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4 ,大小:261KB ,
资源ID:599549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9954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解析》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解析》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开鲁一中2020-2021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请把选项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 周代作为“天子”的周王既掌握“天命”又主宰“天下”。王室衰微后,诸侯征伐只能获取实质上的“天下”,却无法得到象征“天命”的“天子”身份。秦始皇创制皇帝名号,着重标榜自己的功德,淡化“天下”为“天命”的赐予。这说明了A. 周代天命观念逐渐消亡B. 秦注重按功德分配身份地位C. 秦意在打破旧有的权力逻辑D. 神权不再与王权相结合【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秦始皇创制皇帝名号,着重标榜

2、自己的功德,淡化天下为天命的赐予”可以看出秦朝打破旧有的权力逻辑,加强皇权故C项正确。A项中的消亡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强调的是秦朝加强皇权,不是强调秦注重按功德分配身份地位和神权不再与王权相结合,故B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考查秦朝皇帝制度的目的。解题的关键是对“秦始皇创制皇帝名号,着重标榜自己的功德,淡化天下为天命的赐予”的分析理解。2. “(明代)大学士成为没有宰相名义的宰相但大学士毕竟不同于正式宰相,正式宰相可以单独推行政令,大学士便无此权。他只能依靠票拟签注意见,来窃弄皇帝的权力,只有黑市地位,没有法定地位。”作者意在表达A. 大学士权力无制度保障B. 设立大学

3、士有利于限制皇权C. 大学士擅长于玩弄权术D. 大学士只是没有名义的宰相【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只有黑市地位,没有法定地位”可知大学士权力无制度保障,故A项正确;大学士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并不能对皇权构成限制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无意说明大学士擅长玩弄权术与否,故C项错误;大学士不仅没有宰相名义也没有宰相实质,故D项错误。3. 古代雅典不允许公民对城邦的利益漠不关心,哲人和学者不能遁入山野,必须到公民大会投票;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员;法律明确规定,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必须追随一派,反对一派,否则将予以严惩。这表明古代雅典A. 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B.

4、宣扬公民平等参政C. 限制公民的个人自由D. 直接民主弊端明显【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古代雅典不允许公民对城邦的利益漠不关心,哲人和学者不能遁入山野,必须到公民大会投票等,说明了古代雅典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A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涉及平等参政方面的信息,B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公民的社会责任,没有限制公民个人自由,C排除;材料没有体现民主弊端的内容,D排除。故本题选A。4. 在美国,众议员和国家主要官员由民选产生,任期有明确限制,还赋予议会弹劾包括总统在内的一切行政官员的权力;州政府和地方官员,绝大多数也是由民选代表或代理人组成。这体现了A. 联邦制原则B. 分权制衡原则C. 共和

5、制原则D. 中央集权原则【答案】C【解析】【详解】共和制通常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是资产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理想形式之一。C项与题意相符;联邦制原则涉及的是国家的结构问题,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分权制衡原则,排除B项;中央集权原则是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与控制,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5.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于1921 年8月在上海成立,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公开机构。该机构的成立表明A. 工人运动由经济斗争转向了政治斗争.B. 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开始走向结合C. 中国革命受到了苏俄革命道路的影响D. 中国革命实现马克思主义

6、与国情结合【答案】C【解析】【详解】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成立表明,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组织领导工人运动,很明显受到了苏俄革命道路的影响,故C项正确;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就进行了反帝反封的政治斗争,排除A;五四运动后,初具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开始结合,排除B;1921年中国革命尚未和马克思主义结合,排除D。6. 长江三角洲曾是主要的粮产区,自明中期以来因棉花、桑树等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而逐渐成为粮食输入地。明朝末年,上海县的棉花种植面积约占全部耕地面积的50%,太仓州约占70%,嘉定县约占90%,这主要反映了A. 新航路开辟冲击传统农耕经

