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6 ,大小:2.43MB ,
资源ID:593155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9315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1、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有一架飞机在当地时间7月1日5时从旭日东升的A机场起飞,沿纬线向东飞行,一路上阳光普照,降落到B机场正值日落。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 降落到B机场时,当地时间A. 7月2日11时B. 7月1日21时C. 7月1日19时D. 6月30日19时2. B机场所在地区A. 正值多雨季节B. 正值寒潮多发季节C. 附近有寒流经过D. 正值台风多发季节【答案】1.

2、 D 2. C【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时间计算的相关知识【1题详解】飞机自西向东飞行,读图可知,飞机自西向东跨越了国际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为6月30日。由于AB两点同纬度,因此昼夜长短相同,飞机起飞时,A地正值日出,当地时间为5时,因此A地的昼长为14小时,由此可计算B地当地的日落时间为19时。飞机到达B地时,B地正值日落,因此飞机降落在B机场时,当地时间为6月30日19时,D正确。【2题详解】A地为120E,B地为120W,飞机的起飞和降落一般位于陆地上,该纬线为33,南半球的该经纬度缺少陆地,因此该地位于北半球,则A为我国东南沿海,B为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利亚地区。此时为7月,正值北半球的夏季

3、,加利福利亚地区为地中海气候,此季节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少,A错;北半球寒潮多发生在秋末到来年初春,B错;附近有加利福利亚寒流经过,C正确;热带气旋主要影响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东南沿海、日本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美国东海岸地区,该地位于美国西海岸,受台风影响较小,D错误。冰川表面的气温与同海拔自由大气相比,始终处于稳定的低温状态。图甲是“我国某山地冰川分布剖面图”。图乙是“某日观测站A处上空温度垂直分布的日变化图(单位:)”。仅从热力环流角度考虑,完成下面小题。3. 仅从局部地区热力环流考虑,图甲中地实测最大风频为( )。A. 东南风B. 西南风C. 西北风D. 东北风4. 据

4、图及资料分析仅考虑热力环流可知,一天中地风力最弱的时段是( )。A. 7时-9时B. 12时-14时C. 4时-6时D. 15时-17时【答案】3. B 4. A【解析】【分析】1.图中横轴是南北方向,冰川处是冷高压,处海拔低,气温较高,所以风由冰面吹向,是向北吹,在北半球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形成西南风。2.温差最大时,风力最强。冰面的温度变化不大,所以地温度最低时,温差最大,风力最弱。【3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冰面气温每天24小时始终低于同海拔自由大气,则近地面大气遇冷收缩沿冰面下沉,与之相比,地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水平方向上,近地面空气由冰面流向地,初始风向是南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5、,向右偏,成为西南风。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4题详解】地的风力大小由地和冰川的温差决定,冰川的温度处于稳定状态,所以地温度最低时,温差最大,风力最弱。读图乙,根据温度变化分析,在8时左右,地的温度最低,所以此时地与冰川的温差最小,气压差也最小,风力最弱,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热力环流是由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受热的地点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遇冷的地点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形成了热力环流。下图为我国某日降水量分布图,甲、乙、丙、丁分别为不同时期海平面气压分

6、布图(hpa),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 在形成图1所示降水分布状况的当天,最有可能出现的气压场分布形势是A. 甲B. 乙C. 丙D. 丁6. 图2中所示的气压场分布形势,最可能出现在我国冬季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5. C 6.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压线的综合判读。【5题详解】从图中可以了解,当天我国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有较强的降水分布。高压区不能形成锋面,多干燥天气;只有在低压区,或者低压的低压槽部位才能形成锋面,形成阴雨区。相对应的区域中心应该是低压分布,结合选项,丙图中长江流域为低压控制,多阴雨天气,东北地区也受低压控制,多阴雨天气,与题意相符,故答案选C项

