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津市和平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调查生物试题第卷 选择题1. 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B.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C. 真核细胞不存在无丝分裂这一细胞增殖方式D. 细胞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未发生改变【答案】A【解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也存在细胞凋亡的现象,说明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A项正确;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所以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也表达,B项错误;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
2、裂、减数分裂,C项错误;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使不同细胞中合成的蛋白质种类出现差异,D项错误。【考点定位】细胞的增殖、凋亡、分化、癌变。2.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 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加强立法,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C. 湿地具有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 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生物多样性降低的重要原因【答案】B【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正确;保护生物多样性并非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而是合理开发利用,B错误;生物多样性降低
3、的重要原因是栖息地环境被破坏,使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湿地具有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正确;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生物多样性降低的重要原因,D错误。3. 下图中病毒甲、乙为两种不同的植物病毒,经重建后形成“杂种病毒丙”,用病毒丙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增殖后产生的新一代病毒是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可知“重组病毒”丙的组成是甲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和乙病毒的RNA,又知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而不是蛋白质外壳,因此重组病毒丙的遗传物质是乙病毒的RNA,丙病毒的子代的蛋白质外壳是由乙病毒的RNA控制合成的,
4、应与乙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相同,丙病毒的子代的RNA由乙病毒的RNA复制而来,与乙病毒的RNA相同所以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与乙病毒相同考点:烟草花叶病毒【名师点睛】本题对RNA病毒的遗传物质的考查,RNA病毒由蛋白质和RNA组成的,遗传物质是RNA,重组病毒含有哪种病毒的遗传物质,就会表现哪种病毒的性状。4. 下图a、b为有机小分子物质,甲、乙、丙代表有机大分子物质。已知核糖体是由RKA和蛋白质构成的,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b在细胞核中经缩合反应合成丙B. 豌豆叶肉细胞中的a含有5种碱基C. DNA只分布在细胞核内,RNA只分布在细胞质中D. 人的神经细胞和肝细胞中,
5、甲一般不同,丙一般相同【答案】B【解析】甲是DNA,乙是RNA,丙是蛋白质,a是核苷酸,b是氨基酸;蛋白质在核糖体中脱水缩合反应合成蛋白质,A错误;在豌豆的叶肉细胞内,a核苷酸分脱氧核苷酸4种和核糖核苷酸4种,共有8种,但碱基只有5种(A、G、C、T、U),B错误;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C错误;同一个体的神经细胞和肝细胞中,DNA一般相同,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蛋白质一般不同,D正确。5. 下列生物学实验的原理、技术或方法正确的是A. 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氣溶液作为底物B. 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必须使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C. 恩格尔曼的水绵
6、实验中好氧细菌的作用是检测氧气的释放部位D. 甘蔗莲和甜菜块根都含较多蔗糖且近于无色,可用于还原糖鉴【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受温度影响,作为底物不能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A错。 低温和化学药剂如秋水仙素都能诱导染色体组加倍,B错。水绵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好氧细菌需要氧气,会聚集在叶绿体周围,故能判断氧气释放部位,C正确。蔗糖为非还原糖,D错。考点:本题考查实验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能力。6. 下为鸟类繁殖活动调节示意图,
