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6 ,大小:116.50KB ,
资源ID:599176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9917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下册.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下册.doc

1、模块综合检测(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中华传统文化立足现实的社会和人生,始终关注社会和谐与人生幸福。这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也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最根本的价值追求。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及人道主义思潮出现。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也规定了此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和基础。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在儒家文化中表现得最为鲜明和突出。

2、从孔子开始,儒家就致力于以仁为核心、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构建。由此出发,便有“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仁爱万物”“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由人、社会至自然的层层理论展开,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一切,无不体现着对理想社会和美好人生的向往与追求。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最具代表性。与儒家讲仁爱形成对照的是,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崇尚清静无为,主张返璞归真、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家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理念,表现出其根本价值取向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谐社会与美好人生。由此,儒、道两家虽然对社会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在拥有共同价值追求的

3、基础上可以相融互补。在魏晋玄学那里,通过名教与自然之辨,二者实现了辩证的统一,为容纳和吸收外来的佛教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两汉之际传入的佛教在魏晋时通过依附玄学而走进中国思想文化。作为讲求“出世”的佛教,其根本宗旨是摆脱人生之“苦”而追求永恒之“乐”。这种对幸福快乐人生的追求,成为佛教与儒、道文化融合发展的契机和基础。经过不断的中国化,佛教最终融入了中华文化,成就了中华文化发展中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佳话。中国佛教关注现实人生,强调佛性与人性的统一,注重人格的自我培养与自我完善,形成了自身鲜明的思想特点与文化精神,对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儒、佛、道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主干,文化

4、表现形态各有特色,却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三家的融合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圆融和谐精神。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使之在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指出:“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含义。”可见,我们要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内容,而且在传承中要有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传承。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之路。(洪修平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5、.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重要的人文转向,直接引发了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的产生。B.儒家文化一直居于中华传统文化主导地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也表现得最为鲜明突出。C.儒、道两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它们讲仁爱,师法自然,崇尚清静无为,主张返璞归真。D.佛教讲求“出世”,旨在追求幸福快乐的人生,这是佛教与儒、道文化融合发展的契机和基础。解析:A项,曲解文意,原文是“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B项,扩大范围,“儒家文化一直居于中华传统文化主导地位”错,原文说的是“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长期”不等于“一直”。C项,张冠李戴

6、,“它们讲仁爱,师法自然,崇尚清静无为,主张返璞归真”错,原文指出“与儒家讲仁爱形成对照的是,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崇尚清静无为,主张返璞归真、与自然和谐相处”。答案:D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1段总体介绍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和最根本的价值追求,为下文具体阐述指明论述方向。B.文章依次介绍了儒、佛、道各具特色的文化表现形态,指出它们相融互补,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C.文章结尾呼应开头,收束全文,指出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任务,可谓卒章显志。D.文章旨在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的价值追求,号召在创建幸福和谐社会中继续发挥其积极作用。解析:颠倒顺序,“文章

7、依次介绍了儒、佛、道各具特色的文化表现形态”表述有误,原文论述时,是先讲儒家,再讲道家,最后讲佛家。答案:B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能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那么在传承与发展中的形式化倾向则可能得到克服。B.如果不是孔子致力于以仁为核心的理论构建,就不会有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和基础的儒家思想。C.外来佛教融入中华文化的成功例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及其当代意义。D.对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在传承中有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且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传承。解析:说法绝对,原文的相关表述是“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长期居于主

8、导地位,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和基础从孔子开始,儒家就致力于以仁为核心,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构建”。答案:B(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材料一五年来,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大飞机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互联网+”广泛融入各行各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日均新设企业由五千多户增加到一万六千多户。快速崛起的新动能,正在重塑经济增长格局、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新标志。(