7、济B. 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 经济发展的区域分工日趋细致D. 工商业发展推动种植结构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明朝时期,因棉花、桑树等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长江三角洲从主要的粮产区逐渐成为粮食输入地,主要反映了工商业发展推动种植结构变化,D项正确;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新航路开辟并没有冲击传统农耕经济,A项错误;直到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才开始解体,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明朝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分工”日趋细致,C项错误。7. 盐铁论水旱曰:冶铁者“家人相一,父子戮力,各务为善器,器不善者不集。农事急,挽运衍之阡陌之是,民相与市买,得以财货新弊易货,或时贳(赊欠)。民不弃作

8、业,置田器,各得所欲。”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官营冶铁作坊的经营方式B. 有强烈的追求利润的要求C. 注重产品质量和经营方法D. 注意市场信息和成本核算【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家人相一,父子戮力”可得出这是家庭手工业,而不是官营手工业,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根据“各务为善器,器不善者不集”可得出重产品质量和经营方法,根据“民相与市买,得以财货新弊易货,或时贳(赊欠)。民不弃作业,置田器,各得所欲”可得出有强烈的追求利润的要求,注意市场信息和成本核算。故BCD项都有体现,不符合题意。8. 下表晚清税收基本情况表(单位:万两)。这反映出当时A. 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B. 商品经

9、济成为经济主导C. 政府财政状况8趋好转D. 农民赋税负担不断减轻【答案】A【解析】【详解】通过表格可知,农业税比重下降,工商业税比重上升,反映了晚清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A项正确;晚清时期自然经济占据主导,B项错误;表格只反映晚清税收收入的增长,未反映财政支出状况,“日趋好转”缺乏依据,也不符合史实,C项错误;农业税数额呈现增长趋势,D项错误。9. 1951年毛泽东在给刘少奇的一封信中说:“合理地调整现在的工商业,切实而妥善地改善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据此可知A. 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成

10、效显著B. 我国当时仍在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C. 公有制经济已在中国建立起来D. 我国当时社会已经完成工商业改造【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合理地调整现在的工商业,切实而妥善地改善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并根据“1951年“可知,此时我国仍然处于恢复国民经济阶段,没有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仍然在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故选B;材料没有体现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的效果,排除A;根据”1951年“并结合所学可知公有制经济尚未建立起来,排除C;1951年我国尚未开始对工商业的改造,排除D。故选B。10. 二战结束以后,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新变化,出现了英国的混合市

11、场经济,法国的计划指导型经济.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日本的政府主导型经济等经济模式。这些经济发展模式都A. 反映了自由放任经济政策B. 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具体体现C. 与凯恩斯主义背道南驰D. 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答案】B【解析】【详解】英国的混合市场经济、法国的计划指导型经济、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日本的政府主导型经济等经济模式都是对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具体体现,B正确;二战后欧洲以及日本的发展模式是国家干预模式,而非自由放任,排除A;题干所列国家的发展模式符合凯恩斯主义,排除C;题干所列国家的发展模式是市场经济而非计划经济,排除D。11. 历史上美国政府

12、曾经两次宣布美元贬值,1933年,美元贬值约30%;1973年,美元贬值13%。美元两度贬值的相似之处是A. 整顿银行,恢复货币信用B. 拉动内需,刺激国内消费C. 减少干预,应对经济危机D. 有利出口,开拓国际市场【答案】D【解析】根据关键信息“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共同目的”等,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30年代,美国为应对经济危机,罗斯福政府调整财政金融政策,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20世纪70年代,美国贸易出现逆差,黄金和外汇储备出现大幅度下降,美国无力稳定美元的币值,不得不宣布美元贬值,有利出口,开拓国际市场,故D正确;A项与材料不相关,排除;B不符合1973年美元贬值,排除;