7、甲、乙、丙表示相关激素。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 鸟类的緊拟是在沖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B. 下丘脑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紊C. 乙是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D. 丙进入血液后,通过反馈调节影响下丘脑和垂体中相关激素的合成与分泌【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中性激素的调节过程: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性腺激素性腺性激素,同时性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所以图中甲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乙是促性腺激素、丙是性激素。由图可知,鸟类的繁殖活动是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A正确;下丘脑是机体调节中枢,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
8、激紊,B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乙是促性腺激素,能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C错误;由图可知:性激素进入血液后又通过反馈作用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D正确。7. 将某植物细胞分为两组,分别浸于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与()尿素溶液中,毎隔5分钟显微镜观察一次,测量原生质体的相对表面积,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实验开始后30分钟,()的原生质体中必含蔗糖B. 20分钟后放入尿素溶液中的细胞开始吸水C. 此图显示尿素可通过细胞膜,而蔗搪却不能通过细胞膜D. 一定浓度的蔗糖和尿素都能使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答案】A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由于植物细胞不能吸收蔗糖,所以实验
9、开始后30分钟,()的原生质体中没有蔗糖,A错误;一定浓度的蔗糖和尿素都能使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细胞因失水收缩而体积变小,A正确;20分钟后放入尿素溶液中的细胞开始吸水,处于复原过程是因为细胞能吸收尿素,B正确;根据此图分析,植物细胞不能吸收蔗糖,但能吸收尿素,C正确;根据前20分钟的变化可知,一定浓度的蔗糖和尿素都能使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D正确。8. 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观型的频率是0.36,则A. 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7 Aa的频率是0.32B. 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大于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C. 若该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说明一定会形成新物种D
10、. 若该种群中A基因频率为0.4,A所控制性状的个体在种群中占到40%【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题意该种群隐性性状aa的频率是0.64,故a基因频率为0.8,A基因频率为0.2;则子一代Aa的频率是0.32,A正确,B错误。若该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说明发生了进化,C错误。若该种群中A基因频率为0.4,则a基因频率为0.6,aa型个体占36%,A所控制性状个体占64%,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种群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9. 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
11、最适pH等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B段表明,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逐渐加快B. 实验中温度、pH属于无关变量,反应物的浓度属于自变量C. 如果温度升高l0重复实验,则图中A点的位置将上移D. 若从乙点开始,往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B点会上移【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中的A、B、C三点:A点,随着反应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B点和C点,反应速率在此时达到最高,可能是酶的量限制了反应速率的提高。由图知,影响AB段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浓度,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A正确;该图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等条件下,反应物
12、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所以温度、pH属于无关变量,反应物的浓度属于自变量,B正确;该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所以A点温度升高l0,就会超过酶的最适温度,反应速率下降,图中A点的位置将下移,C错误;C点可能是酶的量限制了反应速率的提高,如果在C点时加入少量的酶,会使反应速率加快,D正确。10.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 抗原都是外来异物 B. 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C. 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 D. 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答案】C【解析】抗原并不都是外来异物,如人体自身产生的癌细胞也属于抗原,A错
