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4 ,大小:594.50KB ,
资源ID:59704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9704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东省潍坊市寿光一中2020届高三3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一中2020届高三3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1、高三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无机盐对于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磷是构成ATP、RNA等重要化合物所必需的B. 过量摄入钠盐会导致血浆中抗利尿激素含量降低C. 血钾浓度轻度升高会导致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减小D. 长时间剧烈运动会导致血钙浓度下降,引起抽搐【答案】B【解析】【分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详

2、解】A、ATP、RNA等重要化合物都含P元素,A正确;B、过量摄入钠盐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B错误;C、血钾浓度轻度升高,钾离子外流减少,导致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减小,C正确;D、长时间剧烈运动会导致血钙浓度下降,血钙过低引起抽搐,D正确;故选B。2.大肠杆菌中发现的RNasep是一种由蛋白质和RNA组成的复合体(一种酶),某实验小组提取核心组件M1(可在一定盐离子环境下体外单独催化RNA加工过程),经蛋白酶处理后的M1仍然具有催化功能,而经RNA水解酶处理后的M1不再具备催化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核心组件成分M1B. M1能为tRNA的体

3、外加工过程提供活化能C. M1功能的丧失后会中断基因表达中的转录过程D. M1也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点【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酶的概念以及酶的特性。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核

4、心组件M1经蛋白酶处理后的M1仍然具有催化功能,而经RNA水解酶处理后的M1不再具备催化功能,说明核心组件成分M1的成分是RNA,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检测核心组件成分M1,A错误;B、酶不能为底物提供能量,其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错误;C、M1功能的丧失主要影响酶促反应,C错误;D、核心组件M1具有催化功能,也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点,D正确。故选D。3.呼吸作用过程中在线粒体的内膜上NADH将有机物降解得到的高能电子传递给质子泵,后者利用这一能量将H+ 泵到线粒体基质外,使得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中H+ 浓度提高,大部分H+ 通过特殊的结构回流至线粒体基质,同时驱动ATP合成

5、(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好氧细菌不可能发生上述过程B. 结构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通道(载体)蛋白C. H+ 由膜间隙向线粒体基质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D. 上述能量转化过程是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电能ATP中的化学能【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结合有氧呼吸部分过程图解,考查了细胞呼吸、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以及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的异同点等知识。分析题意和题图:根据“有机物降解”、“高能电子”、“驱动ATP合成”,可以确定能量转化的过程;图中结构能够驱动ATP的合成,说明H+通过特殊的结构不需要消耗能量,并且可以作为ATP合成酶。【详解】A、好氧细菌为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不可

6、能发生上述过程,A正确;B、结构能驱动ATP的合成,而不是水解,B错误;C、由图可知,H+由线粒体膜间隙向线粒体基质转运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需要载体(结构)协助但不消耗能量,该过程属于协助扩散,C正确;D、由题意可知,线粒体内膜上的NADH分解产物有NAD+和高能电子,高能电子传递给质子泵,质子泵利用这一能量将H+泵到线粒体的膜间隙,线粒体膜间隙的H+浓度高于线粒体基质,H+通过结构回流到线粒体基质时驱动了ATP的合成,该过程中能量发生的转化是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NADH)电能(高能电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D正确。故选B。4.干种子的萌发过程中干重最初因大分子物质的水解而增加,然后又

7、因呼吸消耗而减少,并且需要大量酶参与。现研究发现酶的来源有两条途经,一是由干种子中的酶活化而来,二是萌发时重新合成。新的RNA在吸水后12h开始合成,而蛋白质合成在种子吸水后1520min便可开始。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CB. 吸水12h内,种子合成新蛋白质利用的RNA是在干种子形成过程中合成的C. 有些RNA、蛋白质可以在干种子中长期保存D. 种子萌发过程中水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答案】A【解析】干种子的萌发过程中干重最初因大分子物质的水解而增加,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是水,元素主要是O,A项错误;种子萌发过程中新的RNA在吸水后12h开始合成,吸水12h

8、内,种子合成新蛋白质利用的RNA是在干种子形成过程中合成的,B项正确;种子萌发时需要的酶可以由干种子中的酶活化而来,蛋白质合成需要RNA参与,在种子吸水后1520min便可开始,种子萌发过程中新的RNA在吸水后12h才开始合成,说明有些RNA、蛋白质可以在干种子中长期保存,C项正确;水作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原料参与呼吸作用,在第三阶段有水的生成,D项正确。5.某科研小组观察牵牛花的阔叶、窄叶(由基因R、r控制)和红花、蓝花(由基因M、m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用纯合牵牛花做了如下实验:亲本组合F1F2阔叶红花阔叶红花阔叶蓝花窄叶红花窄叶蓝花阔叶红花( )窄叶蓝花()16272103111阔叶

