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 周初封建时,周公的儿子伯禽受封鲁地和六个殷人氏族,而这六个殷人氏族和伯禽所带的周人氏族,构成鲁人的主体。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 强化血缘认同B. 维护社会稳定C. 实现氏族平等D. 加强中央权力【答案】B【解析】【详解】西周初年,通过分封制将殷人等氏族和周人氏族整合在一起,构成新的诸侯国人员主体,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B项正确;殷人和周人不是同一氏族,不能强化“血缘“认同,A项错误;西周时期殷人与周人混杂在一起,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实现氏族平等, C项错误;西周时期不同氏族共同组成新的诸侯国,不是为了加强“中央权力”,D项错误。2. 下表为史书关于汉朝社会情况的一些记述。其
2、反映了这一时期A. 土地买卖趋向合法化B. 豪强地主左右着国家政局C. 自耕农经济持续衰退D. 封建土地私有制日益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表格中“买田宅”、“卖田宅”、“多买田至四百顷”等信息可知汉代存在土地买卖的现象,说明封建土地私有制日益发展,故选D;材料没有说明土地买卖是否合法,排除A;“左右”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B;土地买卖现象的存在并不能说明自耕农经济衰退,排除C。故选D。3. 220年,魏王曹丕设立中正官取代乡里评议考察人才,中正由当地出身的朝官中“德充才盛”者担任,负责将本地士人状况考评定级,以供吏部选官参考。这一政策意在A. 巩固门阀士族势力B. 提升官员的道德与才能
3、C. 将选官权收归中央D. 完善吏部考核官员程序【答案】C【解析】【详解】三国时期,曹魏创立的九品中正制度规定,“中正”由“朝官”担任,吏部选官时参考中正对地方士人考评的品级,意在将选官权收归中央,C项正确;曹魏政权让朝官品评士人品级,作为吏部选官的依据,目的不是为了巩固门阀士族势力,A项错误;提升官员的道德与才能不是朝官考评地方士人品级的目的,B项错误;完善吏部考核官员“程序”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错误。4. 唐代后期,长安、扬州等地出现了许多专营钱币存取与贷出的金融机构柜坊,还出现了有实力的富商经营的“飞钱”,实行货币汇兑业务。材料可用于论证A. 社会商业信用发展状况B. 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
4、会分化C. 坊市间界限开始被打破D. 货币流通领域发生根本变化【答案】A【解析】【详解】唐代后期,金融业得到发展,出现了飞钱,实行货币汇兑业务,这些金融领域的新变化意味着当时商业信用良好,因此材料可以论证社会商业信用的发展状况,A正确;社会分化与金融领域的发展无关,排除B;题干内容与坊市界限无关,排除C;当时主要的流通货币依然是金属货币,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排除D。5. 长江三角洲曾是主要的粮产区,自明中期以来因棉花、桑树等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而逐渐成为粮食输入地。明朝末年,上海县的棉花种植面积约占全部耕地面积的50%,太仓州约占70%,嘉定县约占90%,这主要反映了A. 新航路开辟冲击传统农耕经
5、济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 经济发展的区域分工日趋细致D. 工商业发展推动种植结构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明朝时期,因棉花、桑树等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长江三角洲从主要的粮产区逐渐成为粮食输入地,主要反映了工商业发展推动种植结构变化,D项正确;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新航路开辟并没有冲击传统农耕经济,A项错误;直到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才开始解体,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明朝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分工”日趋细致,C项错误。6. 慈禧曾说:“尝闻人言英王维多利亚事,彼于世界关系,殆不及予之半。”“英为世界最强国,然亦非维多利亚一人之力。英多贤才,各事皆由巴力门(国会)议定,
6、彼惟画诺而已。我国大事,皆予独裁,虽有军机大臣,亦惟赞襄于平时,皇帝更何知?”据此可知A. 君主政体下最高统治者事必躬亲B. 清朝军机大臣不再参与中枢决策C. 慈禧对中英君主权力的描述准确D. 慈禧的世界影响力比英国女王大【答案】C【解析】【详解】慈禧太后认为英国女王权力较低,国家大事取决于议会,而中国的国家权力都集中于慈禧一人之手,这种描述较为准确,C正确;英国是君主立宪制,但是女王并不需要事必躬亲,排除A;B不符合史实,排除;题干描述的是慈禧和英国女王的权力而非世界影响力,排除D。7. 18731892年,轮船招商局与英国两家轮船公司四次签订航线营业份额合同,轮船招商局在长江航线份额为38
7、%55%,北洋航线为37%-60%,上海至宁波、上海至福州航线为50%55%。这A. 表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B. 反映了清政府自强求富的探索C. 说明中外新技术合作的加深D. 适应了清政府放宽设厂的限制【答案】B【解析】【详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通过创办民族工业抵御列强经济侵略,材料体现了轮船招商局与英国轮船公司竞争的情况,B正确,A排除;材料表明的是中外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合作,排除C;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排除D。故选B。8. 1928年,中共“六大”提出“应赞助平分土地的口号同时应加以批评”,指出在中农占多数的地方,不强制推行可能损害中农利益的“平分土地”,党应使农民了解
8、只有在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之后,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这一决议A. 有利于扩大革命的群众基础B. 消除了“左”倾冒险主义影响C. 纠正了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D. 借鉴苏俄经验发展根据地经济【答案】A【解析】【详解】中共“六大”强调适度推行“平分土地”,在中农占多数的地方,“平分土地”的前提是不损害中农利益,向农民宣传争取无产阶级革命胜利,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的前提等,有利于争取广大中农支持,扩大革命的群众基础,A项正确;1928年中共六大之后,“左”倾冒险主义依然存在,B项错误;中共六大的这一决议针对的是农民问题,和争取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参与革命的统一战线无关,C项错误;中共六大的这一决议
