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2017.04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是非判断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总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第I卷(选择题、是非判断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运用你所掌握的知识,找一找以下对中国古代不
2、同时期瓷器的说明,哪一个是错误的A. 唐代白瓷 B. 宋代青瓷 C. 元代珐琅瓷 D. 清朝粉彩瓷【答案】C【解析】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依据所学可知,珐琅彩是明清时期才出现的,故C项“元代珐琅彩”表述错误,其他均正确。故答案选C。2. 下图是中国古代机械工程史上的一大发明。这一发明用于A. 冶铁 B. 灌溉 C. 耕作 D. 纺织【答案】A【解析】由图片信息中的水力作为动力鼓风和冶铁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发明为冶铁工具水排,它是我国古代一种冶铁用的水力鼓风装置,东汉时由南阳太守杜诗在总结劳动人民实践经验基础上发明而成,故A项正确。水排是鼓风冶铁工具,不是灌溉、耕作和纺织工具,故BCD项错误。
3、点睛:对于水排,很多学生望文生义,认为水排是灌溉工具,其实水排是一直冶铁工具。它是利用水力鼓风铸铁的机械水排,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发明,是机械工程史上的一大发明,约早于欧洲一千多年。最初的鼓风设备叫人排。继而用蓄力鼓动,因多用马,所以也叫马排。直到杜诗时改用水力鼓动,称水排。3. “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唐朝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反映的是什么工具A. 筒车 B. 翻车 C. 高转筒车 D. 花楼机【答案】A【解析】题眼是“转来转去自行”。从题干“禾苗待我灌醉”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描写的应该是灌溉工具;而从“转来转去自行”可以判断此灌溉工
4、具的运行的动力是自然力而非人力。由此可判断描写的应该是筒车,故答案选A。翻车是一种刮板式连续提水机械,是农业灌溉机械之一,排除B;高转筒车属于提水机械,以人力或畜力为动力,排除C;花楼机是我国古代织造技术最高成就的代表,排除D。点睛:农业生产工具进步是推动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最为最重要的因素,生产工具本身即是生产力中的核心因素,所以生产工具的革新尤其是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要知识点,就农业生产工具的种类应关注以下几种:耒耜,耧车、犁壁、耦犁,曲辕犁,翻车和筒车。4. 清史稿记载了晋商捐赠白银给清王朝,清王朝则用“赐产”“入籍”“赐职”以及特许经营等方法予以回报的史实。可此可见,当时晋
5、商的发展A. 加快了清朝统治的没落趋势B. 与清政府有相互借力的一面C. 表明清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D. 使商人与政府经济利益一致【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晋商捐赠白银给清王朝,清王朝则用赐产、入籍、赐职以及特许经营等方法予以回报”可以知道,反映晋商利用官场与商业相结合,即与清政府有相互借力的一面,故B项正确。清朝统治的没落趋势材料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清政府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商人与政府经济利益一致说法明显错误,故D项错误。5. 东京梦华录是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记文,是一本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的著作,描绘了这一历史时期居住在东京的上至王公贵族、下及庶民百姓的日常生
6、活情景。在此书中,你不可能看到的场景是A. 上午管理“市”的官吏敲响了开市的锣鼓B. 小商贩挑着货担沿街叫卖C.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D. 有些店铺的营业几乎通宵达旦【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古代商业,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上午管理“市”的官吏敲响了开市的锣鼓 是宋代以前管理商业的特点,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宋代以后商业监管不再直接,市坊界限被打破,故其余选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商业宋代的商业发展6. 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廷规定外国商船“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材料所述规定A. 断
7、绝了中外经济交流B. 意在扼制工商业的发展C. 禁止国人赴海外经商D. 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材料中“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说明的是海禁政策,该政策主要是限制外商来华贸易,故D项正确,其他选型均不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经济政策海禁7. 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选择了海洋”,中国却“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A. 重视陆地边防忽视海防 B. 积极培育国内市场C. 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 加强发展陆路交通【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英国选择海洋
8、是指英国建立海上霸权,跨过大洋对落后国家进行侵略、掠夺。比较而言,中国选择陆地,尤其是18世纪中后期,应该指的是“闭关锁国”政策。因为A、B、D三项所述都不符合史实,18世纪中后期的封建中国既没有积极发展国内市场,也没有加强发展陆路交通,而A项所述也没有相关史实支持,答案为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闭关政策【名师点睛】明朝以前,汉、唐、宋、元各朝基本上采取了对外开放政策,中华文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成为周边国家、亚非地区经济文化中心,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明清时期由于中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和腐朽,加上西方殖民者的东来,对外政策由开放到闭关自守。中国古代对外
9、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平等的,其主要表现为政治外交往来,经济贸易往来和科技文化交流。由此增进了中外双方的了解、联系和友谊,促进了中外双方的交流和发展。明清时期,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甚至发展成为大规模的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8. 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近代中国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近代中国“设厂自救”浪潮中出现的代表性棉纺织企业。它们A. 都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B. 都深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C. 都抵抗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D. 都推动了中国的近(现)代化进程【答案】D【解析】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企业,大生纱厂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因此A项错
