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同步新教材部编版政治选择性必修2学案:第1单元 第1课 第2框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92102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同步新教材部编版政治选择性必修2学案:第1单元 第1课 第2框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部编版政治选择性必修2学案:第1单元 第1课 第2框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部编版政治选择性必修2学案:第1单元 第1课 第2框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部编版政治选择性必修2学案:第1单元 第1课 第2框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部编版政治选择性必修2学案:第1单元 第1课 第2框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部编版政治选择性必修2学案:第1单元 第1课 第2框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部编版政治选择性必修2学案:第1单元 第1课 第2框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部编版政治选择性必修2学案:第1单元 第1课 第2框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部编版政治选择性必修2学案:第1单元 第1课 第2框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部编版政治选择性必修2学案:第1单元 第1课 第2框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部编版政治选择性必修2学案:第1单元 第1课 第2框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部编版政治选择性必修2学案:第1单元 第1课 第2框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2021-2022同步新教材部编版政治选择性必修2学案:第1单元 第1课 第2框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框积极维护人身权利核 心 素 养研 学 导 航学 习 任 务1政治认同: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积极维护人身权利是民法的重要内容。2科学精神:人们既要依法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利,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利。3法治意识:侵犯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4公共参与:在互联网活动中善于依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1描述与分类:民法保护人身权利的表现。2解析与论证: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的地位。3预测与选择:对侵犯人身权的行为说“不”。4辨析与评价:正确认识“人肉搜索”现象,把行使监督权与尊重他人隐私统一起来。(教师用书独具)议题一| 生命健康俱可贵1民事主体享有人身权的依据(1)民法优先保护民

2、事主体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2)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思考车祸发生后,按法律规定要先保护现场,而道德却要求人们先救死扶伤。当真遇到这样的情形,你会怎么办?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因司机“未保护现场致事实无法查清”由司机负事故全责后,认为司机第一时间积极救助伤者,避免伤者生命健康受到更大的损失,承担七成的民事赔偿责任。结合生命健康权的特点和民法的基本原则分析南海区人民法院该判决的合理性。提示:人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之一,民法优先保护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公序良俗原则要求人民法院的判决应该鼓励社会积极救助伤者,杜绝视而不见、见死不救等冷漠社会现象的发生。因而该判决是

3、合理的。2民事主体享有人身权的范围(1)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以及因婚姻家庭关系等产生的身份权。(2)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判断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享有姓名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3要求(1)人们在生活中既要依法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利,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利。(2)侵犯他人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4意义:生命是自然人最高的人身利益,身体是承载生命健康的物质载体,自然人的身心健康既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不能瞒报、不能聚集、不能抗拒隔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先后启动重大突发公

4、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并采取多种防控措施。限制人身自由的卫生强制措施,在历史上其实源远流长,它是人类控制、切断传染病传播的一种有效手段。限制部分人身权利是为了更大的公共利益。(1)(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树立明确的法治意识)我国采取多种防控措施保护了公民的哪些人身权利?提示:全国各地采取多种防控措施,保护公民的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2)(坚持对立统一观点,坚持科学精神,明确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能聚集、少出门、不能抗拒隔离这些限制人身自由的防控措施是不是侵害了公民的人身权利?提示:不是。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这些人身权利是公民最基础的权利。各种防控措施是人类控制、切断传染病传播的有效手段,可以更

5、好地维护公民的人身权利和社会公共利益。人们在生活中既要依法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利,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利。1从四个方面认识人身权项目内容含义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与其人身不可分离而又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地位人身权与财产权共同构成了民法中的两大类基本民事权利特征人身权与民事主体的人身不可分离,因此,人身权同时具有不可转让的法律属性;人身权没有直接的财产内容,不能以金钱的价值尺度衡量人身利益;人身权是一种绝对权法律规定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以及因婚姻家庭关系等产生的身份权,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2.人身自由与人

