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南京市2012届高三历史最后冲刺主观题专练.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97752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7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京市2012届高三历史最后冲刺主观题专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2届高三历史最后冲刺主观题专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2届高三历史最后冲刺主观题专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2届高三历史最后冲刺主观题专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2届高三历史最后冲刺主观题专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2届高三历史最后冲刺主观题专练.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2届高三历史最后冲刺主观题专练.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2届高三历史最后冲刺主观题专练.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2届高三历史最后冲刺主观题专练.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2届高三历史最后冲刺主观题专练.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2届高三历史最后冲刺主观题专练.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2届高三历史最后冲刺主观题专练.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2届高三历史最后冲刺主观题专练.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2届高三历史最后冲刺主观题专练.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2届高三历史最后冲刺主观题专练.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2届高三历史最后冲刺主观题专练.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2届高三历史最后冲刺主观题专练.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南京市2012届高三历史最后冲刺主观题必修一【选官制度】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材料二 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 汉书.武帝纪(汉)元关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宋书.百官志材料三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材料四 至武德五年(622)十月,诸州共贡明经一百四十三人,秀才六人,俊士三十九人,进士三十人。十一月引见,敕付尚书省考试。十二月,

2、吏部奏付考功员外郎申世宁考试,秀才一人,俊士十四人,所试并通,敕放选与理入官;其下第人各赐绢五匹,充归粮,各勤所业。 唐摭言请回答:(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什么选官制度?结合所学,指出这两种制度的更替,反映了当时的政治体制发生什么变化。(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这种选官制度的主要弊端。材料四与材料相比,在选官方面有何进步性?(3)综合上述材料,我国古代选官标准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从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演变中,你能得出哪些认识?【古代希腊、罗马】2.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历史是公平的,当世界跨入文明时代门槛的时候,它给了东西方两个伟大民族以同等的机会,让它们各自创造了一种国家制

3、度,并分别成为后世的楷模。邦国和城邦,它们一个是帝制的渊薮,一个是民主制的源头,但都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邦国”制在中国具体表现为什么制度?其基本特征是什么?这种制度为什么会成为后来“帝制的渊薮”?(2)以古希腊雅典为例,指出城邦制度的特征有哪些?分析这些特征是如何促进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3)从地理环境、经济基础、思想意识三个方面,指出在中国和希腊雅典会衍生出帝制和民主制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的原因。(4)对待不同的政治模式,你有何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度】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当转型的准备工作完成后,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这就标

4、志着现代化的开始。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克服专制王权于是成了继续前进的条件,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 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以后,内阁逐渐取代了枢密院,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构。18世纪初,形成了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1742年,沃尔波尔内阁的政策遭到议会反对,沃波尔辞职,创下了首相遭到议会反对时,应辞职向议会谢罪的惯例。17831784年,小皮特内阁遭到下院反对,内阁决定解散下院,提前进行议会选举,由新成立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世界史资料材料

5、三 1832年6月7日发展,第革方案得到通过并经国王批准。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议席分配两个方面。56个人口不到2000人的选区被取消,31个有20004000人的选区各减少1个议员席位。余出的143个议席中,各大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在选民资格方面,城市居民年收入房租或者交纳房租10镑以上者有选举权;农村中年收入10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和年收入50镑以上的租地经营者享有选举权。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是怎样“克服专制王权”的。如何理解英国“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2)材料二反映了英国政治制度的一次主要创新是什么?其主要特点是什么?(3)据材料三,概括183

6、2年改革后英国议会发生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指出这种变化对英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英国的政治制度创新有何认识?【中美关系】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49年10月1日,周恩来向美国驻北平总领事柯乐布送达了新中国成立的建国公告,表示新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10月3日,美国务院发言人宣称:中共政府在公告中没有作出承担国际义务的保证,美国在目前情况下不会予以承认。1950年4月30日以前,美国官方人员全部离开中国大陆,并从此失去了直接对话的所有渠道。刘成新中国成立前后美国对华政策调整的原因材料二 过去的时间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

