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域的综合开发教学设计 刘 林一、课程标准: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必修和必修中已对相关的自然与人文地理进行了学习,而必修第一单元区域已介绍了区域分析的基本方式方法。因此,本节课的知识基础应该说都已经了然于胸,关键就是怎么把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解决问题(流域治理)。必修的内容落脚点在于区域开发与治理,河流是我国比较常见的地理事物,同时我国因河流和气候而产生的自然灾害频繁且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的生活产生了危害,所以对于河流的开发与治理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见的问题。通过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2、。分析流域开发地理条件流域开发建设流域开发存在的问题综合治理的措施和目的评价水利工程影响的基本方法三、教学内容设计流程 四、教学重点:学会分析流域发展的地理条件,学会认识、研究和规划流域开发整治的一般方法和过程。教学难点:流域开发存在的问题及综合治理措施。教具准备:自制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探究分析法(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小组探究)、启发式、讨论法。五、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流域的地理环境,分析流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2、分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3、了解流域开发整治的一般方法、过程和取得的成效及从中得到的启发。(二) 过程与方法1、学会从教材、网络等各种
3、媒体获得文字、图表、数据等地理信息资料,分析和理解流域开发的背景、方向和意义。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结合学生讨论过程,引导学生总结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成功经验。(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学生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责任感,促使学生养成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行为规范。2、 通过学生分组收集和整理有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地理资料,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与态度。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展示图片:黄河流域过渡衔接:如何把黄河的事情办好?展示课件:导出课题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观看图片资料,思考创设
4、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学习新知探究一:引导学生从地形、气候、水文、资源、生物等方面来分析流域自然地理条件。学生读图读图、析图,探究流域自然地理条件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语言组织概括能力学习新知合作探究二: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分析和存在的问题分小组扮演不同角色讨论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存在的问题。对各小组讨论进行评价分析。(1)学生分小组进行分析讨论,小组长收集整理讨论结果。(2)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3)各小组互评在热烈、民主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学习新知合作探究三:流域的整治措施合
5、作探究内容,讨论流域的治理措施。(1)学生分小组进行分析讨论,小组长收集整理讨论结果。(2)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3)各小组互评在热烈、民主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学习新知探究四:大坝的修建对流域的综合效益?思考,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地理素养课堂小结小结本节课,引导学生总结流域治理的方法与过程。为以后流域治理与开发奠定基础,积累经验。聆听、思考。总结流域治理的措施与经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提升对流域治理与开发的认知水平。高考加油站展示课件:高考题(2016新课标卷)36.(2)学生结合所学
6、知识思考回答。学练结合,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认识。课后拓展1、 探讨我国黄河流域如何综合治理与开发?2、 大坝修建对流域的不利影响?学生搜集、查阅资料,归类整理。结合所学知识与经验,做出归纳总结。增强了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进行专题研究。并有利于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与观念。七、板书设计地理条件 开发建设 效益存在问题 综合治理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分为情景导入、互动探究、课堂演练、教师小结和课后拓展五个层次。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整体上注重了培养学生通过资料获取知识和合作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注重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在教育方式上,教师把自己
7、放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主角换成了学生,给学生较大的活动空间和时间,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可以看出学生的思维还是非常活跃的,态度也非常积极。在评价方式上,注重对学生探究过程的评价,而不是一味强调结果;注重了小组的成果,而不是归公于个人的能力;而且多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价,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值得深思的是,课堂上给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时间要作到能放也能收,怎么样才能调控好时间是一个问题;另外河流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案例有很多,但是能够提供给学生的资料却很少,仅靠课堂上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那么怎么样才能把课外大量的、丰富的、详实的案例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节课特别设置了一个课后拓展,以弥补这一问题,并扩大了本节课的容量以及学生的知识视野。尽管如此,授课完毕后,还是有种刚刚进入佳境就受时间限制而嘎然而止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