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高三年级周练历史试卷-旧人教[原创]】.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99242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高三年级周练历史试卷-旧人教[原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高三年级周练历史试卷-旧人教[原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高三年级周练历史试卷-旧人教[原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高三年级周练历史试卷-旧人教[原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高三年级周练 历史试卷 2007年4月20日第卷(选择题,共69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9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历史上改革往往因专注救治前朝制度之弊,忽视了新创制度存在的潜在危害而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问题,以下各项突出说明这一点的是北宋军事改革北宋财政改革王安石的募役法商鞅按军功授爵元实行行省制度 A B C D2如果你在清朝前期巡视江苏,不可能看到的景象是A苏北农村种植了棉花B苏州有较大规模的丝织工场C苏南有工商业市镇D市场上流通着大量的外国商品辽 金 南宋西夏 金 南宋西夏 金 北宋西夏 辽 北宋3在下列四幅

2、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示意图中,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 B C D4下面四幅我国东南沿海的历史地图中,与元代台湾情况相符的是 5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灿烂辉煌,下列科技著作与称谓不符的是A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B本草纲日东方医药巨典C九章算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理论数学著作D梦溪笔谈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617世纪上半期,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李贽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19世纪末,康有为则把孔子奉为变革的先师;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提出要“打倒孔家店”。这三种观点在本质上 A是自相矛盾的 B都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C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D李贽进步,康有为反功,陈独秀偏激7下列对“强学会”、

3、“保国会”、“兴中会”的评述,错误的是A都是资产阶级的进步组织 B都具有反封建的政治要求C维新派团体早于革命派团体成立 D都宣传民权,反对专制8以下对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革新进行了有益探索并付诸实践的人物有: 魏源 康有为 张謇 A B C D9五四运动以前,中国社会就孕育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的曙光,主要指 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封建文化,社会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资产阶级为实现民主共和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奋斗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A B C D10长江三角洲在近代曾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地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孙中山领导的临时政府所在地在这一地区 B反对袁世凯

4、的护国战争主要在这一地区C中国共产党诞生于这一地区 D北伐战争扩展到这一地区11某旅行社组团开展“重走长征路”旅游探险活动,下列长征重要景点参观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遵义会议会址 泸定铁索桥 瑞金云石山乡 会宁城西关A B C D12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大创举,1942年整风运动取得的成就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 形成全党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从思想上清算了“左”和右的错误 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A B C D13下图是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五人的合影,这张照片最有可能摄于 A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时期 B抗日战争反攻时期 C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时期D解

5、放军发动淮海战役时期14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发展状况195257 6065ADBC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七千人大会进行了政策调整15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共同点是 A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 C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D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16建国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其意义表述不确切的是 A实现了民族的平等 B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C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D通过和平方式废除了剥削制度1717世纪中期以来

6、,英国流传着一句民谚:“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我的破茅屋)。”下列人物的思想中能体现这一民谚精髓的是A马基雅维利 B霍布斯 C洛克 D伏尔泰18.关于英国权利法案和美国1787年宪法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法律总结 为国家的稳定发展创造了政治前提 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近代资本主义政治体制 都赋予了议会以至高无上的权力A. B. C. D.19下列不符合20世纪30年代国际政治形势的特点是 A全世界受到法西斯侵略的威胁 B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C有些国家开始了反法西斯战争 D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20二战后,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走向“冷战”对峙的原因包括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

7、美苏军事形势形成制衡社会制度不同和国家利益冲突 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形成A B C D21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A动摇了牛顿力学体系 B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C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D加快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使用22.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文本用的是荷兰纸张、德国墨水、法国印刷术,由比利时和卢森堡装订,附着意大利制作的飘带。这 A.分别利用了各国最先进的技术 B.体现了各国不同的技术优势 C.象征六国的合作 D.说明文本制作的工序复杂23对20世纪90年代的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使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B促进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C是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 D

8、反映了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第卷(非选择题共81分)二、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3小题,第24小题12分,第25小题16分,第26小题12分,共4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公元前106年,分全国为13部(州),每部(州)派刺史一人,于每年秋天巡行郡国,按“六条问事”的职权,监督郡国。材料二 (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管财政兼监察地方官吏)、提点刑狱(管司法兼监察)、安抚使(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在边境地区设置)、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等四司,统称“监

9、司”,也都由文臣担任。材料三洪武初年的监察机关称御史台。1382年(洪武十五年)改称都察院,长官有左右都御史等,专职弹劾百司。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纠察内外官员。号“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可立决。明太祖置锦衣卫指挥使,下属南北两镇抚司,除负责侍卫、密缉盗贼奸宄外,北镇抚司还掌管诏狱,各地重罪速至京师,往往由北司严刑审理,而后直接奏请皇帝。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材料四有四人夜饮密室,一人酒酣,谩骂魏忠贤,其三人噤不敢出声。骂未讫,番人(厂卫特务)摄四人至忠贤所,即磔(碎尸)骂者,而劳三人金。三人者魄丧不敢动。摘自明史刑法志请回答:(1)概括指出汉、宋、明三朝的官制有何相

