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京师大附中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命题:张建波 审阅:李华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l 2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69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9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l、很多成语形容统治者的昏庸和腐朽,“酒池肉林”说的是A复桀 B商纣 C周厉王 D隋炀帝2、诗经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这种现象出现在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3、战国时期的考工记出现的基本条件是A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B思想的开放C政府对手工业技术的总结 D手工业技术的发展4、“夫仁义礼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罚者
2、,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上述言论反映作者对儒法思想的基本态度是A儒法并用 B尊儒抑法 C尊法抑儒 D去法尊儒5、两汉与西亚通商关系发展起来的直接原因是A击败匈奴保障了交通通道 B张骞沟通了与西域的联系C设置西域都护加强管辖 D甘英对西亚情况的了解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受“外国文化的影响尤为突出”,这一“外国文化”主要来自A东罗马 B朝鲜 C印度 D日本7、唐朝时流传着“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谚语,这主要是说A考取进士很难,录取率很低 B,唐朝为了广收人才放宽考生的年龄C考进士没有年龄限制 D进士可以当大官,即使五十岁了也不算大8、唐初规定:“凡水、旱、虫、霜灾害,十分损四以上
3、,免租:损六以上,免租、调。”该项规定出自A均田制 B租庸调制C屯田制 D地丁银制9、在右图隋唐手工业分布图中,在唐朝后期经济地位超过长安、洛阳的工商业城市是图中A AB BC CD D10、唐玄宗为密切与少数民族的联系而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B封皮罗阁为云南王C与吐蕃松赞干布和亲 D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1l、下列反映封建经济繁荣时期的历史古迹,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是秦始皇兵马俑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莫高窟A B C D12、下列古代历法成就中,表明我国古代历法体系成熟的是A西汉的太初历 B唐朝的大衍历C宋朝的十二气历 D元朝的授时历13、在我国古代科举制改革中,被王安石变法所排斥
4、的考试内容是A经义 B时政见解 C诗赋 D律令14、岳飞的满江红中有“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匈奴”指的是A契丹 B女真 C匈奴 D鲜卑15、下列历史事件或历史名词与帝王年号有关的是长庆会盟绍兴和议靖康之变建安文学A B C D16、从辽、宋、夏三者关系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出汉族与少数民族A民族间相互冲突不可避免 B政权的强弱取决于军事力量的强弱C民族隔阂在增大 D民族间相互交流是历史发展的主流17、下列各项出现在元朝的是A中央设理藩院掌管少数民族事务 B设枢密院为最高监察机关C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D各省设总督、巡抚或将军18、在宋代,词用来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达到空前
5、繁荣。这一文化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民队伍的扩大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理学的兴起ABCD19、有人将明清时期的中两方科技比喻为“近代科学的晨光与传统科技的晚霞”。这里的“晚霞”是指A集大成的科技巨作涌现 B官方编纂的大型图书成就突出C早期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出现 D古代小说蓬勃发展20、从以下三幅图中,能够获取的共同信息有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富于智慧和创造力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反映了当时繁重的徭役 三项成就气势恢宏,闻名中外A B C D21、下列人物中,对东北地区的开发作出重要贡献的有大祚荣阿骨打元昊努尔哈赤A B C D22、张学良曾作诗赞扬中国古代的一位民族英雄;“
6、逆子孤臣一稚儒,填鹰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他赞扬的是A施琅 B郑成功 C戚继光 D康熙帝23、明清时期阻碍近代科学在中国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文化专制阻碍了科技和思想的自由发展C闭关锁国阻碍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D高度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和占统治地位的自然经济 第卷(非选择题 共81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4题14分,第25题14分,第26题13分,共计41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韩非子在有度篇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这是韩非子借用管子明法篇中的话,即“威势独
7、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群臣共。”材料二: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百姓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候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材料三: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己矣。”请回答:(1)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简要分析这
8、种思想对秦的影响。(4分)(2)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简要分析这种思想对汉的影响。(5分)(3)材料三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简要分析这种思想出现的社会根源。(5分)2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13次之多,著名的大化改新,就是由留学唐朝回国的人策动的。贞观时,古印度一再遣使唐朝。送来郁金香、菩提树,唐太宗派人到古印度学习甘蔗制糖。中国创立的十进位记数法推动了古印度数学的发展。 摘自中国古代史材料二:波斯商人贩卖珠宝、香料及西域、南洋一带的土特产。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等大量运往波斯销售。651年大食遣使和唐朝通好。大食商人频繁往来于亚欧之间,不少人定居唐朝,其宗教
