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同步新教材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学案:第7单元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94112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同步新教材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学案:第7单元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学案:第7单元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学案:第7单元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学案:第7单元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学案:第7单元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学案:第7单元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学案:第7单元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学案:第7单元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学案:第7单元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学案:第7单元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学案:第7单元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学案:第7单元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学习目标导航课 标 解 读1了解法西斯主义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的原因。2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历史事件,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程和特点。3了解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和联合国的建立,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时 空 坐 标知识点一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法西斯主义(1)形成的标志国家标志意大利1919年墨索里尼成立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主义政党,后更名为“国家法西斯党”,1922年,建立了法西斯政权德国1920年,希特勒组建“纳粹党”,是德国法西斯运动的开始日本19

2、21年,冈村宁次、东条英机等日本军人订立密约,是日本军部法西斯运动的开始(2)含义:法西斯主义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主张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发动战争,争霸世界。(3)影响:面对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法西斯分子鼓吹通过战争寻找出路。2亚欧战争策源地形成项目亚洲欧洲背景世界经济大危机重创日本经济日本法西斯分子认为,摆脱危机的出路是对外扩张妄图把中国东北变成日本独占的海外市场和殖民地,进而征服中国,最终征服世界经济大危机使德国经济落入低谷社会各阶层对政府失去信任,法西斯势力迅速发展纳粹党煽动民族复仇主义,种族狂热和对外扩张得到了广泛支持过程1931年,日

3、本军队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1936年,日本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以扩大对外侵略为基本国策1933年,纳粹党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积极扩军备战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结成轴心国影响亚洲和欧洲形成了两个战争策源地英法实行绥靖政策,与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更加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法西斯“法西斯”一词来源于拉丁文“fasces”,原指中间插着一把战斧的束棒,是古罗马帝国执政长官的权力标志。在他们出巡时其扈从每人肩负一束,寓意人民必须服从至高无上的国家权威,否则立即绳以斧钺。今天,“法西斯”是独裁、暴政、恶行和侵略战争的代名词。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日本的进出口贸易,

4、1929年的外贸总额为43.6亿日元,1930年降至30.1亿日元,1931年又降至23.8亿日元。进口额1931年比1929年下降44%,出口额下降47%。1930年破产企业达82.3家,减资的有310家,1931年3月,陷于破产和停业状态的银行达58家。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危机对日本产生的影响。提示: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日本的经济,造成严重的社会动荡,法西斯势力乘机崛起,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绥靖政策绥靖政策是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慕尼黑阴谋将“绥靖”推向了顶峰。“绥靖”已成为一种姑息养奸的做法。笔

5、记:知识点二第二次世界大战阶段主要事件局部战争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了侵华战争,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1937年,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这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爆发的标志,开辟了对日本法西斯持久作战的东方主战场全面爆发1939年9月,德国以“闪击战”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苏联战场成为抵抗纳粹德国的主战场全球阶段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同盟国家协同作战大战结束1945年5月8

6、日,德国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抗战为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联合国家宣言从材料来看,签字国政府共同表达的要求是什么?这一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什么?提示:要求: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反对法西斯的野蛮和残暴的侵略。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知识点三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1雅尔塔体系(1)含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首脑相继在开罗、德黑兰、雅尔塔和

7、波茨坦等地召开会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战后国际秩序,史称“雅尔塔体系”。(2)内容重新确定欧亚国家的版图,德国由美、苏、英、法分区占领,日本由美国单独占领。日本领土限制在四个岛屿及若干小岛。承认朝鲜最终独立。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对德、日、意的殖民地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美、苏、英划分势力范围。成立联合国。(3)评价积极:雅尔塔体系以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共处与合作。消极:它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2联合国(1)成立:1945年10月24日成立的联合

8、国,作为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2)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3)原则:实行形成实质性事项的决议需要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大国一致”原则。(4)作用: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3二战的影响(1)对欧洲: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致命打击,各国的国力受到严重消耗。(2)对美国: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政治和军事强国。战后初期,美国拥有全球财富的50%左右,掌握制海权和制空权,一度垄断核武器。(3)对苏联:苏联虽然经济逊于美国,但军事和政治十分强大,特别是由于它在战争中的巨大贡献而赢得很高威望。(4

