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6 ,大小:844.50KB ,
资源ID:600984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0098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北京市顺义区顺义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北京市顺义区顺义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1、高一年级自测试卷语文试卷本试卷共 26 道小题,12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一、本大题共 13 小题,共 33 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1.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都正确的是()A. 以吾一日长乎尔长:chng,年长B. 摄乎大国之间摄:ni,夹处C. 因之以饥馑馑:jn,饥荒D. 比及三年比:b,对比2. 下列句子中,“如”字解释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例句:方六七十,如五六十A. 如或知尔B.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C. 宗庙之事,如会同D.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3. 从句式的角度,下列句子中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不吾知也A. 句读之不知B.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 如或知尔D. 异乎三子者之撰【答案】1. C 2. C 3. 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的字音和实词的含义。文言文的读音要结合字义来判断;而实词的解释则要结合语境分析句子成分,再结合词的本意来理解;有时可以联系课文或者成语推断;或者通过相对位置上的字义来分析。A项,“长chng”错,解释为“年长”,应读“zhng”。B项,“摄ni”错,应读“sh”。D项,“比:

3、b,对比”错,比,应是“b,等到”。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或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看是选择正确的选项还是错误的,别出现因为审题不清导致正误错位,留下遗憾。最好的方法是凭借知识迁移能力兼用排除法。例句: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意思是“方圆六七十,或者五六十”。如:或者。A项,如或知尔,意思是“假如有人了解你们”。如:如果、假如。B项,譬如朝露,“就如同早晨的露水”。如:如同。C项,宗庙之事,如会同,意思是“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如:或者。D项,如其礼乐,以俟君子,意思是“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如:

4、至于。C项与例句相同。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回顾常考文言特殊句式的种类以及每种句式的特点,然后根据要求进行选择。例句:不吾知也,意思是“没有人了解我呀”,宾语前置句,不知吾。A项,句读之不知,意思是“不懂得文句知识”,宾语前置句,不知句读。B项,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意思是“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健的筋骨”,定语后置句,利之爪牙,强之筋骨。C项,如或知尔,意思是“如果有人了解你们”,没有特殊句式。 D项,异乎三子者之撰,意思是“和他们三人(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志向不同”,状语后置句。A项和例句相同。故选A。【点睛

5、】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如本题,主要从语境内容分析。参考译文: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

6、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孔子听了,微微一笑。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4. 下列

7、各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批大卻,导大窾窾:空隙B. 而况大軱乎軱:大骨C.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硎:磨刀石D. 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族:众5. 下列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臣之所好者道也技经肯綮之未尝B. 因其固然虽然,每至于族C.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以无厚入有间D. 官知止而神欲行提刀而立6. 下列各项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庖丁在解牛之初,“所见无非牛者”,说明他开始时和其他人差不多,也经历了由生疏到熟练的过程。B. 庖丁能够做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他能够“依乎天理”“因其固然”。C. 庖丁的刀十九年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过的一样,在于他能够

8、“以无厚入有间”。D.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之后,无所戒备,踌躇满志。7. 根据庖丁所言,概括他解牛技术高超原因。8. 通过庖丁讲述解牛的故事,你获得什么启示?【答案】4. D 5. C 6. D 7. 其一,对“道”的追求超过了对技术的追求;其二,不懈实践,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探求规律,运用规律;其三,谨慎小心,尊重规律。 8. 世上事物纷繁复杂,只要反复实践,掌握了它的客观规律,就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迎刃而解。【解析】【4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

9、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D项,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意思是“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族:筋骨盘结之处。故选D。【5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A项,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B项,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代词,这样;C项,都是介词,用;D项,连词,表转折,但是;连词,表修饰。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

10、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D项,“无所戒备”错,原文是“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可见即使庖丁那样技艺高超者,每逢筋骨盘结处,总是谨慎从事,“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来不得半点麻痹大意,只有孜孜不倦地追求,毫不懈怠才是。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

11、章,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分条回答问题。庖丁技艺高超的原因,从庖丁的话中可以得知。其一,对“道”的追求超过了对技术的追求 “进乎技矣”。他不停留在掌握具体的“技”上,而是探求“道”解牛的规律作为实践的目标。其二,不懈实践,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探求规律,运用规律。正因为如此,他由不懂规律,“自解全牛”,过渡到认识规律,“目无全牛”,又飞跃到熟练运用规律“游刃有余”。其三,谨慎小心,尊重规律:“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从来不骄傲大意。【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主旨的理解以及个性化阅读的能力。对主旨的理解要结合背景,抓住表现作者观点的句子来理解

12、;个性化阅读这类题型可以任选其中的一个角度来回答,前提是自己要能理解并认同,回答时能自圆其说,并结合文本时行分析。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课文节选自养生主,主旨在于阐明保护、蓄养生命之主一一精神,提示养生的方法莫过于顺应自然。节选部分借“庖丁解牛”的故事,来比喻社会的复杂如牛的筋骨盘结,处理世事当“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并持“怵然为戒”的审慎、关注的态度,还应该以藏敛“善刀而藏之”为自处之道,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以达到人之养生的目的。今天我们学习此文,应该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不可主观冒进,而应该通过反复实践,逐步掌握事物的内部规律,然后遵循客观规律处理错综复杂的社会事务