10、同之处。材料二中的地方官制有何显著特点?(2分)(2)明朝制度与汉、宋两朝有何不同?(1分)(3)材料三、四中,明朝初期和后期统治有何异同?反映了当时时代的什么特点?(6分)(4)简述三朝上述措施的共同作用。(3分)2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20 年 4 月,经共产国际批准,俄共(布)远东局海参崴处派维经斯基等人来华。维经斯基在北京会见了李大钊,并同北京大学的革命分子讨论建立共产党的问题;然后他又到上海会见陈独秀,并具体帮助陈独秀等进行建党的准备工作。1921年,共产国际驻华代表马林建议孙中山同中国共产党合作。 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材料二 “一五”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得到苏联政府的很大帮助。

11、中苏双方谈判确定苏联帮助中国兴建 156 个项目,这是“一五”计划工业建设的中心(其中一部分要在“二五”计划期间进行)。对于兴建这些项目,苏方不仅提供贷款,而且从资源勘探、厂址选择、技术设计、机器设备、建筑安装到人员培训、试车投产,都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这是中苏人民友谊史上光辉的一页。 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材料三 1958年4月和7月,苏联领导人向我国提出共同建立长波电台和海军联合舰队的要求,企图从军事上控制中国,理所当然地遭到我国的拒绝。1959年6月,苏联就片面地撕毁中苏双方在1957年10月签订的关于国际新技术的协定。1959年,赫鲁晓夫参加中国建国十周年庆祝活动,他在与毛泽东会谈中,

12、埋怨中国对台湾的武力政策给苏联“制造了困难”。希望中国公开表示不对台湾使用武力此后,苏联政府在两国边境屯兵百万,对我国进行军事威胁,并在中国的邻国策动反华活动,甚至公开诉诸武力,武装侵入我珍宝岛,制造流血事件。 孙友葵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述评材料四 2005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俄罗斯期间,两国元首正式宣布中俄互办国家年。中俄互办国家年的特点是参与层次高、活动规模大、涵盖范围广、社会影响深。目的是宣传中俄友好,增强政治互信,增进传统友谊,推动两国各领域的务实合作,扩大中俄友好的社会基础,推动中俄友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迈向更高水平,实现两国的共同繁荣,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请回答:(

13、1)据材料一、二,指出中俄(苏)两国之间传统友谊的具体表现与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6分)(2)据材料三,指出中苏两国之间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主要原因及影响。(6分)(3)据材料四,指出目前中俄双边关系的特征,分析中俄互办国家年的积极意义。(4分)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二战后法国加大了政府干预的力度,以实现调整经济结构和加快经济发展的目标。1946年,法国三党联合政府确定了大规模实施企业国有化、经济计划化和建设福利国家的发展方针。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法国逐渐形成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国有企业与私人企业共存的混合经济模式。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调整

14、产业结构,到1987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分别为2%、38%、60%。1990年,法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8022美元,仅次于美国、日本和联邦德国。 摘编自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2材料二 20世纪60 年代初期,国际上存在着两种科技发展模式:一种是美日采用的“生产技术科学”模式;另一种是苏联采用的“生产与科技并举”的模式。除此之外,还有民用技术优先还是军事技术优先的区别。韩国采用了“生产技术科学民用技术优先”的模式。60 年代末,韩国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过程中吸取了日本的经验,不建设传统的煤铁型工业基地而是抓炼钢、造船和重化工,其依据就是后者“能带动出口”。80 年代初,韩国决定发

15、展半导体工业,以便及时抓住当代主导型技术的开发,不断增强外向型经济的后劲。从 90 年代开始,韩国确立高技术产业“出口导向”的战略方针。张晓韩国崛起之谜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以来,印度政府推行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共同发展的政策,努力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充分利用外资发展本国经济,80年代,印度的经济实际年增长率超过5%,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有所改变。印度在天体物理、空间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原子能研究、电子技术等方面有较高水平。特别在软件开发领域,实力仅次于美国,软件产品大量出口,2000年软件出口额达到62亿美元。1991年以后,印度GDP连续10年保持年均6%的增长速度。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

16、社世界近代现代史(下)教学参考书请回答:(1)据材料一,以法国为例概括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变化。(3分)(2)据材料二,以韩国为例说明二战后新兴工业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3分)(3)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为振兴民族经济所采取的主要举措。(3分)(4)综合上述不同类型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你认为有哪些经验对我们今天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有借鉴作用?(3分)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7小题13分,第28小题12分,第29小题16分,共41分。272006年7月1日,经过10多万筑路大军历时5年的艰苦奋战,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建成,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

