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力提升一、基础知识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1)且贰于楚也 ()(2)焉用亡郑以陪邻 ()(3)朝济而夕设版焉 ()(4)既东封郑 ()(5)又欲肆其西封 ()(6)若不阙秦 ()(7)失其所与 ()(8)共知越国之政 () 来源:高考%资源网 KS%5U (9)贾人夏则资皮 ()(10)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11)越四封之内 ()(12)欲其旅进旅退 ()(13)进不用命 ()(14)而形貌昳丽 ()(1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16)面刺寡人之过者 ()(17)谤讥于市朝 ()(18)期年之后 ()(19)赵太后新用事 ()(20)盛气而揖之 ()(21)玉体之有所郄也
2、 ()(22)贱息舒祺 ()(23)没死以闻 ()(24)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25)挟重器多也 ()(26)一旦山陵崩 ()(27)夫子哂之 ()(28)河内凶 ()(29)数罟不入洿池 ()(30)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31)金就砺则利 ()(32)跂而望矣 ()(33)假舆马者 ()(34)故不积跬步 ()(35)两涘渚崖之间 ()(36)旋其面目() 答案:(1)从属二主(2)增加(3)筑土墙用的夹板(4)以作为疆界(5)延伸,扩张(6)侵损,削减(7)结交,亲附(8)管理(9)积蓄,储备(10)生息,繁殖(11)四境(12)俱,共同(13)服从命令(14)光艳美丽(15)偏爱
3、(16)指责(17)批评议论(18)满一年(19)执政(20)等待(21)病痛(22)儿子(23)冒着(24)谦称自己的死(25)贵重的器物(26)喻国王或王后的死,委婉说法(27)笑(28)谷物收成不好(29)细网(30)约束(31)接近,靠近(32)提起脚后跟(33)借助,利用(34)古代的半步(35)岸(36)掉转二、选择题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丈夫二十不取 B徐公来,孰视之 C三年释其政 D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解析:A.“取”同“娶”;B.“孰”同“熟”;C.“政”通“征”。答案:D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蕃:生息,繁殖 B公与之饩 饩:发放
4、、赠送的粮食C纳宦其子 纳:交纳 D公与之母母:乳母解析:C项,纳,接纳。答案:C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B.C. D.解析:“吊有忧”中的“吊”应解释为“慰问”。答案:D5下列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 B其C夫 D之解析:用在句首,发语词,引发议论。A.连词,因为/介词,用;B.代词,自己的/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D.结构助词,的/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答案:C6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河东凶亦然 (谷物收成不好,荒年)B居则曰:“不吾知也。” (居住)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耽误)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借助,利用)解析:居:闲居,指
5、平时在家的时候。答案:B7下列各组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B.C. D.解析:D.锋利、锐利,形容词。A.何,为什么/语气词,无意义;B.通“性”禀赋,资质/生长;C.强,这里指声音宏大/憎恨。答案:D来源:高考%资源网 KS%5U 8.下列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若 B则C以 D而解析:动词,比得上。B.连词,表承接,就/连词,表转折,却;C.介词,凭/介词,因为;D.连词,表假设/连词,表修饰。答案:A9下列句中“于”的意义和用法与“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至于北海 B青,取之于蓝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解析:都
6、是介词,在。A项介词,引出处所;B项,介词,从;C项介词,比。答案:D10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 B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C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用心一也解析:古今都是“片刻”的意思。A.丈夫:古义指男子;今义通常指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B.养生:古义指供养活着的人;今义是保养身体。D.用心:古义指因为心思;今义指读书用功或对事情肯动脑筋。答案:C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其曲中规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填然鼓之,兵刃既接五
7、十者可以衣帛矣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顺流而东行A/ B/C/ D/解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答案:A12下列各句中,与“以为莫己若者”句式相同的一句是()A时人莫之许也 B申之以孝悌之义C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解析:A项与题干中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B项为状语后置句;C项为判断句;D项为被动句。答案:A三、默写翻译13默写填空。(1)邹忌修_,_。_,窥镜,谓其妻曰:“_?”(2)(邹忌)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_,_。”(3)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_,_,_。(4)不违农时
