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7 ,大小:2.87MB ,
资源ID:594647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9464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解析》内蒙古包头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解析》内蒙古包头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0192020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历史一、选择题1. 吕氏春秋审时载:“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齐民要术种谷中也有“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的结论。这反映了古代农业具有A. 人定胜天世界观B. 因地制宜的生产观C. 和谐统一的生态观D. 精耕细作的发展观【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农业生产认为,不违农时,掌握土壤条件,则会使农业生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强调了农业生产应当重视天时和地利的和谐统一,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人定胜天的世界观;B选项只强调了地利

2、的影响,并未全面的反映题意,错误;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精耕细作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2.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之后,除了王室,中国的民间社会基本采取“分户析产制”,即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这一制度A. 颠覆了宗法制的传统B. 提高了土地自由流转率C. 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D. 加速了小农经济的瓦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小农经济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材料表明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这实际是土地在家族内部的流转,故选B。宗法制是按照血缘等级分配政治权力,和题意无关,排除;材料实际是家族内部培育自耕农,所以排除D;小农经济属于自然经济范畴

3、,他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所以排除C。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 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 小农经济3. 如图是秦汉时期的墓葬、村落遗址和冶铁遗址出土的铁制衣具的统计情况。此图可以用来说明,秦汉时期A. 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B. 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C. 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D. 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答案】A【解析】【详解】从出土的农具的种类和数量来看,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且种类较多,反映出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故A正确;从材料中看不出是否是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排除B;没有比较不能得出生产农具为主,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到地区,不能得出全面推广,排除D。4. 汉代盐铁专营后,拥有上千人规模私营生产企业不复存在,地方诸

4、侯被剥夺了最大的收入来源。由此可见,盐铁专营A. 使官营手工业处于垄断地位B. 极大削弱了地方割据力量C. 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D. 将地方财权收归中央政府【答案】B【解析】材料仅体现了大规模的私营企业不复存在,没有涉及官营手工业处于垄断地位,故A项错误;从材料“拥有上千人规模的私营生产企业不复存在,地方诸侯被剥夺了最大的收入来源”可知,盐铁专营极大削弱了地方割据力量,故B项正确;从材料“地方诸侯被剥夺了最大的收入来源”可知 盐铁专营削弱了地方诸侯经济势力,但“消除”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表述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盐铁专营对地方诸侯的影响,不能体现汉代实行盐铁专营是将地方财权收归中

5、央政府,故D项错误。点睛:材料“拥有上千人规模的私营生产企业不复存在,地方诸侯被剥夺了最大的收入来源”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出正确答案。5. 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A. 井田制得以恢复B. 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C. 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D. 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庄园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这证明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故C正确;井田制早已瓦解,故A错误;当时仍然是土地私有制,故B排

6、除;庄园由地主管理,故D排除。6. 南宋学者袁毂感叹:“昔之农者,今转而为工;昔之商者,今流而为隶。贫者富而贵者贱,皆交相为盛衰矣。”这说明当时A. 抑商政策的取消推动了经济发展B. 农业与工商业处于平等的地位C. 社会流动冲击了原有的等级秩序D. 商品经济发展导致农业的衰败【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中“农”转向“工”;“商”流为“隶”;“贫”变为“富”;“贵”变为“贱”可知,南宋社会阶层出现了自由流动,导致财富转移和原有的等级关系的破裂,故C项正确;历代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A项错误;B项不符合史实,应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农业的发展状況,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宋朝商业的发展。需

7、要掌握宋朝商业发展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7. 在古代史家的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人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A. 土地过度集中B. 有田者无力可耕C. 小农户个体经营D. 地权与劳动者契合【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中引文的准确理解与分析。题干中引文反映了人们对理想经济形态的向往,也就是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一种自然的较为淳朴的生活,与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的模式状态相符合,故C项正确;题干中只是谈到人们“佃则有田”,而没有阐释土地过度集中,故A项排除

8、;“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说明人们有力可耕,故B项排除;题干中地权依然三是地主阶级,作为劳动者的农民,两者是无法契合。故D项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小农经济8. 明末沈氏农书.书中记载,在农历六月的夏收大忙季节,地主定要与长工搞好关系,否则长工闹起情绪来,这一年的收成就成了大问题。这反映了当地A. 长工群体力量壮大B. 土地所有制发生了变化C. 农业税收负担较重D. 人身依附关系日益松弛【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地主定要与长工搞好关系,否则长工闹起情绪来,这一年的收成就成了大问题”可以看出,随着租佃关系的发展,长工可以随时离开地主