13、,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点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如本题,主要从语境内容分析。参考译文: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说:“臣下所探究的是事物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对于牛体的结构还不了解),无非看见的只是整头的牛。三年之后,(见到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宰牛的时候,臣下只是用精神去接触牛的身体就可以了,而不必用眼睛去

14、看,就像视觉停止活动了而全凭精神意愿在活动。顺着牛体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宰牛的刀从来没有碰过经络相连的地方、紧附在骨头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结的地方,更何况股部的大骨呢?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技术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臣下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数千头,而刀口却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可是刀刃却并不厚,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有余地了,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虽然如此,可是每当碰上筋骨交错的地方

15、,我一见那里难以下刀,就十分谨慎而小心翼翼,目光集中,动作放慢。刀子轻轻地动一下,哗啦一声骨肉就已经分离,像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了。我提起刀站着,为这一成功而得意地四下环顾,一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样子。拭好了刀把它收藏起来。”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

16、。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9.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夫晋,何厌之有?(讨厌)B. 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C.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供给)D. 若不阙秦(亏损,削弱)10. 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 马之千里者B. 是寡人之过也C. 邻之厚,君之薄也D. 何陋之有1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夜缒而出缒: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下来B. 敢以烦执事执事:办事的官吏C.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携带的物品D.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阙:使缺,损害1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B.

17、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C.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D.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13. 翻译下列句子。(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答案】9. A 10. D 11. C 12. C 13. (1)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2)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3)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解析】【9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

18、,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A项,夫晋,何厌之有?意思是“那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厌:满足。故选A。【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回顾常考文言特殊句式的种类以及每种句式的特点,然后根据要求进行选择。“何厌之有”意思是“有什么满足的呢”,宾语前置句,正确语序是“有何厌”。A项,马之千里者,意思是“日行千里的马”,定语后置句,正确语序是“千里马”。B项,是寡人之过也,意思是“这是我的过错呀”,判断句,标志是“是也”。C项,邻之厚,君之薄也,意思是“邻国(实力)雄厚了,(就是)您的(实力)

19、薄弱了”,省略句,判断句。 D项,何陋之有,意思是“有什么简陋的呢”,宾语前置句,正确语序是“有何陋”。故选D。【11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C项,行李之往来,意思是“使者来来往往”。行李:古今异义词,这里指“出使的人”。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这是针对词类活

20、用设题。要分析词的本意,然后看在句中做什么句子成分,从而判断活用的类型。A项,晋军函陵,秦军氾南,意思“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军,名词作动词,驻扎。B项,越国以鄙远,意思是“越过别的国家而把远方的国家当做边界”,鄙,名词意动用法,把当做边界;远,形容词做名词,远方的国家。C项,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意思是“如果派烛之武去拜见秦国国君,秦国军队一定会撤退”,没有活用。D项,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意思是“如果使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亡,使动用法,使灭亡。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

21、、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关键词有:(1)亡,使灭亡;有益于君,状语后置句,对您有好处;敢,冒昧地;以烦执事,省略句,以(之)烦执事;执事,做事的官吏,这里是对话,译为“您”。(2)鄙,意动用法,把当做边界;远,形容词做名词,远方的国家;其,代词,这、这件事。(3)既,已经;第一个“封”,使成为边境;肆,扩大;第二个“封”,边界。【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

22、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深夜,烛之武用绳子吊出城墙,他见到秦穆公,说:秦国与晋国围攻郑国,郑国已明白自己将会灭亡。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越雄厚,您就越薄弱。如果饶恕了郑国,并且把它做为东边大道上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

23、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晋惠公)答应把焦、瑕两地给您。可是,晋惠公早晨渡过河去,晚上就筑城来防备您,这是您知道的。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穆公很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杞子、逢孙、扬孙守卫那里,自己就回去了。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14.甄士隐女儿_在_节时走失,正应了疯癫的僧人的谶语: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三月十五_着火把隔壁的甄家烧成一片瓦砾。疯跛道人吟唱_之后,甄士隐听后

24、马上领悟,并为这首歌做了注解,之后随后来这个疯跛道人出家去了。而他的女儿被人称为“呆霸王”的_强夺去,改名叫_。【答案】 (1). 英莲 (2). 元宵节 (3). 葫芦庙 (4). 好了歌 (5). 薛蟠 (6). 香菱【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对大纲规定的名著名篇有熟悉程度,特别注意情节、人物、主题的把握,还要注意一些细节。做题时要仔细。指的是在元宵佳节时霍启抱着英莲出去赏灯,将英莲丢失,在甄士隐夫妇为女儿走失悲痛欲绝之时,祸不单行,葫芦庙的和尚炸供不小心引起大火,祸及甄家,将甄家烧成一片瓦砾,所以说在元宵之后,甄家便家破人亡,烟消火灭了。疯跛道人吟唱好了歌