9、摘编自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材料二部分国家国际科学论文被引次数占世界的比重部分国家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世界的比重数据来自国家创新指数(2016-2017)材料三我国创新水平迈向了国际第一方阵。2017年国家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达到1.7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6%,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2%,其中基础研究经费920亿元。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不断涌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高于同期世界平均增长水平。国家创新能力排名从2012年的世界第20位升至2017年的第17位,而体现国家创新实力的重要标志是知识创新。2017年,国际论文总量和被引用量居世界第二位;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都居世界第一

10、,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8件,国内发明专利授权32.7万件,同比增长8.2%。韩国产业日报日前报道称,中国的全球化创新型企业正不断增加研发投资,加大研发力度的积极性日益高涨,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领域,中国政府也制订了发展计划,并给予中国企业相关扶持。4 298家众创空间、3 255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和400多家企业加速器,以及19家国家自创区和156家国家高新区形成了一个日趋完善的创业孵化生态链条。(摘编自科技部:去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世界第一位大数据观察专利支撑创新发展)材料四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创新前所未有的“黄金五年”。我国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集中力量办大

11、事。我国科技成果呈现“井喷”:墨子“传信”、神舟飞天、“天眼”探空、北斗组网、超算“发威”科技创新有力地支撑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民生改善。科技创新在打赢蓝天保卫战、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科技兴林、科技治沙成效显著,在全球率先实现“沙退人进”。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加速融合,织就保障亿万群众生活的幸福网。十八大以来,全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超过7 100万人,研发人员超过535万人,跃居世界第一。重大科技任务、科研基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对创新人才发挥了“筑巢引凤”的“虹吸效应”。“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深入实施,带动形成1949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归国潮”,回国人才超过110万,是

12、前30年回国人数的3倍。这是我国创新的“力量之源”。十八大以来,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动真格”,向数十年难除的积弊“下刀”。国家科技计划和资金管理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院士制度、科技奖励、科技军民融合等改革也正在深入推进过程之中。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研发费用加以扣除等支持创新的普惠性政策,国家重大科技决策咨询制度、科技报告制度、创新调查制度、资源开放共享等基础性制度都在加快建立,科技人员获得感大大增强。(摘编自陈芳、余晓洁、胡喆科技成果“井喷”:中国创新奇迹从何而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科技创新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支撑

13、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B.2015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世界比重与2000年相比,我国和韩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日本却大幅减少。C.材料二显示,中韩日美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世界比重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次数占世界比重呈正相关。D.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进入黄金期,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解析:“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错误,偷换概念。材料一说的是“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答案:D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人工智能广泛融入了各行各

14、业,载人航天、深海探测、大飞机等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引领世界的潮流。B.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国际论文总量和被引用量均居世界前列,标志着我国有突出的创新实力。C.我国创新型企业不断增加研发投资,日均新设企业增长迅速,科技创新使得创业孵化生态链条日趋完善。D.“筑巢引凤”“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的实施,激发了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增强了科技人员的获得感。解析:A项,张冠李戴,材料一说的是“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大飞机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互联网+广泛融入各行各业”。C项,“我国创新型企业不断增加研发投资”,范围不当。材料三是说“

15、中国的全球化创新型企业正不断增加研发投资”。D项,张冠李戴,材料四是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研发费用加以扣除等支持创新的普惠性政策,国家重大科技决策咨询制度、科技报告制度、创新调查制度、资源开放共享等基础性制度都在加快建立,科技人员获得感大大增强”。答案:B6.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我国创新水平能够迈向国际第一方阵的原因。(6分)解析: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中国的全球化创新型企业正不断增加研发投资,加大研发力度的积极性日益高涨,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领域,中国政府也制订了发展计划,并给予中国企业相关扶持”“十八大以来,全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超过7 100万人,研发人员超

16、过535万人,跃居世界第一”“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深入实施,带动形成1949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归国潮,回国人才超过110万,是前30年回国人数的3倍。这是我国创新的力量之源”“十八大以来,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动真格,向数十年难除的积弊下刀”等概括答题要点。答案:(1)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创新型企业研发投入增长迅速,人才工程卓有成效,创新发展动力强劲;(2)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世界第一,科技人员有积极性、创造性和获得感,创新实力雄厚,成果丰硕。(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9题。盛夏顾叶尘盛夏生在一个暑气蒸腾的盛夏。盛伯老来得子,兴奋得很,涨红了一张黝黑的

