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历史学科期中检测试卷第卷(选择题 每题2分,共60分)1.印第安人认为:“他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是一个恶魔。”欧洲人则认为:“他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把落后的美洲带入文明时代,是一个功臣。”这里的“他”是指A. 迪亚士B. 达伽马C. 哥伦布D. 麦哲伦【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印第安人认为哥伦布是强盗、恶魔,给美洲带来了灾难;而欧洲人认为哥伦布是功臣,把美洲带入了文明时代,C正确;迪亚士发现了好望角,A错误;达伽马发现了从欧洲出发,沿着非洲西海岸南下,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到达东方的航路,B与材料无关
2、;麦哲伦的船队做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D错误。【点睛】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印第安人认为是”、“欧洲人认为是”,考查的是对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评价,应客观、公正的看待问题。2.“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这句话突出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A. 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B. 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C. 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D. 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答案】D【解析】【详解】500年前欧洲人拿着圣经到非洲的主要目的还是殖民掠夺,促进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拿着圣经传播基督教只是目的之一,不是
3、主要目的,或者说传播宗教只是幌子,真正的目的仍然是殖民掠夺,“象牙”的拥有者易手,反映了经济方面的冲突,圣经的传播反映了文化、文明的融合,故项正确。材料中论述的是文化融合,不是冲突,A和B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经济冲突,不是融合,C错误。3.英国的君主制,究竟还能维持多久,谁也无法预料。但伊丽莎白二世对于成为平民似乎并不恐惧,她说:“到那时,我将悄悄走开。”英王“统而不治”的地位源于A. 权利法案B. 1787年宪法C. 人权宣言D. 独立宣言【答案】A【解析】【详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于权利法案,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到18世纪中叶,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最终使国王“统而不治”,故选A;B项是美国宪
4、法,排除;C项是法国大革命中的法律文件,排除;D项是美国独立战争中发布的文件,标志着美国独立,排除D。4.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说:“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其中“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在1787年美国宪法中主要是指( )A. 实行邦联制B. 实行分权制衡原则C. 实行两党制D. 规定行政权归首相【答案】B【解析】【详解】“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指是对政府自身权力的制约,因此在1787年宪法中体现的是三权分立,即权力的制约与平衡,B正确;ACD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5.下图是有关美国政治制度的一幅漫画,该漫画反映了
5、美国A. 中央与地方势力均衡B. 两大政党的对峙竞争C. 参众两院间矛盾重重D. 总统权力受到了限制【答案】B【解析】【详解】由漫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漫画体现的是代表民主党的“驴”与代表共和党的“象”之间的斗争,反映的是美国两大政党间的竞争,故B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两党间的竞争,没有体现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故A项排除;C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排除。6.20世纪初有学者评论:“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使大型的工厂能够方便廉价地获得持续有效的动力供应,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基础。”这位学者所要表述的观点是A. 殖民扩张促进了世界市场
6、的最终形成B.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垄断组织的产生C. 新能源的利用导致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生D. 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人类的交往方式【答案】B【解析】材料“20世纪初”“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可以看出,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发展,改变了工业结构,故B项正确,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世界市场的形成,故A项排除;D项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点睛:材料“20世纪初”“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是解题的关键。7.如图,英国有钱人以华汽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
7、时尚。这一生活方式流行的时代是A. 手工工场时代B. 启蒙运动时代C. 工业革命时代D. 信息时代【答案】C【解析】【详解】汽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成就,C正确;手工工场、启蒙时代汽船尚未发明,排除A、B;信息时代并不流行乘汽船,排除D。8.19世纪初,英国上层女性举办文化沙龙,聚集了一大批人才。“蓝袜”是一种文化沙龙,上层妇女伊丽莎白蒙塔古被称为“蓝袜女王”世人评论说:“蓝袜,这个词能使用下去,本身就宣告新女性的诞生。”这说明A. 工业革命提升了女性的社会地位B. 英国实现了男女政治权利的平等C. 男女平等思想在英国迅速普及D. 教会垄断文化的局面发生了改变【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可知,