9、红花()窄叶蓝花()15870112910分析实验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可能基因型RM的花粉不育B. 可能基因型RrMM和Rrmm的个体死亡C. 基因R、r和基因M、m都位于常染色体上D. 若基因型RrMM和Rrmm的个体致死,将F2阔叶红花自交,后代窄叶蓝花个体占1/24【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的相关知识点。通过表格分析,阔叶红花和窄叶蓝花进行正反交,子一代都是阔叶红花,说明阔叶和红花都是显性性状。亲的基因型为RRMMrrmm,子一代基因型为RrMm,子二代中性状比例为7:1:3:1,不符合9:3:3:1,说明其中有死亡个体。【详解】A、第二组实

10、验中,由于双亲纯合:阔叶红花(RRMM)()窄叶蓝花(rrmm)()结合后代F1为阔叶红花(RrMm),说明亲本后代产生精子RM,A错误;B、根据数据,F2中红花:蓝花=5:1,正常情况下F2中基因型比例为MM:Mm:mm=1:2:1,红花:蓝花=3:1;若RrMM和Rrmm的个体死亡,则F2中MM有一半死亡,mm中有一半死亡,所以F2中基因型比例变为MM:Mm:mm=1:5:1,红花:蓝花=5:1,符合数据,B正确;C、 后代中性状比例与性别没有联系,可推测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C正确;D、 F2阔叶红花自交,F2阔叶红花为1/16RRMM、2/16RRMm、2/16RrMM、4/16RrMm

11、,其中RrMM个体死亡,所以F2阔叶红花RRMM:RRMm:RrMm=1:2:4,F2阔叶红花自交过程:1/7RRMM1/7RRMM(不存在死亡个体);2/7RRMm1/14RRMM、1/7RRMm、1/14RRmm(不存在死亡个体);4/7RrMm自交后代中,窄叶蓝花rrmm=4/71/41/4=1/28;由于基因型RrMM和Rrmm个体致死,RrMM概率为4/71/21/4=1/14;Rrmm概率为4/71/21/4=1/14,所以死亡比例为4/28,将F2阔叶红花自交,后代窄叶蓝花个体,1/28(1-4/28)=1/24,D正确。故选A。6.对于果蝇来说, Y 染色体上没有决定性别的基因

12、,在性别决定中失去了作用。正常情况下, XX 表现为雌性, XY表现为雄性。染色体异常形成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O(仅有一条性染色体)的果蝇发育为可育的雄性,而性染色体为XXY 的果蝇则发育为可育的雌性。下列 关于 XXY 形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雄果蝇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染色单体没有分离,提供 XY 染色体B. 雄果蝇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提供 XY 染色体C. 雌果蝇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染色单体没有分离,提供两个相同的 X 染色体D. 雌果蝇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提供两个不同的 X 染色体【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果蝇的性别决定及异常个体XXY的

13、形成原因分析,要求考生能从题给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判断出果蝇的性别取决于细胞内X染色体的条数;再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异常个体XXY的形成原因。根据题意,果蝇Y染色体上没有决定性别的基因,在性别决定中失去了作用,正常情况下, XX 表现为雌性,XY表现为雄性,染色体异常形成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O(仅有一条性染色体)的果蝇发育为可育的雄性,而性染色体为XXY 的果蝇则发育为可育的雌性,可知果蝇的性别取决于细胞内X染色体的条数,即含有一条X染色体的为雄性,含有两条X染色体的为雌性;果蝇XXY可能是由含XX的卵细胞与含Y的精子结合成的受精卵形成,也可能是由含有X的卵细胞与含有XY的精子结合成的受精卵形

14、成;若该果蝇XXY是由含XX的卵细胞与含Y的精子结合成的受精卵形成,则含XX的异常卵细胞可能是由雌果蝇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染色单体没有分离,提供两个相同的 X 染色体形成,或是雌果蝇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提供两个不同的 X 染色体形成,CD正确;若该果蝇XXY是由含有X的卵细胞与含有XY的精子结合成的受精卵形成,则含XY的异常精子只能是由雄果蝇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提供 XY 染色体形成,B正确,A错误。【点睛】解题思路点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染色体异常分离时,产生的配子情况分析:(1)下图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产

15、生配子的情况。(2)下图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产生配子的情况。可见配子中含有同源染色体(XY或XX)是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导致的,配子中含有姐妹染色体(XX或YY)是因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体未分离导致的。7.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在自然选择作用下的定向改变B. 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C. 果蝇的翅和蝙蝠的翼手在功能上相似,说明它们是由共同的祖先演化而来D. 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在细胞代谢、DNA的结构与功能等方面共同特征越多【答案】C【解析】【