17、脸,在乡亲们面前大声宣布,这个孩子就叫盛夏。盛家代代住在孤山脚下,说是山,其实顶多算个高大些的土坡,上面树木葱茏茂密,一年四季都翻涌着绿浪。东南角育着上好的黄泥,盛家祖传下的制作泥狗子的手艺,靠的就是这点神奇的黄泥。盛家人手巧,心也巧,一摊质朴的泥,揉捏切搓便可化腐朽为神奇,成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泥狗子,亦可做成其他动物形状。粗糙的画笔,点上些许艳色,为其穿戴上一件斑斓的花衣,使其成为一尊精巧的艺术品。而泥狗子的精妙还不止于此泥狗子中空,首、腹部有孔,能吹出悠长悦耳的乐声,而盛家人手下泥狗子的乐声最为清亮,备受老少的青睐。盛夏还是稚儿时便由盛伯牵着教授制作手艺,小小的手把弄着污秽的泥,懵懂地凝视

18、盛伯娴熟地摆弄,茫然又专注。一日的学习后,盛伯便拎着盛夏在孤山上寻处石头坐下,望着通红热烈的夕阳被渐次浓深的夜色吞没,在暮色中,吹起悠扬的泥狗哨声。徘徊间,十多个盛夏在盛夏指间掠过,盛伯更老了,花白了鬓角,佝偻了腰身,染上一身恶疾,手也颤巍着无法在粗糙的泥狗子上精雕细琢了。盛夏的母亲在一次意外中去世,盛伯为了方便做工养育盛夏,将盛夏送往了孤山镇的学校。岁月仓促间盛夏拔高了个头,坚毅了眉眼,面庞如同年轻的盛伯一样黝黑,笑起来也是同盛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一排白牙竞相展露,可村里人总隐约觉得,盛夏与盛伯很不一样。盛伯的十指是洗不干净的,指甲里有深深的泥垢,是岁月积淀的勤恳辛劳。而盛夏的十指似乎总

19、是纤尘不染,干净清爽,是一双“读书人的手”盛夏成了村子里少有的读书孩子,之乎者也,加减乘除,他自小便能讲得头头是道。村里人啧啧称奇。盛伯做了一天的苦工归来,和乡亲们闲谈,叼起一根廉价的烟,在乡亲问到“你不打算让盛夏继承你的手艺啦”时,深深喷一口浑浊的烟雾,在袅袅迷雾中牵扯两下嘴角。前夜,他试图让盛夏练习搓泥的手艺,却见盛夏还未曾接过泥块,便不禁将两手在裤子上偷偷摸摸地擦了一擦。“大房子”“四个轮子的铁车子”,不知从何时起,盛夏开始整日整夜地叨叨这几个字眼,双目炯炯,神采飞扬。而盛伯只是沉默地坐在桌前,摆弄着他早年自己收藏的满意作品,挑出一只轻吹起来。美妙婉转的哨声中,盛夏依旧在唾沫横飞,声音却

20、逐渐小了下来。逐渐繁重的课业压在盛夏单薄的肩膀上。这是一个为能拥有更进一步学习殿堂而拼搏的盛夏,他每日都竭尽全力地复习功课,全身心地投入书本的海洋。盛伯的身子骨一日不如一日,却依旧坚持每晚在盛夏床边吹泥狗子放松他紧绷的神经,在盛夏的夜里,用哨声吟诵盛夏。盛夏进城考试那日清早,村里老少皆聚在村头送他登上大巴,唯缺盛伯。他托人送一支泥狗子给盛夏。一场突如其来的中风,盛伯不得不卧病于床。医生断言,怕是他再也无法执起黄泥,生一尊巧妙的泥狗子了。盛夏坐在入城的大巴上,日晖正逐渐破开夜幕的深沉,挽着朝霞拥抱大地,拥抱葱茏的孤山。远方似乎传来泥狗子清亮悠长的哨声,久久回荡,却在盛夏快要分辨出来处时陡然无声。