8、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上层女性举办文化沙龙,聚集了一大批人才,而在文化沙龙活动中,妇女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提升了她们的地位,A项正确。题干强调工业革命提升了女性的社会地位,而不是实现了男女政治权利的平等,排除B。题干没有涉及男女平等思想在英国迅速普及,而是强调工业革命提升了女性的社会地位,排除C。题干强调工业革命提升了女性的社会地位,而不是教会垄断文化的局面发生了改变,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点睛:解决本题分两步走:一是题干时间“19世纪初”,二是“英国上层女性举办文化沙龙”,运用学知识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9.1835年,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旧时代的地方贵族,
9、都在法律上或自己认为在习俗上,对自己的下属负有救济和减轻他们困苦的义务。但是,现代的实业贵族,把他们所使用的人变穷和变蠢以后,在遇到经济危机的时候便把他们推出工厂的大门,让社会去救济他们。”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实业贵族不能代表先进生产力B. 主张社会各阶级财产上平等C. 支持工业无产阶级的夺权斗争D. 批评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现代的实业贵族在遇到经济危机的时候便把他们推出工厂的大门,让社会去救济他们。”可知,“现代的实业贵族”指的是工业资产阶级,材料反映出经济危机出现后,资产阶级不顾工人的死活,而把他们推向社会。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体现,故D项正确;“现
10、代的实业贵族”指的是工业资产阶级,其代表的是先进的生产力,排除A项;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夺权的内容,只是揭露弊端,排除C项。10.“他是一个阶级的引领者,是真正平等自由的引领者,也是另一种新型社会的预言者。他的学说,抛弃了空想的成分,以其缜密和严谨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这段话高度评价了( )A. 欧文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B. 孙中山及其三民主义C. 马克思及其社会主义理论D. 毛泽东及其革命道路【答案】C【解析】【详解】“新型社会的预言者”指的是共产主义社会,“抛弃了空想的成分”是指其思想具有科学性。结合以上分析可得出这段话是在评价马克思主义,故C正确;A项与“抛弃了空想
11、的成分”不符合,排除A项;孙中山代表的是资产阶级,而不是无产阶级,排除B项;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毛泽东思想与“抛弃了空想的成分”这一论述不符合,排除D项。11.1917年,中国许多报刊评论俄国革命。李大钊说它“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像这般滔滔滚滚的潮流,实非现在资本家的政府所能防遏得住的”。据此可知,这场革命A. 推翻了沙皇的封建统治B. 开创了俄国工业化道路C. 激发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新高潮D. 鼓舞了被压迫地区人民的革命斗争【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17年,中国许多报刊评论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结合所学可知,1917年俄国发生十
12、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鼓舞了被压迫地区人民的革命斗争,故选D;材料反映的是俄国十月革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封建统治,排除A;1928年俄国开始工业化,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十月革命鼓舞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没有激发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排除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17年,中国许多报刊评论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联系所学十月革命的意义分析解答。12.十月革命胜利之初,“反革命势力控制了全国约四分之三的国土、五分之三的人口。苏维埃政权管辖地区的燃料、原料和粮食供应极其困难,40%的工厂停工,红军战士和城市居民也面临着断粮的危
13、险。”为解决上述困难,苏维埃政权实行了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新经济政策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 农业集体化【答案】A【解析】面对种种困难,苏维埃政权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而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新经济政策不是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初,选项B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苏维埃政权未实行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农业集体化是后来斯大林时代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13.历史学家使用“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北约”、“华约”等词汇来表述A. 新兴力量兴起B. 多极化趋势加强C. 欧洲走向联合D. 两极格局的形成【答案】D【解析】【详解】1
14、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两极格局最终形成,故材料反映的是两极格局的形成,故D正确;材料信息与新兴力量起无关,排除A;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多极化问题,排除B;材料信息与“欧洲走向联合”无关,排除C。14.“欧洲的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应尽力缓和局势。”为此,美国A. 提出了“杜鲁门主义”B. 推行了“马歇尔计划”C. 组建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 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
15、,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可知,该措施是美国在西欧实行的经济上的措施,而“推行马歇尔计划”则是美国在西欧采取的经济措施,故B正确;“提出杜鲁门主义”是冷战中美国政治上的措施,而题目材料反映的是经济方面的内容,故A错误;组建北约属于冷战中美国军事上的措施而题目材料反映的是经济方面的内容,故C错误;“成立华沙条约组织”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针对北约采取的对策,而题目反映的是经济方面的内容,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马歇尔计划的内容,要求学生结合美国战后冷战政策实施,马歇尔计划的具体内容和影响来分析材料。1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取得了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其直接原因是A. 联