25、之后,甄士隐听后马上领悟,并为这首歌做了注解,之后随后来这个疯跛道人出家去了。而他的女儿被人称为“呆霸王”的薛蟠强夺去,改名叫香菱。15.“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说的就是 四大家族的。这里提到的四大家族的关系是: 这四家皆_,_,_,扶持遮饰,皆有照应。【答案】 (1). 连络有亲 (2). 一损俱损 (3). 一荣俱荣【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注意常见题目类型:简单记忆型 情节概括型 结合表达型 简评推荐型。复习重点: 识记作者(含国籍)及作品风格或主题。仔细体会作者的

26、意图,概括小说故事情节。品味小说的精彩片断,结合人物描写,分析归纳人物性格特征。出自红楼梦第四回,这门子道:“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今告打死人之薛,就系丰年大雪之雪也。【点睛】四大家族(贾史王薛)是指红楼梦中的一个封建官僚集团。他们势力庞大,是本省最有权有势、极富极贵的四大名宦世家,都名列当时的“护官符”之中。四大家族的评选标准有三:其一是原籍本省,其二是有权有势,其三是极富极贵。护官符依此标准,开列出了本省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正因如此,才有“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

27、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蒙府夹批:“此四家不相为结亲,则无门当户对者,亦理势之必然。”四大家族门当户对,相互联姻乃理势之必然。16.金陵十二钗是薛宝钗、林黛玉、_、_、_、_、_、_、_、贾巧姐、李纨、秦可卿。【答案】 (1). 贾元春 (2). 贾探春 (3). 史湘云 (4). 妙玉 (5). 贾迎春 (6). 贾惜春 (7). 王熙凤、【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对大纲规定的名著名篇有熟悉程度,特别注意情节、人物、主题的把握,还要注意一些细节。做题时要仔细。金陵十二钗,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最优秀、最薄命的十二位

28、清净女儿。金陵是一个省,“钗”指清净女儿,太虚幻境薄命司以十二为一组将贾府上、中、下三等女子编成正、副、又副三册”。警幻仙子道:“即贵道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册,故为正册”,“(副、又副)则又次之”。第五回完整出示了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巧姐、李纨、秦可卿十二位正册女性名单。作为有史以来最出色的一部以歌颂女版儿美和伤悼女儿悲剧为最高主题的小说作品,红楼梦塑造的金陵十二钗成为经典艺术群像,在世界文学史上站成一道亮丽风景,具有永恒的艺术生命。权17.试分析红楼梦以“女蜗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开篇的作用。简述“木石前盟”故事。【答案】(1)无材补天”

29、的顽石,暗示宝玉是个不符合封建社会要求的蠢物其”顽劣性,难以为世俗改变。木石前盟交代这块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为宝黛初会埋下伏笔。“还泪之说 ,也与正文部分黛玉的多泪、悲剧结局相照应为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恋爱故事,染上了一-层浪漫主义色彩。(2)女娲补天之时弃在青埂峰下的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因通了灵性,变为神瑛侍者。他以甘露浇灌一棵绛珠仙草,使其久延岁月。在顽石下世之时,绛珠仙草为酬报灌溉之恩,也要同去走一遭,用一生眼泪还他。小说中的贾宝玉为石(神瑛侍者),林黛玉是木(绛珠仙草),木石前盟表示宝黛两人的前世姻缘。【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注意常见题目类型:简单记忆型 情节

30、概括型 结合表达型 简评推荐型。复习重点: 识记作者(含国籍)及作品风格或主题。仔细体会作者的意图,概括小说故事情节。品味小说的精彩片断,结合人物描写,分析归纳人物性格特征。第一问考查学生文学名著红楼梦内容的把握。题干是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红楼梦开篇女娲补天和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的作用。本题考查对小说情节作用的分析概括。回答小说的故事情节的作用时,首先要熟悉“女娲补天”和“木石前盟”这两个神话故事的内容,再结合小说的相关情节回答其作用。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女娲补天”中提到的“顽石”,有暗示作用,暗示宝玉“顽劣”,不符合封建社会要求,难以改变。“木石前盟”在内容上交代了顽石与绛珠

31、仙草的前世的浇灌之恩,结构上为后文宝黛初会有熟悉感埋下伏笔,且与正文部分黛玉的悲剧结局照应。这两个深化故事在效果上也为情节染上浪漫主义色彩。第二问考查对红楼梦故事情节的熟悉和简述能力,“木石前盟”的故事涉及“无材补天的顽石和绛珠仙草”。甲戌本这样写到:此事说来好笑,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那时这个石头因娲皇未用,却也落得逍遥自在,各处去游玩,一日来到警幻仙子处,那仙子知他有些来历,因留他在赤霞宫居住,就名他为赤霞宫神瑛侍者。他却常在灵河岸上行走,看见这株仙草可爱,遂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甘露滋养,遂脱了草木之胎,得换人形,仅仅修成女体,终日游于