21、盛夏忽然想起盛伯临别时赠予他的泥狗子,举到面前端详。那是一只通体纯白的小鸟,无甚特色,只微张的羽翼上,镌刻着两个小小的字眼:盛夏。(选自2018年第1期微型小说)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写盛伯“牵扯两下嘴角”这一细节,表现了他对手艺无人继承的失落感。B.小说用第三人称展开叙述,灵活地反映出盛家父子在不同时空中的形象特点。C.小说注重客观叙事,着力描绘了乡村生活的氛围和人物内心情感的矛盾冲突。D.小说通过对盛家父子的叙述,主要表现了现代社会传统艺术无人继承的困境。解析:这篇小说没有注重客观叙事,而是用诗一般的抒情语言侧面抒写生病前后的盛伯对盛

22、夏的爱,对盛夏的宽容和理解,把一种厚重的、深刻的人生哲理通过“留白”的方式交给读者去想象和领会。答案:C8.小说多次写到盛伯,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盛伯形象特点的理解。(6分)解析: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他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结合“盛家人手巧,心也巧,一摊质朴的泥,揉捏切搓便可化腐朽为神奇,成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泥狗子,亦可做成其他动物形状”“盛伯的十指是洗不干净的,指甲里有深深的泥垢,是岁月积淀的勤恳辛劳”“他试图让盛夏练习搓泥的手艺,却见盛夏还未曾接过泥块,便不禁将两手在裤子上偷偷摸摸地擦了一擦”等内容分析概括。如技艺高超、勤劳辛苦、深爱儿子

23、等。答案:(1)技艺高超,能制作精巧的泥狗子艺术品。(2)勤劳辛苦,对传统手艺的坚守。(3)深爱儿子,对儿子人生选择的理解、宽容。9.盛家的泥狗子在文章中反复出现,请结合全文谈谈泥狗子的作用。(6分)解析:从情节本身分析,然后分析对人物的塑造方面的作用,最后分析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方面的作用。(1)由原文第2段“东南角育着上好的黄泥,盛家祖传下的制作泥狗子的手艺,靠的就是这点神奇的黄泥”可知,泥狗子展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为人物活动提供了特定的社会环境。(2)泥狗子作为文章线索,串联起全文情节,使故事紧凑连贯。(3)“远方似乎传来泥狗子清亮悠长的哨声,久久回荡,却在盛夏快要分辨出来处时陡然无声”“揉

24、捏切搓便可化腐朽为神奇,成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泥狗子,亦可做成其他动物形状”,泥狗子是情感的载体,既承载了父亲对传统手艺的热爱,也承载了父亲对儿子的爱。(4)“前夜,他试图让盛夏练习搓泥的手艺,却见盛夏还未曾接过泥块,便不禁将两手在裤子上偷偷摸摸地擦了一擦”,泥狗子象征传统文化,两代人对其不同的态度,反映了传统文化在传承中面临的困境。答案:(1)泥狗子展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为人物活动提供了特定的社会环境。(2)泥狗子作为文章线索,串联全文情节,使故事紧凑连贯,结构严谨完整。(3)泥狗子是情感的载体,既承载了父亲对传统手艺的热爱,也承载了父亲对儿子的爱。(4)泥狗子象征传统文化,两代人对其不同的态

25、度,反映了传统文化在传承中面临的困境。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3题。刘悛,字士操,彭城安上里人也。初辟从事。随父勔征竟陵王诞于广陵,以功拜驸马都尉。出为安远护军、武陵内史。郡南江古堤,久废不缉。悛修治未毕,而江水忽至,百姓弃役奔走,悛亲率厉之,于是乃立。明帝崩,表奔赴,敕带郡还都。吏民送者数千人,悛人人执手,系以涕泣,百姓感之,赠送甚厚。桂阳难,加宁朔将军,助守石头。父勔于大桁战死,悛时疾病,扶伏路次,号哭求勔尸。持丧墓侧,冬月不衣絮。太祖书譬悛曰:“承至性毁瘵,转之危虑,深以酸怛。终哀全生,先王明轨,岂有去缣纩,撤温席,以此悲号,得终

