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吉林省松原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01229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松原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吉林省松原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吉林省松原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吉林省松原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吉林省松原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吉林省松原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吉林省松原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吉林省松原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吉林省松原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吉林省松原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吉林省松原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吉林省松原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吉林省松原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吉林省松原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吉林省松原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吉林省松原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吉林省松原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吉林省松原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吉林省松原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吉林省松原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吉林省松原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6页
吉林省松原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6页
吉林省松原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6页
吉林省松原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6页
吉林省松原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6页
吉林省松原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吉林省松原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孔子谈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子之言,不仅对个人自然生命的健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个人道德生命的提升尤其是对当代中国官员道德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君子三戒”涉及人性中最常见的方面:人性好色、好斗、贪得。何谓色?含义一,“色”主要指面部表情,怒色、和颜悦色都属此类,也可引申为表面上;含义二,“色”指美色,尤其是女性美色。也可理解为专指夫妇一伦

2、,为夫者能敬妻之贤德而略其色貌。“斗”指争斗,战斗。孔子所说的斗,主要是指人壮年时血气方刚,好胜心正盛,容易好勇斗狠,人们的意气之争也包括其中。“得”指取得,获得,此处意指贪得。贪,泛指无节制的爱好,贪得无厌。财货、金钱、宝物、田产、房屋、女色等都是贪得的对象。表现为对既得的唯恐丧失,也表现为对未得的贪取。孔子将人生大体分为少、壮、老三个阶段,所谈“君子三戒”是从血气出发,但并未止于自然生命层面。孔子之后的注疏透显出“君子三戒”从养生到养志、以理胜气的理论发展路向。孔子从血气出发所谈的“君子三戒”,指向了从人的自然生命向道德生命的提升,关注人对色、斗、得的节制及对礼法、习俗等社会规范的遵守和自

3、身道德修养的提高。正因为人性好色、好斗、贪得,所以孔子提醒人们要有所戒惧,为此,人们需具有拘束性道德,在诱惑面前克制自身,不能悖理违法,丧失人格,失落道德,失去本心。由此,人们才有可能超越血气的役使走向道德修养的提升,进而挺立道德主体、扩充道德生命。“君子三戒”为当代中国官员道德建设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智慧,当代中国官员如何戒“色”?第一,修身养性,涵养拘束性道德。第二,修身齐家,弘扬夫妻忠贞美德。如何戒“斗”?第一,弘扬“掣矩之道”,处理好上下级、平级、同级行政官员之间的关系。第二,“正名”,官员明确自己的职权职责,在其位谋其政,既不越位又不缺位,有助于避免争权夺利。第三,提倡君子之争。在竞

4、争、竞岗、竞职时,尊重社会规范、道德规范、行为规范,以礼来化解恶性竞争或争斗,营造和谐良性的竞争氛围。如何戒“得”?第一,不受不义之货财。第二,理解义利关系的三重境界,有助于官员拒贪自主性的提高。最低的一重境界是“以利为利”,就是说为官的目的是唯利是图。第二重境界是“以义为利”,就是说为官者确实有为己谋福的目的,但他是通过行善举,为百姓服务而达到自己利益。第三重境界是“以义为义”,即纯粹为行善而行善的境界,纯粹为百姓服务而为官,惟其如此才能心安。“好色、嗜斗、贪得”的最终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官员唯有涵养自己的拘束性道德,提高面对色、斗、得的道德持守能力,方能获得君子坦荡荡、君子不忧不惧的幸福。尤

5、其是在今天,官员内心对制度的敬畏,对色、斗、得的戒惧,应该成为反腐制度建设的内在动力,也正因此,“君子三戒”及与此相关的道德修养应该成为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文化资源。(节选自传统文化中的“君子三戒”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官员道德建设的启示)1. 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谈到君子有三戒,主张戒色、戒斗、戒得,也从人生的三个阶段不同和从血气特点不同揭示三戒思想的依据。B. 孔子所谈三戒思想既对个人自然生命的健康意义重大,又对个人道德生命的提升以及对当代中国官员道德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C. “得”主要指贪得。泛指无节制的爱好,贪得无厌。表现为对财货、

6、金钱、宝物、田产、房屋、女色等未得对象的贪取。D. “君子三戒”针对人性的通常弱点而论,其中的人性好色重要的一层意思是指人们对女性美色的喜好,即人们好于女性美色。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人们要超越血气的役使走向道德修养的提升,就要对好色、好斗、贪得有所戒惧,就需要在诱惑面前克制自身。B. 孔子所谈“君子三戒”从血气出发,但并未止于自然生命层面,而是显出从养生到养志、以理胜气的理论发展路向。C. “君子三戒”为当代中国官员道德建设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智慧,如修身齐家、掣矩之道、正名、君子之争、以义为义等。D. 借鉴君子之争戒官员之斗,是指在职场竞争中,尊重社会、道

7、德、行为规范,以礼来化解恶性竞争或争斗,营造和谐良性的竞争氛围。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所谈的“君子三戒”,从人的自然生命向道德生命提升,既关注人对色、斗、得的节制,又关注对社会规范的遵守以及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B. “正名”之法有利于戒官员之斗,官员明确自己的职权职责,在其位谋其政,既不越位又不缺位,有助于避免争权夺利。C. “好色、嗜斗、贪得”的最终结果都是事与愿违,官员对制度的敬畏,对色、斗、得的戒惧,是今天反腐制度建设的内在动力。D. 理解义利关系的三重境界来戒“得”,意在否定唯利是图,而培养“以义为利”之风,进而崇尚“以义为义”的最高境界。【答

