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7 ,大小:172.50KB ,
资源ID:591329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9132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1、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全卷共六大题,15小题,满分共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班别、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4、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5、所有题目必须在规定的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过秦论贾谊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

2、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

3、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

4、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1. 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履至尊而制六合 制:控制B.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喜欢C.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信:诚实,可靠D. 赢

5、粮而景从 赢:担负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B. 收天下之兵 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人C. 因河为池 因利乘便D.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3.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B. 赢粮而景从C. 百有余年矣D. 合从缔交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外连衡而斗诸侯A. 却匈奴七百余里B. 天下云集响应C.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D. 有席卷天下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现代意思一样的一项是()A. 弃甲曳兵而

6、走B. 因河为池C.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D. 振长策而御宇内6. 把文中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3)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4)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答案】1. B 2. D 3. A 4. A 5. D 6. (1)试着使山东的各国与陈涉比较一下力量的大小,较量一下权势,衡量一下军力,就不可以相提并论了。(2)一个戍卒发难国家就灭亡了,皇子皇孙都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3)再说,一统天下的秦王

7、朝并没有被削弱,雍州的地势,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还是与从前无异。(4)他跻身于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解析】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文言实词的把握。题干中答题关键词“不正确的一项”。选项B中,“爱”应该解释为“吝惜”。依据语境“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中“以致天下之士”可以推测,是不吝惜钱财,招致天下有志之士。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重点文言虚词的掌握。题干中答题关键词“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选项中,A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B项,助词,的代词,这;

8、C项,介词,凭借动词,顺着;D项,都是目的连词,来。答案为D项。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中的通假字。题干中,B项,“景”同“影”;C项,“有”同“又”;D项,“从”同“纵”;A项没有通假字,答案为A项。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题干中,例句中,“斗”是活用,可以理解为“使争斗”;A项,“却”,使动用法,使退却;B项,“云”,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C项,“瓮”,名词作状语,把破瓮当作;D项“席”,名词做状语,像席子一样。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中的通假字。选项中,A项,古义:跑;今义:步行;B项,古义:黄河;今义:一种自然形成的水道。一种水体形式;C项,古义:

9、崤山以东;今义:省份名称;D项,古今都解释为“天下”。 6. 试题分析: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计分点:(1) “度长絜大”,比较一下力量的大小;“同年而语”,相提并论;(2)“作难”,发难,起事;“隳”,灭亡;“为”,被动;(3)“小弱”,被削弱;“自若”,与从前无异;(4)“行伍”,军队;“阡陌”,田野。文言文翻译最主要是抓得分点,考生把两句放到原文中,根据上下文意思,再结合句中得分点来翻译句子。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

10、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文言文阅读翻译四字诀:首览全文,掌握大意。词不离句,句不离词。词句难解,前后联系。跳跃句子,补出本意。人名地名,不必翻译。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领会语意。翻译整句,句子流利。对照原文,务求直译。字词句篇,连成一气。翻译完毕,检查仔细。参考译文:秦孝公占据崤山、函谷关的坚固,拥有雍州的土地,君臣固守以窥视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有并吞八方、统一中国的雄心。在那时候,有商鞅辅佐他,对内确立法律制度,

11、致力农耕纺织,修缮防守与进攻用的器械,对外推行连横之策并使诸侯相互争斗。于是秦人很容易夺取了魏国在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孝公已经死了,惠文、武、昭襄蒙故业,沿袭前代的策略,向南夺取了楚国的汉中,向西攻占了巴、蜀,向东割取了肥沃的土地,向北占据了重大的城邑。六国诸侯都很害怕,于是联合结盟商讨削弱秦国的办法,不惜珍贵的财宝以及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纳天下有本领的人,采用合纵策略缔结盟约,相互援助,结为一体。在这时,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魏国有信陵君。这四位君王都明智而忠诚的,宽宏厚道而又爱惜人民,尊敬贤才而又重视士人,他们相约合纵结盟,以离间秦国的连横之策,联合韩、魏、燕、楚、齐、