7、,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的讲话材料三 据报道,2012年美国共和党总统竞选人罗姆尼近日在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就经贸、人权、军事安全等问题批评中国,并声称若其当选总统将对华采取强硬立场。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例行记者会上就此答问时表示,维护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是两国共同利益所在,是双方共同的责任。“说负责任的话,做负责任的事,才是负责任的政治家。一些既不负责任,也毫无根据的论调不值一驳。”他说。对抗的原因:美国霸权主义的推行;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美国对新中国的态度,并分析其原因?(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共同利益

8、”是什么?“走到一起” 在国际上有什么积极作用?“走到一起”对中国有什么积极作用?(3)据材料三,概括当今中美两国的关系?产生的原因是什么?(4)从中美两国关系发展变化中,你有什么认识?【世界多极化格局】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无论是通过直接侵略还是间接侵略,将极权主义政权强加给自由国家人民,都破坏了国际和平的基础,从而也破坏了美国的安全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支持那些人民,他们正在抵抗武装起来的少数人或者是外来压力企图加于他们的奴役,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他们的自由,如果我们领导不力,我们是可能危及世界和平而肯定会危及我们

9、自己国家的安全和利益。杜鲁门1947年3月在国会两院联合会议上的讲话材料二 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最富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即使没有可以那样做的政府,至少有可以那样做的人。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材料三 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葫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

10、美国战后的战略意图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出笼的主要原因及对国际格局产生的主要影响。(2)材料二中美国的“挑战”主要来自哪二个“潜在的经济力量”?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材料三中反映了国际格局出现了什么新局面?据材料指出产生这一局面的原因。(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必修二【古代城市发展】6. 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说:“经济、文化中心、政治中心的转移,常常导致城市的盛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自五代后梁建都以后日益繁华兴盛,到北宋时已发展为当时世界上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回答问题。材料一 宋代的商业繁荣是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生产的专业化和产品的商

11、品化程度大为提高的基础上的。宋代城市的数量和规模都较前代有较大幅度的扩展,城市人口大量增加。 史仲文主编中国全史材料二 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坊市制度的崩溃,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 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材料三 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其中640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分别属于160行,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170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

12、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潮,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樊树志国学十六讲材料四 宋代的都市化也反映货币经济的发展。宋朝铸造的铜钱超出唐朝时的十倍以上,但仍不敷应用。在缺铜的情形下,宋真宗年间出现民间发行的“交子”,是世界最早的纸币,后来为政府接办。 孙隆基鸟瞰中国千年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京城市商业繁荣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三、四,概括东京出现“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的表现。(3)综合上述材料,以东京为例,简述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趋势。【工业革命】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803年,(英国)最富裕的1.4的家庭取得国民总收入的15.7,到186

13、7年,0.07的家庭就取得16.2的国民总收入1867年,占家庭总数约34的劳动者家庭在国民总收入中只占有不到40的份额,而占家庭总数约14的中、上社会阶层则占有国民总收入的60强。钱乘旦工业革命中的贫穷材料二 19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业生产与工资增长指数(1900年=100)年代1860年1870年1880年1890年1900年工业生产指数43566794100工资增长指数64708190100以上表格根据全球通史有关数据整理确定材料三 两个民族(富人和穷人),他们之间没有往来、没有同感;它们好像不同地带的居住者即不同行星上的居民,不了解彼此的习惯、思想和感情;他们在不同的繁育情况下形成,吃不同

14、的食物,按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不受同样的法律支配本杰明迪斯雷利西比尔注:本杰明迪斯雷利,英国政治家,保守党领袖,1868年、1874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当政时期推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措施,包括把投票权延伸至工人阶级男性、工会的合法化和罢工的权利条款等。材料四 富裕市民的“占有阶级”,即“资产阶级”,和依赖工资的工人的“劳动阶级”,即“无产阶级”,这两个阶级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斗争和战争。和平解决问题,已经为时过迟。阶级的差别将继续尖锐,反抗的精神已经进入工人的头脑,愤慨情绪与日俱增,个别的游击分子开始集结成为相当规模的抗争和示威,只要小小的撞击,就足以引起雪崩。然后,战斗的呼喊就会传遍全国:“向