8、案】1. C 2. B 3. 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题干已经规定了答题区域文章第一、二两段,仔细阅读这两段,可发现C项,“得主要指贪得。泛指无节制的爱好,贪得无厌。表现为对财货、金钱、宝物、田产、房屋、女色等未得对象的贪取”说法以偏概全,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二段,原文第二段指出“得指取得,获得,此处意指贪得。贪,泛指无节制的爱好,贪得无厌。财货、金钱、宝物、田产、房屋、女色等都是贪得的对象。表现为对既得的唯

9、恐丧失,也表现为对未得的贪取”,也就是说“贪得”表现为“对既得的唯恐丧失,对未得的贪取”两方面。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本题要求选出“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B项,“孔子所谈君子三戒从血气出发,而是显出”错误,曲解文意,原文第2段“从养生到养志、以理胜气的理论发展路向”为孔子之后的注疏所透显出,而非孔子所谈本身所含有之意。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把握文中观点态度能力。解答此类题,

10、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表述绝对,把原文最后一段“往往事与愿违”表述为都是事与愿违;还有把原文“应该成为反腐制度建设的内在动力”中选择性、可能性表述成绝对性。故选C。【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

11、。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

12、“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位 置尹全生胡集镇最棒的摄影师早把照相的家伙架好了,镇机关全体人员也都各就各位摆开阵势了,就等市、县领导到位,合影照就可以开拍了。电话约定的时间是上午九点,这时间已经到了呀。负责组织照合影的镇文化站站长心里着急,便拨打手机询问。市文联主席回话说,距胡集镇10公里的地方公路塌方,正在疏通

13、。消息一传开,本已各就各位的人便“放羊”了,站长放开嗓子吆喝:“大家都不要远离,要招之即来呀!”他特地嘱咐王夏有:“市、县领导说不准啥时候到,你半步也不要离开这里!”王夏有是这次合影的主角。他本是国企的下岗工人,托人帮忙才到镇螺丝钉厂打工,电工兼搬运工。就是这么个小人物,竟然神不知鬼不觉地写了部中篇小说,被国内某权威文学刊物刊发,且该刊物准备推荐其作品参评“鲁迅文学奖”!王夏有用不起手机。该刊物编辑部急需了解其个人情况,站长说刊物编辑部是乱点鸳鸯谱:胡集镇就这么个屁股大的地方,哪个人能写出较顺溜的广播稿,哪个人曾在市、县报刊上发表过打油诗,站长心里还是有数的;别说胡集镇了,就是县文联的笔杆子们

14、、市里的专业作家们,也没有参评“鲁迅文学奖”的能耐呀!可是一了解,王夏有确有其人;再找到其本人询问,王夏有在某刊物发表中篇小说确有其事!小镇突然冒出了个打工的“文曲星”,这一来动静就闹大了:市、县文联主席及分管领导,一起前来召开座谈会,会前安排了个合影的活动。过了半点钟了。又过了半点钟了。市、县领导还没有来!站长心急火燎的。他不但要安排照相,又要安排座谈会,还要安排中午会餐、领导午休因此便交代王夏有继续原地等候,自己则见缝插针,离开照相现场忙活别的事去了。站长忙完宾馆忙会场,到酒店后为件小事与老板争吵起来。正吵得天昏地暗时,他的手机响了。文联主席说市、县领导的车队已经通过塌方地点,马上就到!站

15、长看表已经十一点了,撇下老板冲出酒店,脚跟打屁股奔向照相现场。站长满头大汗找到市文联主席请示问安,却遭到了一通责怪:“你起初不是说没有王夏有这么个人吗?”站长解释说自己办公室座机有毛病,接听时噪声最少有100分贝,把王夏有误听成“王家牛”了:“王夏有是我们文化站多年培养起来的,哪能”这边还没解释完呢,镇长又过来催促,说是座谈会改到下午,现在十一点多了,上级领导该进餐了,马上安排照相吧!站长就扯起嗓子喊:“各就各位啦”位置座次早上八点就排好了,领导还有王夏有的位置都预留在前排。可是,这就要开拍了才发现计划没有变化快:市、县领导不是10人而是15人!早忙晕了头的站长只得临时做工作:请原来安排在前排

16、的副职镇领导改当“背景”。副职们都想落个“全尸”,迟迟疑疑地不愿挪窝。镇长见状只能拿站长杀鸡吓猴:“上级领导在大太阳下晒着,你还指手画脚个啥?你们几个还是屈尊到后排吧!”合影的阵势这才草草调整完毕。站长刚随便找了个地方,“茄子”还没出口呢,咔嚓、咔嚓摄影师已经把活儿干完了合影照第二天就出来了。照片上方有一行醒目的文字:“热烈祝贺王夏有作品参评鲁迅文学奖”。站长捧起照片端详,这一端详他的眼珠子就往外突了从前排到后排,从左看到右,死活找不到王夏有!他出了一头冷汗,找到正撅屁股干活儿的王夏有:“这照片上怎么没有你?”年近五十的王夏有吭吭哧哧地说,当天快十一点时工厂电路出了故障,老板差人把他揪回厂排除

17、故障去了,“老板说要是误了生产就炒我鱿鱼!”站长的脚就乱跺开了:“这这这”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准备照相的众人散去后,文化站站长嘱咐王夏有半步也不要离开,既反映站长颐指气使的形象特征,同时为后文照相没有王夏有埋下伏笔。B. 文中使用“放羊”“挪窝”“脚跟打屁股”等方言、俗语,使文章通俗易懂,富有乡土气息,同时极具讽刺意味,暗含作者的情感态度。C. 文章的结尾交代王夏有没有参加照相的原因,照应前文王夏有是电工的情节,同时讽刺站长讨好领导搞形式主义的工作作风。D. 市、县领导在文中起到的关键作用是通过这些人和以文化站站长为主的基层干部的对比,暴露了