7、;甲处长江中下游附近此时是受高压控制,晴天无降水,A错;乙处长江中游处于高压脊控制,也无降水,B错;丁此时的高压中心在海洋上,虽然东北地区有低压气旋分布,存在降水可能,但是长江中下游处于高压脊控制,无降水,D错。故本题选择C。【6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气压场的综合判读。根据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受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北半球,1月亚欧大陆上温度低,形成亚洲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压带,使低压保留在海洋上,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因此冬季我国大陆主要受高压控制,由此判断,符合上述气压场只有乙符合。故本题选择B。下图中P地常年受西风影响,Q地季节性受西风影响,P、Q两地西侧均为海洋。读下图,回答下列

8、各题。7. P地近地面的风向和常见的天气状况是A. 西南风气温日较差小B. 西北风气温年较差大C. 西南风降水季节差异明显D. 西北风天气晴朗8. Q地的气候是A. 热带草原气候B. 地中海气候C. 温带季风气候D.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答案】7. A 8. B【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等相关知识【7题详解】P、Q两地西侧均为海洋,因此两地均位于大陆西岸地区。P地常年受西风控制,因此P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气温日较差较小,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于40-60的大陆西岸地区,所以P地位于北半球,北半球西风风向为西南风,A正确。【8题详解】Q地受季节性西风影响,因此Q地为

9、地中海气候,由于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于30-40大陆西岸地区,因此Q地位于南半球,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B正确。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影响,A错;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C错;亚热带针叶林气候主要分布在50N-65N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地区,D错。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下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回答成下列各题。9. 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A.

10、 13月B. 36月C. 69月D. 912月10. 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A. 径流量增大B. 河道淤积C. 流速加快D. 河床展宽【答案】9. D 10. B【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河流的侵蚀与堆积作用等相关知识【9题详解】甲是河床最低的断面,此时以侵蚀为主,为河流的汛期,且甲是河床最低的断面,之后河床断面抬高,因此甲应该为河流汛期的末期;乙断面时期河床抬高,以淤积为主,是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河流的枯水期。从甲断面到乙断面,应该是河流由汛期过后到枯水期的过程,该地位于浙江东部,为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为河流的汛期,冬季降水少,为河流的枯水期,D正确;1-6月河流以淤积为主,AB错;6-9

11、月正处于河流的汛期,河段断面应该加深,C错。【10题详解】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段径流量减少,A错;下游河道流速减慢,径流的冲刷力度减小,淤积加重,B正确,C错误;河床展宽主要与河流的侧蚀作用有关,侧蚀的强弱主要与河道的弯曲程度有关,与水库的修建关系不大,D错。黑曜石形成于火山爆发时岩浆流的外缘,具有类似玻璃的特性。读地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黑曜石与其形成过程对应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12. 图中b到d的过程 ()A. 均在地表进行B. 能量均来自太阳能C. 物质都来自地壳内部D. 岩石性质发生改变【答案】11. A 12. D【解析】【分析】本题考点:

12、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和性质【11题详解】因为“黑曜石,形成于火山爆发时岩浆流的外缘”,可见其性质为岩浆岩,是在岩浆喷出过程中形成的。图中a为岩浆岩,为岩浆冷凝过程,因此,A正确。b为风化物,为高温融化,B错;c为沉积岩,为沉积作用,C错;d为变质岩,为变质作用。故本题选A。【12题详解】从b到d岩石裸露在地表,被外力作用形成新的沉积岩,并最后在变质作用下变质形成变质岩的过程,因此,岩石的性质发生了改变,D正确。该过程地表和地下都有进行,A错;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能量来源主要是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产生的热能和太阳辐射能,B错。物质来自地壳内部和地表,C错。【点睛】一、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自岩浆始

13、,到岩浆终;而且生成岩浆岩的只能是岩浆。二、沉积岩和变质岩可以相互转化。三、只有沉积岩中含有化石。下图为某山脉南、北两坡气候资料图,实线表示气温,虚线表示降水。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3. 山脉A. 北坡自然带数目多B. 地处南半球低纬C. 南坡相对高度大D. 南坡为迎风坡14. 山脉基带是A. 温带落叶阔叶 林带B. 亚寒带针叶林带C.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答案】13. D 14. D【解析】试题分析:【13题详解】通过同海拔南北坡气温、降水的差异判断。图中1月份气温低于7月份,1月份南北坡山脚气温均高于0,图中南坡200米海拔高度处,1月气温为10度,北坡200米海拔处