12、赵、宋、卫、中山等国的民众。于是,六国的谋士,其中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这些人为他们谋划;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这些人沟通他们合纵抗秦的主张;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这些人统率他们的军队。他们留以十倍于秦国的土地,以百万甲士的军队,攻打函谷关而进击秦国。秦人打开函谷关迎击敌军,然而,九国的军队犹豫,徘徊而不敢前进。秦人没有破费一支箭杆失去一支箭的耗费,可是天下的诸侯已经疲惫不堪了。于是合纵离散,盟约失败,六国诸侯们争着割让土地去贿赂秦国。秦国也就有富余的力量制服他们,追击逃走的败兵,将会有百万人死亡,流的血水竟能漂浮起盾牌来;秦国趁着有利的条件,

13、乘着好的形势,宰割诸侯的国家,占有诸侯的山河。强大一些的国家请求接受归顺,弱小一些的国家则前去朝拜称臣。待到孝文王、庄襄王,他们统治的日子很短,国家没有发生什么战争。等到秦始皇即位,他发扬了六代君王遗留的功业,挥鞭用武力来征服各国,吞两周而失去诸侯,登上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而制服了天下,掌握各种刑具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撼四海。他向南攻取了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部落首领,低头系在脖子上,把自己的生命交给狱吏掌握。于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并固守边境,把匈奴赶退七百余里;匈奴人不再敢南下放马,六国的勇士再也不敢拿起弓箭来复仇。在是废弃先王之道,焚毁了诸子百家的著作,用这种办

14、法来愚化百姓;毁掉著名的城池,杀掉了许多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聚到咸阳,销熔兵刀箭头,铸成了十二尊铜人,用这种办法来削弱天下百姓的反抗力量。此后,依仗华山作为城墙,凭借黄河作为护城河,占据高达万丈的华山,又面对深不见底的黄河,把它作为固守的据点。良将劲弩把守险要的地方,派可靠的臣子和精锐的士卒摆着锋利的兵器,盘问来往行人。天下已经安定,秦始皇的心意,自以为关中的险固地势,像是千里长的铜铁铸成的城垣,正是子孙称帝称王万代的基业。秦始皇死后,他余威还震慑着远方。陈涉,瓮窗绳枢的儿子,甿隶属的人,而迁徒的,他的才能还赶不上一般水平的人,不是有孔子,墨翟贤,又没有陶朱、猗顿那样的富有;投身在军队

15、之中,突然奋起在田野之间,率领疲弊的士卒,指挥着数百名部众,转过身来就进攻秦王朝;砍下树木作为兵器,举起竹竿作为旗帜,天下人像云一样汇集在他们身边,像山中回声般立即应和,背着粮食如同影子一般跟随着他。此后,觳山以东的六国豪杰于是一齐起来,终于推翻了秦朝。二、诗歌鉴赏。(共6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7. 这首诗前两句写里什么景物?表现出春天怎样的景象?8. 这首诗后两句用了什么的艺术手法?请分析。【答案】7. 写了春日、江山、春风、花草,表现了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景象。 8. 三四句用了动静结合。作者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

16、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一动一静相结合,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相映成趣。诗人的整个身心都沉浸于柔美和谐的春意之中,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解析】7. 试题分析:题干中,答题关键词“前两句写里什么景物”“春天怎样的景象”。这是对诗歌意象、意境的考查。前两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有“迟日”(也就是“春日”)“江山”“春风”“花草”四个意象。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表现了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景象。8. 试题分析:题干中答题关键词“后两句”“艺术手法”。答题时,首先

17、点出手法“动静结合”,然后结合诗歌后两句具体分析表达效果。“泥融飞燕子”,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有一种动态美。“沙暖睡鸳鸯”是勾勒静态景物。春日冲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和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点睛:诗词中常见的写景手法:1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等修辞手法。2衬托(正衬、反衬)、对比、烘托(即正衬)、色彩渲染、绘形绘色、名词列锦(意象叠加)、白描等的表现手法。3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动写静、以静写动)、正侧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远近结