16、合国宪章的签署B.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D.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答案】B【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使美国取得了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联合国宪章的签署和美国取得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无关联,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是冷战的表现,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美国取得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无关联,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确立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16.20世纪90年代,有人在评论国际局势时说:“当今
17、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说明当今世界呈现A. 五极世界格局B. 巨人主宰的迹象C. 多极化趋势D. 经济全球化特征【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20世纪90年代,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可知反映了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C正确;A、B违背史实;D与材料无关。17.在193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代表民主党参选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提出“新政”口号,结果以压倒性优势当选总统。他上台执政后实行的新政,“新”主要表
18、现在( )A. 实行计划经济体制B. 实行“自由放任”政策C. 加强救济安定民心D. 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D项正确,B项错误;美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排除A项;C项是新政的内容之一,不属于主要表现,排除C项。18.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文中的“安全网”应理解为()A. 建立福利国家制度B. 强大的国防体系C. 劳动安全保护法D. 发展粮食生产【答案】A【解析】【详解】二战后,英、法等国实行社会福利政策,国家
19、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从而防止贫富分化,稳定社会秩序,这与材料中“防止人们跌入深渊”一致,故A项正确;B、C、D三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19.下表为经济全球化大事年表(部分)。下列项中,对该表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A. 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形式多样B. 世贸组织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必然归宿C.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事件D. 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表格中出现的区域经济组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贸组织是涵盖全球的贸易自由化组织,并非区域经济集团
20、化的必然归宿,符合题意,故选B。A项,从表格中可知,区域经济组织形式是多样的,如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经济全球化在贸易方面的表现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帮排除。D项,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必然归宿,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20. 下列区域经济集团中,中国加入的是A. 欧洲联盟B. 东南亚联盟C. 北美自由贸易区D.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世界亚太经合组织和经济区域集团化,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题干中国参与的区域经济组,联系所学知识可知,D项正确。东盟成员国不包
21、括中国,B项排除。欧盟成员国不包括中国,A项排除。C项是北美经济组织,排除。考点: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亚太经合组织【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亚太经合组织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亚太经合组织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它只是一个经济贸易合作论坛,其运作是通过非约束性的承诺与成员的自愿,强调开放对话及平等尊重各成员意见,不同于其他经由条约确立的政府间组织,不具备实际管理职能;合作的程度低,是非排他性的经济合作,奉行“开放的地区主义”。2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
22、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A. 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 专制王权强大C. 家族宗法观念浓厚D. 个人观念淡漠【答案】C【解析】【详解】中国人的姓氏和血脉、家族相联在一起,因此中国人将姓置于个人名字之前,反映出家族宗法观念浓厚,故C正确;AB材料体现不出来,材料只是说的中国人的姓和名的组合与西方不同,排除;个人观念说法明显与材料相反,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西周的宗法制,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22.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 统一度量衡B. 嬴政自称“始皇帝”C. 修筑秦长城D. 开创中央集权制
23、度【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秦,虽死犹存”指的是秦朝对后世的影响,最大意义在于形成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产生重要影响,故选D;ABC三项属于中央集权体制下的具体表现,不符合题意。23. 图6是一副古代北京地区的政区示意图。图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于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沿革。解答时需要看清地图、抓住有效信息。读图可知,信息有“涿郡”、“广阳国”、“上谷郡”等,便可知道“郡国并存”,继而判断应为汉朝。A西周实行分封,诸国并立;B秦朝实行郡县制;D唐朝前期是道府(州)县,后期是道节度使府(州)