18、基层干部的丑陋面目。5. 文章第一段的场面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 文章的标题是“位置”,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答案】4. D 5. 内容上看,“各就各位”照应文章的标题“位置”,同时此情节引出下文等待领导拍照的一系列情节;从表达效果上看,制造悬念,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从人物形象塑造上看,通过安排好位置、等待领导的细节突出站长形式主义的工作作风。 6. “位置”是全文的中心情节,全文围绕“位置”这一中心展开。通过王夏有写出优秀的小说却没有“位置”、领导不知道本地的作家却在照相时占据重要的“位置”、照相时副职干部不愿让出前排的“位置”等细节塑造出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位置”表

19、面上的意思是照相时的位置,更深的层次是讽刺官员中的“官本位”思想和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社会现象,表现了作者对官场不良作风的批判。【解析】【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D项,“市、县领导在文中起到的关键作用是通过这些人和以文化站站长为主的基层干部的对比”错误,从文中来看,市、县领导也是作者批判的对象,故二者不能构成对比。故选D项。【5题

20、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文章第一段的场面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考生要先到一段中圈出场面描写的内容,概括场面的特点,然后从内容上、结构上、形象上等几个方面分析作用。本题中,“胡集镇最棒的摄影师早把照相的家伙架好了,镇机关全体人员也都各就各位摆开阵势了,就等市、县领导到位,合影照就可以开拍了”,这一场面从摄影师、镇机关全体人员等方面说明已经做好照相的准备,就等着市县领导到位,“各就各位”与标题“位置”照应,同时引出下文等待领导拍照的一系列情节,这是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从形象塑造上来看,一开始就写安排好位置等待领导到来,这就表

21、现出站长形式主义的工作作风;从效果上来看,大家做好拍照的准备,我们会思考拍照的原因,这就引发读者的思考,激发阅读的兴趣。考生围绕这些方面答题即可。【6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文章的标题是位置,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这是针对文章标题设题,考生要先分析标题的含义,然后从情节、人物形象、主旨等角度分析其作用。从文中来看,“位置”的表层意思是拍照时候的位置,“位置座次早上八点就排好了,领导还有王夏有的位置都预留在前排”“镇机关全体人员也都各就各位摆开阵势了”,从深层意思来看,本是为王夏有举

22、行的活动,照片上却没有他的位置,“从前排到后排,从左看到右,死活找不到王夏有”“年近五十的王夏有吭吭哧哧地说,当天快十一点时工厂电路出了故障,老板差人把他揪回厂排除故障去了,老板说要是误了生产就炒我鱿鱼!”,讽刺了官员中的“官本位”思想和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社会现象。然后分析小说的情节,看这些情节与标题“位置”的关系,小说先说为领导预留位置准备拍照,拍照的时候发现位置不够进行调整,最后发现照片上竟然没有主角“王夏有”的位置,小说围绕“位置”安排材料,可见“位置”是文章的中心情节。从人物形象的塑造角度来看,小说中拍照的活动是因王夏有而起,结果拍照的时候却没有王夏有的“位置”,市县领导不知道本地的作家

23、却在照相时占据重要的“位置”,拍照的时候副职干部不愿让出前排的“位置”等等,这些情节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凸显作者对官场这些不良作风的批判。考生围绕这些方面进行答题。【点睛】解答作用类题目首先要位置定位,句段在文中、段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也不同,这是首先要考虑的。然后把握句段的基本内容,这是答题的前提和基础,接着就要抓住句段与上下文的联系,这是答题的关键,最后还要把握常见的答题模式。内容上,写了什么(强调了什么),抒发了什么感情,进一步写出了什么(题旨或作者意图)。结构上,要根据位置思考,比如开头段的作用,一般从下面几个角度思考,一是看与标题的关系,即点题,照应标题,二是看与下文的关系,引

24、起下文,如为下文写做铺垫(张本,埋下伏笔),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照应下文。解答标题作用类题目,一般从如下角度思考。首先是标题本身,点明写作对象,分析标题本身的语言特点,多体现为使用某种修辞手法的标题;分析标题本身的意境特点。然后分析情节结构方面,统领全篇,概括主要故事情节,是文章的线索,或串起文章的哪些情节,或见证记录了什么事件的发展变化,或写了什么与这个物象有关的经历。接着是内容主旨方面,作者借标题表达某种态度,标题是文中主人公某种精神品质的载体,标题比喻或象征某种形象,标题揭示了某种精神或哲理,突出了某种主旨,升华了主题。人物塑造方面,突出人物的形象或性格。最后是表达效果方面,设置悬念

25、,激发阅读兴趣,渲染营造了某种氛围,标题与文中某个内容相呼应,或与文中什么内容形成对比。(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近年来,无人机开始在民用市场起步,其中农林植保和电力能源巡检这两个领域表现出对无人机较为迫切的需求趋势,且具备较为可观的市场规模前景,而考虑到无人机现阶段的技术已可满足需求,故预计供需的契合度较高。在其他相对小众的民用领域方面,无人机凭借其优势,预计也将在消防救灾、公安系统、国土测绘、气象环保监测、包裹派送等方面一展身手。材料二:(选自人民日报)材料三:在无人机“黑飞”愈发猖獗的今天,及时出台法律和强有力的措施,确保航空安全刻不容

26、缓。要有效禁止“黑飞”,就必须通过法律明确划定界限,怎样使用无人机才算合理合法地“白飞”?许多购买无人机的朋友,可能既不清楚如何申请证照,又不太明白哪些地方是禁区,对于“黑飞”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也缺乏认识。一些无人机使用者只是觉得机场周边空旷,因此到机场附近放飞无人机。自己觉得无人机距离机场尚有距离,却不知不觉进入了航道,给航行安全带来威胁。因此,法律需要明确划定边界,证照谁来管理,哪些地方可以放心使用无人机。绑住无人机任性的翅膀,离不开技术创新。例如,技术手段已经证明“电子围栏”可以有效避免无人机越界。又例如,一些企业对于售出的每一架无人机都能在云端实时监控。假若企业和监管部门在技术层面肯投入