9、家去其它地方,这反映出农民对于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日益松弛,故D项正确;材料并不能反映长工的群体力量,排除A;当时仍然是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到农业税,排除C。9. 下图记载的是-份关于盐井开采的盐业契约。由此可知当时A. 出现了部分近代经济的特征B. 资本主义萌芽得到迅速发展C. 盐业专营制度已被彻底打破D. 官营企业主动吸纳民间资本【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盐井开采的盐业契约体现出了近代合同制的特征,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无法看出,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的态势,排除B;“彻底”表述太绝对,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官营企业的问题,排除D。10. 如图反映了鸭片战争前后

10、英国棉纱、棉布输人量情况,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 中国自然经济成功抵制英国工业品B. 民族织布厂对英国原料的需求旺盛C. 中国传统棉纺织业实现了纺织分离D. 棉纱大量进口间接抵制了棉布进口【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所指时段为鸦片战争前后,1841年,英国棉布的输入量出现了下降,面棉纱大量持续输入中国,结合所学可知,棉纱主要供中国国内传统的手工织布业使用,英国输入的大量廉价棉纱使得传统手工织布业得以生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棉布的进口,故选D项;自然经济特别是手工织布业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英国棉布的输入,但不能说成功抵制了英国工业品,故排除A项。当时尚未出现民族工业,故排除B项;C项与材料

11、主旨不符,排除。11. 1897年,天津中西大学堂举行了全校运动会,进行了一场奥运会的“模仿秀”。除少数球类、马术等项目没有设立外,设立了跑带跳百码(注:100米跨栏);赛掷重物(注:铅球);跑带跳二百二十码(注:200米跨栏)等12个比赛项目。据此可知A. 体育文化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B. 全民健身理念被社会普遍认同C. 学校体育活动受西方文明影响D. 德智体美劳发展的方针已贯彻【答案】C【解析】【详解】天津中西大学的校运会中设置的项目如100米跨栏、铅球、200米跨栏等项目是西方传统项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因此学校体育运动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C正确;题干主旨与中华民

12、族精神无关,排除A;B中的“普遍认同”不符合史实,排除;D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方针,D排除。12. 1910年,实业家张謇提出了“棉铁主义”,认为中国应提倡发展自己的棉铁工业,实行进口替代,并在棉尤宜先的思想下创办了大生纱厂。这一主张A. 推动了清政府放弃抑商攻策B. 体现了维护国家利权的要求C. 激发了民族企业家设厂热情D. 加快了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张謇为代表的民族资本家提倡发展实业,从轻工业开始用国货替代进口产品的“棉铁主义”,体现了保护国家市场,维护民族利权的要求,B项正确;清政府已经在19世纪末放弃了抑商攻策,A项错误;辛亥革命前夕

13、,张謇的“棉铁主义”影响有限,C项错误;发展民族工业的主张,不能加快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D项错误。13.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初步建立中央、地方二级财政体制:税源较大的税项如关、盐等属于国家收入;原属地方财政收入的厘金(商业税)划归中央;原来归中央政府收入的田赋划归地方。这一税制改革A. 进一步增强了民国地方行政和财政基础B. 给予了地方财政的完全独立地位C. 反映经济结构已经向以工商业为主过渡D. 说明田赋在税源结构中地位上升【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税源较大的税项如关、盐等属于国家收入;原属地方财政收入的厘金(商业税)划归中央”,强化的是中央行政和财政地位,故A项错误;“完全

14、独立”表述绝对,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原属地方财政收入的厘金(商业税)划归中央”,说明商业税已经成为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税种,故C项正确;“原来归中央政府收入的田赋划归地方”,田赋的地位由中央到地方下降,故D项错误。14. 1932年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升始发行苏区纸币,以银圆为本位。之后,中央苏区逐步回收了各种杂币,实现了货币统一。这些举措A. 打击了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 践行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C. 遏制了经济危机对苏区的影响D. 反击了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答案】B【解析】【详解】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建立国家银行,发行苏区纸币,逐步回收了各种杂币,实现货币统一等发展根据地经