15、宫殿开战,给茅屋和平!”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请回答:(1)材料一、二反映了英国什么样的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2)根据材料三指出本杰明迪斯雷利针对英国社会阶级的分化的提出了怎样的解决办法?(3)根据材料四指出恩格斯对社会两极分化问题的认识。(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本杰明迪斯雷利和恩格斯两人认识,谁更符合英国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为什么?【社会习俗变迁】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重庆“火柴盒则由女工和童工或在工厂或在家内糊制,每制盒百个付工价四十文。女工糊制火柴盒,平均每人每天可得钱六十文,这对于一个中国普通工人的家庭,也算是一项不小的额外收入了”。(海关十年报

16、告,18921901上卷)广东一带的缫丝工厂大约有一百七八十家这类工厂所使用的女工人数,每一厂至少二三百人,多者达七八百人;总人数达六七万人之多女工大部分是农民的女儿,或者是远走外乡工作的人的妻女。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材料二 在雇佣女工的场所,“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各女工种种丑态,招摇过市,全不避人,廉耻扫地矣”。论妇女做工宜设善章(1888年4月1日申报)材料三 “一闻有人招雇女工,遂觉勃然以兴,全家相庆,举国若狂,利之所在,人争趋之,于是相与连袂随裾,或行逐队以去呼朋引类,无论小家碧玉,半老徐娘,均各有鼓舞踊跃之心,说项钻求,惟恐不能入选。”李长莉 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第1卷

17、材料四 在封建家长制下的农妇,其生活是“牛马”生活,是肮脏的家室生活。她们幸而获得养蚕、纺织、花边、织篾等副业的时候,即是她们在农村中工业化,成为近代家庭工业者的时候,她们已经成为家庭中重要的一个半独立成员了。此时与其说她们“不愿远离家乡”,不如说“不得远离家乡”。依于资本主义的更深的发展,于是她们便由“不愿”和“不得”而有“不得不”远离家乡之势虽然她们是破坏了封建家长制的家庭和与丈夫们竞争工作,她们却获得自己的独立自由,增加了家庭的收入,增进了社会的劳动生产力。汪疑今 中国近代人口移动之经济的研究请回答:(1)材料一表明近代女工所从事的行业主要集中于哪一部门?结合所学,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

18、原因。(2)材料二对雇佣女工持何态度?其理由有哪些?说明了什么?(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三中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有人说过去搞社会主义改造,速度太快了。我看这个意见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比如农业合作社,一两年一个高潮。一种组织形式还没巩固呢,很快又变了。从初级合作社到普遍办高级社,就是如此。如果稳定前进,巩固一段时间再发展,就可能搞得更好些。1958年大跃进时,高级社还不巩固,又普遍搞人民公社,结果六十年代初不得不退回去。邓小平文选第二卷材料二 1982年“一号文件”,第一次正面肯定“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19、制。1983年的“一号文件”,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称为“我们农民伟大的创造”,从根本上确定了农业的基本经营制度。在这个文件中,党中央还部署了废除人民公社制度的改革。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建立乡、镇政府;撤销作为村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中国农村改革与变迁 材料三 南街村最初的工业是从当地农业内部生长出来的,如南街人自己所说“靠玩泥蛋起家,玩面蛋发家”,即利用高岗地“吃土还田”,打坯烧砖卖钱筹资办企业;利用本地粮食资源办面粉厂,继而搞食品加工。资源、技术、资金、人力,全来自当地,而后向村庄外部,向城市扩张发展。这既不同于有大城市工业做靠山的东部和南部地

20、区的乡镇企业发展的道路,也不同于依靠引进大量外资起步的沿海地区的乡村工业的道路,而是一条适合中国中部平原农业地区发展农村工业的农业产业化的道路。1984年村里有了第一笔盈利7万多元。以后办起了食品厂、方便面厂、啤酒厂,又围绕食品加工业兴办其他工业。 刘倩南街社会,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农村中的什么问题?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农村发生了怎样的变革?这种变革是否意味着从所有制上否定了社会主义改造以来的成果?为什么?(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中部农村产业化的主要特点?(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苏联改革】10. 阅

2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赫鲁晓夫在1957年提出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要求各地都来扩种玉米以增加饲料。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劣造成玉米歉收,其他粮食作物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1963年苏联粮食产量比1962年减少3 270万吨。1964年苏联被迫增加了粮食的进口。 苏联史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由于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生产效率和经营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提高。80年代上半期,苏联人均生活水平只相当于美国