24、县制。本题选C。考点:汉初的郡国并行制点评:汉初统治者鉴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教训,认为秦王朝失败是由于没有实行分封,因而使天子孤立无助。因此除了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外,还分封了一些同姓子弟为王,建立诸侯国。24.汉初,诸侯王国“大者或五六郡,连城数十”:到汉武帝时,王国中“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这一变化主要缘于汉朝()A. 实行推恩政令B. 积极开拓疆域C. 采取盐铁官营D. 推崇儒家学术【答案】A【解析】【详解】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汉武帝的推恩令政策的理解和认识。材料中体现了汉武帝时期侯国的控制地区明显缩小,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汉武帝实施推恩令的结果,故A项说
25、法正确;积极开拓疆域与国内的地方管理制度无关,故B项不合题意,排除;盐铁官营是商业管理问题,改变不了侯国的面积大小,故C项不合题意,排除;儒家学术与地方管理政策没有必然联系,故D项说法不合题意,排除。2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A. 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B. 政权分裂与文化停滞C. 中外交流与经济发展D. 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长期分裂动荡时期,这一时期北方战乱频繁,少数民族南下,出现民族融合。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南方得到开发,故D项符合题意;繁荣开放、文化停滞和中外交流不符合此一时期的时代主流特征,排除ABC项
26、。26.隆平集取士记载:“隋大业中,始设进士科,至唐为盛。”材料所反映的选官方式是A. 主要依据军功选拔人才B. 郡国每年向中央推荐人才C. 世家子弟依靠门第即可做官D. 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答案】D【解析】材料中说明的是科举制度,按照分科考试方法进行,故D正确;A属于军功爵制度;B属于察举制度;C属于九品中正制。27.有史学家认为,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是指A. 既保证了中央集权,又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B. 既保证了皇权独尊,又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 既保证了皇权独尊,又使宰相能各司其职D. 既保证了中央集权,又彻底消除了地方割
27、据隐患【答案】C【解析】【详解】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是中央官制,与地方管理无关,不能调动地方的积极性,故排除A项;三省六部制加强了皇权的独尊地位,但并没有彻底消除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故排除B项;三省六部制加强了皇权独尊,又将相权一分为三,使各省长官能各司其职,故选C项;三省六部制并不能消除地方割据的隐患,故排除D项。28.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A. 秦朝的太尉B. 汉朝的刺史C. 唐朝的中书省D. 唐朝的门下省【答案】D【解析】【详解】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职责的理解和
28、认识。据材料可知,该官员负责的是审核,结合所学可知,唐代的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故D项说法正确;秦朝的太尉负责军事,故A项不合题意,排除;汉朝的刺史负责监察地方,故B项不合题意,排除;唐代的中书省负责草拟政令,故C项不合题意,排除。29. 下面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 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 唐代B. 宋代C. 元代D. 明代【答案】B【解析】掌握图中信息是关键。从图中能发现地方机构中有“路”“州”“县”“知州”“通判”等字样,这些信息告诉我们该图反映的应是宋代地方机构示意图。故答案应选 B。30.表中为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唐宋明清河南1
29、51621江苏781749 表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 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 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 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 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经济重心南移对文化的影响。表格体现了唐朝到清朝河南(北方)状元人数越来越少,而江苏(南方)状元人数越来越多,这实质上是因为经济重心南移造成文化格局的变化,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不能说明河南状元人数减少的情况,故A项不符合材料信息;经济重心虽然南移,但中原地区经济却没有急剧衰退,故C项不符合史实;明清时期政治重心是在北方,故D项也不符合史实。【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经济重心的南移经济重心南移
30、的影响第卷(主观题 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中国新闻网:习近平呼吁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材料二: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材料三: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此后不到30年的时间里,英国修建了近万千米的铁路,把各个主要城市连接起来。摘编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三(1)
31、“古老的丝绸之路”是何时开辟的?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意义。(2)“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是指什么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对欧洲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机车的动力是什么?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铁路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答案】(1)时间:西汉。意义: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中外友好联系。(2)事件:新航路的开辟。影响: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3)动力:蒸汽机。影响:交通运输日益便利,加强了各地的联系。【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何时”,结合相关所学即可得出“西汉”的结