18、合。三、名句名篇默写(20分,每空1分)9. 写出下列文章中的空缺部分。(1)_,_,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寡人之于国也(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_,_。寡人之于国也(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劝学(4)_,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_,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5)锲而舍之,_;锲而不舍,_。劝学(6)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_,_。蜀道难(7)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_,_。蜀道难(8)_,_,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蜀道难(9)_,非铦于钩戟长铩也;_,非抗于九国之师也。过秦论(10)致万乘之势,_,百有余年矣;_,崤函为宫。过秦论【答案

19、】 (1). (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2).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 (2)数罟不入洿池, (4). 鱼鳖不可胜食也 (5).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6).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7). (4)登高而招, (8). 顺风而呼, (9). (5)朽木不折 (10). 金石可镂。 (11). (6)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12).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13). (7)扪参历井仰胁息, (14). 以手抚膺坐长叹。 (15). (8)飞湍瀑流争喧豗, (16). 砯崖转石万壑雷。 (17). (9)锄耰棘矜 (18). 谪戍之众 (19). (10)序八州而朝同列 (20)

20、. 然后以六合为家,【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本题中易错字“彘”“豗”“砯”。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

21、来但得不到分数。四、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2乘以3得8赵新我7岁还没上学,不识字也不识数,当然更不会算账。村里人说我是个傻二小。有一年,我家的斜对面开了一家小小的杂货铺,卖针头线脑、纸张文具,也卖些吃的喝的。掌柜的是我的本家赵泰爷爷,一个很斯文的白胡子老头。开张那天,他先放了两挂鞭炮,然后在大门上贴了一副鲜红的对联。我问他这对子上写的什么,他告诉我,上联是“有酒今日醉”,下联是“没钱你别来”。我问他啥意思,他说,傻二小,回家问你爹去吧!回到家里,我把那副对联给爹念出来了,问爹这是啥意思。爹是农民,满头黄尘,一脸汗水。抽了一袋旱烟后,爹说,二小,他那副对子一是鼓动

22、人们买他的东西,手里有钱要舍得花;二是说他做买卖不赊账,没钱别进他的铺子。爹说赵泰这个人虽然识文断字,可是很小气,很抠,财迷脑瓜。爹还说他应该有个“不赊不欠”的横批!爹说对了,不一会儿赵泰爷爷就把横批贴出来了,只不过是“概不赊欠”!我很佩服爹的智慧和眼光,尽管爹一字不识。爹笑着告诫我,你这个爷爷把一枚钱看得比磨盘还重,可别去买他的东西,小心糊弄你!那天我们家里来了客人,爹要点火做饭时,突然发现没了洋火(火柴)。爹不敢怠慢和冷落亲戚,就交给我两毛钱,让我去买洋火。爹告诉我二分钱一盒洋火,买三盒,剩下的钱一分也不能花,要如数拿回来。爹说了这么几句,让我赶紧跑着去。进了赵泰爷爷的铺子时,那位白胡子老

23、头正趴在柜台上噼里啪啦打算盘。他头戴一顶瓜皮帽,身穿一件蓝布长衫,鼻梁上架了一副眼镜,比学校的老师还显得有文化,有尊严。他把算盘推到一边,俯下身来摸着我的头说,人家别的孩子都上学了,你为什么不上?我说,爷爷,我不识数!他说,你小子不上学,不就越来越笨吗?我说,爹不让我上学,说掏不起书钱!他说,你爹糊涂!掏不起书钱不会借?他还让你当一辈子傻二小呀?他猛地把柜台一拍,短见,你爹真正是短见!赵泰爷爷的脸红了,雪白的胡子也抖动起来。他坐下去歇息一阵才问我买什么,身上带了多少钱。他很认真地告诉我,洋火是二分钱一盒,三盒,用乘法算,二乘以三得八。你身上带着两毛钱,用减法算,两毛减去八分,我应该再找给你一毛