27、,无人机越界“黑飞”的现象就会得到整治。杜绝无人机“黑飞”,要采取疏堵结合的措施,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无人机购买者和使用者的安全和法律意识。有人建议,要采用发达国家的经验,在每一台无人机的产品说明中都做出明确警示并引导用户到监管部门网站了解相关法律和禁飞区域。无论怎样,只有唤醒每位无人机使用者的法律意识,才有可能最大限度避免悲剧发生。(选自王健作为“双刃剑”的无人机)材料四:【注】无人机自主控制等级是衡量无人机技术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材料五: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2017年6月1日起,已经或正准备购买无人机的用户需要注意,如果您的无人机起飞重量在250克(含)以上,就必须根据民航局发布的民用无人

28、驾驶航空器实名制登记管理规定进行实名登记注册。8月31日后如果仍未注册,其行为将被视为非法,无人机的使用也将受影响。民用无人机的登记注册制度是国际上普遍采取的一种管理方式,是无人机管理的基础。5月18日,民航局已完成民用无人机登记注册系统的开发并上线运行。2017年以来,无人机“黑飞”威胁民航安全事件频发。据民航局方面介绍,仅今年1月中旬至2月中旬,就发生12起无人机违法违规运行威胁民航安全事件,其中7起造成航班调整、避让、备降、延误。6月12日晚,重庆机场遭遇无人机干扰,持续近4个小时,造成重庆机场40余个航班备降,60余个航班取消,140余个航班延误,上万旅客出行受到影响。7. 下列对材料

29、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 近年来,我国无人机在民用市场中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农林植保和电力能源巡检这两个领域,市场前景乐观。B. 无人机因为有其自身的诸多优势,所以在民用领域外,今后在消防救灾、公安系统、国土测绘、气象环保监测、包裹派送等领域也有很大的市场。C. 我国无人机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在国家支持和任务带动下,我国在中高端无人机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中高端无人机市场也迎来了繁荣时期。D. 无人机“黑飞”发生的原因较为复杂,有些使用者对相关情况不了解,有些则根据常识判断使用区域,这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 2014年民

30、间资本大量涌入无人机市场,使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达到饱和状态,是因为我国无人机研发发展迅速,成果显著。B. 美国的无人机性能发展总体上比中国快,但是中国的无人机性能也在逐渐提高,从发展趋势看,两国的差距逐渐缩小。C. 材料四中的图表,将中国和美国的无人机自主控制等级发展趋势进行对比,也直观地反映出两国在无人机某些性能上的差距。D. 材料五中第一段为新闻导语,而第二段至第四段是新闻背景,这个背景是为了说明当前无人机“黑飞”猖獗。9. 你认为,要使无人机安全飞行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努力?请根据上述材料加以概括。【答案】7. C 8. C 9. 国家方面:健全法律制度,如实名登记注册制度,合理界定和管控无人

31、机飞行界限;企业方面:推进技术创新,控制无人机的任性飞行;个人方面:消费者要增强安全、法律意识。【解析】【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C项,“我国在中高端无人机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中高端无人机市场也迎来了繁荣时期”错误,从材料二中的图表来看,图表上说“我国在无人机作战飞机、高速长航时无人机、超长航时无人机等中高端无人机关键技术方面将取得重要突破,中高端无人机服务市场必将迎来黄金

32、时代”,选项将未然当作已然,“取得了”“迎来了”与原文“将取得”“必将迎来”不一致。故选C项。【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A项,“2014年民间资本大量涌入无人机市场,使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达到饱和状态,是因为我国无人机研发发展迅速,成果显著”错误,材料二图表中只是说“民间资本大量涌入民用无人机市场,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达到饱和”,选项因果关系不当。B项

33、,“两国的差距逐渐缩小”错误,从图表看差距应是越来越大。D项,“是为了说明当前无人机黑飞猖獗”错误,新闻背景是以导语为中心叙述相关情况的,其目的是说明制定“实名制”的原因。故选C项。【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你认为,要使无人机安全飞行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努力?请根据上述材料加以概括”,答题时要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域,概括文意作答。从题干来看,本题的答题区间主要在材料三和材料五中,材料三中有:法律需要明确划定边界,证照谁来管理,哪些地方可以放心使用无人机;绑住无人机任性的翅膀,离

34、不开技术创新,若企业和监管部门在技术层面肯于投入,无人机越界“黑飞”的现象就会得到整治;杜绝无人机“黑飞”,要采取疏堵结合的措施,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无人机购买者和使用者的安全和法律意识。材料五中:已经或正准备购买无人机的用户需要注意,如果您的无人机起飞重量在250克(含)以上,就必须根据民航局发布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制登记管理规定进行实名登记注册;民用无人机的登记注册制度是国际上普遍采取的一种管理方式,是无人机管理的基础。考生抓住这些关键字词句,稍加整理即可成答案。【点睛】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

35、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

36、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

37、)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沈瑀字伯瑜,吴兴武康人也。父昶,事宋建平王景素。景素谋反,昶先去之,及败坐系狱。瑀诣台陈请得免罪,由是知名。齐尚书左丞殷沵与语及政事,甚器之,谓曰:“观卿才干,当居吾此职。”司徒竟陵王子良闻瑀名,引为府行参军,领扬州部传从事。时建康令沈徽孚恃势傲瑀,瑀以法绳之,众惮其强。子良甚相知赏,虽家事皆以委瑀。子良薨,瑀复事刺史始安王遥光,尝使送人丁,速而无怨

38、。乃令瑀专知州狱事。明帝使瑀筑赤山塘,所费减材官所量数十万。帝益善之。为建德令,教人一丁种十五株桑、四株柿及梨粟,女子丁半之。人咸欢悦,顷之成林。随陈伯之军至江州。会梁武起兵围郢城瑀说伯之迎武帝伯之泣曰余子在都瑀曰不然人情匈匈皆思改计若不早图众散难合伯之遂降。及帝即位,时天下初定,陈伯之言瑀催督运输,军国获济。帝以为能。以母忧去职,起为余姚令。县大姓虞氏千余家,请谒如市,前后令长莫能绝。自瑀到,非讼诉无所通,以法绳之。县南又豪族数百家,子弟纵横,递相庇荫,百姓甚患之。瑀召其老者为石头仓监,少者补县僮,皆号泣道路,自是权右屏迹。瑀初至,富吏皆鲜衣美服以自彰别,瑀怒曰:“汝等下县吏,何得自拟贵人!