22、的1/3左右。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强烈,渴望改革现状的呼声日益高涨。世界现代史材料三 19561985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来源:学。科。网Z。X。X。K 苏联兴亡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赫鲁晓夫改革的侧重点及其改革的主要失误。(2)据材料二,分析苏联人均生活水平较差的原因?(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60年代中期苏联国民收入增长较快的原因?据材料三,指出国民收入增长的总趋势?这一的趋势与苏联经济改革有何联系?【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11. 加强国际金融合作,日渐成为人们的共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944年夏,美、英、中等44个战时盟国的代表,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

23、会议,建立了战后新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材料二 为共同解决世界经济和货币危机,协调经济政策,重振西方经济,1975年11月在法国的倡议下,第一届西方主要工业国(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首脑会议在法国的朗布依埃举行,会议议程“涉及世界经济危机的所有经济问题”。1976年的第二次首脑会议加拿大总理应邀出席,此次会议确定了每年一次的首脑会议轮流在各参加国召开,七国集团正式形成。(1998年俄罗斯正式加入,七国集团发展为八国集团) 材料三 20国集团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机制,成员包括:八国集团成员国、作为一个实体的欧盟以及中国、巴西等11个发展中国家。创

24、立20国集团的建议是美国等西方七国的财长们于1999年6月在德国科隆提出的,目的是让有关国家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举行非正式对话,以利于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所学知识,概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构成及影响。该体系有何特点?(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七国集团成立时面临怎样的“世界经济和货币危机”?法国为何能倡导并促成西方主要工业国首脑会议的召开?(3)材料三中“二十国集团”的成立,反映了怎样的世界发展趋势?必修三【儒家思想】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哀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公曰:“为之奈何?”孔子曰:“省力役,薄赋敛,则民富

25、矣;敦礼教,远罪疾,则民寿矣。”公曰:“寡人欲行夫子之言,恐吾国贫矣。”孔子曰:“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未有子富而父母贫者也。”孔子家语贤君材料二 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贼害民者,天夺之。春秋之法,凶年不修旧,意在无苦民尔。苦民尚恶之,况伤民乎?害民之小者,恶之小矣,害民之大者,恶之大矣。春秋繁露材料三 金非财,惟五谷为财。兴屯不足以生谷,惟垦荒可以生谷。起科不可以垦荒,惟不起科可以垦荒。五谷生则加派可罢,加派罢然后民生可安。黄宗羲明儒学案请回答:(1)据材料一,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如何实现这种思想?(2)据材料二,指出影响国家兴亡的因素

26、是什么?体现了董仲舒的主要意图是什么?。(3)据材料,指出黄宗羲认为如何可以安顿民生?(4)综合上述材料,这些思想家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对当今社会有什么积极作用?【近代思想解放潮流】13. “中体西用”思想是近代以来,中国学习和借鉴西方文明的一种政治文化理念。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然不先以中学固其根柢,端其识趣,则强者为乱首,弱者为人奴,其祸更烈于不通西学者矣今之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

27、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 在梁启超看来,“中体西用”论者所要学习的西方技艺,都是不值一提的末枝小节;相反,被他们视为“本”或“体”而不愿加以改变的才是应该先变、大变的。吴一泉“中体西用”说及其历史作用材料三 “中体西用”没有引导中华文化成功地进行转型,一方面是“中体西用”模式下的“中体”已不具有先进的凝聚核心作用,在现实中成为阻碍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障碍。另一方面,“中体”在吸收代表资本主义文化的“西用”之后,并没有实现“中体”本身的更新和发展,使中国封建文化形成一个新质的文化肌体。相反,中国文化在封建主义的故道上苟延残喘。王艳华从“多元一体”文化发展模式角度评析“中体西

28、用”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张之洞提出“中体西用”思想的直接目的。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文化视角理解材料一中的“中学为内学”的主张。(2)概括说明材料二、三分别从什么视角去否定“中体西用”思想的? (3)按照现代化的视角,你能从“中体西用”的思想中得到什么有益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思想解放和科技发展】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因为(1415世纪兴起的)人文主义运动内在的推动力也就是对崭新的世界知识的迫切需求,此种需求最后在自然科学的建立和自然科学按原则而扩展的过程中获得了实现。但是,此事发生的方式和赖以完成的思想形式,在所有重要观点上,都表现出依赖于由于吸收了希腊哲学而产生的刺激因素。

