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练习:第2章 第3节 第1课时 生物大分子的碳链骨架、糖类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01213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练习:第2章 第3节 第1课时 生物大分子的碳链骨架、糖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练习:第2章 第3节 第1课时 生物大分子的碳链骨架、糖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练习:第2章 第3节 第1课时 生物大分子的碳链骨架、糖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练习:第2章 第3节 第1课时 生物大分子的碳链骨架、糖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练习:第2章 第3节 第1课时 生物大分子的碳链骨架、糖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练习:第2章 第3节 第1课时 生物大分子的碳链骨架、糖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练习:第2章 第3节 第1课时 生物大分子的碳链骨架、糖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糖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B葡萄糖和麦芽糖可被水解C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和果糖D乳糖可以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解析:葡萄糖和果糖是还原性糖。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再水解。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乳糖是二糖,只有水解成单糖才能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答案:A2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糖类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麦芽糖在动、植物细胞中都能检测到B单糖、二糖和多糖在细胞内可以相互转化C糖类物质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D糖类物质在细胞内不能贮存解析:A错误,麦芽糖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糖类。B正确,单糖、二糖和多糖在细胞内可以相互转化。C错误,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成分。D

2、错误,如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糖类,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糖类。答案:B3下列各种糖类物质中,既存在于动物细胞内,又存在于植物细胞内的是()A淀粉和核糖 B核糖、脱氧核糖和葡萄糖C葡萄糖、核糖和麦芽糖D糖原、乳糖和蔗糖解析:淀粉、麦芽糖和蔗糖是植物所特有的糖,糖原、乳糖是动物所特有的糖。答案:B4下列有关糖类的化学组成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单体均为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的组成中均有葡萄糖葡萄糖、果糖均为还原糖,由二者缩合而成的蔗糖也具有还原性多糖都是动植物细胞内的贮存能量的物质ABC D解析: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等多糖的基本单体是葡萄糖,故正确。麦芽糖由2

3、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乳糖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脱水缩合而成、蔗糖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脱水缩合而成,故正确。蔗糖不具有还原性,故错误。多糖中的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不属于植物细胞中贮存能量的物质,故错误。答案:A5下列哪组物质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A纤维素、脱氧核糖核酸B蛋白质、核糖核苷酸C葡萄糖、核糖核酸D氨基酸、糖原解析:葡萄糖是多糖的单体,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单体,核糖核苷酸是核糖核酸的单体。纤维素和糖原是由葡萄糖连接而成的多聚体,脱氧核糖核酸是由脱氧核糖核苷酸连接而成的多聚体。因此,B、C、D项不全是多聚体。答案:A6海藻糖是一种非还原性二糖,由两个葡萄糖分

4、子通过脱水缩合反应结合而成,是天然二糖中最稳定的。大量的研究表明,许多生物在冷冻、干燥、辐射、有毒物质等条件下表现出的抗逆耐受力与体内的海藻糖含量有直接的关系。以下对海藻糖有关属性和功能的推测,错误的是()A海藻糖的分子式是C12H22 O11B海藻糖水解后形成两分子单糖C海藻糖能与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D海藻糖不能被人体细胞直接吸收解析:据题意可知:两个葡萄糖分子经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了1分子海藻糖和1分子水,因此海藻糖的分子式是C12H22 O11,A正确;海藻糖是二糖,水解后形成两分子单糖,B正确;海藻糖是一种非还原性二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C错误;海藻糖是一种二糖,必须水解成单糖

5、才能被细胞吸收,D正确。答案:C7在剖开的小麦种子上滴加碘液;在可溶性淀粉溶液中注入新鲜的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生麦芽糖)溶液后加入新制的斐林试剂并隔水加热。两者的实验现象分别是()A都变蓝B都变成砖红色C前者变蓝,后者变成砖红色D前者变成砖红色,后者变蓝 解析:小麦种子富含淀粉,遇碘液显蓝色;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水解为麦芽糖,麦芽糖是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显砖红色。答案:C8在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加入斐林试剂时必须要()A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后加入乙液B先加入斐林试剂乙液,后加入甲液C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D以上A、B、C三项操作方法都正确解析:斐林试剂的使用方法是先将甲液和乙液混合

6、均匀后再加入到待测液中。其反应本质是NaOH和CuSO4反应生成的Cu(OH)2与还原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Cu2O)。答案:C9某植物体内可以完成下列反应式(其中、O代表不同的单糖),则O代表的二糖可能是()O水OA麦芽糖 B乳糖C蔗糖 DB和C解析:麦芽糖水解后产生两分子葡萄糖,乳糖水解后产生一分子半乳糖和一分子葡萄糖,蔗糖水解后产生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而乳糖是动物体内所特有的二糖。答案:C10如图表示淀粉的一段,数字对应的“”表示单糖之间的化学键,则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生麦芽糖)发挥作用的位置可能是()A1处 B1、3、5处C任何一处 D2、4、6处解析:淀粉酶水解淀粉为麦芽糖,麦芽

7、糖属于二糖,因此淀粉酶作用于2、4、6处。答案:D11如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B均属于还原糖,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可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C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二者均贮存能量,可作为贮能物质D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使用纤维素酶可将其破坏解析:单糖不能水解,A项错误;二糖中的蔗糖不是还原糖,B项错误;纤维素不能贮存能量,C项错误;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可被纤维素酶水解破坏,D项正确。答案:D12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生物组织中还原糖检测的实验(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实验材料选择方面,用苹果比用植