9、并没有借鉴苏俄经验,D项错误。9. 下表为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与德国汉莎航空公司联合成立欧亚航运公司(经营沪兰、平粤、兰包、西昆、兰新等航线)的营业收支表。据此可知A. 中德两国关系密切B. 中国航空业发展迅速C. 西北交通得以改善D. 欧亚航空公司连年亏损【答案】C【解析】【详解】1937年经营沪兰、平粤、兰包、西昆、兰新等航线的欧亚航运公司营业额由亏损转为盈利,说明全面抗战时期,西北地区的交通得以改善,C项正确;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与德国航空公司成立的航运公司由亏损转为盈余,不能说明中德两国关系密切,A项错误;欧亚航运公司的营业收支变化不能说明整个中国航空业发展迅速,B项错误;欧亚
10、航空公司连年亏损与1937年盈余2万多不符,D项错误。10. 如图是1933年和1938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主要成分比例情况。这一变化A.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开展B. 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 促使国共两党走向合作D. 表明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答案】B【解析】【详解】与左图中即1933年相比,右图中(1938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增加了地主、中小商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反映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了巩固,B项正确;1938年中共党员中地主占了12%,说明全面抗日战争时期地主是团结的对象,不是革命对象,不搞土地革命,A项错误;早在1937年9月国共两党已经开始了第二次合作,C项错误;1938年
11、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仍然在农村,并没有发生转移,D项错误。11. 对古希腊人来说,城邦意味着一种共同的生活。希腊人总是把城邦制视为唯一适宜的国家组织形式,因而,致力于社会团体与公民生活之间的和谐统一,便成了古希腊城邦每个公民的一种基本信念。这反映了古希腊A. 具备了城邦体制的社会条件B. 城邦制是唯一的国家组织形式C. 公民具有强烈的政治认同感D. 直接民主激发了公民政治热情【答案】C【解析】【详解】崇尚“城邦制”,“致力于社会团体与公民生活之间的和谐统一”,成为古希腊城邦每个公民的基本信念,反映了古希腊公民具有强烈的政治认同感,C项正确;古希腊具备城邦体制的社会条件与材料主旨不符,A项错误;
12、城邦制是唯一的国家组织形式只是材料部分信息,不是材料主题,B项错误;直接民主激发了公民政治热情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12. “在15、16世纪的欧洲,手书新闻和单页印刷新闻已经较为流行。僧侣、贵族和富裕起来的资产阶级,对外界事物很关切。”推动上述历史现象的根本因素是A. 印刷技术的提高B.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C. 宗教控制的放松D. 人文主义精神影响【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僧侣、贵族和富裕起来的资产阶级,对外界事物很关切”体现的是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当时新闻业的发展,B正确;AD与材料无关,排除;当时天主教会思想控制十分严重,C排除。故选B。13. 1899年,英国诗人吉卜林创作诗歌
13、担负起白人的责任:“担负起白人的责任将你们培育的最好的东西传播开来让你们的子孙离家远去去满足你们的俘虏的需要”。该诗歌A. 鼓吹殖民扩张B. 歌颂勤劳精神C. 倡导民主政治D. 热衷宗教传播【答案】A【解析】【详解】19世纪末,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诗人呼吁“白人”“离家远去”传播西方“最好的东西”,本质上是在鼓吹殖民扩张,A项正确;歌颂勤劳精神与“离家远去”,“满足俘虏的需要”不符,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倡导民主政治”, C项错误;热衷宗教传播与19世纪白人的“最好的东西”不符,D项错误。14. 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西方由于自己的技术成就、经济活力以及社会和政治的多元化
14、,正在发生着变化。而所有这一切,形成一种最终导致西方主宰全球的推动力。结果,极为稳定而又保守的中国社会,被西方势不可挡的扩张主义弄得四分五裂。”这一论断A. 剖析了东西方文明的差异性B. 指出了中国落后的深层原因C. 模糊了西方对外侵略的本质D. 揭露了西方霸权主义的行径【答案】C【解析】【详解】西方主宰全球凭借的是其“技术成就、经济活力、社会和政治的多元化”等方面的优势,“稳定而又保守”使中国社会被西方弄得“四分五裂”,这一论断模糊了西方对外侵略的本质 ,C项正确;材料剖析的是东西方关系不是东西方文明的“差异性”,A项错误;中国落后的深层原因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错误;揭露西方霸权主义的行径
15、不是材料观点的主旨,D项错误。15. 下表为1980年部分国家人口、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览表。乙国应代表A. 美国B. 苏联C. 日本D. 英国【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受体制僵化影响,苏联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断下滑,1980年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欧美发达国家,与表中乙国情况一致,B项符合题意;1980年美国经济复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然居世界第一,A项不符合题意;从表格中人口总数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析,日本与表中乙国的情况不符,与丙国情况吻合,C项错误;1980年,经过撒切尔夫人的改革,英国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明显增长,与表中丁
16、国情况一致,D项不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关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两位历史学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杨师群对“资本主义萌芽”的概念作出与传统理论不同的定义,并从自由城市与雇佣劳动者、城市政治制度与市民斗争、商品经济与市场的开拓、王权统治与工商经济、私有产权与自由雇佣诸方面,论证了中国古代明清社会不可能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所谓“萌芽”实属一个不存在的虚假问题,对其展开研究的史学意义不应拔得过高。曹守亮则从雇佣劳动、城市政治斗争、明清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指出了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研究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并认为如何看待资本主义萌芽及萌芽发展中