6、格尊严(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指公民享有人身不受任何非法搜查、拘禁、逮捕、剥夺、限制的权利。(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指与人身有密切联系的名誉、姓名、肖像等不容侵犯的权利,具体体现为人格权,如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禁止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特别提醒:人格尊严涉及精神层面,人身自由涉及物质即身体本身层面。造谣中伤、辱骂等,侵犯了人格尊严;非法绑架,侵犯了人身自由。3生命健康权(1)生命是自然人最高的人身利益,是其他人格权和人格利益的基础。(2)健康以身体为物质载体,破坏身体完整性,通常会导致对健康的损害。(3)侵害生命健康权的应给予受害人或其家属以财产和精神赔偿。特别提醒:法律意义

7、上的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健康,生理健康是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转,心理健康是心理状态的良好表现。对于心理健康多通过精神损害赔偿的办法进行保护,只有当精神损害影响心理健康时才得以成为健康权客体上的健康。【典例】根据我国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某市工商、质检部门对市场销售文具情况和企业产品进行抽查,对不符合要求的橡皮擦、书写笔、书包等学生用品,一律禁止上市销售。上述举措()为公民获得受教育权提供了物质保障是尊重和保障学生健康权的具体体现能迅速增强我国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利于规范我国学生用品的市场秩序A B C D思维建模审设问题目类型:分析说明;“上述举措”指代禁止上市销售不符合要求的橡皮擦、书写笔、书包等学

8、生用品审材料“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是国家法律法规的操作性规范;“学生”是特殊的民事主体析选项不符合要求的橡皮擦、书写笔、书包等学生用品会对学生健康造成损害,入选;从市场秩序的角度,有利于规范学生用品的市场秩序,入选。悟技巧注意区分人民民主的物质保障与法律保障;虽然二者都体现人民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但二者涉及范围不同,前者主要涉及人民民主的经费支持、交通通信保障等,后者主要涉及立法、执法和司法等环节。定答案B议题二| 姓名肖像受保护1姓名权(1)依据:姓名是我们用来表现自我、区别于他人的符号,因此,姓名总是与特定个人相联系,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个人在人格上的基本特征。(2)内容:自然人有权依法决

9、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判断与他人同名属于侵犯他人姓名权的行为。()(3)表现一般来说,未成年人由父母决定其姓名。成年后有权自己决定继续使用或者改变姓名,但是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众混淆的笔名、艺名、网名、译名、姓名的简称等,参照姓名权加以保护。思考某中学高一学生林某,嫌父母给自己取的名字太土气了,所以想给自己换个名字,请问可以吗?如果林某对所改的姓名仍不满意,还可以频繁更改吗?提示:要具体分析林某的年龄情况。一般来说,在未成年之前,个人的姓名是由父母决定的。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可以更改姓名。姓名总是与特定个

10、人相联系的,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个人在人格上的基本特征,因而不宜频繁更改名字。2肖像权(1)含义: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2)内容:自然人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3)要求: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12岁的小华将生父告上法庭,要求法院判决生父向某将自己的户籍登记姓名由“向华”改为“郑华”。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法院审结了这起姓名权纠纷案,判决被告向某于判决生效后七日内配合原告小华将姓名变更为郑华。向某与郑某系夫妻关系,两人婚后于2008年3月生育一子,取名向华。

11、后因夫妻感情破裂,向某与郑某在2011年10月协议离婚,约定儿子向华由郑某监护抚养。郑某在向某不知晓的情况下,将向华的名字变更为母姓。2018年12月,向某得知向华的名字已由“向华”改为“郑华”,遂将小华的名字改回“向华”。但是,在2014年9月至2020年7月间,小华一直使用“郑华”的名字参与多种校外培训,并参加数学、征文、美术、主持、拉丁舞等方面的国内、国际比赛,获奖30余次。小华被多个组织其参赛的培训机构书面告知,由于其姓名由“郑华”变更为“向华”,可能导致其以往的奖项和成绩无法被识别,不能继续参加相关更高层次的比赛,不能继续参与教育宣传片的拍摄和出版等。名字的更改对小华的学习及成长产生