24、钱。你听明白了吗?听不明白,回家问你爹去!我一点也不明白,他一会儿乘法一会儿减法,我的脑袋早大了。那天晚上,爹好一阵激动,好一番感慨,好一番叹息!爹先是批评赵泰爷爷,这个赵泰,想钱想疯了吧?不顾仁义道德,不看同宗同家,光天化日之下欺负我们,他的良心呢?他可真会打算盘哪!一盒洋火二分钱,三盒应该是六分钱,从哪里跑出来的二乘以三得八啊?两毛钱减去六分钱应该是一毛四分钱,他多收了咱们四分钱。四分钱是个小数吗?两盒洋火呀!爹接着批评我,你真是个傻二小!你就不会算一算?木头啊你!昏黄的油灯下,爹流泪了。他的泪水掉下来,砸得桌面啪啪响。我说,爹,那你找他去,让他把钱退回来!爹说,他是我的长辈,我怎么去找他

25、呀?他财迷脑瓜,他会耍手段,他要是不认账呢?撕破了脸面,吵闹起来,岂不让人笑话?罢罢罢,忍了吧,和为贵。你明天上学去吧,爹给你借钱去!第二天我就上学了。我发现我不笨,老师教的字,我都会写;老师讲的话,我都能记住。一天傍晚,赵泰爷爷穿着那件长衫到我家里来了。爹礼貌地接待了他,给他递了一袋烟,端了一碗水。他对爹说,听说你让二小上学啦?爹说,是呀,没钱我可以借,我们不能再受别人的欺负啦!爷爷笑了,你忙吧,我走啦!爹说,我这可是被人逼的呀!赵泰爷爷走后,爹在水碗底下发现了四分钱!爹的手一抖,碰洒了那碗还在冒着热气的水。爹是在30多年之后去世的,那时候我在报社做记者。临终前爹对我说,二小,你还记得你赵泰

26、爷爷吗?那个白胡子老头,在咱们村开杂货铺子的?我说,记得,记得很清楚呢!爹说,喝水不忘挖井人。多亏了他呀!以后每年的清明节,你一定要到他的坟头上磕三个头去。人家为了谁呢?爹走了,那是个秋天,一个高粱红了、谷子黄了的日子。(有删改)10. “那天晚上,爹好一阵激动,好一番感慨,好一番叹息!”请结合文意说说“爹”激动什么,感慨什么,叹息什么。11. 文章结尾一段,作者特别强调“爹”走的时候,是一个“高粱红了、谷子黄了”的日子,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12. 关于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赵泰爷爷,也有人认为是“爹”。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理由。【答案】10. 爹激动是因为在困难时期,赵泰

27、爷爷不顾仁义道德,不看同宗同家,光天化日之下欺负“我们”。“我”被赵泰爷爷骗去4分钱。感慨的是赵泰爷爷作为一个有文化的人竟然用2乘以3得8来欺骗不识数的“我”。叹息的是不识数没文化终将被人欺侮。 11. 交代了“我”爹去世时的自然环境,也暗示了小说的结局。读书改变了“我们”一家的命运,暗示父亲的心愿实现了,放心地离开了人世。衬托了赵泰的智慧与远见,进一步凸显了人物有文化、有见识的形象特点。读书改变了“我”的命运,贫穷、愚昧被富足、文明代替,揭示了作品主题。 12. 赵泰爷爷是小说的主人公。小说的主要情节是在一个贫穷、落后的时代,赵泰故意多收4分钱,以此逼迫爹送“我”上学,从而改变了“我”的命运

28、。在赵泰爷爷身上体现了在贫穷落后中生活的人所拥有的智慧和眼光。作者借赵泰爷爷和“我”的故事,反映知识改变了“我”及整个农村这一主题。【解析】10.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注意联系上下文语境。这句话是“我”到赵泰爷爷家买洋火而赵泰爷爷用“2乘以3得8”的错误算法多收了“我”4分钱后的内容,且这句话后面 也写了父亲生气、感慨的原因:如不看同宗同家,多收钱;会打算盘,用错误的算法等。答题时,可以先结合父亲的性格特征,具体写出“激动”“感慨”“叹息”的内容即可。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结尾情节的作用,小说中的作用题,要从人物、情节、主旨、环境等角度答题。“高粱红了、谷子黄了”代表收获。从情节角度,“高