29、(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材料二 牛顿的物理学的分析方法现今开始不仅被应用于物质世界,而且被应用于思想和知识的整个领域及人类社会。正如伏尔泰所说的,“整个自然界所有的行星竟会服从永恒的法则,而有一种身高5英尺的小动物竟然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奇异的。”寻找决定人类事务的这些永恒法则,是法国革命之前的所谓启蒙运动的实质。(美)斯托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达尔文的进化论第一次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做出了唯物的、规律性的解释,推翻了神创论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在生物学中的统治地位,使生物学发生了一个革命性变革它奠定了人类对生物进化认识的基础,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人

30、们必然会更加深入地认识生物进化的规律,更有成效地改造自然。恩格斯认为它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生物进化论的“进化”过程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人文主义运动”的内在推动力及其与近代自然科学的关系。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牛顿的物理学的分析方法”是什么?所谓“人类事务的永恒法则”有哪些?(3)材料三中“达尔文的进化论”主要包括哪些基本观点?它为什么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思想解放和科学发展关系的认识。选修一【商鞅变法】1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法者,所以爱民也;礼者,所以便事也。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

31、循其礼。” 商君书更法材料二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弃道而用权,废德而任力,峭法盛刑,以虐戾为俗,欺旧交以为功,刑公族以立威,无恩于百姓,无信于诸侯。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仇。故孝公卒之日,举国而攻之,东西南北莫可走,仰天而叹:“嗟乎!为政之弊至于斯极也!”卒车裂族夷,为天下笑。斯人自杀,非人杀之也。 恒宽(西汉)盐铁论非鞅篇请回答:(1)材料一中商鞅关于法度的基本主张是什么

32、?(2)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有什么消极影响?(3)材料三认为商鞅变法最大的弊病是什么?(4)综合以上材料,你能得出什么认识?16.陈旭麓说:“近代中国就是别人在无情地改变我们,我们怎样对待改变,是有情地接受改变还是无情地抗拒改变,这就是中国的近代史。”戊戌变法就是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特定的背景下兴起的一场救亡图存的运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他们所提出的维新主张有了明显的资产阶级特征。这体现在具有了比较明确的国家主权观念,反对外国侵略和维护民族独立,这是鸦片战争以来所有中国进步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为稍后而起的戊戌维新运动作了重

33、要准备。中国全史材料二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治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会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三 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成败得失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材料四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

34、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 重温历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出现的历史背景。(2)材料二反映了维新派的哪些思想主张?(3)据材料三,戊戌变法为什么失败?结合所学知识,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材料四是基于怎样的视角对戊戌变法进行评价的?按照这一视角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梭伦改革】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平民本身以及他们的妻子儿女事实上都成为富人的奴隶,他们被称为保护民和六一汉,如果他们交不起地租,那么他们自身和他们的子女便要被捕,所有借款都用债务人的人身为担保,这样的习惯一直流行

35、到梭伦的时候才改变。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材料二 其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衡。其二: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其三: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 梭伦材料三 最重要的是,梭伦使城市事务与普通自由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他不能再呆在家里说什么,“哦,我今天公务繁忙”或“天正在下雨,我最好呆在家里”。他被期待着恪尽职守:参加市政会议,并担负起保卫城邦安全与繁荣的重要职责。房龙人类的故事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出平民所面临的困境是什么?(2)据材料二,体现了梭伦改革什么

36、特点?为此,梭伦采取了哪些措施?如何评价这一特点?(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梭伦改革重要的影响。选修四【克伦威尔】18.阅读下列材料:美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芭芭拉塔奇曼说:“革命可以把一个人塑造成另一个人,但不可能创造出一个新人来。”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643年10月,克伦威尔在取得一场战役胜利后十分兴奋地说:“我开始从事一项不寻常的事业,而且将它进行到底,我仿佛感到有一种奇异力量吸引着我,伟大事业昼夜不停地在我心中奔流。”宋华克伦威尔的作战指挥艺术材料二 克伦威尔顺应士兵和广大民众的要求,把国王当作暴君、叛徒、杀人犯和国家公敌。他在审判国王的特别法庭上,竭力向摇摆不定的法官们阐明处死