12、了极大阻碍,也给其心理造成巨大困扰。2020年8月,在多次与向某沟通无果后,小华向法院提起了诉讼。庭审中,原告小华本人充分表达了自己要求使用“郑华”这一姓名的强烈愿望。法院审理认为,原告小华从小学到中学,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生活和学习都是使用“郑华”这一姓名,小华这7年间在学业和艺术修养等各方面均有所成,该姓名既已为亲友、老师、同学所熟知,已经成为其人格标志,已成为其稳定的生活、学习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使用该姓名,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和成长,法院遂作出上述判决。(1)(依托典型事例分析,培养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科学精神)向某将小华的名字改回“向华”给小华带来哪些损害?为什么?提示:改名导致小华的

13、各种物质利益和精神荣誉受到损害。因为姓名是我们用来表现自我、区别于他人的符号,因此,姓名总是与特定个人相联系,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个人在人格上的基本特征。(2)(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精神)法院为什么不支持向某单方主张变更小华的姓名主张?提示:未成年人由父母决定其姓名,成年后有权自己决定继续使用或者改变姓名。1姓名权与肖像权的比较姓名权肖像权内容自然人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自然人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

14、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法律特征姓名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法人不享有姓名权;姓名权的客体是自然人对自己人格的文字标识的专有权;姓名权的核心问题就是专有权,他人不得享有、使用,只能是权利人自己享有和使用;姓名权的基本义务是不得非法干涉、使用他人的姓名肖像是艺术地再现自然人的外貌形象;肖像具有物的属性;肖像是肖像权的客体,表现了自然人特有的人格利益;肖像权具备一种财产利益,允许肖像权人在一定的范围内有限度地转让肖像权,允许他人制作和使用自己的肖像,并从中获得应有的使用价值侵权行为干涉他人决定、使用、改变姓名;盗用他人姓名;冒用他人姓名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做商业广告、商品装潢、书刊封

15、面及印刷挂历等2.姓名权的具体表现(1)姓名决定权,指自然人决定采用何种姓、名及其组合的权利。自然人的命名权在出生后由户主、亲属、抚养人或者邻居行使,但这并不影响其具备命名能力后的姓名变更权。(2)姓名变更权,指自然人享有的依法改变自己姓或名的权利,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都是允许的,只不过需要到户籍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3)姓名使用权,指自然人依法使用自己姓名的权利,包括积极行使:在自己的物品、作品上标示自己的姓名,作为权利主体的标志;在特定场合使用姓名,以区别于其他社会成员;消极行使:在作品上不署名,特定行为后拒绝透漏自己的姓名。其限制在于:在特定条件下,自然人不许使用

16、非正式姓名,如户口登记、身份证、护照上必须使用正式姓名。特别提醒:以侮辱方式使用他人姓名、故意错误使用他人姓名、给他人取“浑名”或“绰号”等,均属于侵害他人姓名权的行为。3肖像权、姓名权的具体表现(1)肖像制作专有权:一是肖像权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或他人、社会的需要,自己有权决定自我制作肖像或由他人制作自己的肖像,他人均不得干涉;二是肖像权人有权禁止他人未经自己的同意或授权,擅自制作自己的肖像。非法制作他人的肖像,构成侵权行为。是否侵害肖像制作专有权,取决于制作人在制作时是否取得了肖像权人的许可,未经许可进行制作的即使是以私藏为目的,不会侵害肖像权人直接的利益,那么,同样构成侵害制作肖像的专有

17、权。(2)肖像使用专有权:一是自然人有权以任何方式使用自己的肖像,并通过使用取得精神上的满足和财产上的收益,他人不得干涉(但不得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二是自然人有权允许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并决定从中获得报酬。三是自然人有权禁止他人非法使用自己的肖像。(3)肖像利益维护权:一是公民有权禁止他人未经自己允许制作自己的肖像;二是公民有权禁止他人未经允许使用自己的肖像;三是公民有权禁止他人对自己的肖像进行毁损、玷污、丑化和歪曲。一般原则是:公民对自己的形象的再现权有权同意或者不同意在客观物质媒介上和空间里的再现自己的形象的权利;公民有权使用自己的肖像、有权允许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有权禁止他人使用自己的