14、1月气温为6度,南坡气温高,为向阳坡,因此当地位于北半球亚热带地区。图中1月份降水量多于7月份,当地为冬雨。图中出现最大降水量的位置,无论冬夏均在南坡,故南坡为迎风坡。D正确【14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山麓地带冬季气温大于0,且降水冬季大于夏季,可判断当地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山脚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正确。【考点定位】地形、植被、垂直自然带分布规律。【名师点睛】准确解读图中信息和了解气候类型的判读规律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较大。补充:根据某地气温和降水的资料、图表资料,判断气候类型这种考题通常是以气温变化曲线降水柱状图或者是图表资料等的形式给出某地气温和降水资料。由于气候类型的基本特征是由气

15、温和降水这两大气候要素构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其气温和降水的特点是不相同的,反过来通过气温和降水的具体数据或资料等进行入手,就可以分析出其气候特征,把分析的气候特点与相应的气候类型对号入座,问题也就迎韧而解了。在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运用一线串的方法:全球半球气候带气候类型,学生就能准确地确定气候类型,效果特别明显。在教学中,进一步让学生领会8个字: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即是说,以给出气温的气温资料确定其热量带,以提供的降水资料确定其具体的气候类型。具体步骤如下:(一)明确该地是在北半球,还是在南半球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黄赤交角,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归线之间作往返运动,引起了南北半球的热量分配不均

16、,导致了南北半球的季节刚好相反,所以气温的变化也是相反的。根据气温的最热月和最冷月以及气温曲线的形态可以确定该地在北半球,还是在南半球。其判断指标如下表:半球名称气温最热月气温最冷月月气温曲线形态北半球6、7、812、1、2向上凸,呈峰形()南半球12、1、26、7、8向下凹,呈谷形()(二)判断该地所属热量带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的均温值,确定该地热量带(即气候带)。见下表。热量带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和寒带最冷月均温值150-150最热月均温值10特例: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值0(三)确定该地的具体气候类型在第二步的基础上,根据资料提供的降水量(降水量柱状图上各月降水量相加)和降水量的季节分配

17、(主要是雨季),最后确定气候类型,其判断指标如下表所示:类型指标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雨林气候草原气候季风气候沙漠气候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季风气候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寒带降水量(mm)200075010001500-2000125100030010005006007001000400250季节分配年雨型夏雨型夏雨型少雨型夏雨型冬雨型夏雨型年雨型夏雨型少雨型上表也可以简化成如下表格。雨型气候类型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夏雨型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表中:年雨型:是指全年降水

18、量多,季节分配均一,没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夏雨型:是指夏季雨水多,且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雨水比较少冬雨型:是指冬季雨水多,且降水集中于冬季,夏季雨水比较少少雨型:是指全年少雨或无雨下图为“山东省19532010年面积人口洛伦兹曲线图”,图中曲线越接近绝对均衡线说明人口分布越均衡。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5. 山东省1953年以来,人口分布状况是()A. 趋于均衡B. 极度集中C. 不均衡趋势加强D. 60%土地集中80%人口16. 引起山东省1953年以来人口分布变化的主要因素()A. 环境B. 气候C. 资源D. 经济【答案】15. C 16. D【解析】【15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区域的人口分

19、布状况。此题关键是对面积人口洛伦茨曲线的理解,根据题干提示:图中曲线越接近绝对均衡说明人口分布越均衡。结合图例的年份,1953年以来,面积人口洛伦茨曲线绝对均衡线越来越远,说明山东省1953年以来人口分布不均衡趋势加强,A错误,C正确;60土地集中40人口,D错误;也不是极度集中,B错误。故选C。【16题详解】根据上题结论,山东省人口分布不均衡趋势加强,主要是由于山东省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大,导致人口分布发生变化,D正确;气候和资源随着年份变化小,BC错误;环境目前对人口分布影响较弱,还不会导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A错误。故答案选D。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原经济区规划了六大生态区(如图),到202