10、误;根据题干时间江南制造总局受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大生纱厂受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故B项错误;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工业对近代列强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江南制造总局是军事工业,C项错误;两者都是采用机器生产,属于近代企业,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D项正确。9. 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在此之前,通商口岸所需的煤炭几乎全被洋煤垄断。开平煤投入市场后,由于质优价低,中外争相使用,达到了分洋商之利的目的。材料中体现出开平煤矿的作用是A. 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B. 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C. 对打破洋煤垄断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D. 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11、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达到了分洋商之利的目的”,可以看出开平煤对打破洋煤垄断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故C项符合题意。A项也是其作用,但不符合题意;开平煤矿促进了机器工业的发展,排除B;同文馆的设立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排除D。10. 1937年,宋子文以低于市场价格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股票20万股,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民营烟草公司。这一现象说明的实质问题是官僚资本A. 与民族工业互利双赢 B. 指导民族工业的经营C. 阻碍民族工业的发展 D. 积极投资于近代工业【答案】C【解析】“以低于市场价格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股票20万股,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说明宋子文所代表的官僚资本是南
12、洋兄弟烟草公司为代表的民族工业的巨大阻碍,故选C;ABD不符合史实,故排除。11. 新文化运动期间,新派诗人刘大白的卖布谣写道:“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这首歌谣反映的实质是A. 外国商品价廉物美 B.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C. 民族经济发展艰难 D. 外商企业垄断市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材料中“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说明由于外国商品入侵,导致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走向解体,故B项正确;其他选型均不符合题意。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外国商品入侵小农经济解体12. 民国初年到
13、1920年,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达到年均12.8%;19271936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黄金十年。这两个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A. 政府扶持国民经济的发展 B. 国内政治局面很稳定C. 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D. 民族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民国初年到1920年和19271936年的历史阶段特征,民国初年到1920年和19271936年的资产阶级政权均采取积极措施支持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强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放松对中国的侵略,民国初年到1920年的国内政治局面相对稳定。所以选择A正确。其他时间不符合。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工业的曲折
14、发展13. 歌曲小燕子作于1957年,歌曲第二段的歌词为“小燕子,告诉你,明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这段材料告诉我们,歌曲的创作背景是A.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 “一五计划”C. “大跃进” D. 人民公社化运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考查我国一五计划的相关内容。从题文材料中可知“1957年,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化的内容,故选A。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已经于1956年完成,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排除ACD。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
15、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14. 1952年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一副宣传画苏联农民的今天就是中国农民的明天。以苏联为榜样,中国在随后的农业方面采取的措施是A. 开展土地改革运动B.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C. 推动人民公社化运动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此题为图表材料型选择题,从题文材料中可知 “1952年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一副宣传画苏联农民的今天就是中国农民的明天”,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实行三大改造,农业业合作社组织,故B项正确。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15. 下图“庆祝全行业公私合营”,图片直接反映
16、的事件是A.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 一五计划中的工业化建设D.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此题为图表材料型选择题,从题文材料中 “庆祝全行业公私合营”,可知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实行三大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故D项正确;其他选型均不是工商业改造的措施。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16. 田汉诗云:“枝干横斜叶半黄,漳州炉焰对斜阳。炼钢何惜相思树,一寸相思一寸钢。”对于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是A. 颂扬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的巨大成就B. 反映了大跃进时期违背客观规律对环境的破坏