13、C不符合1973年美元贬值,故BC错误。点睛:抓住关键信息“1933年,美元贬值约30%;1973年,美元贬值13%。美元两度贬值的相似之处”,结合所学罗斯福新政和1973年经济危机的知识分析解答。12. 1928年,斯大林主张通过征收农民的贡税,汲取资金进而发展重工业,异见者被扣上“右倾”的帽子;1929年4月,政治局委员乌格兰诺夫提出,纺织工业在国民经济生活中起着重大作用”,“是一只能下金蛋的母鸡”。由此可知,当时的苏联A. 逐渐形成了斯大林模式B. 在工业化模式上存有争议C. 忽略了市民的直接利益D. 国民经济的比例严重失调【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苏联的工业化、斯大林模式等知识

14、。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根据题干可知,当时的苏联国内在工业化的具体模式上存在不同的意见,故答案选B项;由材料无法直接推断出苏联逐渐形成斯大林模式.故排除A项;材料表明当时的政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而非市民的利益,故排除C项;通过材料无法直接得出苏联当时的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故排除D项。13. 列宁曾说:“我们并不是孤零零地生存在世界上,我们是作为世界经济的一员生存在资本主义国家体系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 对部分企业实行租让制或租借制B. 通过指令计划管理经济C. 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D. 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答案】A【

15、解析】【详解】“生存在资本主义国家体系”是指新经济政策中采取国家资本主义政策,年实行新经济政策,对于部分企业实行租让或者租赁的措施,正确;指令计划管理经济是斯大林模式的特点,错误;是赫鲁晓夫改革措施;是斯大林模式经济措施特点。14. 1988年,英国政府实行养老金改革。国家只提供最基本的养老金,同时强制所有企业一律推行职业养老金制度。政府还规定任何职工按期缴付一定费用,到退休时,由国家负责支付个人养老金。这一改革旨在A. 减少国家干预,缩减福利规模B. 加强社会保障,缓解失业压力C. 节省政府开支,放弃社保责任D. 扩大政府职能,缩小贫富差距【答案】A【解析】【详解】A.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国家

16、只是提供了基本养老金,要求企业和职工交一部分,从材料的时间可以看出,这是当时英国撒切尔夫人的改革措施,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福利国家的规模,体现的是国家减少干预政策的特点;B.材料的措施不是加强社会保障体系,推行的是养老金制度,没有缓解社会失业压力;C.材料可以看出国家还提供最基本的养老金,说明没有放弃社会保障的责任;D.材料反映的是英国缩减福利国家的规模,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没有体现出扩大政府职能的表现。【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西方福利国家制度,要求学生结合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特征和影响来分析。解答问题要搞清楚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的特点,还要搞清楚20世纪80年代撒切尔夫人经济改革的特征。15. 先秦一

17、位思想家说,“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这位思想家是A. 老子B. 孔子C. 孟子D. 韩非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法、术、势”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韩非子的典型的思想主张,所以在做本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中的“法、术”等关键字眼即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韩非子16. 言曰:“得意,贤士不可不举:不得意,贤士不可不举。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夫尚贤者,政之本也。”这种思

18、想所属的派别是A. 儒家B. 墨家C. 法家D. 道家【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夫尚贤者,政之本也”等信息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墨家的“尚贤”思想,故答案为B项;儒家主张德治和“仁政”,法家主张“法治”和集权,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排除A、C、D项。【点睛】“尚贤”是战国初期墨子关于用人的政治主张。墨子从治国安民的目的出发,提出了“尚贤”是“为政之本”的观点,强调国家用人应打破等级身份,“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这种观点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改变自身的经济政治地位、参与政权的愿望,是对以血缘为基础的贵族等级制度的冲击,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17. 老子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

19、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材料反映老子( )A.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B. 提出“道”是万物的本原C. 强调脚踏实地的拼搏精神D. 强调无为而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主要考查道家的思想。材料当中“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其意思主要是积少成多,强调是事物不断地发展变化,实现向他的对立面转化的过程。分析选项,A符合题意。所以应选A。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道家的思想老子的辩证法思想18. 汉初歌谣唱道:“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汉代思想界树起了儒