16、分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A正确;B、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B正确;C、果蝇的翅和蝙蝠的翼手在功能上相似,说明它们存在趋同进化,C错误;D、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在细胞代谢、DNA的结构与功能等方面共同特征越多,D正确。故选C。8

17、.图1中m、n、l表示哺乳动物一条染色体上相邻的三个基因,a、b为基因的间隔序列;图2为l基因进行的某种生理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图1中a、b、m、n、l都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B. m、n、l基因在不同的细胞中表达情况可能不同C. 图2中甲为RNA聚合酶,丙转录的方向是从右向左D. 若丙中碱基AU占36,则乙链中碱基G占32【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图解,图1中,m、n、l表示三个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a、b为基因的间隔序列,即为无效序列,图2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其中乙表示转录的模板链,丙表示转录形成的mRNA。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表达,一个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

18、的基因可以有选择地进行转录和翻译过程形成蛋白质。【详解】A、只有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a、b为基因的间隔序列,为无效序列,不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A错误;B、不同的组织细胞会发生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m、n、l基因在不同的细胞中表达情况可能不同,B正确;C、图2表示转录过程,因此甲为RNA聚合酶,丙表示转录形成的mRNA,其转录方向应是从左到右,C错误;D、若丙中(A+U) 占36%, 只能计算出丙对应的乙片段中的A+T,不能计算出G所占的比例,D错误。故选B。【点睛】结合DNA的结构和复制、转录过程分析题图是关键。9.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空气质量检

19、测的一项重要指标是PM2.5的浓度,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um的颗粒物,内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 PM2.5进人人体的肺泡中,成为人体内环境的成分B. 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有利于维护机体功能C. PM2.5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的反射活动中枢不在大脑皮层D. PM2.5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血浆呈酸性【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稳态、免疫调节以及神经调节等相关知识。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过敏反应是指已经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是由于免疫系

20、统对外来物质的过度敏感引起的; 由于人体内环境中有维持内环境PH稳定的缓冲物质,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不一定会致血浆呈酸性;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的中枢不在大脑皮层。【详解】肺泡与外界环境相通,PM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没有进入内环境,A错误;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引起免疫失调,B错误; 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反射中枢在脑干,不在下丘脑,C正确;由于人体内环境中有维持内环境PH稳定的缓冲物质,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不一定会致血浆呈酸性,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关键需要识记内环境概念,明确肺泡、消化液、尿液等均不属于内环境;识

21、记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明确非条件发射的中枢不在大脑皮层,可能是脊髓、脑干等。10.下图为果蝇体细胞中一个DNA分子上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I、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I、也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但不属于基因突变B. 基因a、b、c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C. 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基因突变频率较高,主要是由于间期时间相对较长D. 若b、c分别控制果蝇的白眼、红宝石眼,则b、c为等位基因【答案】A【解析】【分析】1、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真核细胞中基因在染色体

22、上是不连续的,染色体上存在不编码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 2、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详解】A、为非基因片段,也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但不属于基因突变,A正确;B、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是指基因突变普遍存在于各种生物中,B错误;C、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基因突变频率较高,主要是由于间期发生DNA复制,C错误;D、题图中的白眼与红宝石眼等眼色的基因是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不是等位基因,D错误。故选A。11.某些效应T细胞在癌组织环境中会合成两种细胞膜蛋白(CTLA-4或PD-1),这两种膜蛋白对效应T细胞的杀伤功能具有“刹车”作用。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

23、医学奖授予了两位科学家,是因他们发现了以上两种膜蛋白的特殊抗体,并成功将其用于癌症的治疗。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效应T细胞具有识别并裂解癌细胞的能力B. 两种膜蛋白的相应抗体恢复了效应T细胞的杀伤能力C. 使用两种膜蛋白的特殊抗体治疗癌症可能会引发自身免疫病D. 癌细胞能诱导效应T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后合成CTLA-4或PD-1【答案】D【解析】【分析】1、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2、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详解】效应T细胞具有识别并裂解癌细胞的能力,A正确;两种膜蛋白的相应抗体消除了膜蛋白的功能,从而导致“刹车”失效,使效应T细胞的杀伤能力恢复,B正

24、确;使用两种膜蛋白的特殊抗体治疗癌症,有可能导致效应T细胞杀伤正常组织细胞而引起自身免疫病,C正确;癌细胞能诱导效应T细胞中的CTLA-4或PD-1基因表达,合成CTLA-4或PD-1D两种细胞膜蛋白,D错误。故选D。【点睛】自身免疫病是指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是自身免疫病。当使用特殊抗体治疗癌症,有可能导致效应T细胞杀伤正常组织细胞而引起自身免疫病。12.医学研究表明,抑郁症与单胺类神经递质传递功能下降相关。单胺氧化酶是一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降解酶。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是目前一种常用抗抑郁药。下图是正在传递兴奋的突触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结合图分析,下