8、物叶片的效果要好B在制备生物组织样液时,加入石英砂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还原糖的溶解C用于该实验检测的斐林试剂沸水浴后由无色变成砖红色D由于斐林试剂不稳定,在使用斐林试剂时要先加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后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CuSO4溶液解析:苹果果肉的颜色比植物叶片的浅,所以在实验材料选择方面,用苹果比用植物叶片的效果要好;在制备生物组织样液时,加入石英砂的主要目的是使研磨充分;斐林试剂为蓝色,沸水浴加热后由蓝色变为砖红色;在使用斐林试剂时应将等量NaOH和CuSO4溶液混匀后加入组织样液。答案:A二、非选择题13科学家观察发现,有一种俗称“熊虫”的动物,若进入“隐生状态”(这时它的代谢速

9、率几乎可降至0),能耐受271 的冰冻数小时,据研究,熊虫进入隐生状态时,它们的体内会大量产生一种叫作海藻糖的二糖。根据上述资料,有人认为“熊虫体液中的海藻糖可以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避免受到因低温造成的损伤”。请设计一实验方案,用于探究题中假设的真实性(操作时只要定性即可)。(1)设计实验的目的是_。(2)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从化学组成及生理功能看,用于实验的材料应该具有_的特点,用于实验的材料可以将取自同一动物个体的组织或器官,经过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获得大量实验用的材料。(3)简述实验操作: _;向甲组细胞的培养液中添加_,乙组细胞的培养液中不加;_;_。(4)写出实验的预期结果

10、及相应结论:_。解析:实验目的从题中给出的信息即可得出:在实验步骤中应尽可能用“定性”的语言表达。如:“一段时间适宜的温度”“适量的”“一定量的”等。研究海藻糖对组织细胞的影响,确认海藻糖为自变量,在设计实验时,实验组加入海藻糖,对照组不加。将其他无关变量控制为等量,创设单一变量。该题研究的是低温对细胞的损伤状况,所以细胞的生活是否良好就是观察指标。该题为探究性实验,实验预期和相应结论有两种情况。答案:(1)探究熊虫产生的海藻糖是否能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避免受到因低温造成的损伤(2)自身不含海藻糖也不能合成海藻糖(3)取经动物细胞培养获得的同种动物细胞适量,等分成甲、乙两组一定量的熊虫产生

11、的海藻糖将甲、乙两组细胞均控制在271 的条件下冰冻数小时恢复至适宜的温度后观察并记录两组细胞的生活状况(4)若甲组细胞均生活良好,乙组细胞均(或大部分)死亡,则说明熊虫产生的海藻糖确实能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避免受到因低温造成的损伤;若甲、乙两组细胞均(或大部分)死亡,则说明熊虫产生的海藻糖不能保护组织细胞避免受到因低温造成的损伤14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由于储存的物质变为可溶性糖从而使果实甜度增加。某兴趣小组对此生理变化进行了初步探究:取未成熟香蕉果实若干放在适宜条件下让其自然成熟,每天定时取10 g果肉研磨配制成100 mL待测样液平分为A、B两份,分别用碘液和斐林试剂检测,记录颜色深浅的

12、变化。回答问题:(1)样液A用碘液检测的目的是_;样液B用斐林试剂检测的目的是_。(2)斐林试剂使用时需甲、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注入,并_,观察颜色变化。(3)根据预期结果在坐标图中画出两种颜色的变化。解析:(1)碘液用来鉴定淀粉,斐林试剂用来鉴定还原糖。(2)鉴定还原糖需要水浴加热。(3)因为淀粉会不断转化成还原糖,所以淀粉会越来越少,还原糖则越来越多。答案:(1)检测淀粉含量的变化检测还原糖含量的变化(2)水浴加热(3)如图15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想设计两个实验:实验1:探究某人是否患有糖尿病;实验2:证明血浆中存在葡萄糖。现提供:新取尿液样品、加有柠檬酸钠的鸡血、清水、试管、离心机、三脚架、

13、大烧杯、火柴、酒精灯、石棉网等。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过程中,上述两个实验均需要增加的一种试剂是_,实验原理_。(2)实验2比实验1复杂,其原因是_。(3)实验1预测:试管中无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_。试管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出现该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4)实验2的实验步骤及观察到的现象:步骤1:取5 mL_,用离心机离心,获得上清液;步骤2:取_,加入_,沸水浴加热。现象:_。解析: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几点:明确还原性糖检测选用的试剂及使用方法。区分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明确获取血浆的方法。葡萄糖属于还原性糖,在沸水浴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血液中的葡萄糖存在于血浆中,为了避免血细胞的颜色对实验的干扰,可先采取离心的方法使血细胞沉淀,然后取淡黄色的上清液(血浆)来做实验。正常人尿液中是不含葡萄糖的,但如果患有糖尿病或一次食用过多的糖,尿液中会出现葡萄糖。答案:(1)斐林试剂葡萄糖是还原性糖,在沸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2)血液呈红色,若直接用斐林试剂检测葡萄糖,则产生的现象与血液颜色相近,而尿液的颜色不会干扰显色反应(3)此人没有患糖尿病此人患有糖尿病或一次食用糖过多(4)加有柠檬酸钠的鸡血上清液斐林试剂有砖红色沉淀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