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检测训练目标主要难点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孝文帝改革的紧迫性和必然性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改革的实质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孝文帝改革对鲜卑族的影响1、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是A、改革措施行之有效 B、掌握最高权力 C、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D、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2、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其最主要的表现是A.改变了单一的生产方式 B.促进了封建化进程 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D.加速了民族的融合3、北魏孝文帝主动推行汉化政策的实质是A.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B.缓和与汉族地主的冲突C.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D.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4、(右图)反映北魏政治生活的哪一特点?A. 军事征
2、伐 B、娱乐休闲 C、社会风俗 D、民族融合5、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不正确的是A.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 B.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C.使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促进了黄河流域的统一6、北魏实行均田制,主要是A把农民原有的土地拿来重新分配 B把官僚多占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C把政府掌握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 D对全国所有的耕地重新进行分配7、北魏孝文帝比喻为“如身之使手,干之总条”的措施是A均田制 B三长制 C俸禄制 D改穿汉服8、魏孝文帝亲自主持的第一件大事是 A颁布均田令 B制定俸禄制度 C改穿汉服 D迁都洛阳9、促使北魏实行均田制的根本原因是A、民族融合的需要 B、汉族地主的建议 C、
3、巩固统治的需要 D、先进经济形态的吸引10、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确立鲜卑族封建经济基础的改革措施是 A均田制 B三长制 C傣禄制 D定姓族11、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和租调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人B.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减少人口流动C有利于遏制土地兼并之风 D.推动了北魏社会政权封建化的进程12、见下表,该项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鲜卑姓拓拔拔拔丘穆陵步六孤贺赖独孤汉姓元长孙穆陆贺刘A、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进程 B、变鲜卑贵族为汉族地主 C、改鲜卑人为汉人 D、消灭了鲜卑陋习13、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其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B、其内容涉
4、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C、其结果有利于鲜卑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 D、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14、南朝谢灵运曾说:“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则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反映的主要问题是A、汉族对鲜卑族的沉重剥削,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B、鲜卑族对汉族的压迫,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C、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激化 D、迫使北魏统治者实行宗主督护制来缓和矛盾 15、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移风易俗主要措施有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A、 B、 C、 D、16、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和租调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人 B、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减少人
5、口流动C、有利于遏制土地兼并之风 D、推动了北魏社会政权封建化的进程17、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魏政权封建化的进程,具体措施有迁都洛阳实行宗主督护制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改汉姓 A、B、C、D、18、下列不属于冯太后主持的改革的措施的是A、均田制 B、三长制 C、租调制 D、迁都洛阳 19、直接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改革措施是俸禄制 均田制 三长制 租调制 A、 B、 C、 D、 20、直接增加政府财政收人的措施是A 、均田制 B 、三长制 C 、棒禄制 D 、租调制 21、下列评论中,不适合北魏均田制的是A 、均田制促进了荒地的开垦 B 、农民未能从中得到实际的好处 C 、官僚地主土地并未受到触动 D、
6、土地占有不均的情况仍然存在 22、孝文帝改革对汉族文明的影响不包括A 、恢复和发展经济 B、汉人胡食 C 、士族制度形成 D 、汉人胡装 23、北魏孝文帝推动鲜卑族封建化的文化措施不包括A 、重视儒学 B 、兴办太学 C 、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D 、模仿汉族官制 24、汉族与鲜卑族在书法方面融合而形成的艺术体为A、楷书 B、魏碑体 C、隶书 D、行书 25、与“顷不比亩善”的观念相似的是A、多多益善 B、不求甚解 C、 宁少勿滥 D、不思进取26、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内迁各民族最重要的影响是学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加速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生产生活比较稳定 学会汉族的文字和风俗27、北魏孝文帝“
7、汉化政策”的采用,反映着当时A鲜卑与汉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达到的新高度B鲜卑与汉族地主的合作形成了新统治集团C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逐渐消失 D民族差异大,强大的民族必然代替落后的民族28、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出西阳门外四里,御道南有洛阳大市,周回八里”,这一地区“多诸工商货殖之民。千金比屋,层楼对出,重门启扇,阁道交通,迭相临望”。上述材料表明A.魏晋时期,战乱未波及洛阳城 B十六国时期,商品经济有发展C.北魏迁都后,洛阳商业又兴旺 D南朝后期,江南经济超过北方29、北周鲜卑大臣豆卢勣自愿弃官去学儒家经典,皇帝对此大加赞赏。使北周君臣醉心于汉文化的原因是A商鞅变法 B王安石变法 C孝文帝改革