25、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是突触前膜B. 能增加突触间隙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C. 图中所示的递质释放方式,利用了生物膜的流动性D. 单胺类神经递质与蛋白结合后,将导致细胞膜内电位由正变负【答案】D【解析】【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需通过突触结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当兴奋传至轴突末端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的兴奋,因此兴奋在突触处单向传递,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向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传递。【详解】由图可知,突触小泡与融合后释放神经递质,是突触前膜,A正确;MAOID能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使突

26、触间隙的单胺类神经递质不能分解而积累,B正确;图中所示的递质释放方式是胞吐,利用了生物膜的流动性,C正确;蛋白M是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单胺类神经递质与蛋白M结合后,突触后膜神经元细胞Y兴奋,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故膜外电位由正变负,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D。13.林业研究者为了研究徂徕山森林公园中混交林的群落结构,选择了若干样地进行调查。其中A、B、C三种乔木的调查结果如表。据表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乔木树种老年树成年树幼年树密度/株hm-2%密度/株hm-2%密度/株hm-2%A1100100.000000B5031.065534.165634.78C504.95807.928808

27、7.13A. A种群属于衰退型种群,B种群属于稳定型种群,C种群属于增长型种群B. 研究者采用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是样方法,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C. 调查群落中松鼠种群的密度,宜采用标志重捕法D. 如果该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原因是后一个群落中物种的繁殖能力强【答案】D【解析】【分析】1、种群年龄组成三种类型,增长型:幼年个体数目最多,老年个体数目最少 ;稳定型:各年龄结构数目比例适中 ;衰退型:老年个体数目偏多,幼年个体数目偏少。2、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活动能力大,活动范围广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3、群落演替指随着时间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8、叫做演替。【详解】A、A中只有老年树,属于衰退型,B中有老年树、成年树、幼年树且比例差不多,属于稳定性,C中幼年树多,老年树和成年树少,属于增长型,A正确;B、大树属于植物,采用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是样方法,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B正确;C、松鼠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调查群落中松鼠种群的密度,宜采用标志重捕法,C正确;D、群落演替的原因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共同进化的结果,D错误。故选D。14.研究人员为探讨不同换液体积对牛孤雌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以SOFaa为基础培养液,将适量牛孤雌胚胎随机分成3组,培养在100L微滴中,每隔48小时分别更换培养微滴的体积,实验结果如下表。据此

29、分析正确的是( )换液体积(V/V)卵裂率/%囊胚率/%080.7122.541/481.8223.391/287.5038.843/483.3321.71A. 不同更换微滴体积均能提高孤雌胚胎的卵裂率和囊胚率B. 可以通过实验中所测得的囊胚率数据推断胚胎的桑椹胚率C. 实验中换液体积为12的组促进牛孤雌胚胎发育效果最佳D. 定期更换微滴除了补充所需营养物质外,还可防止杂菌污染【答案】C【解析】【分析】由表格数据可知,换液体积为3/4囊胚率低于不更换微滴体积,换液体积为12的组卵裂率和囊胚率均最高,该条件下促进牛孤雌胚胎发育效果最佳。【详解】A、由表格数据可知,换液体积为3/4的囊胚率比不更换

30、微滴体积低,A错误;B、因为各组卵裂率不同,故不可以通过实验中所测得的囊胚率数据推断胚胎的桑椹胚率,B错误;C、实验中换液体积为12的组卵裂率和囊胚率均最高,促进牛孤雌胚胎发育效果最佳,C正确;D、定期更换微滴除了补充所需营养物质外,还可防止代谢产物积累,D错误。故选C。二、选择题15.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量变化,研究人员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用苏

31、丹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可在显微镜下观察胚乳中的脂肪B. 实验过程中,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原因是脂肪转变成了糖类C. 实验第11d如果提供所需的矿质元素离子即可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显著增加D. 与自然条件下萌发生长的幼苗相比,上述种子萌发的幼苗无光合作用【答案】DC【解析】【分析】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脂肪的鉴定和植物的光合作用。脂肪需要使用苏丹(苏丹)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种子萌发过程中会大量的吸收水分,呼吸作用旺盛。【详解】A、用苏丹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可在显微镜下观察胚乳中的脂肪,A正确;B、种子萌发时首先必须进行大分子有机物的水

32、解,这需要种子吸收大量的水分。干重增加应该是脂肪水解时加入的水的质量,故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氧,B正确;CD、种子萌发的幼苗与自然条件下萌发生长的幼苗相比,缺少的生命活动主要是矿质离子的吸收和光合作用,如果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增加,幼苗必须进行光合作用,提供的条件是适宜的光照、所需的矿质元素,CD错误。故选CD。16.最新研究发现,“细胞外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eNAMPT,蛋白质类)不仅能延长小鼠的寿命,还逆转了老鼠身体机能的衰老,这一研究可让人的“返老还童”成为可能。有关酶的说法错误的是( )A. eNAMPT由基因控制合成,影响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B. eNAMPT