13、误;溶菌酶位于人体内环境中时,它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B错误;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的抗原的吞噬、处理和呈递,C正确;HIV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免疫缺陷病,D错误。11. 已知1mol葡萄糖通过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为2870kJ,其中1161kJ的能量储存在ATP分子中(ATP分子中的一个高能磷酸键水解释放的能量为30.54kJ/mol)。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有氧呼吸产生的ATP主要来自第三阶段B. 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中约有40%贮存在ATP中C. 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了D. 1mol葡萄糖通过有氧呼吸可以产生19molATP【答案】D【解析】有氧呼吸
14、的三个阶段都能产生ATP,其中第三阶段,H与氧气结合生成的ATP最多,A正确;贮存在ATP中的能量是能直接被生命活动所利用的能量,这些能量所占的比例为1161287040%,B正确;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40%用于生命活动,其余60%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C正确;1mol葡萄糖通过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中有1161kJ的能量储存在ATP中,ATP分子中的一个高能磷酸键水解释放的能量为30.54KJ/mol,因此1mol葡萄糖通过有氧呼吸可以生成116130.5438molATP,D错误。12. 某生物体的嘌呤喊基占总数的44%,嘧啶碱骓占总数的56%,该生物不可能是A. 烟草花叶病毒 B
15、. 大肠杆菌 C. 酵母菌 D. T2噬菌体【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知,生物体的嘌呤碱基占总数的44%,嘧啶碱基占总数的56%,即嘧啶嘌呤,因此该生物可能既含有DNA,又含有RNA;也可能只含有RNA;不可能只含有双链DNA。烟草花叶病毒是RNA病毒,嘌呤不一定与嘧啶相等,因此该生物可能是烟草花叶病毒,A错误;大肠杆菌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嘌呤可能与嘧啶不等,B错误;酵母菌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嘌呤可能与嘧啶不等,C错误;T2噬菌体是DNA病毒,只含有双链DNA一种核酸,因此嘌呤与嘧啶相等,该生物不可能是T2噬菌体,D正确。【点睛】DNA与RNA的区分:(1)若核酸分子中有脱氧核
16、糖,一定为DNA;有核糖一定为RNA。(2)若含“T”,一定为DNA或其单位;若含“U”,一定为RNA或其单位。(3)若T不等于A或嘌呤不等于嘧啶,则为单链DNA,因双链DNA分子中A=T、G=C、嘌呤(A+G)=嘧啶(C+T)。(4)若嘌呤不等于嘧啶,则肯定不是双链DNA(可能为单链DNA,也可能为RNA)。13. 图14依次表示4个不同生态系统的有关数据。图1表示各营养级有毐物质(如重金属)富集量,图2表示各营养级有机物含量,图3表示生态系统各组分关系图解,图4表示能量金字塔示意图,以下依据图14所绘的食物链中正确的是A. 图1:丙甲乙丁B. 图2:丙丁甲乙C. 图3: DABCD. 图4
17、:戊乙丙甲丁【答案】B【解析】食物链中,随着营养级的增高,有毒物质的富集量增多,故图1对应的食物链为丁乙甲丙,A错误;图2表示各营养级有机物含量,由于生产者所含的有机物最多,然后依次递减,故图2对应的食物链为丙丁甲乙,B正确;分析图3可知,D是生产者,A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C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由于食物链中不包含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故图3对应的食物链是DA,C错误;图4表示能量金字塔示意图,其中乙、丙处于同一个营养级,即其食物链为:,D错误。1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氨基酸、血红蛋白都属于内环境成分B. 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艾滋病都是由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C.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
18、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D.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答案】D【解析】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A错误;艾滋病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不是由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B错误;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而不是恒定不变的,C错误;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正确。15. 如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在t1之前,酵母菌呼吸作用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 在t1之前,酵母菌细胞质基质中既有H的产生,也有H的消耗C. 在t1t2时段,无氧呼吸是酵母菌单位时间
19、内消耗葡萄糖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D. 在t2t3时段,乙醇含量过高是酵母菌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答案】B【解析】酵母菌能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是兼性厌氧生物,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酵母菌在有氧呼吸的条件下进行大量繁殖。在t1之前,由于无乙醇生成,说明酵母菌没有发生无氧呼吸,其有氧呼吸作用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A正确;在t1之前,由于无乙醇生成,只有有氧呼吸,产生H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消耗H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B错误;在t1t2时段,酵母菌积累乙醇迅速达到最多,说明酵母菌主要是进行无氧呼吸,即无氧呼吸是酵母菌单位时间内消耗葡萄糖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C正