37、国王的理由最后不顾法官们的暧昧态度,并排除来自法国、西班牙等国封建势力的干预,亲自起草对国王执行死刑的命令。克伦威尔说:“君主制和上院在1649年之所以被废除,不是因为意识到只有消灭它们才能达到真正的幸福,而是出于形势的需要。” 米阿巴尔格克伦威尔及其时代材料三 英国长老派(清教徒中的一派)代表人物巴克斯特说:“(克伦威尔)本质上是诚实的,他一生中大部分的经历是虔诚的,有良知的,但在取得荣誉和功名后他堕落了。他的宗教热情完全为野心所取代,而且随着成功逐渐发展。当他的成就击败几乎所有对手时,他为那面临着他的最大诱惑所征服,正如他征服别人一样”。 王龙李自成和克伦威尔的悲剧有何异同?材料四 165

38、7年3月,议会迎合克伦威尔以“国王为己任”的意愿,通过了提请克伦威尔接受国王称号的恭顺请愿书。恭顺请愿书指出“护国主称号在英国法律上从未有过,可是王位已存在千百年之久”。关勋夏克伦威尔的评价问题请回答:(1)材料一中克伦威尔所指的“伟大事业”是什么?为此他是如何努力的?(2)据材料二,指出克伦威尔坚决要求处死国王顺应了当时怎样的形势?此时克伦威尔在革命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此后,他还做了哪些事以适应“形势的需要”?(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为什么说克伦威尔 “堕落”了?归纳材料三、四中导致了克伦威尔最终“堕落”的原因?(4)综合上述材料,导致克伦威尔革命前后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中外古

39、代先哲】1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劳动力增多)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社会富裕)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庶而不富,则民生不遂,故必制田里,薄赋税,以富之;富而不教,则近于禽兽,故必立学校,明礼义,以教之。论语材料二 一个儿童从小受了好的教育,节奏与和谐浸入了他的心灵深处,在那里牢牢地生了根,他就会变得温文有礼;如果受了坏的教育,结果就会相反。我们的护卫者有必要像终宵不眠的警犬;他们在战斗的生活中,各种饮水和各种食物都能下咽;烈日骄阳狂风暴雨都能处之若泰。柏拉图理想国材料三 邦国如果忽视教育,其政制必将毁损。一个城邦应常常教导公民们使能

40、适应本邦的政治体系。同某些目的相符的性格原来为当初建立政体的动因,亦即为随后维护这个政体的实力。那么,他们在作为一个城邦的分子以前,也必须先行训练和适应而后才能从事公民所应实践的善业。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请回答:(1)据材料一,孔子设立学校,举办教育的目的是什么?(2)据材料二,概括“护卫者”的职责,指出使公民成为“护卫者”的主要途径。(3)据材料三,概括亚里士多德的教育目标。(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古代先哲对教育作用有何共同认识。【秦始皇、唐太宗、康熙民族政策】20.从秦直至清初,上下二千余年间,北方地区的游牧民族诸如匈奴、突厥、蒙古、契丹、满洲等对国家的统一有重要的影响,历代王朝在这一地区采用

41、多种措施加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后秦灭六国,而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适戍以充之。而通直道,自九原至云阳,因边山险巉溪谷可缮者治之,起临洮至辽东万馀里。史记匈奴列传、材料二 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原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突厥贫弱,吾收而养之,计其感恩,入于骨髓,岂肯为患! 资治通鉴卷一九七贞观十八年十二月材料三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写的溥仁寺碑文中说:“柔远能迩,自古难之。我朝祖功宗德,远服要荒;深仁厚泽,沦及骨髓。蒙古部落,三皇不治,五帝不服,今已中外无别矣”。 避暑

42、山庄和外八庙碑文辑请回答:(1)据材料一,秦始皇时期加强对匈奴地区的管辖采取了哪些措施?(2)据材料二反映了其什么样的民族观?结合所学,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方式“收养”突厥?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什么影响?(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康熙帝对蒙古地区是如何加强管辖的?起到了什么作用?(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历代王朝都加强北方少数民族的统治有何认识?南京市2012届高三历史最后冲刺主观题答案1. (1)制度:材料一,世袭制;材料二,察举制变化: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从分封制到中央集权。(2)弊端:以门第为标准,不利于选拔人才。进步性: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扩大统治基础)、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把