26、其孝性邪?当深顾往旨,少自抑勉。”太祖辅政,有意欲铸钱,以禅让之际,未及施行。永明八年,悛启世祖曰:“南广郡界蒙山下,有城名蒙城,可二顷地,有烧炉四所,高一丈,广一丈五尺。从蒙城渡水南百许步平地掘土深二尺得铜又有古掘铜坑深二丈并居宅处犹存。邓通,南安人,汉文帝赐严道县铜山铸钱,今蒙山乃故秦之严道地,且蒙山去南安二百里,案此必是通所铸。近唤蒙山獠出,云甚可经略。此议若立,润利无极。”并献蒙山铜一片,又铜石一片,平州铁刀一口。上从之,遣使入蜀铸钱,得千余万。改授散骑常侍,领骁骑将军,尚书如故。卫送山陵,卒,年六十一。赠太常,常侍、都尉如故。谥曰敬。(选自南齐书列传第十八)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

27、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蒙城渡水/南百许步平地掘土/深二尺得铜/又有古掘铜坑/深二丈/并居宅处犹存B.从蒙城渡水南/百许步平地掘土深二尺/得铜/又有古掘/铜坑深二丈/并居宅处犹存C.从蒙城渡水南百许步/平地掘土深二尺/得铜/又有古掘铜坑/深二丈/并居宅处犹存D.从蒙城渡水南百许/步平地掘土/深二尺得铜/又有古掘/铜坑深二丈/并居宅处犹存解析:“百许步”交代了距离,“步”前断开不当,应在其后断开;“得铜”是结果,其前应断开;“又有古掘”表意不完整,其后断开不当。答案:C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字”,也称为“表字”,是古人成年后在本

28、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称呼,供社会上的人来称呼。B.“从事”,官名,自汉代始,三公、州郡长官皆自征召僚属,多以“从事”称之。C.“禅让”,指统治者把首领之位让人,“禅”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D.“赠”,也称“追赠”“追晋”,指古时在有贡献的官员临终时皇帝为其加封官职或爵位。解析:“追赠”是在人死后授予某种官职或称号。答案: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悛关注民生,身先士卒。郡城南江古堤久废,他组织百姓修缮,施工期间江水忽至,百姓弃工逃跑,他亲自上堤督阵,修好了堤坝。B.刘悛极尽孝道,用心守丧。其父亲战死后,他在坟墓

29、侧旁守丧,冬季不穿棉服。太祖写信劝慰他,要他多顾今后,稍微尽力压抑自己的悲痛。C.刘悛治政有方,受百姓爱戴。明帝驾崩,他带着郡印返回都城,数千百姓来送行。老百姓赠给他丰盛的物品,他为之感动得流下眼泪。D.刘悛心系国家,钱盈国库。他在蜀州发现了铜山,向皇帝启奏下令采铜铸钱。皇帝听其建议,派使臣进蜀铸得铜钱一千余万。解析:因果颠倒,“刘悛流下眼泪,百姓为此深受感动”,然后“百姓才赠给他丰盛的物品”。答案:C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父勔于大桁战死,悛时疾病,扶伏路次,号哭求勔尸。答案:他父亲刘勔在大桁战死,刘悛当时也身患疾病,被人扶到路边,哭号着寻求刘勔的尸身。(2)

