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天津市滨海新区2020届高三历史居家学习反馈检测试题(A)(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00049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滨海新区2020届高三历史居家学习反馈检测试题(A)(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2020届高三历史居家学习反馈检测试题(A)(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2020届高三历史居家学习反馈检测试题(A)(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2020届高三历史居家学习反馈检测试题(A)(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2020届高三历史居家学习反馈检测试题(A)(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2020届高三历史居家学习反馈检测试题(A)(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2020届高三历史居家学习反馈检测试题(A)(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2020届高三历史居家学习反馈检测试题(A)(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2020届高三历史居家学习反馈检测试题(A)(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2020届高三历史居家学习反馈检测试题(A)(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2020届高三历史居家学习反馈检测试题(A)(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2020届高三历史居家学习反馈检测试题(A)(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天津市滨海新区2020届高三历史居家学习反馈检测试题(A)(含解析)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第卷1.20世纪初,某学者研究孔子思想时,从新的史观出发,认为孔子的学说是“适应政府二千余年未曾变动的农业经济组织反映出来的产物”,“经济上有他的基础”。下列历史结论符合上述史观的是A. 周期性的治乱更替是中国古代的历史规律B. 铁犁牛耕的使用影响了春秋战国社会转型C. 贞观之治的出现源于唐太宗的励精图治D. 尊崇儒学是西汉大一统局面发展的根基【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该学者是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角度分析孔子主张的,铁犁牛耕属于经济层面的变化,促进了社会的转型,所以符合这个

2、史观的是B项;A项说法错误,没有看到中国社会发展的本质,排除;CD都不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论述的,排除。故选B。2.古代雅典,在公民大会审议城邦管理事务时,“站起来发言的可能是工匠、铁匠、鞋匠、商人、店主、穷人、贵族或普通人”;在雅典的外邦人“要像奴隶那样闭紧嘴巴”。这说明在古代雅典演说自由是A. 雅典人与生俱来的权利B. 界定公民身份的重要标志C. 区分公民与外邦人的依据D. 政治家左右政局的主要手段【答案】B【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雅典公民是本城邦的成年男子,广大的奴隶、妇女、儿童、外邦人被排除在外;材料在雅典的外邦人“要像奴隶那样闭紧嘴巴”,而在公民大会“站起来发言的可能是工匠、铁

3、匠、鞋匠、商人、店主、穷人、贵族或普通人”,因为这些人是公民,故古代雅典演说自由是公民演说自由,B正确;据公民的范围可知,不是每个雅典人都可以演说,而在雅典的外邦人“要像奴隶那样闭紧嘴巴”,故A错误;区分公民与外邦人的依据是看他是否是本城邦的成年男子,C错误;D与材料无关。【点睛】雅典公民是本城邦的成年男子,广大的奴隶、妇女、儿童、外邦人被排除在外。3.文艺复兴时期,很多画家以希腊神话中的情节为素材进行创作。在描绘天神宙斯用一阵“黄金雨”吸引人们时,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的代表人物提香直接用从天而降的一枚枚金币来表现。提香的这一表现方式A. 带有画家生活环境的烙印B. 突出了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C.

4、附和了教会宣扬的道德观D. 体现了神韵写意的绘画风格【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文艺复兴时期很多画家在描绘天神宙斯时用一阵“黄金雨”表示,而提香在此基础上用一枚枚金币来表现,这说明画家在创作时会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故选A。文艺复兴的核心精神是人文主义,它突出人中心地位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显然这不能通过一枚枚金币来表现,排除B;提香的画作否定了教会宣扬的道德观,排除C;写意为中国画的特征,排除D。4.朱熹认为,家庭、家族的“冠婚丧祭仪章度数”隐含着“名分之守”“爱敬之实”。他据此将古礼中繁琐的婚礼“六礼”简化为便于实行的“三礼”。他这样做旨在A. 推广儒家礼仪B. 实

5、现儒学生活化C. 重塑儒家伦理规范D. 巩固儒学主导地位【答案】D【解析】【详解】朱熹简化儒式婚礼目的在于巩固儒学的主导地位,D正确。推广儒家礼仪、生活化均属于手段,不是其目的,题目考查的是行为背后的目的,AB不正确;据材料“他据此将古礼中繁琐的婚礼六礼简化为便于实行的三礼”可知,朱熹没有重塑儒家伦理规范,C错误;故选D.5.根据下表所列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时间人口数量耕地面积人均耕地(亿人)(万公顷)面积(亩)1753年1.844901.504.001766年2.085204.893.751784年2.865070.492.661812年3.345259532.36A. 精耕细作继续发展B.