33、的催化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其作用的发挥离不开特定的空间结构C. eNAMPT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可在最适温度和最适 pH 条件下保存D. eNAMPT可与双缩脲试剂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紫色络合物,高温变性后仍能与该试剂变色【答案】C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基因与蛋白质的关系、酶的特性、蛋白质的检测等知识。【详解】A、由题干可知,eNAMPT是一种蛋白质,故其合成由基因控制,影响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A正确;B、eNAMPT是一种酶,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其作用的发挥离不开特定的空间结构,B正确;C、eNAMPT是酶,酶作用的机理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要在低温即4和最适 pH 条件下保存,C错

34、误;D、双缩脲试剂的使用不需要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但蛋白质高温变性后形成肽链仍能与该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错误。故选CD。17.三倍体西瓜由于含糖量高且无籽,备受人们青睐。下图是三倍体西瓜叶片净光合速率(以CO2吸收速率表示,Pn)与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曲线,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与11:00时相比,13:00时叶绿体中合成C3的速率相对较高B. 14:00后叶片的Pn下降,导致植株积累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C. 17:00后叶片的Ci快速上升,导致叶片暗反应速率远高于光反应速率D. 叶片的Pn先后两次下降,主要限制因素分别是CO2浓度和光照强度【答案】D【解析】【详解】与11:00时

35、相比,13:00时细胞间的CO2浓度较低,叶绿体中合成C3的速率减慢,A错误; 14:00后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虽然下降,但仍然大于0,植株积累有机物的量仍在增加,B错误; 17:00后由于光照强度较弱,CO2利用不足,叶片的Ci快速上升,C错误;叶片的Pn先后两次下降,主要限制因素分别是CO2浓度和光照强度,D正确。18.下列关于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利用酵母菌酿酒时,发酵时间越长,产生的酒精量就越多B. 制作果醋的醋酸菌,属于严格的厌氧型微生物C. 青霉、毛霉、曲霉等真核生物均参与了腐乳的发酵D. 制作泡菜的微生物是一种需氧型细菌【答案】ABD【解析】【分析】本

36、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腐乳、泡菜的制作。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参与泡菜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详解】A、利用酵母菌酿酒时,在一定范围内,发酵时间越长,产生的酒精量就越多,但时间过长后,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等原因,酒精产量减少,A错误;B、醋酸菌属于需氧菌,B错误;C、青霉、毛霉、曲霉等真核生物均参与了腐乳的发酵

37、,C正确;D、制作泡菜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属于厌氧型细菌,D错误。故选ABD。19.根据生活史不同,生物学家将生物分为r对策生物和K对策生物。下图两条曲线分别表示r对策和K对策两类生物当年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虚线表示Nt+1=NtK对策物种的种群动态曲线有两个平衡点,即稳定平衡点(S点)和绝灭点(X点),当种群数量高于X点时,种群可以回升到S点,但种群数量一旦低于X点就会走向绝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r对策的有害生物由于没有X点,很难被人们彻底清除B. 当种群基数较少时,K对策生物种群增长率可能为负值C. K对策的珍稀濒危物种的种群数量可能低于X点D

38、. 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答案】AB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分析题图可知,r对策生物没有绝灭点(X点),K对策生物有稳定平衡点(S点)和绝灭点(X点)。【详解】A、 r对策有害生物由于没有X点,不管生物数量多少,很难灭绝也很难被人们彻底清除,A正确;B、当种群基数较少接近X点时,K对策生物可能会灭绝,种群增长率可能为负值,B正确;C. K对策的珍稀濒危物种数量少,不能在短时间内增加种群数量,其种群数量可能低于X点,C正确;D、由题图可知,K对策生物有稳定平衡点(S点)和绝灭点(X点),故推测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D错误。

39、故选ABC。20.为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科研人员对南通某地富营养化水体实施生态恢复,先后向水体引入以藻类为食的某些贝类,引种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以及放养植食性鱼类等。经过一段时间,水体基本实现了 “水清”、“景美”、“鱼肥”的治理目标。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治理前的水体不能实现自我净化说明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强B. 引种芦苇、香蒲既可吸收水中无机盐,又能遮光抑制藻类生长繁殖C. 放养植食性鱼类可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更好地流向人类D. 这一成功案例说明调整生态系统的结构是生态恢复的重要手段【答案】BCD【解析】【详解】治理前的水体不能实现自我净化说明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弱,A错误;芦