15、济的举措,践行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B项正确;193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内的金融政策,不能打击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A项错误;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并未对苏区产生重大影响,C项错误;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是在1935年,D项错误。15. 195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了控制人口迁徙的基本制度,既不能让城市劳动力盲目增加,也不能让农村劳动力盲目外流。这在一定程度上A. 形成了相对合理的经济结构B. 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 推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D. 暴露了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1958年初的中国制定既不能让城市劳动力盲目增加,也不

16、能让农村劳动力盲目外流的全国户口登记制度的现象有利于确保农村劳动力的富足,稳定农业生产,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提供原料。故选C;A项的表述与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中国经济结构存在“好重厌轻”、“好公厌私”等 弊端的史实不符,故排除A; 1956年底,中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早于题目中的时间”1958年,故B项的表述错误; D项中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于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召开后,晚于题目中的时间1958年1月,故排除;16.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编辑的经济研究参考资料,从1979年创刊到1980年底共出刊400期

17、。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 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C. 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出刊了大量研究、解读经济政策和经济问题的大型经济类期刊,主要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A项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在21世纪初,B项错误;世贸组织直到1995年才建立,C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始于1984年,D项错误。17. 深圳是国内地方法规最多的城市之一。这些法规中,超过57.14%是在国家尚无立法先例的情况下,借鉴香港和国外经验制定的,例如企业

18、欠薪保障条例、商事登记若干规定等。以上材料说明,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有利于A. 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B. 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C. 吸引港澳商人来投资D. 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经验【答案】D【解析】【详解】深圳借鉴香港和国外经验制定的地方法规,可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为其内地其他地方提供借鉴,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经验。故答案为D项。材料没有涉及引进外国技术,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深圳的发展带动周边地区,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引进外资,排除C项。18. 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A. 等级观念明显淡化B. 崇尚

19、东方的生活方式C. 贫富差距日益缩小D. 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介绍了茶叶在英国社会的发展状况。注意两个时间点:“17世纪60年代”和“18世纪末”,这个时间变化内英国已经经历了工业革命,工业产品急需市场;此外工业生产还需要大量的生产原料,这就促进了英国的对外贸易。茶叶属于中国的作物,能够在英国普通民众中流传,说明它的价格已经下降,这也是世界市场的作用,东西方交流增多,才会产生这种现象。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材料不能体现出来,B选项反映不出材料中反映的“变化”;C选项违背了历史事实,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差距急剧扩大。【考点定位】新

20、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东西方的贸易的扩大19. 15001600年间欧洲小麦年产量变化不大,但以黄金计价的小麦价格上涨极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新航路开辟后黄金大量流入欧洲B. 工业革命引起技术进步C. 资产阶级革命后生产关系改变D. 经济危机引起物价上涨【答案】A【解析】【详解】由“欧洲小麦年产量变化不大,但以黄金计价的小麦价格上涨极大”可知,这是指欧洲的黄金价格下跌,所以出现了通货膨胀的现象,结合题干中的时间“15001600年间”,应该是新航路开辟之后,所以原因是新航路开辟后黄金大量流入欧洲,故选A;B中的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到19

21、世纪中期,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17、18世纪,经济危机发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故BCD与题干所述时间“15001600年间”不符,所以排除。【点睛】这一题属于新情境式材料选择题,这类题在教材中有知识依托,但是题干中的材料是考生所不熟悉或者没有见过的,考生需要将材料阅读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再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有选项进行推理和分析,才能够准确作答,所以这类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而这又是高考特别注重考查的题型,所以建议考生多关注这类习题的训练和积累。20. 15801670年间,被称为荷兰的“黄金时代,荷兰经济取得了“在后人看来也可能是个令口人吸为观止的奇迹“、成为“第一个现代经济体”。这现象产

22、生的主要因素是A. 新航路开辟后成为世界商贸中心B. 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被击败C. 航海条例颁布掌握了海上优势D. 金融贸易和造船业的发达【答案】D【解析】【详解】荷兰在16世纪末至17世纪前半期之所以在经济方面发展迅速,主要得益于当时荷兰发达的金融业和造船业,使得荷兰在外贸公司和海上航运业得到发展,D 正确;新航路开辟后,大西洋沿岸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对于这一地区国家而言,都具备这一条件,因此这并不构成荷兰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排除A;西班牙无敌舰队是被英国击败的,这有利于荷兰海外贸易的发展,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航海条例不利于荷兰发展,排除C。21. 162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垄断法),截至