6、 人口优势逐步显现出来C. 生产关系发生剧变D. 农副产品实现了商品化【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表格内容可知,清代后期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人均耕地不断减少,因此必然促进农业精耕细作的发展,故选A项;表格内容与人口优势无关,排除B;从人地矛盾上看不出生产关系的剧变,更看不出农副产品的商品化,排除CD。故选A。6.1902年,清政府官员铁良检阅安徽武备练军,见其“多系举人、廪贡、秀之优秀分子”。1905年12月22日大公报报道,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由上述现象可知A. 社变动引发了价值观念变化B. 维新变法解放了知识分子的思想C. 西学传播开启了军队近代化D. 科举制废除加速了社会阶

7、层流动【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见其“1902年,多系举人、廪贡、秀之优秀分子”。1905年12月22日大公报报道,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可见,1902年1905年的清政府军队里已有许多举人、廪贡、秀,这说明随着列强侵略的加剧,民族危机加深,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A正确;维新变法运动是资产阶级上层的思想文化运动,而不是解放了所有知识分子的思想,B以偏概全;清政府军队里已有许多举人、廪贡、秀,当时科举制内容是儒家经典选拔人才,与军队近代化无关,C错误;据所学可知,1905年9月才废除科举制,而与材料“1902年,多系举人、廪贡、秀之优秀分子”不符,D错误。7.1872年至

8、1873年间,恩格斯分析了当时德国出现住房短缺的原因,其中包括广大的劳动群众的工资只够勉强购买生活资料、机器和技术的不断改善造成大量工人失业、工人大批涌进大城市等。在这样的分析后,恩格斯将会A. 呼吁政府大力加快住宅建设B. 组织群众前往立法机关和平请愿C. 警告有产者们不要利欲熏心D. 指出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产物【答案】D【解析】【详解】恩格斯分析了当时德国出现住房短缺的原因,这种情况是由资本主义发展所带的结果,是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的产物,故D项符合题意;AC项没有指出本质问题,排除;恩格斯是社会主义者,不主张通过和平请愿的方式解决问题,排除B。故选D。8.1790年美国拥有8000人以上的

9、大城市只有5个,其人口不到13万人,1820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2%。到1870年城市数目增至663个,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5%。据此推断这一时期的美国A. 城市化建设为国家工作重点B. 工业化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C. 国家统一促使人口迅速增长D. 城市化进程速度居世界首位【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从1790年到1870年美国的城市人口比重显著上,这主要和工业革命推动人口向城市聚集有关,B选项符合题意;当时工业化建设是国家的重点,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结果,A选项排除;人口增加不一定会导致城市人口比重上升,C选项排除;仅从美国单方面的数据是无法推出美国的城市化速度居世界首位

10、的结论的,D选项排除。9.20世纪20年代,在吸取屡次革命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孙中山认识到要使中国革命成功就必须唤起民众。基于这一认识,他进行的努力是A. 寻求共产国际帮助B. 发动护法运动C. 重新解释三民主义D. 创立黄埔军校【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20世纪20年代,在吸取屡次革命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孙中山认识到要使中国革命成功就必须唤起民众。”可知,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在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之后,深感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决定“以俄为师”,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同共产党合作,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

11、义,C正确;A说法违背史实;据材料“在吸取屡次革命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可知,护法运动就是其失败的教训之一,与材料不符,B错误;据材料“孙中山认识到要使中国革命成功就必须唤起民众”可知,创办黄埔军校不是“唤起民众”,D错误。10.1919年9月,中国签署了对奥合约,取消奥地利的最惠国待遇,废止了辛丑条约中的中奥专约。1921年5月签订了中德协约,中国得到了战争赔款,收回德租界。这得益于A. 列强对华政策转变B. 国家综合实力上升C. 有利历史机遇出现D. 独立自主地位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1919”、“1921”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出现材料中的现象主要和中国成为一战的战胜国、德奥成为