32、“离恨天”外,饥餐“秘情果”,渴饮“灌愁水”。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甚至五内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常说:“自己受了他雨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若下世为人,我也同去走一遭,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还得过了。”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都要下凡,造历幻缘,那绛珠仙草也在其中。今日这石复还原处,你我何不将他仍带到警幻仙子案前,给他挂了号,同这些情鬼下凡,一了此案。18.黛玉进贾府,看到贾府处处与其他家不同,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反映了黛玉什么心理?【答案】反映了她寄人篱下,心地孤傲,小心谨慎的心理。【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能力。具体考查对人物

33、形象的鉴赏能力。解答时要结合人物的言行等分析人物心理,要注意把握人物的身世、生活环境等综合因素来看待人物的做法,探究背后的原因。林黛玉进贾府中写黛玉来到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原因:(1)林黛玉多愁善感、小心眼的性格决定的,和她有相同处境的史湘云就不像她这样。(2)家庭环境的落差产生的,林家虽然也是书香门第可与王公之家无法相提并论,所以她要察言观色适应新环境。(3)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到底生活的环境发生很大的改变,所以她只有照着姐妹们的做法逐一的改变自己,不习惯。(4)林黛玉从小受母亲教育产生的影响,他知道外祖母家与她家不同。(5)

34、虽然贾母疼她,但是她到底是寄人篱下、无亲人在身边、无依靠,不能不处处小心。(6)女孩子家的傲气、谨慎,自然不应该像宝玉那样随心所欲,惹人耻笑。(7)从小多病,吃药较弱的体质使她觉得给贾家带来的麻烦已经够多了,不愿让下人们说三道四。【点睛】高中学生对名著理解、赏析能力相对强得多,初次接触一部文学作品的时候就有较高的起点,较广的视野。因此,在阅读指导的过程中,高中学生可以对原著进行精读。精读要求“循文入义”做到“字训其义,句贯其旨,文循其脉,篇会其旨”,逐步进入“文会、意会、情理、神会”的境界。即要求学生做到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表达方式、总体布局、熟悉文学作品的大意,记忆其中重要的部分,又要让学生能

35、抓着中心,细心揣摩某些精彩段落,做好读书笔记。高中学生尤其是高二学生学业负担重,因此有些名著名篇可以采用泛读的方法。泛读是一种略观大意、知其梗概、不示源探微、不究其深意的阅读方法。泛读可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泛读书的书名、作者、前言、出版社、出版期,了解书刊的内容和形式特征;然后是略读正文,了解章节名称、文章的大大小小的标题和能反映书和文章的内容的字、句、段落;最后细读自己所需要或感兴趣的内容。19.请简要分析红楼梦第五回在小说结构上的作用。【答案】第五回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 十二钗统统归

36、入薄命司中,说明作者对女子的同情和对时代的深思, 并用太虚幻境的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荣国府加以对照。红楼梦只流传下80回,遗失了结尾,因此,对于红楼梦中人物的命运,基本上是依据这些隐喻揣摸出来的。【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能力。具体考查某个章回在结构上的作用,解答时按照情节的作用解答,先概括内容,在考虑这些内容在整部作品当中所起的作用。第五回梗概:一日,贾母率宝玉等人过东府赏花游玩,午饭后宝玉困顿。贾蓉之妻秦氏可卿带宝玉到其卧房内安歇。宝玉因看了壁上对联的香艳词句,因而梦遇警幻仙姑,警幻带宝玉游历仙府。宝玉误读金陵十二钗本册,其中祥录大观园内众姐妹宿世姻缘及晴雯袭人等大丫环的身世因果。并

37、且道出宝黛的“木石前盟”以及“还泪”之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儵、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处狄十二年而行。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

38、之。从者以为不可,将行,谋于桑下。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公子曰:“无之。”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公子不可。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子盍蚤自贰焉?”乃馈盘飨,置璧焉。公子受飨反璧。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 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

39、:“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藁鞬,以与君周旋。”子玉请杀之。楚子曰:“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其从者肃而宽,忠而能力。晋侯无亲, 外内恶之。吾闻姬姓,唐叔之后,其后衰者也。其将晋公子乎?天将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乃送诸秦秦伯纳女五人,怀嬴与焉。奉匾沃盥,既而挥之。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惧,降服而囚。他日,公享之,子犯曰:“吾不如衰之文也,请使衰从。”公子赋河水,公赋六月。赵衰曰:“重耳拜赐!”公子降,拜,稽首,公降一级而辞焉,衰曰:“君称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重耳敢不拜?”(节选自左传)【注】校:较量、对抗。廧咎