39、”悉使著芒屦粗布,侍立终日,足有蹉跌,辄加榜捶。瑀微时尝至此鬻瓦器,为富人所辱,故因以报焉。后为信威萧颖达长史,瑀性屈强,每忤颖达,颖达衔之。天监八年,因入咨事,辞又激厉。颖达作色曰:“朝廷用君作行事邪?”瑀出,谓人曰:“我死而后已,终不能倾侧面从。”是日于路为人所杀,多以颖达害焉。子续累讼之。遇颖达寻卒,事不穷竟。(节选自南史列传第六十)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会梁武起兵/围郢城/瑀说伯之迎武帝/伯之泣/曰/余子在都/瑀曰不然/人情匈匈/皆思改计/若不早图/众散难合B. 会梁武起兵围郢城/瑀说伯之迎武帝/伯之泣曰/余子在都/瑀曰/不然/人情匈匈/皆思改计

40、/若不早图/众散难合C. 会梁武起兵/围郢城/瑀说伯之迎武帝/伯之泣曰/余子在都/瑀曰/不然人情匈匈/皆思改计/若不早图/众散难合D. 会梁武起兵围郢城/瑀说伯之迎武帝/伯之泣曰/余子在都/瑀曰不然/人情匈匈/皆思改计/若不早图/众散难合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字”,又称“表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一般有关联。B. 领,为“兼任”之意,一般指兼任较大官职。行、权、署等也有此意。C. 母忧,指遭遇母亲丧事,子女要守丧,三年不做官、不婚娶、不应考。D. 权右,古代尊崇右,以右为尊贵的地位,所以,旧指势力强大的家族。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

41、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沈瑀勇气过人,陈请救父。他父亲受萧景素牵连被定罪拘囚。沈瑀到官署为父申诉,使之得以免罪,并因此闻名。B. 沈瑀才干卓越,为政有方。“送人丁”快而无怨,“筑赤山塘”节省费用数十万,“催督运输”使军国都能获益。C. 沈瑀法令严明,不畏权贵。做余姚令时,畅通诉讼之路,抑制豪强,让其老少服役,使“权右屏迹”,解百姓之患。D. 沈瑀坚持正义,死而后已。他趁着入府商议事情,言辞激切严厉,得罪萧颖达,后来在路上被萧颖达暗中派人杀害。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时建康令沈徽孚恃势傲瑀,瑀以法绳之,众惮其强。(2)后为信威萧颖达长史,瑀性屈强,每忤颖

42、达,颖达衔之。【答案】10. B 11. B 12. D 13. (1)当时建康县令沈徽孚仗势傲视沈瑀,沈瑀依法纠察他,众人都害怕他的强硬作风。(2)后来他担任信威萧颖达的长史,他性情倔强,总是顶撞萧颖达,颖达怀恨他。【解析】【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会梁武起兵围郢城,瑀说伯之迎武帝。伯之泣曰:余子在都。瑀曰:不然人情匈匈,皆思改计,若不早图,众散难合”,这段话是说“恰逢梁武帝起兵围

43、攻郢城,沈瑀劝说陈伯之迎接武帝。伯之哭着说:我的儿子还在都城。沈瑀说不如此则人情匈匈,都在想着改换门庭的计划;假如不早作图谋,大家分散了就难以集合”,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梁武”“郢城”“瑀”“伯之”“武帝”“余子”“都”等,依据两个表对话的词语“曰”可以断开两处,排除AD两项,“起兵”的目的是“围郢城”,二者不能断开,排除C项,故选B项。【11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

44、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B项,“领,一般指兼任较大官职”错误,“领”指兼任较低官职。故选B项。【1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D项,“后来在路上被萧颖达暗中派人杀害”错误,文章最后说“是日于路为人所杀,多以颖达害焉”,可见是“人们大多认为是萧颖达谋害了他”,只是人们的猜测,并不能确定是萧颖达暗中派人杀害了沈瑀。故选D项,【1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

45、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时”,当时;“恃”,依赖,凭仗;“以”,根据;“绳”,纠察,制裁;“惮”,害怕。第二句中,“为”,动词,担任;“屈强”,倔强;“忤”,忤逆,顶撞;“衔”,怀恨;“之”,代词,代沈瑀。【点睛】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名词断句法。通读全

46、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虚词断句法。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有些复音虚词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比

47、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对话标志断句法。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语序句式断句法.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格式对文言文句读有着非常

48、大的帮助。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这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

49、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沈瑀字伯瑜,是吴兴郡武康县人。父亲沈昶,侍奉宋建平王刘景素。景素图谋造反,沈昶已事先离开了他,当景素失败后他被判罪拘囚于监狱。沈瑀赴台省陈述请求才得以免罪,因