9、)对国际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就成为国际格局从欧洲中心走向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的真正转折点。百分比协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斯大林和丘吉尔在东南欧划分两国势力范围的协定。1944年10月9日,丘吉尔飞抵莫斯科,与斯大林密商巴尔干势力范围问题。后约定苏在罗马尼亚可占90%的优势,而英美在希腊可占90%的优势。在南斯拉夫,各占50%;在匈牙利和保加利亚,苏占80%,英美占20%。斯大林秘闻原苏联秘密档案最新披露结合材料,指出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提示:雅尔塔体系实质上是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作出的两分天下的划分,它被深深地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联合国徽联合国徽是由以北极为中心的世界地图

10、投影、线段和五个同心圆构成的经纬网,以及两根橄榄枝组成的。经纬网与世界地图投影象征着联合国是一个全球性的国际组织;两根橄榄枝象征着联合国的宗旨之一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情境探究1获取信息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材料19世纪初叶,日本民间就出现了法西斯活动。20世纪20年代,“国本社”“一夕会”等120多个千奇百怪的法西斯组织充斥了日本社会,到1936年法西斯组织已增至500多个。1929年后,随着经济危机不断深化,政党体制的政权无法扭转经济危机,加之军部势力与各种法西斯组织的结合,使日本国内政治民主化进程与“协调外交”走到了尽头。1936年3月广田内阁成立,法西斯政权在日本确立

11、下来。世界现代史提取材料信息,分析日本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原因。提示:原因:近代以来法西斯组织不断发展壮大;经济危机激化社会矛盾,加剧民主政治的危机;军方势力的法西斯化(军方势力不断与法西斯组织勾结)。2论证观点二战的起源材料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首先是从美国爆发的,然而美国并没有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成和爆发不能简单地看成只是经济危机引起的,而是有深刻的现实原因和历史原因。其中,德、意、日法西斯的兴起是最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导致了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只是加深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加速了法西斯的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成和全面爆发,是由德、意、

12、日法西斯分别在欧洲和亚洲挑起的,是由局部战争逐渐形成的。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首先要研究法西斯是如何兴起的。法西斯的兴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摘编自吴友法德国法西斯的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研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种观点或者提出新的观点,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提示:观点一:经济大危机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从经济大危机爆发前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及国际经济秩序失衡入手论述经济危机、政治变革、军事争夺引发国际格局调整这一历史发展链条即可。观点二:法西斯的兴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意、日法西斯组织的产生、兴起入手,认识法西斯政

13、权的建立及其统治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观点三: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必然导致世界大战爆发。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体系在全球的确立入手分析,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展工业革命的进程不一,资本主义制度的运转大有区别,从而导致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为了拓展自身“生存空间”不得不与旧的国际秩序相碰撞,最终走向战争。素养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1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根本原因:在20世纪20年代相对稳定时期,随着德、日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它们对英、法、美主宰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日益不满。2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起了催化作用: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德、日、意建立法

14、西斯专政,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局部战争逐步演变而成的:法西斯蓄意发动侵略战争是使局部战争扩大为全面战争的主要原因。在局部战争期间,反法西斯势力基本上处于孤立少援、被各个击破的境地,未能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以遏制法西斯发动世界大战的图谋。4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英、法、美等国纵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扩张的嚣张气焰,加速了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5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德国一直担心开战后东西两线作战,苏联在1939年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客观上“祸水西纵”,也促进了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情境探究1获取信息二战爆发后,苏美英联

15、合反法西斯的行动材料时间事件主要内容1939年11月美国新中立法通过允许其他国家在现金购买、运输自理的条件下,购买美国武器1941年3月美国租借法通过总统可以向“对于美国防务至关重要的”国家出售、转让、交换、出借军事设备和其他物品1941年8月美英大西洋宪章表达了两国反对纳粹暴政、重建世界和平的决心1941年9月苏美英议定书美、英以武器供应苏联提取材料信息,概括指出苏美英联合开展反法西斯行动的主要原因,并分析当时大国合作对于推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提示:主要原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对全人类的安全和民主制度构成严重威胁。影响:推动了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加强了世界反法西斯力