18、肖像的权利。【典例】甲用其拾得的乙的身份证在丙银行办理了信用卡,并恶意透支,致使乙的姓名被列入银行不良信用记录名单。经查,丙银行在办理发放信用卡之前,曾通过甲在该行留下的乙的电话(实为甲的电话)核实乙是否申请办理了信用卡。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甲侵犯了乙的姓名权B甲侵犯了乙的名誉权C甲侵犯了乙的信用权D丙银行不应承担责任思维建模审设问1.权利由法律赋予,法律未认定的公民不能随意创设2.要求选择表述正确的选项,需要排除错误选项审材料1.甲非法使用乙的身份证办理信用卡,使“乙的姓名”被列入银行不良信用记录名单,说明乙的姓名权被侵害2.甲在丙银行留下的乙的电话(实为甲的电话),丙银

19、行没有尽到信息核实义务,故应承担法律责任析选项根据姓名权的法律规定,此处属于冒用他人姓名取得经济利益的行为,故选A项。根据名誉权的定义,可知甲的行为不属于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排除B。我国法律没有信用权的规定,可排除C。根据获取的材料信息可知,丙银行存在工作疏漏,故应承担法律责任,排除D。悟技巧弄清姓名权与名誉权的区别。定答案A议题三| 名誉隐私不可侵1名誉权(1)含义: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2)要求: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也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2隐私权(1)含义: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

20、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辨析公民所有个人信息均属于隐私权的调整对象。提示: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并非所有个人信息均属于隐私权的调整对象。(2)要求: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3)意义民法保护隐私权,是对宪法规定的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住宅不受侵犯等公民权利的落实。尊重他人隐私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余某、王某系夫妻,共同经营南京某家具销售中心,被告杨某曾就职于该门店。杨某离职后,在其微信朋友圈陆续公开发布多条动态,称二原告为“人渣夫妇”“恶意诉讼、虚假诉讼”“欺诈客户

21、”“虚构尾款和部门业务”,并公开原告经营个体户未公开的信息。二原告诉至法院,要求杨某停止侵害,在朋友圈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二人经济损失。(1)(坚持知法尊法,提高法治意识)杨某的做法侵害了余某、王某的什么权利,给余某、王某带来什么损害?提示:侵害了余某、王某的名誉权,形成对余某、王某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负面评价;侵害了余某、王某的隐私权,造成相应的精神损失。(2)(深入社会生活,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政治素养)如果你是法官,你将对互联网时代公民的线上行为有何建议?提示: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尊重公民的人身权。1名誉权与荣誉权(1)公民、法人无一例外都享有名誉权,名誉是指社会对公民个人的品

22、德、情操、才干、声望、信誉和形象及法人信誉、形象等各方面形成的综合评价。名誉权,是法律规定公民、法人享有的保有和维护自身名誉的权利。(2)荣誉权只能由对国家和社会作出突出贡献或取得优异成绩而被授予荣誉称号的公民、法人享有。对荣誉权的侵害方式只有一种,即非法剥夺公民或法人的荣誉称号。(3)荣誉称号表明了国家和社会对荣誉获得者的高度评价,因而与名誉有联系。如果非法剥夺公民的荣誉称号,使公民的名誉也受到损害的,同时构成侵害荣誉权和名誉权。2隐私权(1)内容:公民享有姓名权、肖像权、住址、住宅电话、身体肌肤形态的秘密,未经许可,不可以刺探、公开或传播;公民的个人活动,尤其是在住宅内的活动不受监视、窥视