20、确;在t2t3时段,乙醇含量过高,酵母菌的繁殖受到抑制,同时乙醇含量过高会抑制酵母菌生长乃至杀死酵母菌,所以乙醇是酵母菌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D正确。16. 己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和30。下图表示该植物在30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调节到25(原光照强度和C02浓度不变),理论上图中相应点的移动分别是A. a点上移,b点左移,m值上升B. a点不移,b点左移,m值不变C. a点上移,b点右移,m值下降D. a点下移,b点不移,m值上升【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温度从30降低25到后,光合速率升高,呼吸速率减慢。图中a点代表呼吸速率,现呼吸速
21、率降低,收所以a点上移;b点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现呼吸速率减慢,光合作用加快,所以b点左移;m点表示最大光合速率,现光合速率升高,所以m值增加,故选A。【考点定位】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名师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利用题中所给条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因此由25升到30的条件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均改变,再由此判断三点移动方向。17. 如图甲、乙表示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某两个阶段的示意图,图丙为图乙中部分片段的放大示意图。对此分析合理的是A. 图甲所示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内,图乙所示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质内B. 图中催化图甲、乙所示两过程的酶1、酶2
22、和酶3是相同的C. 所示为转录过程,图乙所示为DNA的复制过程D. 图丙中含有2种单糖、8种核苷酸【答案】D【解析】由题干可知,图甲为DNA复制,图丙中b链含U碱基,因此b为RNA,所以图乙为转录,C错误;DNA复制和转录过程都以DNA为模板。真核细胞中,DNA分子存在于细胞核中不能随意进出,因此图甲和图乙所示过程都在细胞核中进行,故A错误;图甲中所用的酶1和酶2为解旋酶和DNA聚合酶,图乙中酶3为RNA聚合酶,B错误;DNA单位为脱氧核苷酸,RNA单位为核糖核苷酸,两种核苷酸五碳糖不同,脱氧核苷酸具有A、T、C和G四种碱基,核糖核苷酸具有A、U、C和G四种碱基,因此图丙中含有两种单糖、五种碱
23、基、八种核苷酸,D正确。18. 某农场面积为l40hm2,其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采用标志重捕法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O只,其中两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 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物种丰度下降C. 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D. 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答案】B【解析】鹰是鼠的天敌,鹰的数量肯定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A正确;群落的丰富度与该群落物种数目成正比,而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使得种群密度下降,B错
24、误;根据标记重捕法的原理,用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的数量,利用公式100:x=2:280,得x=14000只140只/hm2,进而计算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C正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则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D正确。19. 如图为某种群的数量増长曲线和种群增长速率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应使渔业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C点B. 种群呈“J”型增长时其增长速率不能用图乙表示C. 当种群增长速率对应乙图中的G点时,该种群数量将达到最大值D. 甲图中C点种群增长速率对应乙图中的F点,AC段可看成是“J”型增长【答案】D【
25、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中前一条表示“J”型曲线,后一条表示“S”型曲线,两曲线之间的阴影表示被淘汰的个体。渔业捕捞时,应使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C点,以确保有最大增长率,使种群数量得到快速恢复,A正确;种群呈“J”曲线型增长时,增长率保持不变,所以不能用图乙表示,B正确;当种群增长速率对应乙图中的G点时,表示增长率为0,此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说明该种群数量将达到最大值,C正确;甲图中C点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对应乙图中的F点,但AC段已有少量个体被环境淘汰,所以不能看成是“J”型增长,D错误。20.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条链状多肽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B. n个氨基酸形成环
