:发达的古代农业与手工业(人民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检测:发达的古代农业与手工业(人民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检测:发达的古代农业与手工业(人民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检测:发达的古代农业与手工业(人民版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检测:发达的古代农业与手工业(人民版必修2).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检测:发达的古代农业与手工业(人民版必修2).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检测:发达的古代农业与手工业(人民版必修2).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发达的古代农业与手工业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2肇庆一模)应劭风俗通义佚文述:“牛乃耕农之本,百姓所仰,为用最大,国家之为强弱也。”材料表明()A牛耕在农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B牛耕在当时开始出现C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特点D农耕经济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2(2013届德州调研)对比图一和图二,从中可以观察到的是()图一石犁图二铁犁A生产模式的变化B生产工具的进步C社会组织的完善 D经营方式的改变3(2012潍坊北四县高三期中)耒耜经记载:“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A由西域传

2、入 B属水力灌溉工具C在东汉时普遍使用 D最早出现于江东地区4(2012淄博一模)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祝愿。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B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C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D节日习俗促进了诗歌的发展5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13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A科学技术领先世界B农业的

3、精耕细作技术发达C水利灌溉技术先进D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6(2013届沈阳质检)说文解字关于家的解释:“从宀,豭(ji)省声。周伯温曰:豕居之圈曰家,故从宀从豕。”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特点是()A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B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C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D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7(2012南阳模拟)秦民歌:“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天,忘我苍生。”这首民歌可以反映中国古代()A小农经济极其稳定的特征 B小农经济的不稳定性C小农经济完全依赖自然 D小农经济受火灾的危害8(2013届衡水质检)据礼

4、记月令载:“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新奇的物品),以荡上心。”礼记王制中还说,如有人挟“奇技、奇器以疑众,杀。”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中国,这种指导思想对手工业生产实践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政府轻视对手工业生产的管理B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无法扩大C手工业产品的质量难以提高D扼杀了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9(2012辽宁实验中学高三模拟)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手工业发展水平常以某种手工业品为代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商周/铁器;唐宋/陶器;明清/瓷器B商周/漆器;唐宋/青铜器;明清/瓷器C商周/玉器;唐宋/漆器;明清/玻璃D商周/青铜器;唐宋/瓷器;明清/棉布10(2013届日照月考)

5、下面是连环画水浒传中的一幅插图,其配文注解为“鲁智深来到五台山福地牌楼前的小市镇买些酒吃,听到叮叮当当的去处,却是三个人在那里打铁,他进去说打禅杖和戒刀”。对其图文解读正确的是()A铁匠铺中的工匠来自于官营手工业作坊B当时的私营手工业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C“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D私营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繁荣11(2012北京西城区期中检测)清代广东罗定山区“凡一炉场环而居三百家,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从材料可以得到的准确历史信息是()罗定山区的冶铁工场规模很大冶铁业发展带动人口聚居情况的出现冶铁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这

6、是一家采用了雇工经营的新式企业A BC D12(2013届宿州质检)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甚至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其主要原因是()A民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更为密切B民营手工业的技术精良、经营灵活C民营手工业主要分布于江浙沿海地区D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2012北京模拟)中国自春秋战国就步入了铁器时代,铁器的制造和使用在中国古代社会居于重要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器铁锄铁犁铁镰材料二汉武帝下令“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古代刑具)左趾,没入其

7、器物”。史记平准书材料三(明朝时广东地区)一个冶炉场按中等规模十座冶炉计算,其雇工要在二三千人以上“凡一炉场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计一铁厂之费,不止万金”。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分析铁器的使用对当时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10分)(2)材料二表明汉武帝采取怎样的经济政策?并写出这一时期与之类似的政治、思想政策。(6分)(3)材料三所描述的明朝矿冶业具有什么特点?这一类工矿业在明清时期发展受阻,请写出阻碍的因素。(10分)14(2013届湖北省重点中学高三考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朝代粮食亩产水平(市斤)人均粮食

8、占有量(市斤)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总面积北方南方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春秋战国91(全国)614.82.394%秦汉117(全国)1048.355.7294%魏晋南北朝122(北方) 215(南方)1167.73.851.9251.92590%隋唐124(北方) 328(南方)1450.926.423.213.2190%材料二植茶业在唐代相当发达,产茶地90%集中于今天浙江、福建、江西、江苏、安徽、湖北、湖南等省。据唐朝张途记载:“(祁门县)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据郭亮从茶产地的分布看唐代区域经济的开发材料三唐代饮茶之风遍及大江南北。陆羽

