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气象灾害课程标准素养目标任务设定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1运用资料,说明洪涝、干旱、台风、寒潮等气象灾害的成因。(综合思维)2根据给定区域信息,归纳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综合思维、区域认知)3结合实际,说出主要气象灾害带来的危害。(地理实践力)1洪涝灾害的成因、危害是什么?2干旱灾害的成因、分布及其危害是什么?3台风灾害的分布与危害是什么?如何防御?4寒潮灾害的活动特点及危害是什么?一、洪涝灾害1形成2影响因素(1)气候因素: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2)地形因素:沿河、沿海地势低洼地区常受洪涝威胁
2、。3主要危害(1)淹没农田、聚落等,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用水困难等。(2)引发河流泥沙淤塞、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制约区域经济发展。(3)洪涝过后易发疫情,威胁人类身体健康。4危害特点:人口越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洪涝造成的损失越大。5我国的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此外,广大山区也常受到洪水侵袭。知识拓展凌汛是由于下段河道结冰或冰凌积成的冰坝阻塞河道,使河道不畅而引起河水上涨的现象。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长江流域发生洪水与人类活动无关。()洪涝只发生在季风气候区,其他气候区没有。()二、干旱灾害
3、1形成2危害3主要分布(1)世界分布: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2)我国分布东部季风区特别提醒干旱一般是长期的现象,而旱灾属于偶发性的自然灾害。例如,我国西北大部分地区是极端干旱的沙漠和戈壁,但极少发生旱灾;东部季风区降水丰富,但由于气候异常可能导致旱灾。微思考我国东部季风区为什么频发旱灾?提示: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不稳定的降水是干旱频发的主要原因。三、台风灾害1台风2灾害危害3我国的分布: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多发于夏秋季节。知识拓展台风并非是百害而无一利台风带来充沛的降水极大地丰富了所影响地区的淡水资源,能有效缓解旱情,补充水分,利于农业生产。例如台风能够缓解
4、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在台风结构示意图中的线段上画出箭头,表示台风的气流运动方向。四、寒潮灾害1概念: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某地大范围的剧烈降温,气温24小时内下降8 及以上,且使得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4 及以下,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天气过程。2分布(1)世界: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深秋到初春时节,势力强大的寒潮甚至影响到低纬度地区。(2)我国: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3危害降温使农作物遭受冻害,造成农业损失大风、大雪、冻雨畜牧业损失阻断交通,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等引发沙尘暴知识拓展寒潮影响不到的地区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以及北面祁连山等山脉的阻挡,强冷空气很
5、难到达,所以青藏高原几乎不会出现寒潮现象。冷空气南下的过程中强度逐渐减弱,加上高山的层层阻挡,抵达云贵高原时,势力较弱,所以也很少发生寒潮灾害。微思考寒潮一定会带来雨雪天气吗?提示:寒潮发生时,能否降下雨雪,关键要看暖气团中的水汽含量,若水汽充沛,则会产生雨雪天气;若暖气团非常干燥,则不会形成雨雪,会产生大风、冻害,甚至沙尘天气。洪涝和干旱灾害中国气象报社2020年1月17日报道,2019年全国大部降水偏多,总体呈现“南北多、中间少”。其中,6月至8月,南方地区多轮降雨过程集中且重叠,主雨带始终在广西、江西、湖南等地徘徊,导致广西、江西、湖南、贵州、四川5省(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造成较重人员