40、如:狄族的一个部落。唐叔:晋国始祖,周成王之弟,封于唐,其子改国号为晋。河水:篇首是:“沔彼流水,朝宗于海。”有晋国人是归向秦国的意思。六月:篇首是“六月栖栖,戎车既饬”是歌诵尹吉甫辅佐周宣王北伐获胜的诗。2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薄而观之薄:靠近B. 以叔隗妻赵衰妻:嫁给C. 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保:保护D. 晋公子广而俭广:指志向远大2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乞食于野人谋于桑下B. 吾其奔也其可怪也欤C. 处狄十二年而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D. 姜与子犯谋怀与安,实败名2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1、A. 重耳在国内大乱中逃亡到狄,一住十二年。到齐国后又贪图安逸,一住五年,从者谏,姜氏劝,他都无动于衷。这些反映出他贵公子的劣根性。B. 重耳面对楚王送他回国所开出的条件,先是拒绝,后被逼问,便恼羞成怒说若两军相遇只肯退避三舍,再不行就开打,这反映出他缺乏大局观,在政治上不够成熟。C. 在长期的流亡磨难中,重耳在逐渐成长。在秦国娶公主,他一不小心得罪了妻子,见她发怒,赶紧脱去上衣自我拘囚请罪,以免因夫妻口角而影响秦国对他的支持。D. 这篇文章记录的时间漫长、事件众多,但精于剪裁、善于组织,清晰叙述了一个落难贵公子经历磨难成长为一个成熟政治家的过程,为他后来成为霸主作了铺垫。23. 把文中画线的

42、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子盍蚤自贰焉?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答案】20. C 21. D 22. B 23. 您何不早些表示自己与曹 公不同呢? 怀赢恼怒了,说:“秦晋是同等的国家,你凭什么看不起我?”【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看是选择正确的选项还是错误的,别出现因为审题不清导致正误错位,留下遗憾。最好的方法是凭借知识迁移能力兼用排除法。C项,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意思是“我依靠君父的命令享有养生的俸禄”。保:依靠。故选C。【21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

43、”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A项,介词,向;介词,在;B项,语气副词,还是;语气副词,难道;C项,连词,表承接,才;连词,表假设,如果;D项,都是连词,和、同、跟。故选D。【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B项,“恼羞成怒”“缺乏大局观,在政治上不够成

44、熟”等赏析有误。事实是重耳被逼问后,便直言两军相遇以退避三舍为礼,决不牺牲本国利益,态度不卑不亢,这说明重耳开始走向成熟,在小事上能克制忍让,大事上决不含糊,表现出从大局着眼的政治家风范。故选B。【2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关键词有:子,您;盍,何不;蚤,通“早”;贰,不同。匹,匹敌,地位相等;何以,宾语前置句,以何,为什么;卑,看不起。【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

45、,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晋国的公子重耳遭受危难的时候,晋国军队到蒲城去讨伐他。 蒲城人打算抵抗,重耳不同意,说:“我依靠君父的命令享有养生的俸禄,得到所属百性的拥护。有了百姓拥护就同君父较量起来, 没有比这更大的罪过了。我还是逃走吧!”于是重耳逃到了

46、狄国。 同他一块儿出逃的人有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和司空季子。 狄国人攻打一个叫唐咎如的部落,俘获了君长的两个女儿叔隗和季隗,把她们送给了公子重耳。重耳娶了季魄,生下伯俦和叔刘。他把叔隗给了赵衰做妻子,生下赵盾。重耳想到齐国去,对季魄说:“等我二十五年,我不回来,你再改嫁。”重耳在狄国住了十二年才离开。 重耳经过卫国,卫文公子不依礼待他。重耳走到五鹿,向乡下人讨饭吃,乡下人给了他一块泥土。重耳大怒,想用鞭子抽他。 狐偃说:“这是上天的恩赐。重耳叩头表示感谢,把泥块接过来放到了车上。重耳到了齐国,齐桓公给他娶了个妻子,还给了他八十匹马。 重耳对这种生活很满足,但随行的人认为不应这样呆下去,想去

47、别的地方,便在桑树下商量这件事。有个养蚕的女奴正在桑树上, 回去把听到的话报告了重耳的妻子姜氏。姜氏把女奴杀了,对重耳说:“你有远行四方的打算吧,偷听到这件事的人,我已经把她杀了。”重耳说:“没有这回事。”姜氏说:“你走吧,怀恋妻子和安于现状,会毁坏你的功名。”重耳不肯走。姜氏与狐偃商量,用酒把重耳灌醉,然后把他送出了齐国,重耳酒醒之后,拿起戈就去追击狐偃。到了曹国,曹共公听说重耳的肋骨长得连在一起,想看看他的裸体。重耳洗澡时,曹共公走近了去看他的肋骨。曹国大夫僖负羁的妻子对她丈夫说:“我看晋国公子的随从人员,都足以担当治国的大任。如果让他们辅佐公子,公子一定能回到晋国当国君。 回到晋国当国君

48、后,一定能在诸侯中称霸。在诸侯中称霸而讨伐对他无礼的国家,曹国恐怕就是头一个。你为什么不趁早向他表示自己对他与曹君不同呢?”于是僖负羁就给重耳送去了一盘饭, 在饭中藏了一块宝玉。重耳接受了饭食,将宝玉退还了。 到了楚国,楚成王设宴款待重耳,并问道:“如果公子返回晋国,拿什么来报答我呢?”重耳回答说:“美女、宝玉和丝绸您都有了;鸟羽、兽毛、象牙和皮革,都是贵国的特产。那些流散到晋国的,都是您剩下的。我拿什么来报答您呢?”楚成王说:“尽管如此,总得拿什么来报答我吧?”重耳回答说:“如果托您的福, 我能返回晋国,一旦晋国和楚国交战,双方军队在中原碰上了,我就让晋军退避九十里地。如果得不到您退兵的命令