17、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胜利建成。铁路的建成对于人们领略悠久迷人的西藏风光和藏文化,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西藏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后,西藏寺庙保护完好,人民宗教信仰自由,生活逐步改善,西藏在不断地发展进步。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唐朝以来至清朝前期,西藏地区成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一部分的有关史实?(8分)(2)结合史实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西藏地区经济文化迅速发展进步的原因包括哪些?(5分)28.甲午中日战争败于日本的严峻现实,割地赔款的巨创深痛,给中国社会以全方位、深层次的巨大震荡。在讨论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影响时,班上同学明显地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看法:(

18、一)甲午中日战争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巨大的灾难总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甲午中日战争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二)甲午中日战争使洋务运动结束了,维新运动早产了,而顽固派的得志和仇洋排外运动的勃发,使中国在20世纪初几乎惨遭亡国之祸。如果说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的话,甲午战争则使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蒙受了巨大挫折。请按照自己的见解,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阐述理由。(12分)29. 有人形象地称德国历史发展经历了两次分裂、两次统一一和三次崛起的过程。对此,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下面两幅漫画,概括说明德国在1 9世纪末2 0世纪初和一战后到2 0世纪3 0年代的前两次崛起的共同方式和共同原因。

19、(4分)(2)二战后联邦德国的崛起与前两次崛起所走的不同道路是什么?(2分)这次崛起的重要因素有哪些?(4分)其对联邦德国经济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3分)(3)从近现代德国发展的历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3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5 CDCCC 610 BCDBB 1115 ABDCA 1620 DCBBA 2123 BCB二、材料解析题 :第24小题12分,第25小题16分,第26小题12分,共40分。24(1)共同点:设置严密的监察制度,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材料二特点:分散地方官吏的职权。(2分)(2)增设特务机构。(1分)(3)同:特务统治。(1分)异:初期特务机构控制

20、在皇帝手中,后期成为宦官专政的工具;前者监督官吏,防止其图谋不轨,后者镇压人民,形成社会恐怖。(4分)特点:封建统治日益腐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1分)(4)加强对官吏的控制和治理;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势力形成,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的安定。(3分)25(1)表现:帮助中共建党;(1分)促进国共合作;(1分)帮助中国制订“一五”计划;(1分)给予经济和技术的援助。(1分)影响:推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1分)支援了新中国的经济建设。(1分)(2)变化:友好关系破裂。(2分)原因:苏联对中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企图控制中国,干涉中国内政。(2分)影响:造成中国经济困难,中国周边环境恶化,社会主义阵营

21、瓦解。(2分)(3)战略伙伴和经济合作关系。(2分)意义:有利于中俄友好往来,促进双方共同发展;有利于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2分)26.(1)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实行社会福利政策;发展第三产业。(3分)(2)选择适合本国发展的经济模式;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发展外向型经济;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3分)(3)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共同发展;利用外资;发展高科技产业。(3分)(4)走符合自己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注重科学技术及其成果的运用;发展市场经济(外向型经济,对外开放)。(3分)三、问答题:第27小题13分,第28小题12分,第29小题16分,共41分。27(1)唐朝:文成公

22、主、金城公主入吐蕃;唐与吐蕃“长庆会盟”等,加强了汉藏文化的交流。元朝:在西藏设立宣政院,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明朝:设立卫所、建立僧官制度,实现藏人治藏。清朝:形成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设置驻藏大臣,实现“金瓶掣签”制度。(8分)(2)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定。一五计划期间,修建了康藏、青藏、新藏公路,促进了西藏交通事业的发展和西藏与祖国内地的联系。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在西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和土地改革,使西藏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阶段。在西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地区进行改革开放,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发展。全国各地对西

23、藏地区经济建设的支援。 (答出5点即得5分)28(1)第一种观点主要依据: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2分)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2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2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觉醒,推动了民主革命进程。(1分)维新派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2分)农民阶级进行了一场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1分) 革命派领导发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2分)(2)第二种观点主要依据:(每点3分,共12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中国的近代化缺乏民族独立这一前提。洋务运动破产,中断了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不利于中国的

24、近代化。维新运动仓促形成,缺乏阶级基础、思想理论不成熟、组织上不成熟,其失败是必然的。戊戌变法被镇压,顽固派占了上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再次受挫,历史一时出现了倒退。甲午战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仇洋排外的义和团运动兴起,与近代化背道而驰。 (如果选做两个方面,以所做的第一个答案为评分标准。)29(l)共同方式:对外侵略扩张,寻求用武力称霸世界,壮大德国实力。(2分)共同原因:对内实行强权统治,使资本主义经济和军国主义相结合,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对外采取军事征服。(2分) (2)道路:和平崛起。(2分)因素:得到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进行政治改革,消除法西斯势力;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按照市场规律,促进经济迅速发展;注意发展科技、教育;劳动者的素质高等。(4分,其他说法言之有理亦可得分,但总分不超过4分) 影响:到2 O世纪6 0年代初德国经济超过英法,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强国。推动了欧洲共同体的形成乃至欧洲联盟的建立,形成了美、欧、日三足鼎立,使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3分) (3)启示:只有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才能实现国家真正的富强,保证世界的和谐与发展。工业现代化与政治民主化并重;注重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注重人口素质等。(3分,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