26、状多肽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18nC. 多肽能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D. 将环状n肽彻底水解需要破坏的肽键数量为(nl)个【答案】D【解析】在链状多肽中,不考虑R基的条件下,多肽两端的氨基酸分别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所以,一条链状多肽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A正确;n个氨基酸形成环状多肽时形成n个肽键,脱去n个水分子,所以,其相对分子质量会减少18n,B正确;多肽能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使得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丰富了蛋白质的多样性,C正确;在环状肽链中,肽键数等于氨基酸数,所以将环状n肽彻底水解需要破坏的肽键数量为n个,D错误。21. 如图是生
27、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N2,由初级消费者流向蜣螂的能量为N6B. 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给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N5/N2100%C. N5将有两个去向,其中之一是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D. 能量在各营养级的流动离不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N2,初级消费者通过粪便流向蜣螂的能量为N6,不属于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故A错。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给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第二营养级同化量与第一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故B正确。N5将有两个去向,
28、其中之一是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一部分通过呼吸一热能散失,故C 正确。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而流动,而且离不开信息的传递,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模型分析能力。22. 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增多是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B. 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循环方向C. 无机环境中的CO2可以来细胞呼吸D. 甲、乙种间关系的调节还需要信息传递的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题图可知,该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故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循环方向
29、,甲代表生产者,乙代表初级消费者,丙代表次级消费者,丁代表分解者。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而是分解者的呼吸作用,A错误;该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故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循环方向,B正确;细胞呼吸分解的CO2释放到无机环境中,C正确;甲代表生产者,乙代表初级消费者,两者种间的关系需要通过信息传递进行调节,D正确。23. 下图为舞蹈症家系图,若图中7和10婚配,生一个患舞蹈症孩了的概率为A. 1/2 B. 3/4 C. 5/6 D. 100%【答案】C【解析】如果用A、a表示控制性状的基因,根据题图“3、4都患病,而孩子8正常”可知,该病是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再根据2号
30、正常,而4号患病,说明致病基因不能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7号是患者其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其中是AA的概率是1/3,是Aa的概率是2/3(父母是Aa,子女有病其基因型只能是AA或Aa,是杂合子的概率Aa/(AA+Aa)=2/3),10号是Aa,两个人生个正常孩的概率为2/3AaAa=1/6aa,生个病孩的概率是5/6。所以本题选C。24. 下图是果蝇细胞减数分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表示精母细胞,图表示次级精母细胞B. a、b、c、d染色体的组成各不相同C. 图表示的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组成4个染色体组D. 图可能是4个精细胞,也可能是1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答案】A【解析】分析图示减数分
31、裂过程,图表示初级精母细胞,图表示的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图表示精细胞,A正确;一共有8条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故A项错误。在没有交叉互换或基因突变的情况下,精子中的染色体组成两两相同,即a和b、c和d染色体组成相同,B错误;图表示的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组成2个染色体组,C错误;图的细胞大小相同,所以只可能是四个精子,D错误。25. 下图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图中的基因2由基因1变异而来。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图表示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 图表示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 图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D. 图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答案】C.26. 某动物的