49、,我就只好左手拿着马鞭和弓梢,右边挂着箭袋和弓套奉陪您较量一番。”楚国 大夫子玉请求成王杀掉公子重耳。楚成王说:“晋公子志向远大而生活俭朴,言辞文雅而合乎礼仪。他的随从态度恭敬而待人宽厚, 忠诚而尽力。现在晋惠公没有亲近的人,国内外的人都憎恨他。我听说姓姬的一族中,唐叔的一支是衰落得最迟的,恐怕要靠晋公子来振兴吧?上天要让他兴盛,谁又能废除他呢?违背天意,必定会遭大祸。”于是楚成王就派人把重耳送去了秦国。秦穆公把五个女子送给重耳作姬妾,秦穆公的女儿怀嬴也在其中,有一次,怀嬴捧着盛水的器具让重耳洗手,重耳洗完便挥手让怀嬴走开。怀赢生气地说:“秦国和晋国是同等的,你为什么瞧不起我?”公子重耳害怕了

50、,脱去衣服把自己关起来表示谢罪。 又有一天,秦穆公宴请重耳。狐偃说:“我比不上赵衰那样擅长辞令,让赵衰陪你去吧。”在宴会上,公子重耳作了一首河水诗,秦穆公作了六月这首诗。赵衰说:“重耳拜谢君王恩赐!”公子重耳走下台阶,拜谢,叩头。秦穆公也走下一级台阶表示不敢接受叩谢的大礼。赵衰说:“君王提出要重耳担当辅佐周天子使命,重耳怎么敢不拜谢?”四、24默写。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分。24.(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_。(2)吾师道也,_?(3)_,虚室有余闲。(4)_,何枝可依?(5)_,不尽长江滚滚来。(6)千古江山,_。(7)_,最难将息。(8)千呼万唤始出来,_。(9)明明如月,_

51、。(10)狗吠深巷中,_。(11)_,使我不得开心颜。(12)_,吾未见其明也。(13)_,功在不舍。(14)故木受绳则直,_。(15)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6)_,凌万顷之茫然。(17)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18)同是天涯沦落人,_。(19)宗庙之事,如会同,_,愿为小相焉。(20)鼓瑟希,铿尔,_,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答案】 (1). 挥斥方遒 (2).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 户庭无尘杂 (4). 绕树三匝 (5). 无边落木萧萧下 (6).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7). 乍暖还寒时候 (8). 犹抱琵琶半遮面 (9). 何时可掇 (10). 鸡鸣桑树颠 (

52、11).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12). 小学而大遗 (13). 驽马十驾 (14). 金就砺则利 (15). 怅寥廓 (16). 纵一苇之所如 (17).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18). 相逢何必曾相识 (19). 端章甫 (20). 舍瑟而作【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遒”“萧”“乍”“掇”“颠”“摧”“驽”“砺”“寥廓”“章甫”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53、本大题共5小题,共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竞流出沁芳闸去了。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作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

54、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蹋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宝玉听了喜不自禁,笑道:“待我放下书,帮你来收拾。”黛玉道:“什么书?”宝玉见问,慌的藏之不迭,便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黛玉笑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好多着呢。”宝玉道:“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真真这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了过去。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

55、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说到“欺负”两个字上,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转身就走。宝玉着了急,向前拦住说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王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

56、子的碑去。”说的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揉着眼睛,一面笑道:“一般也唬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簪枪头。”宝玉听了,笑道:“你这个呢?我也告诉去。”林黛玉笑道:“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宝玉一面收书,一面笑道:“正经快把花埋了罢,别提那个了。”二人便收拾落花,正才掩埋妥协,只见袭人走来,说道:“那里没找到,摸在这里来。那边大老爷身上不好,姑娘们都过去请安,老太太叫打发你去呢。快回去换衣裳去罢。”宝玉听了,忙拿了书,别了黛玉,同袭人回房换衣不提。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又听见众姊妹也不在房,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

57、转。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只是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便不留心,只管往前走。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越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

58、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节选自红楼梦第23回)注:中浣指每月的中旬。“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你在幽闺自怜”等句见牡丹亭惊梦。25. 下列各项关于红楼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章回体长篇小说,原名石头记,又名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一般认为前八十回为曹雪芹所作。B. 红楼梦中的诗词往往与人物的命运和性格相合,如“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两句就堪称黛玉性格的写照。C. 红楼梦中

59、警幻仙姑请宝玉品茶饮酒,这茶和酒分别是万艳同杯和千红一窟。D. 红楼梦不仅塑造了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而且它突破了以往小说单线发展的情节结构,使艺术结构更加宏大完整。26. 下面是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部分判词,人物指代正确的一组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A. 贾探春 贾惜春 妙玉 史湘云B. 贾迎春 贾探春 妙玉 史湘云C. 贾迎春 妙玉 贾探春 李纨D. 贾探春 妙玉 贾惜春