32、论。第二小问“历史意义”可从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中外友好联系等角度思考作答。(2)第一小问“历史事件”,结合相关所学即可得出“新航路的开辟”的结论。第二小问“影响”,可从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等角度思考作答。(3)第一小问“动力”,结合相关所学即可得出“蒸汽机”的结论;第二小问“影响”,依据材料三“此后不到30年的时问里,英国修建了近万千米的铁路,把各个主要城市连接起来”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得出加强了各地的联系、交通运输日益便利等。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史记材料三 (明太祖)“罢丞相
33、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明史材料四 (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答案】(1)图示一:秦代的三公九卿制;图示三:元代的行省
34、制(4分);中书省的职能是:决策(2分)(2)“上”是指:秦始皇(2分);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郡县制(2分);产生的影响:1.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2.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2分)(3)材料三反映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材料四反映清雍正帝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4分)消极影响: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极大的妨碍了社会的进步,造成中国社会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政治上,民主制度难以形成;经济上,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思想文化上,使人们思想日益僵化,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外关系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使中国和
35、世界逐渐隔绝,造成落后于世界潮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2分)【解析】【分析】试题分析:(1)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通过图示来认识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和元代的行省制。由图示一“皇帝统治下有三公”可知,这是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由图示三“皇帝统治有中书省、枢密院和宣政院及中书省下有行中书省”等关键信息可知,这是元代的行省制。图示二应该是唐朝三省六部制,而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2)本题实际考查的秦始皇及其为巩固统治所采取的政策和影响,其中影响方面可以从对当时和对后世的影响两个方面来回答。由材料“秦朝初年”可知“上”指的是“秦始皇”。他在地方实行的行政制度是郡县制。产生的影响是奠定了
36、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3)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明清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及影响。由材料“罢丞相不设用兵西北军机处”等关键信息可知,材料三反映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材料四反映清雍正帝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回答影响方面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来思考。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始皇及其政策;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元代的行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详解】请在此
37、输入详解!3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不断演变影响着世界局势的稳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如图:(1)据材料一,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格局的特点。材料二 过去500年内,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移。每一次权力转移都是权力分配的根本性调整,都重新塑造了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第一次权力转移是西方世界的崛起,始于15世纪,加速于18世纪末;第二次权力转移是美国的崛起,发生于19世纪末;第三次权力转移是当下正在经历着的,可以表述为“他者的崛起”。(美)扎卡利亚后美国世界(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者的崛起”的具体表现,并指出“他者的崛起”对世界格局带来的积极影响。(
38、3)结合现代中国外交的所学内容,谈谈中国是如何在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中积极扮演自身角色的?【答案】(1) 特点:两极格局对峙。(2) 表现: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多种力量崛起积极影响: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多极化发展趋势,冲击两极格局等(3)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关注国际和地域热点问题,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完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北约与华约对峙”,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格局的特点是,两极格局对峙。(2)表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下“他者的崛起”具体表现为,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多种力量崛起。积极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下“他者的崛起”对世界格局带来的积极影响为,促进世界的多极化发展趋势,冲击两极格局等。(3)做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中,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立场,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开展全方位对外交往,一方面着手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另一方面密切关注国际和地域热点问题,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完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