9、的茶经提出饮茶“宜精行俭德之人”,标志着茶文化的正式形成。唐代的茶文化包含了和谐、中庸的思想,强调饮茶自修内省和对超然物外、安详、平和的审美境界追求。据萧凤声试论中国国民性与中国茶文化精神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5分)(2)依据材料一,分析材料二中种茶业发展的原因。(9分)(3)你觉得材料二中“(祁门县)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的记录可信吗?请说明理由。(6分)(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角度分析唐代茶文化形成的原因。(6分)解析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 【解析】考查材料解读能力。题干材料强调牛对农民

10、耕地、国家强弱具有重要作用,而古代中国以农为本,故选A项。【答案】A2 【解析】图一和图二都是生产工具,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出的是生产工具的进步。【答案】B3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题干描述的是曲辕犁,它出现于隋唐时期的江东地区。【答案】D4 【解析】从题干中社日的由来、表达的意愿可以看出农耕经济对社会生活的影响。A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C、D两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和题意。【答案】B5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国粮食的收获量比外国的要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源于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A、C、D三项表述片面。【答案】B6 【解析】考查知识的再认、再现和

11、材料解读能力。宀本意为房屋,豕指猪,豕居之圈曰家,说明重视家畜饲养业,故选A项。【答案】A7 【解析】考查对小农经济的理解。材料说的是炎热的夏天,天气比较干旱,农业受到极大影响,由此可知应是指小农经济的脆弱性。【答案】B8 【解析】题干材料表明,手工业者不能制作新奇物品,不能向民众展示高超技艺,这种严格限制手工业的政策,直接扼杀了手工业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D项符合题意。【答案】D9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只要知道“商周时期,我国青铜器制造达到了成熟的程度”就可以推测出,当时手工业成就的代表是青铜制造。由此,可以直接选择D项。【答案】D10 【解析】调用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当时(宋代)私营手工

12、业还没有占据主导地位;也没有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由此可以排除B、C两项。由材料中描绘的场景可以判断“叮叮当当的去处”并非官营手工业作坊。【答案】D11 【解析】分析概括材料可了解到,罗定山区冶铁的炉场规模大,分工细。判断各选项,正确,“雇工经营”从材料中没有得到反映。【答案】A12 【解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萌芽。民营发展在明清超过官营在于其自身发展的动力,而这个动力来自于市场的需要。即面向市场生产商品,这恰是官营手工业的局限性。官营技术仍占优势,排除B项。分布的地点不是决定其后来居上的主要原因,地区的选择还是源于市场因素,排除C项。明清制度的腐朽是其阻碍因素,排除D项。【答案】A二、非选择题

13、(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第(1)问考查对铁器的使用对当时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的理解,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以概括出答案。第(2)问考查对汉武帝采取的经济政策及这一时期与之类似的政治、思想政策的理解。经济政策为盐铁官营。政治上实行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3)问考查对明朝矿冶业具有的特点及其在明清时期发展受阻碍的因素的理解。根据材料三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第一小问可以概括为规模大(投资大),分工细,雇佣劳动。第二小问受到阻碍的因素可联系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政府实行重本抑末和海禁闭关政策回答。【答案】(

14、1)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社会经济发展;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产生。(2)盐铁官营。实行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规模大(投资大),分工细,雇佣劳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政府推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 14【解析】第(1)问,材料一表格主要是从纵向比较分析,呈现增长趋势,除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比较项外。第(2)问,从上一问可知,材料二中反映茶业种植主要是在南方,其原因是粮食产量的提高,可提供其他种植业劳动力以及种植的可能性。第(3)问,开放型问题,言之有理即可。第(4)问,根据唐朝时代特征,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来分析,唐代政治上大一统、政治稳定,经济上繁荣。【答案】(1)粮食亩产提高;人均粮食增加;耕地面积增加;南方经济发展;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重下降。(2)粮食产量提高保障粮食供应;多余劳动力种植经济作物;耕地面积增加为茶叶种植提供条件。(3)可信。粮食种植迅速发展为经济作物的专业化生产提供可能;祁门县山多田少,适宜种茶。不可信。在当时条件下(生产力水平低、重农抑商思想)“业于茶者七八”有夸大之嫌。(4)政治: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茶叶产量增加,各地生活习俗的融合。- 8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