12、战败国有关,说明出现了有利的历史机遇,C项符合题意;列强对华政策并没有根本性转变,排除A项;此时中国的综合实力没有明显上升,独立自主的地位更没有形成,排除BD。故选C。11.与如图所示紧密相关的历史事件主要集中发生在A. 西欧地区B. 巴尔干地区C. 亚太地区D. 中东欧地区【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图示内容可知,从19311944年,该国军费占国家预算的比例不断上升,说明该国正在积极扩军备战或已经发生了战争,根据“1931”年并联系所学可知应该与日本有关,所以应该是在亚太地区,故选C项。ABD项与1931年军费就开始明显上升不符,排除。故选C。12.下表所示为19561976年天津市收音

13、机产量、零售量,综合分析可知,造成下表所示现象的原因是年份1956195719651973197419751976产量(万台)3.226.576.6443.0061.5074.7076.45零售量(万台)102.04.09.09.616.413.6A. 产量的逐年上升B. 市场需求的萎缩C. 生产技术的进步D. 计划经济的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当时天津市收音机厂产量不断提升,虽然零售量也不断增长,但在产量中所占比重较小,说明零售并不是主要销售方式,这与国家的计划经济有关,故选D项;A属于现象,不是原因,排除;根据零售量不断增长可知市场需求并不是萎缩,排除B;由表格看不

14、出生产技术进步,排除C。故选D。13.一直到1952年,河北定县都没有一台大型农机具。1955年,定县农民开始使用拖拉机耕地,1958年又开始使用柴油机和电动机灌溉农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 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B. 国家以农业为经济建设中心C. 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D. 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一直到1952年,河北定县都没有一台大型农机具。1955年,定县农民开始使用拖拉机耕地,1958年又开始使用柴油机和电动机灌溉农田。”说明由1952年到1955年、1958年河北定县开始出现了拖拉机、柴油机、电动机等大型农机具,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由于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运

15、动的开展,由土地私有到土地公有制的变化,因此大型农机具开始出现,C正确;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是大型农机具使用的表现,材料强调的是使用的原因,A错误;据所学可知,此时处于一五计划前后,工业化应该是经济建设中心,B错误;据所学可知,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初步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D说法错误。【点睛】1950-1952年土地改革;1953年1956年农业合作化;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14.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后来,日本出版的海战史对此的研究结果是:“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

16、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思考这一事例可以认识到A. 中方记载比日方叙述更具有史料价值B. 某些历史真相因史料杂乱而无法说清C. 辨析史料真伪是接近历史真相的前提D. 原始记录和研究文献是史料全部来源【答案】C【解析】【详解】对于丰岛海战中日双方记述各异,说明双方的史料记述中必然有不实之处,所以辨析史料真伪是接近历史真相的前提,故选C项;中方的记载并不一定比日方更有史料价值,排除A项;BD项明显说法错误或过于绝对,排除。故选C。15.意大利画家拉斐尔在16世纪初创作的雅典学院,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举办雅典学院的逸事为题材,描绘了50多位不同领域的学者

17、名人形象,画面中心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走在一起,一个指天一个指地,似乎还在进行热烈讨论。对这幅画作所蕴含的历史意义最深刻的理解是A. 哲学家探讨的问题关乎人类命运B. 文艺复兴的影响已跨越时空界限C. 意大利是希腊文明的最大受益者D. 时代精神的光大离不开历史传承【答案】D【解析】【详解】拉斐尔以柏拉图举办雅典学院的逸事为题材进行创作,通过宣扬古代雅典的人文精神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发展,说明时代精神的光大离不开历史的传承,故选D项;材料并不能证明绘画汇总哲学家探讨的问题就是关乎人类命运的,排除A项;BC项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D。第卷16.2015年底以来,西汉海昏侯刘贺墓的发掘和成

18、果展示,在学术界和社会公众间引起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汉书载,刘贺是汉武帝之孙,昌邑哀王之子,幼年继承王位。公元前74年,汉昭帝逝世,无子,霍光立刘贺为皇帝。然而不久,霍光与群臣联名上奏刘贺入朝后的劣迹,如:居丧时无悲哀之心,不素食,掠取女子,废礼仪;即皇帝位后,未祭祀宗庙就以最隆重祭礼祭祀其父要求废黜刘贺。皇太后准奏。前63年,刘贺受封为海昏侯。(1)刘贺封号与汉代哪一制度有关?概括汉书所载刘贺帝位被废原因。材料二自武帝崩后,霍光辅政,专权十余年。昌邑王刘贺入京继位后,急欲亲政,又亲信昌邑旧臣,计在位二十七日,遣使者“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有收回权力之迹象。霍