43、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3)过程:从血缘到德行、门第,再到考试成绩。认识:选择范围不断扩大;选择主要标准趋于相对公平、公正;激励作用不断增强;选官权逐步集中到中央。2(1)制度:分封制 。特征: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原因:分封制具有严格的等级特点;分封制后期地方割据,最终中国建立中央集权。(2)特征: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促使: 小国寡民便于公民直接参政;独立自主产生平等的社会氛围,不容易形成统一的专制集权。(3)原因: 中国 希腊雅典地理环境内陆平原,依托大河三面环海,港湾多,山地多经济基础农耕经济工商业经济思想意识法家思想平等、开放的思想

44、(4)认识:政治文明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由具体国情决定;我们应该尊重、包容。3.(1)做法:光荣革命(资产阶级统治确立);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理解:英国开始走上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为现代化奠定基础。(2)创新:责任内阁制形成与发展。特点:内阁拥有行政权,且权力不断扩大;内阁与议会相互制衡。(3)变化:调整选区,重分议席;增加新兴工业城市议席;以财产收入作为获得选举权的主要依据。影响:工业资产阶级的地位上升,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4)认识:制度创新具有渐进性;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4.(1)态度:拒绝承认新中国,敌视新中国。原因:美苏冷战开始,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意

45、识形态)冲突。(2)“共同利益”: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作用:直接推到中日建交,国际上出现与中国建交的高潮,开创了外交新局面;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3)关系:既有合作又有冲突。原因:中美两国共同利益所在;世界全球化背景下,大国责任所在;(4)认识: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国家利益,同时也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5(1)战略意图:干涉他国内政,领导世界,攫取世界霸权。原因:欧洲强国走向衰落;苏联政治军号力量强大;美国拥有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影响:冷战开始,推动两极格局。 (2)力量:欧共体和日本、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影响:冲击两极格局,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46、。(3)变化:出现“一超多强”局面,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原因:两极格局解体;主要国家力量变化。(4)因素:大国实力对比的变化(主要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发展的不平衡)。6.(1)原因:农耕经济的发展;政府宽松的商业经济政策;政治中心的影响(2)表现: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的界限;政府放松了对商业活动的限制;商户多贸易繁荣;有完善的饮食、娱乐服务设施;货币经济发展,出现纸币。(3)趋势: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性城市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不断扩大,生活和思想观念不断变化。7.(1)现象: 英国社会贫富分化严重;19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业生产迅速发展,英国工人的

47、工资水平增长幅度较大(经济待遇有较大改善)。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殖民掠夺带来财富的迅速增长;工人为争取经济权利不断进行斗争。(2)办法:主张通过政府改革,提高“穷人”阶级(无产阶级)的政治地位,缓和社会矛盾。(3)认识:从阶级斗争的思想出发,强调工人阶级应该以暴力革命(武装斗争)的方式反对资产阶级统治,求得自身解放。(4)迪斯雷利更符合。原因:英国资本主义制度适应当时英国经济发展(生产力发展)需要;英国并不具备工人阶级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的条件;19世纪中后期英国政府的一系列改革缓和了社会矛盾,推动了英国社会的稳定发展。8.(1)部门: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原因:女性自身特点;近代工业主

48、要集中在轻工业;小农经济破产。(2)态度:反对。理由:男女一起工作,有违传统的道德观念;大批女工涌上街头,有失体统。说明:传统思想观念根深蒂固(3)现象:妇女做工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4)原因: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妇女地位的提高。9.(1)问题: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上急于求成。原因:缺乏经验;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2)变革: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撤销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建立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没有否定。原因:因为它是保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3)特点: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围绕农

49、业办企业;围绕主要企业办配套产业。(4)趋势: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10.(1)侧重点:农业;失误:提出的目标不切实际,不顾自然条件的差异推行种植玉米,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2)原因:重点发展重工业;与美国争夺霸权,进行军备竞赛。(3)概况: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中期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最高,联系:这与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初的改革措施有关。但之后大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这是因为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都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框,不可能根除积存的弊病。(3)原因:勃烈日列夫改革趋势:下降原因: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都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框,不可能根除积存的弊病。11.(