20、学的权威。这一变化表明A. “黄老之学”适应汉代社会的发展B. 汉代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治国方略的变化C. 统治思想的变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 儒家思想比道家思想更有利于社会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从“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反映的是汉代从无为而治到加强集权的转变,这体现了汉代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治国方略的变化,B项正确;“黄老之学”已经不适应发展的需求了,排除A;C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D项说法错误,不同时期的主张适应了不同时期发展的需求,因此不能说明儒家思想比道家思想更有利于社会发展,排除D。19. 在中国历史上,儒家学派对商人抱有强烈的偏见,认为商人“轻义”,以致

21、商人总是被排在四民(士农工商)之末。在儒家学派看来,主要是因为商人A. 不读儒学,文化浅薄B. 忙于经商,行为粗疏C. 自由平等意识强烈对君主统治构成威胁D. 行为有违“礼”的规范和“仁”的精神【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中,儒家学派认为商人“轻义”以致商人总是被排在四民(士农工商)之末,反映出封建统治者对社会各个阶层的划分和规范,重农抑商、重义轻利是主流学说,而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有力工具,其理论学说从根本上是从君主统治的角度出发的,因此选C。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孔孟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22、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理学与心学20. 班固在汉书五行志中说,“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这表明汉代A. 儒学吸收了先秦的思想学说B. 董仲舒是古代儒学的创始人C. 儒学仍然是原来孔子的儒学D. 儒学已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答案】A【解析】【详解】题目材料表明在董仲舒的儒学(春秋公羊学)中,开始用阴阳家的阴阳学说解读社会现象,并使之成为汉代儒家学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春秋公羊学、阴阳学说分别是先秦时期形成的儒学和阴阳学说,故C项错误,A项正确;儒学的创始人是孔子,B项错误;儒学成为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是汉朝以后的事,D项错误。21. 战国后期,儒道墨法等百家之学在激烈争鸣、辩驳中“舍短

23、取长,以通万方之略”,在很多问题上逐步形成了共识。由此可以看出当时A. 各学派自身的理论建设获得了充分的发展B. 学派的分化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繁荣C. 各家代表决定进行学说争论实现百家争鸣D. 学术思想的发展出现了交融的态势【答案】D【解析】【详解】战国后期,各家学说的优点通过激烈的争鸣得以显现,缺点也得到充分暴露。于是,诸子在列国通过兼并战争逐渐走向统一的趋势的大气候下,一方面激烈争鸣,另一方面又在争鸣辩驳中互相影响、吸取、渗透、贯通,在很多问题上逐步形成了共识,学术思想的发展逐渐呈现出交融的态势。故答案选D项;A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虽然符合史实,但只反映了部分题目材料的内涵,排除

24、。22. 相传,东汉黄香,年九岁,失母,思慕惟切,乡人称其孝。躬执勤苦,事父尽孝。夏天暑热,扇凉其枕簟;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席。太守刘护表而异之,并署“门下孝子”。这反映出A. 孝道开始成为社会稳定的基础B. 当政者注重维护社会人伦秩序C. 儒家文化升级为官方形象代表D. 儒家伦理思想对于人性的压抑【答案】B【解析】【详解】黄香孝行得到太守的表彰,这可以起到教化百姓及巩固统治的效果,说明当政者注重维护社会人伦秩序,故选B项;“开始”说法欠妥,西汉董仲舒已提倡“孝道”,排除A项;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文化已经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地位,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儒家伦理道德对人性

25、的积极影响,而非压抑,排除D项。23. 北宋时期,周敦颐结合周易解释太极图,建构了包括万物、人类和道德等万事万物的衍生规律,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而为一。邵雍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卦,试图揭示宇宙规律,进而解释人类命运。这体现了A. 他们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B. 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C. 周易成为理学的基础学说D. “天人合一”思想的成熟【答案】A【解析】【详解】理学提出“天理”是万物的本源,“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而为一”体现出理学中“理”的思想,说明周敦颐等人思想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A正确。材料并不是论述儒家思想地位受到冲击,B错误。理学的基础学说并不是周易,C错误。“天人合一”思想