20、0年,区域森林覆盖率要从现在的22%增长到25%,初步实现区域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根据材料和图,完成下列问题。17. 西部三个山地生态区防治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 大气污染B. 土地沙漠化C. 土壤盐碱化D. 水土流失18. 除了建立生态区,本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还有()A. 河流上游进行梯级开发,有效防治洪涝灾害B. 东部地区推广新型灌溉方式,节约用水C. 西部地区进行大规模梯田改造,减少地表径流D. 关停所有有污染的产业,保护环境【答案】17. D 18. B【解析】【17题详解】中原经济区的西部三个生态区为山区,地势起伏大;受季风影响,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易造成水土流失。故D正确

21、。大气污染不属于生态问题;土地沙漠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山区不易发生土壤盐碱化故A、B、C错误。【18题详解】图示区域的东部地区属华北平原,是我国盐碱化最严重的区域之一。盐碱化的发生主要由不合理灌溉引起,因此,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是有效防治盐碱化的措施之一。故B正确。该区域的洪涝灾害主要是由于黄河的“地上河”特征所致,因此河流上游进行梯级开发,对防治洪涝灾害效果不明显,故A错误。西部地区为山区,地势起伏大,大规模梯田改造会造成地表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故C错误。关停“所有”有污染的产业不符合客观实际,故D错误。【点睛】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又多河间封闭洼地,地下水位高,一般埋深2-3m,

22、矿化度大,土壤属壤土或粘质砂壤土,具有易盐渍化的条件。华北平原土壤盐碱化的主要原因是农田大水漫灌,不注意排水,导致土地地下水位上升,下层土壤的盐分随之上升到地表面的土壤中。(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 小题,每小题3 分,共计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 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和M地气候资料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19. 关于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该海域洋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作用B. M地夏季受下沉气流影响C. 该海域洋流对沿岸有增温加湿作用D. M地冬季受下沉气流影响20. 关于图中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

23、是A. M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 山脉东坡自然带成因主要为地处背风坡,降水少C. 影响垂直自然带在山脉两侧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热量D. 影响垂直自然带在山脉两侧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水分【答案】19. AB 20. BD【解析】【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气候类型图的判读、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以及山地垂直地带性等相关知识【19题详解】读M地的气候资料图,7月气温较1月低,且最冷月气温大于0,故该地位于南半球的亚热带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当地冬季,且图中的年降水量在500mm左右,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冬季受西风带的控制,温和湿润,B正确,D错;M位于3

24、0S-40S的大陆西岸地区,该海域的大陆西岸地区的洋流为寒流,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A正确,C错误,故选AB。【20题详解】M地为地中海气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A错;山脉东侧夏季受副高的影响,冬季处于西风(西北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水分不足,因此自然带表现为非地带性的草原和荒漠,BD正确;山脉东西两侧纬度相当,热量差别不大,C错误。【点睛】世界非地带性自然带的分布以及原因总结如下表:下图是我国某市1980年至2012年间城镇化进程中市区人口、城镇化水平与建成区面积变化(相对上一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1. 19802012年间,该城镇A. 城市总面积逐年增加B. 城

25、镇化水平有的年份升高,有的年份下降C. 市区人口基本没有变化D. 建成区面积与市区人口都有增加的趋势22. 该市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现象是A. 耕地面积减小B. 失业人口增多C. 扩大了商业服务的地域范围D. 城市中心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答案】21. AD 22. AC【解析】试题分析:【21题详解】注意图中的纵轴是变化水平,而不是变化值。图中三条曲线的取值都是正值,也就是都在增长,只不过有些年份增长快,而有些年份增长缓慢。所以,AD正确,BC错误。【22题详解】从图中可以读出,建成区面积有所增加,所以,农业区面积减少,耕地面积减少,商业服务的地域范围以城区为主,有所增加,所以,AC正确。

