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2 ,大小:100.50KB ,
资源ID:59150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9150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东省烟台市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东省烟台市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试题(含解析).doc

1、烟台市2017201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谈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李振宏黄河文明是和两河流域文明、尼罗河文明、印度河文明一样齐名于世的大河文明或农业文明。其古老而绵延不绝的生命力、求新求变的文化精神,更使它在人类古文明史的比较中分外靓丽。而在以往,变革精神这个黄河文明的显著特色,一直未被人们重视。过分强调大河流域文化、平原文化或农业文明的保守属性,主要是源自黑格尔的“历史的地理基础”概念。他认为,干燥的高地与广阔的高原上的人性格是好客和掠夺,而巨川大江流过的平原流域上居民的特性是守旧、呆板和孤僻,“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类束

2、缚在土壤上,把他们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平原流域文化或文明有其保守性的一面,但我们也必须明白,地理环境的影响作用不是绝对的;在类似地理环境中生存发展的不同民族,其文明道路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对黄河文明的研究我们必须回到实证的历史中,这样,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明显的事实,那就是在中国黄河文明的古老基因中,持续活跃着一个求新求变的思想要素。黄河文明的经典之作周易中提到“革卦”,经文曰:“革:巳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意思是说,革卦象征变革,在“巳日”(祭祀的日期)推行变革并取信于民众,前景就至为亨通。后世对“革卦”的阐释,也都强调了变革的正当性和合法性。不仅社会的变革如此,对于人的个体的修养、成长

3、也要求日日求新。同是孕育于黄河文明的典籍大学,就反复教诲人们要去创造,去求新。大学云:“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夏商周三代的历史沿革,也具有明显的文明变迁意义:夏代尊崇君主,殷代尊崇鬼神,周代尊崇礼法,三代各有不同的治国原则。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与人类早期几大文明相比是较为突出的。古埃及象形文字,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并没有大的发展。而作为黄河文明主要标志的汉字,从类似象形文字的甲骨文,经过金文、大篆、小篆,发展到接近今天汉字形态的隶书,仅用千余年的时间。黄河文明文化形态中文字的变化、沿革,成为这种文明变革精神、创造精神的又一个鲜明例证。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也深深影响了政治文明的进

4、程。在从秦到清这二千年社会历史中,政治体制的发展变化,使中国在长达千余年的时间里毫无争议地走在世界前列。在平原流域丰厚的土壤条件上,创造了早于西方千余年的中央集权制度,创造了体现社会公平的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创造了取代贵族世袭的官僚制度,更创造了直接影响西方政治进程的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这无疑是黄河文明求新求变精神及其创造能力的最好例证!(选自2017年12月04日光明日报,有删减)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因为具有绵延不绝的生命力、求新求变的文化精神,黄河文明作为一种大河文明,要远远优于两河流域文明、尼罗河文明和印度河文明。B. 受黑格尔思想的影响,人们认为大河流

5、域文化、平原文化或农业文明的属性是保守的,因此一直否定属于大河流域文化的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C. 夏商周三代分别尊崇君主、鬼神和礼法,这种治国原则的差异,说明当时代际的文明观念已经体现出鲜明的变革性和明显的进步性。D. 我们在承认黄河文明具有保守一面的同时,也应该站在整体的中国历史文明进程的角度,客观公允地看到其所具有的求新求变的一面。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以承认黄河文明具有一定的保守性文化因素为论证前提,使论证思维更为缜密,论证角度更为全面,结论也显得无懈可击。B. 文章引用古代典籍,证明黄河文明的基因中有求变求新的思想,而这种思想影响着社会层面的发展和个人

6、层面的进步。C. 文章通过古埃及象形文字数千年没有较大变化与中国汉字经过千余年变化、沿革就发展到今天的汉字的对比,论证了黄河文明具有变革创新精神。D. 文章从社会的变革、个人修养的提升、政治文明的进程等多个方面入手,充分论证了黄河文明具有变革精神这个中心观点。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按照黑格尔的观点,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在发展过程中,受各自地域条件限制,其居民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守旧、呆板和孤僻的特性。B. 人类早期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还是很深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地域条件对文明发展的影响已不复存在了。C. 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具有巨

7、大的推动作用,其创造的四大发明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西方社会的政治进程。D. 强调现在要特别重视黄河文明中求新求变的独特之处,是为了继承和充分利用这种思想要素,更好地推动新时期中国文明的发展进程。【答案】1. D 2. C 3. B【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A项,“远远优于”的理解与原文“分外靓丽”的表述出入较大;B项,“一直否定”过于绝对,原文说的是人们一直没有重视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C项,代际的文明观念体现的只能说是

8、“变革性”,不能认为是“明显的进步性”。故选D。点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C项,中国汉字经过千余年发展为“接近今天汉字形态的隶书”,而不是“今天的汉字”。故选C。【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命题的手段为

9、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B项,表述绝对化,结合文本前三节内容分析,“地域条件对文明发展的影响已不复存在了”说法绝对。故选B。(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皮根快跑傅昌尧村边有条河,弯弯曲曲通长江;今年,河里来了好多水。浊浊的、浑身长满了尖牙利嘴的洪水把大堤啃得皮开肉绽,老堤不行了就筑新堤,可浑身是脚的洪水又一口气爬上了新堤,借着风浪,洪水看到了河堤下那一缕缕无精打采的炊烟。洪水冷笑着要进村。村子里的人是从早晨开始撤离的。上级要在这里分洪,村子将被没顶。傍晚