26、是董仲舒思想,与理学思想不符合。D错误。24. 明中叶以后,王学兴起,王阳明提出了“致良知”的学说,标榜“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的命题,该学说信徒众多,对旧制度、旧道德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下列属于这种“冲击”作用的是A. 引发人们对君主圣贤的质疑B. 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被取代C. 君主专制制度趋向于极端化D. 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被抛弃【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中叶王阳明“致良知”学说,因“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引发了人们对君主圣贤的质疑,对旧制度、旧道德产生了冲击作用, A项正确;明代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并未被王学取代,B项错误;君主专

27、制制度趋向于极端化与王学对旧制度、旧道德的“冲击”不符,C项错误;明清时期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并未被抛弃,D项错误。第卷(非选择题,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52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对应位置。)25. 二战后,英国国内有关欧盟(欧共体)的辩论,始终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一体化对其主权的威胁和破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战后,欧洲一体化被提上议事日程,法、德等国组成具有超国家集权性质、 以政治一体化为最终目标的欧共体并获得成功,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而英国被迫作出反应,于1 960年与丹麦、挪威等七国组建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与之对抗。该联盈属于政府合作性质,但仅限于经济一

28、体化,它体现了英国根深蒂固的一体化理念。 1973年,英国加入欧共体,但其始终是欧共体内一个难于合作的伙伴,甚至愈益变得孤立和边缘化。 摘编自王鹤论英国与欧洲一体化的关系评析英国政府对欧盟政策 材料二 短期内,英国脱欧已触发了其国内政治的变更,加剧了国内政治的碎片化。脱欧公投所凸显的经济、社会和地区之间的分裂不仅需要长时间去弥合,甚至可能影响英国作为主权国家的完整性。脱欧也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增加了世界经济复苏的 不确定性,并对欧洲一体化的路径和前途产生深远影响,激发了欧盟范围内疑欧政党的 反弹,改变内部的立场平衡并加剧欧盟发展的方向之争。脱欧的冲击效应是长期的,尤 其时欧盟未来一体化发

29、展,以及对国际政治格局走向的影响,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 现。 摘编自金玲英国脱欧:原因、影响及走向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二,概括英国对欧盟(欧共体)政策的变化及其实质。(2)有学者说“欧盟目标与性质的双重性,与英国一体化理念之间的矛盾,是导致英国脱欧的深层次原因之一”。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加以论证。(3)据材料二,概括英国脱欧产生的影响。【答案】(1)变化:对立(对抗)-入欧-脱欧。实质:维护英国的国家主权与利益。(2)欧盟:追求经济、政治一体化;具有政府合作与超国家集权的双重性质;欧盟的成立标志着其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欧盟单一货币欧元的问世及欧元区的形成。英国:想

30、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主权(强调独立主权国家之间的合作);不追求政治的一体化(仅追求经济的一体化);保留英镑,拒绝加入欧元区。(3)影响:加剧了英国政治、社会的分裂;增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严重冲击了欧盟一体化的发展:将长期影响国际政治格局的走向。【解析】【详解】(1)变化:依据材料一“组建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与之对抗”“1973年,英国加入欧共体”和材料二“短期内,英国脱欧已触发了其国内政治的变更”可知是对立、入欧和脱欧。实质:依据材料一和二可知不管是入欧和脱欧都是维护英国的国家主权与利益。(2)本题要从欧盟和英国的角度分析阐述。欧盟的角度从欧盟的性质以及成立过程回答;英国的角度依据材料一“