30、今蒙山乃故秦之严道地,且蒙山去南安二百里,案此必是通所铸。答案:现在蒙山是先前秦的严道属地,而且蒙山距离南安二百里,依据这些看来必定是邓通当年铸钱的地方。解析:(1)“时”,当时;“疾病”,患疾病,名词用作动词;“次”,边;“扶伏路次”,被动句式,被人扶到路边。(2)“故”,过去的,先前的;“去”,距离;“案”,同“按” ,依据,依照;“所铸”,铸造钱币的地方。参考译文:刘悛,字士操,是彭城安上里人。起初刘悛被征做从事。跟随父亲刘勔在广陵征讨竟陵王刘诞,凭借功劳拜授驸马都尉。他出任安远护军、武陵(今湖南境内)内史。郡城南江古堤,年久颓废没有修整。刘悛修治还没完工,江水就忽然来了,百姓放弃工役奔

31、逃,刘悛亲自做表率劝勉他们,于是堤坝才修好。宋明帝驾崩,上表请求返京奔丧,得皇上批示带着郡印返回都城。办事小吏和百姓有几千人来送行,刘悛握着每个人的手,流下眼泪,百姓为此深受感动,赠给他丰盛的物品。桂阳王发难,他被加授宁朔将军,协助别人守护石头城。他父亲刘勔在大桁战死,刘悛当时也身患疾病,被人扶到路边,哭号着寻求刘勔的尸身。他在坟墓侧旁守丧,冬季不穿棉服。太祖写信劝慰刘悛说:“顺承纯厚的天性哀伤过度,转而令人担忧,伤心悲痛太深。终止哀伤,保全生命,这是先王明白的规矩,难道说夏天不穿单衣,冬天不穿棉衣,撤去温暖的卧席,这样悲号着,就能够完其孝性吗?应当多顾今后,稍微尽力压抑自己的悲痛。”世祖(萧

32、道成)辅政,有心想要铸造钱币,因正处在禅让的时候,没有来得及施行。永明(武帝)八年,刘悛启奏世祖说:“南广郡内的蒙山下有个城叫蒙城,约二顷地,有四所烧炉,高一丈,宽一丈五尺。从蒙城渡过河向南百来步,平地掘土掘到二尺深,得到了铜。还发现了古代掘铜坑,有二丈深,还有古代掘铜者住的宅屋遗址也存在。邓通,是南安人,汉文帝曾赏赐严道县铜山让他铸钱,现在蒙山是先前秦的严道属地,而且蒙山距离南安二百里,依据这些看来必定是邓通当年铸钱的地方。就近询问蒙山土居的獠人,据说很值得经营。此项建议若能施行,利润非常之大。”并献上蒙山铜一片,铜石一块,平州铁刀一口。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派遣使臣进蜀去铸钱,铸了一千余万钱

33、。改授刘悛为散骑常侍,领骁骑将军,尚书依前未变。后命其守护皇陵,逝世时,享年六十一。追赠太常,常侍、都尉依前不变。谥号为敬。(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415题。送李录事兄归襄邓刘长卿十年多难与君同,几处移家逐转蓬。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行人杳杳看西月,归马萧萧向北风。汉水楚云千万里,天涯此别恨无穷。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第一句叙述了十年间自己的境遇与朋友李录事相同,均是人生艰难,从而将深沉的感慨寓于其中,令人伤感。B.首联第二句中,诗人借景抒情,用遇风飞转的蓬草形象地写出自己漂泊无定的生活,隐含着羁旅中漂泊不定的苦味。C.

34、尾联写两人分别后相距千万里,所以离别的时候有无尽的伤感,照应了题中的“送”,惜别之意尽显。D.本诗是送别诗,题目点出了主要事件,语句平易晓畅,但情感真切自然,读后让人有种惆怅的心绪。解析:B项“借景抒情”错。第二句以“蓬草”比喻漂泊的生活,运用的是比喻修辞。答案:B15.诗的颔联语言浅近但情感深沉,请结合全诗分析。(6分)解析:可以结合颔联的具体内容,分析诗人用了哪些浅近的语言表达了哪些深沉的情感。“相逢征战后”流露出与朋友相逢的喜悦之情;“白首”“青春已过”流露出诗人对时光飞逝、青春岁月流逝的感慨;“征战”“乱离”表达了对社会战乱动荡、个人身世坎坷的痛苦之情。对以上内容进行整合即可。答案:(