23、1851年根据该法案共批准了13023项专利。这一法案,对英国产生深远影响的是A. 标志着议会权力超过王权B. 防止了不正当竞争因素形成C. 导致了英国对外殖民扩张D. 推动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批准了13023项专利”可以看出,对专利的保护,有利于鼓励发明创造,推动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发展,故D正确;A项是权利法案,排除A;“为止了”表述太绝对,排除B;保护专利与英国对外殖民扩张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排除C。22. 工业革命早期的产品上,如果有“德国制造的字样,意味着这可能是低档产品。然而,1895年后“德国制造”却成了制造精巧、质量优良的标志。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24、是A. 德国农业经济渐趋衰退B. 德国结束分裂完成统一C. 德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D.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导致“德国制造从19世纪早期的低档到19世纪末制造精巧、质量优良的主要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D项正确;19世纪德国农业经济并未渐趋衰退,A项错误;德国完成统一是德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政治前提,不是德国工艺提升的主要原因,B项错误;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是德国工业发展的客观环境,不是“德国制造”精巧、优良的主要原因,C项错误。23. 垄断资本家极力到全球各地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形成了国际垄断集团。代表垄断组织利益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

25、张,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由此可知,垄断组织的出现A.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B. 加速了世界的分化C. 促进民族解放运动兴起D. 促使财富高度集中【答案】A【解析】【详解】垄断资本家组成国际垄断集团,推动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等,说明垄断组织的出现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垄断组织的出现加速了“世界的分化”,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民族解放运动兴起”与垄断组织出现的关系,C项错误;垄断组织促使“财富高度集中”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24. 1795年,英国最著名的铁工厂开办费只有几千英镑。但到了20世纪初,英国沃尔金顿钢铁公司的创办资本已达230万英镑。这-变化A.

26、 反映了提高科学技术的需求B. 有利于适应生产社会化的需要C. 说明了钢铁行业竞争的激烈D. 表明欧美放弃了自由主义思想【答案】B【解析】【详解】20世纪初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化生产趋势越来越明显,随之出现了垄断组织,创业资本的数量增加正是这一发展趋势的表现,其有利于生产社会化发展,B正确;创办资本的增加与科学技术发展无关,排除A;题干未涉及钢铁业的竞争,排除C;20世纪末的欧洲实行的是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排除D。25. 列宁认为:“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他们。”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苏俄实行了A. “战

27、时共产主义”政策B. 新经济政策C. 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D. 农业集体化政策【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可知,苏俄“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即承认商品和市场,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符合新经济政策思想,故选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反对商品和市场,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工业化政策,故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农业集体化政策,故排除D。26. 1929-1941年,苏联共建成大型国营企业9000多个,新增大型国营农场2752个,拖拉机站7064个,新建铁路13412公里,新增邮电企业3.6万个。苏联成就的取得A. 得益于计划体制实施B. 深受新经济政策的影响C.

28、借助了二战的有利时机D. 受到罗斯福新政的推动【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29-1941年”这一时间,可以看出,这正是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时期,因此这些成就的取得都得益于斯大林模式,即计划体制的实施,故A项正确;1928年开始,新经济政策已经基本停止,排除A项;此时二战才刚刚爆发,并没有太大影响,排除C项;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受到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很小,排除D项。27. 自新政实施以来,美国人遇到了“两种不同的自由概念”一是“以工代赈”为核心的生产;另一种是对财富的平等分享。对此,罗斯福解释说,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这旨在说明A. 美国己经放弃市场经济模式B. 美国联邦

29、政府职能有所扩大C. 建立了“社会福利国家制度”D. 美国民主制度得以继续保留【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以工代赈”“对财富的平等分享”“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可知题干旨在强调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政府既干预对社会财富的分配,又要干涉生产,说明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联邦政府的职能有所扩大,故B项正确。A项,罗斯福新政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但并不是完全放弃市场经济模式,排除;C项,“社会福利国家制度”是二战后英国建立的,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材料反映的是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的联邦政府权力扩大,没有强调民主制度问题,排除。28. 20世纪70年代,日本、联邦德国经济实力相