17、的不同阶段,是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以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最终没有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为依据否定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存在,在逻辑上是存在问题的。评析材料中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示例:杨师群认为明清社会不可能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我认为其观点是正确的。资本主义萌芽在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需要具备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条件。明清时期,政治上强化君主专制,经济上推行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文化上厉行专制,强化了对社会的控制。城市经济虽有所发展,但未取得独立地位,雇佣劳动者虽已产生,但不具备法律上的自由身份;商品
18、经济虽有发展,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综上所述,明清时期不具备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社会条件。【解析】【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根据材料“论证了中国古代明清社会不可能产生资本主义萌芽”可归纳出杨师群不认可中国会产生资本主义萌芽,可认为这种观点是正确的,结合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阻碍因素如政治、经济、思想、对外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下表反映了18731930年中国出口货物分类比重变化(单位%)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根据材料,指出某类出口货物的变化趋势,并作出合理解释。【答案】示例:机制产品出口呈不断增长趋势,但比重仍然较小。鸦片战争
19、后,近代企业兴起并逐步发展,中国开始了工业化历程,机制产品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但受制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工业化发展艰难,机制产品比重仍然较少。【解析】【详解】趋势:根据表格数据可以看出,18731930年中国出口货物分类比重变化可以看出,机器制成品所占比重不断上升,但其所占比重相比于其它类型而言依然较低。解释:根据材料时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近代化工业得到发展,因此机制产品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近代工业受制于这一社会环境,工业化发展艰难,机制产品比重仍然较少。18. 下列三幅地图为新中国不同时期外交形势图。阅读材
20、料,回答问题。为纪念新中国外交走过的光辉历程,某地拟举办“新中国外交学术研讨会”。请根据上述三幅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角度,拟定一份发言提纲。(要求:明确主题,列出提纲,写明史实,200字左右)【答案】示例:主题:与时俱进,政策灵活提纲及史实独立自主谋新篇:针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外形势,确立外交方针及三大政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求同存异主张等。反殖反霸新突破:针对第三世界崛起、美苏争霸等形势,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等。融入世界担责任:针对新形势发展,提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论断;积极反恐,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维护世界和平;参与国际合作,推动建立
21、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解析】【详解】首先根据题目要求,阅读三幅地图,注意三幅地图的时间、题目、重要事件及标注,据此选出一个角度,得出一个主题,如新中国不同时期外交政策的发展,体现了与时俱进、务实灵活;明确了具体主题后,把握这一主题,结合三幅图给出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列出这一主题的发展线索即提纲,随即附上相关史实,比如从与时俱进与政策灵活这一主题看,新中国初期外交侧重独立自主迈入世界舞台,即谋新篇,相关史实主要有确立三大方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20世纪七十年代以反殖反霸新突破为特色,主要事件有重返联合国和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等,改革开放以来,主要是融入世界担责任,主要史实有加入WTO、积极参与
22、联合国维和、参与国际合作、推动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解题过程中注意主题明确,提纲、史实相辅相成。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学术界有多种观点。阅读上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世界近代史开端”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论据充分。)【答案】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人类彼此隔绝的状态,世界开始初步连成整体;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加紧对外殖民扩张,加速了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中世纪的封建统治,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解析】【详解】首先根据题目要求,阅读表格,确定个人观点,比如通过表格以新航路开辟为起点,确定个人观点“世界近代史开端始于新航路的开辟”;接着结合所学知识,对个人观点进行论证,例如根据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带给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和国际关系的变化等史实,论证新航路的开辟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等;整个解题过程注意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论,论据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