50、此而知名。齐尚书左丞殷沵与他谈及政事,很器重他,对他说:“观察你的才干,应当处在我这职位上。”司徒竟陵王萧子良听说过沈瑀的名声,举荐他担任府行参军,领扬州部传从事。当时建康县令沈徽孚仗势傲视沈瑀,沈瑀依法纠察他,众人都害怕他的强硬作风。萧子良非常了解赏识沈瑀,即使是家事也都把它委托给沈瑀(去处理)。子良去世后,沈瑀又侍奉刺史始安王萧遥光,遥光曾派他递送男丁,他递送的速度快却无人怨恨。于是让沈瑀专职主管州中刑狱事物。明帝派沈瑀筑造赤山塘,所花费的钱财比材料官估算的要少几十万。明帝愈加认为他不错。担任建德县令时,教每个成年男子种十五棵桑树、四棵柿树和梨树、栗树,成年女子减半数。人人都很高兴,不久树

51、木成林。随陈伯之军队到了江州。恰逢梁武帝起兵围攻郢城,沈瑀劝说陈伯之迎接武帝。伯之哭着说:“我的儿子还在都城。”沈瑀说“不如此则人情匈匈,都在想着改换门庭的计划;假如不早作图谋,大家分散了就难以集合”。陈伯之于是投降了梁武帝。武帝即位后,那时天下刚刚平定,陈伯之谈到可让沈瑀催促和监督运输,有利于军事国事。武帝也认为他有能力。沈瑀因母亲去世而离职,后起用为余姚县令。县里有大姓虞氏一千多家,请求晋见的人就像街市上一样多,前后县令没有谁能禁止。自从沈璃到任后,不是诉讼就不让通报,违法者运用法令来约束。县境南部也有 几百家豪门大族,子弟横行,互相包庇,老百姓很厌恶。沈瑀召唤其族中老年人担任石头仓监,年

52、轻人补作县署仆役,那些人都在路上号叫哭泣,从此豪强销声匿迹。沈瑀刚来时,富有的吏员都穿着鲜丽的衣服来显示自己与别人的区别,沈瑀发怒说:“你们这班人是下等的县吏,怎么能擅自模仿贵人!”他要这些人全都穿草鞋粗布衣,整天侍候站着,有失足跌倒的,就加以捶打。沈瑀在卑贱时曾经到这里卖过瓦器,被富人羞辱,所以趁机报复他们。后来他担任信威萧颖达的长史,他性情倔强,总是顶撞萧颖达,颖达怀恨他。天监八年,他趁着入府商议事情时,言辞又激切严厉起来,颖达变了脸色说:“朝廷任用你是做巡察的事吗?”沈瑀出来后,对人说:“我死了之后才算了,始终不可能倾斜着脸去听从他。”这一天沈瑀在路上被人杀害,人们大多认为是萧颖达谋害了

53、他。他儿子沈续多次上诉。恰逢萧颖达不久也死了,案事没法追究到底。(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送黎六郎赴阳翟少府韦应物试吏向嵩阳,春山踯躅芳。腰垂新绶色,衣满旧芸香。乔树别时绿,客程关外长。只应传善政,日夕慰高堂。【注】踯躅:杜鹃花的别名,又名映山红。芸香:书香。芸草香味能杀死书虫,读书人就反把其夹在书中,时间久了书也就有了这种味道。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中的“试吏”即出任官吏,表明黎六郎刚刚被任命为阳翟少府,这与颔联的“新绶”相照应。B. 腰垂新绶、衣满芸香,是对黎六郎赴任时的状貌的描写,说明他并没有因为做官而忘了读书。

54、C. 第五句“乔树别时绿”照应了题目中的“送”字,同时写出了为黎六郎送行时的自然环境。D. 全诗表达方式多样,既有写景,又有叙事和议论,最后两句谆谆告诫:做官勿忘孝顺家中父母。15.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4. D 15. 对朋友的祝贺与赞美之情。“腰垂新绶色”写朋友新官赴任,字里行间透露出欣慰之意。对朋友的依依惜别和关怀之情。“客程关外长”写朋友赴任路途遥远,隐含牵挂之意。对朋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勉励之情。尾联写希望朋友有好的政绩以慰高堂,表明了作者的希望。【解析】【1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主要集中对诗

55、意、思想主旨、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查,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将各个选项带入原诗句中进行分析即可。D项,“谆谆告诫:做官勿忘孝顺家中父母”错误,尾联说的是希望朋友创造良好政绩来告慰父母,并非让他不忘孝道。故选D。【1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词所表达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解答时,要联系题目、全诗内容、关键字词及作者当时所处社会现实,准确把握。从题目来看,这是首送别诗,“客程关外长”表现的就是对朋友路途遥远的牵挂;“新绶色”“衣满香”表达的是对朋友的赞美;最后一句希望朋友为官一方取得政绩从而安慰远方的父母,这是对朋友的勉励。据此组织答案即可。【点睛】“八入手”把握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1从

56、诗词的标题入手.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标题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标题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2从诗词描写景色的冷暖色调入手.古人写诗作词,常常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因此,鉴赏时首先要找出写景的诗句,再体味所写之景的“冷”“暖”,进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3从诗词所选取的意象入手.古诗词中的许多意象都有特定的含义,诗人常常通过选取特定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情感。鉴赏时就要留心诗词中出现的意象,调动积累,揣摩意象的含义,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4从诗词中所暗示的关键词入手.诗词是诗人“缘情而发”的产物,有时如能捕捉到诗词中那些最能显现诗人感情的字眼,便找到了鉴赏诗词的钥匙。5

57、从诗词中含有诗眼的句子入手。古人写诗词,尤其注重炼字炼句,力求一字传神,一句传神。而这些含有诗眼的句子往往最能体现作品的内蕴及表达技巧。6从作者的人生经历入手。“诗言志”,作者的人生经历不同,通过诗词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也就不同。因此,鉴赏时不妨从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及其生活经历突破。7从诗词中典故的含义入手。诗人创作诗歌时,有时会借助一些典故来表现广泛而深刻的主题。如果关注这些典故,了解这些典故,无疑会有助于把握作品的主题。8从诗词的注解入手。有的诗词鉴赏在原诗之后附有注解,阅读这些注解,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作品的有关情况,以便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及作品的内容。(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