16、量,为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基础。2论证观点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材料令人悲哀的是,人类科技在20世纪的巨大进步,首先加快了“死亡技术”的进步,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导致了大规模的毁灭。人类扮演了自己的“掘墓人”。机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出现,使得人员伤亡的数目大大增加。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几个人投下的一枚原子弹就造成十几万人的伤亡。摘编自霍布斯鲍姆人类文明忧思录提取材料信息,分析科学技术与战争、和平的关系。提示:关系: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分析:科技进步可以加速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维护世界和平,造福人类;但科技如果运用于军事战争,会使战争更加残酷,毁灭性更大,从而威胁世界和平。迫于战争的需要,一些新

17、式的武器会被发明出来,战争客观上有利于科技的发展;和平为科技的发展创造了和平安定的环境,同样在客观上有利于科技的进步。素养形成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启示1原因(1)战争的正义性:战争的性质关系人心的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所在。中、美、英、苏等同盟国进行的反法西斯战争,旨在反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卫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正义的。(2)团结就是力量:战争是力量的竞赛,是综合国力的较量,而力量的形成和发展却需要团结。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依靠团结形成的强大力量。(3)战略指导正确:战争在几个战场同时展开和进行,如何避免两线作战,实施正确的战略指导是一个关键的问题。(4

18、)战争动员有力: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时间持久、消耗巨大的战争,战争的胜利依赖于雄厚的物质基础,通过战争动员调动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将战争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2启示(1)战争不仅给被侵略国带来灾难,而且也给侵略国人民带来灾难,战争就是灾难,我们必须反对军国主义的复活,捍卫世界和平,决不能让大战的悲剧重演。(2)人类命运休戚相关,为了应对人类发展的共同挑战,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应该和平共处,团结奋斗。(3)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表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和前进的动力。1(2021烟台高一检测)19291933年,德国纳粹党党员的人数不断上升,由15万达到100万,

19、其中2/3为职员、独立劳动者和农民,1/3为工人。这表明纳粹党()A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B代表工人阶级利益C得到下层群众支持 D煽动民族复仇情绪C材料“其中2/3为职员、独立劳动者和农民,1/3为工人”反映了德国下层群众支持纳粹党,故选C项;材料没有反映纳粹党在国会中的地位,排除A项;材料现象是纳粹党欺骗宣传的结果,其并不代表工人阶级利益,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突破凡尔赛体系束缚的民族复仇情绪,排除D项。2(2021锦州高一检测)揭开第二次世界大战序幕的标志是()A德国以“闪击战”突袭波兰B德国侵略捷克斯洛伐克C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D日本制造七七事变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20、,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故C项正确;德国以“闪击战”突袭波兰发生在1939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故排除A项;德国侵略捷克斯洛伐克是在1938年,七七事变是在1937年,均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故排除B、D两项。3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势力逐步进行对外扩张,最终点燃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烽火。以下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为()意大利和德国结成轴心国日本军队发动九一八事变意大利军队入侵埃塞俄比亚德国吞并奥地利A BC DD意大利和德国结成轴心国发生在1936年;日本军队发动九一八事变是在1931年;意大利军队入侵埃塞俄比亚是在1935年;德国吞并奥地利是在1938年,排列正确,故选D项。4

21、1942年元旦,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在宣言签字前,确定了美、英、苏、中在前,其他国家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原则。这一原则意味着()A承认四大国在反法西斯联盟中的特殊作用B这个联盟实际上被四大国所控制C四大国在所有问题上均达成了共识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A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对四大国的特殊安排,是由四大国在反法西斯联盟中的特殊作用决定的,故选A项。5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苏、英等国召开了一系列国际会议,达成了若干协议,由此形成了雅尔塔体系,这一体系的实质是()A维护战胜国利益,保证世界和平B以实力为依据,美苏划分势力范围C维护反法西斯同盟,共同主宰世界D两大阵营对立,形成争霸局面B第

22、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了若干协议。这样,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雅尔塔体系确立,它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故B项正确。6矗立在联合国总部的雕塑铸剑为犁(见下图)是苏联于1957年送给联合国的礼物。雕塑中的男子一手拿着锤子,另一只手拿着他要改铸为犁的剑。它代表了联合国的宗旨之一,即()A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B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C实现各国的共享与共荣D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A由材料“男子一手拿着锤子,另一只手拿着他要改铸为犁的剑”可知,该雕塑表达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向往,象征着人类要终结战争,把毁灭的武器变为创造的工具,故选A项;材料不能体现出平等权利,排除B项;“实现各国的共享与共荣”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C项;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D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