30、对上升,贸易顺差不断增长,因此这两个国家的币种也成为国际上最坚挺的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日元、马克和美元已经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这意味着A. 世界经济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B. 美国经济衰落逐渐落后于德日C. 美元不再被国际经济体系认可D. 美国大力扶植德日经济的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20世纪70年代日本和联邦德国的经济实力上升,贸易顺差增长,两国的货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与美元形成三足鼎立局面,这些现象说明世界经济呈现出了多极化趋势,A项正确;20世纪70年代日本、联邦德国在世界贸易和金融中的发展,不能说明美国已经落后于德日,B项错误;美元至今仍然受国际经济体系认可,C项错误;美国扶

31、植德日经济的发展与美日德在世界贸易和金融领域中的三足鼎立局面不符,D项错误。29. 在当前的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着全球市场的震荡、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能源危机、粮食问题;在人类生产中也出现了生态问题、气候问题、环境问题和过度开发带来的各种问题等许多全球性问题。这表明()A. 人类需要全球治理B.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C. 世界形势动荡不安D. 经济全球化进程缓慢【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核心信息是全球化弊端和人类生产全球性问题凸显,这说明人类需要全球治理,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材料主要强调经济领域的全球问题,C项强调政治领域问题,排除;材料主旨强调经济全球化的诸多问题,结合所学

32、知识可知当今全球化发展迅速,D项排除。故选A。30. 上世纪70年代初,英国首相希思认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正在刮起狂风”,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不能“听任自己陷于孤立”,否则,“前景的确将是黯淡的”。为此,英国A. 主动承诺率先加入亚投行B. 加快谋求加入欧共体的步伐C. 投票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D. 与美国等西方国家重建北约【答案】B【解析】提取材料信息“上世纪70年代初”,英国不能“听任自己陷于孤立”,不能孤立的反面就是联合。谋求加入欧共体的步伐体现了联合,两极格局下英国要发展,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故B项正确。A选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选项与此无关;D选项说法错误,建立北约是为了与社会主义阵营

33、对抗。二、非选择题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重商主义政策在16.17世纪的英国得以大力推行,主要是民族国家崛起的需要。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急剧发展,商业资产阶级力量逐渐加强,社会财富的重心由,土地转向金银货币。对金银货币的狂热追求使重商主义最初表现出强烈的重金倾向。随着重商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进-步深化,越来越多的重商主义者认识到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同样是使国家致富的有效捷径。伊丽莎白一世执政时期的英国正处于这一转变的过渡阶段,伊丽莎白一世对外积极寻求海外市场,拓展海外贸易,对内则实行保护性措施。伊丽莎白一世政府,承受着欧洲各国争霸的巨大压力,努力寻求新体系的构建和适应新形势的新的治国方

34、略。摘编 自宫艳丽论重商主义与英国民族国家的崛起材料二 萌生于19世纪60、70年代的晚清重商主义,其发展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前期以早期改良派为主要代表,也包括部分洋务派代表。他们通过对“重本抑末”传统的否定与批判,提出了以“士商平等”“商战固本”“以商立国”为中心的一系列的重商主义思想。晚期重商主义到20世纪初的新政时期达到了顶峰,以1901年清廷在西安宣布上谕、宣布新政为肇始,1903年清廷设立商部为契机,拉开了振兴工商实业的浪潮。清政府、地方大员和资产阶级、人民大众振兴工商业的呼声彼此交织,构成了20世纪初重商主义的主流。摘编 自张步先、苏全有晚清重商主义与西欧重商主义(1)根据材料并结

35、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重商主义政策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晚清前期重商主义相比,晚期重商主义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答案】(1)原因:民族国家崛起:商品经济发展,商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重商主义理论的深化:欧洲各国争霸的压力,统治者积极对外扩张的需求。(2)特点:参与阶层更广泛,具有一定社会性:工商业逐渐得到国家的保护:由思想主张到付诸实践。意义:推动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实业救国”思潮的发展:有利于清政府的改革:拍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解析】【详解】(1)原因:根据“主要是民族国家崛起的需要”得出民族国家崛起:根据“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急剧发展,商业资产阶级力量逐渐