6、伤亡和严重直接经济损失。7月至8月,西北、东北等地出现持续性较强降雨,黑龙江、松花江等多条河流超警戒水位,农作物大面积受灾。2019年相继发生冬春旱、夏秋冬旱两次阶段性和区域性干旱过程。2月至5月,东北地区遭遇春旱,云南大部、四川南部等地出现冬春旱。5月至8月,江淮、黄淮等地高温少雨,其中山西、河南等地旱情较重。下图是我国旱涝灾害分布图。图1我国干旱灾害发生频次分布图图2我国洪涝灾害分布图问题1(区域认知)分析旱涝灾害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提示:旱涝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其中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东部季风区的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干旱灾害主要发生在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问题2
7、(综合思维)分析我国旱涝灾害频发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因季风具有不稳定性,导致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易发生旱涝灾害。问题3(综合思维)如何预防旱涝灾害?提示:加强监测预报,采取工程和非工程措施以减轻旱涝灾害造成的损失等。1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因素影响自然原因流域状况水系状况降水强度大小降水强度大,历时长,造成洪水水量大,水位高汇水速度加快,易于形成洪水地面坡度大小地面坡度大土壤含水率高低土壤含水率高植被覆盖率高低植被覆盖率低支流多少特别是扇形水系排水速度减慢,容易形成洪水河道曲直河道弯曲河谷坡度地势低洼、纵向坡度小入海口宽窄入海口狭窄人为原因破坏植被导致流域汇水速度加快,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
8、使河流水位升高、河床坡度减小,诱发或加剧洪水围湖造田使湖泊对洪水调节能力减弱洪涝治理措施的分析方法治理洪涝灾害的措施可分为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1工程措施可从拦洪、蓄洪、行洪、分洪、泄洪等方面来思考,具体要求是:上游修水库蓄洪;中游利用低洼地建蓄洪工程;下游整治河道,开挖新河、加固堤坝、疏通河道,加快分洪、泄洪。但对黄河洪涝灾害治理还要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和防沙治沙相结合,对长江洪涝灾害治理还要与荆江河段的裁弯取直、中上游退耕还林、中下游退耕还湖结合起来。2非工程措施(1)科研投入监测和预报;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2)加强洪涝灾害的管理;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宣传教
9、育;实行防洪保险等。2我国旱灾的特点及成因3我国东部季风区旱灾频发的原因分析我国东部深受季风的影响,季风到来的早晚、势力的强弱、停留时间的长短等都直接影响着降水量的多少及其时间分配,加上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使得季风区的降水量不仅年内变化大而且年际变化大,不稳定的降水就是干旱频发的主要原因。而东部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区,对降水的需求量和保证率要求很高,如果出现干旱,势必造成旱灾灾情。因此,我国东部季风区是旱灾频发区。下面为我国旱灾多发区的成因分析。1(2021山东青岛高一期末)下图为我国主要滞洪区(滞纳洪水的地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我国滞洪区主要分布在()A河流中下
10、游地区B河流上游地区C河谷地带D北方地区(2)我国西部地区几乎没有滞洪区分布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稀少B降水较少C河网密度小D平原面积小(1)A(2)B第(1)题,由图可知,A、B、C、D四区域分别为海河下游、黄河下游、淮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地区,滞洪区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流中下游地区。第(2)部,与东部地区相比,我国西部地区地势较高,降水较少,洪涝灾害发生频率较低,这是我国西部地区几乎没有滞洪区分布的主要原因。2读我国干旱灾害发生频次分布图(单位:次),完成(1)(2)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干旱灾害最严重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黄淮海平原C云贵高原D四川盆地(2)上述我国干旱灾害最
