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深圳市沙井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公田变为私田B、铁犁牛耕的出现C、国家走向统一D、封建制度的确立2、清代学者王应奎在柳南续笔中说“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这一记载反映了( ) A、棉种植的扩展B、棉布的普及C、棉纺业成为新兴部门D、棉纺技术的提高3、北宋时出现纸币“交子”,说明了() A、北宋造纸业发达B、北宋印刷技术先进C、金属货币数量不足D、商业的高度发展4、唐代长安
2、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十四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 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5、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说:“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一个忽视或鄙视国外贸易,只允许外国船舶驶入一二港口的国家,不能经营在不同法制下所可经营的那么多交易。”亚当斯密婉转地批评了中国当时什么现象() A、闭关锁国B、小农经济C、重农抑商D、朝贡贸易6、下列历史现象中,最能体现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是() A、玉米、甘薯等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
3、些地区广泛种植B、“湖广熟,天下足”取代了“苏湖熟,天下足”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 “计日受值”D、金属货币广泛应用,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7、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贸易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对流。据研究,通过贸易中国获得了占世界产量1/4到1/3的白银,总量为7000吨至10000吨。“丝银”对流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B、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C、中国废除闭关锁国政策D、西欧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8、江苏镇江的恒顺香醋驰名世界,恒顺集团的前身是1840年成立的恒顺糟坊。据史料记载,从1893年到1911年,恒顺糟坊最兴旺的时期年产百花
4、酒约210吨,醋110吨,酱220吨。这一时期,恒顺糟坊发展兴旺的原因包括(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实业救国思潮的大力推动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侵略 A、B、C、D、9、分析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历史现象因果关系搭配正确的是铁器和牛耕井田制瓦解明清资本主义萌芽洋务企业产生工业革命鸦片战争民族工业短暂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A、B、C、D、10、明朝“嘉靖末,隆庆间。末富居多,本富益少”,这直接反映了明中期( )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社会发生贫富分化C、自然经济趋于解体D、商品经济比较发达11、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
5、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12、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 “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联所悉知,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 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B、学而优 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13、“阿尔布克尔克(1453年-1515年的葡萄牙军人)打破了阿拉伯商人对印度洋的传统垄断,并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和威尼斯商人争夺
6、他们以往通常在地中海东部诸港口购买的香料。威尼斯商人不再能找到他们几个世纪以来从亚历山大港和地中海东部港口购买的香料。取而代之的是,现在香料正通过更长但更便宜的海洋航线运往里斯本。”导致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B、葡萄牙人战胜了威尼斯人C、地中海传统商路的衰落D、葡萄牙人战胜了阿拉伯人14、16世纪的一位英国人曾说过,以前的农民及其一家都睡在地板上,厨房里仅有一两口锅;而到16世纪末,一位农夫可能拥有“在橱柜里摆有一套精致的锡铅合金餐具,三四张羽绒床,好几套床罩和挂毯,一个印制的盐罐,一罐酒以及一打羹匙。”这一现象说明( ) A、工业化推动了农业的商品化B、世界性的贸易体系
7、开始形成C、商贸中心转移推动了英国经济快速发展D、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15、宋鸿兵在货币战争一书中写道:“1850年,伦敦毫无疑问是世界金融体系的太阳。”伦敦成为当时的世界金融中心,主要是因为英国() A、地理位置优越,海外贸易发达B、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C、最早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D、最先完成工业革命并成为“世界工厂”16、工业革命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这里的“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本质含义是( ) A、亚太地区的历史进程落后于西方B、西方国家在东方建立起殖民统治体系C、亚太国家的社会形态逐渐西方化D、东方沦为西方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17、1868年,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
8、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城市化的发展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B、工业革命为信号灯的制作提供了技术支持C、政治改革后,议会地位有了较大提高D、汽车的发明应用使城市交通环境更复杂18、1517世纪在欧洲被称为“扩张的时代”。用全球史观审视“扩张”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 A、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B、为西欧国家进一步扩张提供了条件C、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D、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19、中世纪以来,世界金融中心的变迁经历了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
9、”,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最后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和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这个变迁过程说明世界金融中心的形成( ) A、发端于新航路开辟B、受世界贸易和生产力发展支配C、始终依靠殖民扩张D、呈现由多极化到单极化的趋势20、19世纪末,许多国家成为某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的生产国,如:埃及生产棉花,巴西种植咖啡和橡胶,智利出产硝酸盐、铜,玻利维亚生产锡等。这种现象( ) A、有利于当地民族工业的发展B、反映出殖民地经济越来越孤立于世界市场C、是资本输出导致的国际分工D、有利于抵制外来经济侵略21、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演进的
10、角度看,这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B、中国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C、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D、加剧了中国的落后22、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具有先进技术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设厂自救”的棉纺织企业。它们的共同点是() A、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B、都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C、属于近代洋务企业的成就D、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23、1931年,中国矿业报告记载:“能与外煤相竞争者,唯山东枣庄中兴煤矿公司。”至1936年底,中兴公司已拥有3座近代化的大型矿井和台枣铁路,还拥有3个大公司、5个厂、29个分销厂以及码头等设施。此时,中兴煤矿