36、加强”得出商品经济发展,商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根据“对金银货币的狂热追求使重商主义最初表现出强烈的重金倾向。随着重商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进-步深化,”得出重商主义理论的深化:根据“承受着欧洲各国争霸的巨大压力,努力寻求新体系的构建和适应新形势的新的治国方略。”得出欧洲各国争霸的压力,统治者积极对外扩张的需求。(2)特点:根据“清政府、地方大员和资产阶级、人民大众振兴工商业的呼声彼此交织,构成了20世纪初重商主义的主流。”得出参与阶层更广泛,具有一定社会性;根据“以1901年清廷在西安宣布上谕、宣布新政为肇始,1903年清廷设立商部为契机,拉开了振兴工商实业的浪潮”得出工商业逐渐得到国家的保护:由

37、思想主张到付诸实践。意义:根据所学可从推动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实业救国”思潮的发展、有利于清政府的改革、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等方面概括。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摘编自招商局集团招直局历史从材料中选取三个史实构成一个具体主题,结合中国近现代史进行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答案】示例:主题1轮船招商局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轮船招窃局引入股份制公司组织形式,开创了招商集股的先例,有利于吸引投资,促进了官僚资本主义企业的创建与发展:招商局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创办了中国第一批民族工商业,是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尝试:招商局并购美商旗昌轮船公司,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

38、国经济势力在中国的扩张,维护了民族利益。轮船招商局的投资示范作用,对于发展近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起到了重要历史作用。主题2轮船招商局的发展推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轮船招商局抓住推行改革开放的机遇,在蛇口建立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园区。大胆探索公司管理改革,推进制度化建设,许多改革措施在全国得到推广。有利于破除改革开放初期的思想禁锢:为我国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经验:招商局还创建了中国第一家企业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和第一家企业股份制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推动了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轮船招商局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为当地的发展及中国的腾飞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解析】【详解】根据题目要求,阅读

39、招商局集团整理的招直局历史大事表,从中任意取选出三个大事并对这些信息梳理、分析,得出一个主题,如用“1979年在深圳创办蛇口工业区,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管”,“1987年创办第一家企业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1988年创办第一家企业股份制保险中国平安保险”等,组成主题“轮船招商局的发展推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确立主题以后将其明确出来,然后根据这些信息,结合所学中国(近代)现代史知识,对所定主题进行说明,如分析轮船招商局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抓住机遇,大胆创新,促进企业自身发展及其对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改革开放进程的重要影响,并在表述之后,总结说明其企业文化及其在中国腾飞中的地位;整个解题过

40、程注意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毛泽东历来重视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建国以后,毛泽东提出并确立我国经济建设的方针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但耐人寻味的是,毛泽东自己却把主要精力放在农业上,提出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储粮备荒”“备战备荒为人民”等重要观点。摘编自谢莲碧简述建国以来粮食安全思想研究材料二 1978年以来我国的粮食安全政策演变摘编自周庆元建国以来党领导粮食安全工作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国初期我国粮食安全的目标。(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78年以来我国粮食增长的原因。【答案】(1)目标:解决几亿人口的

41、吃饭问题:保证新生政权的稳定:以农业积累特别是粮食的产出积累支持工业的发展。(2)原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废除统购统销政策,调整粮食价格: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运用新科技成果(如杂交稻的推广等);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解析】【详解】(1)目标:根据材料一中“储粮备荒”,“备战备荒为人民”可知,解决数亿人口吃饭问题;根据“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保证新生政权的稳定;根据“我国经济建设的方针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和“毛泽东自己却把主要精力放在农业上”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国初期我国粮食安全的目标还包括,以农业积累特别是粮食的产出积累,支持工业的发

42、展。(2)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根据材料二中“(1978至1984年)提高粮食收购价格,计划调控方式初步转变”,“1985到1990年,废除粮食统购制度,建立价格双轨制”,“1991至1993年,废除粮食统销制度”可知,调整粮食价格,逐步废除统购统销政策;根据“1998至2003年,在供求改善的前提下,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可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根据“2004年以来,健全粮食宏观调控体系,推进城乡统筹、四化同步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运用新科技成果(如杂交稻的推广等)等也是1978年以来我国粮食增长的原因。- 17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