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2021-1学期自主检测试题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经常引用中国古代经典名句,彰显了大国领导人执古御今、持经达变的大视野、大气魄、大胸怀。如“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个典故来自( )A道德经 B论语 C五蠹 D墨经2“太上(统治的最高境界),不知有之(人民并不感觉到统治者的存在);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材料反映的主要政治主张是A为政以德B无为而治 C小国寡民D礼法并用3孟子劝诫“为
2、政者”接受“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给予民众以福利,使“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才能赢得天下。这表明孟子A开启儒家民本思想的先河 B宣扬休养生息的政治主张C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作用 D提倡民为邦本的治国理念4在对待天人关系问题上,孔子重人事,轻鬼神;孟子、荀子分别主张“天人合一”“制天命而用之”;韩非子主张无神论;墨子提出人定胜天的“非命”观点。这表明当时()A唯物思想初步形成B百家争鸣局面开始出现C人的主体意识增强 D思想合流趋势愈加明显5某同学在读到汉书五行志“昔殷道弛,文王演周易,周道敝,孔子述春秋汉兴,承秦灭学之后,景武之世,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文中处应是A孟
3、子(孟轲)B荀子(荀况)C董子(董仲舒)D朱子(朱熹)6由于汉武帝实行“独尊儒术”,孝经中“孝治天下”的理念被汉代的皇帝们吸收采纳,由此逐渐发展出了真正的“孝治天下”的实践,所以汉朝的制度使天下人都诵读孝经,选官吏也是推举孝廉。 这反映出A孝成为普遍接受的伦理道德B宗法观念根深蒂固C孝经的地位超过 “ 五经 ”D儒家思想成为正统7据三国志记载,阮籍“才藻艳逸,而倜傥放荡,行己寡欲,以庄周为模则”。下列选项中能与阮籍的行为理念产生共鸣观点的是()A“存天理,灭人欲”B“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C“越名教而任自然”D“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8时人评价朱熹和陆九渊的争论:“论及
4、教人,元晦(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陆九渊、陆九龄)之意欲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此颇不合。”由此可见,“此颇不合”是指( )A天理人欲的关系 B万物之本源 C儒家伦理的地位 D理的求证方式9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这说明()A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B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C“百家争鸣”时儒学成为主流学说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10他对自然科学,特别是天文历算,有一定的研究。对明末传入的“西学”也有所评述他的政治思想和历史观,是以厚重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的.”这里的“他
5、”指的是A王夫之 B顾炎武 C黄宗羲 D朱熹1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灿烂辉煌,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过重大影响。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提供技术保证的是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12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多出于“老农”之类生产者之手,医学科技多出于“老中医”之手或家传秘方,火药发明是炼丹家在炼制丹药中偶然发现并经多次同类实践得出的。这说明我国古代传统科技()A注重创新和逻辑B注重对经验的总结C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D与农业息息相关13某史评曾谈到:“它成书于战国晚期,是中医学理论的经典,它所包括的灵枢和素问是不可分割的姊妹篇,它为中医学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材料中的“它”是()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C齐
6、民要术 D本草纲目14据统计诗经中有大量描写并赞美爱情的诗歌,例如关雎、蒹葭等篇。而同时代的西方,智者学派也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重要命题。据此可知,轴心时代东西方思想所具有的共性是()A仁爱至上 B人文关怀C强调民本 D批判怀疑15图1为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局部),描绘了释迦牟尼降生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向诸神礼拜的故事。该作品体现了A中土与异域文化的融合 B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C中国文人画的基本特征 D外来绘画、风格居主导16由于康有为塑造了一个全新“改制”的孔子,使奴隶社会的孔子资产阶级化了,故在当时的思想界引起了“火山大喷火”。据此可知,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A
7、穿凿附会、改造孔子B中西结合、托古改制C变法维新、君主立宪D破旧立新、追求民主17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陈独秀抓住旧道德为封建政治服务的本质,一针见血地指出:“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这表明陈独秀主张A共和政体B君主立宪C君主专制D社会主义181924年初,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这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的旗帜是A新三民主义B马克思主义C“民有、民治、民享”思想D旧三民主义191973年,他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二号;2001年他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是我国哪位科学家A钱学森