17、C. 反映了人民群众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大跃进运动中D. 展现了十年探索时期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诗中“炉焰、炼钢”等信息可知,这首诗描写的是大跃进时期全民大炼钢铁的情景。大炼钢铁运动由于人民不懂炼钢技术炼出的钢铁大都不能使用,造成了人力和资源的浪费。本题选B。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大跃进运动。17. “深耕细作产量高,一棵玉米穿云霄。彩云栓着玉米腰,吓得月亮弯弯腰”。这是50年代中国某地的一首民歌。如果将其作为史料,可以用来印证A. “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B. “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C. 农村实行人民公
18、社提高了粮食产量D. “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深刻细作产量高,一棵玉米穿云霄。彩云栓着玉米腰,吓得月亮弯弯腰”可以知道,反映的是浮夸风的现象,结合所学可以知道,这是大跃进时期的表现。故B项正确。AC两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文化大革命”发生在1966-1976年,与题干时间“50年代”不符,故D项错误。点睛:学生误选C项。人民公社的建立反映了我党不顾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片面地变革生产关系的“左”倾错误,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18. 1979年6月25日,四川宁江机床厂在人民日报刊登下图所示广告。该现象反映出当时中国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 商品资
19、源基本实现市场配置C. 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有所提高D. 确定四川为对外开放的试点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此题为图表材料型选择题,从题文材料中 “1979年6月25日,四川宁江机床厂在人民日报刊登右图所示广告”承接对外拥护直接订货,可知是我国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有所提高,故C项正确;其他选型均不是材料主旨。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经济体制改革19. 为解决广东居民偷渡到港澳的历史难题,时任广东省省长的习仲勋指出制止群众性外逃的根本措施是发展经济、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广东临近港澳,可以发挥这一优势,在对外开放上做点文章。此后,中共中央在广东首
20、先尝试这一主张的措施是A. 创办经济特区B.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C.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从题文材料中 “为解决广东居民偷渡到港澳的历史难题,时任广东省省长的习仲勋(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父亲)指出制止群众性外逃的根本措施是发展经济、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广东临近港澳”,可知是我国在这一地区实行的是经济特区造,故A项正确。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外开放经济特区20. 1979年初,一条牙膏广告在天津日报登出,这是“文革”后中国内地第一个出现在报纸上的商业广告。香港大公报评论道:“广告的出现犹如一声长笛,标志着中
21、国经济的巨轮开始起航。”与这一事件相关的背景有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天津作为沿海港口城市被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故正确。1984年中共中央决定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992年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故错误。故选A。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十一届三中全会21. 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
22、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合拢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A. 农村所有制的变革 B. 农村经营方式的变化C. 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 D. 大家伙儿对他的背叛【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改革。材料“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是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对土地的经营方式,但土地的所有制形式并未变。故A错误;B符合题意;C与题意无关;D表述错误。故应选B。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农村经
23、济体制改革22. 观察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表,我们可以看出收入农村(家庭收入)176%城镇(职工货币工资)80%消费水平农村89%城镇45%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D. 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答案】C【解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于1992年,这与题干所给时间不符,排除A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于1984年,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依据题干所给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导致此阶段的农村家庭收入及消费水平的增长率高于同时期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与题
24、干所给数据中“消费水平”不符,排除D项。点睛:学生误选D项。注意题干提及的是城乡消费水平的“增长率”。从表格数据可以得出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率低于农村,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率高于城市,说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23. 城镇人口数量的变化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与下图现象直接相关的是A. “一五”计划的实施B. “大跃进”运动开展C. 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D. 包产到户的基本实现【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图示可知,1952-1957年城镇人口数量呈增长趋势,结合所学可知,1953-1957年开始进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得城镇人口增长,故A项正确。“大跃进”运动开展是在1958年
25、,与题干图示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1958年,与题干图示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包产到户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78年后开始实行的,与题干图示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24. 下列图表反映了19571961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的变化(单位:万吨),对该图表评析不正确的是年份粮食产量棉花产量油料产量糖料产量195719505164.0419.61189.3195820000196.0477.01563.1195917000170.9410.41214.7196014350106.3194.1985.519611475080.0181.4506.5A. 1957年至1958年我国农