26、图中显示出了市区人口有所增加,D错误,没有相应条件显示就业情况,B错误。考点: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弃风限电” 是指在风电机组设备状态正常、风况良好的情况下,风电场被迫暂停一些机组发电的现象。下图表示2017年前三季度我国局部地区弃风率。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23. 图中四省区“弃风限电”的原因可能有A. 辽宁省电力需求量大B. 吉林省电力资源丰富C. 黑龙江省核电发电量大D. 内蒙古自治区风能需求少24. 降低弃风率的有效措施有A. 加强能源调配与管理B. 改变风电的时空差异C. 控制风电项目核准和建设D. 减少资金和技术投入【答案】23. BD 24. AC【解析】本

27、题组主要考查资源的合理利用等相关知识【23题详解】辽宁省若电力需求量大,不会出现弃风限电的现象,A错;核电对技术的要求较高,且黑龙江传统能源矿产丰富,因此黑龙江的核电发电量较小,C错;吉林省水能、煤炭等资源丰富,电力资源丰富,发电量产能过剩,可能出现弃风限电的现象,B正确;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能源的需求量较小,风能过剩,容易出现弃风限电现象,D正确,故选BD。【24题详解】我国能源需求量大,部分地区能源缺口严重,加强能源的调配和管理,控制能源丰富地区或能源外送条件较差地区的风电项目的核准和建设,能有效的降低弃风率,AC正确;风电的时空差异是由自然条件决定的,不易被人类改变,B错;减少

28、资金和技术投入,不是降低弃风率的有效措施,D错误。下图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读图回答题。25. (双选)该区域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A. 保障城镇用水B. 开发水能资源C. 蓄水灌溉农田D. 发展水产养殖26. (双选)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A. 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B. 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C. 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D. 营造防护林网,保护农田【答案】25. AC 26. CD【解析】试题分析:【25题详解】图示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水源缺乏,该区域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调节径流季节变化,保障城镇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故答案选A、C。

29、【26题详解】图示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水源缺乏,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为了防治土地荒漠化,应该退耕还草,发展节水农业,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适度放牧,在绿洲边缘营造防护林网,保护基本农田,禁止过度樵采等,故答案选C、D。考点:本题考查荒漠化的防治。二、综合题:本大题分5题,共计60 分。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尖竹汶府距离曼谷200多公里(如下图),盛产优质龙眼,绝大部分销往中国。龙眼喜高温多湿,耐旱、耐酸、忌浸,在红壤丘陵坡地生长良好,正季龙眼一般3月开花,78月果实成熟,而在催花及灌溉技术保障下,反季节龙眼收获季节可从9月一直持续到次年

30、5月。通常,龙眼在自然状态下保鲜时长约3天。目前,尖竹汶府龙眼通过冷链运至中国主要有两种途径:陆运经过老挝、越南至广西;海运则在曼谷附近的廉差邦港至广州,均需用时57天。(1)说明龙眼主要种植区分布在尖竹汶府东北部地区的理由。(2)尖竹汶府反季节龙眼采摘时段可长达9个月,请解释原因。(3)与陆运相比,说明尖竹汶府龙眼采用海运运至中国的优势。(4)推测尖竹汶府为解决龙眼在出口贸易中易变质问题可能采取的措施。【答案】(1)多低山丘陵,适宜种植面积较广;坡地多,排水条件良好;多地形雨,降水充足。(任答两点)(2)原因:纬度较低,热量充足,生长期长;利用催花技术,可实现龙眼在多个季节开花结果;利用发达