31、该联盟属于政府合作性质,但仅限于经济一体化”的信息和所学从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主权和追求经济的一体化以及拒绝加入欧元区等回答。(3)影响:依据材料二“加剧了国内政治的碎片化”“可能影响英国作为主权国家的完整性”可知加剧了英国政治、社会的分裂;依据材料“增加了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可知增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依据材料二“并对欧洲一体化的路径和前途产生深远影响,激发了欧盟范围内疑欧政党的反弹”可知严重冲击了欧盟一体化的发展;依据材料二“对国际政治格局走向的影响,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现。”可知将长期影响国际政治格局的走向。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孔子的学说从根本上说是保守的。

32、他不打算损害现存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过,他坚持统治者拥有统治权力的同时,还坚持统治者应在合理的道德原则基础上进行统治。他和柏拉图一样,要国王做贤者,认为如果他们具有一个绅士的五条美德诚实、正直、忠诚、恩惠和仁爱(也就是通人情),他们就能成为贤者孔子的学说在他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但是,它们最终还是流行开来,并成为国家的正统信条。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到了宋代,由于知识传播的成本大幅下降,士绅的规模日渐扩大士绅阶层是平民社会当中连接国家与个人的中介,将一君万民的社会结构联系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三纲八条目则进一步内化于一般士绅的心性当

33、中,日常的洒扫应对亦可体会天地之理,修身齐家亦有治国平天下之功,理学的精神也因此自觉深入到民间基层。摘编自百度百科材料三 “治之以末,倡优有禁,除布帛外皆有禁。今夫通都之市肆,十室而九,有为佛而货者,有为巫而货者,有为倡优而货者,有为奇技淫巧而货者,皆不切于民用,一概痛绝之,亦庶乎救弊之一端也。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摘编自明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根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政治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学说在他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宋代“理学的精神自觉也因此深入到民间基层”的原因。(3)有学者指出,明末清初儒学呈现了

34、“继往开来”的特点。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黄宗羲的思想主张说明这一特点的表现.并说明其影响。【答案】(1)政治思想:主张维护现有统治秩序;主张上下有序,维护等级制度;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要取信于民;实行贤者治国。原因:春秋晚期社会动荡,诸侯争霸,缺乏实施的社会环境;各国重视优先发展经济、增强军事实力;孔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倡导仁和礼,主张为政以德,思想保守,与时代发展潮流不符。(2)原因:宋代重文轻武,思想较为自由,统治者支持儒学发展;商品经济发展,印刷事业进步,教育发展;地方士绅阶层扩大,传播理学;宋代理学家们发展了儒学,将儒学哲学化、思辨化和世俗化。(3)表现:继往:继承了先

35、秦时期民本思想,批判君主专制,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开来: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认为工商皆本,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注重实学,推动经世致用思潮。影响:批判继承儒学,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解析】【详解】(1)政治思想:由材料“他不打算损害现存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可归纳为主张维护现有统治秩序;由材料“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可归纳为主张上下有序,维护等级制度;由材料“坚持统治者应在合理的道德原则基础上进行统治”可归纳为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由材料“他和柏拉图一样,要国王做贤者”可归纳为实行贤者治国。原因:由材料“孔子的学说从根本上说是保守的”并结合所

36、学可知,其原因是孔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倡导仁和礼,主张为政以德,思想保守,与时代发展潮流不符;另外结合所学可再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他身处于春秋晚期,当时社会动荡,诸侯争霸,故其主张缺乏实施的社会环境,另外各国重视优先发展经济、增强军事实力,孔子的主张并不能满足君主这方面的需求。(2)原因:由材料“由于知识传播成本大幅下降,士绅的规模日渐扩大”可知,其原因有二,其一是商品经济发展,印刷事业取得了进步,教育获得了发展,其二是地方士绅阶层扩大,传播了理学;另外再结合所学可从宋朝重文轻武的社会氛围、理学家的主观努力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3)表现:继往:由材料“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并结合所学可知,黄宗羲一方面继承了传统儒家中的民本思想,另一方面又提出了工商皆本等新思想。体现了继往开来的特点。影响:结合所学可从推动儒学新发展、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等角度进行分析。- 14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