11、公司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 A、政府政策的支持鼓励B、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侵略C、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D、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兴起24、国民政府统治的某个时期,沿海工厂企业迁移到西南和西北地区,西部工厂数增加。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推动了国民革命在全国的展开B、目的是改变中国近代工业布局C、保障了抗日战争所需物品供给D、意在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5、在中共中央书记处的一次会议上,毛泽东谈道:“私营工商业的性质也变了,是新式的资本主义,公私合营、加工订货、工人监督、资本公开、技术公开、财务公开,他们已经挂在共产党的车头上,离不开共产党了。空前绝后,他们的子女也将接近共产党了。”这次会议
12、谈论的主题是()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B、私营工商业的前途问题C、加重私营工商业比重的问题D、控制私营工商业发展的问题26、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考生可能选择的素材有()“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三大改造的即将完成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一五”计划的实行 A、B、C、D、27、中国曾流行过这样一句口号:“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该口号反映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条件下( )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先进的社会制度创造了无穷的社会生产力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盲动急躁的情绪中国人民具有卓越的创造力 A、B、C、D、28、下列对新中国成立以来
13、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全国土地改革完成,农村土地归农民个人所有B、三大改造完成,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C、人民公社化运动,进一步强化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农民拥有了土地所有权29、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这一时期“好路”的“路标”是( ) 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D、建立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30、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
14、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 A、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D、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二、非选择题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经济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问题,多数人没有分享到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期间,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状态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
15、,社会下层成员的平均寿命只有17岁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 605起,1842年达到31 309起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钱乘旦、刘金源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材料二 瓦特在改进蒸汽机后,于1775年与别人合伙开办工厂,进行蒸汽机的商业生产。当时,瓦特要亲自为买主安装蒸汽机,在机器出现故障时,他还要背着工具箱四处维修。美国企业家洛克菲勒从开办一家小炼油厂起家,通过侵吞、合并其他厂家而成为“石油大王”。1878年,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美国炼油工业资产净值的90
16、%以上。后来,在大家的一致反对声中,1911年,洛克菲勒被迫将美孚石油公司分成38家“独立”公司,但他在每一个公司中都占有25%的股份。材料三 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历史的历史是结果。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材料四 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
17、界(1)材料一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中存在哪些突出的社会问题?(2)据材料二,美孚石油公司与瓦特开办的工厂相比,有何明显的新特点?两者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时代背景?(3)关于“世界历史”的开始问题,材料三、四的认识有何异同?32、经济结构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陈启沅)岁甲寅(1854年)至南洋,遍游各埠,考求机器之学,壬申岁(1872年)返粤,在简村创设缫丝厂,名曰“继昌隆”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南海县志卷21材料二 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 材料三 中国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 中国1960年三大产业之间的比
18、例关系材料四: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历史条件。(2)据材料二,分析这种经济成分变化的原因。这种变化对我国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影响?(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中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其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4)据材料四,指出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 B【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原因。注意题中信息变化,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显然在揭示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生产
19、能力显著提高。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铁犁牛耕的推广。2、【答案】B 【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手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材料主要表现了棉的作用及地位“老少贵贱无不赖之”。选项只有B项是关于棉作用的表述。 3、【答案】 D【考点】商业的发展【解析】【分析】“交子”是一种纸币,纸币出现在北宋并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宋代的四川地区通行铁钱,铁钱值低量重,使用极为不便。再者,北宋全国货币并不统一,存在着几个货币区,各自为政,互不通用。对于长途贩运大宗商品极为不便,所以出现“交子”,主要是商业高度发达的产物,答案为D。【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交子”这