29、粱红了、谷子黄了”暗示了小说的圆满结局;人物角度,联系上文“爹说,喝水不忘挖井人。多亏了他呀” 凸显了赵泰的智慧与远见;主旨角度,“高粱红了、谷子黄了”代表了富足、文明,突出了知识改变命运的主题。五、语言文字应用。(共21分)1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具有自动化生产、智能识别和系统操控等功能的工业机器人,正成为国内不少装备制造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解决人力成本上涨的利器。B. 如何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从而培养这些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是北京冬奥申委正在关注的问题。C. 要深化对南极地区海冰融化现象在南极上空大气运动过程的认识,就必须扩大科学考察区域,

30、加强科研观测精度,改进实验设计方法。D. 各级各类学校应高度重视校园网络平台建设,着力培养一批熟悉网络技术、业务精湛的教师,以便扎实有效地开展网络教育教学工作。【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A项成分残缺,“解决”后面缺宾语,应改为“解决人力成本上涨问题的利器。B项语序不当,递进关系不恰当,应改为“如何培养这些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年从而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C项搭配不当,“加强科研观测精度”应改为“提高科研观测精度”。【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视频1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

31、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B. 上海某中学为强化学生创新意识,专门开设展台,展出了十多个学生制作的飞机模型。C. 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影响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变革浪潮。D. 凡事若不问青红皂白,把自己心中的愤怒发泄到臆想对象身上,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的人遭到伤害。【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题中,A项,否定不当,“禁止”“不得以”就是强调“要用”;B项,“十多个学生制作的飞机模型”有歧义,这

32、句话既可以理解为“十多个”“学生制作的飞机模型”,又可以理解为“十多个学生”“制作的飞机模型”;D项,结构混乱,“造成对人遭到伤害”句式杂糅,可将“造成对”改为“让”。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本题主要考查结构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

33、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1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前后衔接最为恰当的一组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今天,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_,_,_,_,_。铭记这段历史,是因为它惨烈悲壮与不屈抗争应当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更是希望从中汲取沉痛的历史教训,获得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永远铭记参加抗日战争的老战士、抗日将领、爱国人士永远铭记支援和帮助了中国抗战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

34、人永远铭记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永远铭记为抗战胜利建立了功勋的海内外中华儿女永远铭记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战斗、为国捐躯的烈士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解答连贯题,具体来说注重三个“抓”:抓中心,抓思路,抓标志。第一,要综观材料,把握材料的中心;第二,要弄清材料的陈述对象,语段的结构特点、感情基调,主要句子的句式特点等;第三,语句的连贯不能只注重语言形式的连贯,应看句子的内容是否前后照应,意思是否连贯顺畅。此题按逻辑顺序排列,先是死难人事,再是健在人士;先中华儿女,再国际友人。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视频16. 在下面一

35、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真正的贵族精神,应该有三根重要的支柱。_,抵御物欲主义的诱惑,不以享乐为人生目的,培育高贵的道德情操与文化精神。_,作为社会精英,严于自律,珍惜荣誉,扶助弱势群体,担当起社区与国家的责任。_,有独立的意志,在权力与金钱面前敢于说不。而且具有知性与道德的自主性,能够超越时尚与潮流,不为政治强权与多数人的意见所奴役。【答案】 (1). 一是文化的教养 (2). 二是社会的担当 (3). 三是自由的灵魂【解析】试题分析:解题时要把握好整个语段的意思;抓住关键词和句子之间的关系,理清层次关系;同时还要观察所要求

36、填写的句子前后句的句式特点。此文段是总分结构,第一句总写真正的贵族精神,应该有三根重要的支柱,以下是分写这三个支柱的。(1)(2)(3)分别是这三个支柱。从每空后的内容即可概括出支柱是什么。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7. 阅读某省主要年份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费支出构成表(%),回答后面问题。年份项目1996200120032005食品59.6249.1340.7136.69衣着6.855.755.165.03居住13.9115.4720.0327.02家庭设备4.234.524.424.51医疗保健3.245.247.159.81文化教育7.