10、时分,始终心存不安的支书皮根第二次偷偷摸回村子。不知为什么,皮根总觉得村子里还有人,特别是老人,他们舍不得离开。皮根从早晨到中午一直在做老人的工作。最后撤离的是一个刚死了老伴的老人,他死活不肯离屋,一手抱着老伴的骨灰盒,一手拿着菜刀皮根的火爆脾气被点燃了,他扑上去夺下菜刀,将老人绑在门板上抬出了村。厚重的云层里竟筛下来几缕斜斜的夕阳。平日,这应该是村里最温馨的时刻了:放学的孩子驮着夕阳,骑在牛背上吹着竹叶;女人们把灶膛点燃,让炊烟给蓝天抹一层青黛;鸡鸭聒噪,鸟雀投林可现在,偌大的村子死一般沉寂,皮根似乎听到了自己眨眼睛的声音。他抬眼看了看西天那一抹病蔫蔫的残阳,布满了血丝的双眼里流露出困兽般的

11、悲壮。其实,大堤能守到这个地步,已经是太不容易了,可作为支书的皮根还是感到莫大的遗憾和懊丧。满头白发的皮根飘飘忽忽地在村巷里孑然而行,走着走着就又转到了这条纵贯南北的村道上来。这条道是去年刚修成的,这是最让他得意的一件业绩,可没承想却遭到住在村东和村西的人的议论,他们说老支书有私心,因为他的女儿女婿就住在这条道旁。皮根闻听心里“咯噔”一下子,他真的没想到要照顾家人,可事情偏偏巧在这儿了,怎么办?皮根心说,再解释也不顶用,今年拼了这身老骨头也要把东西村道修起来可这大水把他的一切想法都泡得没踪没影儿了,就连脚下这条曾让他沾沾自喜的水泥道也会被冲垮。皮根在村子里边走边痛苦地呻吟,可村子里却没有人回应

12、他的呻吟,他感到无比的孤独和凄惶。黑压压的乌云把最后一线残阳也吞噬了,皮根拖着铅砣般沉重的双腿来到了自家门前,门开着。撤离的时候一再叮嘱大家把门用铁丝铰紧,却忘了自家。家里空荡荡的,孤独和疲惫在这时一下子攫住了皮根,他不愿挪动一步,就这样坐在自家的门槛上。直到这时他才突然觉得,其实最不想离村的就是他自己,跟洪水一样浊浊的泪顺着他的脸颊汩汩而下。流了一会儿泪,皮根就觉得少有的轻松,是的,几十天来,唯有此时最轻松了,什么也不用做了,等着吧,等着水来,我就和我的村子一起舒服了皮根竟迷迷糊糊地靠着门框睡着了,他是真的累了。(11)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皮根忽然被一丝声音惊醒。这声音细小、柔弱得犹如早春刚出

13、土的一线嫩芽,可就是这微弱的声音让他愕然而醒:难道村里还有人没撤?他顺着声音飘来的方向疾步寻去。那哀哀的声音似乎充满了村道,回荡着,敲击着皮根的心。皮根急红了眼,按照要求,大堤上应该马上要放炮了,洪水就会铺天盖地地下来了,可村子里怎么还有这样的声音?这声音分明是生命在呼救,是绝望的呼唤啊!(12)皮根跌跌撞撞,疯了一样寻找着,他突然大叫着:“莫慌炸堤!莫慌”可他的叫喊声却被他早已嘶哑的喉咙给吞噬了,远处响起了最后一遍锣声,那炸药的引信已经点燃(13)终于,皮根在村边的一个粪窖里,找到了那个柔弱的声音。粪窖里有积水,羊羔扑腾着,湿滑的窖壁已经把它累得几乎要沉下去。当看到站在高高粪窖上的皮根时,它

14、突然安静了下来,像一个孩子般,羞怯地舔了舔嘴唇。(14)皮根不顾一切地跳了下去,一把搂住羊羔。这时,那令人心悸的爆破声轰然响起。(15)皮根搂着怀里的羊羔,拼命地爬啊爬,可粪窖太深了,窖壁太滑了,他太累了能够听见洪水的咆哮声了,皮根突然奋力将羊羔抛上地面,像对他的村民一样吼着:“快跑!往东边的高岗上跑!”(16)可那羊羔趔趄着,无法站起,哀哀地看着下面的皮根,呜呜地叫着。(17)“你个窝囊废!”皮根像往常一样,又暴怒起来,一股力量陡然升起,他猛地爬上粪窖,搂起地上的羊羔便跑。(18)身后,洪水在追(选自2016年1月百花园,有删减)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15、. 小说开头部分运用比拟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洪水的肆虐情态,表现了洪水的凶残与无情,也渲染了洪水即将淹没村庄的紧张氛围。B. 第段通过插叙回顾了皮根在村里修筑村道的往事,表现了他虽遭受误解、非议,仍初心不改、一心为民的胸襟情怀。C. 细小、微弱的羊叫声,使本已疲累至极的皮根迸发出惊人的能量,舍命救出羊羔,揭示了拯救他人即是拯救自己的深刻主题。D. 小说中的心理描写,展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使支书皮根的形象更加贴近生活、真实可信,也更易于打动读者。5. 第段画线部分的场景描写有何作用?6. 小说最后两段的设计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赏析。【答案】4. C 5. 描写往昔村庄温馨、美好、