58、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1)杜甫在登高中写国仇家难使得自己白发日多,因病断酒、悲愁无法排遣的悲凉心境的诗句是“_,_。”(2)赤壁赋中侧面描写客之箫声悲凉幽怨、凄切婉转的句子是“_,_。”(3)蜀道难中借擅长翻山越岭的飞禽走兽的处境来写蜀道之难的句子是“_,_。”【答案】 (1). 艰难苦恨繁霜鬓 (2). 潦倒新停浊酒杯 (3). 舞幽壑之潜蛟 (4). 泣孤舟之嫠妇 (5).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6). 猿猱欲度愁攀援【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

59、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艰、繁霜鬓、潦倒、壑、潜、嫠、猱、度、攀援。【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

60、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第卷 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有了大众的参与,阅读将不仅仅是一项个体的、静穆的思想活动,还将是一项动态的文化生产。一部作品从诞生到成为经典,就是“经典化”的过程。因为这个过程有了无数读者的拣选和参与,成为一项大众文化事业,体现出专属于自己民族和时代的精神气质,组成了经典的谱系。正是在大众的 之中,成就了人类文明史上 的经典作品。因此,( )。前几天,美国纽约客杂志网站刊登了一篇文章,介绍在中国 的一位作家:金庸。文章称他在中国的文化价值,大约相当于哈利波特加星球大战。

61、这一评价,恐怕也是看中了金庸作品作为大众文化“今典”的价值。当然,“经典化”的过程难免 。这就需要我们的大学、知识群体以及负有文化责任的媒体做出引导,让年轻人在更广阔的世界里,以更高质量的阅读,形成自己的精神视野。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口传心授 纷至沓来 家喻户晓 鱼龙混杂B. 口耳相传 延绵不绝 家喻户晓 泥沙俱下C. 口耳相传 纷至沓来 妇孺皆知 鱼龙混杂D. 口传心授 延绵不绝 妇孺皆知 泥沙俱下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这个过程因为有了无数读者的拣选和参与,成为一项大众文化事业,体现出专属于自己民族和时代的

62、精神气质,构成了经典的谱系。B. 因为这个过程有了无数读者的拣选和参与,成为一项大众文化事业,体现出专属于自己民族和时代的精神气质,构成了经典的谱系。C. 这个过程因为有了无数读者的参与和拣选,成为一项大众文化事业,体现出专属于自己民族和时代的精神气质,构成了经典的谱系。D. 因为这个过程有了无数读者的参与和拣选,成为一项大众文化事业,体现出专属于自己民族和时代的精神气质,组成了经典的谱系。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我们阅读经典作品,也要以优质的创作、精纯的阅读、大众的文化参与,成就今天的经典B. 阅读经典作品,我们也要以优质的创作、大众的文化参与、精纯的阅

63、读,成就今天的经典C. 我们阅读经典作品,也要以优质的创作、大众的文化参与、精纯的阅读,使经典在今天得以成就D. 阅读经典作品,我们也要以优质的创作、精纯的阅读、大众的文化参与,使经典在今天得以成就【答案】17. B 18. C 19. A【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第一处,口传心授: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口耳相传: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指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这里“大众”不是“师徒”,只能用“口耳相传”。第二处,纷至

64、沓来 :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延绵不绝:连续不断,一直延续。形容相同的景观一个接一个不间断地出现。这里还强调了“不间断”的意思,所以要用“延绵不绝”。第三处,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谓人人皆知。妇孺皆知:妇女和小孩都知道,指某件事物众所周知,流传得很广。这两个成语在这里都适用。第四处,鱼龙混杂:形容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泥沙俱下: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一同显现出来。这里指事物,只能用“泥沙俱下”。故选B。【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

65、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要求“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仔细阅读划线句子“因为这个过程有了无数读者的拣选和参与,成为一项大众文化事业,体现出专属于自己民族和时代的精神气质,组成了经典的谱系”,该句一共有三处错误:第一,语序不当,“因为”应该移到“这个过程”的后面;第二,语序不当,“拣选”和“参与”应该调换位置;第三,搭配不当,“组成”应该改成“构成”。只有C选项把这三处错误都更正过来了。故选C。【19题详解】本

66、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解答此题,一是看主语“我们”,放在第一个谓语动词“阅读”之前要更合适,二是“精纯的阅读、大众的文化参与”要更符合逻辑顺序,三是看后半部分是主动句式还是被动句式衔接更紧密。故选A。【点睛】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

67、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20.下面是某高中高三语文学科复习计划的整体规划,请用一段简明连贯的话转述图表的意思,要求要点完整,表述准确,不超过100字。【答案】高三语文复习分成三个阶段:第一轮专项复习,复习古诗文、现代文、语言运用、作文

68、四个专题;第二轮综合复习,在做综合练习的同时进行专项突破;第三轮冲刺,主要是自主复习和热身训练。【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这类题目的一般解题思路是,首先审清题干,勾画出要点;然后解读图片,确定起点顺序,表达时要注意准确连贯,内容全面完整,思路清晰。本题由题干可知,所给图表是“某高中高三语文学科复习计划的整体规划”图,由图片可知,起点为“高三语言复习”,然后是复习的三个轮次。“第一轮:专题复习阶段”分为四部分,分别是“古诗文”“现代文”“语言运用”“作文”;“第二轮:综合复习阶段”分为两部分,分别是“综合练习”“专项突破”;“第三轮:冲刺阶段”分为两部分,分别为“自主复习