9、、信仰、风俗习惯等都受到唐政府尊重。 摘自中学历史教材全解材料三: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盛。无所不有,原不藉外来货物以通有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巾乃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使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4分)(2)材料三反映的清政府外交政策是什么?(1分),结合当时世界发展潮流,分析这种政策绐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4分)(3)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盖免役之法则使之家至户到。均
10、平如一,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苟不得其人而行,则五等必不平。而募役必不均矣。得其人缓而行,则为大利;非其人急而行之,则为大害。故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 一一一临川先生文集上五事札子材料二:臣(司马光)向上曾言:“教阅保甲,公私劳费,而无所用之;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民失业,穷愁无告此皆所害者大,所及者众,宜先变更。借令皇帝陛下独揽权纲,犹当早发号令。以解生民之急。” 续资治通鉴长篇卷356材料二:及神宗朝,荆公秉政国事日非,膏肓之疾,遂不可治。后人但言其农田、水利、青苗、保甲法为百姓害,而不知其移人心、变风俗为朝廷之害。其害百姓者,可以一旦为
11、更。而其害于朝廷者,则数十百年,滔滔之势,一往而不反矣。 目知录宋世风俗请回答:(1)材料一、二争论的是什么问题?各自的理由是什么?(5分)(2)材料二、三的相同点、不同点是什么?(4分)(3)三则材料所谈问题的根本目的是否一致?说明理由。(4分)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7题l3分,第28题13分,第29题14分,共计40分。27、隋唐和明清时期。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有哪些?(9分)简要分析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对生产关系、赋税制度、思想和文学等方面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4分)28、秦汉和明清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发展的两段重要时期。(1)用史实说明汉武帝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2、所作出的主要业绩。(3分)(2)康熙帝时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面临哪些问题?康熙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10分) 29、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是中国古代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面临的问题,请回答:(1)秦、汉、宋、明、清时期各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12分)(2)中央与地方问题的解决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BCDAB CABACDBCBADCBACDBD二、材料解析题:24、(1)实行君主专制。(2分)影响:成为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基础,巩固了统一。(2分) (2)宣扬君权神授,实行“大一统”。(2分)推动了统一的封建国家的巩固,西汉进入强盛时期,儒
13、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3分) (3)专制君主是天下的大害。(1分)原因: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明朝统治者实行特务统治,八股取士,君主专制主义统治日益腐朽。(4分)25、(1)特点:范围广泛内容丰富(或领域全面,方式多样);具有双向性。对外交往频繁(3分)原因:国家统一,政治稳定,制度先进;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统治者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对外交通发达;文化先进,有吸引力。(4分,任答4点即可得分)(2)政策:闭关锁国。(1分)影响:使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落后于世界潮流,遭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分)26、(1)应不应该实行募役法。
14、(1分)材料一主张实行募役法,理由是可以不夺农时,发展农业;材料二反对,理由是募役法“宽富而困贫”,使“公民失业”(4分)(2)相同点是都反对王安石变法。(2分)不同点:材料二只批评法令危害百姓;但材料三指责更为严厉,认为变法败坏了世道人心,为害久远。(2分)(3)一致。都是为了巩固封建阶级的统治。(4分)三、问答题: 27、表现:隋唐时期,城市里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市);政府管理和商业设施完备;市中有邸店、柜坊:市的买卖有同定的交易时间;唐朝后期,一些繁华的大城市里有了夜市。(4分,答其中四点即可)长安、洛阳是全国的商业大都会。(1分)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有很大发展(或扬州和成都为东西两个中心)
15、。(1分)明清时期,北京和南京是当时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了数十座较大商贸城市。(2分)市场扩大,交换品种多。(1分) 。 影响: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1分);明实行一条鞭法(或清推行“摊丁入亩”)(1分);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应运而生(1分)市民文学蓬勃兴起,小说成为文学主流。(1分)28、(1)汉武帝:对匈奴军事反攻;派张骞出使西域;在西南夷和南越设郡县管辖;“推恩令”,“附益之法”(3分,任答3点)(2)地方割据;外国侵略;少数民族叛乱。(3分)措施:平息了三藩之乱;粉碎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叛乱;赐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封号;亲征雅克萨;签订尼布楚条约;进军台湾,设台湾府。(7分)29、(1)秦:实行郡县制。汉:汉武帝通过“推恩令”和“附益之法”。宋:直接削夺节度使兵权、更戍法、编选禁军;设文官做知州,通判监视;设转运使,集中司法权。明:三司分权。清:设军机处。(12分)(2)趋势:中央权力加大,地方权力削弱。(2分)-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