19、光为保持权势,遂废刘贺。摘编自廖伯源昌邑王废黜考(2)材料二对刘贺被废原因是如何解释的?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为何不同。材料三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子图象、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一些人据此轻易判断:刘贺绝非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而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宗室贵胄,汉书中对刘贺的记载不足为信。摘编自辛德勇海昏侯刘贺等(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出土文物所印证的史实。这些出土文物对材料一、二有何价值?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关于刘贺的评价?【答案】(1)郡国并行制度失礼仪,乱制度(2)霍光专权,刘贺急于收权,矛盾激化材料一是史事记述,材料二是史事分析(3)儒学

20、成为正统丰富了材料一、二的史事记述和分析仅凭现有出土文物推翻汉书对刘贺的记述不客观、不充分【解析】(1)第一小问:由材料一中的“刘贺是汉武帝之孙,昌邑哀王之子,幼年继承王位”可知这是属于分封制,再结合西汉的政治制度可知,当时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度。第二小问:依据材料“居丧时无悲哀之心,不素食,掠取女子,废礼仪”可知原因是“失礼仪”;依据材料“即皇帝位后,未祭祀宗庙就以最隆重祭礼祭祀其父”可知原因是“乱制度”。(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昌邑王刘贺入京继位后,急欲亲政”、“有收回权力之迹象霍光为保持权势,遂废刘贺”可知原因有:霍光专权,刘贺急于收权,矛盾激化。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与材料二的特点可知:

21、材料一是史事记述,材料二是史事分析。(3)第一小问: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主要依据儒学在汉代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第二小问: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子图象、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这些出土印证了所学汉代儒学成为正统的史实。第二小问:刘贺墓出土的这些文物对于解读材料一、二中关于刘贺被废的史实和分析应该是多了一些证据,所以其价值就是丰富了材料一、二的史事记述和分析。第三小问:根据材料三中“轻易判断”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根据历史研究孤证不立的原则,应该说客观地讲,仅凭现有出土文物推翻汉书对刘贺的记述不客观、论据并不充分。17.自然观,顾名思义就是指人类在认识自然界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在这一观点

22、指导下形成的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西方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造就了中西方风格迥异的自然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古人就开始探讨“何为自然”以及“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如“天人合一”“五行说”等都是中国古人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的回答,中国古代思想家建立在不同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符合自己立场的自然观。在西方,古希腊最早开始探索世界的起源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世界的本原初步归纳为“水”“火”等各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并逐渐形成了“天人相分”的自然观。中国的自然观由“一”而生,将“自然界”和“人”看成一个整体,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西方

23、的自然观由“二”而生,“自然界”和“人”的关系是一个对立不统一的关系,二者的对立性使得西方更多的追求“人”的主动性,使自然界逐渐沦为了人的奴隶。摘编自贾文龙、张卓艳中西方自然观的历史演进及发展愿景探析材料二 西方的科技革命,恰恰是西方自然观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理性地解析着自然,科学地总结着世界的部分规则,并试图创造新的运行体系。这样的革命是极度震撼并且极具扩张性的,正如西方自然观试图精确地探索自然的每一个细微的部分一样,这样的革命必然会试图侵入每一个固有的民族文化中,这是西方认识世界的方式。科技革命更是大大促进了西方对“虚”的割舍和对“实”的肯定,因为科技的发展必须建立在无数真实的行动和不断实践

24、的检验之上,西方认为脱离操作实践的理论都是不切实际的。因而,科技革命带来了全球性的影响中国的传统自然观受到了颠覆式的冲击。摘编自李玢“科技化”时代背景下中西方传统自然观的碰撞(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早期中西方自然观的不同内涵,并分析各自的成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近代西方科技革命使“中国的传统自然观受到了颠覆式的冲击”的表现。(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应持有怎样的自然观。【答案】(1)内涵:中国老子的“道法自然”、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阴阳家的“阴阳五行学说”等,倡导“天人合一”,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成因:大河文明

25、,农耕经济为主,依赖自然环境气候;政治倾向中央集权,注重和谐统一。内涵:西方泰勒斯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水”、赫拉克里特认为“火”构成了世界万物、毕达哥拉斯认为世界是由“数”组成的、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等,主张“天人相分”,认为“人”能够主宰“自然界”。成因:海洋文明,工商业为主;城邦政治盛行,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2)在西方自然观影响下中国传统自然观的观念不断革新;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用机器替代人工;传入自然科学,理性地解析着自然的奥秘;强化人对自然的控制,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实效,强调实验等。(3)建立“生态自然观”,将中国的“道”和西方的“术”融为一体,实现“自然界”和“人”的和谐相处。【解