69、”“热身训练”。考生按照流程图自上而下的顺序表述清楚即可。21.下面是一份家长会邀请函,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邀请函尊敬的家长:时光如梭,转眼间您的孩子已进入生死攸关的高三年级。在这个关键的时期,您的孩子更希望得到您悉心的帮助。为了指导您有效地对孩子作心理疏导,鄙校决定于本月20日上午10时在学校报告厅举行家长会,聘请省内知名的心理辅导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希望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准时参加,不得缺席或迟到。xx中学高三年级组2018年10月12日【答案】“生死攸关”改为“至关重要”;“指导”可改为“帮助”;“鄙校”改为“本年级组”或“学校”;“进行专题讲座”改为“做专题讲座”;“不

70、得”改为“请勿”。【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简明、得体的能力。语言表达要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并且注意表达意思是否完整、明确。“生死攸关”语意过重,改为“至关重要”;“指导”是敬辞,可改为“帮助”;“鄙校”为谦辞,属于书面语,改为口语“本年级组”或“学校”;“进行专题讲座”谓语和宾语不搭配,改为 “做专题讲座”;“不得”太过生硬,改为“请勿”。据此组织答案。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某日,明朝督察院长官王廷相对新御史们讲了这样一件事:昨天雨后乘轿进城,轿夫穿的是双新鞋。开始,他小

71、心地挑着干净地面落脚,后来一不小心踩在泥水里,于是便不再顾及新鞋。一御史听后说道:“终生不敢忘。”【答案】善终如始百川奔流到海从未停息,日月东起西落运转不倦,蜜蜂辛勤采蜜始终如一;是大自然的善始善终,才让这世界充满了光明与活力。我们的人生,何尝不是这样?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开个好头固然重要,但若想完美地谢幕,还须有善始善终的坚持。农民在田间劳作,需要善始善终才能收获丰硕;军人在方阵操练,需要善始善终才能严整强大;学子在书海奋笔,需要善始善终才能卓尔不群。杂交水稻之父研制出举世闻名的超级水稻。好的开头并未让袁隆平满足,几年时间里他屡屡给世人惊喜,以农民的身份造福世界。越来越能满足人类需求的

72、作物相继在他的栽培下丰收,善终如始的他一直没有放松那最初的信念。善终如始是一门哲学,考验着人们的意志。人要在不懈的学习中成长,天生的才智并不能主导人的一生。“神童”,就是典型的例子。许多报道都惊叹他们的天资;八岁通过大学化学考试,十岁考上博士生,诸如此类。诚然,聪慧的“天才”们总能在极短时间内学有所成,这样的成绩值得褒奖。然而这些“神童”却通常在名满天下后忽然变得无声无息,一如仲永;没有当上科学家,没有最终的功成名就,只是带着昔日的名誉悄然沉没。试想,倘若他们能善始善终,运用聪颖的思维继续去深造,必定能为国为民谋福,真正年轻有为。善始善终,是开个好头,结个好尾。怀着雄心开始,带着信念坚持,用最

73、初的勇气豪迈地终了,才算实现了最初的梦想。对人生中大大小小的事情,人们常常都会在开始不久就厌倦、松懈,失去持之以恒的魄力,便半途而废。回想自己已走过的青春岁月,总有许多“心血来潮”的事情在华丽地开个好头后便不知何时丢失了兴致。每一次成功都代表艰苦的奋斗,而不懈的信念和恒心总能给成功添一份动力。再苦再累也要懂得善始善终,不轻易言败,生活就多一份耀眼的精彩。事事虎头蛇尾,只能像龟兔赛跑中那只自大的兔子,把目标埋葬在松懈之中。常在心中牢记滴水穿石,磨铁成针的哲理,做事善终如始,梦想的实现并不遥远。善终如始,则无败事,迎来成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写作能力。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

74、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对材料的分析、整合,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本题这则材料,文字不多,却是故事中套故事。整体上看,说的是都察院长王廷相对新御史们说事,新御史心领神会;局部看,是轿夫的事。这两件事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整体对局部具有制约作用,局部不能脱离整体。材料中轿夫的事是王廷相用来告诫新御史们的,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就被赋予了新意,我们

75、就得把握其新意。这就是审题的关键。王廷相作为都察院长官,对新御史们讲轿夫的事,不是随便讲讲逸闻趣事,而是有其用意的;新御史也心领神会,所以说出“终身不敢忘”的话。那么,王廷相的用意何在?御史“终身不敢忘”的是什么?在这个语境之中,再去琢磨轿夫的事,就利于准确把握了。轿夫穿的是新鞋,因此他“小心地挑着干净地面落脚”;后来“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新鞋受到污染,便不再顾及新鞋了。这“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就是造成轿夫前后变化的关键。王廷相用轿夫的事,告诫新御史们,新任要职,要走好每一步,以防一不小心踩进污泥浊水,受到污染,由此可以立意:“要防微杜渐”“谨防走错第一步”“谨防失足泥水中”“要善始善终”“

76、始终洁身自好难能可贵”“一步不慎影响终身”“一失足成千古恨”“提高警惕常备不懈”。防止“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确实十分重要。但是,事情一旦发生,就应该勇敢面对,积极补救,如果从此就“不再顾及新鞋”,结果只能是污染越来越重,情况越来越糟糕。为官任职,如果不小心而失足,受到污染,就要想法补救,改过自新,而不能破罐子破摔。由此可以立意:“不要自暴自弃”“破罐破摔要不得”“过而能改诚可贵”“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偶一失足不掩大德”等。在材料中,“泥水”是与“干净地面”相对而言的,“泥水”应该指的是污泥浊水。以上从“为官要洁身自好,谨防受到污泥浊水的污染”这个角度来解读轿夫的故事,是符合文意的。此外,轿夫

77、的职责是抬轿,就不要怕脚下的污泥浊水;御史的职责是监察弹劾,就要勇敢面对污秽,不要畏葸不前,由此可立意:“尽职尽责,勇往直前”“大胆行路,不怕湿鞋”“大行不顾细谨”等等。【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本材料阅读理解起来比较简答,有明确具体的写作指向:阅读的意义。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