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A 组题一、两弹一星1研制原因(1)提高国际地位的需要:_程度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2)维护安全的需要:为了反对_,打破核垄断,中共中央决定发展原子弹、导弹。2成就(1)_年 10 月 16 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2)1967 年 6 月 17 日,第一颗_试爆成功。(3)1964 年 6 月,中国发射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1966 年 10 月 27 日,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4)1970 年 4 月 24 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号发射成功。(5)1975 年 11 月 26 日,中国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二、“东方魔稻”
2、1现实原因:人多地少。2成就打破传统观念,培育出“_”和“超级杂交稻”。3意义(1)对中国:粮食增产 40 亿吨,创造经济效益 4 000 多亿元。(2)对世界:被西方称为“东方魔稻”、“_”。三、“银河”系列计算机1成就(1)中国巨型计算机的研制工作开始于_年,1983 年,中国第一台运算速度每秒亿次的巨型计算机“_”型机诞生。(2) 1997 年,每秒运算 130 亿次的“_”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标志我国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取得新的突破。(3)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日新月异。2影响中国政府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在诸多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实现了科学技术和_的
3、跨越式发展。四、“神舟”号飞船1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1)_年 10 月 15 日,“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把宇航员杨利伟顺利送上了太空。中国成为第_个有能力把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国家。(2)2005 年 10 月,“神舟”六号飞船又将聂海胜、费俊龙顺利送入太空。2意义(1)中国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是继“_”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光辉的里程碑。(2)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在未来 510 年里,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成为带动_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B 组题1.20 世纪 60 年代,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科技成就是()A“银河”型机问世B核武器研制成功C“南优 2 号”杂交水稻
4、培育成功D“东方红1”号送入太空2.新中国的两弹一星指的是()A原子弹、战略核导弹、人造卫星B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C原子弹、中子弹、人造卫星D氢弹、战略核导弹、人造卫星3.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就。右图是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模型, 该卫星被命名为()A长征1 号 B “东方红1”号C探索者1 号D红旗一号4观察右图,对其反映的事件评价不正确的是()A其主要目的是增强民族的凝聚力B体现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C实践了重点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D加强了中国的现代化国防能力5.袁隆平的科技成就产生的影响,最主要的是()A第
5、一个选育出杂交水稻优质品种B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C他培育的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有助于解决世界粮食问题D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6.温家宝总理在 2009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指出:30 年来,伴随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历史性发展。下列各项,不能为温总理的讲话提供佐证的是()A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B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建成C成功发射神舟号载人宇宙飞船D成功研制“银河”巨型计算机7.标志着我国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取得新的突破、中国在这个领域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的成果是 ( ) A“银河” B“银河”C“银河”D“长征1 号”8.我国巨型计算
6、机研制技术居于世界前列,开始于()A20 世纪 60 年代B20 世纪 70 年代C20 世纪 80 年代D21 世纪初9.关于图片所反映的中国科技的重大成就,表述最确切的是()A中国已进入了航天时代B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C中国成功研制了“长征”火箭D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10.2009 年 3 月 1 日,“嫦娥一号”完成工作任务后在精确控制下撞击月球,它的发射成功被认为是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你认为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二个里程碑应该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C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D“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二、非选择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50 年,旅美科学家钱学森开始争取回归祖国,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 5 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1955 年,在新中国的外交斡旋下,钱学森终于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了祖国。国外评论家指出,“钱学森的归来,使红色中国的两弹一星提前了 20 年”。(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阻挠钱学森回归祖国的原因。(2)概括我国取得“两弹一星”成就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