31、的果园灌溉系统,保证干旱季节的灌溉水源。(3)与陆运相比,海运运量大,运费低;海运转运次数少,可减少龙眼颠簸受损;保鲜技术的进步,海上冷冻船的应用使龙眼保鲜时间延长;到达港邻近珠三角,消费市场更广阔。(任答三点)(4)加强科技投入,选育丰产优质、保鲜期长优良品种;延长产业链,将品质较差、难以销售的龙眼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完善保鲜系统,龙眼采摘后及时放入保鲜柜;拓展销售渠道,试行龙眼提前订购预售。(任答三点)【解析】【分析】本题以泰国龙眼的相关材料为背景,考查农业的区位条件、交通方式的优缺点、农业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详解】(1)读图可知,尖竹汶府东北部等高线相对密集,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结合

32、龙眼的生长习性“喜高温多湿,耐旱、耐酸、忌浸,在红壤丘陵坡地生长良好”,可总结出龙眼多分布于该处的原因。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一方面便于排水,另一方面适宜种植龙眼的面积较广。龙眼喜高温多湿,该区域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西南风,东北部山地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破,多地形雨,降水条件较好。(2)反季节龙眼收获季节可从9月一直持续到次年5月,采摘时段可长达9个月的原因分析。首先,9月至次年5月一般为北半球气温较低的时节,该地还可以持续采摘,说明热量条件较好,分析原因主要是当地纬度较低,热量充足,龙眼生长期较长决定的;其次,注意留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而在催花及灌溉技术保障下,反季节龙眼收获季节可从9月一直

33、持续到次年5月”,说明龙眼采摘时间长,还有技术条件的保障,催花技术保证了龙眼能在多个季节开花,从而保证了龙眼成熟的持续性;同时灌溉技术保证了龙眼在旱季的水源需求。(3)该题分析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势。相比于陆运,海运的优势在于运量大,运费低;陆运经过老挝、越南至广西,沿途地势崎岖,颠簸较大,且经过多次转运,海运则中途转运次数少,也能减少龙眼颠簸受损;海运能到达广州,邻近珠三角地区,能尽快的运送至消费市场;同时,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与应用使得龙眼的保鲜时间增长。(4)解决龙眼在出口贸易中的变质问题,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改善龙眼的品种,选育保鲜期较长的品种,这就需要增加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延长龙眼产业链,

34、将一部分龙眼进行加工,从而延长保质期(类似于牛肉容易变质,加工成牛肉干可延长保质期);可以从保鲜技术的角度入手,提高保鲜技术;可以从销售网络的角度入手,拓展销售渠道,避免龙眼采摘后滞留导致变质;还可以从国家合作的角度入手,如简化海关审批程序,使龙眼以最快速度到达目标市场。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辽中南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工业基地,区内工业发展条件优越。材料二美国东北部的匹兹堡,最初是一个普通的毛皮贸易场所,19世纪中叶才发展成为美国的钢铁工业城市,如今匹兹堡已华丽转身为美国东北部的一座科技新城。材料三下图为“辽中南工业基地和美国五大湖工业区位置图”。(1)与五大湖工业区比较,辽中南工业

35、基地发展的自然资源优势是,劣势是;为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两地均适宜发展等工业部门。(2)除资源条件外,两地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条件还有哪些?(3)匹兹堡的“华丽转身”,对辽中南地区发展转型具有哪些借鉴意义?(4)为实现我国由钢铁大国变成钢铁强国,你有何建议?【答案】(1)丰富的石油资源 水资源不足 钢铁、煤炭、机械、汽车制造。(2)便利的交通运输;广阔的市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3)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素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治理环境污染。【解析】(1)根据图例符号,与五大湖工业区比较,辽中南工业基地发展的自然资源优势是有

36、丰富的石油资源。辽中南地区位于半湿润区,劣势是水资源不足。为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两地均适宜发展钢铁、煤炭、机械、汽车制造等工业部门。(2)工业区位因素,主要是资源、交通、市场、劳动力等因素。除资源外,两地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条件有便利的交通运输,广阔的市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3)辽中南地区应借鉴发达国家治理的经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素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治理环境污染,美化环境,吸引新兴产业进入。(4)建议主要是从企业管理、科技水平、企业规模、市场需求、国家调控等方面考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强科