11、严重地区的干旱表现为()A以伏旱为主B全年干旱C春夏连旱D夏秋连旱(1)B(2)C第(1)题,干旱灾害发生频次越高的地区干旱灾害越严重,从图中可以看出黄淮海平原地区的干旱灾害发生频次最高。第(2)题,黄淮海平原地区位于季风区,当地降水变率大,特别是春季和初夏降水少,所以常出现春旱或春夏连旱。台风灾害2020年第8号台风“巴威”形成之后一路北上,于8月27日在中朝交界附近的朝鲜平安道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其对我国带来的影响很大,辽宁、吉林等地受台风带来的强降雨天气和大风影响明显,部分地区灾情严重。问题1(区域认知)台风“巴威”主要是在哪儿形成的?提示: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的西北太
12、平洋海域。问题2(综合思维)台风的危害有哪些?提示:台风天气常伴随着狂风、暴雨、风暴潮等,引起海面巨浪,严重威胁航海安全。狂风能够吹倒房屋,拔起大树,破坏交通、通信等各种设施;暴雨会引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并危害近海养殖;风暴潮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水倒灌。台风灾害形成的条件、结构及天气1热带气旋(台风)的形成条件(1)广阔的暖洋面,提供热带气旋高温、高湿的空气。(2)对流层风速的垂直切变小,有利于热量聚集。(3)地转参数大于一定值(纬度大于5的地区),有利于形成强大的低压涡旋。(4)热带存在低层扰动(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构),持续提供水汽。2台风的结构及天气由内至外可分为台风眼
13、、旋涡风雨区和外围大风区三部分。组成天气天气特征外围大风区风速由外向内增加伴随着狂风、暴雨,来势凶猛,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天气现象旋涡风雨区产生最强烈的降水台风眼无风、少云和干暖3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遭受台风影响严重的国家之一。据此完成(1)(2)题。(1)台风侵袭我国的时间主要发生在()A冬春之交B夏季C春季D冬季(2)下列我国沿海省区采取紧急预警措施,主要是防范台风带来的()强风风暴潮暴雨洪涝严重干旱ABCD(1)B(2)C第(1)题,我国台风主要出现在夏秋季节。第(2)题,台风主要表现为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不会出现严重干旱。寒潮灾害2020年12月12日,陕西省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14、受较强冷空气移动影响,陕西全境经历大风降温天气,12日20时至13日20时,日平均气温陕北北部、秦岭山区下降810 ,陕北南部、关中大部、陕南北部下降68 ,最低气温出现在14日凌晨。问题1(综合思维)寒潮在我国主要发生在什么季节?提示:春季和秋季。问题2(区域认知)寒潮天气在空间分布上有什么特征?提示:北方表现为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南方表现为降温、冻害、雨雪。我国的寒潮灾害时间分配冬半年9月次年5月高峰期春季高峰期:34月;秋季高峰期:1011月源地源地形成北方大陆、冰雪洋面的极地冷气团,气温很低,干冷空气堆积,形成高密度冷气团,发展成为冷高压后,在西北气流引导下大举南侵路径偏西路径经
15、新疆和蒙古高原向日本海及东海北部移动偏北路径经蒙古高原向我国南方移动东北路径经日本海或我国东北地区向我国东部沿海侵入影响差异山体北侧山体北侧阻挡南下冬季风,冷空气堆积,灾害加剧山体南侧山体阻挡南下冷气流,南侧相对温暖,灾害减弱影响范围黄河流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甚至两广地区寒潮灾害影响农业低温、大风对北方农牧业有重大危害地区差异北方地区因秋末寒潮带来的初霜使晚秋作物遭受冻害,牧区因寒潮霜冻使牧草和牲畜受灾寒潮天气北方天气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南方天气降温、冻害、雨雪影响范围东北地区最多,华北次之,再次为西北和长江流域,华南最少4“寒风将至惊坐起,我的秋裤在哪里”。2019年10月24日,中国天
16、气网推出全国“秋裤”预警:一股来自新疆的强冷空气横扫我国东部地区,且影响范围迅速扩张,继续推进到江南一带,所经之处大风、雨雪轮番登场。据此完成(1)(2)题。(1)此股强冷空气()A移动路径自东北向西南B对华北地区冬小麦影响较小C有助于雾霾消散D湿度较大,易带来大雨天气(2)华南一带以及云南大部的小伙伴们再次充当“吃瓜群众”,放肆任性地露脚踝、穿单裤。造成这些“吃瓜群众”能够底气十足地高喊“不知秋裤为何物”的自然因素是()A海陆分布B地形地势C陆地轮廓D暖流(1)C(2)B第(1)题,由“来自新疆的强冷空气横扫我国东部地区推进到江南一带”可推知,冷空气总体移动路径自西北向东南,A项错误;此次冷
