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选择题1“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揭示了鸦片输入的危害B说明中国人民勇敢,不怕刀枪火炮C刀枪火炮都有较大危害D因吸烟,中国死亡亿万千人【答案】A【解析】B、C两项说法明显不对,D项只说出了材料表达的表面意思,只有A项说法符合题意。2(2012湖南联考)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西方政界的议论符合史实的有()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英国:我们终于可以获得减免税率的权利了法国:伙计,我们的机器也搬运到中国去德国: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把使馆设在中国北京了
2、A BC 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马关条约。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因此正确。英国通过南京条约获得了协定关税权,故错误。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到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法国依据片面最惠国待遇获得该项权利,因此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就可以将使馆设在北京,故错误。3(2012合肥)近代一位诗人曾言:“和议知非策,瀛东弃可伤,坠天忧不细,筹海患难防。”又言:“初传烽火照辽阳,忽见干戈满故乡。”这位诗人的故乡可能在()A北京 B台湾C辽阳 D上海【答案】B【解析】“瀛东”指日本,材料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战争主要在朝鲜、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进行。马关条约将
3、台湾割让给日本,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斗争。材料涉及两个战争地点辽阳和“故乡”,因此可推断“故乡”是台湾。4(2012陕西二测)一位德国军官这样记述自己军事生涯中的一次战斗:“其成员展示出非凡的勇气和视死如归的精神。虽然他们只装备了剑、梭镖和刀,但他们在我们的死亡火力下依然不停地前进着。”这一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期间【答案】D【解析】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隐藏的关键信息“德国军官”,德国直接参与的侵华战争只有八国联军侵华。5(2013衡阳八中)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有这样一段描写:“1754年,一个法国人在广州打死了一个英国人,广州的
4、府县劝他们自行调解。”广州府县的这种行为()A按照国际法,可减少国际纠纷B有利于化解该纷争,颇具智慧C缺乏司法主权观念,后患无穷D符合南京条约附件的规定【答案】C【解析】从1754这一时间判断,该事件发生在鸦片战争前,据此可以排除A、D两项。广州府县对外国人在其管辖范围内的违法犯罪行为不管不问,这是对自己司法主权的不尊重,也为外国觊觎、践踏中国司法主权提供了借口,从而产生更大的纷争。排除B项。6鸦片战争后,一些中国人认为林则徐如果有机会主持军事,中国就不会输掉战争。这种“不服输”反映出()A不了解世界形势 B坚定的民族气节C痛恨清廷腐败 D主张发展近代军工企业【答案】A【解析】中国鸦片战争的失
5、败具有必然性,其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封建主义不能战胜资本主义,故材料中的“不服输”反映出不了解世界形势。7鸦片战争中,一些清朝官员看到英舰不用帆桨也能行驶自如,认为“英人使用妖术”,于是请来法师助阵破敌。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英国的军事力量远远超过清朝B部分官员闭目塞听,愚昧无知C清政府动员各界力量参加抗英 D清军将领采取消极抵抗的政策【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反映清朝官员不了解近代科技,愚昧无知,故B项正确。81887年,黄遵宪花了12年的时间终于写成了日本国志,但国内知道的人并不多。若干年后,总理衙门章京袁昶痛心地对黄遵宪说:“你的书如果早一点让大
6、家看到,价值可以抵得二万万两银子。”他说这番话应该在什么历史事件之后()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中的信息“日本国志”“抵得二万万两银子(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赔偿日本白银两亿两)”可知袁昶所说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9与“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一诗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 D抗日战争【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中的信息“东沟海战”“致远”等可知诗中所述是甲午中日战争。10(2013长春)某年,清政府户部奏议说:“就中国目前财力而论,实属万不能堪。然而和议
7、既成,赔款已定,无论如何窘急,必须竭力支持。”同时,“很多汉人目睹了满族政权毫无希望的领导能力后,转向了革命”。据此,与奏议中“和议”“赔款”相关的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D【解析】本题通过信息考查近代列强侵华史实。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战败,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订。至此,清政府完全丧失抵抗斗志,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中国很多先进分子彻底抛弃对清政府的幻想,走向革命,这与题干中“汉人目睹政府无能,转向革命”相符合,故选D项;A、B、C三项与题干意思不符,故排除。11列宁说:“试问,中国人对欧洲人的进攻,