60、 史湘云27.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A. 本章回中的会真记又名莺莺传,元代改为杂剧西厢记,和牡丹亭都是表现青年男女反抗封建礼教束缚,追求自由爱情的杰作。B. 林黛玉进贾府中西江月说宝玉“愚顽怕渎文章”,此文却写了宝玉读西厢记,“怕读”的是四书五经,一“怕”一“爱”体现了宝玉天生叛逆的性格。C. 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宝玉将自己和黛玉比作西厢记中的张生和崔莺莺,并非心意的流露,只是调笑之语。D. 宝黛二人共读西厢记,黛玉一人独听牡丹亭,小说写得摇曳多姿变化而不重复。E. 宝玉惜花,将花瓣抖落池内,随流水而去;黛玉惜花,以

61、土掩埋,不让被外面的污水糟蹋。两人做法不同,体现的是两人观点分歧和性格差异。28. “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 这里的景物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9. 结合节选的这一段文字,概括并分析黛玉的形象特点。【答案】25. C 26. D 27. CE 28. 营造了宝玉读西厢时“落红成阵”的凄美意境。引入了下文宝黛关于葬花的讨论和葬花的情节。与下文黛玉听牡丹亭的唱词“水流花谢”和想起词中的“流水落花”遥相呼应。 29. 多情而自尊:爱宝玉,但对于宝玉的唐突和表白是对自己的轻浮又薄面含嗔。多愁善感:见花落而葬花,听牡丹亭心痛神痴,眼中落泪。【解析】【

62、2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C项,“这茶和酒分别是万艳同杯和千红一窟”错。应当是,这茶是“千红一窟”, 酒是“万艳同杯”。故选C。【2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红楼梦中判词与人物的对应。此类题目主要是识记要准确,考生要弄明白判词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哪些词体现人物的什么特点或命运,不要死记硬背。探春判词。她是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排行为贾府三小姐。她精明能干,有心机,能决断,连王夫人与凤姐都让她几分,

63、有“玫瑰花”之诨名。后二句暗指探春远嫁海隅,犹如断线的风筝,一去不返。“运偏消”,命运偏偏愈来愈不济。妙玉判词。画面“一块美玉”寓其名,“落在泥垢之中”喻其结局。后二句诗与此意同。“金玉质”,喻妙玉“出身不凡,心性高洁”。“淖”,泥沼,烂泥。惜春判词。判词暗示惜春的结局是出家为尼。“三春”,指惜春的三个姐姐。“堪破”,堪破。“缁衣”,黑色的衣服,这里指僧尼服装。史湘云判词。前二句说史湘云自幼父母双亡,家庭的富贵并不能给她以温暖。后二句说史湘云婚后好景不长,转眼之间夫妻离散。“湘江水逝楚云飞”,藏“湘”、“云”二字,并暗用宋玉高唐赋中楚怀玉梦会巫山神女事,喻夫妻生活的短暂,与该判词画面含义相同。

64、故选D。【2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C项,“并非心意的流露,只是调笑之语”错。文中宝玉说“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真真这是好书!”,可见二人志趣相投,且一同看了这部书,都觉得好。宝玉此话恰恰是真情流露,并且他平时生怕惹黛玉生气,怎么可能“调笑”呢?E项,“体现的是两人观点分歧和性格差异”理解有误。从文中看宝玉和黛玉都惜花,只是两人做法不同。从后文看,黛玉讲了

65、为何不把花放到水中而是选择装在绢袋里拿土埋上的原因。宝玉听了不仅“喜不自禁”,而且还要帮黛玉收拾,他是赞同黛玉做法的,只是以前没有想到黛玉讲的情况。可见两人并没有观点分歧和性格差异。故选CE。【2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中景物描写的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理解题干要求,找到相关语句,从意象和手法角度把握景物描写的特点,并结合,上下文语境,从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塑造、表达主旨上体会其作用。“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用“桃花”意象,照应前面会真记里的“落红成阵”,营造了一种凄美意境。桃花“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才有后面的“抖将下来”,才有“恐怕脚步践踏”,“兜

66、了那花瓣”抖在池内的行动,才有宝黛关于葬花的讨论和葬花的情节,从情节上看,这句景物描写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此外,文章结尾处,写黛玉听戏文,听“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已有自怜意,写及“水流花谢和“流水落花”句,以及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给黛玉带来的“心痛神痴,眼中落泪”,这里的流水落花是和前面景物描写内容遥相呼应的,既体现了内容关联,也突出人物的心理特征。【2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阅读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人物身份,其次从文中找到人物的各种描写,通过人物所做的事、所说的话等看人物的性格、品质,再次,对照人物关系看所给人物的特点,综合来分析。分析之前,要了

