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24.50KB ,
资源ID:59838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983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08高考一轮复习教案:单元十四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初期探索.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08高考一轮复习教案:单元十四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初期探索.doc

1、单元十四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初期探索(五、六、七章)【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1、基本线索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我国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491952年,采取措施巩固政权,恢复发展国民经济;1953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工业化建设起步,社会主义制度确立。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结束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共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其中,19561966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66197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左”的错误发展到顶峰。2、基本特征A、19491956年过渡时期: (1)政治:进行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斗争,消灭

2、了国民党残余势力,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进行了三大改造,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大,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2)经济:通过土地改革、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和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等措施,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实施一五年计划,经济建设成就巨大;进行三大改造,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3)外交:提出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开拓外交新局面。中国得到苏联和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的承认和支持,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敌视和封锁新中国;抗美援朝;参加国际会议,发挥积极作用。 B、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和19661976年“文化大革

3、命”时期:(1)政治:“八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一次成功的探索;开展了整风运动,确定政治生活主题,但随后出现了反右派斗争扩大化,1959年又开展“反右倾”斗争;“左”倾错误的发展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 (2)经济: “八大”确定了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和主要任务;“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了三年经济困难;提出经济建设调整的“八字”方针,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文革”期间,国民经济受到严重破坏,经过整顿,取得了一定成就。 (3)外交:中国借鉴苏联经济进行建设,苏共推行反华政策,中苏关系破裂;70年代外交事业取得重大成就。 【主干知识整合】1、巩固新政权的斗争 新中国建立之初,

4、面临着帝国主义阵营的仇视、封锁和包围,国民党残余势力的威胁和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的严峻政治、经济形势。 人民解放军追歼残敌和剿匪作战、和平解放西藏、在全国建立各级人民政权,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开展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和“五反”运动,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创造了条件;采取恢复国民经济的各项措施也有助于新政权的巩固。 2、恢复国民经济的斗争 (1)建国伊始,人民政府就没收国民政府的财产和官僚资本,接收了帝国主义在华企业,组建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了经济基础;通过“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稳定了全国物价,赢得了人民信任;

5、将全国财政经济由中央统一管理,促进了国家财政的初步好转。 (2)人民政府在农村允许自由经营,引导农民互助合作,组织兴修水利;在城市工矿业中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从而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3、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经济: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并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解放后,人民政府没收国民政府的财产和官僚资本,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将它们转化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从而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自1953年起,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

6、成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 (2)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确立。1954年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根本的政治制度,体现了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 4、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探索的成就根据“一五”计划,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重点发展以东北为基地的重工业;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在工矿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民主政治建设成就:1954年召开的全国一届人大,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任务已经结束,我

7、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处理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论十大关系的报告,说明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适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八大”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明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和总任务。在经济建设上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八大”的正确路线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八大”以后的探索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调整若干方面的经济关系;二是进行全党整风,正确处理各种人民内部矛盾。毛泽东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全党在政治生活领域进行的一次有重大意义的探索

8、。 从1960年冬开始,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这是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探索中的一次重大转变。同时,在政治上为统一思想认识,召开了七千人大会,在动员全党为战胜困难而团结奋斗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文革”时期,“左”倾错误达到顶峰,但在周恩来、邓小平主持工作时期,积极批判极左思潮,恢复国民经济,邓小平明确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促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酝酿阶段。 科学文化方面,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编制了12年科技发展规划。 (2)探索中的失误 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两个:

9、一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二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速度问题。在前后长达二十年之久的时间中,我们党在这两大问题上一再发生严重失误,这两方面的失误又互相影响,使探索过程中出现了曲折。 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扩大化逐步导致了政治上阶级斗争扩大化,从理论上修改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这就成为我们党后来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连续犯错误的理论根源。 1958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客观规律,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盲目求快,从而改变了“八大”所提出的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大跃进”的提出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片面追求高速度,结果使我党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10、上又犯了一次重大失误。 1959年“反右倾”斗争严重破坏了党内的民主生活,中断了纠正“左”倾错误的进程,使“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从而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进一步升级。党内指导思想上“左”倾错误发展越来越严重,毛泽东错误估计形势,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林彪、江青等野心家别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从而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3)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发展 “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反右倾”后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进一步加剧,再加上自然灾害严重,苏联又背信弃义撕毁