16、和谐的生活景象,与大坝将溃、大灾将临时村里的冷清死寂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烘托了皮根对村庄、对家的无比眷恋之情,另一方面又反衬了皮根的遗憾、懊悔和悲壮,使人物形象真实、丰满,更具艺术感染力。 6. 皮根为救羊羔而冲出险境,可谓绝处逢生,顿使情节发生逆转,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独特艺术效果。主人公奋然而起之举,展现了其顽强的生命力,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震撼力,有力地刻画了人物形象。故事结尾戛然而止,主人公命运充满悬念,既回扣题目,又扣人心弦,给读者留下更多想象的空间,令人回味。【解析】【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

17、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C项,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可知,“拯救他人即是拯救自己”不是本文的主题。故选C。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

18、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答题时注意首先概括该语段的主要内容,然后分析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在表达主旨和人物性格塑造方面的作用,还要注意结合语段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进行分析。结合“这应该是村里最温馨的时刻了:放学的孩子驮着夕阳,骑在牛背上吹着竹叶;女人们把灶膛点燃,让炊烟给蓝天抹一层青黛;鸡鸭聒噪,鸟雀投林”分析可知,描写往昔村庄温馨、美好、和谐的生活景象。结合“可现在,偌大的村子死一般沉寂,皮根似乎听到了自己眨眼睛的声音”分析,与大坝将溃、大灾将临时村里的冷清死寂形成鲜明对比。烘托了皮根对村庄、对家的无比眷

19、恋之情。结合后文内容“其实,大堤能守到这个地步,已经是太不容易了,可作为支书的皮根还是感到莫大的遗憾和懊丧”分析可知,反衬了皮根的遗憾、懊悔和悲壮,使人物形象真实、丰满。【6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小说结尾作用:(1)小说的结局如果如果出人意料,(欧亨利式结尾)。答题角度为: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结合“皮根像往常一样,又暴怒起来,一股力量陡然升起,他猛地爬上粪窖,搂起地上的羊羔便

20、跑”分析,皮根为救羊羔而冲出险境,可谓绝处逢生,顿使情节发生逆转,主人公奋然而起之举,展现了其顽强的生命力,有力地刻画了人物形象。“身后,洪水在追”,故事结尾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更多想象的空间,令人回味。(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对于长期存在的厕所问题,我们如何寻找解题之钥?韩国制定公共卫生间法,对公厕实施评价认证制度,使当地厕所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一道风景线。美国则开放餐馆、商场等地厕所,还要求配有残疾人厕位、“同伴帮助厕位”等。重庆市旅游系统从2015年起掀起了一场“厕所革命”。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结合全域旅游发展,打造了一批“设计独特、注重实用、倡导环保”的旅

21、游厕所。如黑山景区以鹅卵石装饰旅游厕所墙面,卧龙岗景区则以单向可视玻璃做墙面,游客如厕时可欣赏风景。璧山引导鼓励社会企业参与建设,以捐建单位命名公厕,公厕显示屏还滚动播放企业公益广告。依靠创新,该区走出一条以厕养厕的市场化经营新路,目前该区建好的AAA级厕所,有80%来自企业捐建。两年多来,重庆市新建和改扩建旅游厕所2458座,超过目标任务6.45%,厕所存在的供给不足、分布不均衡、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旅游服务环境有较大改善,旅游形象有极大提升。(摘编自重庆“厕所革命”调查:既要面子 更要里子,2017年12月05日重庆日报)注“厕所革命”是指对发展中国家的厕所进行改造的一项举措,最

22、早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习近平总书记近三年来两次就旅游系统推进“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材料二:问卷内容选项百分比问卷内容选项百分比1.您是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厕所革命”行动的?电视、报纸、广播53.85%6.当前,您对厕所中最不满意的因素是什么?厕所有异味36.0%微信等媒体平台23.08%地面、墙壁不干净12.0%政府门户网站15.38%水资源浪费0.0%社区橱窗7.69%便池有粪便8.0%2.您觉得厕所变化最明显的是?厕所保洁质量56.0%蹲位数过少44.0%厕所数量16.0%7.您希望厕所中提供哪些功能?免费WIFI27.27%厕所硬件设施28.0%手机充电桩12.73%无明显变化0.

23、0%残疾人专用设施16.36%3.您对厕所保洁质量感到?满意92.0%母婴室25.45%一般8.0%烘手机18.18%不满意0.0%8.您觉得应该在哪些区域增加公共厕所的建设数量?主次干道32.0%4.您对厕所硬件设施感到?满意88.0%背街小巷16.0%一般12.0%商业街区28.0%不满意0.0%开放景区24.0%5.您对厕所数量感到?满意72.0%9.您通过什么方式寻找公共厕所的?手机终端、APP地图28.0%一般15.0%公共厕所指示牌52.0%不满意13.0%询问他人20.0%(摘编自关于苏州市厕所革命实施工作群众满意度问卷调查,2017年12月01日苏州人民网站)材料三:如何进行“