26、业主要农产品产量处于上升趋势B. 1958年至1961年我国农业主要农产品产量处于较快下降趋势C. 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是产量上升的原因D.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产量下降的原因【答案】C【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于1978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错误,符合题意。ABD表述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本题以数字表格变化为信息载体,通过一定的数量关系来反映事物的特征、变化规律及内在联系。解决这类材料题的关键是通过图表材料所呈现出的数字变化,根据表格中信息再联系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结论。25. 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写道:“非洲到处在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落现在变成了废墟,那些修建村落,
27、耕种田地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呢?”当时这些人离开家园因为A. 非洲国家普遍落后,外出打工B. 欧洲殖民者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C. 印第安人死亡,美洲劳动力不足D. 工业革命需要更多的自由劳动力【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西方殖民扩张相关知识的把握。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考查的是黑奴贸易(三角贸易),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现象与西方的殖民扩张相关,实行三角贸易,将非洲黑奴贩卖至美洲,所以B符合题意。而A明显错误,C不是离开家园的原因,而是美国贩卖黑奴的原因。D错在工业革命在18世纪中后期,此时工业革命尚未开始。综上,本题选B.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三角贸易26.
28、 美国石油开采量从1860年的50万桶上升到1910年的2亿桶以上,反映了当时美国新能源的开发成为重要产业重工业地位上升内燃机广泛应用成为最大石油输出国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美国的石油开采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快速上升,但石油的开采增加并不意味着石油的输出,所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要求,三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所以答案选A。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点评:本题属组合型选择题,此类选择题试将同一类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的选择题,解答此类型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大体可以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
29、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即可;否定筛选法即是排除法。27. 墨西哥的征服者迪亚斯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废除了印第安人中间的盲目崇拜和其他令人憎恶的墨西哥东西之后,上帝保佑了我们的努力,我们给男人、妇女和所有征服后出生的孩子施洗礼,要不然他们的灵魂可能已下到地狱。”材料说明了新航路开辟的A. 经济因素 B. 社会因素C. 宗教因素 D. 技术因素【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废除了印第安人中间的盲目崇拜和其他令人憎恶的东西”和“给男人妇女和所有征服后出生的孩子施洗礼”可以
30、看出迪亚斯等人在印第安人中传播基督教,即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宗教因素。故本题答案选C项;ABD与材料无关。考点: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航路开辟原因28. 下图是新航路开辟后美洲流入西欧的贵金属数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A. 三次英荷战争的影响 B. 殖民扩展和殖民掠夺C. 英国霸权地位的确立 D. 圈地运动的开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图片中新航路开辟后美洲流入西欧的贵金属数量变化500-1700,正值殖民扩展和殖民掠夺时期,导致图片中数字聚居上省,故B项正确;其他事件和材料的时间爱呢不符合。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
31、发展殖民扩张影响29. 据葡萄牙帝国在亚洲:1500-1700记载,威尼斯人从亚历山大港(位于地中海东部,埃及的重要港口)输出的胡椒等香料平均年贸易量1496年为1200吨,1506年则锐减至300多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奥斯曼土耳其人垄断了东西方的贸易商路B. 欧洲货币贬值导致了严重的商业危机C. 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欧洲贸易中心D. 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答案】C【解析】解题时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15001700”,由此推断变化的原因与新航路的开辟有关系。结合已学知识可知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使得传统的商路发生了很多大的变化,逐渐由地中海沿岸发展到大西洋沿岸,因而意大利的一些城
32、市逐渐衰落,C符合题意。A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排除;货币贬值导致价格革命,B不符合历史史实;英国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30. “从贸易观点看,两国早就互相倾轧;在争夺殖民地上,双方更是公开敌对英国对荷兰人的竞争越来越猜忌不安,不择手段的想破坏。”为此英国在A. 1588年打败荷兰的无敌舰队,取得海上霸权B. 17世纪初成立东印度公司,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C. 17世纪中期,颁布航海条例,打击了荷兰贸易D. 18世纪中期最终打败荷兰,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答案】C二、是非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正误,正确涂“正确”
33、,错误涂“错误”。31. 诗经大田中说:“有渰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这一诗句反应了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的出现。【答案】正确【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材料的含义:滚滚的乌云布天上,春雨落得刷刷响。好雨落到公田里,同时也落到私人田地。然后注意材料中关键的提示“遂及我私”,指的是私田的出现,反应了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的出现。32. 近代民族工业与封建自然经济相比,始终未占主导地位,但其为中国民主革命提供物质基础。【答案】正确【解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与外国企业相比也不占优势。但民族资本主义作为崭新