17、空气势力强,降温猛,对华北地区冬小麦影响较大,B项错误;寒潮伴随大风,有利于雾霾消散,C项正确;冷气团来自内陆,水汽含量少,D项错误。第(2)题,华南一带以及云南大部受山地、高原地形地势影响,减弱了寒潮势力。课 堂 小 结课 堂 速 记1洪涝灾害:主要受气候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人口越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越大。2干旱灾害:东部季风区由于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易发生旱灾。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是旱灾多发区。3台风灾害:常伴随着狂风、暴雨、风暴潮等,并带来严重的自然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多发于夏秋季节。4寒潮灾害: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
18、区,可以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题组1洪涝灾害2020年6月1日至7月12日,长江流域的平均降水量为40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49%。据此完成12题。1长江中下游流域降水量大、历时长的主要原因是()A雨带向北推进快B暖锋控制时间长C副高势力偏弱D受台风影响大2长江中下游流域易发生洪涝灾害,为防治洪灾应采取的生态措施是()A疏浚河道,加固河堤B加强洪灾的监测和预警C完善城市排水系统D退垸还湖、退田还湖1C2D第1题,长江中下游流域降水量大、历时长,说明锋面雨带在南方停留时间长,副高势力偏弱,雨带推进速度慢,C对。雨带推进快,可致南方降水时间短,降水少,A错。长江中下游
19、流域6月至7月中旬主要受江淮准静止锋控制,B错。受台风影响,降水多暴雨,降水时长一般较短,D错。第2题,A、B、C选项均不是生态措施,为工程措施和技术措施,不符合题意。退垸还湖、退田还湖可以增大蓄洪量,减轻洪涝灾害的影响,故选D。题组2干旱灾害某年春季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干旱。据此回答34题。3图示重旱的主要省(区)的简称是()A陕、桂、湘B滇、黔、蜀C滇、黔、湘D陕、蜀、桂4对于图中重特旱区旱灾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雨季未到,降水稀少B气温回升迅速,蒸发旺盛C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水易渗漏D植被丰茂,蒸腾强烈3B4D第3题,读图可知,图中重旱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贵州、四川等省,故选
20、B。第4题,图中重特旱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此时雨季未到,降水稀少;气温回升迅速,蒸发旺盛;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水易渗漏都会导致干旱。植被丰茂,蒸腾强烈,有利于涵养水源,不会发生严重干旱,D错。题组3台风灾害读图,回答56题。5这种灾害性天气的名称是()A寒潮B冰雹C伏旱D台风6这种灾害性天气系统也会给当地工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好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有利于附近海域渔民捕鱼B有利于附近盐场晒盐C有利于减轻旱情,缓解高温酷暑D有利于杀灭害虫,便于第二年农业生产5D6C第5题,从图示观察,该天气系统中心区气压低、风速小、降雨量小,甚至晴朗无风,中心附近风力大、降雨量大,符合台风的特征。第6题,
21、台风常伴有狂风和暴雨,盛夏期间台风带来的降水可缓解高温酷暑。题组4寒潮灾害(2021石家庄二中高一检测)读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完成78题。7甲、乙两地寒潮发生的总次数差异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B纬度位置C植被D人类活动8寒潮对长治农业的不利影响有()A冬小麦遭受冻害B春季干旱加剧C农作物病虫害加重D土壤肥力下降7A8A第7题,读图可知,近40年来甲地寒潮次数明显大于乙地,甲地位于西北东南走向的盆地,盆地延伸方向与当地寒冷气流移动路径基本平行,且地势低平,对寒冷气流的阻挡作用小,因此当地很容易受到寒冷气流影响,出现寒潮天气;而乙地位于太行山东侧,寒冷气流受山脉阻挡作用明显,受寒冷气流影响较小,因此形成的寒潮天气次数相对较少。第8题,长治位于山西省,属于华北暖温带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冬小麦,寒潮主要发生时期(冬春季节)的主要田间作物是冬小麦,因此寒潮对长治农业的不利影响主要是冬小麦遭受冻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