32、基因A和B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只有A显性或B显性的胚胎不能成活,若AABB和aabb个体交配,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群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A. 1/4 B. 1/5 C. 1/9 D. 1/10【答案】B【解析】AABB与aabb个体交配,后代F1基因型为AaBb,F1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由于只存在一种显性基因时胚胎不能存活,所以F2中只有A_B_和aabb。比例为9:1;由于其中纯合个体AABB和aabb各占1份,所以F2中纯合个体占2/(9+1)=1/5,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点睛】易错项分析:本题的易错项为C项。子一代相互交配后产生的子代中A_B_、A_bb(致死)、aaB_(
33、致死)、aabb,则A_B_:aabb=9:1。27. 用纯合子果蝇作为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PF1灰身红眼黑身白眼灰身红眼、灰身红眼黑身白眼灰身红眼灰身红眼、灰身白眼A. 果蝇的灰身、红眼是显性性状B. 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 若组合的F1随机交配,则F2雌蝇中纯合的灰身红眼占1/16D. 若组合的F1随机交配,则F2雌雄蝇中黑身白眼占1/8【答案】C【解析】根据实验灰身红眼黑身白眼的后代只出现灰身红眼,说明灰身、红眼是显性性状,A正确;因为组合的后代中,雌性个体只有红眼,雄性个体只有白眼,因此可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正确;组合的F1的基因型
34、为AaXBXb和AaXBY,若组合的F1随机交配,则F2雌蝇中纯合的灰身红眼占1/41/2=1/8,C错误;D、组合的F1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若组合的F1随机交配,则 F2雄蝇中黑身白眼占1/41/2=1/8,D正确。第卷 非选择题28.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其结构简单,是研究生命科学的理想微生物。下图表示酵母菌中线粒体发生的“自噬”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1)线粒体增大膜面积的方式是_,从代谢的角度分析,其现实意义是_。(2)由上图可知,线粒体在_的条件下会损伤,它们可被细胞自身的膜(如内质网或高尔基复合体的膜)包裹形成自噬体,并与溶酶体结合形成“自噬溶酶体”。该过程体现
35、了生物膜具有_。(3)若该酵母菌的线粒体均遭此“损伤”,则在有氧的条件下,葡萄糖氧化分解的最终产物是_,对其进行检测所需的试剂是_。【答案】 (1). 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 (2). 增大内膜表面积,为催化有氧呼吸的酶提供更大的附着面积 (3). 饥饿和光照 (4). 一定的流动性 (5). 酒精和二氧化碳 (6). 重铬酸钾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解析】试题分析: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能产生大量的CO2,在进行无氧呼吸时能产生酒精和CO2 。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
36、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可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1)线粒体为双层膜细胞器,其内膜通过向内凹陷折叠形成嵴,增大了内膜面积,为代谢所需的酶提供了更大的附着位点。(2)依图可知,线粒体在饥饿和光照的条件下会损伤,由“自噬”后的线粒体形成“自噬体”,并与溶酶体结合形成“自噬溶酶体”,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一定的流动性。(3)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若该酵母菌的线粒体均受损,即使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也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酒精在酸性条件下遇到橙色的重铬酸钾会变成灰绿色;二氧化碳可使澄
37、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也会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故可用以上试剂检测无氧呼吸的产物。【点睛】本题关键要结合题干信息,熟记检测酵母菌呼吸产物的原理。29. 甲图为人的性染色体简图。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中片段), 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基因;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甲图中的1,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基因。(1)人类的血友病基因位于甲图中的_(、1、2)片段。(2)某种病的遗传系谱如乙图,请描述该类遗传病的特点:_。控制该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甲图中的_片段。(3)假设控制某个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甲图所示X和Y染色体的片段,这对性状在后代男女个体中表现型的不一定相同。例如母本
38、为XaXa,父本为XaYA,则后代男性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为_、_;后代女性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为_、_。【答案】 (1). 2 (2). 患者均为男性,且具有代代遗传的特点 (3). 1 (4). XaYA (5). 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 (6). XaXa (7). 全部表现为隐性性状【解析】分析图甲:片段是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基因;-1和-2片段是非同源区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基因。-1片段上基因的遗传称为伴Y染色体染色体遗传,-2片段上基因的遗传称为伴X染色体遗传。图乙中患者均为男性,很可能是伴Y染色体遗传。(1)人的血友病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Y上没有(如男性