40、苇、香蒲属于挺水植物,其在与藻类植物竞争阳光、营养物质中处于优势,可吸收水中无机盐,又能遮光抑制藻类生长繁殖,B正确;放养植食性鱼类,其既可以食用藻类,而植食性鱼类又可以被人类食用,这样会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更好地流向人类,C正确;据题意可知,这一案例基本实现了 “水清”、“景美”、“鱼肥”的治理目标,说明调整生态系统的结构是生态恢复的重要手段,D正确。故选:BCD。三、非选择题21.2018 年 10 月,袁隆平团队在青岛培育的“青岛造海水稻”正式向全国试种推广,这意味着我国的十亿亩盐碱地有可能变成粮田。在培育“海水稻”的过程当中该团队做了以下实验:将某品种水稻植株均分成甲、乙两组,分别

41、在盐碱和非盐碱土壤中种植一段时间,改变光照条件,其他条件适宜,分别测得两组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单位时间、单位面积CO2吸收量),结果如下表。请回答:光照强度(Lx)0200400600800160032006400umolCO2/(m2a)甲组-302610121212乙组-10-50612182020(1)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乙组的光照强度补偿点为_。(2)光照强度为600Lx时,两组幼苗的总光合作用速率_(填甲乙、甲乙或甲乙),主要依据是_。(3)将甲组水稻所结种子播种到非盐碱土壤中,对植株重复上述测定,结果与乙组数据无明显差异,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4)当光照强度大于1600Lx时,限

42、制甲组的光合速率不再发生变化的内因有_(填一项即可),此时给水稻植株提供14CO2,请写出14C在水稻细胞中的转移途径:_。【答案】 (1). 光照强度和土壤类型 (2). 400Lx (3). 甲乙 (4). 总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加上净光合速率,600Lx 时,两组净光合速率相等,但甲组的呼吸速率小于乙组的呼吸速率 (5). 盐碱土壤环境没有导致甲组水稻发生可遗传变异 (6). 叶绿素数量、酶的活性、酶的数量 (7). 14CO214C3(14CH2O)n【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意在强化学生对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据表分析:该实验的自

43、变量是否为盐碱土壤和光照强度,因变量为光合作用强度。表中A组为盐碱地,B组为非盐碱地。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据此分析作答。【详解】(1)由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强度和土壤类型;植物光照强度补偿点时呼吸作用强度等于光合作用强度即净光合作用强度为0,故乙组的光照强度补偿点为400Lx。(2)植物总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植物在没有光照下不进行光合作用,只有呼吸作用。光照强度为600Lx时,甲组幼苗的总光合作用速率=3+6=9 umolCO2/(m2a);乙组幼苗的总光合作用速率=10+6=16 umolCO2/(m2a),所以两组幼

44、苗的总光合作用速率甲乙。(3)将甲组小麦所结种子播种到非盐碱土壤中,在幼苗阶段重复上述测定,结果与B组幼苗数据无明显差异,光合作用强度的差异是环境造成的,即盐碱土壤环境没有导致小麦发生可遗传变异。(4)当光照强度大于1600Lx时,甲组的光合速率不再发生变化,到达了光的饱和点,光照强度不再是限制因素,存在的内因可能是叶绿素数量、酶的活性、酶的数量;此时植物同时仍给水稻植株提供14CO2,14C在水稻细胞中的转移途径为14CO214C3(14CH2O)n。【点睛】光合速率的概念: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的速率即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二氧化碳固定(或氧气释放)量,也称光合强度。表观光合速率和真正光合速率

45、: 真正光合速率=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表观光合速率常用O2释放量、CO2吸收量、有机物积累量等来表示; 真正光合速率常用光合作用产生O2量、CO2固定量、有机物的产生量来表示。22.“杨-麦间作”是山东省推广的一种农林间作模式:“杨”指的是窄冠黑杨,“麦”指的是小麦。窄冠黑杨树冠小、遮荫小、根深,不与小麦争水肥。炎热的时候,窄冠黑杨可以调节农田小气候,为小麦适当遮荫,可避免小麦因干热风而提前干枯死亡。回答下列问题:(1)山东的“杨-麦间作”比单独种植杨树或小麦每亩增加收入明显,从群落结构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2)研究人员对增产的麦田进行调研发现:与单纯的麦田相比,“杨麦间作”的麦田中

46、害虫的数量很少;高大的杨树上栖息着多种鸟类。据此可以推断杨树上栖息的鸟类很可能属于_消费者。农林间作的麦田中不易爆发虫害,其原因是由于该生态系统的_比较强。(3)“杨麦间作”的农田中需要不断地施肥,原因是_(至少答出两点)。需要除去害虫,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好处_。【答案】 (1). 农林间作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2). 次级 (3). 自我调节能力(或抵抗力稳定性) (4). 农田土壤中的元素不足以使作物高产、土壤中元素随农产品输出后不能都归还土壤 (5). 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群落