24、厕所革命”?首先要突破简单技术思维的桎梏,重新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智慧。回顾人类发展史,东西方的“如厕”文化有明显分野。西方社会,自古便重视技术的改进,冲水马桶为其代表性的成果。而东方社会,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与“物尽其用”,先人们从西周时就开始探索粪便与土地肥力的关系,战国时已经掌握粪便积肥技术,汉代便有“美粪良田”的说法。直至上世纪中叶,粪肥依旧是中国农民耕种的法宝。但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在大规模施用化肥后,土地与人类、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天然链接断裂,城市居民的粪便成了城市的巨大负担,不得不斥巨资建设庞大的污水处理厂。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污水处理不堪重负,农村土壤日渐贫瘠进入21世纪,有更

25、多的学者在反思今人的如厕问题,在重新思考“美粪”与“良田”的关系,这也成为“生态厕所”设计的基点。(摘编自生态厕所:社会转型中的设计实验,2017年12月10日人民日报)7. 下列关于“厕所革命”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厕所革命”是一个业已受到多国关注的世界性话题,其针对的是长期存在、难以解决的厕所问题,目的是从厕所入手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B. “厕所革命”自开展以来已经取得显著成绩,苏州、重庆等旅游城市的公共厕所普及率明显提高,但公共厕所建设仍存在短板。C. 率先在旅游系统开展“厕所革命”,让人们享有清洁卫生的如厕环境,利于改善旅游服务质量,同时也提升我国旅游形象,提升社会文明

26、程度。D. “厕所革命”发展到现今阶段,我们不能再依靠技术创新,而要从我们优秀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探寻新路,实现人与环境的互惠共赢。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A. 美国政府要求餐馆、商场等地对外开放其厕所,能弥补局部地区公共厕所不足的缺陷,但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较大,这种做法无法在中国进行推广。B. “厕所革命”重点是在旅游区等客流量密集、公厕需求量大的区域推进,现在人们更迫切希望在远离繁华街区的街巷、胡同增加公共厕所的数量。C. 人们通过手机定位寻找公厕的比率还不高,说明我们可以加大厕所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将公厕信息纳入在线旅行地图中,以方便人们如厕。D. 代表西方文

27、明的冲水马桶耗水量大,由此形成的管网建设和污水治理成本居高不下,我国民调显示,人们对公厕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尤其不满,渴望革新。E. 从粪便积肥技术,到“美粪良田”的说法,都说明古人受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物尽其用”思想的影响,注重粪便对提高土地肥力的作用。9. 上述材料能为我们进一步推动“厕所革命”提供哪些有益的启示?请分条概括。【答案】7. D 8. CE 9.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从立法层面加强公厕管理;凝聚社会各种力量,在市场化经营方面不断创新;注重文化元素渗透,提升公厕文化档次;提高保洁质量和人性化服务水平,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探索“生态厕所”模式,节约资金和资源。【解析】【7题详解】

28、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D项,结合材料三的内容分析可知,“我们不能再依靠技术创新”说法有误。故选D。点睛: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

29、含意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A项,“这种做法无法在中国进行推广”的理解在材料中找不到依据;B项,调查图表数据显示,人们更希望在主次干道、商业街区和开放景区增加公厕数量;D项,从调查图表中可以看出,人们对“水资源浪费”的评定为“0”,说明民众对此并非广泛质疑。故选CE。【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为我们进一步推动“厕所

30、革命”提供哪些有益的启示,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结合“韩国制定公共卫生间法,对公厕实施评价认证制度,使当地厕所面貌焕然一新”分析,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结合“璧山引导鼓励社会企业参与建设,以捐建单位命名公厕,公厕显示屏还滚动播放企业公益广告。依靠创新,该区走出一条以厕养厕的市场化经营新路”分析可知,凝聚社会各种力量,在市场化经营方面不断创新;结合“首先要突破简单技术思维的桎梏,重新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智慧”分析可知,注重文化元素渗透;结合材料二内容分析,提高保洁质量和人性化服务水平;结合“不得不斥巨资建设庞大的污水处理厂。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污水处理不堪重负,农村土壤日渐贫瘠”“在重新思考美粪与良田

31、的关系,这也成为生态厕所设计的基点”分析可知,探索“生态厕所”模式,节约资金和资源。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龚茂良,字实之。绍兴八年,进士第。父母丧,哀号擗踊,邻不忍闻。调泉州察推,以廉勤称。累迁吏部郎官、监察御史。江、浙大水,诏陈阙失,茂良疏曰:“崇宁、政和以来,小人道长,内则憸腐窃弄,外则奸回充斥。今进退一人,施行一事,命由中出,人心哗然,指为此辈。臣愿先去腹心之疾,然后政事阙失可次第言矣。”时内侍龙大渊、曾觌皆用事,故茂良及之。迁右正言。会内侍李珂没,赠节度,谥靖恭,茂良谏曰:“中兴名相如赵鼎、勋臣如韩世忠,皆未有谥,如朝廷举行,亦足少慰忠义之心。