20、一中国最早出现的纸币的认识和理解,考查的是学生的评价分析能力。4、【答案】 B【考点】商业的发展【解析】【分析】主要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根据材料所述,唐代有东西二市,宋代商业店铺则散布在城市各处,所以反映的是南宋时期市突破了空间的限制,所以应选B。5、【答案】 A【考点】主要经济政策【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材料中:“忽视或鄙视国外贸易,只允许外国船舶驶入一二港口的国家,不能经营在不同法制下所可经营的那么多交易。”实际上是说的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二者恰恰是对”闭关锁国“政策的最准确理解,故选A。6、【答案】 C【考点】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21、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发展趋势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清时期从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来看,资本主义是当时的潮流。明朝中后期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代表了这一时期的潮流。选项中C项是这一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所以应选C。7、【答案】 B【考点】新航路的开辟【解析】【分析】注意“16 世纪中期到17 世纪中期”,A项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C 项不符合史 项是在19世纪末20 世纪初。“丝银”对流是指“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贸易”,结合 时间信息及欧中贸易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之间的经济交流加强,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 出现,故B项正确。 答案:B8、【答案】 C【考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解析】【分析
2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时间“从1893年到1911年”,结合所学这是甲午战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时期,原因有;是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所以本题答案选C项,A、B、D不符合题干要求。9、【答案】 C【考点】资本主义萌芽,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解析】【分析】 中国资本主义民族工业产生时间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鸦片战争后,在中国封建经济分解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外商企业的刺激,示范和洋务派军用工业尤其是民用工业的诱导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并不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故
23、错误,正确答案为C。10、【答案】 D【考点】商业的发展【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阅读理解材料、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B项是对原始社会末期的表达,C项是对鸦片战争后的表述,从材料中无法反映出雇佣关系的出现,因此A项也不妥。故选D。11、【答案】 C【考点】商业的发展【解析】【分析】本题通过考查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材料反映了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崇拜得到了政府认可, 实质上是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其社会影响力提升的结果。故选C。12、【答案】 D【考点】商业的发展【解析】【分析】清初的山西人口结构中,从多到少依次为从事商业、农业、参军和读书,雍正帝认为这样的社会风气很可笑,反映了统治者对商业的
24、歧视,AC两项错误;当时仍然有人希望学而优则仕 , B项错误;因为追求财富,当时在山西从事商业的人居首位,D项正确。13、【答案】 A【考点】新航路的开辟【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开辟新航路。材料反映了15 世纪中叶,葡萄牙打破了意大利和阿拉伯商人对 东西方贸易的垄断,随后与东方国家之间的贸易迅速发展,结合所学可知,这一现象的直接原 因是葡萄牙开辟了一条新的东西方航路,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故B项排除。 C项与材料中反映的现象没有直接联系,故C项排除。D项与材料没有直接联系,故D项排除。14、【答案】 C【考点】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
25、能力,材料信息反映了16世纪以后英国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这说明16世纪以后英国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故C项正确; A、B、D三项与题干时间16世纪不符,故排除。15、【答案】 D【考点】两次工业革命【解析】【分析】19世纪晚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其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都强,英镑 取得支配地位,所以伦敦成为当时的世界金融中心。故选D。16、【答案】 D【考点】两次工业革命【解析】【分析】工业革命增强了西方国家的实力,便利了其对外扩张,而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的根本目的并不是要把东方沦为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而是要便利自己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故选D。17、【答案】 A【考点】两次工业革
26、命【解析】【分析】由于工业革命导致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城市出现;城市交通状况日益复杂,交通运输工具数量和种类增多,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这适应了城市化的发展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故选A。18、【答案】 A【考点】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解析】【分析】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注意题目中“用全球史观”,是从对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故A项正确。CBD项都是站在欧洲的角度分析问题,故错误。19、【答案】B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材料中所提到的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
27、利金融”、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和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应该分别是各个国家当时处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的时候,故选B。 20、【答案】 C【考点】两次工业革命【解析】【分 析】本题考查世界市场的发展。结合所学可知,在19世纪末,材料中的几个国家都成为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宗主国对殖民地的经济侵略阻碍了当地民族工业的发展,故A项错误。19世纪末,世界市场最终确立,殖民地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B项错误。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列强对殖民地的侵略方式变为资本输出为主,利用当地丰富的原材料和廉价的劳动力加工成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促使国际分工日益
28、明显,故C项正确。材料中所述现象加剧了宗主国对殖民地的经济侵略,故D项错误。21、【答案】 C【考点】两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所考查的是文明史观,从这一角度来说,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故选C。22、【答案】 D【考点】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解析】【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排除A;江南制造总局属于近代洋务企业,大生纱厂属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排除BC,因此选D【点评】比较型选择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
29、史阶段的反映放在一起,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有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表面问题进行比较的,更多的是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本质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的。此类题在题干中一般都有“相同点”“不同点”“共同”“相似”等标志性词语,有些题也有反映程度性的词语,如“最大的不同点”“最根本的不同”“本质上的相似之处”等。23、【答案】 A【考点】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相关知识。 B.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侵略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年),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故B错误; A.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展了“国民经济建