37、学管理,以信息化带动钢铁产业优化升级。对钢铁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推动企业的联合和重组,组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依靠科技进步,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提高钢铁企业的整体科技水平,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以市场为导向,调整钢铁企业的产品结构,增强产品开发能力和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市场占有率。国家要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实行限产增优的措施,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合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保护国内钢铁企业的合法权益。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2年5月14日,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图甲为

38、“黄河金三角地区示意图”。材料二 图乙为“黄河金三角某地循环经济产业链图”(1)“黄河金三角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该地煤炭运往宁波最经济合理的运输方式是 。近年来,该地提出“煤从空中走”,这种做法对本地产生的影响有 。(2)分析该示范区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3)结合图乙,请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该地区建设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意义 。【答案】(1)方式:铁路海运联运。利: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减轻运输压力,减少损耗,节约运输成本,弊:加重当地环境污染;加剧水资源紧张状况(2)地处中西部经济带结合处,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地理位置优势;原材料和能源等供给充足;劳

39、动力和土地丰富且廉价;交通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或投资环境改善);政策扶持力度大。(3)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延长产业链,增加经济效益;减少废弃物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增加就业机会。【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传统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详解】(1)读图可知,该区域的煤炭资源运往宁波,最合理的运输方式应该先通过铁路运输外运至沿海港口,后通过海运运输至浙江宁波;“煤从空中走”的意思是将通过煤发电,向外输出电力。这样的做法对于本地来说,既有积极影响,如延长产业链,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同时向外输电,减轻了运输压力。也有消极影响:“煤变电”通过燃烧煤

40、提供热量,加热水产生水蒸气从而推动涡轮机发电,煤炭的燃烧会加剧当地的空气污染,且该区域为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少,因此也会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紧缺。(2)分析该区域的区位优势,可结合图文材料加以分析说明即可:读题可知,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说明有政策支持的优势;读“黄河金三角地区示意图”可知,该区域地处中西部经济结合地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矿产资源丰富;相对于东部地区来说,该区域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3)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意义,可从经济意义、社会意义、生态意义三个角度开展说明。读图可知,该循环经济的产业链延长(如煤矿-焦化-化肥等),

41、提高了经济的附加值,提高了经济效益(经济意义),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如煤矸石制砖厂),降低了生产成本(经济意义);随着产业链的延长,就业机会增多(社会意义);加大了对传统废弃物的利用(如尾气发电厂),减轻了环境污染(生态意义)。【点睛】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的意义总结如下表:3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4年10月2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下表)。材料二 图甲为某年江苏省城市地价及省辖市中心城市常住人口示意图。(1)按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江苏省13个省辖市可分为_类_档。(2)苏州的常住人

42、口远大于户籍人口,主要由于_、_。(3)江苏省各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的大致趋势是_,高地价带的城市主要沿_、_ 分布。(4)影响江苏省内各城市地价差异的主要因素有_、_。地价差异对低地价区产业发展的影响是_,对高地价区产业发展的影响是_ 。【答案】 (1). 2 (2). 3 (3). 经济发达 (4). 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或外来务工人员多 (5). 从南向北逐渐降低 (6). 京沪线或沪宁线或宁启线 (7). 长江 (8). 经济发展水平 (9). 城市人口规模 (10). 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 (11). 优化产业结构【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等级划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影响地价差异的

43、因素、产业转移等相关知识【详解】(1)结合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及图甲,南京、苏州人口分别为819万、547万,应该属于特大城市类别;徐州、常州、无锡人口分别为317万、338万、360万,属于大城市的I类;其余城市人口均在100万-300万之间,属于大城市的II类,因此江苏省13个省辖市分为2类3档。(2)苏州的常住人口大于户籍人口,说明一部分常住非本地户籍人口来自于外地区迁入,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因素,因此主要原因在于苏州经济发达,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3)分析图中江苏省地价的相关信息可知,该省地价空间分布规律为由南向北呈降低趋势;高地价地区主