37、8111.0618.1822.72其它商品2.763.143.243.08从上表可以看出,该省绝大多数农民十年间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一是_,二是_。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_。【答案】 (1). 衣食开支比重不断下降; (2). 医疗保健、文化教育和住房的支出明显增长; (3). 该省农民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和健康。【解析】试题分析:第12空各必须包括“下降”和“增长”两方面的情况,顺序可以颠倒,每空2分。第3空如把“精神生活和健康”概括成“生活质量”亦可,该空1分。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六、作文。(共60分)18. 根据以下材料,按要

38、求作文。说起梅花表达了作者对梅花“深入灵魂的热爱”。在你的生活中,哪一种物使你产生了“深入灵魂的热爱”,这样的热爱为什么能深入你的灵魂?请以“深入灵魂的热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自选一物(植物、动物或器物。梅花除外),以“深入灵魂的热爱”为题。(2)文体:记叙文。(3)中心明确,条理清楚。(4)不少于700字。【答案】深入灵魂的热爱小时候,喜欢甚至迷恋过很多东西。曾经每天疯狂地在纸上描红美人图,一本本子从头描到尾;过一阵子迷上翁美龄,不遗余力地找她的图像,甚至把最喜欢的小人书跟同学换翁美龄像;再过一阵子开始捡各种落叶夹到书和本子里,搞的书和本子都胖胖的,偶尔不小心哗啦啦掉出一堆黄色红

39、色的干叶子。这些喜好就如同那片干枯的叶子一样夹在书本里没有跟我一起成长,唯有童年里的那棵槐树一直成长着,每年四月底跟我来一场天堂的约会。 槐树是北方常有的树,每家每户或植杨柳或植桑槐,槐树长的慢,树叶小而密,比起杨柳小孩子更喜欢桑槐,桑树的桑椹,是小时候的美果,每个孩子都会爬树摘桑椹,槐树则以她的花来展示自己独特的美,那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味道,来自童年的记忆,来自童年的胃。 现在的孩子们不知道槐花可以吃,60年代后的我们因为贫困而享受着大自然的花蜜。槐花开了,一片雪白,遥望去,像一层层的白雪,摇曳着甜美的芳香,鸟在树枝上跳着吃花瓣里的蜜。哥哥爬到树上摘满满一筐槐花,母亲把槐花洗干净,拌上面粉,放

40、到锅里蒸,老远就闻到沁入灵魂的芳香,这是来自天堂的味道,甜蜜而温暖,我们的胃被槐花所滋润,每年4月底槐花开时正是春天最灿烂的时候,也是我们的灵魂和胃口被槐花沁入和迷恋的时候。 当春天姹紫嫣红的时候,我并不迷恋风姿绰约的牡丹,也不贪婪风情万种的玫瑰,却独独痴迷这些微小柔软的槐花。我一直渴望将来家里有个院子,院子里一定种一棵槐树,可惜久居帝都,寸土寸金,这个梦想怕是不能实现了。可是,春天我总要去周围寻觅槐花,这是我跟槐花的内心隐秘,北大后湖里的几棵槐树下年年有我的注视,中关园里的槐花长的矮小,我跳着脚可以摘一穗,回来跟绿茶一起泡,绿色的叶子加上白色的花,春天徐徐地在清水中泡开。热爱从胃到灵魂,深入

41、骨髓,香气扑鼻,从嗅觉到味觉。今年事情多,竟然没有感受到春天的到来,每日忙碌,难得半日闲,一傍晚去超市买东西,匆匆走路,忽然空气中有一种熟悉而甜美的味道,再闻,香味飘散,不知所终。抬头寻找,路边只有整齐的松柏,一时恍惚,忘记了过去与将来,忘记了要去的路,竟然呆呆站了半晌。 抬眼看去,右边是围墙,围墙里是地质大学的宿舍里,再远些竟然有两棵槐树,我的心柔和下来,在春风沉醉的晚上,在槐花开放的季节。【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命题类作文题目,在审题立意上我们既要把握好材料的内涵,又要结合所给的命题,吃透文题本身来确定立意和写作重点。此题体现读写一体化的要求,立意的角度可从说起梅花一文进行挖掘,对某