8、这次遭到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俄国人、日本人等疯狂镇压的暴动,究竟是由什么引起的呢?那些用传教的鬼话来掩盖掠夺政策的人,中国人难道不痛恨他们吗?”英国人、法国人等疯狂镇压指的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D【解析】由题干材料“多国对中国义和团的镇压”可知答案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2一部小说中有这样的情节:“外国公使认为现任的山东巡抚人很好,不像他的前任府台,老是同我们敝国人作对。从此任接手以后,我们的铁路已经扩长了好几百里,还肯把潍县城外一块地方借给我们的军队做操场。”这部小说可能以下列哪个事件作为背景()A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B1860年北
9、京条约签订后C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D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答案】D【解析】辛丑条约惩办“首祸诸臣”,地方官员不敢反抗外来侵略,故可能作为小说中所述情节的背景。二、非选择题13(2012沈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在中国,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存在了约有十年之久,现在已汇合成为一场不可抵抗的革命;不管造成那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不管那些起义带有何种宗教的、王朝的或民族的形式,这一次革命爆发的原因无疑是由于英国大炮把名为鸦片的那种麻醉剂强加于中国所引起的。在英国的枪炮面前,满清王朝的声威扫地;以为天朝万古不朽的迷信破灭了;与文明世界的那种野蛮而密不透风的隔绝已被侵犯;互相交往的通路打开了,从
10、那时起,在加利福尼亚与澳洲的黄金吸引之下,这种互相交往已迅速发展起来。完全的隔绝曾经是保有旧中国的首要条件,那种隔绝状态既已因英国的媒介而结束,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分崩离析,这同小心谨慎地保藏在密封的棺材内的木乃伊一旦与外界接触必然要发生解体的情形一样。以上材料摘编自1853年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1)马克思所提到的“不可抵抗的革命”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你同意作者对“这一次革命”爆发原因的分析吗?英国侵华战争所产生影响的分析?(3)你怎样理解马克思对英国侵华战争所产生影响的分析?(4)你从马克思这段文字中得到的最主要的认识是什么?【答案】(1)太平天国运动。(2)同意。必要条件:英国资
11、本主义制度已经确立,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完成,而中国政治经济落后必然被动挨打。(3)马克思的分析是正确而又深刻的。他认为英国这场战争,打破了清王朝“天朝上国”的迷梦,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状况。马克思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人强加给中国的,是侵略战争,但在客观上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变化,刺激了中国社会新的经济形态和新的阶级力量的产生。(4)认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在经济上、政治上进取向上,落后就要挨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须打破闭关锁国状态,主动地实行改革开放,学习和实行先进的经济、政治制度,闭关锁国就会落后,在世界上就没有一席之地;反封建反侵略这两大任务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要持之有据,言之有理,
12、即可)14(2012西安)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材料一该督(李鸿章)身膺疆寄数十年,其昔日攻粤、捻诸逆,以洋人得功,遂终身以洋人为师,而不知改变。创办海军,糜币千数百万,而至今不能一战,是李鸿章之贻误大局者一。材料二倭人于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倾其国力,购制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未能撒手举办,遂觉相形见绌。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引自李鸿章1894年据实陈奏军情折材料三1894年11月22日,我与总署晤谈一次。我问他们是否还能支持这个战争。他们说他们不能了。我说:“你们有兵士二万五千人在北京没事做。”他们答:“那些兵不能打仗,中国军队目的不是作战,而是威吓百姓。
13、”我说:“若相信再战没好处,应当议和。”他们说:“自然他们希望议和,但由于不能和日本通信,怎能办到呢?”我说:“假若授权给我,我可以经由我们驻东京公使进行商谈。”他们高兴了,请求我立即照办。引自美国公使田贝论中日战争(1)材料一作者为何指责李鸿章?理由是否属实?(2)材料二认为中国海军与日本相比“相形见绌”的原因是什么?其真实意图何在?(3)材料三,清政府总署官员对中国军队作用的谈话,说明了什么根本性的问题?(4)分析以上材料,总结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答案】(1)因为他一味依赖外国,贻误了战机,理由基本属实。(2)中国财力有限,对海防投入的费用太少。为其消极抵抗的行径作辩护。(3)清政府的军队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内镇压人民的主要工具。(4)清政府过于依赖外国;作战消极;妥协求和;士兵战斗力不强;日本则做了长期且充分的准备。【解析】本题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为切入点,组成了三则材料。第(1)问,关键是要史论结合;第(2)问,“原因”概括相关材料,“意图”结合所学概括即可;第(3)问要依据材料三分析其本质;第(4)问应从中日两方面多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