30、设运动”,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A正确; D.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兴起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短暂发展的原因,故D错误;C.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1936年,经济危机已经结束,故C错误。24、【答案】 C【考点】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解析】【分析】材料反映的是抗战时期,被日本侵占的沦陷区的民族企业大量内迁的现象;依据所学知识,这次内迁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近代的工业布局,保障了抗日战争所需的物资供应。故选C,其他三项说法均不正确。25、【答案】 A【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获取
31、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私营工商业的性质也变了”“公私合营”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属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特点,他们已经挂在共产党的车头上,离不开共产党了,说明改造的最终目的是向社会主义过渡,故选A。26、【答案】 B【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根据时间1956年可把 排除,他们是出现在六十年代以后,因此B正确27、【答案】 C【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解析】【分析】1958年通过了 “多快好省”的总路线,大跃进运动开始,以钢为纲,大炼钢铁,高指标
32、、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成为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四幅图片即反映了这一时期的这一口号。故选C【点评】1958年,在总路线的指导下,错误的发动了以大炼钢铁为标志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左倾错误发展。此外,大跃进运动的消极影响也需要掌握。28、【答案】 D【考点】经济体制改革【解析】【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农民拥有的是土地的使用权,土地的所有权属于集体。所以应该选D.29、【答案】B 【考点】邓小平理论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南方谈话”,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相关进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33、邓小平在“南方谈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抛开了人们的顾虑,是在1992年春天;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是在1992下半年党的十四大上,故,这一时期“好路”的“路标”,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B;其余ACD三项均不正确。 30、【答案】D 【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知识点。依据时间信息与重要历史事件相联系,解答关键是了解时代背景。1984年中国改革经济体制,1992年确立建设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D项正确;南方谈话时间上相符,但并不具有这样的影响,科学发展观是在2001年以后提出的,
34、党的基本路线是80年代提出来的,排除BCA项。 二、非选择题 31、【答案】 (1)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工人极端贫困;下层公民平均寿命短;犯罪率增加;阶级矛盾激化。(2)垄断了整个行业的生产与经营,是股份公司,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瓦特的工厂反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工厂时代,中小企业为主,生产规模小,企业的经营者与所有者没有分离;美孚石油公司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大企业时代的到来,大企业垄断了行业生产,加剧了贫富分化。(3)不同之处:材料一认为是大工业(工业革命)开创了世界历史。材料二认为世界历史开始于1500年(新航路开辟)。相同之处:都认为世界历史不是一开始就存在;都认为世界历史开始于各地联系
35、加强。【考点】两次工业革命【解析】【分析】(1)社会问题:由材料一中的“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问题”、“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社会下层成员的平均寿命只有17岁”、“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42年达到31309起”、“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等信息可以归纳出相应的社会问题。(2)第一问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生产组织形式大企业的特点,既垄断了整个行业的生产与经营,是股份公司,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第二问时代背景结合课本所学即可。瓦特的工厂反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工厂时代,中小企业为
36、主,生产规模小,企业的经营者与所有者没有分离;美孚石油公司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大企业时代的到来,垄断组织的出现。(3)这一题首先要搞清“世界历史”的概念含义,根据材料三、四的表述可以看出,两个观点中的“世界历史”都是用的全球史观来分析,即世界各地相联系的历史才是世界历史。从这一个概念出发,去比较两个材料的异同就可以了。不同之处:材料三中的“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是认为是大工业(工业革命)开创了世界历史。材料四中的“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即认为世界历史开始于1500年(新航路开辟)。相同之处:由材料三中的“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材料四中的“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
37、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可以看出两者都认为世界历史不是一开始就存在;都认为世界历史开始于各地联系加强。32、【答案】 (1)变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条件: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2)原因:三大改造;影响: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3)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工业增幅大,农业生产下降;农轻重比例失调。原因:“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4)变化: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到公有制为主体与非公有制经济并存。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解
38、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材料,归纳整理的能力。第一小问变化,结合材料一中“(陈启沅)岁甲寅(1854年)至南洋,遍游各埠,考求机器之学,壬申岁(1872年)返粤,在简村创设缫丝厂,名曰“继昌隆” ”可知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第二小问条件,依据 材料一中“(陈启沅)岁甲寅(1854年)至南洋,遍游各埠,考求机器之学”可知有利的条件是外商企业的刺激,结合所学知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可以总结出洋务企业的刺激和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读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1956年公有制占有绝对的地位,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造成的;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变化依据材料三中两组片的比较可以看出, 在所有制结构上由原来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公有制经济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现象;第二小问目标,结合所学知 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