8、B王大珩C钱伟长D袁隆平20希腊诸神是有血有肉、有人情味、接地气的“人类同形者”,其行动更多地听从生命本能的呼唤,他们和人类一样在道德上有许多瑕疵。这反映出古希腊文化A具有人文精神 B宗教色彩淡薄 C推崇物质生活 D理性占据主导21古希腊人并不蔑视自己的欲望,认为人类的缺陷并非天性邪恶,自然的事物是没有邪恶的。世俗和肉体的追求正是生活的诱人之处。这主要体现了古希腊人 A忽视伦理道德 B.探索自然奥秘 C推崇理性主义 D. 寻求世间幸福 22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只有真正地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这说明他()A强调个体的感受和自由 B研究的重点是社会秩序
9、C注重人的理性和价值 D主张人的品德高于一切23法国作家拉伯雷(14561553年)一部小说中,主人公“卡冈都亚”是能创造和支配自我命运的巨人,他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并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具有冒险与创造精神。该作品反映了A神灵崇拜遭到抵制 B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觉醒C人的价值受到颂扬 D启蒙思想获得了普遍认同24下表反映了某一时期一些代表性艺术家作品的特点。据表可知当时是()作者赋予恋人的角色 但丁将贝特丽丝描绘成集真善美于一身,引导他进入天堂的女神彼特拉克将劳拉描绘成不肯揭开面纱的“恶心的美人”、圣母薄伽丘直接描写玛丽娅的外貌:她那鹅蛋脸儿才真像百合花般洁白 A启蒙运动 B宗教改革C资产阶级革命
10、D文艺复兴25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情绪。“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是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这些谚语()A改变人们对上帝的虔诚信仰B引发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C反映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D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26针对“诺亚方舟”,该书劈头就问:诺亚方舟有多大呢?它必须容纳不只欧洲所有成双成对的动物,连世上其他品种的动物也得在船上。这艘船一定非常巨大,圣经却说只要四人就能操控。“该书”反映的运动是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科学革命27欧洲某思想家指出:要想在社会状态下追求自由,就必须找到一种结合的方式,这种方式要以全部的力量来保护结合者的利益,并使每个结合者在
11、服从这种方式的时候,就像服从其本人,像以往一样自由。与该思想家主张一致的是A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B社会道德不应强求一律C反对禁欲苦行和追求个人自由D推翻基督教的神权统治28下表为18世纪中叶1770年间法国著名思想家的书籍出版情况(10002000册/版)。这表明法国()思想家作品名称及出版数量伏尔泰老实人43版哲学通信35版卢梭新爱洛依斯70版卢梭全集18版狄德罗百科全书24 000套A民众文化水平提髙B启蒙思想家的社会地位较高C图书出版事业发达D启蒙思想受到社会广泛关注29一位西方历史学家说:他的宇宙理论如此完善和令人信服,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以至于它的影响远远超越了
12、科学领域。他谈到的科学成就是()A哥白尼的“日心说”B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C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30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论,在西方社会引起了巨大轰动,达尔文也因此被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这是因为()A达尔文继承并发展了牛顿的学说B生物进化论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C二者的学说都否定了神学的权威D进化论奠定了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31“凡事百度,我拥有了丰富的知识和狭窄的思路。”这一极具幽默感的网络签名,形象地反映了现代人的生活状态。这说明了A互联网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B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C第三次科技革命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D百
13、度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必需32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是最有影响的现代主义美术大师之一。他的作品格尔尼卡,通过一系列变形的图案组合,控诉了法西斯德国空军轰炸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的罪行。据此推断现代派美术产生的时代背景是A民主改革热潮B两次大战创伤C社会经济发展D“理性王国”破灭二、非选择题,共3个小题,共52分3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十八世纪,牛顿的学说通过伏尔泰传播到了法国,从而使法国人首次感受到牛顿思想的优势。牛顿的学说证实了在对客观真理的探索中,最可靠的是人的理性,而非信仰。牛顿的理性精神对法国的人文及其他学科产生了巨大冲击。杨庆余法国相遇牛顿一牛 顿引力理论给法国带来的冲
14、击材料二:卢梭认为,私有制的确立更是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卢梭用财产关系说明政治关系和社会观念,社会发展中的经济因素决定政治因素和思想因素。卢梭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他把私有制出现及社会文明的产生看做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又包含着人的自由的丧失、人类不平等的加深,同时是一种退步;不平等随着文明同时发展,最后必然走向自己的反面,压迫者被压迫,重新转变为平等,转变为新的更高层次的自觉的平等。摘编自汤杰鹏所有制与人类不平等的发展材料三:马克思高度肯定卢梭关于私有制是造成人类不平等的根源的论断,并且认为随着私有制的发展这种趋势仍在不断加强。在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是造成资产阶级剥削无
15、产阶级的重要原因,私有制不仅造成资本主义社会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最终还会导致资产阶级自身的灭亡。所以,实现人类平等的基础是消除私有制,推翻资产阶级社会的所有制,建立一个社会物资资料人人共享的共产主义社会。摘编自韦宇婷马克思对卢梭人民主权思想的继承与超越(1)根据材料一,指出法国启蒙运动兴起的条件。结合所学指出在理性主义的政治启蒙下18世纪法国思想家的主张。(11分)(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梭关于人类不平等学说的主要观点。(6分)(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克思超越卢梭学说的主要表现。(8分)3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出现了