8、,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_,_。(5)谨庠序之教,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6)青,_,_;冰,水为之,_。(7)木直中绳,_,其曲中规。_,不复挺者,_。故木受绳则直,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8)登高而招,_,而见者远;顺风而呼,_,而闻者彰。假舆马者,_,而致千里;假舟楫者,_,而绝江河。_,善假于物也。(9)积土成山,风雨兴焉;_,_;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10)_,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1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_。答案:(1)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3)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9、(4)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5)申 之以孝悌之义(6)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而寒于水(7)以为轮虽有槁暴使之然也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8)臂非加长也声非加疾也非利足也非能水也君子生非异也(9)积水成渊蛟龙生焉(10)故不积跬步(11)金石可镂14典句翻译。(1)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译文:_(2)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译文:_(3)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译文: _(4)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译文:_(5)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
10、不可胜用也。译文:_(6)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译文:_答案:(1)使秦国土地减少而使晋国受益,希望您好好考虑这件事。(2)那些明智达理之士,供给他们整洁的住处,给他们穿漂亮的衣服,让他们吃饱饭,而且用义理来激励他们为国效力。(3)现在您使长安君的地位尊贵,又封给他肥沃的土地,给他很多珍宝,却不趁现在这个时机让他为国立功,一旦您百年之后,长安君凭借什么使自己在赵国立身呢?(4)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让我去治理它的话,等到三年之后,可以使人民富足。(5)细网不进池塘,鱼鳖等就会吃不尽。砍伐树木按一定的季节,木材就会用不完。(6)我曾听说有人小看孔子的见闻,
11、并且轻视伯夷的义行,起初我还不相信。四、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9题。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其所举奏,莫不厌塞众议。迁光禄勋主事。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投版弃官而去。郭林宗闻而让蕃曰:“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蕃乃谢焉。复为太尉黄琼所辟,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猥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叨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
12、污简札哉!间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臣闻农夫去草,嘉谷必茂;忠臣除奸,王道以清。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吏不能诘。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其有行违孝悌,不轨仁义者,皆扫迹斥逐,不与共朝。显荐异节,抽拔幽陋。滂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曲所弃,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资乃止。郡中中人以下,莫不归怨,乃指滂之所用,以为范党。后牢修诬言钩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滂后事释,遂还乡里。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
13、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为在此?”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仲博孝敬,足以供养;滂从龙舒君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顾谓其子曰:“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后汉书党锢列传)15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 厉:通“砺”,