26、析】【详解】(1)中国,内涵:从材料“如“天人合一”“五行说”等都是中国古人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的回答”可以看出阴阳家的“天人感应”“五行说”。“中国的自然观由一而生”可知是老子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强调道法自然,从材料“将自然界和人看成一个整体”是荀子的知天命而用之,这些学者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成因:从中国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处于大河文明。以农业为主,主要依靠天即自然环境来吃饭,学者的研究也就致力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西方,内涵:从材料“古希腊最早开始探索世界的起源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世界的本原初步归纳为水火等各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联系所学可知西方泰勒斯认为万物的本原

27、是“水”、赫拉克里特认为“火”构成了世界万物,他们并逐渐形成了“天人相分的自然观,认为“人”能够主宰“自然界”。成因:联系所学,知道西方文明发源于爱琴文明也就是海洋文明,以工商业为主;城邦政治盛行,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2)从材料“西方的科技革命,恰恰是西方自然观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理性地解析着自然,科学地总结着世界的部分规则,并试图创造新的运行体系。”“西方认为脱离操作实践的理论都是不切实际的。因而,科技革命带来了全球性的影响”我们可以总结出西方的自然观认为要勇于实践,实行科技革命,对中国地主阶级产生震撼,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用机器取代人工。传入自然科学,理性地解析着自然的奥秘

28、,还有强调实验,注重时效性等。从而造成“中国的传统自然观受到了颠覆式的冲击”。(3)通过以上材料联系在全球化的基础上要注重环境,自然的保护,使中西方走上联合,使中国的“生态自然观念”和西方注重“物质”观念融为一体,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申报月刊“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1933年,申报月刊发起了“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讨论。讨论范围集中于生产和经济方面,并将问题析分为两项:(1)中国现代化的困难和障碍;(2)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方式申报月刊第二卷第七号出版了“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并对发起讨论的原因进行了说明。编辑之言指出:“中国现代化”这个问题,与其说它是一个新问题,无(

29、母)宁说它是一个八九十年来的宿题。须知今后中国,若于生产方面,再不赶快顺着“现代化”的方向进展我们整个的民族,将难逃渐归淘汰,万劫不复的厄运。讨论共收到10篇短文和16篇专论。其中,明确主张采取社会主义方式的有9篇,将社会主义作为现代化终极目标的1篇,主张非资本主义的3篇,主张计划经济的1篇,主张兼采个人主义与社会主义的1篇,主张受节制的资本主义的1篇,明确主张个人主义方式的1篇,未回答采取社会主义抑或资本主义,只是提出具体主张的8篇。据申报月刊第二卷第七号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申报月刊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答案】【评分参考】

30、观点:层次三:观点明确、合理(2分)。层次二:观点较为明确、合理(1分)。阐释:评述应结合史实,主要包括以下角度: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现代化历程及镜况(2分);20世纪三十年代国内背景,包括民族危机严重,国内经济落后等(3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际背景,包括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3分)。(若从其他角度论述,合理即可得2分)表述:层次三:表述成文,论证充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2分)。层次二:能表述成文,论证较充分,思路较清晰(1分)。层次一:仅罗列要点,思路不清(0分)。【解析】【详解】观点:据材料“申报月刊发起了“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讨论并将问题析分为两项:(1)中国现代化的困

31、难和障碍;(2)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方式”可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方式评述:据材料“申报月刊发起了“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讨论并将问题析分为两项:(1)中国现代化的困难和障碍;(2)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方式”可知,1933年申报月刊就“中国现代化问题”发起讨论。讨论范围集中于生产和经济方面,并将问题析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现代化的困难和障碍;另一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方式。据材料“须知今后中国,若于生产方面,再不赶快顺着现代化的方向进展我们整个的民族,将难逃渐归淘汰,万劫不复的厄运。”可知,材料强调了现代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据材料“讨论共收到10篇短文和16篇专论。其中,明确主张采取社会主义方式的有9篇,将社会主义作为现代化终极目标的1篇”可知,在这次“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讨论中收到了10篇短文和16篇专论,给中国现代化提出了诸多的方案,大致有两种,即欧美方案(走资本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