32、今施于珂为可惜。”竟寝其谥。尝论大渊、觌奸回,至是又极言之,曰:“二人害政,甚珂百倍。”疏入,不报,即家居待罪。章再上,除太常少卿,五辞不拜,除直秘阁、知建宁府。自以不为群小所容,请祠,不允。上后知二人之奸,既逐于外,起茂良广东提刑,就知信州。上以江西连岁大旱,知茂良精忠,以一路荒政付之。茂良戒郡县免积税,上户止索逋,发廪振赡。疫疠大作,命医治疗,全活数百万。进待制敷文阁,赏其救荒之功。拜参知政事。淮南旱,茂良奏取封樁米十四万,委漕帅振济。或谓:“救荒常平事,今遽取封樁米,毋乃不可?”茂良以为:“淮南咫尺敌境民久未复业饥寒所逼万一啸聚患害立见宁能计此米乎?”他日,上奖谕曰:“淮南旱荒,民无饥色

33、,卿之力也。”潮州守奏通判不法,得旨,下帅臣体访。通判,茂良乡人也,同列密以省吏付棘寺推鞫,欲及茂良。奏事退,同列留身,出狱案进上,茂良不知也。上厉声曰:“参政决无此!”茂良不复辩。(节选自宋史龚茂良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淮南咫尺/敌境民久未复/业饥寒所逼/万一啸聚患害/立见宁/能计此米乎B. 淮南咫尺/敌境民久未复业/饥寒所逼/万一啸聚患/害立见/宁能计此米乎C. 淮南咫尺敌境/民久未复业/饥寒所逼/万一啸聚/患害立见/宁能计此米乎D. 淮南咫尺敌境/民久未复/业饥寒所逼/万一啸聚/患害立见宁/能计此米乎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

34、的一项是A. 谥,指古代帝王给予死去的贤明高尚、有功德、有操守的大臣的含褒扬意义的称号。B. 祠,祠禄的省称,宋时指大臣罢职后,朝廷令其管理道教宫观,实无职事,但领取俸禄。C. 荒政,指古代政府在荒年为应对灾荒、赈济百姓、避免社会动荡而施行的救灾政策。D. 棘寺,古时最初于棘木之下听讼断狱,后来大理寺掌管刑狱,故又称大理寺为“棘寺”。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龚茂良事亲至孝,敢于上疏直言。父母去世,他捶胸顿足,号哭声令邻居不忍听闻。江、浙发生水患,宋孝宗令言时政阙失,龚茂良直指小人专权。B. 龚茂良甘冒风险,反对內侍专权。內侍龙大渊、曾觌害政,龚茂良曾不止一次

35、冒着遭受降职处罚的危险向皇上进谏,皇上最终接受了他的处罚建议。C. 龚茂良心系百姓,全力救助灾民。江西连年大旱并引发瘟疫,他在救灾的同时让医生救治病人,保全数百万人性命;面对淮南灾情,他奏请调拨封樁米救灾。D. 龚茂良深受信任,遭诽谤不辩解。有大臣欲借审讯通判的机会累及跟通判同乡的龚茂良,将案件报奏,皇帝深信龚茂良不会参与,龚茂良也不为自己辩解。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今进退一人,施行一事,命由中出,人心哗然,指为此辈。茂良戒郡县免积税,上户止索逋,发廪振赡。【答案】10. C 11. A 12. B 13. 现在朝廷提拔斥退一个人,实施一件事,命令都是从内宫发出,人心不平,

36、指责的都是这类人。龚茂良告诫郡县免除积压的赋税,有钱人家停止索取拖欠(的钱粮),打开粮仓救济(灾民)。【解析】【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未复业”的主语是“民”,排除A项、B项。结合“乎”分析,“宁”前面应该停顿,结合句意内容分析,排除D项。故选C。【1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

37、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A项,“含褒扬意义的称号”错误。“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被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故选A。【1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B项,结合文本内容“时内侍龙大渊、曾觌皆用事,故茂良及之”分析可知,“皇上最终接受了他的处罚建议”文中没有提及。故选B。【1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

38、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进退”,提拔斥退(古今异义词);“由”,从;“出”,发出;“哗然”,众议汹汹,人多声杂的样子;“指”,指责;“此”,代词,这。(2)“戒”,告诫;“免”,免除;“上户”,富裕之家;“发”,打开;“廪”,粮仓;“振”,救济。【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对句子中难懂的地

39、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参考译文】无准确吻合的参考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蝶 恋 花陆 游陌上箫声寒食近。雨过园林,花气浮芳润。千里斜阳钟欲暝。凭高望断南楼信。 海角天涯行略尽。三十年间,无处无遗恨。天若有情终欲问。忍教霜点相思鬓。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句用“寒食近”交代时间,用“箫声”渲染氛围,寄托词人祭奠先人的哀思。B. 第二句中的“浮”字富有动感,写出了花香

40、在雨后湿润的空气中飘浮,沁人心脾。C. 上片最后一句为虚写,是词人想象思念之人登高极目远望、苦盼自己音信的情景。D. 下片中,作者四处漂泊,历三十年之久,而处处有遗恨,更能表明其失意情状。E. 词的上片主要写景,于景中蕴含怀远之意;下片主要抒怀,感慨自己身世沉浮。15. 请简要赏析下片“天若有情终欲问。忍教霜点相思鬓”两句。【答案】14. AC 15. 词人设想:如果上天有情,我一定追问它,怎么忍心让我双鬓白发丛生呢。词人借诘问上天,强调了自己白发之多、相思之苦、命运之艰,进一步深化了沉痛悲郁的情感,将感情推向高潮,有一唱三叹、缠绵不尽的抒情效果。【解析】【14题详解】试题分析:该题是对诗歌的