35、1)流露出相逢时的喜悦。相同际遇的人终于在“十年”“移家”“白首”“征战”后相逢。(2)抒发对青春岁月流逝的感慨。在战乱流离中,青春不再,青春的锐气也早已被消磨。(3)同时也抒发了对社会动乱的悲叹。个人身世坎坷,社会战乱动荡,诗人的痛苦之情充溢诗句之中。(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2)杜甫登岳阳楼中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基础的诗句是: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3)六国论提出并

36、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提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719题。金庸的武侠小说受众广泛,影响力深远。但是对于这位早已被写入文学史的作家,质疑与批评的声音始终。在批评者看来,金庸的武侠小说乃典型的通俗文学,是市场经济大潮兴起的产物。这种观念看似,实则经不起推敲。通俗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四大古典名著除红楼梦外都是当时的通俗小说,但这并不构成对于这些通俗小说经典性的否定。以是否属于通俗小说来评判金庸武侠小说,无异于。至于批评金庸武侠小说具有农耕文明时代的审美趣味,因而认为其作品的精神价值、故事缺乏现代

37、性则更是令人莫名惊诧。作为独立的审美个体,()。且不说作家有这种创作自由,即便是表现传统农耕文明趣味的作品,也丝毫不影响其质地的优秀。倘若依据作家的审美趋于传统,崇尚农耕文明,以此判断作家思想守旧,游离现代文明,那么,沈从文、汪曾祺、陈忠实、刘亮程等人都将被剔除出优秀作家之列,显然这是的揣测。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不绝如缕无可非议南辕北辙自作多情B.不绝于耳冠冕堂皇缘木求鱼自作多情C.不绝如缕冠冕堂皇南辕北辙一厢情愿D.不绝于耳无可非议缘木求鱼一厢情愿解析: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不绝于耳:声音在耳边鸣响不断。根据文中“质疑与批评的声音始

38、终”,强调的是声音的不断,应选“不绝于耳”。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根据后文“实则经不起推敲”,应选“无可非议”。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缘木求鱼: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根据“以是否属于通俗小说来评判金庸武侠小说”,强调方法不对,应选“缘木求鱼”。自作多情:一厢情愿地做出种种表示,想以此博得对方欢心。一厢情愿:泛指办事时全从主观愿望出发,不考虑客观条件。根据最后一句话可知,这是一个人的揣测,应选“一厢情愿”。答案:D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基于自身审美趣味创作出各具特色的文

39、学作品本是作家应有的自由B.基于自身审美趣味创作出各具特色的文学作品的自由本是作家应有的C.作家本应有基于自身审美趣味创作出各具特色的文学作品的自由D.作家本应该基于自身审美趣味自由创作出各具特色的文学作品解析:根据后文“且不说”,可知括号里的句子是要谈论“作家有的自由”。B项的主要内容是“的自由本是作家应有的”,D项,“作家创作出各具特色的文学作品”,与文中要谈论的重点不一样,可排除B、D两项。比较A、C两项,根据前文的“审美个体”,此句应该先说“审美趣味”,所以A项最恰当。答案:A19.文中画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倘若依据作家崇尚农耕文明,审美趋于传统,判断

40、作家思想守旧,与现代文明隔膜B.倘若依据作家的审美趋于传统,崇尚农耕文明,判断作家思想守旧,游离现代文明C.倘若认为作家的审美趋于传统,崇尚农耕文明,以此判断作家思想守旧,与现代文明隔膜D.倘若认为作家崇尚农耕文明,审美趋于传统,判断作家思想守旧,游离现代文明解析:这句话中“依据”和“以此”意思相近,保留一个即可。排除C项。根据文意,应该是先“崇尚农耕文明”,后才有“审美趋于传统”,排除B项。比较A、D两项,“游离现代文明”说法绝对,A项“与现代文明隔膜”更合适。答案:A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5分)勒文斯坦指出