34、的进步的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民主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33. 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答案】正确【解析】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34. 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先后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四次调整,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答案】错误【解析】结合所学可以知
35、道,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中国农业的发展。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造成国民经济严重困难,没有促进生产力的发展。35. “直到1820年,中国的总产出(GDP)仍占世界总份额的32.9%,领先西欧核心十二国(英法德意奥比荷瑞士瑞典挪威丹麦芬兰)的产出总和12%,更遥遥领先于美国(1.8%)日本(3.0%)。”说明了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生产方式领先世界。【答案】错误【解析】由“直到1820年,中国的总产值(GDP)仍占世界总份额的32。9%,领先西欧核心十二国(英法德意奥比荷瑞士瑞典挪威丹麦芬
36、兰)的产值总和12%,更遥遥领先于美国(1。8%)日本(3。0%)。”得知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传统经济领先世界。当时中国的生产方式仍然是铁器牛耕,不是机器化大生产,故说法错误。36. 1896年,清朝政府下令“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当通谕各省将军督抚,体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这一谕令反映出当时清朝政府的政策,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答案】错误.37. 按我国对外开放的时序排列,正确的是【答案】错误【解析】厦门于1980年开放,南通于1985年开放,1992年开发上海浦东,2004年开发天津滨海新区。故答案错误。38. 1588年英国打败葡萄牙“无敌舰队”,从此葡萄牙失去了海上
37、霸主地位。【答案】错误【解析】1588年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使西班牙从此失去海上霸主地位。39. 三次英荷战争后,英国从荷兰人手中得到北美的新阿姆斯特丹,并改名为华盛顿。【答案】错误【解析】本题主要是对英荷战争之后殖民地归属问题的考查,三次英荷战争后,英国从荷兰人手中得到北美的新阿姆斯特丹,并改名为纽约,而不是现在的华盛顿。40.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垄断组织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答案】正确【解析】19世纪晚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垄断组织的出现正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产生后,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这自然会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第卷(非选择题
38、,共30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合计30分。4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白居易朱陈村材料二材料三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马自强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三家联姻为亲戚增强了其商业竞争实力。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晋商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张正明明清时期的山西盐商材料四15001800年的三百年间,地方志资料显示这是一段市镇稳定成长时期,尤其在正德、万历年间以迄清代乾隆时代,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一二倍以上,而且有许多市镇达到空前的繁荣刘石吉明
39、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材料五“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工贾取其利,而失之义,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雍正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传统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其基本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与其相对应的基本土地制度。(2)材料二的图反映了哪个朝代什么样的农业耕作方式?(3)据材料三、四分别说明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现象?(4)材料五表明雍正帝会实行什么经济政策?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何消极影响?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答案】(1)基本模式: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或地主土地所有制)。(2)汉朝或西汉, 铁犁牛耕(3)新现象
40、:材料三出现商帮材料四出现繁荣的工商业城镇(4)重农抑商政策;消极影响:妨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封建制度的衰落【解析】(1)材料一“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反映了我国古代传统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小农经济。基本特点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与其相对应的基本土地制度是封建土地私有制。(2)观察图片,材料二中的图一耕织图耕图反映的是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3)材料三“明代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马自强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三家联姻为亲戚增强了其商业竞争实力。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晋商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反映了明清
41、时期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即商帮。材料四反映了明清时期“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一二倍以上,而且有许多市镇达到空前的繁荣。”即繁荣的工商业城镇数量增多。(4)材料五认为“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即工商业和农业争夺劳动力,反映的是重农抑商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种经济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消极影响。点睛:读懂、读透、弄清材料是解好题的第一步,从材料和有关知识中,找取解题的信息点、信息源很关键,最后组织答案,语言要规范。问题中“根据材料”,即需要从材料和有关知识中,找取解题的信息点、信息源,“结合所学知识”需要充分调动所学的知识和所获得信息,并整合一起解决需要回答的问题。42.