39、患者的基因性是XhY),所以基因位于非同源部分的-2片段。 (2)由图乙可知,该病只出现在男性,并且表现出连续遗传,因此最可能是伴Y染色体遗传,该致病基因应在Y染色体的非同源部分,即。基因的遗传特点是患者均为男性,且具有代代遗传的特点。(3)控制某个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甲图所示X和Y染色体的I片段时,后代男女个体中表现型的比例不一定相等,例如母本为XaXa,父本为XaYA,后代男性为YAXa,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后代女性个体为XaXa,全部表现为隐性性状。【点睛】本题关键要熟悉X、Y染色体的组成片段是否为同源区段。30. 多年封山育林后,某山区原马尾松林的部分区域,栲树己占优势,仅在树林
40、边缘还有马尾松分布,且低于0.3m的马尾松苗很多,高于0.3m的马尾松幼树很少,在最适温度和湿度下进行测定,结果如下图及下表。表:马尾松林不同时间点不同高度的光照强度(Lx)位置光照强度时间6点10点12点14点17点0.3m高处15035050010001501.2m高处600140020004000600最高处300007000100002000030000(1)当光照强度超过1200Lx时,限制栲树和马尾松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分别是_、_。当光照强度为400Lx时,马尾松叶肉细胞中形成ATP的部位有_。(2)依据上述信息推测,在树林中低于0.3m的马尾松苗_(能/不能)长成幼树,原
41、因是_。(3)如图1所示,若马尾松每天接受12小时光照,平均光照强度为1200Lx,则一昼夜10dm2的叶片净产生氧气_mmol。(4)马尾松林逐渐被栲树林取代的过程称为_。栲树能够取代马尾松的原因是_。【答案】 (1). 二氧化碳浓度 (2). 光照强度 (3).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4). 不能 (5). 在低于0.3m处,光强小于lOOOLx,幼苗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少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无法正常生长 (6). 240 (7). 群落演替(演替、次生演替) (8). 栲树在较弱光照条件下有生长优势【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曲线可知,当光照强度超过1200Lx时,随光照强度的
42、增强,栲树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这说明光照强度不再是限制栲树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此时因为是在最适温度和湿度下,所以限制制栲树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当光照强度超过1200Lx 时,随光照强度的增强,马尾松光合作用速率增加,这说明限制马尾松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光照强度。此光照强度下,马尾松的呼吸作用速率为4 mmol/dm2.h,光照下净光合作用速率为12mmol/dm2.h。(1)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当光照强度超过1200Lx时,限制制栲树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而限制马尾松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光照强度。分析曲线可知,当光照强度为400Lx,马尾松叶肉细胞即
43、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所以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叶绿体、线粒体。(2)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在树林中低于0.3m,光照强度小于1000Lx,幼苗一昼夜中,马尾松苗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小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所以马尾松幼苗不能在正常生长。(3)如图1所示,若马尾松每天接受12小时光照,平均光照强度为1200Lx,则一昼夜10dm2的叶片净产生氧气61210-41210=240mmol。(4)在生态系统中,一个优势种群被另一个优势种群取代的现象叫群落演替。马尾松林逐渐被栲树林取代的过程称为群落演替,分析曲线可知,和马尾松相比栲树更能适应在弱光下生存。【点睛】本题中易错点是确定曲线中点
44、的含义代表植物光照下的净光合速率,与纵轴的交点代表黑暗下的呼吸速率。一昼夜的净光合量=光照下的净产生量-黑暗下的呼吸量。31. 目前发现的病毒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它们的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分别用下图表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MERS的全称是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病毒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以RNA作为遗传物质,遗传物质能直接进行翻译。MERS病毒属于上述_(甲、乙、丙)种类型病毒,感染人体后其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_。实验室研究MERS病毒时_(能/不能)用含多种营养物质的培养液来培养,理由是_。(2)图中需要逆转录酶的过程有_(写数字)。(3)赫尔希和蔡司实验使用的T2噬菌体属于上述中_(甲、
45、乙、丙)种类型的病毒,在实验过程中对遗传物质进行标记使用的元素是_,1个噬菌体产生的多个子代中有2个具有放射性,这是因为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_。【答案】 (1). 乙 (2). 人体细胞的核糖体 (3). 不能 (4). ME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依赖于细胞才能繁殖 (5). 6 (6). 甲 (7). P (8). 半保留复制【解析】(1) MERS遗传物质能直接进行翻译,因此MERS病毒属于上述乙种类型病毒,感染人体后其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人体细胞的核糖体。ME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依赖于细胞才能繁殖,故实验室研究MERS病毒时不能用含多种营养物质的培养液来培养。(2)图中过程6为