41、:“,但这种观点已经过时了。”如今的新观念认为,无聊与好奇心之间的关系,并不等同于饥饿与饱腹、口渴与解渴之间的关系。无聊提醒我们要锻炼思维,需要好奇心,还有其他方法可以缓解无聊,比如食物和游戏等;此外,就算当我们不感觉无聊时,事实上,我们有时会把自己正乐在其中的事情抛在一边,只为去学一些新东西。解析:首先通读文段,确定文段讨论的是“无聊”和“好奇心”的关系,然后再根据横线前后的文字来推断答案。处,根据横线后列举的“饥饿与饱腹、口渴与解渴”的对立关系,可以推断出此处应填写表示“人们曾认为好奇心和无聊是对立的”之类意思的句子。处,根据横线后“还有其他方法可以缓解无聊”以及语段谈论的中心“无聊和好奇

42、心的关系”可知,可填写“但除了好奇心之外”。处,前文谈论的是缓解“无聊”需要“好奇心”;后面假设“不无聊”时也可能产生“好奇心”,据此可推出应该填写“也会产生好奇心”。答案:(示例)人们曾认为好奇心和无聊是对立的但除了好奇心之外也会产生好奇心21.下面是一段关于大众阅读价值取向变化的文字,请用三句话概括它三个方面的内容。每句话不超过15字。(6分)图书畅销这一现象的背后反映出人们在阅读方面出现的某种值得注意的价值取向。近年来,由于受市场经济中“短、平、快”消费模式的影响,一种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谈论学术的做法颇为流行,美其名曰“文化快餐”,对知识的获取满足于感性的把握。在某类读书人群中,阴柔之风过

43、盛,阳刚之气不足,人们对于离奇古怪的小故事具有很强的猎奇心理,对于雄浑壮丽的大历史却缺乏兴趣。一些出版部门受利益的驱使,热衷于对历史人物的风流韵事、阴谋权术的渲染,以“戏说”满足读者的猎奇窥秘心理。也有些人满足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品玩,只强调回归传统,忘记了在“返本”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开新”,忘记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是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自我批判。功利主义的阅读价值取向忽略了人的深层的精神需求和文化追求,正在误导着年轻一代。(1)第一面: 。(2)第二方面: 。(3)第三方面: 。解析:在把握大意的基础上切分层次。这段文字共六句话。第一句是中心句,下面分三层对此进行阐述。第一层为第二句,谈对知

44、识的获取满足于感性的把握;第二层为第三、四句,谈人们对于离奇古怪的小故事具有很强的猎奇心理,而出版部门满足读者的猎奇窥秘心理;第三层为第五句,谈强调传统,忘记了“开新”;最后一句是对上文的归纳。答案:(1)满足于感性地获取知识(2)满足于猎奇而忽视整体(3)强调回归传统而忽视创新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近期,一名以707分的高分考取北京大学的女生发表的一篇感谢贫穷的文章引发全网关注。她说:“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限制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这篇文章引发热议,有感动,有鼓励,也有更深层的讨论

45、。对于“感谢贫穷”的说法,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写作提示:题目要求谈自己对于“感谢贫穷”的说法的看法,就是说要谈应不应该感谢贫穷。从题目中来看这篇文章的发表引来了热议,“有感动,有鼓励,也有更深层的讨论”,“感动”“鼓励”是认同她的文章,“更深层的讨论”则可能存在不同的观点、态度。要理解“感谢贫穷”的意思:贫穷给予了她另一种财富坚强的性格、远大的理想、顽强的意志等。对于任何人来说,物质层面的贫穷都是一种苦难,贫穷也是严峻的社会问题,因此贫穷是一种无奈。这位同学真正应该感谢的不是贫穷,而是贫穷所激发的不安于贫穷、奋发向上的精神。另外,为什么“感谢贫穷”能引发关注,甚至共鸣,这与当下青年一代不愿吃苦、想快速成功的心理有很大的关系。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