42、一植物,动物,器物入手去表达你对它的深入灵魂的热爱。注意文体是记叙文。作文素材:(1)我的一个朋友,关于她所深入灵魂热爱的,是她一个偶像,一个长相帅气,才华横溢,舞蹈歌喉都过人而无不及的一名艺人。开始时我对她的定义只是停留在浅显的表面,即一个“追星”族,甚至难以想通一个距离自己遥远的人有什么值得追捧,但她就是热爱,不许别人说他的不好,否则会生气。凭借我对她的了解,她不该是脑残粉那一类,尽管我曾经的确默默夫人这样给她定义过,那也只是一种玩笑般的调侃,而后她给我推荐了那个艺人的一首歌,翻唱周华健的那首一起吃苦的幸福,她跟我说那些艺人曾经一起奋斗过的日子,说起他们的艰辛与成就,慢慢的似乎就理解她了。

43、其实很多时候,音乐更能说明得了一切,就是她讲述的关于他们的经历配上他们的音乐,渐渐让我感受到他们在奋斗历程中所散发的魅力与朝气。而朋友对偶像的这种热爱也在冥冥中给予了自己某种力量,在这之后的成长过程中跟着偶像学会坚毅不屈的品格,这种热爱是深入灵魂,洗礼过灵魂的。(2) 竹子还有“虚心重节”的品质,让我敬佩。她谦虚的胸怀、包容的姿态,海纳百川,虚怀若谷,这不正是我们为人处世所应有的姿态吗?还有她的气节“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这是一种怎样的气节与不屈?她让人想起了苏武。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于敌营,匈奴以高官厚禄劝其投降,苏武气节不改,宁可自杀也不投降。正是这种如竹子一样

44、的气节,反而令匈奴大为敬佩苏武。于是,匈奴就让苏武北海牧羊,任其自生自灭。这个时候苏武再次经受考验,居然活了下来,19年后成功回国。竹子正是象征着这样的名族气节,让人对她肃然起敬。李白诗云:“松木本孤直,难为桃李颜。”郑板桥写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想必李白和郑板桥都和我一样,也爱竹子爱到了灵魂深处。点睛:对于“材料类命题作文”,我们在审题立意、谋篇布局中,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审视材料,明确方向对于材料类命题作文,我们往往只注重题目而忽视材料,因为题目比材料更直观。这样忽视材料的存在,往往是造成审题立意偏颇的主要原因。这里的材料绝对不是可

45、有可无的,材料往往隐藏或暗示着写作的方向。如:2012年江苏卷“忧与爱”这一命题,但从给出的题目来看,“忧”与“爱”两者是单纯的并列关系,但我们结合一下材料,不难发现重点应该在“忧”字上,“忧”中见“爱”。因为“忧”与“爱”并非对立关系,相反,“忧”是源于“爱”,“爱”得越切,也就“忧”得越深。“忧”得越深,就显示“爱”得越切。这样,审视好材料,也就更加明确了作文题目的写作方向。(2)把握命题,准确界定把握命题,就是要对命题中所给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准确的界定,我们既要准确揭示概念的本质特性,也要特别注意区别“邻近概念”和“近义概念”。一旦混淆了题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我们则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46、如,“忧与爱”这到命题,我们在审题立意时必须对“忧”和“乐”这两个概念有明确的界定。这里的“忧”是一种“担忧”,是一种因爱而产生的“忧心”,万万不能和“愁苦”混淆在一起。(3)两者兼顾,梳理关系在材料类命题作文写作中,要把“材料”与“命题”两者兼顾,明确两者间的关系,不可偏颇。一般来说,两个组成部分之间可能存在着如下几种关系:1、导入关系,即命题人通过材料的指向,一步步引出命题本身;2、解说关系:即命题人通过材料对命题加以必要的阐释说明,一般是借助材料来阐释命题所包括的内涵或命题所涉及的范围;3、限制关系:即命题人通过材料对命题的内涵或外延适当加以限制,或者对写作侧重点予以暗示,以避免命题过大或过宽泛。梳理好两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审题立意的第一步。如,“忧与爱”这道命题,材料与题目间就存有限制关系;“做自己”这道命题,材料与题目间则是一种导入关系;“撇捺人生”这道命题,材料和题目间则存有解说关系。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