23、、摄影、录像,但依法监视居住者除外;公民的住宅不受非法侵入、窥视或骚扰;公民的储蓄、财产状况不受非法调查或公布,但依法需要公布财产状况者除外;公民的通信、日记和其他私人文件不受刺探或非法公开,公民的个人数据不受非法搜集、传输、处理、利用;公民的社会关系,不受非法调查或公开;公民的档案材料,不得非法公开或扩大知晓范围;不得非法向社会公开公民过去的或现在纯属个人的情况等;公民的任何其他属于私人内容的个人数据,不可非法搜集、传输、处理、利用。 (2)特征: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隐私权的客体包括私人活动、个人信息和个人领域;隐私权的保护范围受公共利益的限制。(3)意义:保护隐私权是保护公民人格尊严

24、的需要,是保护公民人身自由的需要,是维护公民法律上、道德人格上平等的需要,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需要。特别提醒:当前未成年人的隐私权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家庭、学校、社会各领域都不同程度存在着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现象。如未成年人每个人都有一些涉及个人心理以及社会交往的秘密,未经本人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将其公开;未成年人的通信自由需要重视。3自然人人身权的比较法律允许法律禁止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

25、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姓名权自然人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肖像权自然人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名誉权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的名誉权隐私权法律保护自然人的隐私,保障私人生活安宁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特别提醒:人身权是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的,不能以金钱来衡量其价值,一

26、般不具有可让与性,受到侵害时主要需以非财产的方式予以救济。【典例】某中学九年级学生刘胜、李明等四人同住一宿舍,刘胜等三人见李明不在宿舍,就偷偷地传阅李明的日记,还在教室里面宣传和起哄,以致班里许多同学经常挖苦、讽刺李明,对李明造成很坏的影响。刘胜等三人的行为是侵犯()李明姓名权的行为李明隐私权的行为李明肖像权的行为李明名誉权的行为ABCD思维建模审设问1.要求对刘胜等三人的行为进行评价2. “侵犯”表明了这是一种侵权行为审材料1.“偷偷地传阅李明的日记”表明了对李明隐私权的侵犯2.“在教室里面宣传和起哄,以致班里许多同学经常挖苦、讽刺李明”表明了对李明名誉权的侵犯析选项根据姓名权的定义,此处不

27、涉及姓名权,排除。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李明的私生活受到了影响,刘胜等三人侵害了其隐私权,入选。根据肖像权的定义,此处不涉及肖像权,排除。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李明经常被挖苦、讽刺,其名誉权受到侵害,入选。悟技巧注意信息的获取与加工,“偷偷地传阅李明的日记”涉及隐私权问题,“以致班里许多同学经常挖苦、讽刺李明”涉及名誉权问题。定答案B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肆虐,给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200多个国家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然而,部分国家以种种借口优先救治年轻患者。2020年5月1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其发布的新冠疫情对老年人影响政策简报视频中表示,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给老年群体

28、造成重大冲击,人类社会应高度重视和尊重老年人在疫情中的生命权和健康权。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提出的相关倡议的依据。四翼要求基础性熟知民法基本原则,了解自然人人身权的内涵与外延,知道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的地位综合性综合运用民法基本原则和民法关于人身权的具体规范,从整体上评价生活中的法律现象。应用性深入新冠肺炎疫情实际,运用法治思维认识和处理社会矛盾与问题。创新性坚持辩证思维、矛盾思维、系统思维,透过现象洞察事物本质,形成远见卓识。答案平等原则是由民法所调整的人身关系与财产关系的特点所决定的。这也是民法区别于刑法、行政法的重要特征。这一原则贯穿在各类民事法律规范之中。坚持年龄平等、反对年龄歧视,尊重老年人在疫情中的生命权和健康权是民法基本原则的应有之义。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生命是自然人最高的人身利益,身体是承载生命健康的物质载体,自然人的身心健康既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老年人与年轻人应该享有同等的生命权和健康权,疫情之下谁也不能被牺牲、被拋弃,老年人的生命权、健康权也应该被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