47、的空间结构、生态系统的组分、能量流动等内容。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不同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是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明显的分层现象,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详解】(1)分析题干可知, “杨-麦间作”比单独种植杨树或小麦每亩增加收入明显,从群落结构的角度分析,窄冠黑杨植株高于小麦但树冠小、遮荫小,这种间作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2)杨树上栖息的鸟类可以以害虫为食属于次级消费者;农林间作的麦田中不易爆发虫害,其原因是由于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通过负反馈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3)“杨麦间作”的农田中需要不

48、断地施肥,原因是农田生态系统有物质和能量的输出,农田土壤中的元素不足以使作物高产、土壤中元素随农产品输出后不能都归还土壤; 除去害虫,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好处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点睛】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帮助人们合理的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23.家蚕蚕体有斑纹、无斑纹由8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T、t控制,已知无正常8号染色体的精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家蚕品种A,其细胞中8号染色体如图所示:(1

49、)有斑纹品种A的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让该品种雌雄个体交配产生F1,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2)以有斑纹个体A为父本,正常的无斑纹个体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个有斑纹家蚕B(如图),该家蚕个体出现的原因是_。(3)若家蚕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8号染色体会随机地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8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家蚕B为父本进行测交,得到的后代中染色体组成完全正常的个体占_。(4)雄蚕比雌蚕生命力强,食桑量低,产丝率高,但在幼蚕阶段,雌雄不易区分。蚕卵(受精卵)的颜色由基因D控制,位于10号常染色体上,现有家蚕全部为纯合黑色蚕卵。科研人员用特殊手段大量处理家蚕后发现,基因

50、D可缺失,也可转移到性染色体上,并能在性染色体上正常表达,家蚕细胞中不含基因D表现为白色卵(基因D缺失用d表示),各种基因型的配子和个体均可育。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在处理基因型为DDZW的雌蚕时得到了ddZWD的新品种雌蚕。请利用该新品种雌蚕,培育出新品种雄蚕,新品种的后代可实现通过选择卵色只养雄蚕。实验方案是_。【答案】 (1). 有斑纹:无斑纹=1:1 (2). 父本减数分裂的过程中,8号同源染色体未正常分离 (3). 25 (4). 将该新品种雌蚕(基因型为ddZWD的雌蚕)与现有雄蚕(基因型为DDZZ的雄蚕)杂交,获得F1蚕卵,F1蚕卵完成发育后,再让雌雄蚕相互交配,获得F2蚕卵,

51、选出白色蚕卵(ddZZ),即为所需新品种雄蚕。【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已知无正常8号染色体的精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对于家蚕A来说,雄性个体只可以产生一种精子参与受精作用,而雌性个体可以产生两种卵子参与受精。【详解】(1)家蚕A的基因型为Tt,T位于异常染色体,t位于正常染色体,雄性个体中产生能参与受精的配子为t,雌性个体中产生能参与受精的卵细胞为T、t两种。雌雄配子结合后代的基因型为Tt:tt=1:1,性状比例为:有斑纹:无斑纹=1:1。(2)家蚕B的基因型为Ttt,其结合的雌雄配子可能是T和tt或者Tt和t;题目中选取的亲本为“以有斑纹个体A为父本,正常的无斑纹个体为母本”,母本的基因型

52、为tt,若雌雄配子为第一种情况“T和tt”,则异常tt来自母本,T来自父本,但据图观察T存在于异常染色体,不能进行受精作用,所以第一种情况排除。若雌雄配子为第二种情况“Tt和t”,则异常的Tt配子来自父本,其父本的基因型为Tt。父本Tt产生异常配子Tt,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3)家蚕B为父本,可产生的配子有T、tt、Tt、t四种,比例为1:1:2:2,其中T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因此以家蚕B为父本进行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ttt:Ttt:tt=1:2:2,其中得到的染色体正常个体占2/5。(4)将该新品种雌蚕(基因型为ddZWD的雌蚕)与现有雄蚕(基因型为DDZZ的

53、雄蚕)杂交,获得F1蚕卵,F1蚕卵完成发育后,再让雌雄蚕相互交配,获得F2蚕卵,选出白色蚕卵(ddZZ),即为所需新品种雄蚕。【点睛】个体为Ttt可产生的配子有T、tt、Tt、t四种,比例为1:1:2:2,这里注意:若产生T和tt配子是只有一种情况,若产生Tt和t配子时,因为有两个t,所以产生配子时有两种可能,所以最终比例T、tt、Tt、t=1:1:2:2。24.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AD患者的神经细胞外淀粉样蛋白(A)沉积,会损坏周围神经细胞膜和线粒体膜,从而导致神经元发生“过劳死”。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酶切片段被分泌到细胞外发挥功能,其中一段会形成A

