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础巩固】1.下图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A.岩浆岩、褶皱 B.沉积岩、褶皱C.岩浆岩、断层 D.沉积岩、断层解析:由图可知,该地岩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应该属于沉积岩。图中岩层向同一个方向倾斜,呈现出明显的弯曲变形,而且岩层没有明显的断裂,应该是岩层受力挤压所致,因此,其地质构造应该为褶皱。答案:B读我国南方某一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23题。岩层由新到老2.甲处的地质构造是()A.背斜 B.向斜 C.地堑 D.地垒3.该地区地质演变过程可能是()A.水平挤压岩层下降外力侵蚀B.岩层下降外力侵蚀水平运动C.水平挤压岩层上升外力侵蚀D.岩层下降水平运动外力侵蚀解析:
2、第2题,根据甲处岩层向下弯曲,并且岩层由中心向两翼逐渐变老,说明甲处为向斜。第3题,根据岩层整体弯曲状况及新老关系可判断该地区岩层先受到了水平挤压,发生弯曲变形,形成背斜和向斜,后来岩层整体抬升,受到外力侵蚀作用。答案:2.B3.C读某地等温线分布及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45题。4.该处的地质构造及地形分别是()A.背斜山岭B.向斜山谷C.背斜山谷D.向斜山岭5.该地质构造()A.便于储水 B.便于储油C.上部岩层较老 D.两侧岩层较新解析:第4题,从图中岩层形态上看,岩层向下弯曲,判断该地为向斜构造;气温分布为四周高,中部低,应为山岭。第5题,向斜构造有利于储水。答案:4.D5.A读下图,回答
3、67题。6.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提出的问题是()A.红海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B.非洲气候类型分布C.非洲河流水文特征D.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7.能够解释你所提问题的叙述是()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B.气候类型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C.流量大,有结冰期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形成解析:第6题,该题需要注意结合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的合理性。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红海附近板块相离运动,面积不断扩大,地中海附近板块相向运动,面积不断缩小;而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以及非洲河流水文特征与图中提供的信息关系不大。第7题,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主要原因是地中海处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的消
4、亡边界。答案:6.D7.A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山东省拥有“一山一水一圣人”的独特旅游线路,其中“一山”指的是泰山,其形成于太古宙,因受来自西南和东北两方面的挤压力,褶皱隆起,形成中国最古老的地层之一泰山群;后因地壳变动,泰山群岩层断裂位移,形成块状山体。材料二泰山部分景观图。五岳独尊石十八盘盘山公路(1)结合材料一分析泰山所属的山地的类型及其形成原因。(2)结合材料二中十八盘景观图片,分析山区交通线路选址的原则。(3)材料二中盘山公路交通线呈形,分析形成该交通线布局的原因及意义。解析:本题结合泰山景观图,考查山地的形成及其对交通运输的影响。第(1)题,从材料一的描述可知,最初形成
5、的泰山群属于褶皱山,后来的泰山属于断块山。第(2)题,材料二中的十八盘景观处于山谷地带,其符合线路选址的基本原则。第(3)题,材料二中的盘山公路呈“之”字形,为迂回前进的线路,减小了坡度,便于车辆行驶。答案:(1)太古宙的泰山群是由岩层的褶皱隆起形成的褶皱山,后来的泰山是岩层断裂位移后形成的断块山。(2)在山区,通常把线路地址选在地形相对和缓的山麓、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3)“之”字原因:迂回前进的线路,坡度较小,利于施工。意义:便于车辆的行驶。【拓展提高】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读图,完成911题。9.图示的板块边界是()A.大陆板块与大陆
6、板块的碰撞边界B.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D.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10.下列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相同的是()A.东非大裂谷 B.日本列岛C.阿尔卑斯山脉 D.落基山脉11.板块构造学说有助于人类进一步认识()海陆间循环的机理洋流分布和运动规律地震分布和活动规律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A. B. C. D.解析:第9题,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可知两个板块相向运动,交界处隆起形成山地,该处是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的边界。第10题,东非大裂谷是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离运动形成的;日本列岛主要是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的;阿尔卑斯山脉是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相碰撞隆起形成的;落基
7、山脉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互挤压形成的。第11题,通过研究板块的分布和运动,可以了解火山、地震的分布和活动规律,以及某些与地壳运动、火山活动等有关的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答案:9.A10.C11.C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1213题。12.图中内、外力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是()A.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断裂B.断裂、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C.岩浆喷出、褶皱、沉积、岩浆侵入、断裂D.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沉积、断裂13.图中所示地貌的成因,正确的是()A.泥沙沉积作用 B.岩层断裂作用C.侵蚀作用 D.水平挤压作用解析:第12题,由图可知,褶皱发生在岩浆喷出之前;岩浆喷出后
8、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2,后又经过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1;由图中沉积岩1和岩浆岩1的关系可知,岩浆侵入发生在沉积岩1形成之后;由岩石界面可知岩浆侵入后,岩石发生断裂。第13题,是火山喷发形成的,是溶蚀作用形成的,是断裂作用形成的,是水平挤压作用形成的。答案:12.A13.D【挑战创新】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智利被誉为世界“铜矿王国”,其铜矿储量、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下图为智利24S附近地形剖面图,图中埃斯康迪达为智利最大的铜矿之一,该地铜矿形成于3 000万年前沿断层侵入的三次岩浆活动,铜矿体一般产生在侵入岩体的内部或与围岩的接触带上。位于东西山脉之间的中央谷地南北绵延约650
9、千米,地势较平坦,上覆大量冲积土,是智利重要的农业分布区。(1)假如上述3 000万年前的岩浆活动同时发生于浅海,推测有可能形成的地貌,并说出理由。(2)说明该地铜矿体形成的大致过程。(3)分析中央谷地地表形态形成的地质作用。解析:第(1)题,考查海底岩浆活动对海底地貌的影响,岩浆活动一般形成火山或者一些熔岩高原。由于大洋地壳比大陆地壳薄,在浅海中发生同样的岩浆活动,会形成海底火山;如果岩浆不断喷发,使海底火山露出海面,就形成火山岛。第(2)题,结合材料“该地铜矿形成于3 000万年前沿断层侵入的三次岩浆活动,铜矿体一般产生在侵入岩体的内部或与围岩的接触带上”进行分析,该地(智利)位于板块的交
10、界处,板块间相互碰撞,地壳活动频发,多断层发育;来自上地幔软流层中的岩浆(含有铜)不断侵入地壳,沿着断层上升,然后冷却凝固,铜元素富集而形成铜矿体。第(3)题,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据图可知,中央谷地是在内力作用下形成的相对低洼的低地;后期在外力作用下(河流的搬运作用、风化作用、侵蚀作用等)将泥沙带到谷地堆积,最终形成土壤肥沃的谷地。答案:(1)海底火山、火山岛。大洋地壳比大陆地壳薄得多,如在浅海中发生同样的岩浆活动,岩浆就会喷出大洋地壳形成海底火山;若海底火山在三次岩浆喷发中不断生长,可能露出海面而形成火山岛。(2)智利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断层发育;来自上地幔软流层的含铜岩浆沿断层侵入地壳,在冷却凝固过程中,铜元素富集而形成铜矿体。(3)内力作用形成中央谷地两侧断层,中央谷地沿断层相对下陷,形成低地;河流等外力作用把风化、侵蚀物质搬运至此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