67、解黛玉的大致情况。在贾府寄居,她处境尴尬,有些寄人篱下的悲伤和无奈,敏感多疑而刻薄。再结合认识,对节选内容具体分析,分点概括其形象特点。如面对宝玉的“我就是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的表白,作者描写了林黛玉的肖像和语言,“带腮连耳通红”说明她多情,对宝玉早有爱意。“微腮带怒,薄面含嗔”,对宝玉的“怒”和“嗔”的一番话语,表达了对宝玉说话略显唐突和轻浮的不满,表现了她的敏感和自尊。再如后面写见花落而葬花,听唱词心动神摇,联想之前所读“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表现她的心思细腻、多愁善感。此外,在读诗文方面,面对宝玉,林黛玉笑道:“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说明她有很高的文

68、学领悟力,表现她的聪明颖悟。【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30.微写作。这是钟南山院士于1月18日赶往武汉的动车票,起点和终点分别是广州南站、武汉站,二

69、等座,无座、补票,票价465.5元。那天是星期六,他从深圳抢救完相关病例回到广州,当天下午开会时接到通知赶去武汉航班已无机票,高铁票也非常紧张,临时上车的他被安顿在了餐车的一角。两天之后,“肯定存在人传人”“14名医务人员感染”“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钟南山院士接受采访时的回答,真正拉响了警报,改变了局面。时光飞逝,置身两个月后,我们回头再看这张小小的车票,让人备受触动,你有哪些感受和联想,或有哪些评价和思考,请结合这两幅照片进行写作,不超过180字。【答案】从广州南到武汉,1069公里,近5个小时,称得上千里奔袭。这张车票,让人肃然起敬。这不是一张普通的车票,在这张车票上,写满了钟南

70、山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脊梁精神!一张图片传遍了网络:钟南山一脸倦意,在赶往武汉的列车上睡着了。灯光照着他早已花白的头发,那饱经风霜的脸上眉头皱紧,忧国忧民之情一览无余。他是伟大的“逆行者”,他是漫威里的超级英雄,坚定而无敌。【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微写作的能力。写好微写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为什么要写作,即写作目的;写给谁或写给谁看,即写作对象;用什么形式来承载表达的内容;语言表达。根据写作目的、写作对象所需要的得体的语言。微写作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合理、得体。关于车票,要注意这些细节“二等座,无座、补票,票价465.5元”“航班已无机票,高铁票也非常紧张,临

71、时上车的他被安顿在了餐车的一角”,这位老人的价值,即使包机送他去武汉都不为过,何况他已83岁高龄。这张车票展现的是钟南山院士的高贵品格。而那张照片,要注意背景,“那天是星期六,他从深圳抢救完相关病例回到广州,当天下午开会时接到通知赶去武汉”,这说明老人在连续作战,只能在高铁餐车一角凑合着休息一下;要注意老人的面部细节,皱纹、沧桑,这是一张让人心疼的照片。钟老为国家、为人民做出的贡献,与这张普通车票、这张看似普通的照片形成了鲜明对照。考生要在短短180字以内的篇幅里传达出这些信息,更需要抓住关键点,语言简明,很考验语言功力。【点睛】微作文,顾名思义,就是微小的作文,字数一般在100到300字以内

72、。从表达方式看,可以把微写作分为六大类:记叙类、描写类、说明类、议论类、应用类、抒情类。本题属于议论性微写作。议论类微写作要求考生能够对某一事物、某种现象、某篇文章等发表评论或加以赏析。此类微写作一般先叙述现象或引用材料,然后明确论点,接着分析材料,用合适的论证方法,或举事例,或引名言,围绕现实和自身论述自己的观点。结尾再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强化中心,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记叙类微写作,不必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面面俱到,一般以事件的某个环节或人物的某个方面为中心,描绘出一个精彩的镜头,或是动人的画面,进而揭示事件的意义,展示人物的个性。说明类微写作的对象可以是日常物品、影

73、视作品,可以是场所、建筑、时令特征,也可以是漫画等。事物说明文的写作关键是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而漫画说明文重在准确、全面。语言要通俗易懂、科学严谨。直抒胸臆的抒情类微写作,可以借鉴颁奖词的写法,采用第二人称,使用直接表白的形式,直接抒发对景物、人物、事物的感情。也可以采用第三人称,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生动化。间接抒情的抒情类微写作,往往需要结合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抒发对景物、人物、事物的感情。应用类微写作要了解其基本格式要求,如标题、称呼语、问候语、结束语、落款等,同时还要积累一定量的谦辞与敬辞,注意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本试卷的题干、答案和解析均由组卷网()专业教师团队编校出品。登录组卷网可对本试卷进行单题组卷、细目表分析、布置作业、举一反三等操作。试卷地址:组卷网是学科网旗下的在线题库平台,覆盖小初高全学段全学科、超过900万精品解析试题。关注组卷网服务号,可使用移动教学助手功能(布置作业、线上考试、加入错题本、错题训练)。 学科网长期征集全国最新统考试卷、名校试卷、原创题,赢取丰厚稿酬,欢迎合作。钱老师QQ:537008204曹老师QQ:713000635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