8、D张居正改革30、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龙门石窟佛像造型逐渐呈现汉化的风格。这反映了A、佛教的传入B、疆域的扩大 C、民族的融合D、全国的统一31、阅读下列材料:(16分)材料一:西晋末,北方由于长期战乱,基层行政机构瓦解,出现以宗法关系为纽带,集军事、政治、经济权力为一体的坞堡。坞堡主管辖着前来依附的中小地主、众多农民和部曲佃客。北魏初实行坞堡主任宗主督护制,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486年开始实行三长制,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负责督察户口,催督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推行均田令,从而健全了县以下基层行政机构,使国家从中央到基层的行政体制得以完善。 材料二:(北
9、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魏书高祖纪材料三: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还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如律。 魏书食货志请回答:(1)三长制设立的目的什么?其职能和影响是什么?(6分)推行均田制的前提什么?其基本内容、性质和影响是什么?(10分)32、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
10、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试结合所学的相关内容,简要谈谈你对孝文帝改革及其本人的认识。(13分) 33、(12分)(盐城市2008年)贵族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因权力、财产高于其他阶级而形成的上层阶级,经过演变,贵族制度在一些国家延续下来,形成了稳定的贵族阶级。与平民阶级相比,贵族阶级享有更多的特权,拥有更大的政治权利。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史实说明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对奴隶主贵族的不同态度。扼要分析其成因。(10分)(2)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使贵族阶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试指出变化的相似之处。(2分)34、(14分)(南通市2008)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一 史
11、书记载,北魏孝文帝与心腹大臣拓跋澄讨论迁都洛阳的问题。孝文帝表示:“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自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拓跋澄的回答是:“依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三 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他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统统毁灭。材料四 下图反映了孝文帝改革时的措施请回答: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孝文帝提出迁都的理由(不得摘抄原文)。3分)你认为孝文帝迁都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12、2分)材料三、四分别反映的是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一措施?指出这一措施在政治、思想上所起的作用。(6分)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改革的重点、难点和推进改革举措方面给后人哪些共同的启示?(3分参考答案第三单元练习1、C 2、B 3、C 4、A 5、D 6、C 7、B 8、D 9、D 10、A 11、B 12、A 13、D 14、B 15、A16、C 17、C 18、D 19、D 20、D 21、B 22、C23、D 24、B 25、C 26、B 27、A 28、C 29、C30、C31、答案:(16分)(1)目的: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2分)职能:基层行政组织,职责是检查户口
13、,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兵役,推行均田制(2分)影响:健全了基层政权,完善了行政体制,取代了豪强地主把持的宗主督户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的有效控制(2分)(2)前提:政府掌握大量无主荒地。(2分)基本内容: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2分)性质: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2分)影响:没有触及封建土地私有制,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土地兼并,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4分)32、(13分)答案: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积极、主动、彻底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通过迁都洛阳、改行汉制、移风易俗等措施,使鲜卑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制度封建
14、化、生产方式农业化、风俗习惯汉族化;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8分)当然,孝文帝改革全盘汉化,忽视了保持本民族文化特点,使得鲜卑族拓拔部逐渐溶入其他民族,这是值得我们吸取的教训。(3分)从历史的进程来看,孝文帝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做出了贡献。(2分)33、(12分) 参考答案:(1)梭伦:限制奴隶主贵族特权(2分)。措施: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创立四百人会议,提高公民大会地位;组建民众法庭。(1分,任一点1分)商鞅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严厉打击奴隶主贵族。(
15、2分)措施: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废除井田制和分封制。(1分,任一点1分) 成因: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梭伦代表奴隶主阶级利益;商鞅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2分)所处时代不同:梭伦处于雅典奴隶制国家形成时期;商鞅处于中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时期。(2分)(2)封建贵族阶层逐渐形成和发展。(2分)34、(14分) 24理由:民族之间差异很大,且民风强悍,难以文治;柔然经常南下进犯;洛阳经济文化发达,迁都洛阳有利于政治统治。(3分,每点1分)目的:学习先进文化,接受中原文明;更好地推进改革,维护统治(2分)“燔诗书而明法令”,(或毁灭儒家书籍)加强思想统一;“移风易俗”(或穿汉服,行汉礼等),加快封建化进程(或促进民族大融合)。(6分) 以推进土地制度(或生产资料)改革为重点;难点是与旧势力的斗争;采取多种方式,推进改革。(3分,每点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