11、经济技术合作合同,造成19591961年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 中国共产党不断纠正错误:1960年冬,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使国民经济从1962年开始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十年建设成就巨大:建成大中型项目五百多个,工农业总产值增长近60,建成一批重要工业基地和基础设施,石油全部实现自给。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结晶牛胰岛素。“文革”中,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1973年和1975年两度出现国民经济的好转,整体上经济建设还是取得了一定成绩。 5、统一战线的发展、民族工作 (1)统一战线的发展 1956年

12、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的成员,逐步变为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一部分,民主党派也成为劳动者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受到各民主党派的拥护,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左”倾错误的泛滥,党的统一战线政策遭到严重破坏,民主党派活动也不得不停止。 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后,党和政府根据少数民族的意愿,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废除剥削制度,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1958年以后,少数民族先后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民族工作 从根本大法上确立中国国内各民族间

13、平等友好互助的关系,保障各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民族区域自治成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6、外交成就(1)建国初期实行独立自主主的外交政策,采取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团结世界各国人民的外交方针。 建国第一年,就同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同苏联结盟。 积极同周边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上五大国地位参加日内瓦会议,在会上起了积极作用。 1955年,在亚

14、非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会议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联系。(2)中美关系由紧张走向缓和 朝鲜战争后,美国继续敌视中国,利用台湾问题搞“两个中国”的阴谋。在台湾海峡进行军事活动,发动了侵越战争。中美关系在整个20世纪60年代仍处于敌对的紧张状态。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有了重大转机和突破,中美关系逐步缓和。 “乒乓外交”轰动世界;基辛格秘密访华,发表公告,引起世界震动;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签订中美联合公报,结束了中美两国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中苏关系逐步恶化 新中国成立后,中苏建立了友好关系。但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政策,1960年苏

15、联撕毁全部经济技术的合作协议、合同,大大破坏了两国间的友好关系;随后,中苏关系急剧恶化;苏联陈兵边境,构成对中国的威胁。 (4)“一大片”的外交方针和“三个世界”划分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精神,大力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加强政治、经济往来,推行“一大片”的外交方针。对外关系也有很大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中国又与柬埔寨、老挝、古巴等二十多个国家建交,大大改善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处境,扩大了中国的世界影响。 “一大片”的外交方针产生的最大的影响,是在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16、 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毛泽东逐渐形成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构想。中国在外交上支持第三世界国家,捍卫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促进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和合作。 (4)中日关系正常化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订了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的协定。【规律方法点悟】1、本单元是高考的重点。重点掌握建国初期,中共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创造性举措,如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社会主义改造中对私人资本主义的和平赎买政策等。2、在学习过程中应进一步整合教材,优化结构,可分三个时期学习: 其一,1949-1956年过渡时期,分两个阶段: 1949年1952年

17、,中心任务是巩固政权和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1953年1956年,中心任务是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并举,也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和实现政治民主化的开始,这期间又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发展生产力,即进行一五计划建设。二是发展生产关系,即进行三大改造。三是进行政权建设,即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政治协商制度、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其二,19561965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应紧紧抓住“探索”、“曲折”、“前进”三个环节。其三,19661976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失误“文革时期。 3、注意理解分析过渡时期中共为巩固政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性质、目的及作用。关于“一五”计划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问题,理解“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的关系,归纳工业化建设的成就及工业布局的特点。 4、对探索中的失误应多角度、多层次去把握。如:既有理论、指导思想上的偏差,又有具体行动上的盲动;从错误的性质上看,既有对主次矛盾的混淆,又有工作重心的偏移。另外,对经济规律、社会主义含义的认识上存在着严重的偏颇。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