46、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过程8为DNA复制,其需要的酶有DNA解旋酶、DNA聚合酶。(3) T2噬菌体遗传物质是DNA,属于上述中甲种类型的病毒,在实验过程中对遗传物质进行标记使用的元素是P,1个噬菌体产生的多个子代中,有2个具有放射性,这是因为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32. 可卡因会影响大脑中与愉悦传递有关的神经细胞,这些细胞利用脑内分泌物多巴胺传递愉悦的信息。下图是可卡因使用者毒瘾形成的机埋,请据图回答问题。(1)神经元结构的_末梢经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结构A。结构的名称是_,它将多巴胺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是_,体现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特点。(2)物质的名称是_。
47、在接触毒品前,细胞B不会长时间兴奋,其原因是巴胺发挥作用后通过多巴胺转运蛋白运回突触小体。 (3)吸食可卡因后,愉悦感加强的原因是_。(4)可卡因上瘾时,大脑中与愉悦传递有关的神经细胞上的物质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多巴胺分子中时,细胞B会通过在细胞表面_来适应多巴胺浓度的增加,此时细胞B对多巴胺的感受能力_(增强/不变/下降)。【答案】 (1). 轴突 (2). 突触小泡 (3). 胞吐 (4). 多巴胺受体(受体) (5). 可卡因与多巴胺转运蛋白结合,导致多巴胺在突触中的停留时间延长,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加强愉悦感 (6). 减少多巴胺受体的数量 (7). 下降【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示中放大
48、结构示意图:A为突触小体(含突触前膜),B为突触后膜,它们共同构成突触。图中结构为突触小泡,结构为神经递质受体,能特异性识别神经递质并与之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1)在突触结构中,突触前膜一般是轴突末梢膨大而成的突触小体的膜。其中结构是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通过胞吐释放,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2)图示结构为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由接触毒品前的图可知,多巴胺发挥作用后通过多巴胺转运蛋白运回突触小体(被突触小体回收)。(3)由接触可卡因后的图可知,可卡因与多巴胺转运蛋白结合,导致多巴胺在突触中的停留时间延长,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加强愉悦感。(4)上瘾后比刚接触时,多巴胺受体减
49、少,所以细胞B对多巴胺的感受能力下降。【点睛】本题关键要弄清可卡因的作用原理。33. 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和茎生长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下表: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ae依次增大)组别清水浓度a浓度b浓度c浓度d浓度e平均株高/cm162038514224(1)若某植物幼苗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2m,则其向光面生长素浓度范围为_。(2)油菜素内酯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被称为“第六大植物内源激素”。上表中实验结果能否说明油菜素内酯对芹菜生长具有两重性?_,理由是_。(3)请完善进一步探究油菜素内酯促进芹菜生长的最适浓度范围的
50、实验步骤: 在浓度_至浓度_之间配制系列浓度梯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 取同一批种子使其萌发,选取株高、长势相同的幼苗分为6组,每组20株,编号;分别用等量且适量的上述系列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喷洒对应组的芹菜幼苗;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_。【答案】 (1). 小于m (2). 否 (3). 该实验结果只表明ae各种浓度均有促进作用,没体现抑制作用 (4). b (5). d (6). 测量并记录芹菜株高,再计算平均值【解析】分析图表: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和茎生长的影响,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感程度不同,根比茎对生长素更敏感;表中数据显示生长素浓度为c时,平均株高最高。(1)在单侧光的
51、刺激下,背光面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面,且生长效应强于向光面,故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2m时,向光面生长素浓度范围应小于m,以保证效应弱于背光面。(2)表中实验结果不能说明油菜素内酯对芹菜生长具有两重性。因为该实验结果只表明ae各种浓度均有促进作用,没体现抑制作用。(3)根据实验的设计原则,实验需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而无关变量要保持相同且适宜,实验步骤如下:表中数据显示生长素浓度为c时,平均株高最高,但不能说明浓度c是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应该在浓度b至浓度d之间配制系列浓度梯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取同一批种子使其萌发,从中选取株高、长势相同的芹菜幼苗均分为6组,每组20株,并且编号;本实验的单一变量是油菜素内酯水溶液的浓度,所以分别用等量且适量的上述系列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喷洒对应组的芹菜幼苗;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量并记录芹菜株高,再计算平均值。【点睛】注意:确定生长素作用体现两重性,必须是与对照组相比,既体现了促进作用,又体现了抑制作用。另外,确定生长素的最适促进生长的浓度必须出现波峰(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