16、举世闻名的“百家争鸣”的文化局面,这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辉煌的一页。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解释是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对当时文化学术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不仅是对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解释,也是对它的评价,而这样的评价似乎并不恰当。应该说,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其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摘编自薛国中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条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加以评析。(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观点或者自己提出的新观点展开评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35(15分)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
17、大变局,志士仁人开始探讨西学的文化内核和价值基础,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世纪中期,中国官绅承受西方所加的冲击,并被迫采取应变的对策。19世纪后半期,中国先知先觉之士认识到中国正面临数千年来一个巨大的变局,将产生一个从所未见的创新机运。 摘自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甲午战后的几年,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很重要转折期,从这时开始,中国才比较正规地迈进到自觉理智地向外国学习的历史进程。国人对西学的领悟从感性的“力”的浅层次,深入到理性的“智”的层次,并进而引起了西方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第一次大融合。 摘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材料三:191719
18、23年的思想革命,代表了中国对西方冲击的第三阶段回应,这一阶段的思想觉醒,标志了从传统的中国基础向完全西化的进一步转变。但它的主要成功,在于引进了西方的思想和摧毁了中国的传统,而不是创造了新的思想体系和新的哲学学派。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官绅为应对“变局”提出的策略;19世纪后半期,先知先觉之士抢抓“新机运”的表现,以此判断时代的主题。(6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人对西学的领悟由感性到理性转变的原因;指出西方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第一次大融合的成果。(6分)(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民众思想觉醒的口号、思想是什么
19、?(3分)20202021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2B3D4C5C6D7C8D9A10A11C12B13A14B15A16B17A18A19D20A21D. 22C23C24D25C26C27A28D29C30C31B32B二、非选择题,共3个小题,共52分33(1)条件:牛顿物理学的实证精神和理性思维。(3分)反对专制制度(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提倡天赋人权;限制“公权力”(或三权分立);主张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论。(答出任意4点得8分)(2)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私有制对人类文明具有双重性;人类社会最终将实现
20、更高层次的平等。(6分)(3)私有制是无产阶级遭受剥削的重要原因;私有制终将导致资产阶级的灭亡;公有制将取代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社会。(8分)34答案(示例一)观点:“百家争鸣”是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论述:战国时期,奴隶制经济崩溃、封建经济有所发展;周王室衰微,诸侯混战,士阶层日益活跃,追求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愿望;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阶级特权;面对社会大变革,一批杰出思想家相互辩争,相互学习,各自提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因此,可以说“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21、示例二)观点: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评价并不恰当,“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其形成源远流长,影响深远。论述:战国时期,学术领域“百家争鸣”的出现,绝非偶然,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评价仅侧重从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出发,具有局限性。夏商周三代,尤其是东周春秋时期,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奠定了人才和思想资源基础。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孔子和老子分别是儒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也受到先代文化的影响;他们开创的思想学派在战国时期得到发展,可以说“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有助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和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的特点。因此,“百家争鸣”的形成源远流长,影响深远。35答案(1)策略:师夷长技以制夷。表现:打着自强求富旗号,兴办洋务运动。主题:救亡。(6分)(2)原因:洋务运动失败;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成果:维新思想。(6分)(3)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