41、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A项,“寄托词人祭奠先人的哀思”,对词人的情感理解有误。抒发的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C项,“虚写”及具体理解不准确,应为词人登高极目远望,苦盼思念之人的音信。【15题详解】试题分析: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赏析诗句可以从手法、内容、表达效果及情感等角度进行。答题前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分析时要结合具体诗句来分析。“天若有情终欲问。忍教霜点相思鬓”,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上天

42、有情,我一定追问它,怎么忍心让我双鬓白发丛生呢。词人借问上天,强调了自己白发之多、相思之苦、命运之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沉痛之情,抒情效果强烈。点睛:赏析诗句的妙处,通常由三部分组成,诗句的内容,使用的手法,表达的效果及作用。答题模式基本是,该联(句)使用了什么手法,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内容一一分析其手法的具体表现,再次写使用该手法所传达出的效果,最后指出其表达的情感。(三)名篇名句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_,_”两句,从听觉、视觉两个方面渲染了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在劝学中,荀子以蟹为喻,从反面论证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用心专一才能成功的句子是“_,

43、_,_”。【答案】 (1). 角声满天秋色里 (2). 塞上燕脂凝夜紫 (3). 蟹六跪而二螯 (4).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5). 用心躁也【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凝”“鳝”“躁”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

44、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三、语言文字运用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党中央明确提出建设廉洁政治的重大战略思想,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以不懈的努力换得政治清明、河清海晏。面对罢工是否影响汽车销量的提问,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加拿大工厂的负责人不置可否:“谈判期间,现有库存能够满足市场需求,销量不会下滑。”南方航空公司的客机历经3个

45、小时的试飞顺利返航,这标志着新疆若羌县楼兰机场试飞圆满成功,该机场离正式通航的日子近在咫尺。在正式会议中发言,要做到主题清晰、简明扼要、言之有物,如果空话、套话连篇,言不及义,就会浪费时间,使与会者的精神遭受折磨。著名演员吴京安加入天下粮田剧组后,潜心研读剧本,反复揣摩人物心理,最终挥洒自如地演绎了刘统勋这个为百姓谋福利的清官角色。我们的作业就是我们的产品,既然答应老师就要一言九鼎,认认真真地完成我们的产品,做一个讲诚信的人。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和修改。本题要求选择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此题

46、可以用排除法。“河清海晏”:黄河的水清了,大海也平静了,用来形容天下太平。合乎语境中,正确。排除A项,B项。“不置可否”: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近在咫尺”:形容距离很近。不用于时间“日子”。“言不及义”:只说些无聊的话,不涉及正经道理。正确,排除D项。“挥洒自如”:指写作诗文或书画,运用笔墨不受拘束,非常流利自然。使用对象错误,不用于吴京的表演。错误。“一言九鼎”: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把该成语误理解为讲承诺、讲信用的意思了,不符合语境。错误。综上,本题选C项。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北京市朝阳区建起了多处“乡情陈列室,通过梳理

47、文物、收集文脉等方式,展示当地发展变迁的历史轨迹,帮助居民留住“乡愁”。B. 日前,我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成功获取国际上精度最高的电子宇宙射线探测结果,这意味着其能量分辨和粒子鉴别技术已达到世界最高水平。C. 昨日,中央文明办发布的11月“中国好人榜”名单,经过网民推荐、网络展示和评议,连续12年摆免费茶摊的“茶水婆婆”黎宗先等108人上榜。D. 英国牛津大学最新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现在的火星表面呈干涸状态,遍布荒漠,主要原因是其表面的多孔岩石像海绵一样将已有的水分吸干所致。【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A项,搭配不当,将

48、“梳理文物、收集文脉”改为“收集文物、梳理文物”;C项,中途易辙,将“中央文明办发布的”中的“的”删去或改为“了”;D项,句式杂糅,删去“原因”或“所致”。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我们是多年的同窗好友,情谊深厚,现在你需要我的帮助,我一定玉成此事。B. 会议结束之后,李教授对他说:“你惠赠的拙作我已收好,回去后一定拜读。”C. 承蒙您的垂爱,对小女悉心指导,才使她在这次大赛中夺冠,对此我们深表谢意。D. 他是我的高足,上学期间便品学兼优,目前已经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多项研究成果。【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选项中,A项,“玉成”是敬辞,成全

49、;B项,“拙作”是谦辞,用于称自己的文章;D项,“高足”是敬辞,称呼别人的学生。表达得体的一句是C项。20.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近年来,图书市场上的日历书能够热销,是有原因的。_。故宫日历呈现的汉魏碑帖、青铜瓷器等文物图集,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红楼梦日历对古典诗词、药方的介绍,日课对民国时期课文的品赏,都涉及到了传统文化内容。_。故宫日历新版常常卖断货,旧版价格更是直线上涨,2010版的故宫日历在旧书拍卖网上已被炒至3000元,是原先定价的50倍。另外,_。由于日历书制作精良,画面精致又赏心悦目,非常适合作

50、为高品质的礼物赠送他人。【答案】 (1). 日历书具有很高的传统文化价值(或:日历书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 (2). 日历书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3). 日历书还兼具社交功能(或:日历书还是品质很高的社交礼物)【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这道题考查上下文衔接。解答此题时,要注意文段中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本段阐释“图书市场上的日历书能够热销的原因”。第一空根据后两句“故宫日历呈现的汉魏碑帖、青铜瓷器等文物图集,蘊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红楼梦