54、,因此以往研究更多关注在A上,然而针对A研发的药物在近年均被证明无效。为寻找阿尔茨海默病的新治疗途径,研究者希望通过实验了解APP其他酶切片段(比如sAPP)的生理功能。回答下列问题:(1)由于APP蛋白集中表达于神经元突触部位,研究者推测,分泌的sAPP可能与突触部位细胞表面的_结合,进而影响神经调节。(2)为研究sAPP神经元电信号的影响,将体外培养的自身不表达APP蛋白的神经元分成两组,实验组细胞的培养基中加入sAPP,对照组细胞的培养基中不加sAPP,两组神经元电信号的变化如下图1所示,分析可知,sAPP_(填“促进”或“抑制”)了神经元电信号频率。进一步研究显示,sAPP通过图2所示

55、途径影响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分析图2可知,sAPP的作用机理是_。(3)研究发现,sAPP中一个由17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片段(APPl7mer)就具有sAPP的生理功能。为验证该多肽片段在生物个体水平是否有效,有人利用同一批正常小鼠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组别实验处理检测实验组给小鼠注射一定量的人工合成的多肽片段(APP17mer)溶液分别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给小鼠海马神经元的电信号对照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该实验方案存在缺陷是_;对本实验方案的改进是_。【答案】 (1). 受体 (2). 抑制 (3). sAPP与GABABR1a结合,导致GABABR1a蛋白空间结构改变,抑制囊泡运输进而抑制

56、神经递质的释放,导致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被抑制 (4). 对照组不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5). 对照组应注射等量的氨基酸种类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的多肽溶液【解析】【分析】由图1可知,SAPPa与受体结合抑制了神经元电信号频率。由图2可知,SAPPa能与GABABR蛋白结合,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而影响兴奋的传递。【详解】(1)作为信号分子的SAPPa,可能通过与突触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影响神经调节的。(2)由图1神经元电信号的变化,可知SAPPa与受体结合抑制了神经元电信号频率。由图2可知,SAPPa蛋白片段与GABABR1a结合,导致GABABR1a蛋白空间结构改变,从而抑制囊泡运输进而抑制

57、神经递质的释放,导致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被抑制。(3)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对照组不应该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而应该注射等量的氨基酸种类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的多肽溶液,然后分别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海马神经元的电信号变化。【点睛】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结合图示理解题中信息是解决这道题的关键。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在肿瘤细胞中通过表达,分泌到血液中的蛋白类生长因子,促进肿瘤血管的生成,进而为肿瘤组织生长提供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研究人员利用pVAX1质粒和VEGF基因构建了PVAX1VEGF的DNA疫苗,为肿瘤免疫治疗奠定基础。回答下列问题:(1)首先从人的肺癌细胞株A54

58、9中提取mRNA,通过_法获得VEGF基因。(2)对获取的VEGF基因进行PCR扩增前,需要根据VEGF基因序列设计两种引物,其原因是_。为便于VEGF基因与质粒pVAX1连接,引物中要增加适当的_。扩增时,每个循环一般需要经过“变性、退火、延伸”三个过程,其中_过程的温度设定是扩增成败的关键。(3)构建的PVAX1VEGF上应含有特定的_(填“复制原点”或“启动子”或“标记基因”),它能被受体细胞的_所识别,以便于催化转录过程。(4)DNA疫苗制备简单,价格低廉,且免疫强度高,应答持久,但同时也可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潜在危险。你认为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是_。【答案】 (1). 反转录法 (2).

59、 基因的两条反向平行的链都做模板,其碱基序列不同 (3). 不同限制酶酶切位点 (4). 退火 (5). 启动子 (6). RNA聚合酶 (7). DNA疫苗注入体内后,可能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上,导致细胞发生变异,使细胞功能异常【解析】【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

60、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详解】(1)通过提取mRNA获得VEGF基因的方法称为反转录法。(2)基因的两条反向平行的链都做模板,其碱基序列不同,故对目的基因进行PCR扩增前,需要根据目的基因序列设计两对引物。为便于VEGF基因与质粒pVAX1连接,引物中要增加适当的不同限制酶酶切位点,可以防止目的基因和质粒的自身环化和反接。PCR扩增过程中,退火过程的温度设定是扩增成败的关键,温度太低不能解旋,温度太高酶容易失活。(3)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应含有特定的启动子,它能被受体细胞的RNA聚合酶所识别,以便于催化转录过程。(4)DNA疫苗制备简单,价格低廉,且免疫强度高,应答持久,但DNA疫苗注入体内后,可能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上,导致细胞发生变异,使细胞功能异常,故也可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潜在危险。【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即DNA疫苗相关知识,掌握相关知识点结合题意答题即可。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