50、1)构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影响: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特点:以美元为中心(2)经济:滞胀;货币: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原因:包括法国在内的欧共体的发展;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3)经济全球化;政治经济多极化。12(1)核心思想:注重民生,使民富裕方法:轻徭薄赋,减轻人民的负担;注重教化,减轻刑罚。(2)因素:国君的统治和民心的向背。意图:规劝统治者实行仁政。(3)大力垦荒,减少税负。(4)价值观:注重民生,以民为本积极作用:有利于社会和谐。13.(1)目的:实现国家富强。理解:从政治的角度看,指维

51、护封建制度; 从文化的角度看,指固守传统文化。(2)视角:材料二:从改革内容是否有效(或是否触及根本)的角度; 材料三:从改革作用能否促进社会(文化)转型的角度。(3)启示: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中国应坚持走自己特色现代化道路。14.(1)内在推动力:是对崭新的世界知识的迫切需求。关系: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自然科学的诞生(2)方法:实验和数学法则:理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权分立;人民主权;社会契约等)(3)观点:动植物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生物进化以自然选择为基础;人类都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原因:第一次对生物进化做出了科学解释;奠定了人类对生物进化认识的基础;彻底否定了长期流行的上帝造人说;有利于

52、人类科学地认识和改造自然;逐渐被科学界所接受并且得到认可。(4)认识:思想解放推动了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而自然科学的进步也进一步带动了人类思想的解放。15(1)主张:法度是用来爱护百姓的;圣人不必沿用旧法度(或主张变法)。(2)措施:奖励军功;奖励耕织(重视农业);什伍连坐法;重农抑商;严禁私斗。影响: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对人民所受的剥削和压迫,给人民带来巨大痛苦。(3)弊病:法律过于严酷。(4)认识:改革者要德、法并用(不能施行严刑峻法);改革要维护人民利益。16.(1)背景: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民族危机的日益严重;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兴起与传播。(2)主张:定宪法、开国会;

53、实行君主立宪;三权分立。(3)原因:中国在向西方学习时没有科学地把握中国国情,只是照搬日本经验。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4)视角:现代化角度(文明史的角度)影响:触动传统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是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17.(1)困境:平民面临沦为债务奴隶的危险。(2)特点:中庸措施:颁布解负令,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组建四百人会议和民众法庭提高平民政治地位;一定程度上维护贵族特权,确立财产等级制度。评价:梭伦的“中庸”实质是企图通过公平公正的法律,超越平民与贵族狭隘的利益来化解社会矛盾

54、,这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公正与和谐。但这种“中庸”却无法彻底解决贵族和平民的矛盾。(3)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3分)18.(1)伟大事业:推翻封建王权,建立资产阶级统治。努力:组织“新模范军”,击败王党;处死国王。(2)原因:士兵和民众的坚决要求;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角色:坚定地革命者。措施:对内,建立有序的行政机构;改善法律;扶持文化教育;提倡宗教信仰自由;积极发展工商业等。对外,颁布航海条例,打败荷兰等巩固英国的海上权威和商业利益。(3)克伦威尔执政期间解散议会;就任护国主;远征苏格兰、爱尔兰;最终造成社会动荡。因素:克伦威尔个人野心;封建思想在英国根深蒂固。 (4)原因:克伦威尔所处的

55、时代环境和个人因素。19(1)目的:让百姓懂得礼义,维护社会稳定。(2)职责:保卫城邦。途径:教育。(3)目标:通过教育培养提高公民参政素质,维护雅典政治体制。(4)认识:教育要服务于政治;教育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20.(1)措施:战争、修筑城池、迁徙百姓戍边、修筑长城等。(2)方式:在东突厥设羁縻府州;在西突厥设置安西都护府。民族观: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影响:统一多民族中国进入鼎盛时期。(3)方法:平定准噶尔的叛乱;加强与蒙族的团结,尊重喇嘛教;与内外蒙古首领在多伦会盟;册封活佛;设立木兰围场和避暑山庄处理民族事务,加强北方边防。作用:进一步加强了对北方地区的统治,巩固了祖国的统一。(4)认识:北方少数民族地区自古就是我国的领土;加强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治与管辖是国家强盛、统一的重要方面;北方民族的发展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