14、磨炼B郭林宗闻而让蕃曰 让:谦让,礼让来源:高考%资源网 KS%5U C滂奏刺史 奏:举奏,弹劾D守令自知臧污 臧,通“赃”,受贿解析:“让”的意思应为“责怪、责备”。答案:B16.下列加点的字词,其意义和用法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 B.C. D.解析:B项中是动词,认为、以为,是介词,因为;A项中“所”都是助词,和前面的“为”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C项中“而”都是连词,表示修饰关系;D项中“与”都是介词,为“和、跟、同”之意。答案:B17以下语句分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范滂耿直果断和嫉恶如仇的性格的一组是()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严整
15、疾恶,其有行违孝悌,不轨仁义者,皆扫迹斥逐,不与共朝忠臣除奸,王道以清,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A B C D解析:是写“守令”的,是从侧面表现范滂的;是郭林宗责备陈蕃的话语;是表现范滂孝道的。答案:C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范滂在做光禄勋主事时,由于他弹劾的人太多,陈蕃疑心他公报私仇,范滂知道自己没有能力改变大局,于是辞官而去。B范滂嫉恶如仇,不与那些在行为上不孝顺长辈、不尊敬兄长,不遵循仁义礼制要 求的人交往,他的外甥被同乡的人不齿,因而他就是在休息的时候也不召见自己的外甥。C建宁二年,朝廷大肆诛杀结党之人,范滂听说这件事后,
16、自己立刻赶到监狱,别人劝他逃走他也不肯,因为他不愿连累自己的母亲,使母亲流离他乡。D这篇传记写得慷慨悲凉,感人至深。特别是第二次被捕时,母亲和儿子的诀别,态度从容,情辞激昂,浩然正气足以流传千古。解析:A项的错误有两处,一是弹劾官员是在“复为太尉黄琼所辟”时,二是“疑心他公报私仇”的是尚书而不是陈蕃;B项的错误在于对“寝而不召”的理解错误;C项的错误在于范滂不肯逃走的原因还有不愿意连累他人。答案:D19将文言文阅读文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臣闻农夫去草,嘉谷必茂;忠臣除奸,王道以清。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译文:_(2)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译文:_(3)汝今得与
17、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译文:_答案:(1)我听说农夫除掉杂草后,好的禾苗才会茂盛;忠臣除掉奸贼后,皇上的周围才会变得干净。如果我的话有二心,甘愿受绞刑。(2)我死了灾祸就可以平息了,怎么敢因为我的事连累你们,又使我的老母亲流离他乡呢!(3)你现在可以和前辈李、杜齐名了,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既要有美好的名声,又要追求长寿,怎么能兼得呢?【参考译文】范滂,字孟博,是汝南征羌人。从小就严格要求自己,有廉洁的节操、高尚的品质,为州里的人所敬服,被举荐为孝廉。当时冀州地区发生饥荒,各地的盗贼纷纷而起,于是任范滂为清诏使,去冀州调查。范滂领命后,登上马车,拉起绳子,驱车前行,
18、慷慨激昂,豪情大发,有澄清天下污秽的志向。到了冀州后,太守县令知道自己贪污受贿,做尽坏事,听说范滂来了,都自动辞官而去。范滂举奏的事情,没有不使大家满意的。于是他被升迁为光禄勋主事。这时陈蕃担任光禄勋。范滂拿着大家的意见去拜访陈蕃,陈蕃却不接见他。范滂心中觉得很生气,打算弃官而去。郭林宗听说后,责备陈蕃说:“像范滂这样的人才,难道应该用一般的礼节来要求他吗?现在你成全他辞官的美名,岂不是自己选择了没有用优礼对待人才的非议吗?”陈蕃于是向范滂道歉。范滂不久又被太尉黄琼举荐。这时皇上下诏三府衙门的有关部门上报反映官吏好坏的歌谣,范滂举奏了刺史、享二千石俸禄的权贵二十多人。尚书责备范滂弹劾的人太多,
19、就疑心他公报私仇。范滂回答说:“我举奏的人,都是贪污刻薄残暴的奸贼,是害人之人,难道我会为了自己的私利玷污国事吗?因为碰上规定的时间太急促了,所以我先举奏最紧要的,那些来不及调查清楚的,以后再慢慢审清吧。我听说农夫除掉杂草后,好的禾苗才会茂盛;忠臣除掉奸贼后,皇上的周围才会变得干净。如果我的话有二心,甘愿受绞刑。”审问的官吏无话可说了。范滂看到当时的形势正处于混乱的时候,知道自己没有能力改变大局,于是辞官而去。太守宗资先听说范滂美好的名声,请求朝廷任命范滂为功曹,并处理政事。范滂上任后,严厉整治那些坏人坏事,那些在行为上不孝顺长辈、不尊敬兄长,不遵循仁义礼制要求的人,都排斥远离他们,不与他们交
20、往。推荐品德特别高尚的人,使他们能够显贵,提拔贫寒之士,使他们能够身居高位。范滂的外甥西平的李颂,是达官贵人的子弟,被同乡的人不齿,中常侍唐衡向宗资先请求,宗资先任命他做小官。范滂却认为外甥李颂不是好人,就把这件事压下来不办理。宗资先十分生气,把怒气转嫁到书童朱零的身上,鞭打朱零。朱零仰起头说:“范滂清廉公正,好像用锋利的刀刃去锯断腐朽的东西。今天我宁愿受鞭打而死,但范滂是不会改变他的想法的。”宗资先只好不了了之。郡中中等富裕的人,没有一个不把怨恨的矛头指向范滂的,他们竟然都指责范滂所任用的人,认为他们都是范滂的同党。后来牢修诬告朝中有人结党营私,范滂因为受牵连被捕,关在黄门北寺监狱。范滂被释
21、放后,就回到乡里。建宁二年,朝廷大肆诛杀结党之人。诏书下来后,立即逮捕范滂等人。督邮吴导到了县里后,抱着诏书,把自己关在旅馆中,伏在床上哭泣。范滂听说这件事后,说:“这一定是因为我。”于是自己立刻赶到监狱。县令郭揖十分吃惊,拿出官印,想要拉着范滂和他一起逃走。郭揖说:“天下这么大,你何必还要在这里不走呢?”范滂说:“我死了灾祸就可以平息了,怎么敢因为我的事连累你们,又使我的老母亲流离他乡呢!”他的母亲走近他和他诀别,范滂告诉母亲说:“弟弟仲博是一个孝顺的人,他完全可以赡养你,我跟随先父去了,生死各得其所。只是希望母亲大人要割舍这难以割舍的恩情,不要再增添悲伤了。”他的母亲说:“你现在可以和前辈李、杜齐名了,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既要有美好的名声,又要追求长寿,怎么能兼得呢?”范滂跪下来接受母亲的教诲,拜了两拜而去,他回头对儿子说:“我想要让你成为坏人,但是恶事本就是不可以做的;让你成为好人,但是我没有做不好的事(,却落得这样的下场)。”经过的人听见了,没有人不感动地流下眼泪。这一年范滂三十三岁。来源:高考%资源网 KS%5U w.w.w.k.s.5.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