51、日历对古典诗词、药方的介绍,日课对民国时期课文的品赏,都涉及到了传统文化内容。”提取关键词是“日历”、“传统文化”,由此可知要填的内容是日历书具有很高的传统文化价值。第二空据后面说的“故宫日历新版常常卖断货,旧版价格更是直线上涨,2010版的故宫日历在旧书拍卖网上已被炒至3000元,是原先定价的50倍,”可知该句是 强调日历书的收藏价值较高。所以要填的是“日历书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第三个空由后面一句中“由于日历书制作精良,画面精致又赏心悦目,非常适合作为高品质的礼物赠送他人。”可知要填的内容是强调日历书的社交功能。21.下面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请写出其构图要素,并说明寓意,要求语

52、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答案】标识以中国书法中行书字“冬”为主体,将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既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激情与活力,更表现出中国文化的风采神韵。“BEIJING 2022”标明了地点和时间。【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面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请写出其构图要素,并说明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图标题,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此类试题一般通过分析图标中的文字、数字、字母的组合和线条、图形的变化来推出其包含的寓意。北京冬奥申办标识以汉字“冬”为主题,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人书一体

53、,天人合一;冬字下方两点顺势融为2022,生动自然。冬奥申委在解读设计理念时说,标识既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与激情,更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运用奥运五环色彩彰显动感、时尚与现代,中国文化、体育和奥林匹克精神实现完美融合。点睛:做图文转化题中的会徽题时,多角度联想,按要求答题。联想的多个角度:一、主题。徽标名称中关键的一个字的汉字或拼音首写字母一般会出现,图形和颜色也会为主题服务。二、文字。1汉字。如第六届竹文化节节徽中有个写意的汉字“竹”,北京奥运会标志中国印里有个汉字“京”,中国探月工程标志里有个汉字“月”。2阿拉伯数字。如第六届竹文化节节徽总体上形成“6”,还有一个隐含的“6”,就是6片

54、竹叶。3英文及首写字母。如中国中央电视台台标是“CCTV”。4汉语拼音首写字母。如洛阳电视台台标表面是“TV”,实际是变形的“洛阳”的拼音首写字母“LY”;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会徽里有“残疾人”的首写字母“C”。5汉字的分与合。如中国公民道德标志里,总体是个“公”字,分开看,上面是“人”字,下面是“心”字形,说明公德心体现人内在的素养。三、图形。1图形的多方面含意。比如我国的国家节水标志中,那只手掌又像一条河流,象征滴水成河。其实那滴水也可以解释为像眼泪,如果不节约用水,我们的最后一滴水,就是自己的眼泪。只是因为2013年新课标二卷的这个题目中限定不超过70个字,写不下而已。(那只手放在别的徽标里

55、,也可能表示白鸽或字母“”。)2图形的分与合。比如2013年新课标卷的中国环境标志的外围是十个环,但不能孤立去看这些环,还要看到它们环环相扣、象征共同保护环境的一面。中国2009世界集邮展览(在洛阳举办)标志中间总体有朵牡丹花,分开看是蝙蝠,“蝠”与“福”谐音。3图形的阴与阳。比如全国妇联会徽中间,总体是朵花,而阴处是三个“女”字的旋转重叠,阳处是三个“W”,而“W”是英语“Woman”的首写字母。四、图与文的结合。比如北京奥运会标志中国印里的汉字“京”同时也是个跑动的人的形状;中国探月工程标志里的汉字“月”中间两横是两个脚印,表达登月的目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会徽“残疾人”的首写字母“C”组成

56、轮椅形状;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标志的汉字“文”同时是条龙,龙尾上还有长城。中国环境标志则是由“环”形想到环境、环保。沈阳全民读书月标志总体是“S”,“S”既是“沈阳”的“沈”字的拼音首写字母,也是“书”字的拼音首写字母;分开看这个“S”,又是打开的两本书,两书中间还有只眼睛。五、颜色。高考试卷虽然是黑白的,但颜色在题干中会有提示,所以还是要注意。比如北京奥运会标志和中国公民道德标志呈红色,总体上都是中国印。2013年第六届东亚运动会会徽的红绿蓝三条彩带,既是凤尾,又比喻赛场跑道。第六届竹文化节节徽整体为绿色,意为“绿色环保”、“绿色生活”。四、写作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57、。当前,全国各地兴起一股青少年学儒家经典、读儒学经书的热潮,这一现象备受关注,引发热议。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柯小刚认为,目前的“读经运动”关键问题集中在“背诵”上:“背诵毫无疑问是非常有效的经典学习方法,但一些学生背诵经典,不但不懂所背文句是什么意思,甚至不能准确地读出他们自己所背诵的句子。”文礼书院院长王财贵说:“现在孩子读经受到很多干扰,干扰来自于父母、老师甚至社会的急切,急切就会攀比,给孩子带来压力,孩子觉不到快乐。”北京四海孔子书院院长冯哲说:“读经不是一读了之,儒家历来倡导知行合一,要将经典的精神外化为日常行为规范,落实到生活当中。只有这样才能活化读经,激活经典。”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