42、 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经济格局也在发生变化,对人类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54-1856年英国进出口贸易统计表原材料食品工业制造品出口贸易7%8%85%进口贸易61%33%6%材料二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蒸汽机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引发了一场生产工具和动力机制的革命19世纪70年代前的英国,仅占世界人口2%左右却掌握了世界工业生产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世界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曾慧琴“世界工厂”的内涵变迁和生命周期论材料三德国作曲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把蒸汽船的噪音变成音乐。英国作家塞缪尔斯迈尔斯宣称“我们只是把蒸汽机看作是人类发明的最高贵的机器”。费尔南德兹
43、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材料四1835年,法国作家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访问英国城市曼彻斯特时对于工业“殿堂”的气氛深为厌恶,他写道“这些巨大的建筑物,高耸于人们的住所之上,隔绝了空气和阳光;它们像不散的浓雾一样包裹着人们。城市的这一边住的是奴隶,那一边住的是老爷;那一边属于富裕的少数人,这一边属于贫穷的绝大多数人男人、女人和儿童都被绑在永不疲倦的机器之上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19世纪中期,英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居于什么地位?(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对生产组织形式、世界市场、自
44、然环境和社会阶级关系分别产生的影响。【答案】(1)地位: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经济霸主或世界贸易中心。(2)成因:政治:英国较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市场: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日不落帝国的建立);劳动力:圈地运动;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积累。资本:海外掠夺。(以上任答3点得)(3)工厂制;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初步形成)造成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扩大(两大阶级矛盾激化)。【解析】(1)根据材料一的年英国进出口贸易统计表的数据可以知道,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经济霸主。(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可以知道,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原因有政治上英国较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市场上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45、日不落帝国的建立);劳动力上通过圈地运动;技术上主要依靠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积累;资本上通过海外掠夺。(3)根据题干“蒸汽机“”1835年”可知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根据说学可知这一时期的生产组织形式是工厂制;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根据材料“些巨大的建筑物,高耸于人们的住所之上,隔绝了空气和阳光;它们像不散的浓雾一样包裹着人们。”可知造成环境污染;根据“市的这一边住的是奴隶,那一边住的是老爷;那一边属于富裕的少数人,这一边属于贫穷的绝大多数人”可知贫富差距扩大。43. 经过一百多年的工业化探索与奋斗,中国逐渐以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舞台。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民国初期,中国的民族工业获得一个迅速
46、发展的短暂春天,推动其发展的外因是什么?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促使其发展的政策因素是什么?(2)从1953年开始,党和政府担负起工业化建设的历史重任。为此,党和政府在发展生产力和改造生产关系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分别有何积极意义?(3)1984年,为了更好地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改革开放进一步提速。为此,我国政府分别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4)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体制经历了由“模仿的”社会主义(模仿苏联)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转变。这一“转变”指的是什么?【答案】(1)外因:一战爆发,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政策因素: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47、。(2)改造生产力: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意义:为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改造生产关系:三大改造。意义: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3)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开放:开放沿海港口城市。(4)含义:由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以及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一小问外部原因结合所学从“一战爆发,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的角度回答;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以及币制改革”等角度思考回答。(2)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以及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一小问结合所学从“一五计划;优先
48、发展重工业以及三大改造”的角度回答;第二小问意义结合所学从“为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以及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等角度思考回答。(3)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以及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1984年,为了更好地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改革开放进一步提速并结合所学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和开放沿海港口城市”的角度回答。(4)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以及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经济体制经历了由“模仿的”社会主义(模仿苏联)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转变。”并结合所学从“由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回答。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济道路探索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外开放经济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