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课维新运动的兴起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符合早期维新派“商战”思想的是()A.“自强之术,在于练兵”B.“十万之富豪,则胜于有百万之劲卒”C.“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D.“改良社会经济组织,使人民知有生之乐”解析:“商战”是为了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早期维新派提出了同外国进行“商战”的思想,他们认为“十万之富豪,则胜于有百万之劲卒”,希望通过发展社会经济达到抵制外国侵略的目的。答案:B2.“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而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持上述观点的是()A.顽固派B.资产阶级维新派C.洋务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解析:题干材料反映出的观点是主张进行政治变革,但
2、又反对直接过渡到民主共和制。因此,B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答案:B3.郑观应曾这样批判洋务运动:“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他指出的洋务运动的弱点是()A.片面依赖西方,缺乏自主创新B.没有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C.没有结合中国具体情况学习西方D.忽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企图解析:郑观应指出了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源,即没有学习西方的“体”政治制度。答案:B4.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苦索,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有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文中
3、所说“新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林则徐、魏源B.康有为、梁启超C.孙中山、章太炎D.陈独秀、胡适解析:“不中不西即中即西”反映的是康有为学说的特点,即把中国的儒家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相结合,因此B项正确。A项是地主阶级抵抗派,C项是资产阶级革命派,D项是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派。答案:B5.下表是时务报以中国为主题的译稿(翻译外国人“看清朝”的文章)分类表(部分),这主要反映了维新派()类别篇数比例列强在中国21547.4%经济/财政/商务8719.2%总论(变法维新主张)194.2%A.对变法的具体主张缺乏研究B.希望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机C.通过外国人施压清政府进行变法D.着重强调发展近
4、代工商业经济解析:从表格信息看,“列强在中国”占了文章的近半数,说明甲午战争后,维新派关注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反映了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机,故选B项。答案:B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自无不变者其用人议政,仍操之自上,则两得之矣吾今开国会,尚非其时也。康有为日本变政考材料二谭嗣同认为:“中国所以不可为者,由上权太重,民权尽失”;主张“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他称赞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学说,认为“法人之学问,冠绝地球,故能倡民主之义”。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宪
5、政方面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康有为和谭嗣同在中国宪政改革方面观点的异同。参考答案:(1)主要思想:民智未开,宣扬保君权,自上而下变法,强调开国会时机不成熟。背景:19世纪末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受西方近代政治学说影响,产生变法救国的思想。(2)同:倡导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异:康有为主张渐进改革;谭嗣同提出废君权、倡民权的激进主张。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常州学派的健将刘逢禄认为左氏春秋中的义法、凡例皆出自刘歆伪造,他说:“余年十二读左氏春秋,疑其书法是非多失大义。”常州学派史学思想研究材料二(刘歆阐释左氏春
6、秋是)“以其非博之学,欲夺孔子之经,而自立新说以惑天下。”“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材料三康有为隐以改复原教之路得自命作伪经考。其貌似孔也,其心则夷也。叶德辉叶吏部与刘先端黄郁文两生书(1)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康有为与刘逢禄相比其观点的异同之处。(2)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叶德辉观点的认识。解析:本题考查对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分析归纳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的信息可知两者的主张基本相似,但是目的却不相同;第(2)问,“认识”是一种较为宽泛的问题,一般要包含对评价史实的“判断”“本质”“影响”等要素。参考答案:(1)同:两者都怀疑左氏春秋的真实性。异:刘逢禄多从学术角度考虑;康有为则为其变法提供理论依据。(2)有道理。看出了康有为思想的实质;但作者倾向于对康有为进行批判,坚持夷夏之辨,态度较为保守;反对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