58、川则认为:“四书五经”的内容很多都已过时,缺乏时代感,不符合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向,更缺乏民主政治的意识,特别是脱离现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生吞活剥、囫囵吞枣地记忆,只能造成学生学习与生命的浪费。读了上述四位专家的观点,你对读经热潮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读经运动”不应流于表面众所周知,在全球化浪潮势不可当的时代里,中国的文化发展与教育革新事业紧跟在高经济增速后两两相觑,脚步固然已在加快,但多少显得力不从心、窘迫迷惘。2008年勃兴的“读经运动”正是这种迷惘的真实投射。诚然,面对

59、民德修化、家国平治等问题,慎终追远、效法古道的主张在漫长的封建时代中总是占据统治地位,“历史退化”亦然是大多数中国哲学家的论题。这些思想在种种著书立说中脍炙人口,对中国人的影响可谓旷远持久。站在时代洪流中深觉脚跟不稳的国人,渴图抓紧故土中扎根千年、错节盘虬的庞然文化根系,来寻求一块可供自我精神立足的基石,固然是一种值得肯定的文化自觉的抬头。而“读经运动”的发起者以阅读经典为当今社会人们“寻求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为主要途径,力图将其推而广之,初衷也兴或与此相去不远。然而,透过其中那个名叫郑惟生的孩子的故事,我们看到的,却恰是一个极端“复古”的悲剧一个不尊现实,不懂创新,不重实践,流于表面形式的悲

60、剧。困步深山,无电无网,是脱离现实,抗拒创新。像郑惟生这样的复古者,或许单知中国有效法古道的传统,却不知古人在不断回顾历史河流时,同样有“世事变而行道异”的认识,也有“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的结论。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然要求,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某民族或某时代所遗留的文明与理想,有很大一部分必然只属于也只适合于相应社会条件下所形成的人生,换言之,任何思想都不可能抽离相应的历史背景而长期充盈生命力。人类的一切理性与知识都是渐进性的、目的性的,都是由一个又一个前人的成果不断累叠至于更新的。在诵背经典这一行动中,最具有真正价值与意义的并非其他,而正是审视明辨一

61、切学问的思想,是在回首历史时系统反思人生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精神。反观郑惟生在古典经文诵读中投入大量精力,却连基本的现代教学都还未接触几分,空会摇头晃脑、不知其意地背几句文言,显然是将传统文化不作更变地全盘接受,甚至用其替代基础学科知识的学习,抱残守缺,故步自封,显然有违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是注定行不通的。以经为伴,与世隔绝,是闭门造车,忽视实践。除去实事求是与创新变易外,中国式的哲学思想同样强调“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全面发展自我人格。中国的一切道德、政治、反思等知识与思想向来都要求国人真实地生活其中,要求国人亲自躬身以载道。离开社会实践的文化创新是无有立足

62、之力的,修身致学的人必须在认识上不断摸索,同时在实践上不停行动,才可能真正趋向“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中国的经典学问从来不只是为教导国人观察社会、认识自我而摆设的观念模式,而真正是内在于实践行动的一部丰厚的箴言体系。反观郑惟生终日只生活在自己与古书的世界里,失去与他人交流的机会,更失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这与华文化中一脉相承的重视实践、全面发展的精神都是背道而驰的。投入“读经运动”后,郑惟生既无自食其力的技能,又再无青春年少的时间资本,只等着“遂成枯落,悲守穷庐”,感叹“将复何及”。他的事例及问题,是“读经运动”中最刺目扭曲的病根,也是我们在文化发展道路上一声响亮的警钟。在

63、国学复兴浪潮迭起的当下,将现实社会、现实人生的问题仅仅寄托于一家学说,寄托于传统经典,以为那便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显然是不现实的。每种文化历史间皆有其变与不变的东西,我们需要分析那些变与不变,“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我们需要传承的所谓经典,事实上应当是一种固有的、超越“人生一般”时空价值的财富,是一种中华文化共同体中血脉相承的、相对不变的精神。经典的教育,最终依旧需要立足现实,立足当下,而不应该走向单纯的复古,走向偏颇极端,流于表面形式。【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的内容围绕“学习儒家经典”论述,共列出四种观点,大致可以分为“态度”,前三个

64、是赞成,后一个反对,赞成的角度,又分析如何学习,强调“背诵经典,懂得文句什么意思”“读经受到家长很多干扰,给孩子带来压力,孩子觉不到快乐”“儒家历来倡导知行合一”;从反对的角度分析蛀牙认为“缺乏时代感,不符合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向,让学生生吞活剥、囫囵吞枣地记忆,只能造成学生学习与生命的浪费”,由此可以立意为“如何阅读儒家经典”和“是否阅读儒家经典”的角度立意,行文时注意观点明确,如以“如何阅读儒家经典”的角度立意,提出观点后,可以从“加强背诵”“减少功利主义”“知行合一”的角度论述。点睛:材料作文区别于过去的话题的作文的一个关键就是多角度立意,一般材料作文中都有“明确立意”“选准角度”的说法,言下之意就是可以多角度立意,这样就给考生打开思维的空间。因此材料作文要注意多元立意的原则。但绝不意味着可以任意的立意,还有“不要脱离材料的范围”的限制,因此注意才多元中寻求最佳,如是两个对立的方面注意辩证的谈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要只强调其中的一面。此题注意围绕如何正确对待儒家经典自已中心立意行文即可。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