44、要位于长江沿岸地区,且地价大致由苏州、南通、南京等城市向周边降低;地价的高低与交通通达度关系密切,图中高地价带城市沿长江分布,以及沿京沪线(北京-上海,经过南京、苏州)或沪宁线(沪宁城际铁路,连接上海至南京,过苏州)或宁启线(连接南京与南通启东市)分布。(4)影响区域内各城市地价差异的主要因素为各城市经济发展的水平以及人口规模(人口规模影响消费市场的大小)。对于江苏省的经济发展来说,苏南地区经济较苏北地区发达,苏南地区的地价也相对较高,同时,苏南地区的城市人口规模较大。不同地区地价的差异,会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尤其是占地面积较大的企业),因此对于低地价地区来说,有利于利用自身的地价优势承接产业

45、转移,从而推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对于高地价地区来说,有利于利用自身的信息、人才等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高端服务业等产业类型。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芦苇多生长于池沼、河岸、溪边浅水地区,常形成苇塘。芦苇茎秆坚韧,纤维含量高,是造纸工业中不可多得的原材料。芦叶、芦花、芦茎、芦根、芦笋均可入药。经过加工的芦茎还可以做成工艺品。芦苇茎秆直立,植株高大,迎风摇曳,野趣横生。材料二辽河河口三角洲孕育有世界面积最大的滨海芦苇荡。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这里养殖业发达,盘锦辽河口海域滩涂上,鱼、虾等海产品的围海养殖面积达83 456亩。(1)简述辽河三角洲地区芦苇分

46、布面积广的自然原因。(2)试分析该区域芦苇产业发展迅速的原因。(3)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当地工业去库存、去产能,造纸业有所萎缩,芦苇的价格走低,辽河三角洲出现了开垦湿地的现象。简析开垦湿地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4)请为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芦苇资源,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答案】(1)地处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面积辽阔;水源充足,河堤沼泽地或浅水区域广布;土层深厚,土壤肥沃。(2)芦苇产量大,原料丰富;芦苇全身是宝,用途广;政策扶持。(3)湿地开垦会使芦苇沼泽面积减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对河流的调蓄能力减弱(地表水循环的模式被改变);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节局部地区小气候的能力减弱等。(4)

47、对当地造纸企业进行升级改造,加强污水处理,减少污水排放;加强芦苇的综合利用(药材和工艺品加工等),增加收入;适当发展养殖业,保护芦苇湿地生态环境;大力发展芦苇观光旅游业;开发芦苇特色旅游纪念品等。【解析】整体分析:农业的自然区位因素,主要从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分析。芦苇产业发展迅速的原因,是工业区位因素,主要从原料、市场、政策分析。根据湿地被开垦的原因,采取治理措施,开发芦苇的新功能,扩大应用范围。(1) 农业的自然区位因素,主要从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分析。芦苇多生长于池沼、河岸、溪边浅水地区,辽河三角洲地处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面积辽阔。水源充足,河堤沼泽地或浅水区域广布。土层深厚,土壤

48、肥沃,自然环境适宜芦苇生长。(2)该地的芦苇产业发展迅速的原因,是工业区位因素,主要从原料、市场、政策分析。该地芦苇产量大,原料丰富。芦苇全身是宝,用途广,市场广阔。有政策扶持。(3) 湿地开垦会使芦苇沼泽面积减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湿地开垦,地表水循环的模式被改变,湿地对河流的调蓄能力减弱。湿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节局部地区小气候的能力减弱等。(4)由于造纸业有所萎缩,芦苇的价格走低,导致湿地被开垦,所以要对当地造纸企业进行升级改造,加强污水处理,减少污水排放。加强芦苇的综合利用,开发药材和工艺品加工等用途,扩大应用范围,增加收入。适当发展养殖业,保护芦苇湿地生态环境。大力发展芦苇观光旅游业,开发芦苇特色旅游纪念品等。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